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3月25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农村杂谈

干劲与科学
禾子
浙江富春江边有一个县,那里土地碱性很重,严重缺少磷和钾。可是,过去这里的社队却一直当酸性土来治,每年每亩地都要施二百到四百斤石灰。为了筹集如此大量的石灰,各社队年年四出张罗,花了不少钱,搞得群众盖房子都缺石灰用。结果是,土地碱性越来越厉害,产量怎么也搞不上去。
去年这个县进行了土壤普查,揭开了这个本来并不多么深奥的秘密,原来这里的土壤并不需要石灰,于是立即停止使用。从此,买石灰的钱省下来了,盖房也有石灰用了,而地里的庄稼也比过去长得好了。
这些社队的干部和社员,辛辛苦苦,耗费了许多人力物力,一心想把生产搞上去,他们的干劲是值得赞佩的。可是,干劲不同科学指导相结合,就不免闹出一些费力不讨好的笑话来。象这类不搞科学种田而吃了亏的事,各地几乎都有。
前些日子,在批评干部搞瞎指挥的时候,曾经有一种说法:“应当懂得农民会种田。”乍一听,这话似乎很有道理。但是联系上面所说的这类事再想一想,就可以发现,这个说法不够完全,或者说有些片面性。长年劳动在生产第一线的农民,确实有丰富的生产经验。不虚心向他们求教,搞瞎指挥,无疑是不对的。但是也应当看到,我们的农民,包括相当数量的农村干部,都比较缺乏搞现代农业的科学技术知识。如果用科学种田的标准来要求,恐怕只能说,不少农民并不是或者不完全是内行,他们也有一个向懂得科学技术的干部和科技人员学习的问题。这些干部和科技人员,在这方面也有一个给农民以指导和帮助的职责。
在农业正向着现代化前进的今天,指出这一点,绝不是无关紧要的。试想,浙江的这个县,如果不是科技工作者搞了土壤普查工作,那里不是还在继续受着土地的惩罚,浪费着宝贵的人力物力吗?我们有不少农村社队,由于科技工作薄弱,不是还在许多方面听任自然界的摆布,使巨大的财富依然沉睡在地下!
党中央一位领导同志最近曾说,当前发展农业生产,主要靠政策,靠科学。这两个“靠”,概括了我们这几年搞农业的基本经验,说得非常中肯。这两年,我们靠政策,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再把推广现代科学技术这一条抓好,把人的干劲与科学技术结合起来,那么,我们的农业,就一定会跃上一个新的高峰。


第3版()
专栏:

黑龙江省农科院为本省农业高产稳产
建议推广六项农业科学技术
本报讯 据《黑龙江日报》报道:为了发展农业生产,实现高产稳产,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最近建议今年在全省推广和应用六项农业科学技术。这六项农业科学技术是:大田作物深追肥技术;化学除草剂施用技术;玉米抗大斑病品种;“龙辐粱一号”高粱新品种及早矮密栽培法;辛硫磷拌种防治地下害虫;防御春旱、低温、早霜的栽培技术。
近几年,黑龙江省农业科研部门根据本省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针对各种作物主产区的自然条件,从育种、栽培、植保、土肥等方面提出并进行了上百项试验研究,其中,已有不少研究成果在生产上应用,而且取得了增产效果。用低毒的辛硫磷药剂拌种,是黑龙江省农科院植保所经过四年试验鉴定,证明适于本省使用的一项防治地下害虫的新技术,防治效果可达百分之七十到百分之八十。这项新技术操作简便,经济效益高,对人畜无害。总之,今年推广的这六项科研成果,都是在生产中经过几年试验证明有效的科技成果中精选出来的。
黑龙江省农科院在建议中提出,在推广六项科技成果中,应利用各种形式搞好宣传普及工作。各地还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搞好试验示范;同时,各有关部门应搞好物资、药械等的供应,密切配合。各级农业部门应做好技术指导工作。
为此,《黑龙江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把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就能大幅度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一旦一项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在大范围内得到推广应用,就会获得大幅度增产的效果。以最近省农业科学院建议推广的六项农业科技成果中的深追化肥技术为例:目前,我省大田作物追施化肥多为表面浅施,化肥利用率平均只有百分之三十左右;而实行深追肥则可把利用率提高到百分之四十到百分之六十。尿素在亩施肥量三十斤的情况下,浅施每亩仅增产玉米四十斤左右,深施则增产九十斤左右。如果全省普遍把氮肥浅施改为深施(十厘米),且又施得适时,那么,全省每年所施用的氮肥,按每斤增产半斤到一斤粮食计算,就可增产十到二十亿斤粮食。可见,搞好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工作该是何等的重要。
推广和应用农业科学技术,要紧紧依靠科技人员。各级领导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要善于听取他们的意见,支持他们的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并为他们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农业科技工作者应当积极热情地向农民宣传农业科学技术,用科学技术武装农民,大力培训农民技术骨干。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办法,把今年要推广的六项农业科学技术,根据农时季节,适时地逐项地讲给社员群众听,做给社员群众看,使他们掌握其要领,懂得科学道理,学会操作。


