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2月21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大胆联系群众
秦力党
最近,看到一幅画,画的是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在和一群淳朴的农民促膝交谈的情景。农民们在向自己的领袖倾吐着心里话,而列宁则全神贯注、热情地倾听着,气氛是那样融洽和无拘束。由这幅画产生了一些想法。
我们的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应该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把他们的安危冷暖时刻挂在心上。要做到这一点,不和最普通、最广大(也就是所谓“最下层”)的群众发生联系、多多接触,是不行的。听下级的汇报,看印发的各种材料,在众人簇拥下的“走马看花”,不会那么全面、细致,往往会看到些现象,以偏概全,不合实际,也容易滋生官僚主义。因而我们的一些同志,尤其是“第一把手”,应该学习毛主席、周总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大胆地走到群众中去,同普通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交朋友,倾听他们的声音。是不是可以建立这样一个制度:每隔一段时间,例如半月,一月,或者一个季度,抽出半天、一天或几天的时间,从最基层找各行各业最有代表性的群众(男女老少)来,和他们坐在一起,面对面地进行一下“民意测验”,首先打消他们的顾虑,然后请他们谈谈自己的生活、工作、情绪、思想、看法、建议、要求、希望等,还要请他们提出批评,替领导机关出谋划策。或者在研究、解决某一行业、某一部门的工作时,负责同志专门去这一行业、这一部门同群众座谈,倾听他们的呼声。
比如奖金问题,普通群众的看法到底如何,我以为报纸上只反映了一部分。领导同志是不是可以专程去一个普通的车间、班组,同群众平等地交换一下意见,象毛主席说的那样,解剖一个麻雀呢?我想,这样做是有益无害的,群众会拍手欢迎的。
我这里所说的“人民群众代表”,不是专指已经获得了荣誉的先进代表,而是指大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就可以当的这种“代表”。
领导同志如果能及时、准确、完整、全面地听到来自基层的人民群众有代表性的意见、建议、看法和迫切的希望,就能使自己所负责的那个地区、那个部门的工作,做出的决定更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也就能得到人民群众真挚的拥护。迈开双脚,大胆到群众中来吧!


第8版()
专栏:连载

老舍的童年
舒乙整理
老舍的父亲是个旗人,他的祖辈随着骠悍的满族大军由东北打入关内,灭亡了明朝,建立了清朝。可是满人的军事编制始终没有取消,清朝皇帝把满族的男人编入兵团终生服役。一开始是四个大兵团,以四面不同颜色的旗帜为标记,有黄旗、蓝旗、红旗、白旗,后来又扩建了四个兵团,叫镶黄旗、镶蓝旗、镶红旗、镶白旗,一共号称八旗。就这样,旗人成了满人的代名词。老舍的父亲属于正红旗。他的职业是当兵,充当一名护军,以保卫皇帝住的皇宫为职务,每月领三两银子,加上春秋两季领的老米,便是他的全部收入,当时叫
“钱粮”。老舍降生的时候,父亲正在皇城的什么地方值班。他万万没有想到,他这个世代只出武士的家族会添了一个日后以文学家著名的小儿子。不过,当时,这位未来的文学家正赤身裸体地躺在炕上被冻得奄奄一息,大人们正在为挽救母亲的生命而奔忙。清晨这位护军返回家来的时候,大姐含着眼泪告诉了父亲两个消息,一个好一个坏:又添了一个小弟弟,可是,妈妈昏过去了,半夜才醒过来。
以后的事实,似乎愈来愈证明,这位命大的孩子的命真是不小,足以使老妈妈们为自己的高论而十分得意:
一岁半的时候,差点死于八国联军的屠刀之下;
二十三岁的时候,差点死于肺病;
二十五岁的时候,以瘦弱的身体远渡英国,好心的朋友告诉母亲,恐怕不会活着回来了。害得母亲常常一个人坐在炕上发呆,不知暗暗地把多少眼泪咽下了肚;
三十八岁的时候,只身挤入最后一列火车,逃出济南,差点落入日本人的手中;
四十岁的时候,差点被山洪冲走,以后,又差点死于日本侵略军的炸弹;……
总之,一直到他六十七岁之前,虽然有各种曲折和惊险,他始终活着,而且成了一个很有成绩的作家。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一九六六年八月二十四日,这位文学家突然离开了人世,他被活活地折磨死了。象故意嘲弄那些好心的老妈妈们的祝福似的,他的生命过早地悲惨地结束了。这一次,他的亲人、他的朋友都没能帮助他和保护他,象当初他的大姐所做的那样。他死的时候,人们都不明白发生这突然的悲剧的原因是什么。老年间老妈妈们常常把一些解释不了的现象归结为命运,编出诸如命大或命乖等说法,难道现在的人们还要去仿效他们吗? ②


