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4月15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搞好科学种田 发展农业生产

在通县进行的北方地区土壤普查试点结束
为农业基建和科学种田提供重要依据
编者按:搞好土壤普查,是制定农业区划,实行科学种田,加快农业现代化的一项基础工作。中央要求在三年内完成全国范围的土壤普查,这项任务十分重要,也相当艰巨和紧迫。各级领导一定要及早做出安排,动员各方面的力量抓紧抓好。
搞土壤普查工作,要充分发挥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有关方面技术力量的作用,以专业人员为骨干,尊重专家们的意见;同时也要发动和依靠广大基层干部和社员群众,认真总结我国农民认土、用土、改土的实践经验。通过土壤普查,注意培养农村科技人才,帮助社队建立一支土壤技术队伍。土壤普查是一项新的工作,各地要先进行试点,摸索经验,培训骨干,然后逐步铺开,并且要做好普查前的组织、物资和技术方面的准备工作。
本报讯 本报记者陶远、朱继功报道:在北京市通县进行的我国北方地区土壤普查试点工作,经过十个月的努力,已经结束。全国土壤普查办公室组织土壤学专家、教授和有关部门进行了验收,普查技术和质量全部达到规定标准。
为了更好地在全国开展土壤普查工作,去年三月份,农业部委托北京市在通县进行土壤普查试点。这项工作由通县和市农业区划办公室具体负责,郊区各县(区)抽调了一百多名技术人员组成专业队,北京市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和市农林局等单位都协助进行普查,北方十六个省、市、自治区也派代表参加,并会同社队干部和社员群众共同进行。
通过土壤普查,查清了全县一百零七万亩土地的土壤类型、分布、面积、养分和利用状况,以及低产土壤的障碍因素。地处北京东郊的通县,地平土沃,以生产粮食为主。但在这次土壤普查中发现,由于北运河、潮白河等河流的冲积和风力的作用,土壤类型比较复杂。全县有祸土、潮土、风砂土、沼泽土四个土类,十九个土属,八十三个土种,其中盐碱、易涝和风砂土共有五十万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百分之三十六,需要进行土壤改良。经过土壤养分化验,发现全县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较低,只有三十万亩土地的土质和养分含量较好。掌握了全县土壤养分含量情况,今后就可以制订经济合理的施肥措施。全县现有二十六万亩土壤不缺磷,可停施一年磷肥,单这一项即可节省农业开支八十万元。
普查队还编绘了各种图件,为今后搞好全县农业区划、农田基本建设和进行科学种田,提供了重要依据。通过普查资料的综合汇总,还编写出十二万字的《通县土壤》一书。
通县的土壤普查,为在北方地区开展县一级的土壤普查工作提供了经验,还培训出一批技术骨干力量。


