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2月4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读者·作者·编者

《放学了》读后有感编辑同志:
你报一月二十一日副刊诗配画《放学了》。指出了当前学生负担过重的值得普遍关心的问题,读之慨然,特奉和一首,以陈管见。
上课了,上课了,
快往教室跑。
复习题,练习本,
腋下一大包。
口直喘,心直跳,
汗水牵线掉。
没法吃,没法睡,
额烂头也焦。
学校考,区里考,
省上又要考。
升学率,不断长,
还说并不高。
领导们,救救我,
此书教不了!
背也驼,发也花,
明朝怎么搞?
四川新津县中兴中学 曹汉澄编辑同志:
看了《放学了》,思想上很沉重。我深深地感到当老师的对学生加重作业负担是被迫的。就拿我们学校的期终考试来说:先有校的竞赛、抽查,继而又有“公社统考”、“区统考”、“县统考”等。有些学生确被逼得早饭不吃,六点钟便来校了(要比勤学),有的还要参加晚自习,迟迟才得回家。当然,我不否认现有师资水平较低,学生原有知识基础薄弱,教与学都不甚得法,常有事倍功半的现象。但是,有些教育部门的领导只热衷于抓成绩,抓升学率,学生成绩不好,学校升学率不高,当老师的,就该点名挨整了。处在这样受压的情况下,我们只好采取下压学生的办法。所以,我要说,不但要救救学生,也要救救老师。 浙江诸暨县牌头公社中心学校 周中元


第8版()
专栏:

创业者
高伐林
水库旁有一座简陋的小屋,
小屋里有一座精巧的水库。
柔和的灯光吻着粼粼清波,
他邀我坐下,推开满桌书。
他的话滴着汗水,又沾着霜露,
对电站充满焦虑,又充满爱抚。
俯视沙盘,象俯视青山怀里的婴儿,
殷切地祝福他快长大、成熟……
多想听他讲讲当年:
深山里的炮声、碧空中的飞瀑……
他却执拗地讲着节约用电,
眼前,每一度电都是灿烂的花簇……
粼粼清波映出他焦急的目光,
也照着那满桌的书。
送我出门几步路,他也随手关上灯,
这瞬间,我更看清他透亮的肺腑……


第8版()
专栏:

同志关系
尹筝
“非公不谈话,有闻无往来。同志关系淡漠了。”有的同志有这种感叹。不能说这是危言耸听。
在我们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队伍中间,人和人的关系有多种多样。大致说来不外乎个人关系、工作关系和同志关系几大类。个人关系,谁都有,亲属、友好等等,由工作结成的或纵或横、或久或暂的关系,那更是普遍得很。问题是这两种关系和同志关系之间,应该维持什么样的关系。答案是:同志关系是工作关系的基础;个人关系要由同志关系来调节。同志关系是根本的。
素昧平生,一声同志,就可以携起手来共同斗争。
矛盾、纠葛、争论,在毕竟是自己同志这个前提下,终于心平气和地解决了。
这些不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吗?但是,至今确乎在有的单位,有同志的称呼,无同志的内容。在某些人中间,个人关系多了,同志关系少了,公事公办,冷若冰霜,公务完毕,关系嘎然而止。一扯到小集团、山头的关系,扯到“同一派”的关系,那就亲密无间,什么困难都能解决。这种倾向如果发展下去,将孕育着极大的危险。
抽掉了同志关系,谈工作,搞往来,通有无,不是在我们队伍里面煽起冷漠的气氛,就是滋长利己的心理。看看那些
“发达”的社会吧,对名利的追逐,把人们分裂成多么深刻对立的个人主义者啊!“朋友就是对我有用的人。”别的是没有的。
同志,使我们组成了千百万人的大军,走过了漫长的战斗道路,赢得伟大的胜利。今天以至久远的将来,还要在这种崇高的牢固的关系中,去攻占一个比一个更艰险奇伟的高地。


第8版()
专栏:

草丛间的犬吠
诸焕灿
《史纲评要》里有一段关于赵师?行径的记录,字数不多,但却把一个奉承拍马者的丑态勾画得淋漓尽致。
南宋宁宗庆元间,有一天,奸诈擅权的宰相韩侂胄路过南园山庄。他环顾了一下四周的竹篱草舍说:“此真田舍间气象,但欠犬吠鸡鸣耳。”这话被随行的赵师?听到了,不一会,道边草丛间就传出了狗叫声。韩近前一看,原来是赵师?正藏身于草丛间学着狗叫,一时乐得大笑。而“闻者莫不鄙之”。赵师?由于一贯谄附韩侂胄而得以工部侍郎又知临安府,成为韩的一个得力心腹。明代著名学者李贽对这段记载有句评语:“你道今日便没有师?吗?”这句话,还是值得一些人深思的。


第8版()
专栏:温故知新录

跪进食求报答
张青山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有一段记载:
“管仲束缚,自鲁之齐,道而饥渴,过绮乌封人而乞食。乌封人跪而食之,甚敬。封人因窃谓仲曰:‘适幸及齐不死而用齐,将何报我?’曰:‘如子之言,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我何以报子?’封人怨之。”
看这“绮乌封人”,行为是如此之卑(“跪而食之”),言语是如此之鄙(“将何报我”),真活生生一副小人像!
我因此抚卷而思:若今之谄媚如此公者,倘使亦读至此,可也曾以袖遮颜曰:“羞死奴家”不?
也真好一个管仲,只三言五句,使谄谀者张口结舌,羞愧无地,心死意绝。
若天下都如管仲,则不知那些奴颜婢膝以欲利,阿谀奉承以望宠之辈,将何以自容!
使天下都为管仲,则耳畔讥议之声不闻,扪心自问无愧,何乐而不为之。
当然,粉碎了“四人帮”,一切都有好转。然而,以天下之大,象“绮乌封人”的人,仍还不少,唯望我们的某些做领导工作的同志,勉为管仲。要知道善与恶、功与过,人民是会看得见、分得清的。


第8版()
专栏:桃李篇

温暖
韩少华
大队旗手把队旗抖开。鼓号手们把铜号、大小鼓的电镀饰件儿也都擦得耀眼。少先队大队会就要开始了,可辅导员发现,大会报告人又没了影儿。唔,他知道该去哪儿请。
远远地,就见锅炉房的门半开着。老校工正围着炉口忙着什么。辅导员知道,多少年了,老人除去管锅炉,一入冬,还从各班卸下的炉灰里一块一块地捡煤核。渐渐地,孩子们也跟着捡啦。后来,入冬捡煤核,成了全校的一项值日制度,一直延续到一九六六年……
去年入冬,老人进了二年级办公室,说:“哪位老师班上有爱偎热被窝儿的,怵头学算术的,给我俩……”商量妥了,当天课后,全年级各班值日生就按要求,把卸下的炉灰倒在了指定地点。
第二天大早,一个胖乎乎的男孩,从老人那儿领了工具,蹲到灰堆旁捡煤核;一个文弱的女孩也领了个小本子,一边数,一边记:“……二班六块,三班十块……”接着,把煤核按原数送回各班。周末,一张标明二年级各班本周每天倒掉煤核多少块,合计倒掉多少块的统计表,以“节煤值周小组”的名义,在校园里公布了——就这样,节煤活动,在全校开展起来……
现在,越临近锅炉房,辅导员越担心老人不肯谈自己。他知道,每次上级或是记者来,老人总说,解放初,区委派来那位女校长,是怎么一有空就来锅炉房帮他清炉渣;入了冬,又怎么蹲到灰堆旁捡煤核。他记得,那天来请老校工时,老人又提起当年的老校长了:“人家一进这门口,就拉住我的手,说起我小时候上街捡煤核的事——她,都知道;还说,‘从前是为一家一户,现在可是为了给咱第二代更多的温暖’……可这‘温暖’,是什么呢?慢慢儿地,我觉着它是一股子劲,一股子能存到身上,攒在心里头的劲……老校长啊,你人是早不在了;可当年从你手上传给我的那股子热劲,直催着我干到了今天……”
辅导员进了锅炉房。老人扫净了炉口,又望望那封好了的煤泥底正窜出的一小缕火苗儿,才招呼他:“又动员我说自个儿来啦?好,”老人关上门,边走边说,“有一回,我听见教室里一位老师给孩子们讲课,说这煤,就是树在地底下压了多少万万年,才变成的;还说,煤是祖国怀里的宝贝。我想,既是这样,就该想办法让煤里的热劲都喷出来,暖到孩子们身上,心上;也该想办法让孩子们从小就学会疼爱从祖国怀里掏出来的宝贝,从小就懂得为别人多攒点热劲,象当年老校长嘱咐的那样……哦,我上台这么说,你看行不行?”
大队会开始了。老校工正在发言。主席台上,辅导员坐在那个胖男孩和文弱的小女孩——节煤值周生代表旁边,听着,看着;渐渐地,他觉得每个孩子胸前的红领巾,都仿佛变成了一缕缕从心里跳出来的,燃烧着自己,也温暖着别人的火苗儿。


