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80-02-01

1980-02-01新闻联播 文字版

莘县农村见闻

第2版()<br/>专栏:<br/><br/> 莘县农村见闻<br/> 山东省莘县是有名的“穷大县”,去年出现了几十年没有过的好年景,粮食亩产比前年增产两成,棉花亩产比前年增加五成多,多种经营总收入比前年增加百分之二十以上,社员的收入增加了,生活得到改善。<br/> 去年这个县出现了少见的“倒春寒”,夏季又有一个半月没下透雨,给生产带来一定困难。社员们说,今年的天气跟一九七六年差不多。可是,一九七六年粮食、棉花都减产。说明天时好坏对农业生产起着一定的作用,但落实党的政策,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有着更重要的作用。<br/> 妹塚公社生产条件较好,前几年,有利条件却得不到充分利用,粮棉产量都不算高。去年不同了,夏季小麦亩产比前年增加一百零三斤。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各级领导班子积极落实党的政策,大胆抓生产管理,全社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大队实行了联系产量计酬等多种形式的责任制。<br/> 生产条件较差的王奉公社原是一个多年扶不起的穷社。去年因地制宜抓了粮食,又抓了植桑、养蚕、种苇、种黄花菜、打瓜、苜蓿、油菜和养羊、养兔等十八个多种经营项目。结果粮食增产四成,多种经营收入增加近一倍。<br/> 前几年,古云公社徐庄大队社员吃不到粘豆包,喝不上绿豆稀饭,吃几头蒜也难。去年政策落实以后,这个队拿出一部分地种了花生、芝麻等油料作物,种了谷子、豆子、黍子等小杂粮,还种了大蒜、葫芦、甜瓜、西瓜等瓜菜。河滩洼地上种的七十亩西瓜,每亩地平均收入二百元左右。这些地不宜种粮,种粮一亩收入不到二十元。党的政策把农业搞活了,吸引着成千上万农民的心。单庙公社后高庙大队,前几年有一百二十一人外流谋生,去年有九十六人自动回队参加劳动。<br/> 本报通讯员 杨巨源 殷庆香 本报记者 段存章

探索畜牧业现代化的途径 我国十八个牧区试点取得可喜成果

第2版()<br/>专栏:<br/><br/> 探索畜牧业现代化的途径<br/> 我国十八个牧区试点取得可喜成果<br/> 新华社北京电 为了探索我国牧区畜牧业现代化的途径,农业部协同有关省、区于一九七九年在九个省、自治区建立了十八个牧区现代化试点,经过一年的工作,已初步取得了可喜成果。<br/> 这些试点根据不同情况和任务分为四类:一是现代化草原建设试点,有黑龙江的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和河北的沽源县。建设内容主要是探讨建立草、水、林、机配套基本草场和旱地种草经验。二是畜牧业现代化综合试点,有内蒙古的镶黄旗、正镶白旗、乌审旗、鄂温克族自治旗,四川的石渠县,新疆的新源县,青海的泽库县、海晏县,甘肃的夏河县和宁夏的盐池县。建设内容包括草原建设、牧业机械化、牲畜饲养改良、兽医防疫等项目。三是牧工商联合企业试点,有四川的若尔盖县、内蒙古的巴林右旗、科尔沁左翼后旗和新疆的富蕴县。建设内容是在牧业生产现代化基础上,摸索实行牧业产供销一条龙的经验。四是国外援建项目试点,有内蒙古的翁牛特旗示范牧场和湖南的城步苗族自治县南山示范牧场。建设内容是通过引进国外牧业生产技术和装备,在草场改良、牲畜饲养、牧场经营管理等方面提供经验。以上十八个试点,其中有十一个是在一九七八年筹办的草原建设试点基础上续办的。<br/> 试点的基本建设目前正在积极进行。仅去年一年,完成刺丝围栏草场、人工种植基本草场、补播改良草场总计二百四十多万亩,建设种子田四万五千亩,造林六万九千亩,通过打井修渠扩大草原灌溉面积一百一十二万多亩。另外,新建了一批青贮窖、牲畜药浴池、兽医站、牲畜改良站,购置了一批牧业机械。这些建设,为搞好今后试点工作,打下了初步的物质基础,并普遍开始获得了经济效益。<br/> 各试点在畜牧业广阔领域进行了多方面的现代化建设示范和科学试验。如草原建设方面的旱地种草、野生牧草驯化、国外牧草引种、划区轮牧、飞机种草、改良草原等;经营管理方面的羯羊当年育肥屠宰、肉牛短期育肥;牧业机械化方面,有国内一些牧机示范和国外引进的牧机实验,太阳能电牧栏试验;牲畜改良方面有牛羊品种改良、培育、杂交组合试验,牦牛改良试验以及兽医方面的大面积驱虫试验等,都在试点中取得了成果,对在全国牧区和草山地区推广有重要意义。<br/> 十八个试点一年来的实践说明,在一些自然条件较好的地方,搞牧区畜牧业现代化必须以草原基本建设为中心,进行综合建设,同时狠抓经营管理和科学饲养。内蒙古正镶白旗巴音宝力格公社朝克温都大队八千二百五十亩草、水、林、机配套草场,建设两年来,产草量增加一点五倍,一九七九年每亩草场生产的畜产品同一九七八年比较:产奶量增加七点八倍,产毛量增加五点二倍,产肉量增加百分之十六。全队每人年平均收入由九十二元提高到一百五十元。新疆富蕴县在大搞草原建设的基础上,实行肥羔当年屠宰,牲畜商品率由一九七八年的百分之十三点八提高到百分之十五点二,社员每人年平均收入由一百四十七元提高到一百八十七元。