第2版()
专栏:搞好科学种田 发展农业生产

因地制宜开展科学种田
甘肃省农委听取农科人员意见,提出今年科学种田抓好三件事
本报讯 据《甘肃日报》报道:最近,甘肃省农委征求有关农业科技人员意见。他们建议,今年要使全省农业生产有一个较好的收成,在继续深入贯彻中央两个文件和省委有关文件的同时,要靠科学种田增产,必须抓好三件事:
第一,要迅速恢复、提高传统的耕作措施。广大农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积累的伏秋耕地、深耕深翻、铺压沙田、引洪漫地、镇压保墒等增产措施,是适应甘肃山地面积大,干旱灾害多,生产水平低的自然特点的宝贵经验。这些“庄稼经”,在今后若干年里还要坚持下去,切实抓好。在生产实践中,要因地制宜,积极恢复、提高这些传统的耕作措施。
第二,努力恢复、提高已经推广的科学技术措施。多年来,甘肃先后引进、推广的机耕机播、药剂拌种、化肥施用、优良品种、带状种植等科学技术措施和农田水利建设,对促进农业生产起了很大作用。但是,由于没能很好地总结、巩固和改进、提高,使有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没有很好地落实,有的丢掉了。一九七九年,全省机耕面积、药剂拌种、杂交玉米等比历史最多的年份都有较大幅度的减少。一九七五年以来,全省化肥的年度施用量比六十年代末增加了七十多万吨,但仅增产粮食二十来亿斤,平均每斤化肥只增一斤四两,还没有达到应增数的一半。若除去其它措施的增产效能,现有化肥的增产效益就更低了。化肥增产效益低的重要原因是氮、磷比例失调和施用方法不当。据庆阳地区各县试验,耧施的比撒施的化肥,每斤能多增产粮食一斤半以上。据武威县大柳六队试验,在其它条件一样的情况下,单施氮肥的亩产五百一十八斤,氮、磷二比一配合施用的亩产七百一十二斤,比单施氮肥的每亩增产一百九十四斤。而甘肃去年供应的化肥的氮、磷比例约为十比一。此外,全省还有三百万亩有效水地,因机、电、渠、地不配套,至今还没有发挥效益。这些重大农业科学技术措施应用的效益低,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影响很大。现在的问题是要因地制宜地推广这些措施。
第三,大力引用、推广现代农业科学技术。近年来,国内外的一些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成果,已经开始在甘肃部分地方引用和推广,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例如机械精选种籽,质量高、出苗好,比未精选的种籽增产百分之五以上,还可节约用种百分之八左右。一九七七年以来,省农业科研推广部门对马铃薯采用茎尖培养新技术,生产无病毒种薯,增产效益显著。去年榆中县和平公社官滩沟大队种植的无病毒种薯,亩产达到四千五百斤至八千二百斤,较当地一般品种平均每亩增产二至四倍。实践证明,大力推广应用农业科学技术,为今后提高科学种田水平,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展示了良好的前景。


第2版()
专栏:搞好科学种田 发展农业生产

辽宁省稻作研究所同有关单位协
作育成推广杂交粳稻
新华社沈阳电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稻作研究所同有关单位协作,培育成功杂交粳稻第一批组合,经大面积试种,一般比当地原有良种增产一至二成。
今年全省积极推广这种杂交粳稻,种植面积将达到七十万亩。
水稻有籼稻和粳稻之分。目前,在我国南方大面积种植的杂交水稻是杂交籼稻。杂交粳稻的培育成功,对于种植粳稻的我国北方稻作区的水稻增产,有重要意义。
辽宁省稻作研究所是从一九七一年开始研究粳稻杂交优势利用的。参加这项研究的科技人员怀着为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的强烈愿望,排除干扰,大搞协作,北育南繁,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到一九七五年,他们终于选育出具有配合力高、恢复性强的广谱恢复系,取得了关键性的突破,并很快实现了三系配套。接着,他们在海南岛配制了几个优良杂交组合,并且开始在省内小面积试种。一九七九年,又在省内扩大试种达四十六万亩,在北京、上海、山东、江苏等省市试种约五万亩,均取得较好效果。在辽宁省试种的杂交粳稻大都比当地原有良种增产一至二成,还出现了不少大面积高产典型。大洼县试种的十五万五千五百亩杂交粳稻,经七百一十五个点调查实测,平均亩产一千零七十一斤,比当地良种增产百分之十六点一。盘山县试种的八万六千七百亩杂交粳稻,据五十四个生产队的六十四个代表田块的实测,平均亩产一千零九十八斤,比同等条件下的主栽品种平均每亩增产二百七十七斤。由于杂交粳稻增产效果明显,而且出米率和大米所含营养成分与常规品种不相上下,因此深受群众欢迎。


