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2月26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扑不灭的怒火
新华社记者述评
近几天,从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不断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为了抗议苏联占领阿富汗,喀布尔市民上街游行示威,商人罢市,公务人员罢工,军人倒戈,穆斯林高声呼喊“俄国佬该死”……这一切表明,阿富汗人民反抗苏联占领的正义斗争有了明显的发展。
面对阿富汗人民如火如荼的反抗斗争,苏联占领者十分惊慌。他们急忙调动军队,对示威群众和倒戈的官兵进行武装镇压。喀布尔市陷入了一片恐怖气氛之中,枪炮声连续不断,军用飞机在低空盘旋呼啸,坦克和装甲车在街上来往奔驰,官方电台反复广播关于“上缴武器”的命令,戒严时间已由原来的二十三点开始改成了由二十点开始,凡四人以上的约会均被禁止,等等。应当指出,这些法西斯行径正好暴露苏联社会帝国主义外强中干的虚弱本质,暴露它陷进泥潭的窘境。
在进行武力镇压的同时,莫斯科还散布谣言说,在喀布尔爆发的群众抗苏爱国运动是由美国、中国、巴基斯坦等国对阿富汗“发动”的“不宣而战的战争”。但是,这种自欺欺人的伎俩丝毫无助于苏联占领者摆脱目前在阿富汗的狼狈处境。相反,它告诉人们,为了大规模镇压阿富汗人民的反抗活动,为了向阿富汗增派更多的苏联军队并实行长期的军事占领,莫斯科现在需要制造借口。
苏联侵略者本来是想利用阿富汗政府军去镇压阿富汗人民,让阿富汗人自相残杀。可是,成百成千的政府军官兵拒绝向老百姓开枪,相反掉转枪口愤怒地将仇恨的子弹射向苏联侵略者。越来越多的阿富汗官兵与游击队站到一起打击苏联占领军。这使苏联入侵者处于更加难堪的境地。现在,城市人民的示威、罢市、罢工等抗议活动,又使苏联占领者赖以立足的城市也变成了危险区。苏联军队赤膊上阵,用枪炮镇压和屠杀阿富汗人民,只能激起他们对苏联侵略者更深的仇恨和更激烈的反抗。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蒺藜者收刺。不管苏联往喀布尔调去多少飞机、坦克和士兵,也不管苏联采取多么残酷的镇压措施,阿富汗人民仇恨外国占领者的满腔怒火是扑不灭的!请听,强悍的阿富汗穆斯林又在夜幕下愤怒呼喊:“俄国佬该死!”


第6版()
专栏:

穆斯林游击队经常利用夜晚进行活动。这是游击队员们最近在阿富汗西部赫拉特附近的一个村子张贴游击队领导人画像。 传真照片(新华社发)


第6版()
专栏:

二十四名阿富汗军官逃到巴基斯坦
新华社北京二月二十四日电 伊斯兰堡消息,据西方通讯社今天报道,阿富汗的二十四名军官和两名前议员已逃到巴基斯坦。
据巴基斯坦瓦齐里斯坦南部地区的一名边防官员说,这批阿富汗逃难者是由马索德率领的,他是阿富汗政府军的边防准军事部队的一名少将。
马索德告诉巴基斯坦官员说:“阿富汗人已经起来反对苏联入侵阿富汗,他们是真正的穆斯林,不能容忍外国的干涉。”
这次逃到巴基斯坦的阿富汗前议员是奈尔·穆罕默德和赛卡尔·马扎尔汗。


第6版()
专栏:

“有限主权论”花样翻新
谢文清
在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交替之际,克里姆林宫对阿富汗发动了大规模的武装入侵。这是北极熊给七十年代留下的“纪念品”,也是它献给八十年代的“见面礼”。这种“礼”“品”,上面刻着“有限主权论”这个俄国标签。
一九六八年苏联军队侵占捷克斯洛伐克,当时苏联宣传机器曾搬出一块“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招牌,以示苏军进占捷境,只是“家长”动用“家法”来惩办“家员”。国际上也有人认为苏联这种侵略行动可能是有限的——限于这个“大家庭”之内。如今,阿富汗的被占领已证明这种认识并不符合实际。连苏联的宣传机关也痛感“大家庭”论已不够用,必须另创新的论点才能适应“有限主权论”的发展。果然,在去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和今年一月三日的《真理报》上,“有限主权论”的新论点就应运而诞生了。这便是阿·彼得罗夫先生的文章和《真理报》的评论。
“友好条约”,这是莫斯科先生们为苏联侵占阿富汗推出的第一张护身符。彼得罗夫说,苏联“在作出”进兵阿富汗的决定时是从“两国订有友好条约出发的”。这就是说,是苏、阿“友好条约”赋予了苏联侵占阿富汗的权力。俗话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句话确实使人对“有限主权论”有更深一层的领悟。美中不足的是,《真理报》没有交代清楚:根据此种论点,缔约的另一方是否也有权向苏联派兵呢?
“睦邻合作”,这是苏联为侵占阿富汗而推出的第二张护身符。《真理报》说,因为阿富汗是苏联的“近邻”,所以苏联“有权”向它开刀。苏联所说的“邻国”这一概念的外延是很广阔的,它决不限于陆上同苏联接壤的国家。在苏联的言论中,“邻国”包括海上同苏联“接水”的国家。比如日本和瑞典等就常被称作苏联的邻国。以此类推,地球上一切有海岸线的国家“在理论上”都有被苏联当作象阿富汗那样的“邻国”来对待的荣幸。
“补发请帖”,这是苏联入侵阿富汗而推出的第三张护身符。这是从越南搬过来的。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越南当局派兵占领别国首都,赶走别国政府,而后把自己口袋里雕刻好的木偶掏出来扶上正位,并立刻责令它给入侵者“补发”请帖一张。
一年之后,一九七九年十二月,苏联政府在阿富汗也依样画葫芦。可是,这张“请帖”漏洞百出,连何年何月何日发出,邀请人是谁,都急得来不及填上,成为国际社会的笑柄。
莫斯科为入侵阿富汗而推出的最后(迄今为止)一张护身符是“联合国宪章”。据彼得罗夫说,苏联是根据联合国宪章的“集体自卫”原则而攻占阿富汗的!真是堂皇之至!可是,联合国宪章的这一条,乃指某国受到外来军事入侵时有同盟国行使“集体自卫”的权利。但在去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即苏军入侵阿富汗之前,究竟有哪个国家派兵攻入了阿富汗呢?不但《真理报》和彼得罗夫,连他们的上司都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再说,如果十二月二十七日果真有这种武装入侵,苏联为何不去联合国告状?为什么苏联在联合国特别紧急会议上反而成了被告?为什么联合国大会反而以一百○四票的压倒多数通过决议勒令苏联从阿富汗撤军?
“大家庭”成员国、“友好条约国”和“邻国”,对于世界多数国家来说,三者必居其一,都在“有限主权论”的适用范围之内。不过,“有限主权论”的理论和实践都在不断发展,当苏联选中它的下一个目标时,它又将搬出什么更加“新颖”的理论,人们等着瞧吧!


第6版()
专栏:

拒绝执行苏联占领军镇压人民的命令
阿富汗四千士兵掉转枪口向苏军开火
喀布尔人民不顾血腥镇压坚持罢市示威
本报讯 据合众国际社消息,四千名阿富汗政府军二十二日掉转枪口,向在喀布尔指挥他们的苏联指挥官开枪。
据报道,苏联军官曾命令在这个战火纷飞的首都的阿富汗士兵射击成千上万抗议苏联军队占领他们国家的愤怒的穆斯林。但是,阿富汗士兵拒绝这样做。
驻在喀布尔的阿富汗正规部队中的一个有八千人的师中“差不多大多数人”已经哗变,因此引起交战。来自阿富汗的旅客说,二十二日和二十三日,战斗一直在继续。目击者说,二十三日在喀布尔还听到苏联武装直升飞机发射火箭、T—62坦克进行猛烈射击和自动武器开火的声音。他们说,明亮的火光把喀布尔国际机场照得通明。
报道说,哗变的阿富汗军队已加入穆斯林示威者行列,并带去了大量枪炮,他们还击了被调去战斗的苏联军队。
尽管在喀布尔发生战斗,但是,商店仍在继续进行他们的罢市,以表示他们对俄国占领阿富汗的愤慨。他们不管官员们的催促,拒绝开门营业。
另有消息说,苏联驻阿富汗大使同卡尔迈勒主席会晤后,召开了一次内阁会议,宣布阿富汗陆军第十一师、第十九师和第二十一师“已予解散”。
新华社北京二月二十五日电 据西方通讯社报道,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罢市在继续,并且不断听到枪声。
据合众国际社报道,二十一日阿富汗人民在喀布尔举行的大规模示威和罢市,遭到苏联侵略者的残酷镇压,至少有一百人死亡,数百人受伤。这家通讯社引用到达巴基斯坦的旅游者的话说,目前喀布尔呈现一片凄凉景象,到二十四日,全市商店和市场仍然关闭;尽管大街上没有行人,苏联米格战斗机和武装直升飞机仍在进行低空飞行。报道说,在喀布尔还不断听到枪战声,整个城市秩序仍然没有恢复正常。
据报道,在阿富汗东北部的拉格曼市,二十三日也发生了反对苏联侵略者的示威。(附图片)
阿富汗地形图 朱育莲绘


