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4月26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我代表在世界工会会议上谈实现发展的前提条件
维护国家独立主权 反对超级大国掠夺
新华社贝尔格莱德四月二十三日电 中国工会代表二十三日在此间举行的世界工会会议上发言时指出,当前所谓发展问题的实质,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维护国家主权、反对超级大国的掠夺和控制的问题。
这次会议在二十二日开幕后随即开始大会发言。到二十三日止已有五十多个国家的代表发了言。
中国工会代表王家宠今天下午在大会上发了言。他在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在争取建立新的国际经济关系中所取得的一些成就以后说,“总的看来,有关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各项谈判只取得了有限的进展。某些发达国家,特别是超级大国不甘心放弃对国际经济、贸易体系的垄断和控制,它们仍在千方百计地对发展中国家的合理要求进行阻挠。它们极力转嫁经济危机,加强推行‘保护主义’政策,在激烈的贸易战、货币战中使穷国蒙受重大损失。有的则以‘无私’、‘友好合作’为名,行掠夺、控制、干涉、支配之实。这一切不仅妨碍着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进程,而且严重地影响世界的和平、安全稳定和经济的恢复发展”。
王家宠接着指出:“值得注意的是,近来,霸权主义为了加紧攫取战略资源和控制海洋通道,公然践踏国际关系准则,严重威胁世界的和平和安全,而第三世界国家更是直接遭到它的干涉、颠覆和武装侵略。这是它搞假‘缓和’的大暴露。发展中国家如果不能维护自己的独立、主权,民族生存都受到威胁,还有什么经济、社会的发展可言呢!因此,世界现实要求世界工人阶级同一切爱好和平、主持正义的人民联合起来,把争取发展的斗争同反侵略、反扩张、反霸权的斗争结合起来,不断揭露和挫败霸权主义的侵略扩张和战争部署,维护世界和平。这是各国实现发展和改善工人处境的前提条件。”


第7版()
专栏:

平壤集会庆祝朝鲜人民军建军节
据新华社平壤四月二十五日电 纪念朝鲜人民军建军四十八周年中央报告大会,四月二十四日在平壤“二·八”文化会馆举行。
朝鲜党政领导人金一、李钟玉、吴振宇、徐哲、林春秋等出席了大会。
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候补委员、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长吴克列作了报告。他在谈到朝鲜统一问题时说:“我国人民和人民军队遵循伟大领袖金日成同志阐明的自主的祖国统一方针,将阻止和破坏美帝的侵略和战争挑衅阴谋,在朝鲜维护和平,并定将完成祖国统一的历史事业。”
他谴责南朝鲜当权者继续制造“两个朝鲜”的阴谋活动。他说:“南朝鲜当权者不应依靠外来势力阴谋永久分裂,而应该停止反共对峙政策和镇压人民的活动,并为国家统一和民族联合而以诚恳的态度来参加统一对话。”(附图片)
朝鲜人民军战士农忙时帮助农场劳动。


第7版()
专栏:

联合国环境规划理事会会议一般性辩论结束
维护和平保护环境必须反对超级大国侵略扩张
据新华社内罗毕四月二十三日电 联合国环境规划理事会第八届会议今天结束了为时三天的一般性辩论。发言者普遍赞扬环境规划理事会为把环境保护工作推进到新的国际发展战略阶段所作出的努力。
在一般性辩论中有近四十个国家的代表发了言。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在发言中指出,环境保护是同反对超级大国的军事活动和成功地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他们呼吁在环境保护事业中加强国际范围和地区范围的合作。
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代表还介绍了本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中国代表团团长杨克明在发言中指出:“在人类历史上,殖民主义、帝国主义曾经发动多次侵略战争,杀害了数以千万计的无辜人民,消耗了庞大的财力、人力和技术资源,破坏了农业,扩大了沙漠的面积,打破了生态系统的平衡,从而大大恶化了人类生活的环境。”
他在谈到南亚和东南亚地区形势时指出,那个自称为发展中国家“天然盟友”的社会帝国主义,公然践踏国际关系准则和联合国宪章,派几万军队,对第三世界一个不结盟的伊斯兰国家阿富汗进行了野蛮的侵略和占领。它不仅动用飞机、坦克、大炮到处狂轰滥炸,而且还使用了灭绝人性和破坏生态的化学毒气。他说:“在侵略者的铁蹄下,阿富汗的国土遭到侵占,主权受到蹂躏,环境遭到破坏,人民蒙受了空前的浩劫和苦难,周围邻国的独立、安全和环境也受到了严重威胁。”杨克明指出,在这之前,社会帝国主义还怂恿和支持亚洲一个地区霸权主义者,派二十多万大军,对民主柬埔寨进行侵略、占领和破坏,甚至在一些地区撒放化学毒药和发射毒气弹,使许多人中毒和死亡。
他强调说,为了维护和平和保护人类环境,就必须坚决反对超级大国的侵略扩张和扩军备战活动,要求它们停止军备竞赛。
杨克明在发言中还介绍了中国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展情况。
在会议的一般性辩论期间,苏联代表在发言中不敢面对中国代表所揭露的事实,回避阿富汗问题,而故意歪曲和污蔑中国代表的发言。面对苏联代表的无理挑衅,中国代表团副团长孙靖韬接着发言,严厉驳斥了苏联代表颠倒黑白的谬论。中国代表的发言受到了许多国家代表的欢迎和赞赏。


第7版()
专栏:

意共中央代表团结束对朝鲜的访问
新华社平壤四月二十五日电 由总书记贝林格率领的意大利共产党中央代表团结束对朝鲜的友好访问,今天中午乘专机离开平壤。
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金日成,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朴成哲、金永南、金焕、桂应泰、金万金以及几千名群众到机场欢送。
二十四日,金日成同志率领的朝鲜劳动党代表团同贝林格同志率领的意共中央代表团再次举行了会谈。


