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5月11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少奇同志在林区
最近,我们在林区采访时,有机会了解到刘少奇同志一九六一年视察东北林区的一些情况。许多干部和工人要求我们把它写出来,在报纸上发表。为此,我们访问了一些有关的同志,查阅了一些资料,写成这篇通讯。
那是一九六一年的夏天,七月二十日。
小兴安岭的林海松涛,在霏霏细雨中,奏出幽静、和谐的乐曲。森林小火车欢快地鸣叫几声,开进带岭车站。月台上挤满了人,他们的脸上洋溢着笑容。一双双翘首张望的眼睛,一齐投向那绿色车厢的窗口。
“刘主席来了!”
“刘主席视察我们的工作来了!”
国家主席来到林区的消息,迅速传遍青山翠谷,林区工人、干部们感到亲切,受到鼓舞。
刘少奇同志在大小兴安岭度过了三十几个日夜。他在这次视察中,对我国林业的开发和建设,提出了许多根本性的意见,至今还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要后继有人,也要后继有林
刘少奇同志进入小兴安岭林区以后,白天深入林场,观察生产操作,同工人群众交谈,晚间召开工人、干部座谈会,听取汇报,研究问题。他从小兴安岭到完达山,再到大兴安岭,通过实地调查,深切感到林区采育比例失调,育林跟不上采伐,欠账越来越多,森林资源浪费很大。他一再明确地指出,要认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下决心改变这种状况。
七月二十四日,他到黑龙江省丰林林业局视察。由于下雨,加上森铁线路不好,小火车在中途停顿了一会儿。随行的同志下车用生长锥在一棵红松上取出标本:一棵直径二十多厘米的红松,竟整整生长了一百五十年。少奇同志看完同志们的工作,回到车上点燃一支香烟,沉思起来……
一次,少奇同志在带岭林业实验局的山场上观看伐树。工人工程师孟昭贵和青年助手王沛凤在现场作业。只听油锯“嗡——嗡——”响了两三分钟,一棵粗大的红松便倒下了。少奇同志和孟昭贵、王沛凤同志握过手后,仔细察看了伐根。从上面那密密麻麻的年轮,他知道,这棵伐掉的红松,已经生长了二百多年。
少奇同志在伐区里走走、停停、看看。他一会儿用手抚摸着幼小的松树,一会儿抬头望着那参天的松林。他语重心长地对陪同的林业部领导同志说:“百年之后还能不能有这样的红松林啊!我们这一代人采光了,下一代怎么办?要后继有人,也要后继有林。”接着,他再三嘱咐林业部的领导同志:“砍了树应该很快地栽起来。砍了就栽上是我们的根本方针,而且栽起来的要比原有的多。我国森林资源很少,我们这一代人不要把森林搞光了。搞光了,我们死后都是要受审判的。”
以后,他在绥佳线、牡佳线的沿途,看到了大面积的天然更新林,有的长得很好。这些靠铁路沿线的林区,早先曾经过帝俄和日伪掠夺式的“拔大毛”采伐,森林资源受到严重破坏。解放后进行了封山育林,树木又长起来,有几百万公顷。少奇同志进一步指出:采伐迹地更新,无非是人工更新和天然更新两种,两者应当结合起来。各林业局应该总结一下造林更新的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天然更新,封山育林,路子是宽广的。人工更新要在地势优越的地方搞,把劳动力投到收益大、收益快、交通方便的地方。