社队的正当饮食店为何不准办?

第2版()<br/>专栏:农村来信<br/><br/> 社队的正当饮食店为何不准办?<br/> 江苏无锡县前洲公社镇上过去只有一家供销社办的饭店,供应品种比较少,服务质量比较差。一九七八年,公社为了满足市场需要,开了一家社办饮食小吃店,供应的品种有馄饨、馒头、油饺、春卷、酒菜等。原来镇上上午买不到油条,他们在早晨五点钟就供应了。傍晚顾客们找不到随意小酌的地方,现在小吃店可以满足。他们的营业时间从早上五点一直到晚上七点。每逢社员交粮、卖茧季节,以及镇上演戏、放电影时,还要开办夜市,遇到过了营业时间的来客,也能热情接待。小店刚开办的时候,按县内饮食行业的标准供应,小笼馒头每两四个,四个月以后盘点,他们发现多余了粮食二百零一斤,就主动改为一两五个。供应的馄饨也由“小馄饨”变为“中馄饨”。小吃店吸引了许多顾客,促使供销社管理的饭店也改进了经营作风。这家饭店原来早上要到六点钟开门,下午要到三点半才营业,现在改为全天营业;品种质量也有较大提高。在公社没有办小吃店时,这家饭店前年一至十月份平均月营业额只有七千八百元,去年一至九月份,平均月营业额达到一万零二百二十八元。社办小吃店还安排了五名市镇闲散劳力、七名农村妇女,由两位退休工人负责经营管理,十一个月来,为集体积累资金四千二百多元。<br/> 这家小吃店开办以来,深受各方面欢迎,可是没有得到上级批准。公社先后送过六份申请报告,都如石沉大海,杳无音信。现在,小吃店虽然还在办着,但人们整天担心着它今后的命运。<br/> 无锡县还有个羊尖公社羊尖大队,劳力大量过剩,缺乏生产门路。去年年初,大队党支部看到镇上饮食店少,就办了一家小吃店。店里安排了五个劳力,用的原料是大队养猪场饲料田里生产的一部分黄豆、绿豆,进行加工,供应豆腐脑和粉丝汤,残渣作饲料。后来又增加馄饨(当时供销社办的饭店里不供应馄饨)。小吃店从早到夜营业,顾客多,一些供销社的领导和市场管理委员会的同志也经常去吃馄饨,都说质量好。但是,小吃店开了两个多月,供销社和市场管理委员会说这个单位未经批准,不让营业。群众很气愤地说:“供销社的饭店自己办不好,又不准人家办,这是什么规定!”<br/> 江苏无锡县 薛年<br/> 编后<br/> 去年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发展社队企业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草案)》里,对社队企业的经营范围有明确规定:“当地有需要的,可以举办缝纫、修理、旅店、饮食等服务行业。”这封来信所说的两家社队办的饮食店,显然是符合这个规定的。它活跃了市场,方便了群众,也为社队安排了一些剩余劳动力,增加了集体收入。对这一类的正当服务性企业,加以干涉,甚至强令停业,是没有道理的。<br/> 人民公社社队企业主要应当面向生产,特别要立足于开发和利用本地资源,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各项工副业,努力生产为国内外市场所需要的产品,这一点必须坚持。但也要允许社队经营一些既有利于国家、又有利于集体,既有利于生产、又有利于生活的其它事业,例如组织建筑队、运输装卸队等等。让这些正当的服务事业发展起来,大有好处,怎能硬不准许呢?

