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4月21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列宁作风平凡·简朴·伟大
宋洪训
在列宁同时代人的回忆中,有许多关于他的朴素形象的描述:列宁身材不高,穿着普通上衣或粗呢大衣,黝黑的面孔,带着几分东方的色调;他在任何工厂区都很难被人一下看出来,也很容易消失在伏尔加河流域的普通农民中。看到这类描述,我们不由得立即感到,列宁确是一个平平常常的人。但正是在这种平凡当中,我们看到了列宁的伟大。
列宁的平凡和伟大更多地体现在他的作风上。在纪念列宁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的日子,他的简朴作风在我们心中更加熠熠闪光。这是“一种毫不需要的改良”
列宁的办公室是非常简朴的,这是一间只有两个窗户的不大的房间。房间里,除了工作必需的一些物品和设备以外,没有任何华丽的装饰。办公桌上照例堆放着一些文件和书籍,摆着一盏光线暗淡的台灯,还有几架连接着四面八方的电话机。桌子后面是一把靠背转椅,桌子底下没有地毯,铺着一块普通的毛毡,靠墙排列着许多书架。办公桌前面摆着一张会议桌。这就是列宁日理万机、思考和工作的地方。列宁办公室的特点是简单和适用,这也反映了列宁作风的特点。
列宁非常喜欢这个办公室。他大约有五年时间在这里办公,室内的陈设,从最初到最后,除了增添过一些必需品外,几乎完全保持原样。列宁的秘书福齐也娃曾在一篇回忆录中谈到,“每次想把弗拉基米尔·伊里奇的生活弄得舒适一点的打算都被他严厉地拒绝了;我们多次向他提出要换大厦另一端的一个又大又好的房间,但他总是坚决地拒绝。他也同样坚决地拒绝把那张不大的写字台换一张又大又好的写字台。”
一九一八年冬天,气候十分寒冷,列宁的双腿常常冻僵。有人弄来了一张白熊皮,就把写字桌下的那块毛毡换了。哪知列宁看到后很生气,并说:在这样贫穷破落的国家里,这未免太奢侈了。这是“一种毫不需要的改良”。
列宁对工作要求不断革新。但是对于生活条件的改善,尤其是近乎奢侈的改善,则认为是“一种毫不需要的改良”。不把自己当作“例外者”
列宁在劳动人民中受到衷心爱戴,但他始终同群众共呼吸,从不把自己当作“例外者”。德国著名的革命家蔡特金,在苏维埃政权困难的年代里,多次到过列宁的家。蔡特金在一篇回忆中谈到列宁一家的生活时说:“他私人的住处是极端简单朴素的。我到过许多工人的家庭,它们比这‘莫斯科的全能的独裁者’的家,在陈设上还要富丽得多。我碰见列宁的夫人和妹妹正在吃晚饭,她们就立刻热诚地邀我坐下同吃了。那是一顿简单的饭,正如艰苦的时代所要求的……。后来他的妹妹想要找一点‘甜’食来款待‘贵宾’,结果找到了一小瓶蜜饯。大家知道,农民们把白面粉、咸肉、鸡蛋、水果之类的礼物送给‘他们的伊里奇’;但大家也知道,列宁的家里是什么也没有留下的。一切东西都到了医院和保育院。列宁的家庭严格遵守不比别人,即不比工人群众过得更舒服的原则。”
那时候,各地群众的确常常给列宁送来各种各样的礼物,但列宁总是转送给医院、疗养院、儿童院。列宁很不赞成给他送礼品的做法,特别是机关和负责同志送礼品。
一九一九年八月二十二日,莫斯科苏维埃粮食局给列宁送来农场出产的一些水果样品。第二天,列宁就给粮食局写去这样一封信:“我请你们以后千万不要这样做,不要给我送水果等诸如此类的东西了,你们只要告诉我,苏维埃农场的水果和其他产品一般是如何分配的。送给医院、疗养院和儿童吗?究竟送到什么地方?送多少?……”
从列宁的提问中,我们看到,列宁是从不把自己当作一个“例外者”的。“世界上最大的接待室”
列宁经常在办公室接见工人和农民的代表,采取各种方式,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工人农民的意见和要求,以改进党和政府的工作。在他看来,一个普通劳动者的意见同中央委员、人民委员的意见一样重要。
列宁把当时出版的《贫农报》叫作“农民的气压表”,每次见到主编卡尔宾斯基时总要问:“我们的‘农民气压表’显示了什么?”列宁认为,农民的来信是很重要的文件,是在任何一个报告中听不到的、最普遍、最能反映实际情况的难得的材料。
美国革命作家阿尔伯特·里斯·威廉斯在《世界上最大的接待室》的特写里,生动地描绘了会见列宁时的一次遭遇。他于约定时间来到列宁的接待室,但在那里等了很久,不见列宁出来。列宁一向是很遵守时间的,这次为什么迟迟不接见一位外国客人呢?威廉斯猜想列宁是在会见一个十分重要的大人物。时间半小时、一小时过去了。最后,办公室的门打开了,里面走出来的却不是一位“大人物”,而是一个身披羊皮袄、脚穿树皮鞋的大胡子农民。当威廉斯走进列宁的办公室时,列宁表示歉意说:“请原谅,刚才来的是唐波夫地区的一个农民,我想知道他对电气化、合作制和经济政策怎样想法。他谈了很多有趣的事,我听得完全忘记了时间。”
威廉斯是理解列宁的心情的,并在特写中深有感触地说:“象所有真正的伟大人物一样,列宁知道,即使是向一个完全不识字的人也可以学到一些东西。他就是这样从不同的地方和各色人物那里获得种种消息。”
倾听 〔麻胶版〕 伍必端