第3版()
专栏:

让杂交水稻发挥高产优势
——龙海县农业科研攻关队在生产中发挥积极作用
在福建省龙海县,一支水稻高产攻关队活跃在九龙江畔。他们通过不断探索,逐步掌握杂交水稻的生长规律,使全县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粮食年年增产。
龙海县是水稻高产县,一九七六年,全县粮食平均亩产一千二百九十五斤,一九七九年提高到一千七百来斤。水稻高产再高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全县组织水稻高产攻关队伍,推广他们的科研成果,是一个重要原因。
一九七五年秋,这个县的莲花公社黎明大队首先引进五斤杂交水稻种子,试种了一亩九分地,一九七六年,全县各公社普遍小面积试种。可是,三季试种结果,最高的亩产千把斤,低的只有五、六百斤,还不如常规品种产量高,而且用肥多,白叶枯病严重。为什么杂交水稻在龙海发挥不出优势呢?县委召集各试验单位开会,分析了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对杂交水稻的生长特性和规律没有掌握,沿用常规品种的栽培方法种杂交水稻造成的。县委决定成立水稻高产攻关协作组,由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县委副书记黄海澄任组长。协作组选择科学种田基础较好的五个大队作为攻关点,县委、县革委会的领导干部分别驻进这些大队,和老劳模、农业技术员一起,组成三结合的攻关小组,种高产试验田。
攻关队在试验过程中,发现早稻按照过去一月底播种,三月底插秧,经常遇到阴雨低温,造成烂种烂秧;孕穗时又会遇到“五月寒”,抽穗至成熟期又避不过雨季高峰,因而影响高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攻关协作组和县气象站配合,查阅了近十年来的气象资料,对照每年的水稻产量进行分析研究。他们发现,早稻在抽穗到灌浆的一个月中,日照在一百八十小时的则增产,如达到二百二十小时的则高产,少于一百八十小时的则减产。龙海县在正常情况下,六月中旬雨季结束,七月中旬日照最多,气温又高,是早稻抽穗灌浆的最好时节。于是,他们就根据这些情况,结合杂交水稻的生长期来安排种植时间,把播种期推迟到二月中旬,插秧期推迟到四月中旬。这样,到六月中旬杂交早稻就可以出齐穗,既避过了倒春寒、五月寒,抽穗灌浆期又充分利用了日照。近两年来,全县推广了这项措施,不但杂交早稻获得高产,早稻常规品种也增了产。
水稻高产攻关队取得的经验,通过四级农科网迅速在全县推广开来,杂交水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一九七六年,全县早晚两季共种一千一百多亩杂交水稻,一九七七年增加到三万四千五百亩,一九七九年全县杂交早稻扩大到十七万亩、杂交晚稻十八万亩,占全县水稻播种面积的近百分之五十。
龙海县从组织水稻高产攻关队伍中尝到了科学种田的甜头,去年开始扩大攻关项目,从杂交水稻发展到多种经营,先后设立了甘蔗、荔枝、柑桔、黄麻、茶叶等二十一个攻关点。这支队伍也从原来的一百多人增加到二百多人。
本报通讯员 蔡遵庭
本报记者 林俊卿


