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4月29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记者来信

太行老区麻田人民的要求
初春时节,我访问了太行山革命老根据地左权县麻田公社。从一九四○年到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八路军总部一直驻在这里。抗日战争时期,这里先后有六百多人参军,有一百二十六人英勇牺牲。麻田人民为祖国解放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全国解放以后,麻田人民艰苦奋战,使麻田发生了较大变化,群众生活有了一定的提高。以搞得比较好的下麻田大队为例,全队的粮食总产由一九七四年的三十四万斤,增加到去年的五十七万斤,每人平均口粮达六百斤,每个劳动日值由五角增到九角。群众高兴地说:“这两年不仅吃饱了,吃的细粮也多了,手里的零钱也不怎么缺了。”
但是,由于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这个老区长期存在的一些实际困难未得到解决。比如,修建漳河大桥的事,群众已经盼了多年,至今没有动工。每年夏天,麻田附近的漳河水猛涨,社员渡河到对岸种地,经常淹死人和牲畜。由于漳河的障碍,农副产品运不过河,社员的烧煤运不进村,同时隔绝了山西与河北两省的交通。群众反映说:“解放三十多年了,我们总想在漳河上修座幸福桥,但自己力量小,如果国家能帮一把,我们再努努力,大桥是可以修成的。”
麻田公社还有六个大队不通汽车,有的大队连独轮车都不通,运输仍靠肩挑背驮,大量农副产品运不出去,社员做饭取暖烧不上煤。全公社还有十四个大队不通电,社员加工米面仍靠石碾石磨,农活全靠手工操作。群众要求通电、修路非常迫切。
麻田公社一些边远山区的村庄,人畜吃水特别困难。北柳背大队社员需要往返二十多里去拉水。后郭家峪大队社员一盆洗脸水要用三、四次,洗碗水也要用三、四次,衣服脏了不敢洗,房子破了无水和泥不能修。因为缺水,更不敢多养猪、养鸡、养兔。这些地方都是穷队,想安装管道从远处引水,盼望打机井,建高灌站,修蓄水池,但资金有困难,顾了当年生产费用,就没钱投资搞水利建设。
麻田公社群众看病买药也很难。大队的赤脚医生,只能卖药打针。二十多个边远山区大队,请不上医生,买不到药。医疗条件的落后,使计划生育工作一直上不去,一千三百口人的麻田大队,去年出生人数八十多,人口增长率为千分之六十。因此,群众迫切希望卫生部门采取措施,帮助改善老区的医疗卫生条件,把那些热爱山区、医疗技术好的医生多往山区派一些来。同时,对山区的赤脚医生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
麻田公社的困难虽然较多,但这里的干部和社员是有信心和决心的。云头底大队党支部书记郝海文几十年保持艰苦朴素的好作风,从不搞特殊,和群众同甘共苦,带领大家治河造地、种植花椒树。全队粮食产量逐年增加,社员收入不断提高,穷村变成了富村,为全公社树立了学习榜样。上麻田大队老红军席美中是年轻干部的“好参谋”,他经常为队里献计献策,建议广开生产门路,充分利用山区的条件种树、养猪、养牛、养兔、烧石灰,从多方面增加收入。
去年,中共左权县委派出干部到麻田公社作了一次详细调查,并同基层干部商量,制订了改变贫困面貌的初步规划。紧接着,还帮助后沟、前柴城等大队修通三十华里公路。春节前,他们还到老区进行访问。一些人畜吃水困难的队,县委送给每个生产队一辆平车,一个大水桶,解决他们拉水的困难。今年元宵节,晋中行政公署负责人连荣德带领地区公路局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干部,到麻田公社不通车、不通电、缺水吃的队调查,现场研究修漳河大桥,修山区公路,架高压线、安装水管等具体工作。老区群众非常高兴,希望能抓紧进行,实现他们多年来的愿望。
本报记者 段存章


