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5月2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一衣带水衫犹湿
草明
我们访问日本的终点站是长崎。从长崎乘飞机回上海,只消一小时零四十分钟。送行的日本朋友笑着说:“等飞机起飞之后,我们回到城里时,你们也快到上海了。”的确,他们回城里需要坐一小时的汽车哩。据说,从长崎飞上海,比长崎飞东京还要少三百公里。
我在机上俯首一望,日本、中国,只一海之隔;我这才领会到“一衣带水”的真实感受。我感到自己的衣衫好象已拖过日本海和东海的海水似的。到现在虽然已回国几天了,但我的衣衫仿佛还潮乎乎的呢。也许,它永远不会干的了。就让它永远潮乎乎的吧!
最使我不能忘怀的是日本朋友的炽热的友情,它使我心头的中日友谊的火种燃烧得更旺盛了。是啊,我们欢乐地共同度过许多日夜。我们曾参观许多古迹名胜;我们曾在内海畅游;在保津川乘木船闯过许多险滩;我们参观了工厂、农业社;访问了大学和小学教师的家庭。我们和文艺界、文化界几度联欢,交流经验,并坦率地探讨过许多问题。我们一起生活得很融洽,深深感到中、日人民之间,有许多事情要做,有许多东西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日本人民的实干精神是很突出的,办事效率高,准确率高。现代化建设的程度很高,这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方便,也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变化。过去曾在日本住过的巴金、冰心同志都说日本战后起了很大的变化。科学、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建设现代化了,物质文明比较突出;人民文化普遍提高了。我想,在这些方面,我们应该虚怀地向人家学习,急起直追。日本朋友也表示十分愿意帮助我们。有一位日本朋友说,“过去历史上中国文化传到了日本,犹如母亲把文化交给了儿子一样。经过一千多年,日本文化发展了,这个儿子长大成人了,不应忘记母亲啊!”这番出自肺腑的话,多么亲切,使我们深受感动!
是呀,日本举国上下都很珍视一千二百多年前我国唐代高僧鉴真和尚东渡日本的坚强意志和伟大的壮举。今年四月,特别护送作为日本国宝的鉴真塑像回国“探亲”,便是日本对中国的珍贵友谊的体现。我们到唐招提寺时,日本朋友为我们看不到鉴真塑像而抱憾,因而特别为我们开放了鉴真的居室,让我们参观。这是日本朋友的盛情啊!
一千二百多年前,鉴真大师为了中日友谊,曾经在十二年之内六次东渡日本,经过千难万险,第六次才登上日本国的土地,那时他已双目失明了。但是他并不因失明而稍事忽怠,而是更尽心尽意地向日本人民传经送宝;为佛界健全戒律;并向日本人民传授盛唐的建筑、医药、雕塑、书画、音乐、文学等技术和艺术,使日本文化得到繁荣。现在日本的《天平之甍》和在北京上演的《鉴真东渡》,受到中日人民的热烈欢迎。一千二百多年过去了,现代化为人类造福不浅,我们两国之间的距离缩短了,两国首都之间,只消四个小时的航程便可安然到达。我们两国的文化使者,比起一千二百多年前的鉴真大师来,就幸福多了。我们的文化交流不仅是必要,而条件也方便多了。我们更应该发扬鉴真的精神呀!
目前,我们全国人民正团结一致地奔向四化;向日本人民学习科学技术,交流各种经验,是最为重要的。以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再加上现代化的话,那么,我国人民便能过着更美满的幸福的生活了。只要中国富强了,就能够加强反霸的力量,保卫亚洲和世界和平!一千多年的历史不是已反复证明了么?只有中日人民世代友好,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才能增进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才能和平幸福万万年。——让我们真心实意地共同努力吧!