第3版()
专栏:

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加工和销售部分农副产品
小榄公社建立农工商体制五业兴旺
据新华社广州电 广东省中山县小榄公社积极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建立农工商综合经营的体制,在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自行加工和销售一部分农副产品,为加速农业生产全面发展,活跃农村经济提供了经验。
小榄公社位于珠江三角洲的水网地带,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又毗邻港澳,水陆交通便利,发展生产的条件很好。前两年,在批判极左路线时,他们破除“小农经济”思想,大力发展商品经济。除种植水稻、甘蔗外,还发展了蚕茧、淡水鱼、养猪、养家禽及种植水果、蔬菜、花木等,做到了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生产发展起来以后,农副产品多了,面临着一个加工的问题。过去,这个公社农副产品都依赖商业部门收购,由于商业周转的中间环节多,产销脱节,经常造成产品积压,每年蔬菜成堆霉烂,不得不倒进塘里养鱼,造成很大的浪费。
近两年来,小榄公社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坚决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大力兴办农副产品加工工业。每年农副产品上市后,除按计划合同向国家交售和直接供应出口外,多余部分就自行就地加工,并同附近的深圳、珠海、江门等城市挂钩,直接运到这些城市销售。现在,这个公社已办起粮食加工厂、榨油厂、磨粉厂、副食品加工厂、蔬菜加工厂、脱水蔬菜厂等一百多个大小企业,粮食、油料已经能够全部就地加工,蔬菜、水果等鲜嫩产品,除直接出口和供应国内市场外,还可以加工成脱水蔬菜和罐头食品,远销欧美。公社还建立了船队。购置了运输车辆,农副产品及加工产品的近运远销,基本上都依靠自己的运输力量。
小榄公社建立起农工商一体化的农村经济结构以后,已经显示出很多优越性,首先是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全面发展。近两年来粮食连续增产,一九七九年全社粮食总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多种经营收入增长了百分之四十。其次是增加了集体和社员的收入。去年,全社工副业产值达到三千四百七十多万元,占当年农工副业总产值的百分之六十,商业销售额达到二百万元。仅加工脱水白菜一项,就增加收入一百二十多万元。去年全社每人平均分配二百三十元。第三,扩大了商品出口。他们除直接向港澳提供鲜活产品外,还出口名牌特产“菊花肉”、荸荠片、金笋干、脱水蔬菜、水果、花木等二十多种。去年,全社为国家创汇一千万美元。


第3版()
专栏:

农工副综合发展 生产面貌大变样
太原市南郊区社员平均收入居全省首位
据新华社太原电 新华社记者金嘉声报道:山西省太原市南郊区因地制宜,走农工副综合发展的道路,使全区生产面貌迅速改观。一九七九年,全区粮食总产量达到一亿九千一百万斤,亩产六百九十一斤,总产和亩产都超过往年。同一九七八年相比,为城市提供的各种副食品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全区农业总收入达到八千八百二十多万元,比上一年净增一千四百四十多万元,生产费用下降,公共积累上升。全区社员每人平均分配一百八十元,比上一年增加三十二元,成为山西省区、县中农村社员平均收入最高的。
去年,中共南郊区委和全区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实行农工副综合发展。他们在农业内部调整了比例关系,适当地压缩了粮田面积,增加了经济作物,扩大了林牧业的比重。去年,全区粮田播种面积虽然比过去少了三万亩,但由于精耕细作,单产和总产都超过往年。甜菜和油料等经济作物均比往年有较大幅度增产。
去年全区根据社会需要和原材料的状况,对原有的社队企业进行了整顿,并实行了联系收入计酬的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了必要的规章制度,提高了经营管理水平。同时,新办了采矿、冶炼、建材、轻工和农副产品加工等八十七个企业。现在,南郊区的社队企业总数已增加到九百五十五个,从业人员占农村总劳力的百分之二十八。去年,这个区在保证农业生产有足够劳力的前提下,大抓了副业生产,全区共组织了一千多名劳动力,到城市跑运输,承包工程,纯收入五百五十万元。由于坚持了农工副综合发展的方向,去年全区社队企业和副业的收入,已占到农业总收入的百分之六十以上。
为了适应城市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去年,南郊区的亲贤、黄陵等公社的一些大队还开办了十多个饭店、旅店、车马店和蔬菜自产自销门市部。


