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2月5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影评

《人证》发人深思
陈播
《人证》,原是一部小说,曾在日本很多读者中争相阅读,成为一时的畅销书之一。后来由出版社投资拍成了影片,由日本东映电影有限公司购买了发行权,在日本上映,又轰动一时,成为一九七七年日本电影观众最多的影片之一。最近在我国上映,也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
这部影片获得那么多观众,是有许多原因的。原因之一是它将小说提供的故事绘声绘色地在银幕上展示出来,这是电影艺术再创造的成就。
这部影片的开始,是以一个从美国到日本的黑人青年被杀,警察们来到现场检查展开情节的。因此,人们容易想到这是一部侦探片,描写侦探如何运用他的丰富经验,克服种种困难,终于破案,抓住了凶手,大快人心。可是,影片的内容,虽是侦破一桩杀人案,却不是破案过程的一般描述,而是从侦察过程中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中种种复杂而又尖锐的矛盾。
影片向观众集中提出了一个疑难问题:为什么一位堂堂参议员的夫人——漂亮文雅的服装设计师八杉恭子,一方面千方百计地包庇因车祸杀人的儿子,另一方面又亲手杀死另一个亲生的儿子?为此她还杀了一个历史的证人?影片从引人入胜的情节发展中,一层又一层揭示了这位参议员夫人八杉恭子,原来是日本法西斯侵略战争中受害的日本人民中的一员,在日本投降后美军占领期间,她是一个酒吧间的下女,同一个美国黑人士兵威卢夏结婚后,生下一个混血儿黑人孩子焦尼。后来威卢夏带着焦尼回到美国,但是资本主义制度使年老多病的威卢夏贫困无法生存,为了使儿子摆脱贫困和种族歧视,他设法让儿子去日本找那已经有钱又有地位的妈妈。但八杉恭子已不愿在她的上流社会活动中,露出她认为曾经是下贱的生活历史,更害怕因此而影响了她第二个儿子的前途。最初,她想用金钱收买的办法强迫焦尼回美国去。当焦尼表示不愿意回去时,恭子居然用刀子刺进了他的腹部。这是一场人生的大悲剧。八杉恭子并没有直接说出她为什么杀死亲生的儿子。但影片作者却巧妙地让观众思考:八杉恭子一生的遭遇和变化,正是这个社会制度造成的。她对待两个亲生儿子,用两种办法犯了罪,也是这个社会造成的。
这部影片的另一可贵之处是,它描写了日本法西斯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人民带来了苦难。日本青年警察栋居到美国去调查时,在美国活动的短短几天,还使观众看到了美国两极社会的尖锐对比:一面是富翁的豪华享受,一面是黑人生活区的贫困(恭子的前夫黑人士兵威卢夏躺在地板上奄奄一息无人过问);一面是白人警察专横而又腐朽,一面是黑人对于白人警察深切的民族仇恨;一面是美国警察协助栋居调查杀人证据,一面又是这个美国警察曾是当年占领日本期间,野蛮地凌辱日本人民的凶手。错综复杂的生活环境与人们的相互遭遇,交织成这一悲剧的复杂典型环境,深刻地揭示了法西斯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导演在镜头中刻画了日本青年警察栋居,从一张照片发现了当年的凶手,引起他极大的愤怒,以致拔出手枪射击这个凶手,但打碎的是镜子,击中的是镜子中的影像,而不是美国警察本人,这是别具匠心的设计。它深刻展示了有民族自尊感、有血肉、有性格的日本青年的内心世界,表达了日本人民是不可侮的。


