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2月12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剧评

慎终如始,受制于法
——新编历史剧《西出阳关》观后
江心屿
吴启泰同志创作的历史剧《西出阳关》,由中央广播电视剧团搬上了首都舞台。这出戏以我国与古波斯以及世界各国人民源远流长的历史友情作为背景,通过波斯学者阿里罗斯被害的案情,以及与此案有牵连的肖梦臣、王勋两家人的不同命运和感情纠葛,着力描绘唐太宗李世民身为君王,受制于法,虚心纳谏,慎终如始的一个侧面。
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比较贤明的封建统治者。他在几十年的天下纷争之中,以刀弓定天下,使他认识到人民的力量,明白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因此他对百姓采取一些让步政策。对内,他整肃法纲,纳谏听言,谆谆教诲百官要奉社稷之命、百姓之托,兢兢业业,慎终如始,推行了文治教化。对外,他不仅以武力驱逐外寇入侵,更注重于推行友好通商的睦邻政策。
《西出阳关》这出戏,在有限的篇幅里,塑造了唐太宗的形象,他有处九重之上,难察下情的自知之明;有纳谏听言,虚心请教的为君之理;懂得“不敢以情乱法,更不敢以私改法”的治国之道。但作者并没有神化他,戏里描写了李世民隐埋内心深处的帝王尊严。如恩烈将军不畏冒犯“龙颜”而指出他“陛下有罪,罪在不公”时,唐太宗勃然大怒,忘却了当年险些错杀当殿直谏他的宰相魏征的教训。又如,他本来也觉察到因肖梦臣告发镇守阳关的都督王宁在阳关古道刁难商客,重税盘剥,甚至伙同强盗,谋财害命的罪行,而受到王宁之子王文达的诬陷。但只因他听说肖梦臣隐瞒了他所打探的波斯学者阿里罗斯一事,便放下王宁破坏他外交西域的治国大事不顾,先查办起肖梦臣的“欺君之罪”来了。这些细节都入木三分地揭露了唐太宗李世民“朕即国家”的封建帝王思想。
综上所述,《西出阳关》这个戏跳出了过去描写商旅艰辛、生离死别的一些情节戏的窠臼,而注重了历史人物刻画,提出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赢得各国的尊重,必先是自身的繁荣强大,必先有达到这种繁荣强大的一条治国之道。
中央广播电视剧团的文艺工作者们,正是悉心理解了这个戏包含的深刻主题,掌握了剧中角色具体的心理动态,用自己辛勤的艺术再创作的劳动,在舞台上重现一千三百年前这一段引人入胜的历史。在这里唱出的不是“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凄凉悲腔,而是“西行酬壮志,万死不回头”的一曲壮歌。
当然,这出戏也还有可以进一步修改之处。譬如一开场,有些眉目不清,影响了人们对剧中人相互关系的了解。再有肖韵最后被王文达杀害的处理,有无必要,也值得推敲。从剧情来看,作者无非企图告诉人们,在这一条友谊之路上也同样洒着我国人民的鲜血,但是,具体到究竟是肖韵要牺牲还是要她随肖天赐回波斯,对体现主题更有积极意义,却是可以研究的。


第8版()
专栏:

温室春色
郭耕田腊月千里冰,大雪封屋门,北风似刀削人脸,树枝嗷嗷打颤音。温室独有另番景——黄瓜爬架蹦青筋,韭菜抽丝织绿毯,番茄甜椒争红润……未到惊蛰响春雷——小伙运菜铁牛奔;未到雨水落春雨——姑娘喷灌洒甘霖!阳春今又回温室——四化打开幸福门!绿潮翠浪涌进城,送去菜乡一片春!


第8版()
专栏:

“种种原因”
许锦根
翻开报纸,一条醒目的标题跃入眼帘:托儿所保育员蔡惠华当上了大学日语教员。我不禁细读下去:“蔡惠华的母亲是日本人,她自幼跟随母亲在日本长大,对日语比较熟练。浙江省丝绸公司经常把她借去担任与日本朋友谈判时的翻译,但由于种种原因,她一直没有被正式任用,……”读完这条新闻,“种种原因”四个字久久在我的脑海中跳动。
出于内外有别的考虑,“种种原因”这个词,偶一用之,也无不可,但现在却是常见了。特别是在汇报、总结一类内部材料上,比如某厂没有完成生产任务,写汇报时写上“种种原因”;某研究所没有落实好知识分子政策,上报部门查询时,领导把它归咎于“种种原因”;某单位出了安全事故追查责任时,用之挡驾的又是这个词:“种种原因”。总之,这简直成了搞不好工作的口头禅了。既然是事出有因,而且还是“种种”,那么一层一层分析下来,落在领导肩上的一份责任,也就微乎其微了。
我们是辩证唯物论者。事物之间的一种关系叫做因果联系。然而,在“种种原因”中,有哪些是客观因素,哪些是主观因素,哪些是可以自己解决的,哪些则要提请上级或更高的上级去解决?这种种情况,却很少去分析,去思索。于是,前年的“种种原因”,被延续到去年,甚至今年。长此以往,“种种原因”犹如一根根绳索,把某些同志的手脚捆得紧紧的,直至动弹不得。
当然,“种种原因”中确有一部分并非提出者可以解决,需要由上级部门采取措施才能消除。这样,我倒有一条建议:以后各级领导,收到下面送上来的总结材料上,凡有“种种原因”一说的,一定要退回让他们写清楚是哪几种,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分清责任,或提请上级、或由自己、或责成下面解决。这当然要比画个圈圈费力一些,但不能说是苛求吧!


