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3月29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茶香、酒气和旧习气
诚夫
亲友聚会,喝茶饮酒,谁不体味一下茶香酒气?我不懂茶酒之优劣,却读到一篇文章,叫做《去气说》,它从茶香酒气说开去,读后感到比喝茶饮酒更为有益。
这篇《去气说》,是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陈确所作。其中说:他的一个朋友问他,龙井茶没有什么味道,松萝茶香味甚佳,品茶的人为什么反倒说松萝不如龙井?陈确说:正因为松萝香味佳,所以才说它不如龙井。为什么?陈确举出酒的例子:以前有一位老人很会做酒,忽一日于大瓮前高喊:“我的酒坏了!”有人问:“酸了吗?”答:“不是。”“那末甜了?”答:“不是。”“太苦了?”答:“不是。”“这三者都不是,为何说坏了?”答:“只是满口都是酒气。”陈确认为:这位老人评酒太好了,酒有酒气,便是坏了。因为“酒之至者,无酒气者也;茶之至者,无茶气者也。此龙井、松萝之所以上下也。”他又由此说开去:“不仅茶酒是这样,现在的时文、诗、古文,读其最工者没有不令人欲呕的。不仅诗文是这样,所谓名士,所谓善知识,人们一望便知,就是因为他们带有名士气,知识气。”陈确指出,这气就是“习气”,这种旧习气是一定要去掉的,故题名为《去气说》。(见《陈确集》第二六八页)
当然,陈确对茶酒的品评未必科学,但他关于去掉习气、庸俗气的议论还是有点意思的。就以今天的现实而论,我们几乎到处看到旧的习气。例如有功者有骄气,无功者也有骄气;年老者有暮气,少壮者也有暮气;有些为官者有官气,而有的官不大官气却不少;教条者的书呆子气,有的知识少者书呆子气也很足;知识多的人,有的会装腔作势借以吓人;有的知识少而又不实事求是的人,也往往会装腔作势……
人们可以举出多种多样,其实一也:酒气多者不是至酒,茶气多者不是至茶;至就是纯,不至就是不纯。如果真正懂得当官是为人民服务,那末官气何来?!如果真正懂得学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为革命和建设,那末书呆子气何来?如果真正懂得写文章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那又何必装腔作势?如果真正懂得外国,怎么会对外国盲目崇拜?如果真正了解旧东西,怎么会保守?
这些习气,犹如劣酒的酒气一样,不仅让人嗅到恶心,饮之者则头脑昏昏,忘乎所以,不知所之。
善哉!陈确之“去气说”!


第8版()
专栏:观众的话

戏曲要找新的“知音”
吴乾浩
由于常看戏,逐渐察觉戏曲的观众出现减少的趋势。许多人
(尤其青年人)反映:戏曲“听不懂、看不惯”,甚至有些人认为戏曲“没意思”。
反映传统戏曲“听不懂”,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某些演员咬字、发音不清外,某些上口字、湖广韵,小生和旦角的假嗓,以及以声就腔等传统方法也往往使观众听不明白。某些剧本的唱词与念白过于典雅,常用一些在口语中已经消失的典故和词汇,令人费解,人为地给观众制造了困难,青年人更是接受不了。
一些观众反映传统戏曲“看不惯”,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法是基于过去时代的物质基础、演出条件等,而逐渐形成的。形神兼备、虚实结合,是它的主要特色,但不可避免地遗留一些与今天观众格格不入的东西。它的戏剧结构有头有尾,事事有交代,但经常失之冗长、重复;演出节奏比较缓慢,一唱三叹,与今天的时代气氛不怎么协调;至于其它一些脱离剧情的武功绝活,任意的抓哏逗笑,不合理的服装等等,与青年观众的欣赏习惯都是有距离的。
至于还有些观众说戏曲“没意思”,则主要是因为某些传统戏曲内容不真实、情节不合理引起的。不少传统戏曲对当时社会面貌、风土人情、矛盾斗争等作了某些具体的描绘,这是人们很想了解的;但某些作品的内容有些失真,某些作品又往往对所反映的生活,作了错误与颠倒的评价,这就不符合广大观众的要求。这类戏如不改造,就难免使人觉得没有意思。
广大观众的反映象一面镜子,暴露了戏曲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能不令人深思:戏曲工作怎样才能适应今天社会上大多数人,包括广大青年人的需要,使他们喜闻乐见,从而迎来越来越多的新“知音”。


第8版()
专栏:

“我爱你,中国”
——看影片《海外赤子》
杜埃
“我爱你,中国,我爱你,中国。我要把美好的青春献给你……”
听到《海外赤子》里动人的歌声,就使我联想起五十年代那满怀豪情,奔向祖国参加建设和学习的华侨回国热潮;更令人回忆起人民共和国诞生之前那被称为“海外孤儿”的千千万万侨胞。他们身居海外,却时刻惦念故乡和眷属,时刻关心祖国的一动一静,希望她和平、安定、富强。因有这种感情和渴望,从辛亥革命到解放战争,广大华侨对祖国的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全国解放以后,海外华侨扬眉吐气,许多人毅然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珠江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海外赤子》,艺术地再现了华侨的命运和他们的爱国热情,表现了他们在林彪、“四人帮”十年横行期间的不幸遭遇,比较典型地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华侨生活。影片通过投奔祖国参加从无到有的橡胶园建设的黄德琛一家,在动乱的十年间经历的风风雨雨,比较细微地刻画出爱国华侨的形象,表现了他们按照周总理嘱咐发展橡胶事业的爱国热情。黄德琛和咖啡伯以及许多归国华侨,披荆斩棘,战天斗地,为祖国开辟胶园和热带作物农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努力,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但文化大革命期间,当了农场场长的黄德琛却遭到林彪、“四人帮”的残酷迫害,他和他的一家受到许多折磨。但是,这位海外赤子并没有灰心丧气,仍然忠心耿耿,勤勤恳恳,象亲娘爱护自己的婴儿一样为培育橡胶苗而耗费心血。影片最后告诉观众,党和人民是不会忘记他们的。
故事是以黄德琛的女儿黄思华前往报考部队文工团开始,因负责具体招考的人受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影响,不敢录取她,使她精神上产生很大的痛苦。影片中的黄思华这个形象,塑造得比较成功,对她既热情又压抑的内心世界,表现得比较逼真、细腻。黄思华这个形象看上去带有深沉的忧郁感,这是林彪、“四人帮”迫害她全家所造成的精神状态;但黄思华又给人一种象潜伏的活火山,随时都可能爆发的预感,演员陈冲的表演深深引起观众的共鸣,她几次针锋相对和那个反面人物作斗争的场面,生动地表现了这个人物象她父亲一样刚直的性格。
影片对话不算太多,主要通过情节、人物行动和内在感情的表演来拨动观众的心弦。扮演林碧云的秦怡,扮演黄德琛的史进等同志,对剧情所处的历史背景,人物的内心感情的表露,都经过细心揣摩并付出有效益的艺术创造,扮演反面人物汤庆余的演员,演得也有分寸。此外,摄影、用景和音乐方面也取得一定成就,经过各方面的再创作,使剧本进一步充实。
感谢编剧、导演和演员同志在艺术上的可贵探索。通过这部片子,使我们受到深深的教育和感动,使我们看到了热爱祖国的“海外赤子”那颗通明透亮的心。(附图片)
黄思华(陈冲扮演)因不能考取文工团而难过。


第8版()
专栏:新书架

一套怀念老革命家的丛书
成云东
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怀念任弼时同志》、《怀念彭德怀同志》、《怀念贺龙同志》、《怀念陈毅同志》、《怀念罗荣桓同志》、《怀念陶铸同志》、《怀念罗瑞卿同志》、《怀念徐特立同志》、《怀念向警予同志》等,是该社出版的怀念老一辈革命家丛书中的头一批。另外的几本,如《怀念张闻天同志》、《怀念蔡和森同志》、《怀念谢觉哉同志》等,不久也将与读者见面。
对于那些已故的老一辈革命家,人民总是思念他们的。他们的崇高形象,在人民的心目中永不磨灭。刚直不阿的彭老总,富有传奇色彩的贺老总,光明磊落的陈老总,为人憨厚的罗帅,心底无私的陶铸同志……这些伟大的人物,在民间本来就流传了不少动人的故事。只要与他们的名字相联系,无论是战火纷飞的日子里鞍前马后打天下的赫赫战功,还是建设时期协助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同志治理江山的不朽业绩,都为人们敬仰和神往。人们期望能对他们的革命生涯有更多的了解。而这套书正好满足了这种需要,它的每一本既有一个人重要生平事迹的反映,又有同一时期他的不同侧面情况的介绍,能给人一种完整连贯而又比较丰满的感觉。
这套书的特点是主人公形象表现得真实,而且个性鲜明,有血有肉,令人可亲、可信、可敬。这主要是由于作者们坚持党的优良作风,写得实在,没有人为拔高的痕迹。在数以百计的撰稿人中,有曾经与那些老一辈革命家并肩战斗过的老战友,也有当年的老部下,还有因为工作关系多年接触过的同志,他们非常熟悉和了解要写的对象。自己不是局外人,把个人感受与那些历史事实融合在一起了,有的则是含着热泪写的,所以写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既把老一代革命家写活了,又起到了记史的作用。
诚然,乍一看书中缺乏故事性,又不是传记体裁,免不了要担心会不会枯燥。可是,一细读就发觉:那些单独成篇的文章,还是有一种引人入胜的魅力。这力量不是出自离奇曲折的情节,而是感人肺腑的事实本身。
这套回忆录形式的纪念文集,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不少同志对此表示高兴,认为它们出得好,有价值,抢救了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对于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党史和对青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会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