第2版()
专栏:农村工作小议

“金弹子”和“巧鸳鸯”
过去,我县大杜大队不少干部和社员一提到要增产,总爱说:舍不得金弹子打不来巧鸳鸯。意思是说,要把生产搞上去就得要多花钱。照这样做的结果,粮棉产量虽然有较大增长,但社员收入提高很慢。去年,他们吸取了过去的教训,狠抓了降低生产费用这个环节,到年底比前年多收入六万一千元,生产费用下降了七万六千元。可喜的成果,使大家认识到节约“金弹子”同样能打来“巧鸳鸯”。
今年,他们又定出了节约“金弹子”的三条措施:
一是用肥以农家肥和土杂肥为主。他们决定,除了国家分配的化肥外,计划外的一斤不买。为了鼓励群众积造农家肥,把积肥报酬提高百分之二十五到三十。
二是加强对农机具的管理和维修,尽量少用“金弹子”。他们采取专人负责保养;单人单机核算;用定成本、定效率、定报酬的办法管理维修农机具,做到小修、中修不出队。
三是压缩非生产性开支,不用“金弹子”打“麻雀”。规定大队、生产队干部除了享受规定的误工补贴外,到生产队参加劳动记工;另外,不请客,不送礼,招待客人,谁参加吃饭谁拿钱,大队、生产队帐目按月公布。
舍不得金弹子打不来巧鸳鸯,这话是不错的。我们要发展农业,搞科学种田,都得要投资。但是我们许多社队过去往往用了过多的“金弹子”,而只打到很少的“巧鸳鸯”。这就造成了莫大的浪费。大杜大队的事实证明,只要采取切实的措施,做到既节约了“金弹子”,又发展了农业,是完全可能的。
山东广饶县委
邱延庆 王怀亭


第2版()
专栏:

蓝田县一千多名干部深入第一线
逐个帮助生产队建立健全生产责任制
据新华社西安电 中共陕西省蓝田县委组织县、社干部深入基层,一个队一个队地帮助生产队解决问题,建立和健全生产责任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蓝田县各社队认真落实党的政策,改善经营管理,全县有百分之七十二的生产队建立起各种类型的作业组,其中三分之一以上实行了包工到作业组、联系产量计算报酬的责任制,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去年,全县社队经济总收入、粮食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社队企业总产值以及社员分配,都超过历史最高水平,棉花、油料和林牧业,也都比上年增产。
在总结回顾一年的工作时,蓝田县委的领导同志通过典型调查,发现仍有一部分基层单位由于干部思想不够解放,以及经验不足等原因,经营管理制度不健全;在已经实行责任制的生产队中,也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于是,县委决定派干部下乡,一个队一个队地解决问题,把生产责任制建立和健全起来。到春耕前,蓝田县已从县、社两级抽调包括县委常委、部局长和公社书记在内的一千多名干部,分三期帮助一千八百多个生产队建立或健全了生产责任制,占全县生产队总数的百分之七十五。县委副书记孙凤亭带领的工作组,在李后公社涝池庄大队,看到有些生产队在改进劳动管理时只注意抓大田生产的责任制,其他活路还是记大概工。有的工副业干活无定额,生产无计划,一年收入多少算多少。针对这种情况,他们同队干部一道,在反复征求社员意见的基础上,对六十多种这样的活路,逐一制订出人员安排、岗位责任、计酬和奖惩等具体办法,使按劳分配的原则贯彻到各个方面。大寨公社大寨大队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工效成倍提高,劳动力剩余的现象日益突出。县委书记姚世平、副书记尤运海和他们带领的机关干部,通过仔细调查研究,帮助大队和八个生产队在提高耕作水平、适当扩大农业基本建设的同时,广开生产门路,整顿和新办工副业厂、组四十八个,解决了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增加了集体收入。社员满意地夸奖:“这回领导上真是把工作做细了。”
蓝田县委开展的这项工作,大大推动了当前的春耕生产。绝大部分生产队已把今年的生产任务落实到各类作业组。一千九百多个实行联系产量计算报酬的务棉专业组,正在紧张而有秩序地进行灌水、施肥、整地等各项活动。


第2版()
专栏:

安徽省凤阳县委书记陈庭远(右三)同干部社员一起,总结实行联系产量责任制获得丰收的经验。
新华社记者 朱云风摄


第2版()
专栏:

浙江山区发展食草牲畜
中共浙江省委和浙江省人民政府拨出资金和物资,扶持山区县发展牛、羊、兔生产。
去年,浙江省从支援农村人民公社的投资中拨出二百零八万六千元资金,及一百六十吨钢材、一百二十立方米木材,重点扶持青田、永嘉、文成等二十二个山区县的穷社穷队,创办牧场,发展食草牲畜。二十二个县的各级党委都很重视这一工作,使得这批资金和物资使用得当,发挥了效益。


第2版()
专栏:

新安县鼓励社员养大家畜
河南省新安县采取有力措施,鼓励社员发展大家畜。到去年年底,这个县大家畜已发展到三万八千多头,一年内净增五千二百多头,其中社员私养的达四千多头。


第2版()
专栏:

安福县社员养牛超过万头
江西省安福县去年社员家庭养牛达到一万一千多头,平均每四个农户养牛一头,比一九七八年增长百分之二十七。饲草较丰富的一些公社,有百分之八十的社员养了牛。
去年全县养了牛的社员向集体交了一百五十多万担牛粪。社员家庭养牛还为集体充实了畜力。据统计,去年一年社员家庭养牛为本县社队提供耕牛三千多头,同时,还为本省和湖南、广东等省的一些地方提供耕牛四千五百多头,为国家提供牛皮一千六百七十多张。
(据新华社)


第2版()
专栏:

不吃“大锅饭” 多得靠多干
——下新屋生产队工人、干部家属收益情况调查
落实党的农村经济政策之后,劳力强的农户收入大增,那些工人、干部在农村的家属,收入情况怎样呢?我们到江西省宜春县射鹏大队下新屋生产队作了调查,结论是:落实党的农村经济政策同样给这些社员带来了实惠。
下新屋生产队去年建立了联系产量计酬的生产责任制,开展了多种经营,粮食亩产由前年不到九百斤猛增到一千二百多斤,每人平均纯收入由前年的九十元五角上升到一百五十七元。三十八户中十户国家工人、干部的家属从生产队分得的劳动总收益为三千三百一十四元,每人平均纯收入一百一十元,比全队的人均收入少四十七元。但是,比前年增加一点一三倍,大大超过了全队人均收入增加百分之七十四的幅度。增收最多的是刘芳兰,去年劳动总收益七百七十一元,扣除实物后,年终分得现金三百八十七元。增收最少的是周桂德,老两口都七十多岁,生活靠在外面工作的四个儿子负担。他把家肥投给集体,去年也比前年增加收入十三元。
这个生产队的工人、干部家属收入增加,主要原因有两条:一是建立生产责任制后,出勤率大大提高了。去年这十户所做的劳动工分比前年增加八千六百分,平均每户多做了八十六个劳动日;二是随着集体增产增收,劳动日值由前年的五角五分增加到八角八分。
下新屋生产队本来人少田多,农忙时下地干活的人少,往往赶不上季节,是个老后进队。去年,大队党支部把调到社办企业的老队长调回来。老队长上任后,先和工人、干部家属订出约法:今后不吃“大锅饭”,多得要靠多干,越是农忙越要参加队里的劳动。春耕、双抢、秋收等农忙季节,这些家属没有一个人外出探亲。去年八个女劳力每人所做的工分都在三千分以上,比前年多做了一两千分。
实行多劳多得的原则,并不是不照顾职工家属。社员周友中年老体弱,家里人多劳力少,儿子虽然在外工作,但负担不起家里的全部生活费用,过去周友中年年超支欠款。去年,生产队安排他做养牛“专业户”,年终分配时,他除了归还前年的五十七元欠款外,还分得现金二百多元。
本报通讯员 陈全义 本报记者 马钟明 刘光辉