第8版()
专栏:

《中国风光》画册前言
廖承志
《中国风光》画册的出世,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这本《中国风光》,是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三十周年而编辑出版的。编辑这本画册和踏遍我国东南西北各地进行摄影的同志们,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中国风光》画册可以说是无数同志流着汗水编成的。
《中国风光》显示出我国山河景色的壮丽多姿,而且大多数照片都是过去未曾发表过的。中国人民可以从这本画册中看到祖国的可爱和伟大,外国朋友们也可以看到中国的景色绝不逊于世界各地。
《中国风光》的内容包括我国三十个省、市、自治区的一些著名的风景胜地。这里有山水甲天下的漓江,有瑰丽的长江三峡,有人迹罕至的长江和黄河源头的景色。这里有奇松、怪石、云海交织成的奇诡多姿的黄山,有以雄伟险峻著称的华山。那屹立在齐鲁平原上的巍巍泰山顶上,人们正看着一轮红日冉冉升起。从飞机上俯瞰拍摄的珠穆朗玛峰正象一座巨大的金字塔,矗立在奔腾逶迤的喜马拉雅山群峰之上,展现了这世界第一高峰无可比拟的雄姿。
暮春三月,莺飞草长,明媚秀丽的江南景色,总是令人神往。在这里你可以看到轻舟荡漾的西湖和春花灿烂的太湖……
举世闻名的长城,东起渤海之滨,西至祁连山下,蜿蜒于崇山峻岭之间,雄关高峙,仍然是那么吸引着人们的兴趣。具有历史和民族特色的古迹,苍茫的大海,无边的森林,边寨民族地区的风貌,神秘的洞穴,高山的草甸,沙漠的驼铃,雪山,冰峰,苍松,翠竹和那保护区的原始自然景色,都历历在目。在这里我们还可以看到地处亚热带的宝岛台湾的旖旎风光。
在这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的山川风物,诗人为之歌咏,画家为之写照,现在以最具有真实性的一幅一幅彩色摄影作品,呈现在读者面前,使人不忍释卷。
《中国风光》画册的出版,对中国旅游事业的发展,是一个贡献。人们可以凭着这本画册,按图索骥,寻找他想一游为快的地点。人们也可跟着它的线索,试行探索千百年前的历史陈迹。人们也可以依照这本《中国风光》找到他赏心悦目的风景……
回忆几年前,妖魔鬼怪们曾经大发雷霆,指责开展旅游是“出卖祖国的山河,是卖国主义。”诬蔑出版风光古迹是“封、资、修”。曾几何时,这些丑类烟消云散了,祖国安定团结,欣欣向荣。中国的风光也重见天日了。
我祝贺《中国风光》的出版,并盼望热爱中国山川风物的中外人士,人手一册。


第8版()
专栏:

扬水站 〔木刻〕 莫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