第7版()
专栏:日本通讯

日美“汽车之战”
本报记者 陈泊微
仿佛是注定了似的,每隔一段时间,日美两个伙伴之间就要爆发一场激烈的贸易战。早先有过纤维品之战,后来有过彩色电视机之战,近年来又发生了汽车之战。这个汽车战现在已经成为日美关系中非常棘手的一个难题。
汽车工业曾经是美国工业的象征和骄傲。在战后一个时期,它同钢铁工业、建筑业一起被称为支持美国经济繁荣的三大支柱。在世界市场上,漂亮、时髦的美国轿车,可说是无远弗届,所向披靡。然而,国际经济战场上的风云几经变幻,如今,美国在汽车之王的宝座上已经坐不稳当了。它遇到了欧洲和日本的挑战,尤其是咄咄逼人的日本汽车出口攻势,使得已经露出衰落朕兆的美国汽车工业受到了沉重的压力。
日本的轿车在六十年代就已开始进入美国,不过,在过去一个时期里,它还没有在美国市场上占据多大的地盘。然而,近几年来,日本汽车在美国的销售量猛烈增加,已经威胁到美国汽车工业本身了。一九七九年日本输往美国的汽车已达一百七十七万辆,一年之间骤增百分之三十。日本汽车在美国的汽车总销售量中的比重,由上一年的百分之十二激增到百分之十六。这就是说,美国市场上出售的汽车,每六辆中就有一辆是日本车。一九八○年一月,日本国内销售轿车十三万八千多辆,比去年同期减少百分之零点四;而它销往美国的汽车却多达十七万七千多辆,比去年同期猛增百分之八十六点五。同月,日本汽车在美国汽车销售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又增加到百分之二十二。就在这个月份,日本丰田公司第一次挤掉克莱斯勒公司,而成为第三大卖主(前两大卖主是通用公司和福特公司)。二月份,日本汽车输美数量继续增加,达到二十五万五千辆,比去年同月增加百分之三十四。难怪美国人在汹涌而来的日本汽车出口浪潮面前哇哇叫了。日本方面也承认,汽车战是目前“日美经济摩擦的焦点”,已经成为“政治问题”。不久前日本大来外相访问美国,这个问题也是双方会谈的内容之一。
日本汽车为什么能在美国如此异乎寻常地畅销呢?在日本,一个普遍的看法是,日本汽车工业界对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反应快。鉴于石油价格不断上涨,日本各家汽车公司早就着手设计和制造省汽油的轻型轿车。这类性能良好、既省油又便宜的轿车,一到美国市场,果然大受用户欢迎。
日本生产轿车的历史比欧美各国都短得多。在战前,日本根本没有造出象样的轿车。战后的一九五三年,日本的汽车公司开始生产轿车的时候,是从英德美等国学习技术和引进专利和设备的。开始的阶段,甚至进口部件在国内组装汽车。但是,经过二十几年的努力,日本已经建立起世界上第一流的汽车工业,汽车产量飞跃增长。一九七九年,日本汽车产量达到一千零一十万辆,比起美国的一千零四十万辆,只差三十万辆。日本生产的汽车中,将近一半是出口的,出口收入达二百一十亿美元,在日本出口商品中已超过钢铁出口而占第一位。
日美双方都认为,“汽车之战”不能任其无控制地、无限制地发展下去,经济摩擦总得有个了局。但是,如何了结这场经济战争?两个伙伴却各执一辞。
美国人说:欢迎日本的各家汽车公司来我们美国建工厂,生产你们拿手的小轿车,然后在美国出售,这样可以减轻美国汽车工人失业的问题。
日本人说:这不是件简单的事情。你们美国工资高,工人又不一定能适应我们的一套日本式企业管理方式,如果勉强办了工厂,生产出汽车来,成本可能会比在日本生产的汽车高,我们不合算。
因此,截至目前为止,除了本田公司打算到美国去办个汽车工厂以外,日本的其他大汽车公司如丰田、日产、三菱等等,都不肯响应美国人的呼吁。
是否可以用别的办法来缓和经济矛盾呢?比如限制日本汽车对美出口数量如何?这也不是可以轻易采取的办法。因为限制得太厉害了,日本人会指责说:这是保护主义的复活,不符合自由贸易的精神。何况在美国国内也有人反对这样做,因为硬性限制汽车进口,美国国内的汽车就会涨价,消费者不高兴。
这样看来,事情好象已经闹得难以收拾。然而事情还有另一面。众所周知,日美两个伙伴不论在政治军事方面还是在经济方面,都处在一种切也切不断、谁也离不开谁的密切关系之中。记者曾经就日美经济关系问题向一位日本经济界著名人士请教,这位人士对于日美经济矛盾就抱有一种达观的看法。他说,在关系密切的两国之间,难免不时出现这样那样的经济摩擦。但是这是不能凭感情用事的,通过相互理解和对话,总会求得“合理解决”;问题解决了,关系还要向前发展。这大概是经验之谈吧!