第3版()
专栏:

陕北地区飞机播种树草成功
陕西省延安、榆林地区采用飞机播种的十五万亩林草,出苗整齐,生长健壮,昔日的荒山荒坡和荒沙区,开始出现连片的草地和幼林。一九七四年以来,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等林业、科研单位,按照国家科研计划,先后在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和风沙区进行飞播造林种草试验。目前,已经初步掌握了飞播造林种草的树草品种、播期、播量、播种技术,种子处理和立地条件等科学数据。榆林沙区飞播三年后的树草保存率达到了百分之十一点四,一般五至七年就可变为有生产价值的沙地。而且飞播成本大大低于人工造林。陕北地区飞播造林种草试验成功,为根治黄河和彻底改变陕北面貌,开辟了一条重要途径。国家决定今年将进一步试验适宜飞播的树草品种,加强播区管护工作,建立种子基地。  (据新华社)


第3版()
专栏:

豫西山区植树造林数今年好
本报讯 河南省豫西山区的栾川、卢氏、嵩县、洛宁、宜阳、汝阳等县,自去年调整山区建设方针以后,政策落实,干部群众劲足,已经搞了三次植树造林活动,效果很好。
豫西山区“八山一水一分田”。在山区建设中,这里的干部和群众曾长期地被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束缚着,只在一分田上拚体力,不能在八分山上做文章,结果是路子越走越窄。原来是青山绿水的百宝地,变成了荒山秃岭的穷山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山区干部和群众批判了极左路线,从实际出发,把山区建设方针由以粮为主改为以林牧为主,组织群众大力发展林业生产,控制和解决乱砍滥伐,扒坡开荒。干部群众拍手称快。去冬以来,已造林四十一万亩,四旁植树一百九十一万株,整地四十万亩,育苗一百三十七万亩,植树造林比往年扎实。


第3版()
专栏:

纠正错事 办好正事
——沔阳县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蒸蒸日上
一九七九年,湖北省沔阳县在一九七八年农业丰收的基础上,粮食总产增长百分之十五,棉花增长百分之四十三,油料增长百分之六十。集体积累比上一年增加一点一倍,按农业人口平均分配水平每人增加四十三元。这一年,他们在全省夺得两个“第一”,即以县为单位,粮食总产量第一;粮食增产绝对数第一。丰收后的沔阳农村到处一派兴旺景象。
同样的土地,同样的人口,生产条件也没重大的改变,为什么一年间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概括起来就是:“纠正错事,办好正事”。
沔阳是元末农民军领袖之一陈友谅的家乡,历史上是个多灾的地方,所谓“沙湖沔阳州,十年九不收”。合作化以后,依靠集体的力量和国家的扶持,生产条件发生巨大的改变,成为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林彪、“四人帮”横行期间,又给沔阳带来了灾难。
具体说,原沔阳县委在极左路线影响下,干了几件错事:一是“穷过渡”,全县曾把百分之五十的生产队过渡为大队核算;二是“乱并队”,即把大队、生产队规模扩大;三是实行“大概工”,实际上是吃大锅饭;四是“割资本主义尾巴”,即把社员自留地收起来,把集市贸易卡死;五是“穷搬家”,即拆老屋建“新村”。这五件错事一办,农村越搞越穷。
从一九七八年开始,特别是党的三中全会以后,沔阳县委采取了许多措施纠正这些错事。把二百八十多个过渡为大队核算的生产队,恢复为生产队核算;乱合并的八十三个大队、七十五个生产队,绝大多数恢复了原来的规模;收归集体的自留地退还给社员经营;关闭了的集市贸易相继开放;把“大概工”改为按定额记工和其他形式的责任制。一年的实践证明,这样做,有助于发展集体经济,有助于把农民吸引到集体里来。有这样一个故事:杨林尾公社共升大队有个叫刘建平的社员,在一九七五年“四人帮”大批“资产阶级法权”,大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时候,他不满这套搞法,卖掉了自己的房子,全家搬到东荆河堤外一个荒滩上搭个草棚搞单干去了。一直单干了四年。一九七九年初,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和两个发展农业的文件,象春风吹遍了沔阳农村。刘建平开始动心了,想回到原来的生产队去。原先他在自己草棚的大门上贴了一副对联,上联是“单枪匹马住荒滩,苦冷孤单”;下联是“干到何日靠彼岸,才能不干”。横联是“自作自受”。后来他看到县里贯彻三中全会精神很认真,到这一年四月,他向生产队的干部要求迁回来,受到干部和群众的欢迎。他两口子回队后的七个月中,做标准工五百五十八个,年终分配,全家收入四百多元,现在正筹备盖新居。
去年沔阳县委在贯彻党的三中全会精神中,有几件事很受基层干部和社员群众欢迎,说是县委办了几桩好事。一是平反、纠正了一批冤假错案,认真落实了三千多人的政策。二是粮、油作物的种植计划和增产措施让核算单位当家作主,县里只过问一下增产指标。去年让生产队当家作主,全县早稻面积比上一年减少四万六千亩,早稻总产反而增加四千六百万斤;把不宜改水的四万亩水田恢复为旱地,粮食反而超历史最高水平。三是取消分配上的禁令。去年有相当一部分队人均分配在两百元以上,有少数队突破三百元。这样,让农民在发展集体经济的基础上逐步改善生活,使他们更加心向集体。四是支持社员发展正当的家庭副业。据有关部门匡算,去年全县社员家庭副业的收入比上一年增加一千四百万元。社员们反映说,县委办的这几件好事,实际上是发挥了“两个积极性”:一是人的积极性,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为社会多创造物质财富;二是土地的积极性,即因地种植,趋利避害。有了这两个积极性,生产、生活就蒸蒸日上了。
去年春天,这里有少数社员曾一度对“不要怕农民富”的口号有误解,以为可以脱离集体去“各奔前程”了,有的人竟脱离集体去搞副业单干和长途贩卖。对于这种情况,县委的做法是:既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又不用过去开批判会、办“学习班”的办法来对待少数社员,而是坚持诱导、说服的方法。通海口公社潘坝大队第六生产队社员李新坪,一九七八年超支一百八十元。他听了有关农村经济政策宣传后,便盘算着如何“发家致富”。他借来两百块钱,买了一辆板车、一头驴,脱离生产队去搞单干运输。后来公社、大队的同志找他谈心,讲农民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真正富起来的道理和事例。李新坪听人劝,把驴子卖了,板车作价交给队里,自己回队积极出工。去年潘坝大队粮、棉都大幅度增产,他一家年终分配进款七百多元,还清超支款后,还余五百多元。
本报记者 李玉秀 罗重璋


第3版()
专栏:

平原造林
河南省鄢陵县坚持在平原植树造林。目前,全县木材除自给外,还调出一部分支援国家建设和外贸出口。  蔡玉琦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