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2月6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建议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编辑同志:
最近,我们到几个地方调查,接触了一些群众和基层做政治工作的干部,了解到当前一些人对思想政治工作有一些模糊认识。
一、认为当前思想政治工作不重要了。有的说,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了,今后以生产为中心了,思想政治工作不时兴了。有的说,过去搞阶级斗争那阵,政治工作吃香,现在搞“四化”了,政治工作不吃香了。有的认为,现在用经济手段管理经济,有了钱就玩得转,做不做思想政治工作,生产照样能上去。还有的反映,林彪、“四人帮”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名声搞臭了,一讲思想政治工作,人们就会想起没完没了的运动、乱批乱斗、无限上纲,那一套再也不能要了。
二、认为做政治工作吃亏。有的政工干部说,现在技术干部象南瓜,越老越甜越吃香,政工干部象丝瓜,越老越空越无用。有的政工干部说,我们搞政工的,现在名声上臭了,业务上荒了,想当初,真不该干这一行。有的政工干部说,现在是“技术干部等着提
(拔),业务干部等着选(举),政工干部等着转(业),趁早转业算了。”
三、觉得当前思想政治工作难做。有的政工干部反映,前些年,那套主要搞阶级斗争的政治工作的做法,现在当然不能再用了,但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又怎么做,这是个新课题,我们没有经验。有的说,现在人们思想比较活跃,问题很多,怎么正确回答,我们也心中无数,工作中只好小心谨慎,不敢随便动作,就象球艺不高的篮球队员,生怕伸手犯规。
由于这些问题没有得到及时正确的解决,不少单位放松了思想政治工作,影响了政工干部的情绪。希望引起各级党委的足够重视,认真加以分析,分清是非,以便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辽宁 廖祖初


第3版()
专栏:

沈阳市选拔一批中青年干部
本报讯 记者李彦报道:最近召开的中共沈阳市第六次代表大会,把三十七名中青年干部选进了市委,其中有九名是工程师、教授等专家。
早在着手筹备第六次党代表大会时,沈阳市委领导就下决心多选拔一些中青年干部进入市委。可是,由于开始时只着眼于从市级机关和大企业里选拔,挑来挑去,物色的人数不多。后来,市委第一书记郭峰同志提出:“要多方了解考查,把一些社会主义实干家、专家选进来;要把考查了解面放宽一些,不要局限在部委办局或一些大的企业。在考查方法上,要着重自下而上地了解,要走群众路线,听取干部所在单位群众的意见,听取各种不同观点的同志的意见。”
由于领导重视,沈阳市委和组织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终于选拔出七十多名比较优秀的中青年干部。


第3版()
专栏:

浦江县大胆提拔中青年和技术干部
本报讯 三中全会以来,中共浙江省浦江县委先后选拔了一百二十多名坚决拥护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大公无私,有干劲、有能力,热心搞四化的三、四十岁的中青年干部,分别担任了县局、公社、县属厂矿企事业单位的领导职务。
中共浦江县委还解放思想,打破框框,注意培养和重用知识分子中有专长的人才,先后把五十一名农业技术人员、医生、教师提拔到县局、公社、县属企事业的领导岗位上来。
在大胆提拔新干部的同时,浦江县委认真做好妥善安排和安置老干部的工作。对于熟悉业务、身体又较好的老干部,一般都安排到各级领导岗位上;对极少数缺乏朝气、不能胜任现职的老干部,调离领导岗位,另行分配工作;对年老多病,不能坚持工作的老干部,则安排离职休养或退休。 贾珍祥


第3版()
专栏:

建阳地区各级领导班子逐步年轻化
本报讯 记者陈明星报道:中共福建省建阳地委克服各种阻力,积极培养和大胆提拔许多年富力强的优秀中青年干部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到目前为止,全地区十名县(市)委第一把手中,九名是新提拔的中青年干部,平均年龄四十六岁。经过不断选拔、调整,各级领导班子正在逐步年轻化。
为了尽快地把优秀的中青年干部选拔到各级主要领导岗位上来,地委妥善安排了一部分老干部的工作和生活。对体质弱、难以坚持工作的,退休或当顾问,政治上、生活上的待遇不降低,并且尽量给予照顾;对能坚持工作,但在第一线有困难的,调到机关安排适当的工作。这样,各级领导班子中有许多一二把手的位子就空出来了,一大批年富力强的优秀中青年干部就上去了。


第3版()
专栏:

进一步提高对抓好党风的认识
本报评论员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力量。粉碎“四人帮”以来,特别是党的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领导全党作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大力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使党风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党风问题,仍然是干部和群众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广大干部和群众渴望进一步端正党风以利四化建设。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要求,值得我们十分重视。
我们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传统作风,本来是很好的。取得全国政权以后的三十年里,情况怎么样呢?正如有些老工人评论的:“解放初期,党风最好。”当时,尽管国民党反动派长期造谣诽谤,新解放区不少群众不了解我们党,但是,他们看到党的干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一心为人民,当官不象官,从心底里拥护共产党。党和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保证我们顺利完成了从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转变,生产恢复和发展很快,人民生活逐步改善。一九五七年以后,党的工作出现了某些失误,干部中的不正之风也有所滋长,但是,还能够通过较正常的党内生活加以纠正,党风也还是比较好,使我们经受住了三年经济困难的考验。十年动乱期间,林彪、“四人帮”疯狂推行极左路线,党的传统作风受到空前严重的破坏,广大群众看在眼里,痛在心头。粉碎了“四人帮”,尤其是三中全会以后,人民对党满怀希望,他们越是渴望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就越期望我们尽快治好党风方面的创伤,充分发挥党在四化中的领导作用。我们要下决心再经过几年的努力,把党风恢复到解放初期那样,并力争在一些方面比那时更好。这就要在全党着重提倡对人民高度负责、多务实事的精神,克服官僚主义;提倡艰苦创业、和群众同甘共苦的精神,反对特殊化;提倡遵纪守法,严以律己的精神,反对违法乱纪,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搞好党风建设,关键在于路线,在于领导。党中央已经制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重建了各级纪律检查机构,并且花了很大的力量健全党规党法,开展遵纪守法教育,狠抓违法乱纪案件的处理,为全党做出了样子。各地党委愈来愈重视端正党风,维护党纪的工作。我们在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方面取得的进步,人民是知道的,高兴的。现在的问题是,有的地方和单位的党委,对党风建设还重视不够,“光打雷,不下雨”,说得多,做得少,既不得力,又不得法。有的党委书记在发表讲话时,常常不触及本地区、本单位的不正之风;他们也经常检查工作,却不检查干部的思想作风。要改变这种情况,最重要的是解决好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问题;指导思想对头了,工作方法就好办了。
搞四化建设,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当务之急,党委一定要集中主要精力去抓。应当了解,实现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没有党的领导不行;而党内某些干部的不正之风,常常阻挠党的路线、政策的贯彻执行,妨碍党在四化建设中实行正确的领导,这就产生了一个如何处理好抓四化建设和抓党风建设的关系问题。如果把工作重点转移当成只管经济事务,等到把经济搞上去以后再抓党风,党风问题迟迟解决不了,经济也就搞不上去。反过来,如果认为党风既然重要,就先集中抓党风,等搞好了党风再搞四化,就会贻误四化的进程,抓党风也难以收到好的效果。因此,唯一可取的办法,只能是在坚决转移工作重点的过程中,紧紧围绕四个现代化的实践,从本地区本单位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当前影响四化建设最突出的不正之风,把它们转变到马克思主义作风的轨道上来。这样,抓党风,就不仅不会妨碍四化,而且正是为了保证四化的顺利发展。党委的同志要学会“弹钢琴”,不要“单打一”。从经济到经济,党不管党,四化是搞不好的。这里还需要澄清一个问题,就是端正党风不搞运动,决不意味着不去纠正不正之风,而是要求我们以四化为中心,积极地扎扎实实地做好经济工作。在这个问题上,任何消极的理解或误解都是不对的。
有的同志担心抓党风会伤害一部分干部的积极性。而当前的情况,恰恰是林彪、“四人帮”肆虐十年中滋长起来的不正之风给一些干部造成的内伤,束缚着这一部分同志大干四化的积极性。因此,很有必要通过正常的党内生活,一方面表扬好人好事,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一方面批评错误的落后的脱离群众的思想行为,纠正和制止不利于四化建设的歪风邪气。这完全是为了爱护干部,帮助某些同志洗净身上的污浊,是做振奋革命精神,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的工作。这怎么会伤害干部的积极性呢?何况,我们的方针是以教育为主,预防为主,“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不搞林彪、“四人帮”那种混淆打击对象和教育对象,动不动把干部“批倒批臭”的做法。当然,林彪、“四人帮”这种极左政策的流毒,有时还可能出现,但是,大家吃够了它的苦头,一经发现,就会加以抵制,加以纠正。还有另外一种流毒,叫做“多栽花,少栽刺”,难听一点的说法叫“卖乖”、“讨好”。这种放弃党的原则,放纵以至迎合不正之风的态度和做法,不单害了确有不正之风的干部,还会挫伤其他干部和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当前尤其要注意防止和克服。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是古人兴国安邦的经验之谈。这个经验,对于我们今天端正党风、严肃党纪也是很重要的。有的党委领导同志,一讲抓党风,就把眼睛盯着别人,对自己班子里的不正之风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因此,他讲端正党风即使头头是道,也仍然没有力量。应当帮助这些干部,使他们懂得,抓党风,要先从自己、从领导班子、从身边的工作人员抓起,这样才会对端正党风实行真正有力的领导。做为一个共产党员,更要严于律己,不应借口别的领导干部还有某些不正之风,因而原谅自己的不良思想和作风。


