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5月23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依靠党的政策调动干部和群众积极性
上海市郊区七千多穷队由穷变富
据新华社上海五月二十一日电 上海市郊区二万八千多个生产队中,去年每人平均分配收入在一百二十元以下的穷队,已从一九七六年的八千四百一十一个下降到一千一百八十三个,即从占生产队总数的百分之三十下降到百分之四。
近一两年,上海郊区原来的这些穷队,人还是那些人,地还是那些地,生产条件也没有多大改变。那么,他们是靠什么把生产搞上去,由穷变富的呢?主要是靠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的两个文件的精神,靠党的政策。他们的具体经验是:
一、把帮助穷队致富放到党委的议事日程上。市农业部门和各县认真制订了积极帮助穷队搞好生产,增加收入,改变面貌的规划。各县由一名县委副书记或县革委会副主任负责,有的还组织大批干部深入下去具体帮助。
二、从实际出发,区别不同情况进行分类指导。各县在开展帮助穷队赶富队的工作中,都注意认真分析穷队生产落后的原因,把问题弄清楚,然后区别不同情况,加以具体帮助。
第一种是对过去搞阶级斗争扩大化,造成班子瘫、人心散的队,主要按照党的政策,为受害的干部、群众平反,并引导大家讲大局、向前看,团结一致搞生产。
第二种是对领导班子弱,经营管理乱的队,着重进行思想整顿,帮助干部端正思想路线,并把办事公道,懂生产、会管理的“能人”,大胆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改变混乱局面。
第三种是对只搞单一农业经济,不注意多种经营的队,帮助他们在抓好粮棉油生产的同时,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广开生产门路。
第四种是对不讲科学种田生产力水平提不高的队,组织干部、社员学技术、学科学,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三、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经济政策。上海郊区农村着重落实了按劳分配和发展社员正当家庭副业等政策,鼓励干部、社员从“怕富”“限富”的精神枷锁中解放出来,努力致富,善于致富。嘉定县娄塘公社先塘大队一队,过去“吃大锅饭”,全队有“四低”:出勤低、工效低、产量低、分配低。有近半数的社员靠捉鱼摸蟹过日子。去年,他们建立生产责任制,落实按劳分配政策,把“四低”变成了“四高”,社员热心集体生产,年终分配第一次超过了每人平均二百元。
四、组织各行各业支持、扶植、帮助穷队。上海市和郊区各县银行积极从资金上扶植穷队,做到既在贷款上给予照顾,又在发展生产上协助挂钩搭桥,沟通产、供、销渠道,并且在财务、资金管理制度上帮助整顿。两年来,经银行重点帮助的七百多个穷队,已有四百多个队生产大幅度上升,基本还清了贷款。
上海郊区大批穷队迅速改变面貌的实践证明,只要把情况弄清楚,进行重点帮助,方法对头,靠党的政策去调动干部、社员的积极性,即使生产条件没有多大的改变,也能够帮助穷队把生产较快地搞上去。


第2版()
专栏:

促使农村尽快富裕的一项重要措施
湖北农产品成本核算试点效果好
新华社武汉电 新华社记者孙鸿斌报道:湖北省农业领导部门去年在十个生产大队进行农产品成本核算试点,使这十个生产大队增加了收入,节约了开支,降低了农产品的成本。
长期以来,湖北农村普遍存在着生产不计成本,投资不讲效果的情况,各项费用很高。不少生产队增产不增收,甚至增产减收。为了寻求解决办法,湖北省农业领导部门去年在平原、丘陵、山区的十个县选择了工作基础和经济基础不同的十个生产大队进行了农产品成本核算试点。
一年来,十个试点大队认真核算了包括生产资料消耗和人工消耗在内的完全成本。他们从实际情况出发确定项目,共核算了九种单项作物,即:水稻、棉花、小麦、大麦、油菜、芝麻、土豆、红苕、包谷等,其余作物进行综合核算。每种作物分别核算的项目有:种子、肥料、农药、机械作业、排灌作业、畜力作业、农业共同费、管理费和其他支出等九项费用以及人工消耗。凡是直接生产费用和劳动用工,按各个作物实际消耗,直接记入农产品成本内;凡是间接生产费用和劳动用工,年终根据实际消耗,按照一定的分摊标准,分作物进行合理分摊。年终计算出各种作物的完全成本。这些成本核算的数据,对于各级领导部门研究价格政策,搞好农业布局以及开展增产节约运动,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和依据,也使生产队找到了增收节支、降低农产品成本的途径。
一、对降低成本增收节支心中有数了。实行了成本核算,人们清楚地看到了具体的节约门路,更好地实行合理投资,以最少的消耗,获得较好的经济效果。这十个大队去年农业总收入增长百分之二十五点二,各项费用占总收入的比例由上年的百分之三十二点七,下降到百分之二十六点七。纯收入比上年增加百分之三十六点二,社员分配收入增加百分之三十二点四。
二、加强和改善了经营管理。农村社队多年来管理混乱,实行成本核算后,这十个大队建立和健全了管理制度,仅非生产性开支和管理费用,分别下降百分之三十一点二和百分之三十点一。
三、推动了科学种田活动。过去不少生产队滥施肥料、乱打农药、多用种子,往往还被认为是合理的生产支出。实行成本核算以后,各队都把考核技术效果和经济效果结合起来,促使技术人员注意选择最好的办法来降低产品成本。
四、基层干部钻研经济了。队干部同群众一道开展成本分析,找出影响成本高低的主要矛盾,采取相应措施,降低产品成本。并了解各种农产品的盈亏情况,根据实际适当地调整种植计划。
这十个大队核算农产品成本的情况和效果,已在湖北省引起很大反响。今年,湖北省已有五百三十四个基本核算单位开始实行农产品完全成本核算,一万三千六百一十四个基本核算单位实行费用成本核算。


第2版()
专栏:短评

可喜的开端
中断了多年的农产品成本核算的工作,今天又被人们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开始重视了。湖北省对十个大队进行这方面的试点,收到显著效果。这是一个可喜的开端。
极左路线在农业问题上的祸害之一,就是破坏了人民公社的经营管理工作。长期以来,农业生产上不讲经济效果,不搞成本核算。许多地方一味追求粮食高产指标,不惜使产品成本成倍增加,结果就出现了所谓“高产穷社”、“高产穷队”,广大农民辛苦终年,不能实现增产增收,弄得集体穷,农民也穷,严重地伤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多年的实践证明,不健全经营管理,不搞经济核算,农业是搞不好的。
生产成本是社队经济活动的集中表现,是生产的一面镜子。要搞好社队的经营管理,就要把成本核算列为基本工作。通过成本核算,我们才能对经济效果有一个比较,看清楚那样做划得来,那样做划不来,争取做到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争取用小的投资,获得最好的经济效果,增加农业的积累,改善农民的生活。
成本核算,势在必行。我们期待着有更多的好经验!


第2版()
专栏:

内蒙古纠正舍近求远不讲实效的做法
因地制宜推广本地农牧业经验
据新华社呼和浩特五月二十二日电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和人民政府纠正过去在学习推广先进典型上存在的舍近求远、不讲实效的做法,因地制宜地总结推广本地区的先进典型,收效显著。
在总结推广本地区先进典型的过程中,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特别注意:一,按照典型的本来面目来总结经验,实事求是,哪一方面先进就总结哪一方面的经验。二,不搞“花架子”、“样子货”,凡是宣传推广的先进典型都能够经得起实践检验。考察典型时首先看他们的集体收入、社员收入和对国家的贡献,这几项都“冒了尖”,才总结推广。三,注意典型的代表性。总结推广典型要考虑到各种经济类型和各个不同的地区,以便分类指导。四,对典型不护短,经常帮助他们看到自己的差距,促其不断前进,不在资金和物资上“吃偏饭”。


第2版()
专栏:

福建一些华侨农场和华侨工厂
努力发展出口产品
据新华社福州五月二十二日电 福建省的八个华侨农场和三家华侨工厂,认真加强经营管理,努力发展出口产品,两年来的产值共达一千多万美元。
目前,福建省常山、双弟、北硿、赤港、长龙、丰田、东阁和福州北郊八个华侨农场,以及福州华侨塑料、泉州华侨塑料和厦门侨星化工厂等三家华侨工厂,为外贸提供的产品包括茶叶、塑料制品、日用瓷器、粉干、柑桔、味精、生猪、食品罐头、胡椒和鳗鱼等。


第2版()
专栏:

广东省海南陵水珍珠场副场长罗远育(左)同工人一起检查白蝶珠母贝生长情况。(新华社稿)


第2版()
专栏:

趟出一条新路来
——晋县实行合同制的经过
一九七八年底,河北晋县四级干部会议上讨论一九七九年生产计划时,大伙儿嚷成了一片:“不沾(不行)!光朝俺们要粮食棉花,不保证给俺们化肥、农药,到时候还罚俺们,俺们不干!”
搞了多年农村工作的县委副书记钱福林,深知基层干部的苦楚。这些大小当家人,一年之初,谁也说不上要向国家交售多少粮棉油,也不知道能从国家那儿买来多少肥、药、油,两头都坐的是“没底轿”。为保生产,他们对上哀求,对外“进贡”……看来老路子已经不适合生产发展的需要了,得琢磨出个新法!
胡乔木同志关于按经济规律办经济的文章,给他们很大启发:工业可以搞合同制,农业为什么不可以呢?可是问题一提出,生产资料公司、燃料公司、粮食局、棉麻公司都说了一大堆困难。
县委决定:算算帐再说。县委主要负责人到各个供应单位,一项一项算帐。算来算去发现,如果努力,可以基本满足订供应合同的需要。他们算了一些社队的帐目,最后算出,定产合同以近六年的平均产量加当年的增产计划较符合实际情况。大家心里有底了。经过试点,县委决定在全县实行合同制。
实行定供合同后,商业部门为了定时定点定质定量地供应生产队化肥、农药、柴油等,必须在国家计划外自己采购一部分,提前储存。于是,资金积压,开支增加,利润骤减,甚至还有了“红码儿”(赤字)。上级业务部门对此有意见。
县委告诉商业部门:上级批评,县委担着。库存多了,是你们把过去转嫁到农民头上的开支自己承担了,这是真心实意地支农。你们由于支农而出现的亏损,县财政给补;利润计划,县委负责作适当调整;只要合同完成得好,年终一样给你们评先进、授奖旗、发奖金。
县委敢于承担责任解决问题,商业部门劲头当然就大。一九七九年底,实行合同制的三个主要公司(燃料、生产资料、棉麻)一家得了一面大奖旗,干部也都得了奖金。
晋县县委把农业生产比作一辆车,自己是驾辕的,县属的各行各业都必须来拉套,这个套绳,就是合同。一九七九年算是走了第一站。
生产队订了合同后,生产、征购心中有数,供应、销售得到保证,生产好安排,社员们的劲头上来了。一九七九年生产显著增长,社员收入增加。全县财政收入比头年增加二十万元,商业系统除去计划亏损,比头年增加利润五十万元。
更重要的是,国家和集体的关系开始正常了。过去全县一个队,县委副书记老钱是队长,哪天浇水,哪天施肥,全县都听县委的号令。现在这些事,社队自己可以做主了。对上瞒产对下抬产,成了大家讪笑的往事。县委书记们屁股后再也没有一大群要钱要物的队长了,他们可以集中精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了。
一九八○年,晋县又增订了煤炭合同,社队企业的用煤,有了合同保证;增订了贷款合同,全县全年八百多万元,有重点有步骤地贷给最需要的生产队;增订了农机配件合同,全县十一万个零件由农机公司保证供应,连过去农民想都不敢想的钢材、木材,也订了供应合同;特别是电力供应合同,真叫来之不易。
县委和电力局的同志挖了电的潜力。在满足了工业用电需要后,还盈余二千零六十万度电,这就是订电力合同的物质基础。至于夏收那半个月,县委对工业部门说:除个别工厂外,一律停电。要不,大雨哗哗,麦子都发了芽,你们拿麦芽做馍吃?王奔洲