第8版()
专栏:

三月街〔油画〕 柒万里


第8版()
专栏:

提倡谈心
尹筝
“小青年不好好干活,总爱出新招。”几个中年以上的师傅,在车间一角悄悄评论。在另一头,三三两两新工作服还闪亮的学徒工连指带划:“哼,保守,省劲的事想都不敢想。”
这是一两年前我在某钢铁公司初轧厂听说的情景。
那几位新、老工人之间显然存在隔膜,互有意见,因此离得远远地躲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诉说。如果这样诉说得到别人的支持或同情,就会益发觉得理直气壮,更认定对方站不住脚,甚至岂有此理了。
也许真理在此不在彼。也许这一方:三分是七分非;那一方:七成直三成曲。也许真是半斤五两,正谬分沾。“等上级说话吧。”“听第三者公论吧。”双方都是这样声明,怀着必胜的信念。“就是理亏了,说过头了,也不能露在你们面前。”在心里向对方较劲。
为什么要等裁判?又不是争高低、比输赢、较短长。意见分歧因生产建设而起,搞四化的目的相同,大可以主动谈心,交换意见。隔膜之中常常有误解。误解由于隔膜而复杂化起来。面对面地坐在一起,第一消除对立情绪,第二消除因传闻而引起的误解,就为平心静气探讨是非得失铺平了道路。一次、二次乃至多次谈心对话,认识就可以统一,步调自然也就一致了。
主动登门,找有不同看法的同志谈心,是需要一点勇气的,即敢于去掉矜持。自以为有理,拉开一个架子,只能拒人于千里之外,绝不会移樽就教的。确实真理在手的人们,更需要有海一样的气度。真理需要说服人,得到反对者的承认,尤其要跨出自己的天地,不厌其烦地找持异议者谈心去。


第8版()
专栏:读书随笔

举贤不避己讳
王向东
人们常常忽略《廉颇蔺相如列传》上关于缪贤的记载。
向赵惠文王推荐蔺相如的是赵宦者令缪贤。为了使赵王能够重用蔺相如,缪贤公开了一件隐私:“我曾经犯过罪,私下商议想逃到燕国去。我的门客蔺相如阻止说:‘你怎么结识燕王的呢?’我就告诉他,我曾经跟从大王与燕王在边境上相会,燕王私下握住我的手,对我说:‘很愿意跟你交个朋友’。因此我想去投奔他。蔺相如劝我说:‘当时赵国强大而燕国弱小,你又被赵王宠幸,燕王要巴结赵王,所以想同你结交。现在的情况是你要从赵国逃走投奔燕国,燕王惧怕赵国,必定不敢收留你,说不定还会把你捆绑起来送回原籍。你不如赤身伏在腰斩的刑具上向大王请罪,则侥幸可能免罪。’我听从了他的话,幸亏你大王也赦了我的罪。因此我以为他是个有勇有谋的人。”赵惠文王听了觉得有道理,于是召见蔺相如,随之,演出了千古传为佳话的那一段“完璧归赵”的故事。
缪贤这种不避己讳而荐贤的精神,我以为实在难能可贵。按现在的眼光看,他“窃计欲亡走燕”,无疑是要犯叛国罪的,他暴露这一点也就公开了他的“叛国”的嫌疑。在一般人看来,这当然是讳莫如深的了。然而,缪贤却没有这许多顾忌,为了国家大局,在朝廷上慷慨陈词,把蔺相如的长处活灵活现地说了出来。我们今天从事的事业当然要比完璧归赵这样的事伟大千百万倍,当然更需要千千万万的各种人才。因此,我们既需要那种“举贤不避仇”、“举贤不避代己”的精神,而且需要这种“举贤不避己讳”的精神。切不可有那种为了隐讳自己的缺点而埋没人才的想法和做法。只要我们以大局为重,多方面挖掘人才,为四个现代化培养更多的栋梁,那是功莫大焉的。


第8版()
专栏:

潜艇生活小景
李忠效
萝卜花
在大海深处的潜艇里,没有泥土,也没有阳光,会有植物生长吗?
啊,有的,还开着美丽的花呢!
当炊事员用小桶提着萝卜走向厨房的时候,年轻的舱段兵叫住了他:“大刘,你把萝卜头切得大点好吗?”
炊事员看了看那张可爱的娃娃脸,顺手拿起一个萝卜递给他:“拿去吃吧。”
“不,我不是吃……”舱段兵腼腆地笑笑,伸出两个手指,“只要萝卜头,两个就行。”
炊事员疑惑地眨眨眼,答应了。
于是,舱底——舱段兵的战位旁,多了两个罐头盒,里面都盛着半盒水,飘着萝卜头。
萝卜头生出了嫩嫩的幼芽,一天天在长大。茎和叶都是白色的,晶莹剔透,好象玉石雕刻。不几天,一拃长的茎头开出了小白花,宛如一捧碎玉。年轻的舱段兵看着花笑了,脸上现出一对小酒窝……。
沉甸甸的背心
这是一件什么样的背心呢?拿在手里这样沉甸甸。
潜艇兵的背心都是用亚麻布特制的。它的优点是在被汗水浸透之后不会象棉织背心那样粘身,而且干得快。可是也不该这样沉哪!
噢,这是一件浸过汗的背心。这么多汗碱,滞留在背心上,看来已经溻湿,晾干好几回了。潜艇上的淡水非常宝贵,每天用水都有限量,洗衣服自然不可能了。这件背心还会被它的主人穿几回呢?也许他高兴了会光起膀子,反正在这水下外人看不见,也不必讲什么军容……