第7版()
专栏:黎巴嫩通讯

黎巴嫩春来迟
黎巴嫩今年春天的气候十分异常,先是雨雪交加,后是狂风侵袭。
一进三月,首都贝鲁特接连几场暴风雨,海拔五百米以上的山区则大雪纷飞。三月底,每年一度从北非撒哈拉沙漠那边吹来的“五旬风”又格外强劲,吹倒不少树木,破坏许多房屋,还造成一些伤亡。黎巴嫩气象界人士说,今春的雨雪狂风是自一九二○年以来所罕见的。
尽管春寒料峭,但这里的人们还是张开双臂迎接它的到来。当残雪未消的黎巴嫩山区第一株樱花冲寒而放时,贝鲁特一家报刊立即把它的照片登在头版,并写道:
今天大自然从冬眠中苏醒了,
万象更新、阳光和鲜花的春天来了。
饱经忧患的黎巴嫩啊,
让春天带给你失去的希望和复苏的快乐吧!
自一九七五年内战以来,黎巴嫩人民一直生活在动乱之中。他们对春天寄予这样的期望,是不难理解的。记者所接触到的黎巴嫩人,不论是穆斯林,还是基督教徒,是“左”翼,还是“右”翼,都不希望内战重起。一位有影响的报纸主编说:“黎巴嫩人都知道内战意味着什么。我们不希望再度毁灭自己的国家。”
一九七五年到一九七六年为期十九个月的内战夺走了五万人的生命,造成了四十亿美元以上的损失。近年来,黎巴嫩的经济有了较大的恢复。去年工业品的出口比一九七八年增长了百分之六十三;商业银行的存款总额达五十七亿美元,大大超过了战前。但是困难仍然是多方面的,特别是通货膨胀在加剧。一九七九年物价上涨了百分之二十九点二,房租比战前提高了三倍,使一般群众的生活遇到不少困难。社会问题成堆。尤其使黎巴嫩人不安的是战乱“夺走了一代青年人”。不少青年废弃学业,参加了民兵。据估计,各派民兵的总数已近三万人。还有百分之二十的青年由于前途无望或追求刺激而染上了吸毒的恶习。
人心渴望和平。然而使不少黎巴嫩人沮丧的现实是,和平在短期内仍无法实现。
在黎巴嫩,有人主张也曾试图把黎巴嫩问题从中东危机中分离出来,使黎巴嫩人早日享有和平。但是这种主张和努力还未证明是行得通的。事实上,黎巴嫩的动乱不但是她自身复杂的政治、经济、宗教矛盾的产物,而且和中东地区性的冲突,特别是超级大国之间的角逐有着直接的联系。人们只要回顾一下今年以来黎巴嫩的“政治气候”的变化,就不难看到黎巴嫩问题的症结。
今年二月三日,叙利亚突然宣布从贝鲁特撤出其“阿拉伯威慑部队”以后,黎巴嫩全国形势随之风云突变:在北部,“长枪党”民兵和叙利亚部队发生了四天的冲突;在贝鲁特,发生了企图杀害前总统夏蒙和基督教民兵指挥官贝希尔·杰马耶勒以及黎巴嫩最大杂志《事件》周刊发行人萨利姆·卢齐被绑架和杀害等事件;在南部,以色列和盘踞在边境地区的哈达德民兵为一方与以巴勒斯坦游击队和穆斯林民兵为另一方之间的炮战重新升级。驻扎在那里的联合国部队的一份报告还说,巴勒斯坦游击队加强了在边境地区的“渗透和攻击”。
说来奇怪,黎巴嫩局势的恶化和远在千里之外的苏联武装入侵阿富汗事件竟确有直接的关系。黎巴嫩的一些报纸评论认为叙利亚决定撤军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苏联外长葛罗米柯一月下旬“访问”叙利亚的结果,苏联企图重新挑起黎巴嫩局势的紧张,以便把全世界的注意力从阿富汗事件转移到阿拉伯—以色列冲突上来;二是由于黎巴嫩在阿富汗等问题上采取了与叙利亚不相一致的立场,因而造成了两国之间的“信任危机”。
黎巴嫩政府为了稳定全国局势,在和叙利亚进行了多次高级磋商后,采取了两项重大措施:三月五日,萨尔基斯总统向全国宣布了作为“全国和解”基础的十四点原则;三月十五日,黎巴嫩政府又颁布了新的防务政策。这两个文件一方面强调维护黎巴嫩独立、主权、领土完整和全国统一,另一方面重申黎巴嫩忠于阿拉伯事业,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斗争,并表示和叙利亚保持“特殊关系”,协调两国的政治、军事行动。
黎巴嫩绝大多数的政党和宗教团体对政府所采取的促进全国和解的努力表示了不同程度的支持。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也声明要为实现这种和解“提供一切方便”。三月六日,叙利亚把从贝鲁特东郊撤出的首批阵地移交给了黎巴嫩政府军。
在贝鲁特和黎巴嫩北部地区紧张局势趋向缓和的同时,南部地区的局势却进一步恶化。三月下旬,以色列和哈达德民兵把炮战进一步升级,并多次炮击南黎巴嫩省省会赛伊达市。四月九日起,以色列军队再次入侵黎巴嫩南部地区。胡斯总理指出,以色列这样做的目的是要“破坏黎巴嫩全国和解的进程”。贝鲁特一家报纸指出:以色列和哈达德在用大炮表明“如果把他们排除在外,黎巴嫩就不能实现和解”。
今春是黎巴嫩内战以来第五个春天。遗憾的是,它并没有给黎巴嫩人民带来“失去的希望和复苏的快乐”。人们还不得不继续期待着。
新华社记者


