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4月4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为了永久的怀念
——《少奇同志人民怀念你》摄制侧记
窦春起
为了表达全国人民对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同志的深切怀念,让人们在银幕上再看到刘少奇同志的光辉形象和英雄业绩,大型文献纪录影片《少奇同志人民怀念你》摄制组工作人员,进行了大量的工作。
首先,他们在影片资料的档案中,查到有关刘少奇同志生前活动的现存全部影片目录。然后按目录把影片集中起来,经过放映,把所需要的镜头挑出来,加以翻印。这些十分宝贵而又生动的资料,纪录着刘少奇同志几十年来为党为人民辛勤工作的光辉业绩。看到这些影片,人们也不禁要向多年来拍摄这些镜头的几代电影工作者表示感谢。
看吧,安源工人俱乐部门前的那两棵郁郁葱葱的梧桐树,就是当年刘少奇同志在安源领导工人运动时亲手栽种的,若不是一九六一年被拍摄纪录下来的话,那么,今天再也不会从影片上看到它们的丰姿了。十年浩劫期间,林彪、“四人帮”一伙,对这两棵无言的大树也没有放过,因为它有“罪”,而早被砍伐了。
是啊,已经逝去的动乱岁月,给摄制组今天编辑这样一部影片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刘少奇同志曾长期在白区坚持党的地下工作,可是,有关这段历史的影片资料几乎是零。最近,去湖南、遵义、武汉、天津和沈阳等地工作的摄影师,在当地党委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才拍摄到刘少奇同志的旧居、读过书的学校,寻找到并拍摄了当年少奇同志曾在那里工作过的满州省委秘书处等旧址和一批有关的珍贵革命文物。
为了掌握有关刘少奇同志活动的准确的文字材料和对当时真实情况的了解,摄制组除了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外,还得到了王光美同志的一些具体帮助。她提供了刘少奇同志准确的履历表。这份难得的履历表,是由王光美同志起草、少奇同志亲笔修改过的。少奇同志那矫健的笔迹依旧清晰地跃然纸上。
王光美同志还为一些历史事件和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背景材料。如一九六一年刘少奇同志回家乡探望的情况,实际上,这不是一次普通的回乡,而是刘少奇同志为扭转三年困难局面所做的一次重要的社会调查。当时,刘少奇同志就不同意给他修整旧居以供人参观的做法,要求把房子分给有困难的群众住。这次,王光美同志还提出要求,在拍片时不要让群众搬出来,也不要布置,要保持原来的样子。摄制组的同志还在王光美同志处看到一些刘少奇同志用过的东西,如破旧的大衣、打着补钉的衬衫等等。
现在,《少奇同志人民怀念你》摄制完成了,虽然这部影片没有全部再现他光辉的一生,但我们仍然看到了这位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形象。而且,就是这样一位为革命鞠躬尽瘁的老战士,一位党和国家的卓越的领导人,竟在莫须有的罪名之下,惨遭迫害致死!今天,让刘少奇同志的光辉形象走上银幕,使广大观众重睹芳华,这是人民的心愿,也是我们的光荣任务。


第8版()
专栏:

白云的翅膀
李幼容
清晨,太阳从冰山顶上站起来,展示出帕米尔美丽的画面:银山玉谷,红柳绿草,清泉雪浪以及那浮游在山间的变幻多姿的神奇的白云!
我和塔吉克公社社长艾买提一面欣赏着这美妙的景色,一面策马到公社的春窝子——色列克达什去。途中,艾买提拍了一下我的肩膀,指着远远的山腰说:“你看,那是什么?”
那不也是白云么?我正在凝目细看,忽然一声响亮的鞭哨,随着一股清脆的“纳依”
(鹰笛)声,从白云里飞了出来,白云散开了,又传来咩咩的叫声,我才看清楚,那是一片雪白的羊群!在高山牧场上,白云和羊群是很难分辨的。
那天,我们走访了整个牧场,简直就象在白云中漫游。草地上是放牧的羊群,毡房里是新生的羊羔,及至晚上归来,拥挤在我们身旁的,还是那一团团洁白如雪的羊儿……
这是一个幽静的夜晚。艾买提给社员布置了接羔和分群的工作回到毡房。我们一边喝着奶茶,一边闲谈。艾买提给我讲了一个这样的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塔什库尔干有一个美丽而善良的牧羊姑娘,她得到了一只神羊。这神羊体大毛长,洁白如雪。贪婪的伯克(乡官)命令打手来抢劫神羊。于是,愤怒的姑娘抱起神羊跳下悬崖。她死后,神羊化成了一团洁白的云彩,终年飘在山顶,盼望着它的主人回来。
“呃,你瞧!”他指着窗外的一朵游云,风趣地说:“神羊不是回来了吗!”
是呵,神羊回来了!在公社的牧场上,我的确看到过这种体大毛长、光洁如银的种羊和一个名叫夏依娜的牧羊姑娘。她牧放的山羊双胎双羔,成活率百分之百,是公社的模范牧工。由于她成年累月在高山上放牧,赶的羊群就象一片飘动的云彩,所以牧民都赞叹说:“我们的夏依娜,驾着白云的翅膀飞上天啦!”
白云真的有翅膀吗?是有的。我在公社的一幅牧场现代化远景规划图里,看到了它:为适应牧业发展的需要,开发新草场建立“草库伦”,机械化和定居点将代替手工操作和游牧生活。牧草轮作和种羊改良将使得山区变成绿色的宝库。
为了幸福美好的未来,牧民们正日夜挥汗如雨地奋战着。牧民的汗珠,流过塔什库尔干河水电站,为新村挂上了“夜明珠”;牧民的汗珠,洒在牧场上,育种场培育出了新的种羊,往日神羊的传说已变成了现实。看,那雪白的羊群象云彩似的飞满了高山牧场!
我正在遐想,耳边突然响起了艾买提的高亢嘹亮的歌声:
白云为什么会飞呢?
因为它有了金色的翅膀;
金翅膀就是牧业现代化,
它载着塔吉克牧民的理想
飞翔!