第2版()
专栏:短评

关怀革命老根据地
一位县委书记到边远山区的革命老根据地访问,征求群众的意见,有位老人说:“女儿不要忘记了穷娘家呵!”
短短一句话,很发人深思。在那革命战争年代,根据地的军民之间,干群之间,情谊亲如家人。现在,有些同志确实把曾经哺育供养过自己的“穷娘家”忘记了,或者感情淡漠了。左权县麻田公社境内的一条漳河,多年来成了当地群众生产和生活的一大障碍,群众迫切希望修一座桥。二三十年过去了,仍然不见桥的影子。是省里、县里真的无力量帮助群众修一座桥吗?不见得,群众议论:因为这里是山区,干部来得少了,对这里人们的疾苦不那么关心了。最近地区和县里的有关领导了解到这里的情况,开始着手筹划建桥、修路、架电线、找水源等工程,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关于革命老根据地、偏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境地区的建设问题,党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中要求“统筹规划和组织力量,从财政、物资和技术上给这些地区以重点扶持,帮助它们发展生产,摆脱贫困。”同时,还着重指出:“这些地方生产发展快慢,不但是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个政治问题。”各级党委应当根据这个精神,认真检查一下这方面的工作,改进作风,深入到这些地区群众中去,听听他们的呼声。就革命老根据地来说,有些地方目前的生产水平虽然还比较低,但是要看到那里的人民经过长期革命斗争的锻炼,觉悟比较高,也有很多好的条件;很多山区自然资源丰富,只要我们加强领导,该办的事情一件一件去办,做到项项有着落,件件有结果,情况是会逐步改善的。
各地工业、财贸、交通、文化、教育、卫生等部门,在安排工作时,要在各方面给老区以照顾,帮助他们发展各项事业。国家支援老区穷队的资金和物资,要保证用于生产建设,做到专款专用,决不可巧立名目,乱支滥用;同时,还要帮助有关社队管好用好,使其真正起到发展生产、开发山区的作用。


第2版()
专栏:

贯彻经济政策 调整五业比例
老根据地平山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据新华社石家庄电 新华社记者赵德润报道:革命老根据地河北平山去年农林牧副渔全面丰收,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据统计,去年和一九七八年相比,全县农业收入增长百分之十四,林、牧业收入都增长百分之十六,社员平均纯收入达到八十九元,口粮五百二十斤。
十几年来,由于极左路线的干扰破坏,平山县百分之七十的社员家庭缺吃少穿。去年,随着党的三中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农村的贫困面貌逐步改变。如今平山有“四多”:一是抹瓮的多。去年全县社员平均口粮超过五百斤,加上自留地、撂荒地收的粮食,平均达到六百斤。社员普遍用水泥抹成大瓮盛粮。二是社员手里的钱多。许多干部说,别看全县社员从集体得到的平均收入不到九十元,卖余粮和经营家庭副业的收入相当可观。社员存款达一千零四十多万元,每人平均二十九元。三是盖新房的多。去年以来,社员盖新房一万多间,房子的标准也提高了。四是唱戏的多。人们安居乐业的气象是前所未有的。
党的三中全会以后,县委按照党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的两个文件的精神,从实际出发,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使全县经济很快活跃起来。这些措施主要是:(一)重新调整全县农林牧副渔的比例。去年春天,全县确定深山区二十八个公社重点发展林牧业,水库区十二个公社重点发展渔业、副业。丘陵和平原的十二个公社重点发展粮棉油作物生产。深山区的孟家庄公社主要经营林牧业后,一方面大力发展林果生产,一方面抓紧绿化荒山。在原有山权不变的情况下,将荒山统一规划,安排社员造林并负责管理,十年不变,树成后收入按比例分成。去年秋季,社员已挖鱼鳞坑七十二万个,栽树三千棵。(二)县委鼓励社员利用山区资源,大力发展养牛、养羊、养猪、养兔、养鸡、养蜂、挖药材等副业。决定在不破坏水土保持,不影响集体生产的前提下,允许社员经营河边、宅旁和边远山沟的撂荒地。(三)全县生产队普遍建立了联系产量计算报酬的作业组、临时定额以及单项作物作业组等生产责任制。县委从深山区特点出发,适当把居住分散的小山庄的生产队规模划小,允许三、五户的边远山庄单独核算或者在生产队下面包产到庄。单门独户的地方允许包产到户,边远山地定产到人,这项政策使小山庄和边远山地单门独户一年就改变了落后的面貌。


