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名扬世界的建筑师——贝聿铭
梁柯 日强
1979年,在美国波士顿港口,一座雄伟、别致的建筑物拔地而起。它以新颖的设计、大胆的造型和高超的技术,吸引着成千上万美国人,轰动了美国建筑界。这座被称为已故美国总统肯尼迪永久性“纪念碑”的建筑——肯尼迪图书馆,被认为是美国建筑史上的最佳杰作之一。
负责设计这座图书馆的不是别人,正是载誉世界的建筑师贝聿铭。年已63岁的贝聿铭先生三十多年来在美国各地负责设计过无数博物馆、学院、商业中心、摩天大楼和公寓,也在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伊朗等许多国家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他一向以严谨的态度和大胆的风格进行设计,特别善于运用几何图形,把古代传统的建筑艺术与现代最新技术巧妙地揉合在一起,创造出自己的独特风格,因而赢得了极高的声誉。仅在1979年,他就在美国接连成功地设计了许多第一流的建筑物,因此,1979年被美国建筑界称为“贝聿铭年”,并授给他以这个年度的美国建筑学院金质奖。“贝聿铭年”的光荣和美国建筑学院授予他以金质奖,是对他在建筑学上所作出的重大贡献的肯定。
贝聿铭是一位别具一格的现代派建筑师。他设计的并非通常那种玻璃和金属结构的大方块摩天楼,也不是流线型的立方或球面的所谓“国际型”建筑。他说过:“一所建筑物的形状应该使人得到感情上的满足。”他大胆地运用鲜明的几何形象,使这些雕塑式的混凝土结构显得雅致而毫不沉重,从不同的角度看,都是轮廓、形状全在变化中,并以光、影、线条组成的美的图景。前年揭幕的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厅,仅在最初50天就吸引来100万人。它那不同高度、不同形状的平台、楼梯、斜坡和廊柱交错相连,给人以变幻无穷的感觉;整个设计,加上从不同的角度、透过不同图案的天窗射入的阳光,使每个参观者目不暇接,自始至终保持最高的兴致。卡特总统在为这座建筑物开幕剪彩时,曾给它以高度的评价,说这不仅是首都华盛顿和谐而周全的一部分,而且是公众生活与艺术之间日益增加联系的象征,称赞它是设计者的一个杰作,具有永久的纪念性。去年一月底,邓小平副总理参观这座名噪西方的建筑物时,贝先生曾亲作向导和讲解。
贝聿铭十分注意自己设计的建筑物与周围环境格调的和谐,为此,他不惜奔波,亲临现场观察和构思。1960年他设计位于落基山脚的国家大气研究中心时,曾专门带上露营装备到接近沙漠的野地住了几天,体验当地的风、土等因素。这座建筑物中带有乡土气息的石塔,就是按照几个世纪前当地印第安人的建筑式样设计的。它高低参差,疏密有致,以当地山石加在混凝土里当骨料,浇灌后不加饰面,使它同落基山的景色高度谐调,远远看去就象天然长在山脚的一组嶙峋山石。他设计的外貌具有中国建筑传统特色、内部拥有最现代化设施的北京香山饭店,不采用大饭店通常那种几十层高楼的形式,而是设计成一组拥有精巧庭园的式样各不相同的斜顶矮建筑群。因为他认为庭园是中国建筑的精华,应力求在现代化的建筑设计中保留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
贝聿铭走过的道路并不是平坦的。在通向建筑学高峰的道路上,他有成功的喜悦,也有过遭受挫折的苦恼。1970年初,贝聿铭的合作者、建筑师科勃设计的一座60层大楼在工程竣工前发生了窗框莫名其妙掉落的事故,一时间他们成了人们抨击、嘲笑的对象。但他并不灰心,他为科勃辩解并引咎于己。后来,人们弄清楚了,事故责任完全在于建筑承包商。这座大楼经过修缮,如今也是人们经常参观的波士顿著名建筑物之一。
贝聿铭祖籍中国广州市,在苏州长大。在40年代攻读于美国哈佛大学。虽然长期生活在美国,加入了美国籍,但关怀着祖国。他曾多次到我国探亲、访问,对我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热情支持。他已应聘参加北京城市建设计划委员会。
美国建筑界有人评价贝聿铭的建筑设计“丰富多变”,称赞他得心应手地“使几何的作用远远超越了它原来的界限”;更多的人称颂他是70年代、可能也是80年代最杰出的建筑设计师。这些评价,并不是过分的。(附图片)
贝聿铭在一块被认为极难处理的不规则四边形土地上,创造性地设计、建造了著名的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厅。


第7版()
专栏:

普希金向往中国
蔡兴文
“让我们走吧,我在准备着,
朋友啊,不管是到哪里,……
我都准备着处处跟随你们:
到那遥远的中国长城脚下……”
俄罗斯伟大的诗人普希金,早在一百五十多年前就对中国感兴趣,甚至多次想到中国来。一八二九年十二月,普希金在他写的上述这首致友人的诗中,流露过这种愿望。诗中的我,指的正是普希金自己。
时隔不久,诗人就向沙皇政府提出来中国的申请。一八三○年一月七日普希金在致朝廷的宪兵长官班肯道夫的信中说:“我是想要到法国或意大利去旅行。如果得不到同意的话,我就请求允许我随同派往中国的使节去访中国”。过了十天,普希金收到班肯道夫的复函,说“皇帝陛下拒绝您去异邦的请求”。这对普希金来说,当然是一件十分遗憾的事,但也在他的意料之中。因为普希金总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用他的诗歌“力抗社会”,冲击沙皇专制制度。
普希金对中国发生浓厚兴趣,绝非偶然。当他还在幼小的时候,就曾读过中国伦理方面的书。一八二○年诗人住在基希涅夫和敖得萨时,曾结识了一位名叫维格尔的人,这个人在一八○五年来过中国,因此普希金跟他交了朋友,喜欢跟他攀谈,听他讲述有关中国的趣事。一八二三年,普希金在敖得萨写作他的名著《叶甫根尼·奥涅金》时,就在草稿的第一章中,留下了他思念中国的字迹。当时,他常收集介绍中国的书籍。至今在普希金图书馆里,一些有关中国的书籍仍然保存着。
普希金对中国的了解还和著名的俄国东方学家尼·雅·比丘林有密切关系。他们的友好交往延续许多年。比丘林曾在中国居住十四年,对中国相当熟悉,也很有研究。他的许多著作都是关于中国的。一八二九年,比丘林的第一部译作《西藏志》,就是“献给普希金”而出版的。接着,比丘林又将自己在一八二九年翻译的《三字经》亲手用铅笔题名赠给了普希金。《三字经》的俄译本问世后,当时的《文学报》曾援引过一个匿名作者的评论。有人认为,被援引的评论的作者就是普希金。
普希金向往中国,想到中国来的愿望,在沙皇俄国的专制时代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这位俄国伟大诗人的光辉诗篇,却传遍中国大地。中国人民喜爱普希金。


第7版()
专栏:

芳香飘四海
吴惠忠
没想到,以盛产咖啡驰名的哥伦比亚,她的鲜花竟也成为香飘世界的出口商品。
哥伦比亚人十分喜爱鲜花。首都波哥大的大街小巷,人们充分利用宅旁空地,或在阳台上铺点土,种植各种花卉。街上的花摊摆满丁香、小菊、玫瑰、兰花,绚丽多姿,香气袭人,把一座高楼林立的城市,点缀得万紫千红。
据植物学家估计,哥伦比亚有5万多种高等花卉,其中兰花就有2,000种。兰花是哥伦比亚的国花,生长在安第斯山脉海拔1,000——2,000米地带。兰开时节,漫步其间,清香阵阵,心为之醉。
哥伦比亚种花历史悠久,但大规模种植并作为商品出口,只是十年左右的事,被称为年轻的出口业。目前全国生产的鲜花95%供出口,全国有60家公司和企业专事种花,主要种植和出口丁香、小菊、菊花、玫瑰、兰花等。那娇艳喜人、香风四溢的鲜花,源源不断地向美国、西欧、日本等30多个国家出口。每年鲜花出口总额达数千万美元,占农牧产品出口第三位,在整个出口中占第六位。
去波哥大郊区一个鲜花农场参观途中,我们看到近郊道路两旁许多农田栽种着五彩缤纷的鲜花。农场主告诉我们,这个农场是10年前搞起来的,开始时只有4名工作人员,种半公顷花,现已发展到500多人,种40公顷了。农场平均每天出口鲜花15,000磅,每磅鲜花离岸价格为12美元。仅一个农场,每天收入就达18万美元左右,真是一个大有可图的行业!
在花房门道附近,安装着大蒸气锅炉。主人介绍说,栽花育苗前的土地得用摄氏100度的蒸气杀菌消毒。这里的花房都是塑料棚顶,长60米,宽30米,分育苗室和生长室。花房温室设有自动喷水、光照灯、保温暖气等装置。鲜花一年四季欣欣向荣地生长。技术员告诉我们,种花并不难。我们在苗圃温室看到几个女工正在移植幼苗,她们操作如此熟练,谁能想到,不久之前她们还是家庭妇女呢!
哥伦比亚全国学徒工中心在波哥大近郊开办了种花训练班。除了本国学徒之外,还吸收国外专门派来学习种花的留学生。与此同时,哥伦比亚也派技术员到传统的种花国家荷兰等国学习种花技术。
我们带着美好的印象离开鲜花农场。在返回波哥大的路上,不时想起农场主人谈到,中国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种花经验,一旦更大地发展鲜花种植业,将是潜力无穷的。