为了解决林区采育比例失调的问题,实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少奇同志处处支持群众的首创精神。
有一次,在内蒙古自治区根河林业局,刘少奇同志专门召开了工人座谈会。会上,有一位工人的发言引起他很大的兴趣。这个工人建议,林区可划出一些林地,国家给盖点房子,建立营林村。营林村可以有三户、五户或十户、二十户,对一定数量的林地实行包栽、包管、包护。营林村培育的木材由林业局按国家规定的价格收购,不准私自出售。为了使营林村的工人和家属长期扎根,国家可以给他们点荒地种粮食,给点自留地种蔬菜,配备一定数量的小农具和牲畜,这对加速林业的发展可能会有作用。少奇同志对这位工人的建议十分重视,立即让工人们讨论这个办法行不行。大家都非常赞成。回到哈尔滨时,他又亲自找当时的林业部副部长、党组书记罗玉川同志交换意见,并指示做好试点工作。这一年的十一月初,党中央批准了林业部党组关于开展营林村试点工作的报告。到一九六六年初,东北、内蒙古林区已建成七百多个营林村。这些营林村,在实践中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优越性。
充分利用森林资源,满足各方需要
长冬无夏的大小兴安岭,七、八月份天气虽然比较热了,但早晚温差很大。有时下起雨来,潮湿阴霾,使人很不舒服。少奇同志当时已经六十多岁,大家考虑到他的身体情况,特别是雨后山路泥泞,都劝他不要进山了,他却执意不肯。进山时,他和大家一样,披上雨衣,换上水靴,手里还拿着把树枝,驱赶蚊子。
少奇同志亲自进山视察,发现了一些靠听汇报不易了解到的问题。例如,他看见采伐过的山场丢弃着许多枝丫甚至原木,觉得很可惜。他先对随行的林业局的干部说:“你们把金条都丢了。”后来,亲自找当时的伊春市委常委、林业部长宫殿臣谈话,问宫殿臣:“这些枝枝丫丫、棍棍棒棒,扔在山上太可惜了,为什么不利用起来呢?让它为人民造福啊!”宫殿臣同志谈到这些东西扔在山上,不仅是个浪费,而且妨碍更新造林,枝丫腐烂了还容易引起病虫害,但他说:“现在我们还没有力量拿下来。”宫殿臣同志原以为这么说说也就算了,没想到,少奇同志却抓住这个问题不放,多次跟他们商量:如何把山上的小木材拿下来,如何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回到北京以后,他还专门派《红旗》杂志编辑部的吴江同志到林区调查这个问题。
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林业干部会议上,刘少奇同志指出:大搞木材综合利用,是发展林业生产的必由之路。一方面山上有大量弃置的木材,另方面全国人民又迫切需要。如何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尽可能满足国家和人民群众各方面的需要,这就是你们的工作。
为了鼓励林区搞好木材综合利用,刘少奇同志在离开伊春之前,为林区人民挥笔题词:“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尽可能满足国家和人民群众各方面的需要。”
重视科学技术,要求提高领导水平
