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3月15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站在高处 才有远景
增德
最近,又看了一遍《我的一家》。虽然已是第四次阅读了,但是仍然使人激动不已。
革命老人陶承同志,在家庭遭到那么大的不幸,家人遭到那么重的牺牲,生活遇到那么多的困苦时,不但没有被白色恐怖所吓倒,没有被沉重的打击所挫折,没有被艰难险阻所动摇,反而意志更坚强了,立场更坚定了,革命更坚决了,斗争更勇敢了。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请看书中这段记叙:欧阳梅生逝世后不久,陶承接到指示,要她去上海工作。在送行的路上,张浩同志看看孩子,若有所思地说:“梅嫂子,如果住得长久,最好送孩子进学校去读书。”
“在这种时候,还读什么书啊!”
“那末,将来呢?”他反问道,“将来他们要接替老一辈的事业,总得比老一辈文化更高些。”
“你想得真远!”
“人人都该看得远些。”他严肃地说,“看得远,才有进取的雄心;眼前一点点挫折,一点点愁苦,就压不倒他。你站在黄鹤楼底下,觉得黄鹤楼真高得怕人。可是爬到龟山顶上,再看看,黄鹤楼可真不在话下。人站在高处,眼界开阔,才望得见远大前程。……”
张浩远走了,陶承望着他的背影,久久思索着他的话。后来,每当遇到艰难困苦,陶承同志就会想起“站在高处,才有远景”的鼓舞人心的话来。
革命老前辈为什么不论在何种危险困难情况下,总是对革命的前途,坚定不移而充满乐观情绪呢?根本的一条,就是因为他们站得高,看得远,对自己所信仰的主义坚信不疑。由于站在了无产阶级立场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高处,所以就能看到社会主义制度必将代替资本主义制度,共产主义必将在全世界实现的远处;由于站在了高处,“望得见远大前程”,所以任何风浪、任何牺牲、任何挫折、任何失败都“压不倒他”,始终充满着一往无前的“进取的雄心”。张浩、陶承同志面对着革命的失败和白色恐怖,他们能看透假象,不被“眼前一点点挫折,一点点愁苦”所压倒,而仍然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雄心去进行革命工作,难道不是十分值得我们敬佩吗!
“站在高处,才有远景”。让我们也站得高些吧!


第8版()
专栏:观众的话

为什么全演古装戏?
卿云
某县职业秦剧团的一张戏报上,有《回荆州》、《游龟山》、《游西湖》、《闯宫抱斗》、《三娘教子》等共十本二十四折,剧目不少,但连一折现代戏也没有。当然,传统戏的有些剧目,仍然能够对人民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但全部演古装戏,群众就批评说:没看头,不是奸臣害忠良,就是相公缠姑娘。
现在我们已进入八十年代,举国上下都在为实现四化而奋斗,剧团应当多演一些群众喜爱的、促进四化建设的、有现实意义的新剧目。


第8版()
专栏:

色彩浓郁的抒情诗
——看舞蹈《幸福的草原》
 华芳
观赏舞蹈演出,我常有这种体验:有的节目使你感到时代和生活脉搏的跳动,舞中人物的思想情感紧紧地和观众交织在一起,观众会不自觉地兴奋或激动起来,掀起情感的波涛。我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作者运用舞蹈的手段,塑造了具体、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描绘了生活的本质,表现了生活的美,从而能使观众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最近看了乌鲁木齐部队政治部歌舞团创作演出的哈萨克族组舞《幸福的草原》,使我在这方面有了更进一步的体会。这个舞蹈既象一首热情洋溢的抒情诗,又象一幅绚丽多彩的风俗画,形象地描绘了今天哈萨克族人民,生活在社会主义时代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幸福和欢乐。舞蹈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供销社的游动售货车给牧民们带来各种日用品以及受到牧民热烈欢迎的场面,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到了哈萨克的草原上去了。售货员给姑娘们送来的美丽纱巾,引出了少女们一段轻盈欢乐的纱巾舞,她们在那头部和双肩微微左右摆动和脚踏垫步的基本动作中,不断变换着队形,时而用纱巾半遮面孔,时而让纱巾在头上迎风飞舞的动作造型,把这群姑娘们内心的喜悦作了细腻的描写。接着是三人一组的老人舞,开始时他们半蹲身躯、双手遮面的风趣盎然的动作,鲜明地表露出他们的幽默性格特征,他们不服老的纵马奔跳,和最后从马上摔倒在地的情节,使整个舞蹈充满了喜剧的色彩和情调。表现爱情和骑技竞赛生活的“姑娘追”,使全舞的情绪达到了高潮。六对青年男女骑手一列纵队在慢步走向回马点的行进中,每对走到台前时,都有一段不同的特写动作,表现了生活的情趣、幸福的欢乐。
舞蹈《幸福的草原》,真实地描绘了哈萨克人民生活的本质,诗情画意地表现了生活中的美,而且做到了多样与统一的完美结合。它通过各种不同的人物,不同节奏、不同风格的舞蹈,表现了哈萨克族少女、老人、小伙子等各自不同的典型性格人物和他们丰富多采的生活,而这些又统一在“幸福的草原”这一主题之中。舞蹈的作者把那些最能表现这种美的情节、事件和人物的思想情感,加以集中、概括和提炼,艺术地表现在舞台上,从而获得了创作的成功。


