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4月11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组织起来 快出成果 多出成果
河南协作研究小麦效果显著
本报讯 河南省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小麦高产、稳产、低成本的协作研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现在全省参加协作研究的单位已从最初的三十六个增加到一百九十八个,涉及的学科有十多个,推广面积已扩大到三千万亩。
河南的这项科研协作活动是从一九七四年开始的,经过多年的广泛探索,明确了全省小麦当家品种分蘖成穗、幼穗分化、籽粒形成与灌浆的一般发展过程和特点,以及不同品种、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别;进一步明确了小麦低产、中产、高产三种产量水平的合理群体结构,合理施肥、合理灌水、看苗管理的形态生理及成本构成等技术经济指标,并提出了实现各项指标的技术措施和意见;评价了现有的种植品种和正在试验示范的品种,提出了不同地区、不同产量水平下品种的合理布局的意见;探讨了本省小麦干热风发生规律和主要气象因素指标,总结提出了防御干热风的综合技术措施;分别提出了小麦低产变高产、高产再高产的正确途径和关键性技术措施。
由于把科研成果及时用到了生产上,全省涌现了许多实现高产、稳产、低成本的先进典型,在全省小麦生产中起到了示范作用。如高产区的岳滩、后桥等大队,由于掌握了小麦生长发育规律,解决了青干倒伏问题,单产由八百斤提高到近一千斤左右,每斤小麦的成本由五、六分钱下降到二、三分钱。中产区的孟排、五里扬等大队,在推广合理密植、合理施肥、合理浇水等主要技术措施后,小麦平均单产由四百七十七斤提高到六百九十八斤。低产区的四十六个基点大队,采取改变生产条件、增施有机肥料、选用优良品种等项措施,增产效果尤为显著,小麦单产由二百八十六斤提高到四百六十一斤。河南省现在不仅有小麦单产五百斤的地区,有了一批单产六百斤至七百斤的县、市,并且创造了实现高产、稳产、低成本的一整套先进经验。目前全省青干倒伏面积大大减少,小麦用种量普遍降低。仅用种量一项,每年即可节省麦种三亿斤之多。
河南省通过协作研究,还培育了人才。农民中涌现出了许多小麦栽培能手;专业科技人员的理论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了较大提高。这些年来,全省共提出各种专题研究报告、经验总结、学术论文等共一千二百四十九篇,在省级以上的报刊上发表了二百八十八篇。一九七八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河南省小麦“高、稳、低”综合研究课题,还获得了重大科技成果奖。
河南省在开展小麦“高、稳、低”协作研究方面的主要经验是:一、明确指导思想,重点突破低产变中产,中产变高产的“高、稳、低”协作研究。二、紧密结合当年生产,抓关键性的技术措施。三、抓好重点,以点带面。四、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协作组织,做好协调工作,为全省小麦“高、稳、低”综合研究和技术推广协作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


第2版()
专栏:

合理利用人力、物力和自然资源
通南高沙土地区恢复传统经济结构
新华社南京电 江苏省今年采取具体措施,在通南高沙土地区开始恢复传统的“粮、猪、油、酒”经济结构。
通南高沙土地区位于长江北岸,通扬运河以南,包括扬州、南通两个地区的泰兴、泰县、江都、如皋、海安五个县的一百一十多个公社,耕地二百八十八万多亩,人口三百三十万。历史上这个地区的群众根据土地沙性的特点,主要种植花生、高粱等旱谷作物,然后以花生榨油,高粱酿酒,饼糟喂猪,再用猪粪改土肥田,增产粮食,出售猪、油、酒,增加经济收入,形成了粮、猪、油、酒互相结合的一种经济结构。前些年,由于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影响和工作上的一些片面性,使这样一种传统的经济结构一度受到了损害,影响了集体生产的发展和群众生活的提高。
最近,江苏省委全面调查分析了这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认为要合理利用这个地区的人力、物力和自然资源,必须恢复和发展“粮、猪、油、酒”的经济结构,使它逐步走上“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农工商相结合的道路。为此,省委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一、适当增加农业水利建设投资,帮助他们因地制宜地搞好农业基本建设,进一步解除旱、涝、渍、碱等自然灾害的威胁。
二、调整作物布局。今年缩小一部分粮田面积,扩大花生面积十万亩左右,三年内逐步发展到四十六万亩,花生面积增加后,相应减少粮食征购任务或增加统销。
三、扶持社队发展以猪、羊、牛副产品为原料的畜产加工工业。
四、允许社队酿酒。酿酒的粮食来源,除安排三者关系后多余的粮食中可以拿出一部分外,集体提留的饲料粮一般也可利用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第2版()
专栏:

佛山地区大力发展蚕桑生产
广东省蚕桑生产基地佛山地区,今年又扩大桑园面积三万五千多亩,比原有面积增加百分之二十五。
佛山地区位于珠江三角洲,农民种桑养蚕已有悠久的历史。去年全地区十四万亩桑园,平均亩产蚕茧近三百斤,总产量占广东省蚕茧总产量的百分之九十以上。今年,佛山蚕区各社队将前些年盲目改种粮食的桑园重新种上新桑,还采取轮作、套种等办法,腾出一部分土地种桑树。目前,这个地区新、老桑园都已普遍戽上了一层塘泥或增施了粪肥,桑条开始返青吐绿。(据新华社)


第2版()
专栏:

北京市小麦料学技术顾问团团长、著名育种家、北京农业大学教授蔡旭(左二),深入郊区农村察看小麦长势,并向社员、干部了解麦田管理情况,商谈加强管理的措施。
新华社记者 郑书福摄


第2版()
专栏:记者来信

应当重视苎麻生产
苎麻是我国的特产,至今已有几千年的种植历史,产量曾占世界总产量的百分之八十。
芝麻是一种很值得提倡的经济作物,花工少,成本低,收入高。苎麻一次种植可正常生产二、三十年,每年可收剥三次,一般一亩年产可纺纤维一百五十斤左右。苎麻纤维的拉力、散热、抗腐性能比其他植物纤维都好,而且纤维细长,容易染色,适宜同化纤混纺成各种不同花色的高级或普通“麻的良”。由于这种纺织品比“棉的良”凉爽、牢固、挺括、难燃度高,在国内外市场上很受欢迎。所以,发展苎麻生产,既是解决人民穿衣问题的一条途径,还可以扩大出口货源。但是近年来,我国苎麻产量远未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出口量比过去最高年份减少了一半多,苎麻纺织工艺和生产能力等,都不适应人民生活和出口贸易的需要。不久前,在长沙举行的全国麻类科研规划会议上,与会同志纷纷要求采取有力措施,扶持和鼓励苎麻生产。他们提出三项建议:
一、因地制宜,适当集中,采用多种形式发展苎麻生产。当前,我国苎麻种植面积分散,单产和商品率低,不利于推广新技术和机械化。根据现有的生产条件,建议采取合理布局、适当集中的办法,调整其他经济作物面积,以便在一些县社集中多种一些,建立商品基地。比如,苎麻产量较多的湖南省已有六个基地县。这些县领导和管理比较得力,商品率也高。在一些适宜种苎麻又没有种或少种经济作物的水稻区,可以搞“小集中”,每个生产队集中种一些,设专人管理。有条件的社队还可以办麻场,发展社队企业。湖北省咸宁地区已经兴办了一百四十七个麻场。这个地区的个别公社,还建成了麻条厂(麻皮脱胶、精洗、梳制成粗纱条),出口加工后的产品,比出口原麻多换外汇一倍多,利国又利民。
二、改变目前苎麻的收购规格,统一简化等级,贯彻优质优价原则。建议重新制定一个完整统一的国家标准,作为苎麻生产、收购和使用方面的依据,以便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质量,促进生产。如果能实行优质优价的办法,在少数良种比较单一的麻区实行地区差价和地区补贴,就会使良种不断增加。
三、加强苎麻的科研工作,稳定和发展专业队伍,提倡协作,突破重点项目。据统计,目前全国各种麻类的研究人员还不到二百人,研究苎麻的更少,而且科研机构很不健全。全国的大学中没有一个培养麻类技术人员的科系,有的学校虽设棉、麻专业,但主要是搞棉花。甚至有的省把原有的麻科所(室)撤销了,让科技人员改行。我国既然是种苎麻历史最长和产量最大的国家,就不能不重视基础理论的研究,摸索高产规律。
本报记者 杨善清