视察中,刘少奇同志专门聘请东北林学院周重光教授当顾问。科技方面有什么不清楚的事情,就虚心向周教授请教。在东北、内蒙古林业工作会议上,他提出来:“森林采伐要有技术人员,要有工程师。林场主任、工段主任要进行训练提高,提高到技术员、大学毕业生的水平。林场和工段要有个副主任懂技术,晓得坡度多大,那些宜采,那些不宜采。”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林业干部会议上,他又一次强调:每个林业局都应当有机械工程师和林业工程师,要建立工程师负责制,林业局副局长至少应当有一个林业大学毕业生,林场应当有个中等林业学校毕业的任副场长。
他对坚持合理的规章制度很重视。当他听到伊春市的干部汇报一些林业局检尺、领料、“八大员”等制度逐渐荒废的时候说:过去一些合理的规章制度,没有经过上级批准,没有说废除,就不执行了,这恐怕也是自由主义吧!当然,这也和上边有关,如片面强调敢想敢干、大破大立等。许多合理的规章制度都废了,我们上面同志很长时间不了解这个情况,这是吃了亏的。国家吃了亏,你们吃了亏,工人吃了亏,老百姓也吃了亏。这件事应当接受经验教训。今后决不能这样搞,规章制度不经请示批准,决不能随便废除。
刘少奇同志每到一处,同干部谈他的意见,总是用民主的商量的口气。有的干部讲话时,常常说:“少奇同志指示”,他总要纠正说:“我讲的话,都不是指示。我想的办法行不行,都由你们去考虑研究。”他还说:“合乎客观规律,合乎实际的办法,才是真理。命令主义要少一点,不要什么事都是指示。”
和工人心贴心、心连心
六十年代初期,正值国家三年困难时期,林区供应紧张,工人群众生活清苦。少奇同志有好多天住在火车上,吃的很简单。
刘少奇同志一再教育干部在困难时期要与群众同甘共苦,同心同德,度过困难。在视察内蒙古林区时,他听说工人对干部走后门有反感,有人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走前门样样没有”,下联是“走后门样样俱全”,横批是:“少管闲事”。这引起了他的高度重视。在一次林区干部会议上,他询问:“商业部门走后门,你们这里有没有?”有人回答:“有,而且有的单位很严重,工人很不满意。”少奇同志严肃地指出:你们党委要抓这件事。有的地方,上山工人买不到雨衣、胶鞋,而家属和干部反而买到了。我提议,商店到多少货,要由上一级商业部门贴布告公布,使他们无法走后门。要由职工大会讨论如何合理分配,不能偷偷摸摸。要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多劳多得。特别是现在东西缺的时候,多得的不光是人民币,而且要多得实物。要体贴群众,群众才信服你们。工人对走后门写那么一副对联,你们的威信能高?我不相信。
他在丰林林业局询问工人的生活,当听到林业工人喝不到酒时,他提出要想法从外地进酒。当听说林区工人冬天要冒零下四十多度严寒生产时,就问:“有什么劳动保护用品吗?”在场的工人告诉他劳保用品不齐全,只有垫肩和护膝。少奇同志马上问坐在身旁的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李范五:“他们是几级进货?”李范五同志回答:“三级。”少奇同志说:“可以改为二级进货。”少奇同志视察的当年冬天,林业工人每人领到了国家发给的三十多尺布票和三十多元钱。第二年,工人们都领到了棉鞋、棉大衣、棉手套和棉帽子。
“刘主席来看咱山里人,
问寒问暖情谊深。
隔山不隔水哟,
刘主席和咱林业工人心连心。”
这是刘少奇同志当年视察林区时,工人们编写的歌词。十九年过去了,尽管林彪、“四人帮”对刘少奇同志的这次视察刀劈斧砍,极力中伤,但历史是永远歪曲不了的。
新华社记者 黄正根 本报记者 欧庆林


