1980年5月3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群众要听书曲艺要发展
陶钝
最近,鞍山市曲艺团评书演员刘兰芳来北京演出《岳飞传》,受到了广大观众欢迎。在此之前,辽宁省邀她到沈阳市演了两场,一千七百人的大剧场座无虚席。来北京演出的两场,原定每场售票八百张,由于群众要求,增加到一千四百张。有一晚的演出,细雨纷纷,有三位老太太,年龄七十多岁,下午五点钟就来了。散场后她们还是不走,直到和刘兰芳同志见了面、握了手,才恋恋不舍地离去。
据辽宁曲协的同志反映,全国有六十三家电台录了刘兰芳说的评书《岳飞传》,有很多地区的人民在听她说的书,刘兰芳还收到了几千封群众来信。
这是曲艺方面的一件好事。为什么一个人说书,会发生这样强烈的效果?我认为客观原因是,在林彪、“四人帮”统治时期,好人被迫害,坏人甚嚣张,世间无是非,制造了许多大冤案,迫害了岂止一个“岳飞”?今天,说书人以明确的观点斥责奸贼,歌颂忠臣,听众借说书人之酒,浇自己胸中之块垒,不是很自然的事吗?
当然,光是社会的客观原因,没有演员主观的原因,还是不能完满解释千百万人听书入迷的现象。主要的还是刘兰芳的精采说书艺术所取得的效果。
刘兰芳说书是既有师承,又经过广求博学的。她是师承老艺人杨呈田的;并且唱过东北大鼓,拜名艺人霍树棠为师;唱过西河大鼓,拜名艺人赵玉峰为师。她把说书的艺术经验和讲故事结合起来,口齿流利,咬字清楚,感情丰富。她不因为自己说书出了名而骄傲,无论到哪个地方,只要是接触曲艺艺人就请教,不断地剔除《岳飞传》中的糟粕,留其精华。这就使她的评书越说越好,越受人民群众的喜爱。一个艺人只有谦虚诚恳地学习他人,不断地丰富自己,才能积众家之长,成一家的风格。
刘兰芳演的评书是曲艺花圃里的一颗幼苗,一支花朵。广大人民群众欣赏这花朵,爱护这幼苗,它一定会茁壮成长。
评书是曲艺的最重要最普遍的曲种,各种方言虽不同,评书的形式则一样。过去的曲艺中,短段的评书较多,特别是在表现现代生活内容方面。而中长篇现代内容的新书还少,演出的更少。刘兰芳表示,今后要推陈出新,对《岳飞传》继续整理加工;同时,还要努力创作演出现代内容的新书;不仅歌颂古代的英雄,更要歌颂现代的英雄。
从群众热烈欢迎刘兰芳说书这件事使我想到,我们不仅要发展戏剧等表演艺术,对于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曲艺,如说书等等,也要大力提倡,大力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新长征中的广大群众多方面的需要。