第8版()
专栏:文化生活

一个创举
吕福堂
《鲁迅手稿全集》由北京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主编、文物出版社出版。我国解放前后,虽曾几次出版过铅印本《鲁迅全集》,也出版过有关鲁迅手迹方面的书籍,但出版手稿全集还是创举。这也是保存鲁迅手稿的需要,是文物保护的一项切实有效的措施。
《鲁迅手稿全集》计划共包括五个部分,即文稿、书信、日记、辑录、校勘的古籍和译稿。五个部分陆续出版发行。考虑到不同读者对象的需要,出版两种版本。一种是用宣纸珂?版套色印刷的十二开线装本,一种是用胶版套色印刷的十六开平装本。线装本计划分装十函,平装本计划分订四十分册。目前,书信手稿部分已经出版四册。
手稿全集的书信部分,共收截稿之前的全部鲁迅书信手稿一千三百八十八封,其中致外国人士书信手稿七十九封,上起自一九○四年在日本仙台学习时期写的书信,下至一九三六年十月十八日逝世前夕写的绝笔信,均按写信日期先后编排。书信手稿线装本分装两函,平装本分订八个分册,致外国人士书信手稿单独收编为一个部分。
鲁迅书信手稿,除了思想内容的重要性以外,还体现了他的独特书法艺术和风格,为我国书法界增添了光彩。鲁迅也热爱美术,他经常搜集和选购一些彩色信笺。他的书信手稿,有许多是选用了琉璃厂印制的富有民族风格的彩色信笺,配上鲁迅质朴洒脱的手迹,堪称是一种艺术精品。


第8版()
专栏:心香一瓣

说与作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臧克家
“人家说了再作;我是作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作;我是作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三十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一九三○到一九三二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闻一多先生的书桌,任它凌乱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以内。”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红锡包”香烟,成为不离手的腻友,因它能为他思考问题助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密麻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苦历,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作”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作”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可以一下楼”的主人。
“作”了再“说”,“作”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术家、思想家的方面。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政治家、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作”。这不再是
“作了再说”或“作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作”。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身作为代价。
一九三四年十月十二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面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象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作”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与“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大勇的革命烈士,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第8版()
专栏:

姜辨
顾曲舟
元月十七日《人民日报》八版,载有七品官王祯种姜的杂文,其中引用了王祯的《农桑通诀》一段种姜的经验。他把姜分为三种:紫姜、老姜和干姜。他对老姜的叙述是错误的。原文:“白露后,则带丝,渐老,为老姜。”这个七品官究竟是个官,调查研究不够,缺乏实践经验。
种姜是把姜分成小块,埋在土里,大小和核桃差不多。这块种姜无论分生多少的新姜,这块种姜是不变的。收姜时分为三种:新姜、紫姜和老姜。新姜是原来的种姜分生的,市场上出卖的紫姜是未成熟的姜芽。原来的种姜就成了老姜,丝特别多,味特别辛辣。所以俗话说:“姜是老的辣”。还有一句俗语是:“姜够本”。“姜”与“刚”混了,就成了刚够本。其实“姜”是对的,因为种姜即使分生新姜,老姜还在,所以说“姜”够本。
干姜是晒干的,经过了人工炮制的。还有当作糖点的闽姜,是福建省炮制的。


第8版()
专栏:

絮语集
樊发稼
白雪你把温暖撒在人们的心房——你是绿色的春天的使者。
如果……如果百花都成一色的牡丹,那末春天也会黯然失色。
理想有人把你当作一朵别在衣襟上的花,有人把你当作一根策励自己奋进的鞭。
知识愚者把你装成橱窗,以展示自己的不同凡响;智者将你铸成钢轨,让希望的列车永远驰向前方。
果树你生命的价值——不在于开馨香的花,而在于结丰硕的果。


第8版()
专栏:

高原苹果香又甜〔年画〕 邹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