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3月14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迎春花——《修养》之歌
邹荻帆
一那时候日军的刺刀刺进祖国的心脏,敌人在饮马黄河和长江,蒋军却要边区没有灯火亮。听,延安马列学院书声朗,你讲课:《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你指着前面的方向那是“空前未有的无限光明的无限美妙的”幸福之乡,那又是“历史上空前艰难的事业”,共产党员要进行修养!
任它铁壁合围炮声隆,
自有山丹开花纺车响,
信天游的歌声在延水上流,
红星和云雀在晴空中飞翔……
二那时候经历了“五风”的灾害,十二级风暴毁坏城市和村庄,春天没有花朵,秋天没有收藏。有思想在播撒种子呵,《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人皆可以为尧舜”,你不赞成有“党内发号施令”的家长。“不能脱离当前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为党、为人民、为革命胜利而修养,教我们勇敢改正错误如“日月之食”,教我们无私无畏胸怀坦荡。
自有历史做见证人,
我重见春风拂着人们的面庞,
南方有油菜花金黄,
北方有电火之花明亮。
三呵,经历了十年浩劫:一场水灾,经济要崩溃堤防,一场风灾,要刮走精神的信仰,一场火灾,火场上可还有希望的春秧?再一次听到老革命家的声音:《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和衷共济,多难可以兴邦,热切盼望呵:春风、化雨、阳光……国家的四化要万马飞缰,共产党员应该挺身而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共产党员应该有这样的修养!
我们沉痛地献给你昭雪的花圈,
你含笑地将迎春花报偿,
这是春燕带来深情的书信呵: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第8版()
专栏:

浪淘沙
沈其震
读五中全会公报为少奇同志
彻底平反恢复名誉佳节闹元宵,人涌春潮。千家万户笑眉梢。大喜遍传深处暖,信有今朝。往事已迢迢,折桂焚椒。壮怀依旧薄云霄。昼夜如斯看逝者,心自昭昭。


第8版()
专栏:

望着安源山
钱启贤望着安源山,心中喷出火,山峦难沉默,矿井放悲歌。人民怀念刘主席,情深意重泪滂沱。冤案今日得昭雪,千言万语怎诉说?早先想你爱你不敢讲,只因咽喉上枷锁。人民与你结下生死爱,山一般忧虑压心窝。你,祖国伟大的儿子,丰功伟绩谁能一笔抹!五中全会一声雷,千里万里处处歌。


第8版()
专栏:

唤一声少奇同志……
任彦芳
一严冬已经过去了,必然是大地春回;一次党的中央全会,一次震动人心的春雷!这一声呼唤早滚在亿万人心内!今天唤一声:少奇同志!……江河里又流入多少热泪!这是陡涨的春潮呵,浇得祖国春光更媚……
二仿佛是一场恶梦……终于从恶梦中惊醒;我们呼唤一声少奇同志,灵魂里还在颤动……对着天上的太阳看吧,不怕它灼得眼痛:因为光明灿灿,证实已不在梦中!
三您是我们国家的主席,但我们从不用职务称呼您!多少年啊,人人习惯地呼你少奇同志!不用加什么赞词,这亲切的称呼就是一首最美的诗!
四真理不畏强权,荣辱莫看眼前;功罪人民评说,论定岂在盖棺?想“永远健康”的寿命最短;尸骨和名字一同在沙漠里腐烂;窃取高位者虽进了八宝山,对人民犯下大罪也要笔笔清算!被诬陷为“叛徒”的,却仍然是共产党员!纸写的谎言堆如雪山,终被真理的阳光戳穿!到头来:铁定的冤案也要推翻!真理可沉默一时却不会沉默永远!
五唤一声少奇同志,该怎样把您悼念?我把浩劫中藏下的一本书又放到面前……请重读一下这部书吧,请出版社重新把它出版!加强共产党员的修养吧!让人民心明眼亮去识别谁是共产党员!加强共产党员的修养吧!和党同心同德,抛掉个人的得失恩怨……为了实现四化,今天哪今天让我们为这些词汇平反:共产党员还要“忍辱负重”,为人民利益也需要“委曲求全”!


第8版()
专栏:

关于“下不为例”
浩成
法律、制度、规章、条例一订下来,原意自然是要人执行的。“严格依法办事”、“不得违反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讲过、写过不知多少次了,真何止是“三令五申”。但是,聪明人是自有办法,永远也不会受窘,被什么规章制度管住的。一项开支由于不合规定被财会人员顶回来了,单据摆在首长(不管是部长、局长、处长都会遇到这类事,而且不少人都懂得如何对付这类令人伤脑筋的事)面前,你批报销吧,确实不合规定,公然违反制度,而且是明知故犯,使不得!不批吧,有碍于上级、同级或下级的面子,当事人是不是会认为这是与他故意为难?与人方便,自己方便,还是高抬贵手,网开一面……于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提起大笔一挥:“这次准予报销,下不为例!”
类似的事例和情节恐怕还有的是。例如,请客送礼明明是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的不正之风,但在酒宴摆好,请首长入席时,常常是批评一句“咱们可是下不为例”以后就欣然举杯,照吃不误;在水果、糕点等礼品摆在桌上请首长过目时,往往也是斥责一声:“这是做什么?下不为例”以后照收不误,“反正当官的不打送礼的”已成定例。这类现象人们也早已司空见惯。我国的官僚制度源远流长,做官的诀窍之一是“圆通”。旧官场的这种影响至今仍然存在。这类聪明的首长我们遇到的还少吗?确实是聪明,巧妙!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既合乎人情,又不违王法!别人心里也明白,所谓“下不为例”,其实不过是个遁词,是遮羞布,是挡箭牌。下次再发生类似违反制度的事,同样可以来个“如法炮制”。“下不为例”其实是“下必为例”。好在患健忘症的人是不少的,谁还去查过去的旧帐呢。实际上,“例外”太多了就等于没有“例”,灵活性太多了,原则性也就没有了。违法乱纪,破坏规章制度的事所以层出不穷,一直得不到制止、纠正,这个“下不为例”恐怕是起到重要作用的。
让我们下个最大的决心取消这个“下不为例”的老例吧。要真正改过从善,除旧布新,就一定要从现在开始,再也不要让什么“下不为例”一类自欺欺人的遁词来动摇我们的决心了。


第8版()
专栏:闻者足戒

经理三问
碧海
一辆“上海牌”小卧车奔驰在去机场的林荫道上。
某公司汪经理坐在小车的前座上,头仰靠着沙发,半闭着眼睛。后座上一边是经理的助手史科长,另一边坐着史科长的助手小李。
“北京的住宿安排好了吗?”经理在前面打着哈欠问。
“安排好了,安排好了。采购组老王他们已经先赶到了北京,昨天来电话说房间已订好,日程已排好,参观游览两天后,开会当天再赶到济南。”史科长从后座上把身子凑向前去,满脸堆笑地说。
经理满意地点点头,回过头来又问:“那东西带了吧?”
史科长知道是指麻将牌,拍着身旁的手提包回答:“在这里,还是副新的,嘿嘿!”
经理转过头去,重又往沙发上靠了靠,顺便似地又提道:“我们这次去开的是叫什么会来着?”
“是下半年度的签约会,会上还要座谈那个……”
史科长说着看了看身旁的小李,小李连忙“援助”道:“座谈五种商品的市场销售变化和今后发展趋势,还要……”
“噢,具体业务么,我不懂,到时候唱你们的‘戏’就是了。”经理打断说,接着从车窗扔掉烟蒂,又合上了眼皮。


第8版()
专栏:文艺新书

娓娓而谈 扣人心弦
——《爝火集》简介
涤尘
巴金同志既是小说家、翻译家,又是一位优秀的散文家。几十年来,他在散文园地里辛勤耕耘,在文化大革命前,他就出版过二十多种散文集。最近,人民文学出版社又出版了巴金的《爝火集》,这是建国三十年来他的散文作品的选集。
巴金的散文篇篇发自内心深处,总是那样热情奔放,爱憎分明。他在粉碎“四人帮”以后写的《一封信》、《望着总理的遗像》、《怀念肖珊》等文章,所以深深打动读者的心,正是因为他“把心交给读者”,而字里行间又倾泻出烈火般的感情——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无限敬爱,对亲人和亡友的深情怀念,对林彪、“四人帮”的愤怒声讨。再看那些歌颂伟大祖国、赞美新生活的文章,如《大欢乐的日子》、《上海,美丽的土地,我们的!》、《最大的幸福》等,简直是一首首热情洋溢的诗篇。
巴金的散文,不但充满真实而热烈的感情,而且善于描写环境,勾画人物。一九五二年春天,在朝鲜前线的坑道里,巴金同志写了《我们会见了彭德怀司令员》。作者自己说,这篇文章“不过老老实实而且简简单单地叙述我们会见彭总的情景”。可是,在他的笔下,作为志愿军司令员的彭总却栩栩如生,他刚毅、坚定、朴实、慈祥。“他的朴素的话语中流露出对民族对祖国的热爱。他的恳切的表情上闪露出对胜利的信心。”在《生活在英雄们的中间》和其他一些文章里,巴金同志又以饱含感情的笔墨,为许多志愿军英雄立传,塑造出光彩照人的形象。
巴金的文笔纯朴、自然、生动、流畅,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读他的文章,就象是一位知己朋友在跟我们谈心。他娓娓道来,异常亲切,使他的那些肺腑之言,更加扣人心弦。
巴金同志在四十多年前说过:“就让我来做一块木柴吧。……我愿意把自己烧得粉身碎骨来给这人间添一点温暖。”是的,他胸中有一团烈火,一直在点燃他自己。他将作品、也将光和热不断送给读者。也许这就是《爝火集》书名的含义吧!


第8版()
专栏:

数九寒冬草青青 〔版画〕 陈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