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4月19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夕不甘死
翟墨
我到一位老同志家里去请教,他将自己再版的一本书送给我,在扉页上签了名,并打上一方遒劲有力的朱文印章,上镌“夕不甘死”四个字。
我对着这枚印章凝视良久,很受教育和启发。
古人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意思是,早上听到了真理,就是晚上死去也心甘情愿。这句话,表现了对真理的强烈追求与向往。然而,这方印章说明,这位老同志对古人的话“反其义而用之”:早上听到了真理,晚上也还不甘心死去,要为真理终生奋斗,鞠躬尽瘁,“死而不已”!
我们在各条战线上都能见到不少具有这种“夕不甘死”精神的老同志。他们尽管年已古稀,但坚持不停地学习,不停地工作,力争在有生之年为人民创造出更多的财富,作出更大的贡献。
这种“夕不甘死”的精神,十分可贵,十分值得鼓励。
我觉得,这种“夕不甘死”的精神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努力搞好对青年人的“传、帮、带”。搞好对青年的传、帮、带,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是我们革命事业的一项带战略性的任务。许多老同志都自觉地做好这项工作。但是,许多人由于林彪、“四人帮”的残酷迫害,身心遭受严重摧残,已无法工作;有些虽能工作,往往担负着各部门的行政及业务领导职务,挤出些时间,又想趁有限的年华搞点著作,为人类留下点精神产品。这当然是值得敬佩的。但是,老同志更大的贡献还是培养接班人,利用有生之年,在自己工作中抽出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考虑、安排好各项事业的传、帮、带,这是对四个现代化的伟大事业的深谋远虑;对自己也将是生命的无限延长。这是更好的“夕不甘死”的表现。
这里以文艺为例。文学史上老作家积极发现、培养人才的事例是很多的。顾况荐拔白居易,韩愈出迎李贺,皎然指点刘禹锡,都成为文坛佳话。鲁迅先生培养文学与美术青年的事迹更为人们广为传诵。听说,近些年来有的作家把主要精力用来指导青年创作,对闪出“陌生而奇异光芒”的青年作者给以鼓励和引导等等,这些所产生的深远影响都将是不可低估的。
当然,这里要指出的是,许多老前辈也有他们的苦恼:常常有许多人因为慕名,把自己并未下过多少功夫、草率成篇的东西寄来请求“修改”、“提意见”;又有一些人为了一点小事便登门拜访,谈起话来海阔天空、言不及义,糟踏了许多老同志极其珍贵的时间,自己却引以为到处炫耀的资本。我们应该体谅一些老同志的苦恼,帮助他们排除这些干扰。
“夕不甘死”这四个字,道出了许多老前辈的心声。愿有远见的老一辈多分出些时间和精力,甘做培养新苗的泥土,在新的生命里获得永生!


第8版()
专栏:听乐札记

以情带声,情声并茂
——听郭颂的歌唱随感
李凌
最近,在部分省、市、自治区和部队的民族民间唱法独唱、二重唱会演中,听了郭颂唱的歌曲,我产生了这样的印象:由于他的不断努力,使他的艺术创造达到了较高的境界。他的歌唱,声音结实、圆润、嘹亮,高低声区声音比较连贯、饱满,并较好地领会了立意为主,即意生情,以情带声,情声并茂的歌唱艺术的特点,而且较好地做到韵味浓郁、处理细致、适度得体、层次分明。有些歌曲,是唱得相当到家的。
郭颂以专门演唱带有浓厚的东北民歌《新货郎》等而著名的。这些歌曲,带有强烈的说唱艺术特点,由于它所表现的内容比较复杂曲折,每句歌词都有一定含意,稍一忽略或不清晰,就失去效用;因此不但要讲究语音的清楚,语法的妙用,还要注意歌曲的音乐性。为了更好地发挥声音的效果,他自己编写了如《乌苏里船歌》等极富音乐性的歌曲,这是非常可贵的。
郭颂已经四十八岁了,他曾六次随同中国艺术团出国访问演出,但他一直孜孜不倦地探求声乐技巧的发展。前年他来北京找老师指导,向各种各样的歌唱方法学习,以使自己的声音技巧和演唱的适应性扩大。他唱的《船歌》、《我心中的金凤凰》这些歌曲,和《新货郎》那样着重说唱性的作品有很大的不同,需要结实饱满的声音,一定的用气技巧和辉煌的声音色彩。郭颂能把这两首歌曲唱得如此出色,同他的不断努力、刻苦学习是有关系的,因此他才能旁收博取,加深自己的艺术创造,卒至以成。这是很值得我们一些对学习抱有自暴自弃思想的年青歌手效法的。
我国的民族、民间歌唱艺术,有着悠久的优秀传统,从事这项艺术的歌手,在打倒“四人帮”以后也有许多创造,郭颂则是经验较为丰富的歌手。我想以后还会有许多很有深度的曲目公演的。如何通过这次会演,加以研究分析,以便指导今后的歌唱艺术更好地为祖国建设服务,这是非常必要的。