第2版()
专栏:简讯

内蒙古大批干部下乡
内蒙古自治区大批干部下乡,加强对抗旱备耕工作的领导。为了保证适时春播,自治区和各盟、市、旗、县最近先后派出工作组,由领导干部带队,深入基层,逐社、逐队、逐地检查墒情,落实抗旱备耕措施。呼伦贝尔、包头等五个盟、市已派出三千一百多名干部,深入第一线开展工作。目前,全区各项春耕准备工作正在积极进行。


第2版()
专栏:简讯

江西适时发放农业贷款
江西省各地农业银行、信用社认真做好支援春耕生产的贷款发放工作,到二月底已发放各项农业贷款六千四百八十七万元。其中仅用于增添生产设备贷款、小水电建设的贷款就有二千一百七十六万余元。对于一些畜力不足或生产困难的地区,在贷款上还给予优先。高安县去冬久旱少雨,红花绿肥生长差,这个县农业银行及时发放贷款九十多万元,支援各生产队购买磷肥一千六百多万斤,促进了红花的生长。


第2版()
专栏:简讯

民勤县落实增产措施
甘肃省民勤县地处腾格里和巴丹吉林大沙漠之间,风大沙多,气候干燥,土地瘠薄。这个县的农业技术部门近两年在不同类型的自然区设点,进行耕作制度改革、粮肥间作、草田轮作、病虫防治、高产栽培等方面的试验、示范。今年春耕前,民勤县在这些点上多次召开现场会,推广他们的经验。又召开全县科学种田经验交流会,在广泛交流经验的基础上制订夺取今年农业丰收的技术措施。现在,各社队正在春耕生产中认真落实这些措施。


第2版()
专栏:简讯

泰宁供销社大力支农
福建省泰宁县是个山区,原来只在公社所在地和交通方便的地方设置化肥供应点。去年,泰宁县供销社和大队、生产队协商,建立起化肥存储仓库,全县的化肥供应点从原来三十六个增加到三百五十多个,平均每两个生产队就有一个点,使全县百分之七十的化肥能直接运送到生产队,一年就为社队节约了二十万个劳动工日。化肥布点多了,运输线路长了,运费有了增加,泰宁县供销社便搞好调拨计划,尽量实行直线运输,节省了装卸费用。(据新华社)


第2版()
专栏:短评

开展农业科研的好方法
河南省农业科研单位和生产单位组织大协作,对河南省的主要粮食作物小麦,进行科学技术攻关,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这是农业科研战线上传来的一个令人鼓舞的好消息。
农业科学研究,如同工业生产一样,开展协作大有可为,可以大大加快科学研究的进度,做到早出成果,多出成果。组织协作的一个最大好处,就是可以有效地使用科学研究力量。分散在四面八方的科学研究机构、科学技术人才,包括那千千万万土生土长的农民科学家,当他们孤军作战、独自研究的时候,由于条件的限制,一般说很难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很大的成果。尤其是象小麦研究这一类涉及许多学科,研究范围比较广泛的课题,就更难由一个人或少数人关起门来搞。一旦把协作搞起来了,加强了他们之间的联系,协调了他们之间的步伐,大家互相支援,取长补短,拧成一股绳攻关,研究工作的质量必将大为提高,进度必将大为加快,局面就会完全改观了。
河南省在进行小麦研究的协作中,科研单位和生产单位相结合,这就有利于理论与实际联系,专业科技人员与农民的“土专家”相结合。这对于搞好农业科研是十分重要的。
我国农业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还远远赶不上农业现代化的需要,对比那些工业先进、农业发达的国家,还处于比较落后的地位。我们农业科学研究的骨干力量不多,科学仪器及其他设备条件的供应,也还有很多困难。开展协作,把有限的人力和物力集中起来使用,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我们的不利条件。而且还能够尽量避免研究工作中重复和彼此脱节的情况,减少研究工作中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浪费。
马克思说过:简单的协作,也可以生出伟大的结果来。在向农业现代化进军的今天,我们要想尽办法,积极调动、运用和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其中大搞协作就是我们应该重视的一个多快好省的方法。