第2版()
专栏:

宁夏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先后选育和推广了三十多个粮食、油料作物优良品种,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新华社记者 吴文彪摄


第2版()
专栏:

江苏农业为什么能持续增产?
江苏省从一九七○年到一九七九年的十年间,农业总产值的年平均递增率达到百分之六点八,大大高于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这十年,使江苏成了我国农业生产水平较高、商品率较高、贡献较大的一个省。
在这十年里,棉花的大幅度增长,使江苏成了全国第一个皮棉总产超过一千万担的省。现在,江苏省的粮食平均亩产近千斤,皮棉平均亩产超百斤。最近几年,江苏平均每年调出十多亿斤粮食、二百六十三万担棉花(近三年每年平均还调出和出口相当于一百八十三万担棉花的棉纱、棉布)、二百多万头生猪和二千万斤油料,在全国居于前列。
五十年代,江苏农业在恢复的基础上迅速地向前发展,但一九五八年的“共产风”一刮,生产一下倒退到解放初期的水平。一九六二年贯彻《六十条》后,农业又恢复了生机。但好景不长,林彪、“四人帮”的极左路线破坏了农村经济政策,农业生产再度连年徘徊。农业上的两起两落,使江苏省委认识到稳定体制和稳定政策的重要性。进入七十年代,他们在抵制极左路线、减轻极左路线的危害上,取得了一定成效。
这十年中,穷过渡风曾两次刮到江苏。把社员自留地和家庭副业当作所谓“资本主义尾巴”来割的极左风,也影响过江苏。但基本上被顶住了。为了落实按劳分配政策,江苏省委比较早就肯定了“定额到组、评分到人”的计酬方法,全省大多数生产队恢复了定额管理,初步改变了生产无责任、劳动记“大概工”的状况。
水利建设、地方农用工业和社队工业的发展,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显著地加快了农业发展步伐。人们称这三项是江苏农业的三大支柱。
地处长江、淮河等五大流域下游的江苏,历史上平均每二、三年就有一次较大的水旱灾害。因此,必须把兴修水利作为首要任务。这些年来,江苏省挖河开沟,建坝造闸,由除害到兴利,由治理地面水到治地下水,由单纯治水到水肥土综合治理,在全省范围内形成了一个能排、能蓄、能提、能引、能控制、能跨流域调度的新水系。它使全省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耕地灌上了水,百分之八九十的涝洼地、盐碱地得到改良。现在,全省已经建成三千四百多万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农田。
水利建设改善着江苏农业的自然条件,但没有现代技术装备的农业,依然难以争得高速度。从六十年代起,江苏省充分利用原有工业基础,办起了一系列地方农用工业。经过七十年代的发展,全省百分之九十的公社有了农机修配厂,县县都有自己的化肥厂,农药厂和小水泥厂也星罗棋布,初步形成了一个基本适应当前生产水平的地方农用工业体系。它每年生产四万多台拖拉机,供应全省需要的全部农药、百分之七十七的化肥、百分之七十五的农用薄膜和百分之七十的水泥。去年,全省平均不到六亩地就有一马力,每亩化肥施用量达到一百一十七斤,每亩平均用电量达到三十三度多,机耕面积达到一半以上。十年间,全省社队工业产值增长了九点六倍,农村经济结构已从五十年代的“农八、副二”变成目前的“农五、副一、工四”。去年,社队工业总产值相当于一九六五年的全省工业总产值,成了农业扩大再生产的强大后盾。
七十年代,江苏省的粮食产量增长了一百八十多亿斤,超过了前二十年增产的总和,改革耕作制度是一个重要因素。江苏省通过六十年代开展的农业区划调查,研究了各种类型地区的生产条件和发展方向,认准了这是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加快农业发展的一项措施。全省有一千万亩旱改水,五百万亩沤改旱,苏南百分之四十的耕地种上了双季稻。这个大面积改革把全省复种指数从解放初的百分之一百六十提高到百分之二百。
江苏的农业发展较快,但仍然蕴藏着巨大的潜力。要把江苏省建成高产稳产的农林牧副渔和社队企业全面发展的商品率很高的社会主义农业基地,除了继续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外,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要努力实现农业的现代化;要进一步改变生产条件;要大力改变穷县穷社穷队面貌以促进平衡发展;要加强农业科研工作,探索高产更高产的科学规律;要从全局出发调整好粮食和多种经营的关系;要进行办农工商联合企业试点,继续改革农村经济结构。总之,要使全省农村的经济水平、农业经营水平、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新华社记者 赵明(本报有删节)