第8版()
专栏:涉艺偶拾

期待与惊讶
王朝闻
一九六二年出版的《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三册第十三页,有两句话曾经引起我的注意。一句是“期待胜于惊讶”,一句是“惊讶比期待要低得多”。
“期待胜于惊讶”或“惊讶比期待要低得多”,是一百多年前的英国学者柯勒律治所归纳的莎士比亚的剧作的艺术特征之一。他以“猛然看见流星时的感觉”(惊讶)和“守望太阳在预定的时刻上升时的感觉”(期待)相比较,说明他对于惊讶与期待在人们感觉上的差别。在我看来,惊讶在审美感觉方面不宜彻底排斥,所谓惊险片对人们精神上的影响,未必只有快感而没有美感。但也不能否认,惊讶较之期待,就人们精神上的影响来说,后者至少是较有感动的持续性的,而不是一瞬即逝的。因而可以认为,柯勒律治褒期待而贬惊讶的论点,不是主观主义的妄断,而是符合欣赏心理的普遍性的。
为什么期待这一心理活动在艺术欣赏中有重要地位,看来不应当只着眼于艺术形象的特性自身,而且也应当结合艺术接受者的心理特征,了解究竟它为什么是带普遍性的。人们欣赏艺术的兴趣与能力,是他在面对某一艺术品之前,包括艺术的欣赏经验在内的生活实践养成的。正因为人们的感受能力处于不断发展的长河之中,所以重新阅读以前读过的作品,可能引起从前没有引起过的期待。如今大家都表示讨厌八股调头,但是八股调头还不能迅速消灭。这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是作者未能设身处地地了解群众对艺术的特殊要求。忽视观众对戏剧表演的期待,唯恐观众不理解自己企图宣传什么思想,直接地提出结论的作风,能说这是信任群众的理解能力的表现吗?根据我自己看戏的经验,以为包括剧本语言结构的起伏顿挫,演员念白的节奏感与旋律性……一切从属于人物性格与戏剧冲突的艺术技巧的提高,只有不只从作品所反映的生活实际出发,而且同时结合着群众反应的可能性的预见来作判断,才能全面地判断艺术技巧的高低,相应地解决如何提高这一问题。
我不企图在这里对柯勒律治对莎士比亚剧作的研究作研究,我只企图借用他的某些见解,来说明我所理解的艺术为什么有魅力的社会原因。他在论证欣赏者之间那不可避免的矛盾时指出:“登场人物的性格,象实际生活中人的性格一样,要由读者自己推断,不听别人叙述。很值得注意的是:莎士比亚的人物,象实际生活中的人一样,常常被人误解,几乎是被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接着,他提出了在创作上如何适应这种矛盾的见解。这种见解,不是直说出来的,而是透过他对于艺术欣赏活动的认识(包括思索)的主动性的论述体现出来的;也就是对于艺术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充分肯定而透露出来的:“假如你相信人物的朋友所说的话,你可能受骗,然而,假如你相信他的敌人所说的话,更是如此;老实说,甚至人物自己通过他自己的性格作为媒介来看自己,也不能确实了解他本人,要看到全面,不漏掉弄臣或傻瓜的每一个机灵的暗示,也许你的印象会是正确的;通过那个接受了诗人自己的思想的光芒,由反映出这种种思想而证实了它的真实性的讲话的全部内容,你才可以知道你是否真正发现了诗人自己的思想。”柯勒律治这些话,是当做莎士比亚剧作的第七个特点而提出的。我想,即使不熟悉莎士比亚的剧作的读者,也能从这些话本身看出它立论的独立性。我想,假如把这些话当做他对读者的思维活动的期待来说,对于他所提出的“期待胜于惊讶”的论点的理解也是有益的。假若观众止于接受而排除了探索的可能,艺术形象那耐人寻味的认识作用岂不落空?