第3版()
专栏:

我们的好邻居——王林鹤
陶述祥
我与王林鹤同志是老邻居了,从一九六四年起就住在一起。那时他还是一个工人工程师,后来被提升为副厂长。文化大革命中,有些别有用心的人说他发明的电桥是假的,他遭到严重的迫害。粉碎“四人帮”后,他被选为党中央委员,又是上海市总工会负责人。地位变了,职位高了,但是,他的工人本色丝毫未变,仍旧是那样艰苦朴素,平易近人。王林鹤同志不但穿着简朴,待人也非常和蔼可亲,见了人总是笑盈盈的。他过去如此,现在仍然如此,而且更谦虚了。不管你职位高低,他都一视同仁。就是和附近理发店的理发员,也搞得很热乎。因为他没有架子,人们对他也无拘无束,有人叫他“老王”,有人直呼他
“林鹤”。
老王年已半百。文化大革命中被有些人打成脑震荡,尽管他身体不如过去,可他现在上、下班,仍旧骑着那辆旧自行车。因为他住在三楼,楼下又没有放车的地方,他早上要把自行车从三楼扛下来,晚上回来又得把车扛上三楼。不管是三九严寒,还是炎热的盛夏,天天如此。就这么一件小事,大家都称赞不已!再讲住房吧,他跟我们一样住在普通的工房里。前一时期,人们传说,王林鹤当了中央委员,可能要搬家了。这句话传到他耳朵里,他笑着说:我当工人住在这里,现在还要住在这里。人们听了,心里非常敬佩,也非常高兴。
他是电业行家,非常乐意帮助邻居修理电器。谁家的收音机不响了,电视机有故障了,只要一喊他就到。有一天早晨,我家煤气灶突然发生故障,孩子们等着吃早饭去上学,我爱人急得没法,上楼去请他。他一喊就到,很快排除了故障。当我们向他道谢时,他笑笑说:这没有什么,以后有什么事,来叫我吧。象这样的事,我们楼上、楼下好些人家都发生过。这几年,他被选为中央委员,工作更忙了,星期天也常出去开会。因此,邻居们遇到这些小事,就不好意思去请他了。但是只要听到那一家什么电器坏了,他还是主动来帮助修理。有一次,一位邻居说,他想买一架电视机,就怕坏了修起来麻烦。他就爽快地说:你去买吧,坏了我帮你修。他的话虽然很平常,听到的人却很感动。一位工作很忙的负责人,这样乐于助人,多么不容易啊!
凡是到过他家的人都知道,他家里的摆设和家具都是普普通通。他一家四口,经济条件也不算差,但日常小菜比我们还简朴。我们有时好奇地问:中央委员还吃这样的小菜,国家没有照顾吗?他爱人说:从来未听见过。的确,这几年中我们从没有看到菜场里给他们单独送过菜。老王刚被选为中央委员时,我们想:他当领导了,将来车来马去的,我们这幢工房门口就会门庭若市了。两年过去了,他家来往的客人大都还是原来的那些人,这些人既不坐小轿车,也不送东西。老王从北京或外地开会回来,也很少见到他拿着大包的东西。我们所见到的,仍然是他扛着自行车上楼、下楼。
我所写的都是一些生活小事,可就是这些小事,表现了一个人的高尚品德,值得大家学习。
(原载《文汇报》)