第2版()
专栏:

农业生产的好参谋
——访小麦专家蔡旭教授
四月的北京,春意盎然,泥土芳香。田野里,一望无垠的麦苗,返青后长得格外令人喜爱。
今年的小麦能否丰收,许多人都挂在心上。我们的小麦专家、北京市作物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农业大学教授蔡旭同志,身患心脏病躺在医院里,仍然关心着当前的小麦管理问题,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意见。
三月二十五日,他特地向医院请了一天假,离开病房,来到郊区麦田里,观察小麦的受冻情况和长势,提出了加强管理的具体建议。他整整忙碌了一天,简直忘记自己是个病人了。
蔡旭同志从事农业科学研究和教育工作已经四十多年了。他早年在南京中央大学农学院读书,然后去美国康奈尔大学农学院攻读。他在小麦抗锈育种上做出了突出的成绩,特别是对华北地区、辽东半岛、渭北高原一带的小麦栽培和丰产问题,有大的贡献。
在搞小麦育种工作的四十多年里,蔡旭经历了两个完全不同的社会。在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年代,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简直寸步难行。一九三九年,蔡旭和他的老师金善宝一起,到四川松潘山区做农业调查。在路途中,他们被持枪的国民党士兵截住了,又是搜查,又是刁难,经学校几次打电报交涉,才被放回。那时候推广良种,常常是自己背着口袋,装上麦种到乡下请求农民试用,农民一家一户地生产,缺水少肥,好麦种也难以发挥出它的优势。例如,他们肯定的南大2419、矮立多等,虽是早熟、丰产、抗病的良种,在那黑暗的岁月里,却根本不可能推广。
解放以后,金善宝和蔡旭等亲手培育的南大2419良种,在近亿亩面积上推广普及了。这使他懂得了一条真理: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科学工作者才能更广泛地为人民服务。
一九五○年,小麦条锈病在全国范围内严重流行,小麦遭受巨大损失。周总理立即指示农林部召开全国小麦锈病综合防治研究会议,并成立了防治委员会,研究防治小麦锈病的对策,其中以选育抗锈良种为主要途径。蔡旭同志参加了防治委员会的工作。敬爱的周总理一直十分重视并亲自领导了这项工作。蔡旭决心不辜负周总理的期望,把全部力量投入小麦育种研究工作。他把从国外带来的两千多个小麦品种,经过试验,选出了几个抗病品种,解决了当时的急需。同时,把自己培育出的上千份杂种后代,无私地分发到各地。从这批杂种的后代中,他选育出适合华北北部大面积推广的良种农大183等品种,而这批品种又成为以后各育种单位作杂交用的亲本,选育出一批又一批抗锈良种,对防治锈病起了很大作用。蔡旭和他领导的北京农业大学小麦育种组,三十年来,先后培育成四批十二个小麦优良品种,在我国北方广大麦区推广,累计种植面积达五千多万亩,普遍获得增产效果。他们还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小麦主要性状的遗传规律作了系统的研究。
蔡旭同志几十年生活在小麦的王国里,对小麦有着一种特殊深厚的感情。在试验田里,在农民的大田里,在课堂上,在会议桌上,以至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场合,他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小麦。他是个十足的小麦迷。这也是他人生哲学中的信条之一:一个人真有事业心,就要对所从事的事业着迷。