第8版()
专栏:美术新作

风格独特的绵竹年画
仇昌胤
四川绵竹年画在历史上与我国著名的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坊年画、江苏桃花坞年画同享盛名,曾被誉为全国“年画四大家”。在它极盛时期的清乾隆年间,曾有过大小作坊三百余家,画店三十多个。年产(仅外销)达一百三十多万份。不仅畅销国内各地,而且远销印度、缅甸及东南亚各国。绵竹年画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表现形式。它人物突出,构图饱满,色彩鲜艳,对比强烈,在艺术上别具一格,刻板一般只起打稿子的作用,是以彩绘见长而区别于其它年画。它以其浓厚的民间风格和地方特色为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民所喜爱。在四川以至西南有着深刻的影响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绵竹县是绵竹木板年画的产地。这和当地产竹有关。唐代大诗人杜甫曾写过一首赞美绵竹的诗:“华轩蔼蔼他年到,绵竹亭亭出县高,江上舍前无此物,幸分苍翠拂波涛。”绵竹县就是因盛产此竹而得名。据县志记载,绵竹在历史上就是一个农工商矿均为发达的古城。其中酿酒、采煤、造纸等实业都有较长的历史,尤其是造纸最为悠久。过去,大部分贫民以伐竹造纸为生。当地所产一种白大纸,在纸面上要加一层特制的白泥,俗名粉笺纸,便是一种专门的年画用纸。正如县志所述:“竹纸之利仰给者数万家,犹不足则印为书籍,制为桃符,画为五彩神荼郁垒,点缀年景。”但是,绵竹年画在清末民初就已渐衰落,及至解放前夕,便到了人亡艺绝的境地。
解放后,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怀,绵竹年画获得新生,艺人受到尊重,他们的作品手稿被发掘出来,许多珍贵的画稿得到搜集整理,并成立了年画生产合作社。绵竹年画的传统作品一九六三年曾送北京展览,郭沫若同志看后还专门为展览题诗,赞扬绵竹年画“真是洋洋大观,仿佛回到四川,门神皮影多好看,回忆幼时过年。无怪产生扬马,后来又要子瞻,工人手艺不平凡,千载百花烂熳。”可是,象这样珍贵的民间艺术遗产,在文化革命期间,却无辜地被当作“四旧”批判。打倒“四人帮”,绵竹年画再一次获得新生。在各有关部门大力扶持下,积极进行“抢救”,又总结了过去工作中的教训,狠抓创新,已取得初步成效。
目前,在新老艺人的共同努力下,一面整理和研究传统的年画,一面大胆创新。上面刊登的吴映强同志的一对门画《添上新彩盛美酒》、《喜迎新春试新衣》就是新创作的绵竹年画。我们希望绵竹年画继承优秀传统,努力表现新的现实生活,使年画艺术更好地为实现四化建设服务。(附图片)


第8版()
专栏:

北疆花赋
沈阳部队 师军红
我把这些并非名贵的花献给忠于祖国的人们……
映山红
人们赞美你,抗严寒绽破残雪,
挥舞花束,第一个向春风报捷;
人们赞美你,对朝阳吐尽丹心,
如霞似火,开遍北国山岳……
可战士爱你,爱的多么奇特,
竟赞美你凋谢的时节!
落英飘零,芳菲入土,
他们说:“这是真的豪杰!”
真的豪杰乐在北疆深深扎根,
终生抗击边关的风霜雨雪,
怒放,象一团烈火光彩照人,
凋谢,化一把泥土永守疆界!
难怪北方的泥土芳香肥沃,
多少代映山红花开花谢!
莫道落花残红,景色萧条,
转眼间,就是万木争荣的季节……
雪 花
南方的新兵初来边陲,
个个都把北疆赞美:
谁说这里已是百花凋残,
北风吹开漫天蓓蕾!
这风暴的杰作,严冬的花蕊,
咱披挂一身,做征战的甲盔——
与青松并肩:松一样挺拔,
和群山为伍:山一样雄伟!
曾迷恋那家乡的山茶,
万紫千红,似彩霞落翠微;
曾珍爱那门前的玫瑰,
香气宜人,娇艳且妩媚。
如今,爱上这北国的瑞雪,
梦里,常将她与国色天香比美:
冰肌玉骨,它又是一番风姿,
晶莹璀璨,那品格更显高贵!
不是战士的生活过于平淡,
一片雪花也能使他们陶醉,
只因酷爱自己的祖国,
天南地北的花一样沁人心肺……