第2版()
专栏:

马生双骡
新华社西宁五月二十二日电 青海省一匹枣红马新近一胎生了两匹骡驹,一公一母,一黑一红。
这匹马是青海平安县小峡公社下店大队第一生产队饲养的。
五月十四日,记者到下店大队一队参观时,看到两匹小骡驹发育良好,活蹦乱跳。


第2版()
专栏:

“水牛之乡”信阳县发展耕牛
据新华社郑州五月二十二日电 河南省信阳县认真落实政策,大力发展耕牛。
近三年来,全县共为国家提供耕牛一万二千多头,菜牛近万头。目前,全县耕牛存栏数达八万三千多头,比一九七六年增长三千多头。
位于淮河两岸、大别山区的信阳县,牧坡广阔,水草丰茂,素有“水牛之乡”的称号。今年信阳县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社、队都建立健全了各项耕牛管理制度,普遍落实了有关经济政策。同时,积极鼓励和扶植社员私人养牛。还经常开展防疫灭病工作,使全县耕牛发病率、死亡率大大下降。


第2版()
专栏:

从“木鱼祭祖”到食有鲜鱼
——记江西婺源县发展家庭养鱼业
记者到江西省婺源县农村采访,看到村前屋后、山涧溪边一面面明镜似的小鱼塘,红色的鲤鱼和青色的草鱼在塘中相伴相随,游来游去,好看极了。县水产部门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一九七九年全县社员家庭新建和扩建鱼塘六千余口,共养殖青、草、鲢、鲤等各种鱼十八万多尾。新辟鱼塘之多、社员家庭养鱼劲头之大,为历来所未见。
婺源县地处江西与安徽、浙江省交界的边远山区。过去,这里山塘水库很少,群众吃鱼相当困难,逢年过节,有的群众要跑几十里甚至百余里山路,到外省外县买鱼吃。这里过去流传着
“木鱼祭祖”的故事,说的是那些既没养鱼又买不到鱼的群众,将木头雕琢成鱼的形状,逢年过节用于祭祖。解放后,这里的社员发展家庭养鱼,鱼塘达到两千余口。后来,在大批“资本主义”的口号下,这些鱼塘大多被填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中共婺源县委积极鼓励社员群众搞好家庭副业,支持社员充分利用山区小水面发展家庭养鱼,明确宣布家庭养鱼塘永远归社员所有,塘内养鱼社员可以自食,也可以作为商品鱼出售,任何人不得干涉。县委还作出决定,社员每新挖一口养鱼塘,县里赠送五寸左右的冬片鱼种十尾。县委的这些决定调动了社员的积极性,许多社员利用节假日和工余时间挖土担石,开沟引水,建造养鱼池塘。
为了扶持社员家庭养鱼,各社队都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
(一)帮助没有鱼塘的社员搞好规划,安排好建塘地段,做到不影响农业基本建设,不妨碍交通;(二)为了帮助社员解决鱼种问题,有的社队办起了鱼种场,有的社队帮助社员购买鱼苗;(三)帮助困难户搞好家庭养鱼,对劳力不足的社员户,组织亲邻相帮,对经济困难的社员户,先给鱼种,待年终分配或成鱼出售后再付鱼种款;(四)社员用石头砌塘岸,公社提供采石工具和水泥等。
婺源县社员家庭养鱼充分利用了山区的小溪水、小泉眼,流水养鱼密度大、病害少,一般十平方米的鱼池可养三十多尾鱼,洗菜的下脚料和青草就是很好的饵料。我们访问过的干部社员无不谈论发展家庭养鱼的好处。本报记者 熊典达 光明日报记者 王绍雄