第6版()
专栏:

阿富汗人民反侵略斗争使苏陷入困境
各国领导人谴责苏侵阿危害世界和平
据新华社达卡二月二十五日电 孟加拉国和南斯拉夫两国外交部长二十四日晚上在达卡发表的一项联合声明指出:只有外国军队撤出阿富汗,那里的危机才能得到解决。
声明指出,他们要求严格执行联合国宪章的原则和不结盟运动要求撤走外国军队的政策,并制止对阿富汗内部事务的任何干涉。
据新华社达喀尔二月二十四日电 埃及外交国务部长布特罗斯·加利今天在这里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谴责苏联干涉阿富汗。他说:“这次干涉行径威胁着我们地区的和平和世界和平。我们反对并谴责这种干涉。”
据新华社北京二月二十四日电 巴黎消息:沙特阿拉伯王储法赫德对巴黎《费加罗》周刊发表谈话说,苏联出兵占领阿富汗以后,阿富汗附近的其他穆斯林国家已处于真正的危险中。
他说:“我们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来保卫我们的人民和我们的利益。”“但是,显然,我们也依靠朋友来加强防御,以反击任何侵略。”
据新华社安卡拉二月二十五日电 土耳其外交部长哈伊雷丁·埃尔克门在大国民议会的一次会议上表示,土耳其响应伊斯兰国家外长特别会议关于阿富汗事件的呼吁,要求苏联军队撤出阿富汗。
据新华社罗马二月二十四日电 意大利社会党总书记克拉克西今天在米兰说:“苏联在阿富汗遇到了人民广泛的抵抗,这种抵抗使傀儡政权越来越孤立。使外国占领军的处境日益困难。”莫斯科正置身于一场充满着风险和日益明显的恶果的冒险。
据新华社日内瓦二月二十二日电 最近以来,瑞士议会、一些政党和群众继续谴责苏联武装入侵阿富汗。
瑞士国民院外交委员会昨天在伯尔尼举行会议时,一致谴责苏联侵略阿富汗。
瑞士共产党(马列)二月十六日在苏黎世举行的一次会议上通过决议,抗议苏联入侵阿富汗,要求苏联立即、全部和无条件地从阿富汗撤军,决议还指出苏联是一个法西斯的和帝国主义的超级大国。
二月十六日,在日内瓦苏联常驻使团驻地前爆发了群众示威,抗议苏联入侵阿富汗。


第6版()
专栏:

虚伪的诡辩 绝望的阴谋
各国舆论谴责勃列日涅夫制造借口长期占领阿富汗
新华社北京二月二十五日电 日本和泰国报纸最近发表社论或评论抨击勃列日涅夫二十二日发表的对选民讲话,并指出,苏联正在制造借口拒绝从阿富汗撤军,企图长期占领阿富汗。
日本《东京新闻》二十五日发表社论指出,勃列日涅夫的讲话“只不过是在为苏军占领阿富汗进行诡辩”。
社论说:“世界虽大,而相信苏联所说的入侵阿富汗的理由的国家却寥寥无几。”社论指出,苏联的入侵已遭到阿富汗人民日益加剧的抵抗,苏联“已经陷入了泥潭”。
泰国《中华日报》二十五日发表评论说,勃列日涅夫对选民谈话时“提出了从阿富汗撤军的条件,即所谓美国及阿富汗的邻邦终止对阿富汗的
‘干预’,苏联便愿撤兵。”这显然是企图为苏军长期占领阿富汗制造借口。
评论说:“其实,干预阿富汗的就是苏联,并非其他国家,这是任何美丽的言词都无法掩饰的。”
泰国《泰商日报》二十四日发表评论揭露了苏联指鹿为马、颠倒黑白的卑劣手法。评论说,苏联一方面在阿富汗进行残酷屠杀,一方面把责任诬栽在别人身上,实在拙劣至极。
《新中原报》二十五日发表的评论强调,苏军对阿富汗的占领并不能征服英勇的阿富汗人民。评论指出:“历史昭示,用武力侵略他国者,结果必然失败,自食其果。”
新华社波哥大二月二十四日电 哥伦比亚《世纪报》最近两天发表编辑部文章,指出勃列日涅夫关于一旦美国及其盟国不干涉阿富汗内政时,苏联将把其侵略军撤出阿富汗的讲话是“虚伪的诡辩”和“一个绝望的阴谋”。
这家报纸认为,勃列日涅夫这些讲话的目的是为了“警告所有那些以某种方式声援正在惨遭到刽子手迫害的阿富汗人民的人”,也是为了表明“苏联将毫不犹豫地使用更多的武力来保持和增加苏联在世界的影响,因为勃列日涅夫已经发现,西方的怯懦是俄国坦克最好的盟友”。
《世纪报》强调指出,导致最近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和其它城市总罢市的阿富汗人民的强大的抵抗“使俄国人陷入了困境”。
据新华社罗马二月二十四日电 意大利都灵《新闻报》二十四日发表评论,抨击勃列日涅夫最近一次讲话中关于苏联入侵阿富汗是应阿富汗三届政府请求的谬论。评论写道:当苏共领袖在克里姆林宫大会堂讲话的时候,喀布尔的大街上人民在举行游行示威,要求苏联人滚出去。勃列日涅夫和他的书记们也许来不及修改讲话以适应新的事态。苏联的论理方法多少有点象重型坦克,难以适应新的方向。但是,苏联领导人没有修改讲话的原因,更可能是因为没有改变其决心。