第7版()
专栏:国际副刊

万隆漫笔
黄书海
印度尼西亚,洋洋海国雄。
三千星斗布,非亚往来通。
反帝数世纪,斯民百战功。
准则昭天下,精神重万隆。
——录陈毅同志诗
万隆,这座景色奇秀的山城,坐落在印度尼西亚西爪哇的火山群中。万隆,印尼语是“山连山”的意思。万隆人民素称他们的故土为“勃良安”,意即“仙之国”。据说,史前期这里是一片汪洋大泽——万隆湖。后来,附近布朗朗火山爆发,喷出的大量熔岩流入万隆湖,于是形成广阔的万隆盆地。万隆海拔七百多米,气候凉爽,风光秀丽,处处是五彩缤纷的花草树木,是著名的游览和避暑胜地。
一九五五年,举世瞩目的亚非会议就在万隆召开。从此,万隆名扬天下。万隆被选为亚非会议的地点,不仅因为它气候宜人,还因它在印尼民族独立斗争史上占有光荣的地位。著名的印尼抒情歌曲《哈罗,万隆》,就是对万隆人民反抗殖民主义者,使敌人葬身万隆火海的英勇斗争的一支颂歌。
一九五五年,笔者有幸亲临万隆,经历了亚非会议这一伟大历史事件,并观赏了万隆秀美的景色。以后,又先后随刘少奇主席、郭沫若副委员长等率领的代表团访问了万隆。一九六五年,更有机会跟随周总理和陈毅副总理前往印尼参加亚非会议十周年纪念。当时东道国总统特意邀请周总理和他一起乘总统专用喷气直升飞机前往万隆。一路上,总统和夫人把沿途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色热情地向周总理作了介绍。
万隆四周环山。从飞机上远望,巍巍群山,峰峰竞秀;茫茫林海,万木争荣。飞机时而在山顶飞行,时而在山腰掠过,犹如一只蜜蜂,穿飞在万花丛中。俯瞰大地,不时出现一片片梯田:有金黄色的,有碧绿色的,也有嫩绿色的。原来印尼没有四季之分,土地肥沃,雨量充沛,稻子一年可收割三次。山坡上,不时出现片片翠绿的茶园、成排成行的橡胶林。而在海拔一千四百米至一千七百米的山腰间,则是望不到头的蓊蓊郁郁的奎宁林带。印尼各岛土地都较肥沃,万隆更是得天独厚。这是因为火山爆发喷出的大量熔岩和灰土,经过长年风化,变成天然肥料。为了形容这里土地的肥沃,主人讲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有个老头手持藤拐杖到邻居串门,把拐杖顺手靠在院子的篱笆上走时忘了带回。过些时候,老头想起拐杖,去取时,只见它已生根发芽了……
飞机飞到万隆上空,特意盘旋一圈。绿茵茵的草坪,郁郁葱葱的树木,五彩缤纷的花圃,加上各种颜色的屋顶,把万隆城点缀得格外绮丽。蓦然间,万绿丛中出现一个巨大无比的土黄色缺口,那就是有名的当古班布拉务火山口。从高空下望,景色壮观。从火山口冒出的一股股乳白色烟雾,冉冉升起,象是奇丽的雪白花朵。通过烟雾,可以看到火山口底部刻着的两行英文字:
“亚非会议
印度尼西亚 一九五五年四月”
这是当年亚非会议结束时,印尼朋友为了纪念这个伟大历史事件,冒着生命危险下到火山口去刻凿的。岁月流逝,这些字迹依然清晰。它象征着万隆精神不可磨灭。
亚非会议的会场——独立大厦,矗立在万隆市中心。会议厅内很精致,顶部呈弧形,可容千把人。会场内还保留着当年的样子。主席台后的丝绒幕布前竖立着二十九根旗杆,当时上面挂着包括五星红旗在内的与会二十九国的国旗。
进入会场,当年会议的情景,又一幕幕地呈现在眼前。最令人难忘的是,大会开幕不久,各国代表发言时,有的代表由于误解或某种原因,对新中国的社会制度、宗教和少数民族政策等进行了无理攻击,一开始就给会议投下了阴影。主持会议的东道国总理和其他主持正义的许多代表都为会议的前途担忧。人们以期待、忧虑、同情,甚至不知所措的眼光注视着中国代表团,注视着周恩来总理。因为中国代表团的反应将对会议的成败起重大作用。在这个关键时刻,面对这样复杂的局面,为了尽最大努力使会议取得成功,同时回答那些无理攻击,周总理把原准备好的长篇讲稿书面发给与会各国代表,而即席起草了一篇讲话稿,边听边修改。当大会主席宣布请中国代表发言时,周总理以稳健的步伐走向讲台。此刻全场一片肃静,与会者屏息等待周总理的发言。会场上响起了周总理坚定、诚恳的声音:中国代表团不是来吵架的,而是来求同存异的。接着,他列举了新中国成立后对内对外政策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以铁一般的事实回答了那些无理的攻击。总理用事实说话,以理服人,语调是那么平和,那么中肯,又那么沉着有力,字字句句,拨动着与会代表的心弦。总理最后还邀请那些不明真相或受人挑唆的人亲自到新中国看一看。周总理的话音刚落,会场上立即爆发出春雷般的经久不息的掌声、欢呼声,整个会场沸腾起来了。主持会议的东道国总理和许许多多代表离开座位,争相前来和周总理握手、拥抱。甚至一些在会上攻击过我国的代表也前来握手,有的还深表懊悔。
霎时间,笼罩在大会上空的乌云消散了,会场显得格外明亮。最后,在与会各国代表共同努力下,大会通过了亚非会议联合公报,其中包括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十项原则”,即著名的“万隆精神”。
周总理高瞻远瞩、胸怀博大的伟大政治家风度和崇高形象,给人们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万隆独立大厦和周总理在万隆居住过的那幢房屋,后来已成为人们经常参观的去处。
万隆,是令人难忘的。但更令人难忘的,是万隆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是的,中国和印度尼西亚人民之间的友谊,象巍巍青山,将永远屹立。(附图片)
周总理在亚非会议期间,亲切接见了为亚非会议而组织的万隆人民委员会的代表,并接受他们赠送的纪念品。