第2版()
专栏:

教育部负责人就今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答新华社记者问
新华社北京五月十日电 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制定的《一九八○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规定》,最近已由国务院批准下达,高校招生工作即将开始。记者就广大群众和报考青年所关心的问题,访问了教育部负责人。
问:恢复招生考试已经三年,应如何估计三年来的工作?
答:废除“四人帮”时期的推荐制度,恢复统一考试制度,实行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的原则,是教育战线拨乱反正至关重要的改革。正如华国锋同志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的:“高等学校招生制度的改革,对于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教育工作的所谓‘两个估计’的批判,带动了整个教育工作的整顿,迅速扭转了林彪、‘四人帮’造成的严重混乱局面,基本上树立了正常的秩序,调动了亿万学生和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应该说,它所引起的变化是深刻的,意义也是深远的。这个改革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
从三个方面检验,证明高等学校统一考试制度是成功的:第一,这三届新生,总的来说,质量提高了,这是所有大专院校公认的事实;第二,大学录取的新生基本上在中学是德智体比较优秀的,就是说,通过高考选拔人才是比较准确的;第三,高考调动了广大青少年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中学的教学。还要看到,广大考生通过参加高考复习,文化水平在不同程度上有了提高,这也是一个大面积的收获。
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恢复后,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进一步把招生工作搞好,还要经过实践逐步完善。因此,在工作过程中不可能没有缺点。我们应该全面地看问题,分清主流和支流,特别要从为四化建设选拔人才这个大局来看问题。
问:今年高等学校计划招收多少学生?
答:一九七七至一九七九年平均每年招生数比一九七二至一九七六年的平均数增长百分之六十六,现在在校学生已有一百零二万,是历史最高水平。目前,尽管国家和各个学校有许多困难,但是经过各方面的努力,今年的计划招生数仍将保持去年水平。今年新生入学后,在校学生数将是一九六五年的两倍。
从国家建设的需要和青年升学的愿望而言,应该大大增加高校招生的数量。但是由于林彪、“四人帮”对国民经济和高等教育事业的破坏十分严重,目前国民经济虽然有了根本性的转变,但国家财力仍然有限,教育事业的发展不能不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高等学校的招生数量短期内不可能增长很多,而只能稳步发展。即使将来我国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也不可能做到每个青年都上全日制大学,只能采取多种形式,逐步为青年创造更多的学习条件。
今年的招生任务,我们希望从各方面努力保证完成。学校要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完成招生计划。高等学校承担培训的干部任务,应在完成招生计划的前提下安排,不能因而冲击招生计划。希望基建部门优先安排校舍建设工程;希望各行各业、各级领导同志,都关心教育,关心培养人才这件大事。
在目前高校招生数量很少的情况下,中学教育工作更要特别注意面向全体学生。要反对那种单纯追求升学率的做法。毕业班应严格按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坚持开展文体活动,劳逸结合,特别是要注意针对毕业生的思想情况,进行“一颗红心,两种准备”的教育。考生家长也应正确对待子女升学问题,不要给他们施加压力。
问:今年为什么要进行预选?
答:过去三年,平均每年报考人数达五百多万。考生众多,高考的组织工作十分繁重。一方面需要耗费国家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另一方面由于工作量大,时间又紧,工作难于做细,也容易发生差错,影响人才的选拔。因此,许多省、市教育部门,一直在研究如何改进招生工作的办法。有的省曾进行过预选的试验,效果较好。今年经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讨论和国务院批准,规定“考生多的省、市、自治区应在统考前进行预选”,按计划招生数的三至五倍,选出成绩优秀的学生参加统考。但考虑到各地情况不同,今年是否进行预选,以及预选的具体办法,都由各省、市、自治区确定。我们认为,积极地进行试验,通过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才能逐步改进和完善招生制度。因此,我们希望考生多的省、市、自治区按照国务院批准的文件精神实行预选,并且注意研究新情况和总结经验。
这样做是不是剥夺了有些青年报考大学的权利?不能这样看。预选是高考的一个环节,参加预选就是参加高考的第一步,如同国家选拔体育代表队一样,首先要实行预选赛。高考可以说是选拔“科学代表队”,实行预选,谈不上剥夺了谁的权利。至于个别青年平时成绩很好,预选中由于偶然因素没有考好,有关省、市、自治区已经研究了解决的措施,可以不必担心。
问:高考复习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是从大量已经具备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考生中选拔出一部分人上大学加以深造,这与高中毕业考试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因此,高考试题的水平应当比中学毕业考试高一些,当然,所谓“高”,也不会脱离中学的实际,而是要有利于促进中学的教学工作。总之,高考还是着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运用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这一要求,考生复习时就要在这方面下功夫,而不要一味去作难题,或死记硬背。
问:今年规定按校系填报志愿的意义是什么?
答:近几年,许多考生对学校的专业,往往只知道名称,并不了解其内容,填报专业志愿带有很大盲目性。今年改为按校系填报志愿,入校后先学基础课,逐步了解各专业的内容;同时,学校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指导,然后确定专业,这样有益于做到人尽其才。
问:中等专业学校招生有什么规定?
答:中等专业学校今年仍招收两种对象,即初、高中毕业生。为了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从今年起,同一学校应招收一种对象,并稳定三、五年不变。招收高中毕业生,在学习期间和毕业以后的待遇,与招收的初中毕业生相同。高中毕业生报考中专,必须本人填报志愿,没有本人志愿的,一律不予录取。
问:几年来,在招生工作中坚决抵制不正之风,是得人心的。今年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希望?
答:第一,我希望所有参加招生工作的人员严格遵守法纪,不徇私情,不屈服于任何人的压力;第二,《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规定,禁止利用职权为家属亲友在升学问题上谋求特殊照顾,希望各级干部模范地执行《准则》,不要为自己的子女、亲属找“后门”,搞特殊化;第三,一旦发现营私舞弊事件,要执行法纪,从严处理。