第8版()
专栏:影评

为了祖国,奋斗不息
——影片《李四光》观后
奚姗姗
在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历史上,曾出现过不少世界第一流的科学家。地质科学家李四光就是其中的一个。他在攀登地质科学高峰上所建树的功勋,是我们祖国的骄傲。影片《李四光》形象地展现了这位科学家献身于科学、不断探索真理的奋斗历程。
影片创作者为了艺术地再现李四光为祖国、为科学奋斗不息的精神力量,在影片的开端和结尾的处理上颇具匠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银幕一开始时是:地球仪,李四光伏在办公桌上睡着了。老伴许淑彬走来深情地看着他。他醒来后又要继续工作。许淑彬用手按住他,说:“仲揆,你还记得你过去的话吗?”接着是李四光一边听着老伴给他弹的《奋斗曲》,一边进入了回忆:从一九一八年到一九六六年,一幕幕往事涌上心头。这样的开始寓意深刻,隽永含蓄,使人物一出场就显露出奋斗一生的性格特征。而影片的结尾则跟开端紧紧呼应,更深一层地展示人物奋斗不息的精神力量。仿佛使人听到:科学无止境,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是什么力量推动李四光一生这样顽强不息地奋斗呢?影片不是孤立地描写他的科学活动,而是注意展示他为科学奋斗过程中的广阔社会背景,表现李四光为了祖国建设不断探索科学真理的爱国热忱。用科学为自己的国家服务,这就是他一生坚定不移的信念。
在灾难深重的旧中国,李四光从国外回到祖国,等待着他的是崎岖艰难的道路。但种种磨难,并没有动摇他为了祖国建设,毕生献身于地质科学的坚强意志。有这样一个情节:抗战期间,李四光随着地质研究所迁到贵州,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和青年时代的好友宋雪涛相遇,宋雪涛在国难的沉重打击下,陷入家破人亡,穷困潦倒的悲惨境地。李四光面对怀着痛苦绝望心情的好友,紧紧地握住他的手,恳切地安慰他:“雪涛,还记得你给我写的那条幅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生活不会永远是这样的,我们总该着眼于未来吧!”接着,画面上出现了李四光和两个地质人员一起在野外考察的情景,他手拿地质锤敲打着一块块的岩石……具体而生动地刻画出他的顽强意志和热爱祖国的深沉感情。
一九四九年,苦难深重的祖国得到了解放。李四光为祖国、为科学奋斗的理想,进入了新的领域。影片在艺术地再现李四光这段新的奋斗历程时,没有回避他所遇到的新的矛盾和新的困难。而是突出他仍然坚韧沉着,毫不倦怠地向科学进军,向地质理论探索。在党中央、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支持下,他的科学理论得到了实际的应用,打开了一座座地下宝藏的大门,为开辟石油资源作出了巨大贡献。接着,在地震灾害面前,李四光又以新的科学探索精神,独排众议,破除地震不可知论,提出地震可以预报的主张,并以七十多岁的高龄投入地震预测的科学试验中。至此,影片将李四光这样一位攻克科学城堡,攀登科学高峰的先锋战士的形象,生动、具体地树立起来了。尤其是著名演员孙道临同志的成功表演,使银幕上的李四光形象,既是一位探索自然奥秘的科学巨匠,又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悲有喜、有爱有憎的普通人。地质方面的科研人员、干部见到孙道临同志时说:“真象,真象!”“我们的老部长又回来了。”
作为一部人物传记片,《李四光》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所取得的成绩是可贵的。但仍有不足之处。李四光,作为科学家,他是我国科学发展史上一颗永远闪光的明珠;作为知识分子,他所走的从爱国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的道路,是人们的榜样。可是,银幕上李四光形象的思想深度缺乏这种震撼人心的力量。特别使人遗憾的是对李四光一九五八年入党这段经历没有给予艺术的再现。李四光在入党时倾吐了自己的衷肠,激动地说:“我一生经历了曲折的道路,共产党就是我最后的归宿”。这是李四光对自己一生奋斗道路的最好总结,理应得到深刻的表现,可影片里却没提及。


第8版()
专栏:新华赞

儿童文学的一朵《奇花》
杨志杰
建国以来的儿童文学创作,优秀之作颇多,近读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奇花》(陈模作),顿觉耳目一新。
这是一朵令人神往的新花。它取材于孩子剧团的史实。这孩子剧团是抗日战争时期在周副主席亲切关怀下成长起来的革命集体;作者就是当年孩子剧团的干事,对生活熟悉,因此写得朴素真实,亲切感人。
书名虽叫《奇花》,但全书无一处刻意求奇,而是“平中见奇”。无论对周副主席形象的塑造,还是对小海等儿童群像的描绘,都体现了这个特点。前些年,在创作上由于“三突出”的恶劣影响,儿童文学中的领袖形象也往往被写成“神”,使孩子们望而生畏,敬而远之。在这方面,作者进行了新的尝试。《奇花》对周副主席形象的塑造,是从“情”入手的。小说有七章比较突出地描写了他对孩子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无比深切的爱,从这些最细致的感情描写入手,展示了一个伟大人物的最高尚的灵魂。但作者并没有停留在对感情的描写上,而是进一步揭示了他具有这种深厚的无产阶级人情的内在原因;不仅写了他对孩子们的爱,而且揭示了这种爱的根源、爱的力量。为什么周副主席那样热爱孩子,为培养和教育孩子花了那么多的心血呢?这是因为,他英明地看到,“儿童是社会力量的一部分,是抗日斗争中一支小生力军”,“这不只是一个小孩子的剧团,它体现了我们民族的精神,国家的希望”。因此,在那无比广阔的革命胸怀里,充满着对孩子们无比深切的爱!当周副主席了解到,上海沦陷以后,孩子剧团的小战士,冲破敌人的重重封锁、包围,跋涉几千里到了武汉的时候,无限深情地说:“我们民族的灾难太深重了!……这是我们老一辈的中国人,没有把中国搞好,才使我们的孩子吃这么多的苦头。这给我们做大人的,带来一种责任:要时刻关心我们的孩子!”周恩来同志当年的肺腑之言,就是在今天,不仍然是每一个做大人的应该永远记取的吗?
就全书而言,《奇花》主要是写孩子,书中的小海、曹正、许英、尚德等十几个孩子大都写出了性格特点。这些人物的性格都各自显示出明亮的色彩,是那样的朴素、自然,又是那样的亲切感人。我们从他们的集体——孩子剧团的发展和他们个人成长的过程中,会分明看到一条贯穿全书的红线,这就是周恩来同志的伟大革命精神。


