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3月10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快速出书
一九六五年,美国纽约的班坦图书公司出了一本一百六十页的《教皇访美记》,这是由五十一位《纽约时报》编者撰稿、芝加哥霍尔公司承印的。公司印刷厂从接到原稿到印成书,只用了六十六个半小时,创造了当时快速印书的纪录。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出书速度还可以更快。 ·青·


第7版()
专栏:

埃及的蛇村
朱威烈
埃及有一个蛇村,名叫阿布拉瓦什,座落在距离吉萨三座大金字塔约七公里的地方。村子不大,然而它在埃及的大学医学院、化验中心和动物园中,却颇有名声,甚至连西德、法国、意大利和美国都有不少人久仰其名呢!
村里以捕蛇为业的人,超过二百,经常分散到全国各地。他们的头头,是一个名叫哈吉·塔勒巴的老汉,他年逾七十,有十七个兄弟,都从事这个营生,儿子、媳妇,甚至十岁的小孙女都会捕蛇,真是一个捕蛇世家。
蛇村的人善于从蛇行的痕迹,找到蛇的洞穴,并能区分毒蛇和无毒蛇。毒蛇游动缓慢,尾部有钩状物,爬行过的地面会留下挖痕。捕蛇者一旦发现蛇穴,想方设法引蛇出洞,立即用一个带柄小镢压住蛇头,以封住蛇嘴,然后将蛇装入布袋或封口的铁罐之中,若是毒蛇,则要单独置放。最厉害的是眼镜蛇,遇敌时前半身倏地竖立,脖子吓人地鼓胀起来。传说古埃及女王克娄巴特拉(公元前一世纪)战败自杀,便是将眼镜蛇置于怀中,被咬致死的。眼镜蛇在古埃及还被视作力量的象征,法老陵墓的四壁,雕有它的形象,大概是想让它保护亡灵吧。
捕蛇者纵然眼明手快,有时也难免失手。村里因被毒蛇咬而丧生的有两人。有一个捕蛇者不慎被毒蛇咬了手指,他不加思索地立即用刀把手指削去。据说,还有一人捕蛇时被毒蝎所螫,他马上划破皮肤,用嘴吮出毒汁,直到止住疼痛。不料,他刚坐下休息,一张开嘴,全部牙齿都掉落地上!
蛇村装了一部电话。绝大多数电话都是医学院或化验中心、疫苗工场打来要货的。近年来,蛇村的蛇已近灭迹。捕蛇者有的应邀到外地捕蛇除害,有的就在家中饲养其他供实验用的小动物。哈吉·塔勒巴家中就养有四千只白鼠和四千只青蛙。
从毒蛇身上可以提炼制成抗蛇毒疫苗,供各地居民和到蛇蝎滋生地区去考察的人员使用,但这种蛇必须保全毒牙。埃及过去是进口抗蛇毒疫苗的,现在由于蛇村人的配合,这种疫苗已能出口了。(附图片)
三个玩蛇的姑娘


第7版()
专栏:

赞美你,柬埔寨
陈玉龙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高棉民族在历史上所创造的光辉业绩,使柬埔寨赢得了世界人民的赞扬。锦绣的河山,旖旎的风光,使柬埔寨大地为人们所渴慕,所向往。
我国历代不少诗人、学者、文学家和旅行家,曾先后写下许多关于柬埔寨历史、地理、人物和风光的诗文和著作。最早访问柬埔寨的东吴使臣朱应、康泰根据耳闻目见,撰写了《扶南异物志》和《吴时外国传》,勾勒了古代柬埔寨的风貌。晋代诗人左思在《三都赋》的《吴赋》中,盛赞“扶南人恃有才巧”。《太平御览》的作者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扶南舶”的船身大小、船形结构,使人从中看到古代柬埔寨人民的聪明才智。
名扬一时的“扶南大舶”和中国海船、波斯海船纵横游弋于南中国海海面上,碧波蓝天,蔚为壮观。船员们亲切相招,构成了一幅中世纪的海上友谊图。“扶南乐”的美妙旋律,萦绕在唐代长安的宫廷里;庄严巨大的“扶南国石像”,矗立在广州的寺院中。所有这些,都凝聚着娓娓动人的中柬友谊佳话。
唐玄奘虽未到过南海,但在其不朽名著《大唐西域记》中,谈到南海六国中的伊赏那补罗国时,寄予了他对这个古国的关注。
十三世纪末,元朝使臣周达观游览了吴哥王都。吴哥以其惊人的艺术魅力,吸引了这位旅行家,使他流连忘返,击节称赞,满怀激情地写下了举世推崇的《真腊风土记》。作者在该书中把吴哥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笔酣墨饱地刻划了这座神奇的艺术宫殿的全貌。文字是那样生动逼真,绘声绘影,使人读了,恍如身临其境,禁不住放声赞美:吴哥,你是大放异彩的高棉文化瑰宝!
柬埔寨境内有高山密林,有湖泊、河流;平川千顷,碧波万斛。烟波浩淼的大湖是古代柬埔寨的文化摇篮。它妩媚多姿,又雄浑壮阔;既有灌溉之利,又有舟楫之便。湄公河源远流长,奔腾入海,象征着高棉民族蓬勃的生命力。而金边的重楼杰阁,海岛的奇幻景色,使人心旷神怡。百哥山的“响水”,豆蔻山的飞泉……柬埔寨,到处是名胜古迹,到处是鸟语花香,怎不叫人神往?
历史上,柬埔寨人民以大湖和湄公河为生活的主要舞台,胼手胝足地创造了雄峙半岛、威镇海疆的扶南古国;创造了文治武功、彪炳史册的“富贵真腊”;创造了璀璨夺目、独步一时的吴哥文化。
然而,历史前进的道路不是平坦的。柬埔寨也曾饱尝忧患,几度遭到外寇入侵;柬埔寨的大地,曾多次被玷污、蒙垢。特别是近三百多年,越南封建统治者在处心积虑地妄图鲸吞柬埔寨。起初是盘踞南方的“阮主”,接着是阮朝的阮福映之流,他们有时赤裸裸地出兵干涉,用刺刀扶植傀儡儿皇帝,有时口蜜腹剑,毒计滥施,无所不用其极。就这样,柬埔寨的半壁河山——美丽富饶的湄公河三角洲,被他们蚕食殆尽。
柬埔寨人民当然不甘心国土的沦丧,不甘心被人奴役,当然要奋起抗争。一八二○年和一八四○年,他们先后掀起两次抗越大起义,狠狠地打击了越南侵略者。经过长期的艰苦斗争,付出了血的代价,终于粉碎了侵略者的迷梦,捍卫了祖国的独立和民族的生存。可是,一九七五年柬埔寨人民赢得光辉的胜利之后,黎笋集团竟继承他们封建老祖宗的衣钵,重温他们的“列先圣王开拓疆土”的旧梦,卷土重来,妄图一举吞并柬埔寨。他们甘冒天下之大不韪,发动了一场赤裸裸的侵略战争,把饥饿、瘟疫、毒气和死亡强加给柬埔寨人民。柬埔寨美丽的田园横遭蹂躏,和平的村庄被纵火焚烧,绿油油的稻田被坦克的履带碾平,上百万人惨遭杀害。越南侵略者在柬埔寨大地上犯下的滔天罪行,纵使倾大湖和湄公河之水也洗刷不清!
如今,八百万吴哥儿女面临着祖国生死存亡的重大关头,正紧握手中枪作殊死的战斗,使越南侵略者在五个月的旱季攻势中遭受挫折和巨大伤亡。
柬埔寨是英雄的国度,它象一座战斗堡垒巍然屹立在东南亚反霸斗争的最前线。英雄的柬埔寨人民,英勇地抗击着不可一世、贪婪凶残的越南侵略者,用鲜血和生命捍卫祖国的独立和尊严,同时也为东南亚人民的反霸斗争事业,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高棉民族不可侮!尽管他们曾经一时遭到过挫折,柬埔寨上空一时乌云翻滚,但历史已经证明,并且将继续证明:柬埔寨的每一片土地都是埋葬侵略者的坟墓;柬埔寨人民永远是自己祖国的主人翁!
历史上,雄伟壮丽的吴哥,由于异族的入侵,曾长期地被“湮没”在荒林榛莽中。可是,她历尽风霜,始终巍然屹立,雄视高棉大地。这正是今天的柬埔寨的象征!
人们赞美柬埔寨的过去!
人们更赞扬今天正在英勇抗击越南侵略者的英雄的柬埔寨人民!


第7版()
专栏:

行不得也 方成


第7版()
专栏:

马克·吐温的故乡
严维明
宽阔、壮丽的密西西比河,在她奔向墨西哥湾的长途旅程中,总要在密苏里州一座美丽的小镇旁流连片刻,用敬慕的眼光端详一下,然后恋恋不舍地向南流去。这座小镇名叫汉尼巴尔,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故乡。
汉尼巴尔不过是一个两万人口的小镇。然而,它曾经是十九世纪美国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抓住这个典型,以辛辣和幽默的笔调,揭露了美国“民主、自由”的本质,抨击了当时美国呆板的教育制度、资产阶级的传统习惯和虚伪道德。他笔下的汤姆·莎耶和哈克贝里·芬,是活生生的叛逆形象,博得了全世界读者的同情。
马克·吐温把汉尼巴尔描绘成“一座白色的小镇”,因为这里的房屋大多粉刷得洁白如雪,以抵御似火的骄阳。希尔街三一六号也是白色的木板房。这是一幢两层的小楼,建于一八四四年,现已修缮一新。大门口插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马克·吐温旧居”。
然而,马克·吐温并不诞生在这座房子里,“马克·吐温”也不是他的真实姓名。他原名萨缪尔·兰亨·克利曼斯,一八三五年生在密苏里州的弗罗里达村,四岁时才跟着父亲迁居到汉尼巴尔,在这儿度过了难忘的童年和少年。气势磅礴的密西西比河、来往的船只和木筏、黑奴的苦难生活、船夫们的精彩故事,都给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为他以后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原始材料。
马克·吐温最著名的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里·芬历险记》就是以汉尼巴尔为背景写成的。在这两本书里,它以圣彼得堡的名字出现。汉尼巴尔原是一个偏僻的、默默无闻的小镇,生活节拍十分缓慢,马克·吐温生动地说它“在仲夏的晨光中昏睡”。但《历险记》问世以后,它却顿时变成了名驰遐迩的地方,再也“昏睡”不成了。如今每年有十五万人来这里游览。
从一九三七年起,旧居改成“马克·吐温博物馆”,里面陈放着几百件和作家生平有关的实物和图片。其中有一只樱木书桌,油漆已经剥落。据说,马克·吐温就是伏在这只桌子上写出了《汤姆·索亚历险记》。旧居的大门左侧,有一道一人高的木板篱笆,著名的“汤姆粉刷篱笆”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路对面,是马克·吐温幼年时代的游戏伙伴劳拉·霍金斯的住宅。她后来成了《历险记》中的贝基·撒切尔。镇南三公里的地方,有一座奇石嶙峋的假日山。有一次郊游时,他俩在迷宫般的石灰岩洞里迷失了方向,好不容易才死里逃生。在奴隶制盛行的年代,这些山洞常被用作帮助黑奴逃亡的“地下铁路车站”。如今,新一代的汤姆·莎耶们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仍在兴致勃勃地探索“汤姆·莎耶洞”中的奥秘。
在马克·吐温生活的时代,汉尼巴尔的交通十分不便,只有双烟囱的定期班船在这里停靠。今天,四通八达的公路,把汉尼巴尔和附近的城市联结起来,甚至还修筑了一个飞机场。三千马力的拖轮,拖着一串串的驳船往来河上;声学记录仪代替了铅砣测深员,人们再也听不见“马克·吐温”的叫声。这个词原来的意思是“水深二噚”,表示船只可以安全通过,后来成了萨缪尔·克利曼斯的笔名。
在密西西比河畔,有一个秀丽的、面积达二百英亩的“河景公园”。公园的高地上,耸立着马克·吐温的雕像。他目光炯炯,俯视着他生前热爱的家乡。远处,密西西比河上一九三五年修建的“马克·吐温纪念大桥”和著名的杰克逊岛清晰可见。
到夏天,汉尼巴尔人仍要到密西西比河中的杰克逊岛去钓鱼、游泳。就象《历险记》中描写的那样,小岛今天仍是绿树浓荫,芳草鲜花,蝶飞鸟鸣,给人们提供无限的乐趣。当年,汤姆·索亚的朋友哈克贝里·芬和黑人小孩吉姆曾在这里露宿,然后驾着木筏顺流而下,前去远征。(附图片)
《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插图


第7版()
专栏:

从《魔鬼三角与UFO》谈西方科学幻想小说
卢继传
犹如朵朵奇妙的银花绽开在幽暗的宇宙空间,片片巨大的“太阳帆”鼓满了“太阳风”,推动一艘艘飞船,以每小时二千英里以至快得难以比拟的第二宇宙速度,飞向月球,飞向茫无边际的太空……。这是一幅多么神奇的景象!可是,你也许会感到惊讶,这些飞船,仅以阳光为动力,而无需耗费一点一滴的燃料。
上面描述的情景,就呈现在海洋出版社新近出版的西方著名科学幻想小说选——《魔鬼三角与UFO》一书中的《太阳帆船》里。这本书,是我国最新翻译出版的一部西方著名科学幻想小说选,包括美、英、法、西班牙、加拿大等国的作品十七篇。如同许多科学幻想小说一样,它们曾以特殊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千百万读者。可以预见,它们将为我国青年所欢迎,也将会为我国科幻、科普作者提供某些借鉴。
科学幻想小说已有相当久远的历史,它是战后风靡西方的一种作品。它在人类掌握的科学知识基础上驰骋想象,以惊人的构思,对人类未来提出种种设想和探索。它以文艺的表现手法,描绘科学的前景,展望人类的未来。许多作品既充满神奇色彩,妙趣横生,扣人心弦,又蕴藏着深奥的哲理和科学的预见,使人从中获得不少科学知识和启示。
惊人的想象力,是科学幻想小说的主要特色。不少科学幻想小说提出的设想,大体都是可能发生的事情。有的目前仅见端倪,有的尚需经历漫长的岁月才可能实现,有的一时尚难以捉摸,但都是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动性的反映。正是在年复一年探索自然界的奥秘过程中,人类一步步地走过来。试想想,时至今日,一个又一个自然界之谜,不是已被相继揭开了吗?事实证明,想象一旦与科学实验相结合,人类就会拥有巨大的智慧和力量,在科学上引起重大的突破。近百年前,著名法国作家凡尔纳在《从地球到月球》中的大胆幻想,不仅已为人类付诸实现,而且他所作的预言: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将设立火箭发射站,发射飞往月球的火箭,竟以惊人的准确,为今天的现实所验证——一九五八年从佛罗里达州发射了美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之后,美国载人宇宙飞船,也是从那里飞往月球。今天,科学幻想小说中的不少设想,已变成现实。无怪收入《魔鬼三角与UFO》一书中的《太阳帆船》发表后不久,美国国家航空与航天局就对利用“太阳风”的可能性进行研究,并证明“太阳风”确实存在。科学的发展必将使许多想象成为可能。这是科学幻想小说日益引起读者兴趣的主要原因。
当然,也需指出,西方科学幻想小说也存在着一些弊病甚至糟粕。例如,伴随“人类走向末日”的哀号,有人以所谓“人口爆炸”为题材,宣扬从战争中寻找出路;随着“机器人”的出现和所起的作用,有人在科学幻想小说中宣扬人类将退化为机器的奴隶,等等。这些思潮,是资本主义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发展的反映。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前进,它们必将会逐步被淘汰,而那些能裨益于人类的科学幻想小说,必将日益发展,日益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


第7版()
专栏:

一人办报
从一七○四年到一七一三年,在西欧发行过一份叫《法兰西与全欧政事评论》的报纸,它经常刊登有关国际问题的简评和论述英国国内政治事件的文章,它揭露法庭的不公正和教会人士的愚昧。报纸每周出版两期。经营这份报纸的唯一的工作人员,是世界名著《鲁滨孙飘流记》一书的作者、英国文学家笛福。他在办报中显示出卓越的才能和毅力,既是一个敏锐的观察家,又是风趣横生的杂文作家。 ·群·


第7版()
专栏:

稻谷香凝万里情
丁宝年
大米,是几内亚比绍人民的主粮。你是否知道,在稻谷生产上,中国人和几内亚比绍人民曾经有过一段友好合作的经历?
早在一九○八年八月,一些居住在澳门的中国居民被澳葡当局流放到葡属几内亚(现几内亚比绍)。最初,他们被强迫在城镇附近修桥铺路。后来,殖民地当局放松了监管,这些中国人便开始与当地居民往来,从事各种生产活动。其中一些过去曾从事农业生产的中国人相约分散到各地,寻找适于栽种水稻的地方,然后合力开垦。在当地非洲兄弟的热情帮助下,他们终于找到了现今几内亚比绍东巴利省的卡提约地区。这儿是一片冲积平原,当时还是瘴气弥漫、禽兽出没的丛林地带,连土著居民也很少在这儿停留。但是,这些后来被当地群众誉为“勇往直前的开路先锋”的中国人却进入了丛林,以惊人的毅力,历尽千辛万苦,通过积年累月的辛勤劳动,战胜了人们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开垦出连片的稻田来。
当这里生产的大米运到首府比绍市上出售时,当地群众十分喜爱,一时名声四传。为了参加这一新的种植事业,许多地区尤其是中部地区的大量村民,纷纷迁居到卡提约来,有些部落甚至整村整村地迁移到这儿落户。到这里定居的非洲兄弟,不断开拓出大片稻田。由于他们认真吸取中国朋友精耕细作的田间管理经验,使水稻生产不断发展,并把种植技术传遍全国。就这样,曾经沉睡千年的丛林,变成了生意盎然的农村;昔日无人问津的南方,成为稻谷丰登的粮仓。有一个时期,几内亚比绍的大米不仅能自给自足,还能有一定数量出口。
大半个世纪过去了,但是在几内亚比绍人民中间,至今还流传着中几两国人民在种稻过程中友好合作的这段佳话。


第7版()
专栏:

老铁道工(美国)
刘·威·海因
刘·威·海因是美国著名社会摄影家,十分关心和热爱劳动人民。本世纪二十——三十年代,他拍摄了大量的美国劳动人民的照片,热情地歌颂他们的创造性劳动。这里发表的“老铁道工”是其中之一。这张照片,是内容与形式都很优秀的作品。
最近,海因的摄影作品曾在北京展出。(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