第2版()
专栏:新品种 新技术

用人工饲料饲养蓖麻蚕
一种用人工饲料饲养蓖麻蚕的新方法,已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试验成功。
蓖麻蚕也能吃木薯叶,所以在华南又称它为木薯蚕。蓖麻蚕的蚕卵是培育赤眼蜂的良好寄主,而赤眼蜂又是一些危害农作物和林木的害虫的大敌,为了扩大利用赤眼蜂在治虫方面的作用,就需要大力发展蓖麻蚕生产。而不少地区,因为蓖麻叶和木薯叶受到季节性的限制,不能满足发展蓖麻蚕的需要。为此,广东省农科院植保所搞生物防治的科研人员,去年同有关单位协作,找到了以干木薯叶、木薯粉、黄豆粉、麦麸等农副产品为主的人工饲料配方,经过连续试验,成活率、茧层率和蚕蛾产卵量,跟用新鲜木薯叶饲养的蓖麻蚕基本相同,饲养成本也差不多。现在,这项试验成果已在广东各地推广。


第2版()
专栏:新品种 新技术

采用组织培养法培育蔗苗
福建省农科院蔗麻研究所采用组织培养法育苗栽培的七亩春栽甘蔗获得丰收。最近,技术人员对其中的九分五厘和二分二厘两块试验田进行实地验收:甘蔗亩产分别为一万七千一百八十九斤和二万一千四百三十三斤,含糖率分别为百分之十四点六四和百分之十四点四六。
组织培养法是从植物的叶茎或花穗中取出一小块细胞组织,放入合成的培养基中,用人工控制光和温度,使之生长发育的方法。福建省农科院蔗麻研究所是从一九七八年开始研究用组织培养法培育蔗苗的。
在一年中成功地培育了近四万株试管蔗苗,去年春移栽大田生长,成活率达百分之九十左右。
甘蔗生产过去都是采用蔗茎作种苗,不仅要耗费大量蔗茎,直接影响蔗糖产量,而且繁殖系数低。用组织培养法培育的蔗苗在大田获得高产,为逐步实现蔗苗生产工厂化提供了经验,对于节省作种苗用的蔗茎,提高糖产量,开辟了新的途径。


第2版()
专栏:新品种 新技术

茶树矮化密植能够早获高产
一种新的茶树矮化密植技术,正在浙江省茶区三十多个县推广。
这项新技术是浙江省农业大学茶叶系和有关单位协作,经过七年研究、试验后取得的成果。
过去,浙江省新垦的常规茶园多采用单条栽植,每亩一般种植茶树一千三百多丛、四千株左右,种下四五年才能采摘,十年后才能进入高产期。矮化密植法则采用多条种植,每亩茶园的茶树基本丛数和株数比常规茶园增加三至五倍,茶树株高控制在常规茶树的三分之二左右,使阳光、空气和土壤得以充分利用。这样,有利于茶树迅速形成较大的采摘面,四五年后就进入了高产期。
(据新华社)


第2版()
专栏:

小资料: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生产年鉴》材料,一九七八年一些国家油菜籽平均亩产量是:西德:三百六十四斤。东德:三百三十三斤。法国:三百零七斤。瑞典:二百九十六斤。波兰:二百七十六斤。加拿大:一百六十五斤。英国:一百四十六斤。捷克斯洛伐克:一百四十四斤。(据新华社)


第2版()
专栏:

贵州发现一批稀有农作物品种
新华社贵阳电 记者新近从主管部门获悉,贵州通过农作物品种资源普查,发现了一批稀有名贵品种和近缘野生植物,其中最突出的有“三颗寸”、高蛋白籼稻和香糯稻。
“三颗寸”籼稻,千粒重达五十二点六克,是贵州省迄今发现的籼稻中千粒重最重的品种。
新发现的两种高蛋白籼稻,蛋白质含量高达百分之十五点九九和十五点四五。有关科研部门说,蛋白质含量这样高的稻种,在国内是罕见的。
产于从江县苗族、侗族聚居的山冲、河谷地带的香糯稻,质地特别好,用这种米煮的饭喷香可口,在当地有“一家蒸饭十家香”的美誉。


第2版()
专栏:贵州通讯

一定要治住高粱芒蝇
——记青年技术员谢祥林的事迹
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的青年技术员谢祥林在一篇科学论文中,提出了防治严重危害高粱生长的高粱芒蝇的办法。这篇论文发表后,引起了国内外的重视。国际昆虫生理学生态学研究中心来信,邀请他参加今年五月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的“高粱芒蝇国际研究专题讨论会”。
谢祥林原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农业局植保植检站工作,不久前调到了贵州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那是在一九七三年,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推广杂交高粱,但高粱出苗后就有一种小虫潜入心叶取食,心叶逐渐凋萎,以至枯黄、死亡,造成了枯心苗。有些地块甚至发生了成片毁灭的现象。这种小虫就是高粱芒蝇。它是七十年代初,南方一些地方在推广杂交高粱时新发现的。而在国外,虽然南欧及亚非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都有发现,但是,关于它的资料却少得可怜。
谢祥林接受了防治这种虫害的任务,他决心为治住这种害虫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一方面他全面系统地考察这种害虫的生活史,一方面请求领导上划给他几分地作小面积的防治试验。
夏天的日日夜夜,谢祥林聚精会神地蹲在有高粱苗的钵子旁边。他终于等到了这个时刻:许多高粱芒蝇的幼虫——小蛆从高粱枯心苗内爬出,有的爬到湿土缝隙,就地潜入,有的爬到干土地方,无缝可钻,又爬到它处。之后,谢祥林又观察幼虫化蛹的情况。单是幼虫入土化蛹,就花了他十七个白天和夜晚,这才弄清了幼虫入土化蛹多半在凌晨五、六点钟的时候。
高粱芒蝇的生命史有二十来个阶段,成虫羽化、交尾、产卵、幼虫孵化等等,每一个阶段,谢祥林都象观察入土化蛹一样作了细致的观察。他懂得,要使科学数据可靠,观察就得十分认真。例如关于成虫产卵问题,在交尾后几天之内产卵?产卵最多的是哪几天?一只雌虫一般产卵多少?一天之内产卵最多的时刻在什么时候?卵产在植株的哪些部位?为什么对产卵部位的选择性很强?等等,都不厌其烦地进行观察,作了记录。由于反复细致的观察和试验,谢祥林对高粱芒蝇的研究就有了不少新的发现。例如据报道,高粱芒蝇未经交尾的雌虫,卵在体内虽已发育成熟,但不能产下来。可是,他在大量个体饲养高粱芒蝇时却发现有极少数的雌虫不经交尾也可以产卵,不过,产卵的数量很少,孵化率很低。
谢祥林在研究高粱芒蝇的过程中,正是“四人帮”大肆鼓吹“知识无用论”的时候,“技术挂帅”、“白专道路”的帽子满天飞,一些好心的同志劝他要警惕。
但是高粱芒蝇的严重危害和农业生产上受到损失的情景,使谢祥林的心情不能平静,使他不甘中断他的研究工作。当时他连开会的休息时间也要到试验地里去观察和作记录。
这样,他终于得到了关于高粱芒蝇对高粱的不同品种、不同播种时期、不同生育期危害情况的对比试验的系统资料,得到了高粱芒蝇一年四季生育、繁殖、越冬的一整套的第一手材料。正是这些第一手资料,使他对高粱芒蝇危害有了规律性的认识,从而也就找到了防治这种害虫的方法。 新华社记者 郭丕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