第8版()
专栏:

山间小桥
田辛垦
山间小桥,默默地横卧在深山峡谷,紧紧地亲吻着幽静的两岸,伴随它的却是那跳跃的流水欢歌。
山间小桥,当然,远不如水泥桥、石拱桥、铁架桥那样雄伟瑰丽,只不过是三木、两木甚至是独木桥;但在征途跋涉的人们眼里,它并不因此减色。因为小桥是前进的跳板,紧衔着前进的大道,通向祖国的山山水水。当你驰骋于祖国的天南地北,攀越于千山万水之间,小桥总舒展着它的躯体,使你越过深涧,安然到达彼岸。
在经过一番繁忙的送迎之后,山间小桥依然静静地横卧在深山峡谷,只有桥下的流水哗哗地发出声响。


第8版()
专栏:

迷 〔套色木刻〕 王逸心


第8版()
专栏:

老矿长
韩桐芳脸色赛古铜,眼含两颗星,一双手——似铁钳,两只脚——行如风,别看咱们老矿长,六十挂了零,而今采煤打头阵,爱和小伙比输赢!轰隆隆,轰隆隆,井下腊月春雷动。哗啦啦,哗啦啦,百里煤海春潮涌!老矿长还是当年那股劲,——进攻专爱硬碰硬;老矿长还是当年那脾气,——不拿下“山头”不下阵!忽听掌声响,挤得巷道不透风。突击队的小伙子,缠住矿长要“取经”。只见矿长手一挥,煤海深处走雷霆:“一心为四化建设多采煤,浑身就有用不完的原子能!”


第8版()
专栏:

天山新曲
杨眉冰碴花开在高高的松树,天空中垂挂着浓重的云雾,这里聚集钢人铁马的队伍,开山的炮声回荡在深谷。两米外便看不清人影,一锤砸下便溅起一片水珠,加紧施工的南疆铁路,汽笛声激荡着人们的肺腑。拿惯农具的手操起了风镐,牧歌嗓子又把夯歌喊出,雪山下扬起长长的飘带,饱含人们多少深切的祝福!祖祖辈辈在这里耕作、放牧,如今亲手修建一条铁路,红绿旗伴着山风歌唱,溶进了天山人晶莹的汗珠!


第8版()
专栏:

赶集路上
赵荣乡路好似彩色的河床,赶集的人象溪水流淌,我胸中涌起一团浪花:路,咋这么热闹,这么繁忙?小姑娘肩背辣椒闪红光,老大娘筐中公鸡扬脖唱,张二哥推车猪肉直流油,李三嫂挑担麻花满路香……杨柳站在道旁看的清,池塘卧在路边眼睛亮,现在,请你们悄悄告诉我:路上咋这么热闹,这么繁
忙?