第2版()
专栏:西藏通讯

风雪战歌
去冬今春,藏北草原发生了严重雪灾。广大牧民紧紧依靠党的领导,战风雪,斗严寒,大大减轻了雪灾带来的损失,为夺取八十年代第一个牧业丰收年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
在雪灾面前,藏北各级党组织和广大牧民面临着一场严峻的考验。中共那曲地委和拉萨市当雄县委都及时成立了抗灾指挥部,带领群众同雪灾进行顽强的斗争。
位于念青唐古拉山下的当雄县是重灾区,全县平均积雪厚达一尺左右。县委第一书记龚达希深入社队,和大家一起抗灾保畜。县委书记洛桑为了组织社员把牲畜转移到较安全地区,冒着风雪严寒,在茫茫雪地里来回走了六天。
五十七岁的那曲地委书记刘正文深入基层,及时帮助基层解决抗灾中的问题。当他发现安多县扎仁区牲畜较多,遭灾后严重缺草时,就和干部、群众一起商量,决定宰杀掉难以过冬的五百多头(只)老弱病畜,把饲草饲料用来保证大批牲畜度过缺草关。那曲地委的领导同志还和地区有关部门联系,在很短时间内就组织了二百多台次车辆,及时把百万斤口粮、饲料粮、几十吨物资和药品送到了灾区牧民手中。
(二)
党组织的坚强领导和领导干部的模范行动,激发了群众抗灾保畜的热情。在同暴风雪搏斗中,出现了许多舍身忘己、保护畜群的感人事迹。
去年十二月下旬的一天,那曲县罗马公社六队放牧员扎次,为了寻找被风雪惊散的牛群,在风雪中忍着饥寒,走了三天三夜,终于在一个山脚下找到了牛群。沙赛公社二队放牧员扎开和龙仁公社三队放牧员拉姆央金等,在风雪袭来的时候,为了保护集体畜群,七天七夜没吃上一顿热茶饭,一直跟着畜群跑。当雄县巴嘎公社的六十多名放牧员,白天为畜群扫雪找草,夜晚为牲畜烧火取暖。在冰天雪地里,他们和畜群在山坡上一起度过了二十九个日日夜夜。
那曲县卧托公社社员秋曲为了不让集体的牲畜冻坏,一家人赶做了十五块保暖垫子,交给了生产队。社员甲措,看到集体的牲畜被冻,家里没有垫子,就把自己的帐篷扯开,给集体的牲畜做了十几块保暖垫子。
达仁区在雪灾发生后为三千五百多头弱畜加盖了保暖垫子,其中不少是社员自己拿出来的。
(三)
在那曲县委会议室里,我们看到了一面鲜红的锦旗,上面写着:“学习你们的高尚风格,感谢你们的无私支援。”这是当雄县委和革委会在抗灾中赠送给那曲县委的。
那曲县巴尔达区与当雄县纳木湖区毗邻。从去年十二月份开始,纳木湖区六个公社有三个公社连续降雪,造成灾害。巴尔达区委了解到纳木湖区受灾严重,立即召开了公社负责人会议,要求各社队做好支援重灾区兄弟社队的准备。当纳木湖区色地公社把十七群牲畜转移到巴尔达区的拿么穷公社时,拿么穷公社的干部和群众立即腾出房子,搭起帐篷,让出畜圈,送去糌粑、酥油和当柴草用的牛粪,还把近处的好草场让给色地公社使用,而把自己的牲畜赶到远处草场放牧。色地公社六十多岁的放牧员曲地,由于转移路上过度劳累,到拿么穷公社后病倒了。拿么穷公社六队队长本增就把这个老人扶到自己家里,给他请来医生,拿来药品,烧好酥油茶。本增还让自己十七岁的女儿替这位老人放羊。在本增一家的关怀下,不几天曲地的病就好了。这位在旧社会饱经风霜的老人眼含着热泪说:“旧社会来了雪灾,为了争草场,发生械斗,结下世代冤仇;而今遭灾,阶级友爱,情深似海,社会主义就是好哇!” 新华社记者 李少山 刘印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