第8版()
专栏:观众的话

从一声“倒采”联想到的
严志平
不久前,观看一出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好戏。就在剧情进入高潮,观众全神贯注之时,意外的一声“倒采”划破了剧场的寂静:书记的儿子和出身不好的女工相爱,两人在光荣榜前热烈地拥抱。由于动作的环境气氛设置得欠妥,台下突然传来一阵议论和哄笑,看起来,甚至连演员都感到很不自然了。一出好端端的戏,却因为这么一个拥抱的动作,损伤了艺术效果,真使人觉得遗憾和可惜。
这不能不引起我的联想:电影、戏剧和其它塑造人物的文艺作品,冲破林彪、“四人帮”设置的禁区,大胆地讴歌健康的爱情,这是值得赞许的。不过,写爱情,是不是一定要用接吻、拥抱、追逐和打滚来表示呢?作家喜欢的,群众未必喜欢。我以为,艺术描写应注意到民族的风格和习惯。在我国许多优秀作品中,描写爱情都比较注重对内在感情的刻画。例如,《小二黑结婚》、《王贵与李香香》,反映的都是爱情故事,可使人看了觉得很真实,充满着生活气息,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是值得借鉴的。
当然,写爱情故事并不是不能写拥抱、接吻,但要注意写得演得恰到好处。


第8版()
专栏:

驼铃响遍塔里木〔套色木刻〕戈沙


第8版()
专栏:

吉他艺术喜逢春
乐声
近年来,在我国一些影片和电视片音乐中,以及歌舞或话剧的演出中,已经开始采用吉他乐器。
吉他是一种音域宽广、音色优美的西方民间乐器,如今已风靡世界乐坛。历史上许多著名的音乐家,如莫扎特、舒伯特、贝多芬和柴科夫斯基等,都爱弹吉他,帕格尼尼不但是一位小提琴大师,还是一名优秀的吉他演奏家。但这种深受各国人民喜爱的乐器,在林彪、“四人帮”横行时,竟被诬为传播资产阶级感情的“流氓乐器”,而被判处“死刑”。他们这种愚昧无知,确实是非常荒谬的。
最近,北京乐器学会举办“吉他的沿革、形制和演奏流派”讲座,还主办了五场吉他欣赏音乐会,使人们在音乐会上,了解各种吉他的不同演奏形式,聆听古今中外名曲。战友歌舞团的马国光同志,也应邀在音乐会上以自弹自唱形式,演唱了《攀登曲》和《祖国的明天》,受到群众的欢迎。
北京乐器学会为了正确引导青年学习吉他艺术,编印了《吉他介绍》的科普材料以及适合初学者的《吉他基础教材》,他们还于去年底举办了吉他演奏训练班,对吉他爱好者传授技术,受到他们的欢迎。


第8版()
专栏:

推荐《中国古代舞蹈史话》
华芳
同志,当你在舞剧《丝路花雨》和《文成公主》中,看到复现在我们面前的唐代舞蹈时,你想知道我国几千年来舞蹈艺术历史发展的情况吗?最近,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由王克芬同志编著的《中国古代舞蹈史话》,是我国第一本中国古代舞蹈史。它比较系统地把我国从原始社会起直至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为止,舞蹈艺术的产生、发展、沿革的概貌,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地作了介绍。
我国有着悠久的舞蹈文化传统和极为丰富的舞蹈历史资料。约三千多年以前我国最古老的甲骨文中,就有关于舞蹈的记载;最近出土的约五千年前新石器时代的舞蹈纹陶盆上,就描画了原始社会舞蹈活动的情景。面对这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资料,作者力求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仅用六万多字的篇幅,就在广阔的经济和政治的社会背景下,描述出我国舞蹈艺术的兴衰及其发展的脉络。
由于舞蹈是一种以人体为主要表现手段的动态的造型艺术,作者还注意把历史文献中的文字资料和形象资料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同时,也尽可能地从至今尚保存在我国戏曲艺术和民族民间优秀的传统舞蹈中,找出它和古代舞蹈的渊源关系。这本书附录了八十四张中国古代舞蹈史的形象资料、图片,文字部分和图片相互参照起来更会提高阅读的兴味。这种作法无疑是研究中国舞蹈史的一个有益的尝试。
我们热烈欢迎有更多的普及舞蹈文化知识的通俗读物出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