第3版()
专栏:

热爱平凡的工作
——记共产党员、人民餐厅服务员张友惠
在北京前门外大栅栏附近的人民餐厅,常常可以碰到一位面带笑容的中年女服务员迎上前来,热情地为顾客提供可口的饭菜。她就是北京市劳动模范、共产党员张友惠同志。
这个餐厅附近旅店很多,旅客大都在这里用饭。张友惠同志常常主动到旅店访问旅客,征求意见。对生病不能出门的重病号,她就把热气腾腾的饭菜送到病号手上,并为患者煎汤熬药。
一位癌病患者,张嘴很困难,每天只能吃稀的。住店以后,吃饭问题成了他的一件愁事。当他听说人民餐厅包做病号饭,张师傅能急人之难,便和妻子一同到人民餐厅去看看。一进门,张师傅就看出他是个病号,很快端来了鸡蛋面条汤。
吃完饭以后,张师傅还把他住店的房间号码留下,欢迎他天天来这里吃饭。本来是特殊的饮食问题,就这样妥善地解决了。从这以后,张师傅经常抽空和餐厅其他的师傅去看望他,了解他的病情,征求他的意见。
一次,两个农民在餐桌上坐定以后,随手把一个鼓鼓囊囊的小布包放在桌上。当他们发现这是一个比较高级的餐厅以后,还有点不好意思。凭经验,张师傅一眼就看出这是他们自带的干粮,就主动把他们那硬梆梆、冷冰冰的烙饼拿走,叫厨师加工成香喷喷、热腾腾的烩饼,收的正好是两个汤的钱。怪不得这两个农民走出门后,还回过头来,久久地仰望着“人民餐厅”的横匾。
张师傅不但是顾客的贴心人,还是顾客的好参谋呢!一天,几位顾客请一位服务员代他们点菜时,张师傅听见了。她觉得点的那几个菜偏甜,对这几位顾客不合适。当她走上前去征求对方的意见时,他们果然不爱吃甜的。菜单经张师傅一改,对方吃得很香。原来,张师傅一开始就听出他们操的是东北口音,所以她代点的菜能对上他们的口味。
张友惠这个普通的共产党员,热爱平凡的工作,已经在饮食服务岗位上度过了二十几个春秋。她的心,始终和广大顾客息息相通,广大顾客也都把她当作自己的贴心人!
刘谦


第3版()
专栏:

解除别人的痛苦就是自己的快乐
——记共产党员、大学生修脚工杜德顺
一九七五年杜德顺从北京第二医学院毕业了,他要求回浴池当修脚工,不知有多少人说他是“傻瓜”,“放着大医院的听诊器不拿,非愿回来修脚丫”。可共产党员杜德顺却一字一板地说:“我就爱上了修脚这一行。”
就为他爱修脚这行,过去人家给他介绍的几个对象都跟他“吹”了,可他还是埋头工作,认真研究修脚技术。过去一块学修脚的同事,调走的调走,改行的改行,只剩下他一个人,但他仍是老样子:和和气气地接待着数不清的顾客。
小杜想:搞四化没有好的身体咋行?修脚也是为四化出力。正因为这样,他把解除广大工农兵的病痛,当作自己的快乐。一九七八年年初,北京内燃机总厂基建队有位老工人,当了几十年架子工,双脚跟长了骨刺,疼痛难忍,不能走路,只好提前退休了。他跑了不少医院都没有治好,最后来到虎坊路浴池。小杜热情地接待了他,细心地为他治疗。三个月后,这个工人的脚病痊愈了,又可以工作了。四季青公社的一个生产队长,两只脚长满了“瘊子”,每只脚竟有三十多个,走路不便,不能参加正常的生产劳动。小杜不怕麻烦,细心地治,只五次就治愈了。
近年来,为了把祖国流传了上千年的医学遗产继承下来,杜德顺不仅熟练地掌握了修、片、挖、起、撕等手功,而且把在学校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脚病治疗上,增加了针灸、敷药、按摩、电疗等疗法。他还总结其他修脚老师傅多年的实践经验,和老师傅一起编写了《常见脚病修治术》等书。
刘娟


第3版()
专栏:编后

在平凡工作中作模范
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表现在哪里?不是表现在口头上,而是表现在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模范行动上。
有些同志瞧不起平凡的工作,总想做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他们的眼睛注视的,是那些科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的名字,觉得这样的工作才高尚,却很少注意到那些脚踏实地地战斗在平凡岗位上的人。
诚然,搞四化需要科学家、艺术家、教育家,希望有更多的共产党员成为这样的专门家。但是,搞四化同样少不了衣、食、住、行等后勤服务工作。端饭、端菜、修脚等工作同样是不可缺少的;缺少了这些服务工作,四化建设就要受影响。对共产党人来说,不论是科研工作,还是服务性工作,只有分工的不同,绝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一个人只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应该受到党和人民尊敬的人。共产党人要努力成为这样的人,在各方面起先锋模范作用。这正是张友惠等同志的精神所以可贵的地方,每个共产党员都应当向他们学习。


第3版()
专栏:

著名京剧演员赵燕侠入党
据新华社北京电 新华社记者韩舞燕报道:著名京剧演员赵燕侠最近喜悦地对记者说:“我的夙愿终于实现了。我们的党是伟大的。我迫切要求参加中国共产党,是因为我坚信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人民建设理想的新社会,我愿意把自己的余生献给党的事业。”
一九六五年,赵燕侠向党的组织提出了入党申请。文化大革命期间,她遭到林彪、“四人帮”的迫害,不畏强暴,坚持斗争,坚持真理,有很好的表现。“四人帮”被粉碎以后,赵燕侠欣喜万分,再一次向党的组织写了入党申请书,表达她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信仰和对党的深厚感情。不久前,她所在单位的党组织根据她的一贯表现,批准了她的入党申请。
赵燕侠出生在一个贫苦艺人家庭。从小学戏,十五岁登台演唱,受尽旧社会的盘剥欺凌。全国解放时,她二十岁。她在京剧艺术上注意汲取各家之长,结合自己的实践,大胆革新创造,在旦角的表演和唱腔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周恩来、陈毅同志生前都曾称赞过她的表演艺术,支持她对京剧旦角唱法的改革。赵燕侠说:革命前辈的关怀和教诲,一直温暖着我的心田,激励我进步,鼓舞我为人民做更多有益的工作。
去年她参加慰问对越自卫还击作战部队,在一个多月里演出了二十多场;她还应战士和群众的要求,到阵地、住地、火车上演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