第8版()
专栏:文艺新书

“三言”陆续再版
庆锡
明末著名通俗文学家冯梦龙编纂的三部白话短篇小说集:《喻世明言》(即《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人民文学出版社最近将陆续再版。“三言”每种收短篇小说四十篇,共一百二十篇。“三言”收罗的小说范围很广,除了宋元以来流传的旧“话本”外,还包括了明代说书艺人、作家以及冯氏自己的新作品。文学史家一般称宋元时代的作品为“话本”,后世文人的拟作为“拟话本”。冯梦龙在编纂过程中,经过一番精心选择,并对所选作品都作过统一的加工整理。因此“三言”堪称“话本”小说集大成的集子,是研究“话本”小说的重要资料。
“三言”的题材也很广泛,有的故事取材于史书传记,有的来源于晋唐时代的笔记小说,而多数则取材于时事和民间传说。一般说来,宋元时代的“话本”描写比较粗犷质朴,而“拟话本”的描写则较为细腻,逐渐由诉诸听觉的口头文学转变为供人阅读的案头文学。但不论是“话本”还是“拟话本”,多数篇章都能以曲折的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取胜,形成了为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风格。
“三言”中的不少篇章也表现了较为进步的思想内容,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自主婚姻的同情,对丑恶事物的抨击等,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的愿望。当然也必须指出,由于作者的时代和阶级的限制,“三言”的作品也是瑕瑜互见、美丑杂陈的。不少作品中夹杂着封建说教,渲染因果报应和色情,这些都是对读者有害的东西,需要在阅读时加以严肃的分析和批判。
《古今小说》、《醒世恒言》已经再版,《警世通言》很快也将重版发行。


第8版()
专栏:

龙多不治水
段存章
从前,每到年关,农民们喜欢买张农历,首先看看新的一年是几龙治水。如果是一龙、二龙、三龙治水,就笑嘻嘻地说:“今年保准是个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好年景呀!”如是六龙、七龙、八龙,甚至九龙治水,就皱着眉头叹气道:“唉!龙多不治水,恐怕不是旱,就是涝了!”
龙多为啥不治水?据说,互相推诿,不尽其责。现在,农民种田早已不信龙了。但“龙多不治水,官多不办事”的现象却并没有完全消除。
群众说:“如今的领导姓副的多。”副书记、副主任、副部长、副局长、副处长,成班、成排。有个单位,只有两个干事,正副部长却有八个。每天上班,由干事派活:张部长开会,李部长听汇报,赵部长搞接待……。官兵比例失调,谁领导谁也弄颠倒了。官多并不能多办事,遇事总是你推我,我推他,还真有些象群众说的那种龙多不治水了。龙多不治水的另一个原因,是分工不明确,或分工不负责。有的地方,忙的忙,闲的闲,主要领导人成了“里里外外一把手”。一条龙这样摇头摆尾地忙,负担过重,别的龙却占着龙位不摇不摆,或慢腾腾地蠕动,好象冬眠,当然治不了水。如果集体领导,个人分工负责,条条龙都能在各自的岗位上勤快起来,你治一条河,他治一条渠,同心协力,有多大的水不能治呢!?
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大大小小的龙该是紧张起来的时候了,都要积极行动去治水。龙头怎么摆,龙尾怎么甩,群众看领导,领导一定要当好带领群众实现四化的“龙头”。


第8版()
专栏:带刺的蔷薇

一条船两条心
江帆画
孔祥友诗
办公室里桌对桌,莫非又是生计策?
正副主任对面坐,准是又搞“里外通”,
只因面和心不和,他日向我猛开火!
话不投机半句多。看他低头写呀写,
一个香烟不离嘴,定是诬告陷害我。
一个浓茶不停喝;平静局面不平静,
一年到头没笑脸,“四化”重任高高搁。
二张嘴巴都噘着。斤斤计较襟怀小,
看他抬头望窗外,哪有心思搞工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