第7版()
专栏:连载

国际私枭秘闻
乐山
四、“活的走私商品”
在国际走私活动中,有一种“活的走私商品”,即人和某些动物。
英国破获过一个活动了十四年之久的人口走私集团。这个走私集团专门偷运英联邦成员国公民(主要为亚洲人)非法进入英国本土。据调查,从事这种人口走私的集团至少有四个,它们分别以比利时、法国、荷兰、西德为基地进行活动。
非法入境者在路途中的经历是非常悲惨的,尤其是在最后偷越英吉利海峡的那一段。他们往往象沙丁鱼一样被塞在一条漏水的货船的底舱。有时他们要在漆黑的夜间乘坐一架轻便的飞机飞过英吉利海峡,有时他们蜷伏在汽车后面的后座,当作新汽车的“零件”进入英国。这样,他们不仅付出超过正常旅费数倍的代价,而且有时连生命也没有保障。
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与墨西哥接壤的长达两千英里的共同边界,从前非法进入美国的移民往往是单独行动的。现在,有组织的人口走私集团的活动也越来越猖獗了。
除了人口以外,“活的走私商品”还有鹦鹉、蛇……等等,无奇不有。
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布朗斯维尔,一个好奇的海关人员听见一辆等待检查的、从墨西哥驶来的过境汽车里有一种奇怪的声音。他对汽车检查了一番,发现汽车里藏了四十四只被灌醉了的鹦鹉。
一条澳大利亚的毒蛇在美国可以值一千美元。澳大利亚管理国家公园和野生动物机构的一个工作人员说,“人们可以把蛇装在包裹里,通过邮局寄出去而不致被察觉。”
五、国际走私与反走私
国际走私是伴随商业资本的兴起和发展兴旺起来的。
早在十三世纪,英国封建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时,羊毛和粮食开始商品化而且成为输出品。这时在封建主争夺市场、销路的角逐中,英国与欧洲大陆之间出现了商品走私。
随着国际商业资本、国际贸易的发展,到了十九世纪,国际走私发展成为一个行当、一个畸形的行当。茶叶、咖啡、香烟、香料、纺织品等等都是常见的走私商品。
二十世纪以来,国际走私这个畸形的行当已经成了资本主义经济的痼疾。国际走私集团与资产阶级代理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美国的海洛因帝国》一书的作者在开场白里说:“这个帝国与政府官员、许多国家的外交和政界人物以及黑手党、有组织的犯罪集团有关系。这个帝国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活动……它是由死亡贩子所控制的……”
毒品泛滥、走私猖獗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秩序和统治集团的稳定构成了一种威胁。为了对付贩毒走私,美国先后设立了麻醉品与毒品管理局、海关侦缉处。这两个机构于一九七三年合并成为麻醉药品管理局。美国海关又分别设立了对付各类走私的专门小组和实验室并利用现代化设备成立了一个协助侦查破案的资料自动分析系统。在欧洲,意大利根据自己的特点,成立了专门侦查文物走私的小组。伦敦的警察厅也有一个艺术品文物专门小组和一个非法入境移民专案组。
一九一四年,在巴黎创立了有十四个国家参加的国际刑警组织,简称国际警察。这是一个互通有关犯罪活动情报的国际组织,没有搜查权,现在参加的国家已增至一百二十六个。国际警察巴黎总部保存有一百五十万名国际罪犯的指纹和三百五十万名罪犯的登记卡和面部照片。这些罪犯大部分是国际走私贩毒集团、盗匪集团和伪造货币集团的成员。 (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