第8版()
专栏:连载

美国点滴
萧乾
十、桥梁
在圣迭耶戈一次家宴上,女主人指着生菜里的西红柿片骄傲地对我说,这可是我弟弟的“发明”。我听了有些莫名其妙,她朝坐在我身旁的一位朴实文静的年轻人努了努嘴,示意要他讲给我听。
扭捏了一阵,他才低声告诉我说,几年前他从农业学院毕业后,就到加州一家菜籽公司的试验所去当一名普通的研究员,他发现在蔬菜中间,数西红柿不好对付。由于它容易腐烂,所以既不好贮存,运输起来损耗又大。于是,这位寡言多思的青年就埋头钻研,终于栽培出一种水分特别少的西红柿——少到往墙上摔往地上丢都不裂口。这样,就攻克了美国食品工业中的一道难关。
过去,一提到旅美华侨,脑海里总闪现出开洗衣店的老板或餐馆里的厨师。四十年来,美国华侨的素质起了不小的变化。他们中间不但有获得诺贝尔奖金的科学家,各行各业都涌现了出色的人才。文学艺术方面,有在世界名城展览过作品的画家(“假如我不能在北京开展览,我就算不上是个画家”),有著作的学者。在我们访问过的东西海岸及中西部的大学中,不少华人在担任着东亚语文系主任或图书馆长。在比较文学方面,尤其人才辈出。他们用西洋方法剖析着中国古典及现代文学。已故女作家林徽因的胞弟林桓,如今是有两万名学生的俄亥俄美术学院院长。他创作的陶瓷作品是博物馆争相收藏的珍品。这些海外同胞既熟悉中国传统,对美国又拥有第一手的知识,是中美文化交流的理想桥梁。
威斯康辛大学今年将举行红学家座谈会,芝加哥大学计划在明年纪念鲁迅百年诞辰。他们都热切地向国内发出邀请。美国先后出了巴金、冯至、沈从文和肖红等作家的评传,有人在研究苏曼殊、郁达夫和徐志摩,有人在搜集抗战期间沦陷区文艺的资料;有人在专攻瞿秋白,有人在探讨鸳鸯蝴蝶派小说。这些,有的是我们的空白点,有的可以互相补充。在外国文学
(尤其美国文学)的研究和介绍方面,可以共同做的事更多了。仅仅消除隔阂是不够的。在整个文化领域里,海内外都存在着广泛合作的可能。
对中国从一个“地理名词”一跃成为举足轻重的太平洋强国,成为世界和平的重大支柱,他们感到自豪。然而内心深处,他们也有一种深切的痛苦:跨在台湾海峡两边的祖国,至今还不能统一。这种分裂使他们起码感到尴尬为难。一位朋友说,就象父母闹离婚的子女。他们希望破镜能早日重圆,因为他们感情的根子扎在祖国大陆,同台湾又都有着千丝万缕的牵连。
去年衣阿华举行“中国周末”的晚上,女主人聂华苓饭后放了陕北民歌《兰花花》,放了台湾民歌《阿里山》。当她放起《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时,一位来自台湾的中年作家在客厅的一角哽咽起来。熟稔的曲调勾起了这位四十年代流亡学生的回忆。
民族的纽带很自然地把我们紧紧连在一起了。相见后,只有拥抱,没有隔膜。大家共同的强烈愿望是:一定要在我们这一代拆除人为的篱笆,让我们的子子孙孙生活得更安全、幸福,更有保障。〔完〕


第8版()
专栏:

秋林曲〔中国画〕
舒春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