阿勒泰地区引进水貂成功

第2版()<br/>专栏:<br/><br/> 阿勒泰地区引进水貂成功<br/> 冬季气温低达摄氏零下四十多度的新疆阿勒泰地区,去年为外贸部门提供珍贵的貂皮二万二千多张,换回外汇几十万美元。<br/> 阿勒泰水貂是从外地引种繁育起来的。养殖水貂的农牧民、农场职工和科技人员,除大量笼养外,还为使外来水貂能在当地生存发展,做了多种适应性探索和试验,在很多地方放养成功,使阿勒泰水貂超过了原种的优点和特长。

用华清池温泉养非洲鲫鱼

第2版()<br/>专栏:<br/><br/> 用华清池温泉养非洲鲫鱼<br/> 陕西省临潼县水产站一九七九年利用华清池温泉水,进行流水高密度养殖非洲鲫鱼试验,获得成功。他们在两个五十平方米的水池中,各放养自繁的非洲鲫鱼苗种一万五千五百五十尾,经过九十天的试养,平均每平方米净产鲜鱼十四斤八两,折一次平均亩产九千八百七十二斤。用这种方法养鱼,一年可以生产四次,年亩产鲜鱼比一般池塘可增产一百倍。 (据新华社)

找到彻底改造旱涝碱咸途径,统一规划指挥 曲周县综合治理二十三万亩盐碱地

第2版()<br/>专栏:<br/><br/> 找到彻底改造旱涝碱咸途径,统一规划指挥<br/> 曲周县综合治理二十三万亩盐碱地<br/> 新华社石家庄电 河北省曲周县在北京农业大学盐碱土壤改良研究组帮助下,对二十三万亩盐碱地进行综合治理,已初见成效,粮食产量连年上升。<br/> 曲周县北部历史上是个旱涝碱咸危害严重的地方。解放后,当地群众和盐碱作过斗争,但由于缺乏科学知识,一会儿搞淋碱坑,一会儿又搞台田。挖了填,填了挖,几经治理,收效甚微,农业生产长期处于落后状况。一九七三年秋,北京农业大学盐碱土壤改良研究组驻曲周基点组和当地群众一起,在张庄等六个大队、六千亩土地上探索利用改造咸水、综合治理旱涝碱咸的新路子。经过几年的艰苦工作,总结出以深浅井与沟渠相结合,抽咸补淡、农林水各项措施并举和建立土壤与潜水监测系统的综合治理经验,做到旱能灌、涝能排,碱地改好,咸水变淡。重碱地张庄一九七三年粮食亩产二百一十六斤,一九七四年上升到四百斤,一九七五年、一九七六年超过五百斤,一九七七年达到八百斤。张庄大队的变化,震动了盐碱地区的广大干部群众,也使县委看到了一条彻底改造旱涝碱咸地的途径。<br/> 一九七八年春,曲周县委组织四十多名技术人员和干部,对北部盐碱地区的地貌、土壤、水文地质、种植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把二十三万亩旱涝碱咸土地划分为四个治理区,对各区的沟、渠、林、路、井等十个方面分别进行了具体规划,绘制了治理区、现状图、综合治理规划图。在这个基础上,发动群众反复讨论,使规划更加符合实际情况。为了保证规划顺利实施,县委专门建立了二十三万亩盐碱地综合治理指挥部。治理区域的八个公社、一百一十八个大队也都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做到统一规划、统一指挥、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综合治理。<br/> 实行科学治碱,必须有一大批懂得科学治碱道理与办法的干部和技术人员。为此,曲周县委领导成员和一般干部都认真学科学、学技术,到现场去实地观察,虚心地向北京农大的教师学习。曲周县还办了一所培养综合治碱科技人材的学校,组织县社队干部、老农和社队农技人员进校学习。四年来,这所学校共培养一千七百八十多人,同时为生产队制作了四百多个土壤、水质速测箱,对这县科学治碱发挥了积极作用。<br/> 两年来,曲周县二十三万亩盐碱地综合治理进展迅速,共新打深井七十二眼,浅井五百四十四眼,分别完成计划任务的一半以上。挖干、支、斗渠三千多条,动土三百一十四万方。平整土地六千六百多亩,植树一百四十多万株。盐碱地经过初步治理已初见成效,粮食产量连年上升。一九七八年粮食亩产比一九七七年增长了四十九斤。一九七九年在百年未见的大旱下,粮食亩产又比上一年增加了四十八斤。