第8版()
专栏:生活里的科学

焰火的科学
王真
相传古印度人把焰火叫做“孟加拉”。在佛教祭祀典礼时,僧侣们藏在寺庙暗处,突然放出五颜六色的焰火,把周围照得通亮,象征佛爷和神仙降临,给宗教仪式增添神秘色彩。
无论是院子里燃放的小型焰火,还是由大炮发射的巨型焰火,它的五光十色都是化学药品变的“魔术”。金属离子的外层电子,受热激发,就放射出五彩斑斓的光。不同的金属离子发出不同的颜色。猩红色是硝酸锶“染”成的;葡萄紫是硝酸钾着的色;硝酸钡能发出苹果绿色的火花;至于耀眼的白光,那是铝镁粉灼烧后放射出来的。如果将几种化学药品合在一起,发射出来就是五颜六色的了。
科学家本生和基尔霍夫在一百多年前注意到各种金属离子的焰火色彩,并用棱镜和放大镜,记载各种物质的光谱,建立了光谱分析法。他俩发现,元素的光谱各有特征,而且特别灵敏,连三十万万分之一克的元素都逃不过光谱分析的慧眼。由此,他俩发现了新元素铯(意为天蓝色)和铷(意为暗红色)。“焰火实验”又导致后来新元素铊、铟的发现。有趣的是,经过对阳光的光谱分析,发现太阳也和地球一样,含有钠、铁、铜、铅、氢等元素,打破了对太阳的迷信和神秘感。天文学家首先通过对太阳的“焰火实验”发现氦元素,而后化学家才在地球上找到了氦。
用焰火的原理做成的信号弹,可以用来指挥战斗、联络通讯。在地质勘探队里,焰火的不同色彩可以告诉人们矿藏的元素组成。炼钢工人从钢花的颜色和轨迹,还可以判断钢水的成色。


第8版()
专栏:

隆重的葬礼
河北魏县 陈景林
县委副书记病故,县委书记立即把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副主任、县革委生产指挥部副主任从生产前线和水利工地调来组成班子。他们把遗体放在县烈士陵园灵堂里五天。把烈士的灵位、花圈统统扔到一边。这期间是抗旱浇麦关键时刻,他们竟令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和县直广大职工干部停工停产,每天到灵前吊唁。县委、县革委机关从领导到一般同志分班昼夜守灵,大小机关必须送花圈,每个二十元。又广请所谓生前友好。这些人来后吃住在县招待所,一分钱不拿。
我县有火葬场。县里却用两立方米上等木材,做了一个一千七百多斤重的大棺材。出殡时用大小汽车六辆,有拉棺材、花圈的,有拉馒头、猪肉的,浩浩荡荡,足有一里路长。


第8版()
专栏:

两位副部长,两种作风
南京市 钧乐
全国一机产品定货会议在常州市召开,一机部副部长王子仪同志主持了这次会议,国家物资总局副局长陶力同志参加了会议。在会议结束时,市物资局领导同志按“惯例”设宴招待王、陶两位同志,但都被婉言谢绝。这使设宴的同志大为感动,当即撤销了这次招待。
另一次,王子仪同志到南京电瓷厂检查工作,一到工厂,没先进办公楼,而是直接走到玻璃和火花塞车间,了解生产和生活情况。吃饭时,食堂专为他炒了四个菜,他坚决不要,而和大家一起吃了碗阳春面,并付了钱和粮票。
另一个工业部的某副部长到苏州市了解工作。行前专门打了长途电话。市里的同志做了几天的汇报准备工作。原来讲副部长到后,白天看市区,当晚就要听汇报。但因副部长要看戏,汇报就改在第二天。可是,第二天副部长游了东山,晚上又听评弹。第三天一早,这位副部长没听一个字的汇报,就离开苏州去上海了。


第8版()
专栏:文艺新书

从《屠场》看美国社会
任礼
本世纪初,美国文学界出现了一个“揭发黑幕”的热潮,一时揭发政界、金融家的黑幕的小说纷纷问世,矛头主要针对当时正在迅速发展的垄断组织——托拉斯。最近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辛克莱的《屠场》就是其中的名著之一。出版后,曾轰动一时,并被译成十七种文字。
作者以亲身见闻,揭露了当时美国芝加哥地区操纵政界、社会,主宰一切的屠宰业托拉斯的狰狞面目,把它们用以剥削和镇压工人的种种手段、骗局,淋漓尽致地公诸于世。同时作者怀着深切的同情反映了工人们在这个托拉斯的统治下的悲惨命运。失业和冻馁的威胁使工人在非人所能忍受的条件下为托拉斯赚取高额利润卖命。工人们受尽辛苦、屈辱、欺骗,到头来不是死于工伤,就是被吸尽骨髓后抛弃,或流落街头行乞,或沦为妓女,或铤而走险,拦路抢劫……。看一看这一部资本主义血腥的发展史,了解一点当时美国工人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对我们很有教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