第8版()
专栏:艺术欣赏

五屯的绘画雕塑艺术
方之南
五屯是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隆务公社的一个生产大队所在地。这个大队是由两个村庄连接在一起的藏族聚居区。五屯的藏族人民是有艺术才华的。早在本世纪三十年代,有些技巧精练的艺人,以托钵行脚为名,跋涉数千里路,到印度、尼泊尔等国家作画。有的长期去敦煌膜拜学习,经过许多艺人实践和创造,五屯艺术已逐步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具有精巧的构思和惊人的细微刻画。五屯的画家、雕塑家,祖辈相传,以外游献艺引为自豪。所以青海人民称五屯为“画家之乡”。
公元一五七七年,西藏喇嘛教传到青海时,首先建立了塔尔寺,旋即兴建了黄南州的隆务寺,距今约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由于西藏喇嘛教统治了西藏、青海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藏族人民处于奴隶地位,只有信仰喇嘛教的绝对义务,没有任何自由可言。五屯这个地区的藏族人民也不例外。就是说,喇嘛教统治了五屯人民的精神、生活领域。五屯藏族人民的艺术才能,只有在宗教寺院里才能得到发挥。三百年来,五屯的藏族人民是在宗教影响之下进行他们的艺术实践的,其作品尽管多以佛教为主要内容,但是也有许多以生活情节为内容的风俗画、连环画、图案画以及门楣、横梁、柱头、天花板(藻井)建筑装饰等。这些神像以外的绘画艺术,既表达了作者们的思想境界,又寄托了人民对未来世界的向往。
读了去年《人民日报》潘洁兹同志的《工笔重彩画的回顾与瞻望》的文章,深有同感。正如潘洁兹同志所说:元明以后,工笔重彩被斥于文人画坛之外,但为民间所接受,工笔重彩画见于寺观壁画。五屯藏族绘画就是一个证明。解放以后,五屯绘画、雕塑艺术这朵藏族人民的鲜花又受到了党的重视,青海美协分会从一九五七年开始,组成五屯艺术调查组,进行了调查、研究、整理工作,聘请五屯藏族画家以两年的时间,绘制了近百幅作品,使五屯艺术开始发挥出瑰丽、灿烂的光彩。谁知万恶的林彪、“四人帮”的毒焰也烧到了五屯这个小小的村庄,寺院和民间的绘画被付之一炬,多数老画家受迫害致死,许多绘画精品荡然无存。林彪、“四人帮”要毁灭民族的文化艺术,然而人民是不答应的。今天,在党中央领导下,五屯艺术又回到了人民的怀抱。五屯的画家们又振起了精神,重新拿起画笔,开始抢救、整理这些宝贵的艺术遗产,决心为祖国的四化建设作出贡献。


第8版()
专栏:舞台与银幕

风光影片大有可为
浦人
为了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增进我国与世界各国人民间的了解和友谊,近几年来,我国各电影制片厂的电影工作者精心构思,努力创新,拍出了一批风光影片,受到了国内外观众的欢迎。
这些风光影片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以纪录自然风光为主,可称为纪录性风光片。如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拍摄的《三江秋色》,反映了我国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的美丽景色;《滇藏路纪行》拍下了滇藏路沿途的山水云雾,风土人情;《泰山》逐点介绍了一天门、回马岭、中天门、南天门、玉皇顶等泰山风景点,展现了泰山的雄姿伟貌。最近,峨眉电影制片厂与香港长城电影公司合拍的《四川奇趣录》是一部较全面介绍四川著名风景名胜的风光纪录片。从影片中,我们看到了雄秀的峨眉山,看到了卧龙山保护区的熊猫,诗圣杜甫的旧居草堂,眉山三苏祠,乐山大佛寺,成都武侯祠,大足石刻以及反映风土人情的草原赛马、群鸭放牧、悬空索桥、独竹荡舟等。近年来拍摄的类似这样的风光纪录片还有《颐和园》、《漫步香山》、《蓝天抒情》、《无锡春色》、《古城扬州》、《长城》等多部。
另一类风光片在纪录自然风光的同时,突出介绍了科学知识,可称为科教性风光片。如上海科教片厂拍摄的《敦煌艺术》,不仅使观众欣赏了名扬中外、光灿夺目的敦煌艺术珍品,还可以从中得到北魏、西魏、隋、唐、五代至元朝等封建社会文化衍变的历史知识。又如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鸟岛》,把人们带到了青藏高原的苍茫云海之间,不仅使我们看到了神话般的“鸟的天堂”,也向我们传授了岛上鸟类的分类、生态等方面的科学知识。这样的科教性风光片,近年来拍摄的还有《古都北京》、《长江》、《大足石刻》、《天池》等。
第三类是故事性风光片,现正在尝试拍摄中。如上海电影制片厂即将完成的《庐山恋》就是。这部影片通过艺术虚构描写一个侨居美国的前国民党将军的女儿周筠,粉碎“四人帮”前后两次到庐山旅游,与我们的一位高级将领的儿子耿桦巧遇,产生了爱情,经过一些曲折,最后结成美满姻缘的故事,抒发了主人公的深厚的爱国主义感情。影片的外景几乎全在庐山拍摄。影片以景衬情,情景交融,既有动人的故事,观众也将能饱览庐山美丽的风光。
我们伟大祖国风光之美,闻名世界。风光影片,大有可为。我们希望电影工作者继续努力,使我国风光影片放射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附图片)
《四川奇趣录》中的一个镜头:眉山县三苏祠中的抱月亭。
峨眉电影制片厂供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