第7版()
专栏:国际副刊

花束献给自由的歌颂者
——普希金纪念像百年祭
唐修哲
俄罗斯伟大的诗人普希金的全身铜像,在莫斯科已经落成100周年,铜像耸立在高尔基大街的普希金广场上。诗人左手持帽,右手扪胸,仿佛正在漫步沉思,胸中酝酿着激动人心的诗句。不论是晴朗的冬日还是夏季的黄昏,莫斯科人总爱坐在广场的长椅上憩息,凝视沉思的诗人形象,思绪自然而然地溶入诗的意境中。这座纪念像在人们心中不啻是自由的一种象征。但是它能在这个城市赢得一席之地,却经历过一段不平常的斗争。
普希金一生写了不少嘲讽俄国专制政权、揭露沙皇残暴和歌颂自由的作品。他写过:“我要给世人歌唱自由,我要打击皇位上的罪恶”;“我憎恨你,我恨你的皇座,专制的暴君和魔王!我带着残忍的高兴看着你覆灭,你子孙的死亡”。他还用行动表示对沙皇的轻蔑,故意回避参加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纪念柱揭幕典礼。诗人称亚历山大是他“一生给喝倒采的人”。正因此,沙皇对这位叛逆的诗人憎恨至极,在收买诗人为专制暴君歌功颂德的企图失败后,就千方百计地对他进行诽谤和迫害,最后导致1837年的决斗,对手违反决斗规定抢先开枪,夺走了诗人的生命。
诗人逝世后,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提出建立普希金纪念像的倡议,沙皇对此充耳不闻。以后,曾与普希金共事过的82位外交部官员又联合提出建立普希金纪念像,也落得同样遭遇。普希金的母校彼得堡皇村中学成立50周年时,校友们提出在校园中为普希金建立纪念像的要求最终也毫无结果。
但是,困难阻挡不了崇尚自由、正义的人们。一批著名的文学家和科学家在1860年成立了全国性的募款筹建普希金纪念像委员会。热爱普希金的人民纷纷捐款,不少农民从自己菲薄的收入中捐出几十个戈比以表达对诗人的敬意。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终于决定把纪念像建在诗人的诞生地莫斯科。1873—1874年公开征求设计方案时,应征者十分踊跃。经过严格评比,出身农奴的雕塑家亚历山大·奥佩库申的作品入选。奥佩库申摒弃了华丽渲染的表现手法,创作了朴实无华、格调非凡的诗人形象。
1880年初,纪念像的建造工作完成了。但是揭幕典礼竟一再被迫推迟。
终于,6月6日举行了揭幕式。那天上午阴云密布,疏雨飘洒。人们一清早就涌到纪念像前,各地选派的100个代表团、著名作家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奥斯特罗夫斯基和诗人的子女都出席了仪式。当覆盖了几个月的幕布终于在12时20分揭落下来、诗人的光辉形象在人们的仰望中呈现时,人群中立刻爆发出一片“乌拉”声,多少人流下了热泪。年迈的屠格涅夫由青年人搀扶着献上花圈,陀思妥耶夫斯基发表了演说。仪式结束时出现了动人的场面:许多人争先恐后地从花圈上摘下花朵留作永恒的纪念;又有更多人把成束鲜花献到诗人的纪念像前。纪念活动整整持续了3天,显示了人民对诗人的出自内心的热爱。
沙皇阻挠建造普希金纪念像的图谋落空了,又卑劣地进行了破坏。按设计,纪念像底座两侧铸造普希金《纪念碑》一诗中的诗句。左侧是:
“我的名声将传遍伟大的俄罗斯,
她的各民族的语言都会把我传诵……”右侧是:“我将被人民喜爱:他们会永远记着……
记着我怎样在这冷酷的时代歌颂自由……”
沙皇对“在这冷酷的时代歌颂自由”的原句极为忌恨,通过书报检查官的指令改为“记着我怎样用生动美妙的诗句来为人们效劳”,完全抹去了原诗句中的革命性。直到1937年即普希金逝世百周年纪念日时,莫斯科市苏维埃作出决议,才恢复了《纪念碑》一诗的原文。
普希金纪念像的经历说明:人民心中有丰碑;人民热爱在残酷的岁月里勇敢地歌颂自由的伟大诗人。用赫尔岑的话说,在反动时代,当俄国最优秀的人们都绝望时,“只有普希金的铿锵而广阔的歌唱在奴役和痛苦的峡谷中激荡着;这歌唱继续了过去的一个世代,不但给现在充满了勇毅的声音,并且要一直激荡到遥远的未来。”
今年,普希金纪念像揭幕100周年那天,莫斯科也是阴雨绵绵。人们穿着雨衣、打着雨伞来到普希金广场,默诵着普希金的诗句,把一束束鲜花敬献在诗人像前。不仅这天,普希金广场上经常回荡着人们对自由的向往;普希金那“充满了勇毅的声音”,一直铿锵有力地激励着苏联人的心。