为发展森林资源促进农业生产 甘肃省委决定在子午岭林区退耕还林

第2版()<br/>专栏:<br/><br/> 为发展森林资源促进农业生产<br/> 甘肃省委决定在子午岭林区退耕还林<br/> 本报讯 中共甘肃省委为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促进农业生产,决定在子午岭林区退耕还林。<br/> 子午岭林区是我国西北黄土高原上的重要水源涵养林,对保持水土,调节气候,保障陇东地区农业生产有重大作用。陇东有“甘肃粮仓”之称,就是靠子午岭林区为屏障。近二十多年来,子午岭林区连续遭到乱砍滥伐,盲目垦殖、毁林种粮的破坏,林线每年平均以一华里的速度后移。华池县林线现已后移四十华里,正宁、宁县两县的林线现已推移到子午岭主脉。整个林区有林地比解放前缩小二百二十三万亩,减少了百分之四十二,子午岭南北两端基本上已沦为光山秃岭。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的后果是:陇东地区雨量减少,连年干旱,而且暴雨集中,水土流失严重,洪水灾害不时发生。<br/> 去年,甘肃省委负责同志提出了“保护子午岭,撤销农场,改为林场”的意见。省农业、林业等部门共同组成调查组,深入林区调查研究,提出了退耕还林的实施方案,其主要内容有:一、撤销林区内所有远耕队,撤销地、县、社和非林业部门办的木材加工厂、砖瓦厂;二、国营农场转为林场,人员就地安排,油田机关、家属和民政部门的农场,分期分批撤离;三、划定林区内社队范围,实行农、林、牧地三固定。由于退耕还林,在经营方向上是一个大的变革,而地方财力和粮食方面又确有一定困难,省有关部门一方面强调:“撤销”和“转建”都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分期分段地完成;另一方面也强调:退耕还林的具体措施必须落到实处。

东海渔区冬季带鱼汛增产

第2版()<br/>专栏:<br/><br/> 东海渔区冬季带鱼汛增产<br/> 据新华社北京电 认真贯彻执行《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条例》,我国东海渔区冬季带鱼汛获得增产。从一九七九年十月冬汛开始,到十二月三十一日,东海渔区的浙江、江苏、福建三省和上海市,累计捕获带鱼二十八万二千八百吨,比一九七八年同期增产百分之三十六。鱼的质量比较好,以中、大条为主。<br/> 去年,东海渔区的三省一市,认真贯彻执行《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条例》,特别是浙江省认真执行七、八、九三个月为机帆船拖网作业禁渔期的规定,保护带鱼幼体,为冬季增加产量、提高质量创造了有利条件。往年冬汛,平均每天停港待修的渔船占总生产船数的百分之十左右,现在只占百分之一、二。<br/> 东海渔区各地注意落实政策,实行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提高鱼价和实行派购、议购等办法,使渔民生产积极性更加高涨。加上天气较正常,生产时间长,渔民积极出海多捕捞,所以普遍提高了产量。