第8版()
专栏:风物小志

雁荡飞瀑
刘瑞坤 刘岳杰
浙江省乐清县境内的雁荡山,风光秀丽,景色宜人,是有名的“东南第一山”。这里不仅奇峰林立,而且飞瀑四悬。站在古刹能仁寺西北边的高处,可以见到一水从锦溪奔来,自岩门冲出,正当它将要坠入十几丈以下的霞映潭时,溪水触石分流,比肩并挂,构成了一挂形如燕子尾巴的瀑布,这叫燕尾瀑。与燕尾瀑相反,在雁荡山脚,有一瀑布顶端分流,下面复合为一,作“丫”字形,仿佛一条随风飘拂的罗带,人称罗带瀑。从显胜门西行十里,有飞瀑高三十丈,自悬崖倾泻而下,半途撞击在一块岩壁上,水珠散飞,纷纷扬扬,发出沙沙苏苏的声响,这是散水岩瀑布。若遇阳光斜照,瀑水五颜六色,因风作态,使人感到那散落的仿佛不是水珠,而是一串串飞舞的花瓣。
瀑布中最为奇特的要算三折瀑。它从挺拔巍峨的山上,三越重崖而下,构成上、中、下三个姿态不同的瀑布。上段叫上折瀑,身藏白云深处,不轻易露面,需要有很大的毅力,不畏攀登,才能领略它的秀丽姿色。下段叫下折瀑,日夜轰鸣不息,只是瀑身不高。唯独这中折瀑,最引人入胜,号称“雁山第一胜景”。中折瀑的下端是一个圆形的深潭,圆潭三面危崖壁立,形状就象一口高不可攀的大竖井。来到潭边的石路上,抬头仰望,只见瀑布从“井口”岩端泻下,犹如无穷无尽的珍珠往下抛散。往里走,站在瀑布背后朝外望,晶莹密集的水珠织成一幅长长下垂的水帘,刚好遮住一线天空。阳光透过东面的岩隙,照在飞洒的瀑水上,折射出绚丽的光彩,使那灰黑色的石壁上,时而幻出虹霓,时而幻出楼阁。真是姿态万千!郭沫若同志一九六四年游雁荡山时,曾写下诗句赞美了这种景象。此外,还有大、小龙湫等共十七挂瀑布。
雁荡山的飞瀑流泉,不仅给了人们美的享受,而且是造福于人类以物质财富。雁荡泉水清冽甘甜,含有各种矿物质,可制各种上等饮料。同时,它还使周围六万多亩水田和更为广阔的果树、林木、茶园得到滋润。近年来,雁荡山人民先后在雁荡山麓建起了小型水电站六十多座,许多社队不仅照明有了电灯,而且实现了脱粒、碾米、制茶、饲料加工等电气化,从而使雁荡名山更增添了光彩。


第8版()
专栏:

军营散曲
叶晓山
叶晓山
香从战士心田酿连队有个光荣榜,好似百花齐争放。齐争放,引来蝴蝶扇翅膀,错把军营当花房。香从战士心田酿!
红星闪闪桃花绽战士趁着雪初霁,挥动大锹挖河泥。挖河泥,军营赛过杨柳绿,红星闪闪桃花绽,银锹底下飞春意……
练兵场上春光美冬雪刚化杀声脆,练兵场上春光美。春光美,投弹犹如燕翻飞,拚刺好比龙出水,红星恰似报春梅。
鞭花催放迎春花蹄声嗒嗒出水洼,车拉糟肥把田下。把田下,鞭花催放迎春花。马蹄飞处蜂蝶舞,踏出一幅早春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