第7版()
专栏:

普希金纪念像揭幕典礼〔俄国〕 契可夫 画


第7版()
专栏:

石油带来巨变
在石油工业兴起前,阿拉伯许多产油国是经济落后的封建王国,绝大多数居民分散在广阔的沙漠地区,过着原始的游牧生活。但是,巨大的石油财富的开发,在短短几年里就使一些国家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沙特阿拉伯政府从1976年到1978年新建30万套住房,可容纳全国1/4的居民。各种汽车的增长更是惊人:1960年,沙特阿拉伯全国领牌照的汽车只有4万多辆,到1978年已增至60万辆。科威特1978年全国共有39万辆汽车,平均每两个半人就有一辆。
在沙漠国家里,淡水贵如油。但自1970年以来,沙特阿拉伯先后建成9座海水淡化厂,另有10座正在建设中。科威特海水淡化厂免费向居民提供淡水。这些阿拉伯国家还用石油资金广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
在60年代,许多阿拉伯国家的居民不知电视机为何物,现在,彩色电视机已很普及。
但另一方面,阿拉伯不少产油国的富裕生活有其依赖性。一是依赖大量的石油资金,二是依赖国外的供应。它们不仅在设备上、技术上、劳力上依赖国外,而且还要从国外进口大量消费品。沙特阿拉伯人口只有900多万,每年要进口12亿美元的粮食,甚至当地著名的“海湾小虾”,也要运往美国加工成罐头,再运回沙特阿拉伯出售。为了向学生提供午餐,甚至每天从巴黎空运20万份客饭回国。 陈田


第7版()
专栏:

圣诞节琐话
徐纪兴
“天正下着雪……一个光头赤脚的穷苦小女孩正在街上走着……这简直是一幅悲惨的画面……她又擦了一根火柴。现在她是坐在美丽的圣诞树下……它的绿枝上燃着几千支蜡烛;一些跟挂在商店橱窗里一样美丽的彩色图画在向她霎眼……”这是十九世纪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中描绘的可怜的小姑娘对圣诞节的憧憬。当读到小女孩终于在做了美好的圣诞节之梦后冻死时,人们怎能不对欢乐的圣诞节蒙上一层淡淡的忧郁!
圣诞节是十二月二十五日。它在基督教和天主教盛行地区是一年之中最盛大的节日。
在欧洲各国,人们从圣诞节到来前一个月起,就互赠圣诞卡片。街上用彩灯装饰起来的圣诞树彩色缤纷,出售圣诞礼物的商店橱窗光彩夺目。到了圣诞之夜,家家户户,都尽可能以圣诞树装饰起来,其上挂满糖果、玩具等礼品,并悬灯燃烛,使美丽的圣诞树熠熠生辉。至于圣诞树的来历则有不少有趣的传说。其中之一是某农夫于圣诞夜接待了一个极穷苦的孩子。孩子临行时折下杉树一枝,插在地上,树枝立即成树。孩子说:“年年此日,礼物满枝,留此美丽杉树,报答你的好意。”更有趣的是关于儿童圣诞袜子(有时用枕套)的故事:圣诞之夜把它们挂在壁炉之上,从北方驾鹿橇来的白胡红袍的圣诞老人就会由烟囱进入人们屋里分送礼物,翌晨,家家儿童都可以得到圣诞老人的礼品。在西方国家,圣诞节时扮演圣诞老人分送礼品的风俗一直流行。成年人则在圣诞节早晨互赠礼物。据说,这象征上帝的儿子耶稣赐福于世人。
然而,由于各国历史、风习不一,流传的庆祝活动也有不同。在法国和意大利,无论在教堂还是家里,都习惯悬挂有关耶稣诞生的绘画。据《圣经》记载,耶稣降生在马槽里。在奥地利和比利时,圣诞节的特点是演圣诞剧。在瑞士,最热闹的是孩子们头戴大法冠在街上做驱赶恶魔游戏。在墨西哥,孩子们围在一起轮流蒙上眼睛,设法打开一个装有糖果、点心的用彩纸包好的泥罐,争享圣诞礼物。在美国,有些地区还把一月六日作为小圣诞节。尽管世界各国圣诞节的庆祝方式不尽相同,但内容都是纪念耶稣诞生。自十三世纪起,世界各基督教区都演唱圣诞颂歌。圣歌演唱者所到之处,都会受到盛情款待,有吃有喝,还有礼物。这个风俗尤其流行于英国和斯堪的纳维亚地区。
时代虽然不同了,但一年一度的圣诞节,终究还不能完全摆脱安徒生笔下揭示的一个现实:圣诞节远非家家户户都是同样欢乐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