寸土尺地皆锦绣——潮安县黄厝尾大队培养地力实现高产的经验

第2版()<br/>专栏:<br/><br/> 寸土尺地皆锦绣<br/> ——潮安县黄厝尾大队培养地力实现高产的经验<br/> 一九七八年,当晚稻在灌浆结粒的关键时刻,广东省潮汕平原遭到了强寒露风的袭击,潮安县黄厝尾周围的社队普遍减产,而黄厝尾大队却获得丰收,平均亩产一千一百斤左右。这是为什么?大队党支部副书记陈仰国打了个比方:“庄稼象人一样,体质衰弱,营养差的人,遇到点风寒,就病倒了;而营养好身体壮健的人,就不怕风吹雨打。田地的土壤好坏,在这种节骨眼上就见出高低啦!”<br/> 近十年来,黄厝尾大队的粮食和经济作物,一直高产稳产。一九七一年粮食平均亩产一千八百一十四斤,一九七三年上升到二千二百三十一斤,一九七七年为二千六百二十九斤,一九七九年达到二千七百二十八斤。各项经济作物产量也大幅度增长,一九七九年花生亩产一千零三十八斤,总产比一九七○年增长三倍,甘蔗亩产一万斤,总产比一九七○年增长五成。<br/> 近几年,四面八方到黄厝尾参观、考察、跟班学习的人络绎不绝,大家都希望把这里的经验学到手。黄厝尾的干部和社员常用“万丈高楼从地起,高产稳产要有好土层”,来概括他们的经验。一句话,要想年年高产,就一定要妥善解决用地和养地的矛盾,在培肥地力上下功夫。<br/> 黄厝尾大队地处潮汕平原韩江之畔,平均每人只有五分地。经过兴修水利,改变生产条件和改革耕作制度,农业生产节节上升。到一九六六年,已基本解除旱涝威胁,粮食亩产达一千八百斤。可是,由于一度片面地单一地追求粮食产量,滥施化肥,土壤越来越板结,致使一九六七年至一九七○年这段时间,粮食亩产一直在一千五百斤左右徘徊,其他作物也生长不好。<br/> 自然规律的惩罚使黄厝尾得到了教训。七十年代开始,他们根据本地的土层结构和耕作条件,展开了以改土增肥为中心综合治理的农田基本建设,分期分批逐年逐片进行改良。他们注意讲求实效,做到当年平整改土,当年受益。他们的具体作法是:一、全面整顿排灌系统,降低地下水位。现在,可以做到“及时灌,及时排,降得下,泄得出”。二、平整土地,改良土壤。黄厝尾大队针对原有耕地泥沙比例不合理,耕作层浅,土质结构差的状况,加沙入泥,削高填低,分段平整,统一田块走向。八年来,全大队七百多亩耕地,经过改土的有六百多亩,泥沙比例为七比三,加厚耕作层,活土层达到一尺二寸左右。三、大搞土肥建设,增加土地有机质肥料。他们广开肥源,采取积、种、养、制等措施:大积土杂肥和泥肥;利用闲地或四旁五边地间种套种绿肥和粮肥兼收的作物;大养禽畜,全大队生猪饲养量每年保持在一千五百头左右,狮头鹅四千多只,还有牛、鸡、鸭等;全大队建造了十二个肥料加工室,沤制各种土杂肥,定期收购家庭肥料。这样,平均每亩耕地每年有泥肥五百担,绿肥二十多担,优质干粪肥二十二担,其它土杂肥二百多担。再加上多产农副产品向国家换购的化肥,每亩地每年有二百斤固体氮肥和二百斤氨水、磷肥,保证了作物高产的需肥量。<br/> 黄厝尾把调整作物布局作为培养地力的一项重要措施。党支部书记陈玩为在干部和社员的支持下,坚定不移地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在保证完成国家粮食征购任务,增加社员口粮的前提下,逐年扩大全大队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从一九七七年以来,粮食和经济作物的比例已调整为七比三,实行亦田亦园,水旱轮作,全大队的土地基本上做到三年轮作一次。这样,有效地改良了土质结构,保持地力,既种地又养地。尽管粮食面积减少了,但总产量却逐年增加,经济作物也大幅度发展。合理的作物布局,一举多得,用社员的话说,可以向有限的土地“要面积、要产量、要资金、要地力”。<br/> 一九七九年春天,广东省委一位负责同志来到黄厝尾,看到寸土尺地皆锦绣,赞叹地说:真是“匠心独运,巧夺天工,土地有限,创造无穷!”一九七九年,他们平均每人为国家提供二百多斤粮食,一百二十多元农副产品,社员每人平均分配到现金一百八十元。现在,全大队户户有存款,家家有余粮,百分之九十的家庭盖了新房。<br/> 新华社记者 李沪(本报有删节)(附图片)<br/> 山东省威海市陶家夼大队修梯田种粮、搞绿化,集体经济欣欣向荣。<br/> 新华社记者 陶俊峰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