第6版()
专栏:资料

兴都库什山——阿富汗脊梁
兴都库什山脉是亚洲大山脉之一。它起源于帕米尔高原,自东北向西南横贯阿富汗全境,绵延一千二百多公里,使阿富汗全国五分之四的土地上遍布山脉和高原。兴都库什山一向有“阿富汗的脊梁”之称。
兴都库什山也是世界有名的高山之一,平均海拔五千米。东段有海拔七千米以上的雪峰,其中在巴基斯坦境内海拔七千六百九十米的米尔峰最高。西段的山峰高度下降到一千米以下。
兴都库什山多陡壁悬崖,山峦重叠,地势险要,交通不便。但有一些山口,自古为东西方交往的孔道,其中巴米安山口就是唐代玄奘前往印度取经时经过的山口。开伯尔山口是阿富汗通往巴基斯坦的重要隘口,也是由西亚进入印度次大陆的要道。古代的丝绸之路,就是从我国西部越过帕米尔高原,沿着阿富汗境内兴都库什山麓通往波斯、阿拉伯和欧洲的。 ·仓吉·


第6版()
专栏:

喀布尔的枪声
梁丽
苏联侵略者脚下的火山——阿富汗正在隆隆作响。苏军重兵把守的喀布尔罢市已持续五天,大多数政府雇员也举行了罢工。群众公开喊出郁积在心头的怒火:“打死俄国佬!”四千名阿富汗政府军不听苏联军官镇压人民的命令,掉转枪口向占领军开火。喀布尔的群众示威和军队哗变反映了整个阿富汗的爆炸性局势。
迄今,苏联已向阿富汗运出侵略军十万人,配备各种武器,包括新式的BMP装甲运输车和PT—76水陆两用坦克,以及能发射火箭的米格—24武装直升飞机。苏联的军火物资正源源不断地运往阿富汗。除了一星期几次由卡车、装甲车、坦克组成的车队外,每天还有二十架安—12和伊尔—76运输机空运食物到喀布尔。
尽管侵略军人数众多,装备精良,但他们目前仍只能防守城市和控制少数几条战略公路。分散在广大农村、山区的与人民血肉相联的穆斯林游击队以及他们采取的打了就跑的战术,使苏联侵略军坐卧不宁。
最初派往阿富汗的苏联后备役军人,大都来自苏联的穆斯林地区。这些士兵发现受骗,士气低落,已纷纷被撤回国内,改派苏联欧洲地区的士兵。阿富汗的政府军更是使侵略者放心不下。九万阿富汗军队中,已有一半开了小差或参加了游击队。剩下的这一半也靠不住。他们往往成了点缀品。由于不被苏联占领军当局信任,阿富汗军队大都没有武器,白天在大建筑物门口站站岗,到了晚上,特别是宵禁以后,街上就只有苏联坦克和装甲车通行了。
阿富汗许多地方山高路窄,是游击队打伏击的好场所。游击队最喜欢用大圆石封锁公路,然后干掉来清路的士兵。从苏联通往阿富汗的公路上有许多烧焦了的车辆和坦克。从苏联入侵以来,估计已死伤了五千名苏联军人。在赫拉特地区和喀布尔与坎大哈之间的地区常有小规模冲突。在东北山区,特别在巴达赫尚、拉格曼和库纳尔三个省战斗比较激烈。巴达赫尚省的法扎巴德机场一度为游击队控制。苏联军队往往用大炮、火箭筒、凝固汽油弹进攻游击队,甚至还使用了毒气。这当然只能激起阿富汗人民更大的仇恨。
苏联拒不从阿富汗撤兵,它指望在春天化冻后再增加几万侵略军,仗着优势兵力和装备去消灭游击队,巩固它对阿富汗的占领。但是,苏联侵略者既然已经在阿富汗播下了仇恨的种子,那么,毫无疑问它必将自食恶果。喀布尔的枪声预示着侵略者的必然灭亡。