第7版()
专栏:

荧光屏的角逐
电视广播已经成为四年一度的美国总统竞选活动中各方竞相争取的一个宣传去处。同上次美国总统竞选相比,这次竞选人对电视荧光屏的角逐,是愈加激烈了。
自从今年年初开始预选以来,卡特总统不断在举行预选的一些州的电视中露面;爱德华·肯尼迪的竞选班子也千方百计把经费移作电视费用。共和党的总统竞选人也是这样,布什的竞选班子负责人贝克说,他们节约一切开支,以“争取电视时间”。
一九七六年美国总统竞选时,竞选人都是在大选投票前半年才开始购买半小时的全国电视广播时间,利用电视进行竞选。而在这次总统竞选中,几个主要竞选人都提前一年就向广播公司请求购买半小时的电视广播时间。他们的代表早在去年九月中旬就开始为购买电视广播时间而奔波。可是广播公司因怕全国各地电视喜剧迷们不高兴而拒绝这一请求,理由是:现在就进行电视竞选为时过早。为此,卡特的竞选委员会曾向联邦通讯委员会对广播公司提出控告说,广播公司的说法是荒唐的,他们不愿出售电视广播时间是怕赚不到钱。因为在美国,竞选演说收费标准低于广告费标准。
今年,电视费用惊人上涨,现在电视广告广播时间每分钟收费十万美元,电视竞选收费也随之上涨。但是,为了夺取胜利,两党竞选活动的经办人在抱怨竞选费用高涨的同时,仍然不得不煞费苦心,为早日获得更多的电视广播时间而争逐。
·孙卫国·


第7版()
专栏:

扬州与鉴真
罗宗真
“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这是唐代诗人李绅对当时扬州繁华景象的描绘。在唐代,扬州是我国东南重镇,经济繁荣,水上交通发达,也是当时对外交往和进行贸易的港口。
扬州又是唐代高僧鉴真大师的故乡。一千二百多年前,鉴真率弟子和工匠东渡日本,就是从这里启程的。
扬州在中日友好交往史上占重要地位。当年日本派来我国的遣唐使船,前六批走的是北路,即由日本沿朝鲜半岛西岸来我国,在山东登州、莱州上岸转往长安;后来的十几批走的是南路,直接到长江口登岸,其中许多是经扬州转赴长安的。著名的日本留学僧园仁和尚乘遣唐船来华时,就是走南路先到扬州。他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曾对扬州水运繁忙的景象作了这样的记述:“江中充满舫船,积芦船、小船不可胜数。”这位学问僧对天宝年间东渡日本传法的鉴真十分景仰,他在鉴真的故乡住了半年,并在开元寺和龙兴寺礼佛求法,对当时的耳闻目睹也都作了记述。
随着岁月的推移和风物的变迁,如今扬州已面貌一新。但唐代诗人描绘它的壮丽诗句或古籍文献对它所作的记载,现在却能在一些考古挖掘中找到印证。两年前,在扬州市内交通要道发现了两条唐代古河道和一座桥梁的桥桩,从古河道中还出土两条唐代木船。人们推想,园仁所写的“江中充满舫船”,可能就是指贯城而过的运河两岸的繁忙景象。
最近,在扬州还发现了一处古寺庙遗址。在那里,各种建筑遗物中有陶制鸱尾、板瓦、瓦当、方砖,以及残缺的佛像、石经幢等。据初步考证,这里很可能就是鉴真和尚当年常住的龙兴寺。前来邀请鉴真大师东渡传法的日本留学僧荣睿、普照也经常出入这里。这座寺庙和日本学问僧园仁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所记叙的情况以及宋代扬州太守王安石所撰“扬州龙兴讲院记”的内容,也有相似的地方。古庙遗址的发现,使人对鉴真大师像回国探亲,更感亲切。


第7版()
专栏:

世界人口点滴
△ 目前世界上有十一个国家的人口增长率为零或几乎等于零。除东德早在一九六九年、西德在一九七二年、卢森堡在一九七四年、奥地利在一九七六年就已达到外,其他七个国家是:捷克斯洛伐克、英国、比利时、丹麦、匈牙利、挪威和瑞典。
△ 按照目前的趋势,不久之后,人口增长率降到零的国家将有:芬兰、保加利亚、希腊、意大利、瑞士和法国。
△ 自一九五○年起,世界城市人口增加了一倍。到本世纪末,还将再增加一倍。
△ 五十年代时,在发达国家中有一半人生活在农村。现在这些国家的农村人口已减至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到本世纪末,将只有四分之一。
△ 到二○○○年时,如果把世界总人口比作一百人的话,其中亚洲将为五十八人,非洲十三人,拉丁美洲十人,欧洲九人,美国和苏联各三人……
(齐南据联合国人口组织一九七九年《人口现状》报告辑)


第7版()
专栏:

生活在巴西南方的寿星
在巴西南里约格朗德州南部,年逾百岁的老人并非凤毛麟角。巴西《标题》杂志的记者不久前在那里接触到的两个老人的年龄,加起来是二百七十岁。
这个州的佩诺塔斯地方,生活着巴西年龄最大的寿星曼努埃尔·马尔西亚尔·德莫拉,一九八○年他已超过一百六十一岁。德莫拉虽然生活贫困,以打短工糊口,且几丧配偶,但乐观豁达,从来不知什么是忧愁。他听力甚佳,每当劳动之余,喜欢听收音机,欣赏音乐。经医生检查,德莫拉老人的心脏功能一如年青人,血压也正常。现在,老德莫拉每天早上九时起床,喝完咖啡和一杯加糖的酒之后,就拿着铁锹去菜园锄草,或牵马扶犁去耕耘。衣服破了,就自己缝补。他穿针引线时灵巧敏捷,使来访者惊讶不已。
这个州的科希利亚多斯皮埃加斯地方还住着另一位寿星萨洛梅,他虽年逾一百零九岁,依然身板硬朗,步履矫健,能驯烈马,能驾驭干活,毫无龙钟老态。人们问他长寿秘诀时,他认为血统虽有影响,晚婚也是一个因素。他本人到六十岁才结婚。他认为人之所以早死,原因之一是性急。据考察,两位长寿老人生活上有个共同点:长期生活在大自然环境中。老年病医学家若奥·加尔旺指出,当城市的人呼吸污浊、稀薄的氧气时,生活在乡野农村的人却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呼吸着清新、充足的空气;他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生活相对安逸。除此之外,寒冷的气候也有利于人体小细胞的保存,因而能使人延年益寿。·段居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