第8版()
专栏:观众的话

剧场新事
徐立德 陈少余
江苏省建湖县上冈人民剧场位于盐城、射阳、阜宁、建湖等四县八个公社的交界处。这个剧场的工作人员为了能让更多的农民群众看到戏,他们自己动手扩建剧场,将座位由八百个增加到一千一百多个,为集体节约资金一万多元。
为了让有孩子的妇女也能看上戏,他们还在剧场办起了临时托儿所,深受观众的欢迎。他们还开辟了介绍剧情的宣传窗,剧场工作人员经常在旁边为不识字的农民讲解,尽量使观众满意。除此之外,他们还组织社员群众写作剧评文章,加强舞台效果,在农村社队,街头巷尾的要道路口,设点张贴,更好地发挥革命文艺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的积极作用。


第8版()
专栏:

写“物”是为了写“人”
郭志刚
文学作品描写的中心是人。怎样才能写好这个“人”呢?正如许多生活经验告诉我们的那样:有时为了向东,却需要向西迂回一下;正面进攻自然威武雄壮,但有时侧面攻击也许更能奏效。有时作家通过很有生活气息的动物描写,进入了人的心灵世界,给读者以奇妙的联想,从而更有力地表现了“人”和“人”的社会。
峻青的短篇小说《老水牛爷爷》里,写了这样一条狗。它的名字叫黄狮,是一位单身汉——老水牛爷爷的忠实伴侣。有一年夏天发大水,老水牛爷爷带病跳进凶猛的潍河,用自己的身体堵住了堤上的一个溃洞,保住了河东几十万人的生命财产,他自己却再也上不来了。这时,伴随着那从四乡奔来祭奠这位英雄的庞大人群,作者特别写了那只狗:“自从那天它主人跳下河去以后,它就一直地在河边上蹲着,眼睛一动不动地望着那滚滚的河水”。有时河里翻起一个浪头,“黄狮就站起身来,摆着尾巴朝着那个浪涛汪汪地叫了起来。一会儿,浪涛平息了,这个可怜的畜生就眼里含着泪水失望地蹲了下去。”人们怀念老水牛爷爷,也心疼黄狮,于是纷纷拿来食物,但它并不吃。“半个月以后,黄狮就死了。一直到死,它还是头朝着潍河,尾巴顶着村庄。”多么生动的描写!作者借助黄狮所造成的气氛,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这一境界:老水牛爷爷虽然死了,但读者却比任何时候更加感觉到了他的存在。
孙犁在《白洋淀边一次小斗争》这篇散文里,写了一只很神奇的鸡。那是在抗战中,由于敌人经常到村里“扫荡”,弄得“人不在家里睡觉,鸡也不在窠里宿。”有一天,一个敌兵居然在一株槐树上发现一只大红公鸡,他高兴极了,就举枪瞄准。公鸡见他一举枪,就惊叫一声飞起来,跳墙过院。那敌兵不死心,一直追到苇垛场里,那只鸡就钻进了一个大苇垛里。至于由这只鸡引出的别的故事我们暂且不表,单说敌兵最后举火烧垛,“苇垛着了火,一个连一个,漫天的浓烟,漫天的大火,……”那只鸡呢?却原来“一看势头不好,它从苇子里钻出来,三飞两飞就飞到远处的苇地里去了”。这段描写,蕴藏着十分丰富的内容。请想一下吧:不是敌人在冀中平原上的无数次残酷“扫荡”,能锻炼出这种能在槐树上睡觉、并善于同敌人周旋的鸡来吗?作者通过一只鸡,写出了不可战胜的民族精神,这就是作家的笔力精炼而又十分传神之处。


第8版()
专栏:

永远的怀念
——电影《啊!摇篮》观后
李延生
我快步走出电影院,怕路人见到我哭得红肿的眼睛……。《啊!摇篮》,你又把我带回到我已经快要忘却的童年。是的,我的摇篮,我们的摇篮,这就是叔叔的脊背,老乡的排子,颠簸的马架和飞驰的吉普;而我们的爸爸妈妈,就是周副主席、彭总、肖旅长、罗爷爷和李楠,还有——小湘竹这样许许多多的革命前辈们。
电影从一个孩子哭喊妈妈开始——他叫的是自己的妈妈;到一群失去了妈妈的孩子围着保育员李楠喊妈妈结束。从延安到太行山,一面是敌人的轰炸、袭击,一面是孩子们天真的小脸,李楠那颗受过摧残、已经变得冷漠的心温暖了,敞开了。是的,她不能再做妈妈了,但她却做了,她做了烈士们的孩子的妈妈;她以为她不会再爱了,然而她却爱了,爱上了把整个身心都投入神圣的战争的革命者和他们的孩子。
啊,罗爷爷,这个只要一想起就使人禁不住热泪盈眶的革命老人,他是井冈山的老赤卫、草地上的老红军,他的职务不过是马夫、司务长、炊事员,但他却是肖旅长、李楠的父亲,孩子们的爷爷。他见到的疾苦最多,而他的心却最宽厚;他没有亲人,也没有过过什么好日子,但他却那么爱八月十五中秋节,爱为他的孩子们作月饼……当他知道他的生命快要结束时,没有丝毫的遗憾,只想和孩子们在一起多呆一会儿。当我在电影上看到从来不知道休息的罗爷爷最后躺在稻草上,听着孩子们为他唱的歌,想着孩子们长大以后的样子,挂着幸福的泪水安息的时候,我简直难于控制自己的感情。
那个聪明伶俐的小湘竹多么可爱啊!严格地说,她还是个孩子,如果在和平的环境里,她还会在父母的面前撒娇呢!然而,这个小湘竹过早地成熟了,她担负了保护孩子的重任,成了一个“老保育员”了,并且为了孩子们的安全,献出了她那年轻的生命。当我看到小湘竹壮烈牺牲的场面,我的泪水湿润了眼眶。
影片之所以那么感人,是因为它充满着革命的人情味,把阶级的爱、同志的爱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部电影,之所以如此强烈地扣动我的心弦,还因为它真实地再现了当年延安保育院充满革命友爱的生活,使我们回忆起多少亲切的往事,想到我们的李妈妈和罗爷爷,虽然那已经是很久以前的往事,但它使我想到,我们伟大的队伍中,有多少做着平凡却对革命十分有意义的工作的人物啊!中国的革命,造就了多少李妈妈、罗爷爷式的对革命事业忠心耿耿的革命前辈呵!亮亮、宏来、小院生,你们还记得么?!还记得妈妈和爷爷们殷切的目光,还记得咱们的马背摇篮么?我们应该用什么实际行动来继承革命前辈开创的事业呢?《啊!摇篮》正是在这些问题上给人们以深刻的启示。


第8版()
专栏:文艺新书

真切感人的《四世同堂》
传菁
《四世同堂》是老舍在四十年代所创作的一部长篇巨著。共分三部:《惶惑》、《偷生》和《饥荒》。第一、二部,解放前曾先后由良友、晨光出版公司出版,第三部曾在一九五○年《小说》月刊上连载,未出过单行本。现在,老舍的这一部人物最多、篇幅最长、场面最大的作品,已由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
《四世同堂》写的是一九三七年北平沦陷以后,一条普通小胡同里各种人物的不同命运和遭遇。据老舍夫人胡洁青统计,书中写了“十七、八个家庭和一百三十多个人物”。其中有:迎着炮弹前进的热血青年;等着锁镣加身而不失气节的诗人;象苍蝇、臭虫那样没有国籍,无心肝、无廉耻的人间丑类;具有爱国热忱但性格懦弱的教书先生;还有许许多多挣扎在死亡线上的下层人物。在日本侵略者铁蹄的蹂躏下,他们被迫领取良民证、居住证,吃咽不下去的“共和面”,熬受缺煤的寒冬,还要为自己国土的沦丧到街头去游行“庆祝”。纵然这一切都“忍”下了,等待他们的却是:饥饿、疾病、被捕、下狱、毒打和死亡。在严酷的生活面前,他们终于认识到:“苟安的真意,是杀死自己的儿女,断子绝孙。”他们由惶惑、偷生走向激愤和抗争。作家通过一些日常的、平凡的、典型的情节和细节,把各种人物那痛苦的、屈辱的历史一页,呈献在广大读者的面前。
老舍还用他那锐利的笔,无情地抨击了蒋介石的曲线救国政策,揭示了人们寄希望于国民党的破灭。在书中,他痛心地写到了保定、太原、上海、南京等地的先后沦陷,悲切地写出了亡了国的人的痛苦心灵。小说雄辩地说明了一个真理:“唯有抗争,才是出路。”《四世同堂》不仅是对日本侵略者的侵略罪行的愤懑控诉,而且是对国民党政府不抵抗主义和消极抗战的有力鞭笞。


第8版()
专栏:

两代人(木刻) 李士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