第8版()
专栏:

斯特朗和她的“时代”
——书林漫步
柏园
斯特朗是十年前三月间离开人世的。她和斯诺、史沫特莱这两个美国人一样,可以说都是中国人民的朋友。她从一九二五年算起,五次访问中国,终于在一九五八年以七十多岁高龄定居北京。在此以前,一九二一年她参加一个服务队送救济品去伏尔加河灾区,那时她三十六岁,也许曾经想定居在那里的,但是一九四九年她被诬陷为间谍,投入牢狱,数年后被逐。她一生写过很多报道,给她所经过的“时代”留下了脚印。她写苏维埃人,然后她写中国人。一九四六年,毛主席和她谈话中关于“纸老虎”的论断传遍世界,至今“纸老虎”作为熟知的语词进入美英的字典。她没有留给世人所谓“纪念碑”式的大著,可是她描写了“人的新世界和新世界的人”。
不久前,斯特朗的《斯大林时代》一书出了中文版,这使我们的读者有机会去更加体会这位人民的使者的心声。这部小书,是在一九五六年出版的,出版时正是作者被逐出她所眷恋的地方,而全世界甚至进步人类对斯大林这样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发生怀疑、动摇和进行诽谤的时候——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才能写出象这部《时代》所分析的具体历史阶段,才能使分析比较符合于历史主义。我重读此书,深受教益的是作者这种忠于历史,忠于真理的精神,她不受偏见所影响,也不计较个人的遭遇。她用自己亲身的经历,在她所分析的“时代”中亲自接触到的材料,加上比较近乎客观实际的推理,写成一部你尽管不能完全同意,但能启发你去思考很多问题的小书。这是作家,这才是真正的作家。
对于她自己所受到的诬陷,她在书中只平静地提到一两处;甚至三十年代她所主持的一个英文报纸有三位编辑被捕,她还多提几句:她不相信他们是坏人,她甚至不顾一切提过抗议。她以异乎寻常的沉着来对待她自己的厄运——须知这是时代悲剧中的一个插曲。这种惊人的语调,使人想到一位真正的革命者。真正的革命者是不计较个人的毁誉的,真正的革命者不能用感情来代替理智。而斯特朗是理智的,她了解她的时代,她知道时代的悲剧,但她对于人类的未来却仍旧充满了信心与希望。在最后一章,她引用了斯大林一九三七年的名言:“领袖来复去,人民却留着。只有人民是不朽的。”引用者的思想境界是很高的,看来她想从这个观念出发去分析“时代”,在某种程度上她做到了。读者有权对她的分析同意或不同意某些论点,但是经过十年动乱的我们,读一读她这部小书,对我们回顾与前瞻还是有益的。


第8版()
专栏:

欢快的劳动赞歌
——看巴基斯坦普卡舞蹈团访华演出
郭冰玲 赵世中
紫红色的帷幕徐徐拉开,随着优美的旋律,舞台上出现了六位姑娘。她们手提白色精致的小花篮,舞动着柔软的手臂,频频变化着舞步。这是巴基斯坦普卡舞蹈团为中国人民表演的《欢迎舞》。
巴基斯坦艺术家们的表演,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散发着泥土的芳香。他们虽然只有男女舞蹈演员各七人,但表演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各族民间舞蹈,使我们领略了美好的异国风光,看到了巴基斯坦人民的勤劳、勇敢。
巴基斯坦的民族舞蹈绚丽多彩、风格各异。全国四省的四种主要民族,由于生活的自然环境不同,礼仪习俗各异,也就形成了各地舞蹈独特的风格。如表现生活在俾路支省沙漠地区的俾路支族舞蹈《莱瓦舞》,群舞出场时的动作,双腿弯曲、上身向前倾斜、靠腰部一前一后的摆动,带动双腿向前迈步,形象地描绘了人们艰苦跋涉于沙漠之中的情景。演员们矫健的动作,表现了这个民族慓悍刚毅的性格,以及他们与大自然斗争的勇气和信心。《哈塔克舞》是表现西北边境省巴丹族人反抗外来侵略的勇敢精神的男子集体舞。演员动作刚劲有力,技巧纯熟,博得观众的赞赏。
信德省和旁遮普省这两个地区的民间舞蹈,更偏重于表达活泼欢乐的情绪。如《信德珠玛舞》表现居民举行婚礼时,青年妇女们所跳的舞,热情活泼、轻松愉快。《从黎明到傍晚》则是用舞蹈形象,表现了妇女们一天的劳动生活,细腻逼真、朴实动人。使我们也仿佛身临其境,为他们取得劳动的丰收,而一起高歌欢舞!
晚会的音乐节目中,年过六旬的著名老艺术家哈米索·汗先生的演奏,也受到热烈欢迎。他能同时吹奏两支或四支笛子,一支吹奏旋律,其他的则可以不间断地吹出长音。一九六六年到我国访问演出时,他曾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并和周总理一起照了像,他至今还珍藏着这张宝贵的像片。
音乐家、副团长巴达尔·扎曼先生演唱的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民歌歌唱家纳齐尔·贝格姆女士演唱的中国民歌《南泥湾》,都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三月二十三日这一天,舞蹈导演纳齐尔·艾哈迈德巴特先生和女领舞演员罗欣·阿拉女士,提前离开了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馆为他们举办的宴会,匆匆赶回他们的住处,向前来向他们学习的东方歌舞团的演员们传授巴基斯坦的舞蹈。有的一遍一遍地做示范,有的帮着喊拍子,哼着曲子,不怕疲劳地耐心地教。中巴两国的艺术家们的心连着心,洋溢着友好的情谊。


第8版()
专栏:

灵芝 (外一首)
刘岚山象传说那样美丽,象神话那样奇异:看着你无限欢乐,找到你一阵惊喜。人间的“灵丹”、“仙草”,植根腐朽的樗栎树桩里,生长在不见阳光的草丛、石隙、浓荫地。连小草也不如的低等植物,亲兄弟就是地衣。哦,高大的烧火柴樗栎,哦,卑微的金不换——灵芝!
天鹅
湖边收购站的牌价上写着:天鹅,每斤四角八分。——摘自手记渔猎队员们已经走远,湖边收购站仍然异常喧闹,鲑鱼、鲤鱼们啪啦得更厉害,只有天鹅闭着眼,仿佛在思考。昨天傍晚她还鹄立水边,跂望着远天的霞,北地的蒿;明天将展开搏击天风的银翅,翱翔于祖国万里长空的云霄。我忽然看见梦一般的天鹅湖,那白雪的羽翎,旋转的腰,那玉兰花的面容黑夜的眼,仿佛秋空的星星,初春的花苞。突地一声猎枪把我惊醒:一只天鹅八斤重,每斤近五毛。我请求尊严的法制委员会:快制订保护珍禽异兽的律条!


第8版()
专栏:温故知新录

护林县尉
可人
《唐国史补》载,唐德宗贞元年间,度支打算砍伐从洛阳到长安道上的槐树来造车,先用公文通知渭南县尉张造。张造对这一命令进行了抵制。他亲自在公文上写了一道批语,批语诘问:
“若欲造车,岂无良木?”指出这一护路林“其来久远”,“辉映秦中,光临关外。不惟用资行者,抑亦曾荫学徒。”作用和影响都很大。还说唐开国皇帝李渊入关时曾
“先驻此树”,因而有纪念意义,也应保留。张造叫有司据此写成报告,上呈度支使,转奏皇上,终于阻止了这场灾难。一个小小县尉,对于来自上边的命令,不是一味听从,对错误的东西敢于抵制,这是勇;他善于按合法程序,提出充足的理由,力争抗辩,这是智。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试行快一年了,乱砍滥伐林木的违法行为仍时有发生。有些事件就是干部带的头,这些人应愧对张造。


第8版()
专栏:

赵士英 速写


第8版()
专栏:

小达娃〔雕塑〕
张德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