第2版()
专栏:农村杂谈

收起这一“刀”
凤全
前几天,报纸发表农村杂谈《挡住这一“刀”》,说某县种麦子搞“一刀切”,二十个公社,只有一个公社挡住了这一“刀”,结果全县减产,唯独这个公社获得丰收。这个公社的这种从实际出发,从群众利益出发,敢于顶瞎指挥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我真希望有更多的人大胆起来挡住这种“刀”。但这只是问题的一面。如果上面能够收起这把“刀”,不去乱切,下面就用不着挡了,那岂不更好!但要收起这种“刀”,在有些人来说,可能还相当困难,因为这是一个切实转变领导作风的问题。
长期以来,在极左路线的影响下,党的实事求是、联系群众、发扬民主的优良传统遭到了严重破坏。某些领导人就是靠这“一刀切”办事。他们不从实际出发,而只从上边的要求出发,习惯于用行政命令的办法,规定一般的措施,不管情况如何千差万别,我“一声令下”,你就得“雷厉风行”。要是有谁胆敢不“闻风而动”,轻则批评,重则打棍子、扣帽子,结果使生产和群众利益受到损失,基层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受到挫伤。
问题在于,直至今天,还有些人没有认识这一“刀”的危害,对党中央提出的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对批评瞎指挥,抱着抵触情绪,仍旧我行我素。群众有意见,他全然不听。有的人收起了旧的“刀”,又拣起新的“刀”,继续“切”下去。如在四川,省委提出“水路不通走旱路”;有的地方“水路”本来是通的,可是也要“走旱路”。中央政策明明规定可以实行多种责任制,有些地方硬是只准实行这一种,而不准那一种。至于硬性规定收种时间、划一插秧规格,这类事也还不少。总之,一“刀”切下,整齐划一,不管你什么情况,不管你增产还是减产。显然,如果不切实改进领导作风与领导方法,不坚决克服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形式主义,这一“刀”是收不起来的,或者收不彻底的。换句话说,收起这一“刀”,就是要担负领导工作的同志,收起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形式主义和主观主义。
搞农业生产是同自然打交道的事。自然情况是千差万别的,领导农业生产,不能只是一个模式,靠行政命令,而要靠政策,靠科学。靠政策能调动起各方面的积极性。靠科学就是要按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办事。学会从实际出发。要善于把党的方针政策同当地实际相结合。过去搞一刀切就不对,农业现代化是一场伟大的革命,靠老一套的领导方法更是不行的,需要变一变。如果总是紧抓住这一“刀”不放,那么,很可能有一天会“切”到自己的手上。


第2版()
专栏:

河北省养羊业迅速发展
党的三中全会以后,河北省的一些地、县调整了畜牧业内部的比例关系,促进了养羊业的发展。去年全省存栏羊达到七百二十五万只,比前年增加一百二十五万只。这是解放以来羊只头数增加最多的一年。


第2版()
专栏:

惠民地区积极发展菜牛生产
山东省惠民地区充分利用从国外引进肉牛良种,改良当地黄牛,发展菜牛生产。近几年地委和行署从农业贷款和地方财政中拿出了一百一十万元的资金,扶植穷社穷队和社员发展菜牛生产。地委和行署还废除了不准社员养大牲畜的禁令,有些地方还划给社员少量饲料地,促进了社员饲养菜牛的积极性,户养菜牛也越来越多。
(据新华社)


第2版()
专栏:

阿拉善的优良驼种
内蒙古阿拉善的骆驼是我国优良驼种之一。图为内蒙古畜牧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和牧民一起挑选优良骆驼。
新华社记者 白斯古郎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