第2版()
专栏:农村来信

农村住房要合理规划
这两年,我们惠安县农村大约有百分之六十的农户建了新房。看到社员们已经建起的一幢幢白墙红瓦的新房和正在破土动工建房的繁忙景象,真叫人打心眼里喜悦。但是看得出来,这些新房的建造缺乏统一规划,社员爱怎么盖就怎么盖,房子盖的横七竖八。有的把道路盖上,有的把水沟填掉,搞得行人无路,水流无沟,拖拉机开不进村。到了雨天,污水满村漫溢,加上房前屋后的猪舍、牛厩、厕所,臭气熏人,极不卫生。最近东园公社有个大队架电线,因为房屋建的太挤,连电线杆子都没有地方栽。希望各级领导重视农村住房建筑的规划和布局。福建省惠安县 贾其 罗武


第2版()
专栏:农村来信

帮助社员解决建房材料
湖南省湘阴县铁窑公社在洞庭平原以南,因为缺木材,社员群众绝大部分都住草房。三中全会以来,粮食增产,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社员要求盖房的心情越来越迫切。可是,没有木材怎么办?公社党委和物资供应部门决心抓好这件事。他们因陋就简、就地取材,办起了一个预制件加工场。加工出的预制件质量好,价钱便宜。一百平方米的住房所需的檩、门框、窗户等材料的造价,比用木料节约三百四十多元,深受社员欢迎。
现在这个场已为全社三分之一的农户加工了建房材料,队队有了新建的房子。
铁窑公社樟湖大队 郑凛


第2版()
专栏:农村来信

草房变瓦房
我县八集公社合兴大队积极帮助社员改善居住条件。
过去,社员盖房子,买砖瓦十分困难,大队就建起了砖瓦厂,专门供给社员盖房子。过去,社员请人盖房子要供给酒饭,盖三间房子要多花一二百元。如今,大队成立建筑队,规定只付给工分,不准吃请,大大减轻了社员的经济负担。几年时间,这个村子原来破破烂烂的小草房,就逐步被宽敞明亮的大瓦房代替了。平均每人居住面积达十平方米。
江苏省泗阳县广播站
杜中


第2版()
专栏:农民的话

盖房难
这两年,俺们的生活水平虽说提高了,但盖房仍是一大愁事。俺们这里有一种风气:社员盖房从挖地基、脱坯直到把房盖起来,都得请帮忙的社员吃饭、喝酒、抽烟,不会抽烟的还得准备糖。如果招待的差点,本来一天能干完的活,往往拖上两天也干不完。有些社员好不容易才攒点钱,甚至借钱盖房,谁舍得铺张浪费呢?但在这种风气影响下,也不得不咬紧牙关,每天好烟好酒地招待。俺队有个社员盖房,脱了三次坯,两次都遭雨毁,房子没盖起来,那个社员心疼地躺在炕上直流眼泪,一家人愁的吃不下饭。社员个人盖房多难啊?
多么盼望社队干部在抓粮抓钱的同时,也把社员盖房的事儿挂在心上,想些办法减轻社员负担,使俺们能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四化建设。山东桓台县黄郭大队
杨恒喜 孙洪胜


第2版()
专栏:农村来信

编后
盖房,对社员来说是件大事。近年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要盖房的越来越多。农村各级领导要切实抓好这项工作。要搞好整体规划,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有计划、有领导地进行,防止乱盖房和随意侵占耕地。
现在农村盖房吃喝风很普遍,一般都要管饭和好烟好酒招待。不少社员为盖几间房,欠下一身债,多年还不清,真是“一年盖房三年穷”。农村干部要带头改变这种坏风气。还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如成立专业队或采取互助形式,由生产队统一规划,统一安排,分期分批地盖。这样,既可以减轻社员的经济负担,又不影响集体和社员个人生产,还可以合理利用土地,使村庄建设得整齐美观和合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