他还有一个信念:要搞好农业科学,必须拜农民为师,先当学生,后当先生。农民有一套千百年积累起来的精耕细作的传统经验,对天时、地利、庄稼脾性摸得透熟。科学工作者向农民学习,既可以了解传统耕作经验,又可以掌握当地自然条件的特点,便于把科学技术理论同实际结合起来,把试验、示范、推广工作搞好,并在实践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理论。这是一条科学研究为农业服务的多快好省之路。几十年来,他和一些农场、公社建立了经常的联系,交了不少农民朋友。他和北京市作物学会小麦专业组的王世之、诸德辉、方成梁等同志组成的顾问团,和他们的农民朋友一起,为提高北京市小麦生产作出很大贡献。农村广大干部和群众亲切地称他是农业生产的好参谋。
在林彪、“四人帮”残暴肆虐的日子里,蔡旭被戴上了所谓“资产阶级反动权威”的帽子,但他“小麦迷”的脾性没有改变,他和农民群众的亲密联系也没有被切断。他想:培养良种是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绝不能让小麦育种工作中断!尽管白天受批判,他还是利用早、晚和星期日到试验田去。夜里,伸手不见五指,他就借着手电筒的光亮,深一脚,浅一脚地在试验田里走来走去,一再摔跤他也不顾。天黑,时间紧,他只好用一些符号做小麦生长情况的观察记录。谁知飞来横祸,竟被诬陷说成是“特务密码”,又被拉到地头批判。那时候搞科研真不易呵!
一九七○年,农大搬到陕北,蔡旭同志和他的助手、女育种家张树榛作为先遣队来到陕北的清泉沟。当他们第一次在当地农民家里吃派饭的时候,了解到陕北气候条件严酷,而且流行几种小麦病毒病,严重阻碍着小麦生产的发展。看到当地群众只能种黑麦,吃不到白面,他心里十分难过。他们和十九个公社的科技人员结合起来,进行小麦科学试验。
他们曾在洛川县建立了小麦育种基地。但不久,他就被调离基地回到山沟。由于山沟条件恶劣,他染上了克山病,忽然晕倒在课堂上。他带病回到北京。人躺在病床上,心里还惦记着陕北的试验田。不能再去陕北了,他就在自己的住房附近用树枝围起半分地来作试验田。人手不够,就让老伴、儿子当他的助手。
后来,他和附近的生产队建立了联系,同他们一起搞丰产田。此时此刻,他作为一个几十年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又有了试验田,又能和农民在一起工作,心里兴奋极了。他拄着拐棍来到麦田,望着那脚下无际的田野和身边笑容满面的人群,他的心象麦浪一样翻滚,他决心用自己的心血来浇灌这片麦田。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九七三年,有八十亩小麦,平均亩产九百多斤。社员们高兴,他更是高兴。
一九七三年春天,在周总理的亲切关怀下,北京农业大学从陕北迁回河北涿县。育种工作又有了一个新的开始。当工作刚刚有了起色的时候,一九七五年十月下旬,“四人帮”的爪牙策划了对农大农场的哄抢事件,铲毁麦苗,挖毁试验田,使许多杂交种和四十多个优良品系组成的品种试验全部被破坏,数百个珍贵的国内外原始品种绝了种。蔡旭同志精神上受到沉重打击。
在这关键时刻,华国锋同志派出国务院调查组,会同河北省委对哄抢案进行了调查,严肃处理了这一案件。
由于在遭受哄抢时,育种组的同志不畏强暴,在棍棒的威胁下,坚持把劫后残存的育种材料和种子全部收回,安全转移到河北省三河县良种场,他们的工作才得以继续。现在,农大198和农大199两个新品种的利用价值被肯定了,正在北京昌平和涿县农场示范繁殖。
蔡旭同志已年近七旬,身体虽然有病,但在科学的春天里,他又在进行着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新的研究,以求有一个突破。他为我国农业培育良种,培育人才,为赶上并超过世界先进水平,仍在努力勤奋地工作着。最近,他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他多年的宿愿,更加焕发了青春。他激动地说,今后我要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党的领导和教育下,把自己有生之年,全部贡献给祖国的四化建设,特别要为农业的现代化多出力,多作贡献。
本报记者 柏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