第6版()
专栏:

莫斯科无奈供认阿富汗局势不稳
新华社北京二月二十五日电 莫斯科消息:苏联宣传机器昨天第一次无可奈何地承认,在苏联侵略军占领下的阿富汗局势不稳,同时又诬蔑阿富汗人民的反抗斗争是什么“国际反动派大规模阴谋活动”的结果。
《真理报》二月二十四日写道:“今天,喀布尔尚未恢复正常生活。时而从城市的各个角落传来自动步枪的枪声”。
这与苏联几周之前竭力渲染的苏联占领下的阿富汗一派和平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真理报》把最近在阿富汗爆发的声势浩大的反对苏联占领的斗争一古脑儿都说成是“一大批经过专门训练的间谍和匪徒”干的。而且“反革命的足迹来自阿富汗以外”。它还攻击在阿富汗有人“煽动宗教不和,在各地制造混乱,抵制当局的各项指示,破坏经济,阻挠实行革命改革。”《真理报》的这些攻击却正好拆穿了它的主子宣扬的西洋景,苏联领导人不久前还大肆散布阿富汗根本不存在任何反抗和“冲突”。
苏联报刊这种象热锅上的蚂蚁似的表现引起了世界许多新闻界同行的注意。路透社指出:“自莫斯科两个月前军事干涉阿富汗以来,苏联报纸今天第一次报道了那里局势普遍动荡,把这归咎于外国支持的‘反革命势力’。”“显然《真理报》这篇文章表明,苏联报纸现在将进一步着重强调西方国家对阿富汗的所谓干涉,以证明苏联军队继续留在那里是有道理的”。
南斯拉夫通讯社指出:“自从苏联军队进入阿富汗以来,这是苏联第一次用如此引人注目的措词描述阿富汗的冲突”,“然而,直到现在,还没有发表过有关苏联(在阿富汗的)行动的消息。”


第6版()
专栏:

阿富汗的民族
阿富汗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它有十多个民族,人口将近二千万,由阿富汗族、塔吉克族、乌兹别克族、土库曼族、努里斯坦族、俾路支族以及其他民族组成。多数居民信奉伊斯兰教。普什图语和达里语(与波斯语大体相同)是他们的官方语言。
阿富汗族(又称帕坦族、普什图族或巴克同族)是阿富汗最大的民族,约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多数居住在阿富汗的中部、南部和兴都库什山以南和较大的城市中。
塔吉克族,约占总人口百分之三十以上,他们居住在兴都库什山北部,过着定居的生活,大都从事农业。
乌兹别克族,只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五,居住在阿富汗的北部,主要从事农业,只一小部分人从事畜牧业,过着游牧生活。
土库曼族,数十万人,大部分从事畜牧业,小部分从事农业。
苏联中亚地区也有塔吉克、乌兹别克、土库曼等少数民族。据报道,这次入侵阿富汗的苏联军队中就有不少是这些民族的士兵。
俾路支族,六十万人,分居于阿富汗南部尼鲁姆兹、赫尔曼德和坎大哈三省。
阿富汗各族人民勇敢勤劳,慓悍善战,具有反帝反殖斗争传统和进行游击战的丰富经验。今天他们正在为抵抗社会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而顽强斗争。人们可以很有把握地预言,阿富汗人民传统的独立精神和战斗传统,将通过反侵略斗争进一步表现出来。阿富汗将成为苏联占领军的坟墓。·舫·


第6版()
专栏:

俄国佬说:“制止美国干涉伊朗内政,我反对任何经济制裁。”
原载美国《华盛顿邮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