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12月11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王恩茂给马丽华复信提出
  应当重视少先队活动
本报讯 《辅导员》杂志第11期,发表了敦化县敦化镇第一小学大队辅导员马丽华给中共吉林省委第一书记王恩茂的信和王恩茂的复信。马丽华的信反映了有的学校不重视少先队工作的情况。王恩茂的复信提出:要十分重视少先队活动,注意儿童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马丽华的信说:现在,有的学校只抓教学,不积极开展少先队活动,队的工作在学校里排不上号。孩子们是喜欢丰富多采的队活动的,但有时被学校一个不起眼的工作给挤掉了。由于校领导只抓教学,不重视少先队工作,各中队也就无法开展活动,有的队员快进三年级了,还没过一次队日!这样长期下去,孩子们德智体美不能全面发展,知识面越来越窄,怎么能培养出四化需要的人才来?
王恩茂的复信对马丽华表示鼓励和支持,指出:目前的确有一部分学校不太重视少先队工作,这是目前儿童教育工作中需要重视解决的问题。信中说: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多作宣传,多造舆论,帮助有关同志提高认识,端正教育思想。学校要教育儿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注意教育质量、学习成绩、分数和升学率是对的,但还不够,还必须注意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为此,我想我们省、市(地)、县有关领导部门今后对学校工作的检查、评价,对学校行政领导和教师的考核、评定,不能光看学生的分数、升学率,还要全面地看他们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成效。要十分重视少先队活动。我很希望每个教师熟悉一下少先队的业务,在教育业务的进修、训练中,可增设这一门课程,使老师们都了解、熟悉少先队,成为这一方面的内行,积极参加和做好这一方面的工作。”


第3版()
专栏:

  安徽省委关心农业科技人员疾苦
  参照有关规定发给出差补助、津贴和保健费
本报讯 记者王友恭报道:中共安徽省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措施,切实关心农业科技人员的疾苦,调动了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去年,安徽省委分管农业的领导同志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大部分农业科技人员,尤其是技术推广人员长年风里来、雨里去,工作条件相当艰苦,许多人不安心工作。他认为,如果不从实际情况出发,在有关政策上加以合理的调整,农业科技工作仍然难以搞上去。为此,省革委会于去年4月份专门发出了《关于农业科学技术干部使用和待遇问题的规定(试行草案)》,明确规定:县属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农业技术人员下乡进行技术推广工作,要按当地出差标准给予补助。外出从事土壤普查、林业和水利勘探等工作的,可参照国务院有关地质勘探的规定发给津贴。农业科技人员的劳动保护用品和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保健费,可参照劳动部门对工业上的现行规定办理。文件对解决农业科技人员夫妻长期两地分居和子女上学等问题也提出了要求。
但是,这些新的措施在贯彻执行中遇到了困难。省委分管农业的领导同志又多次召开由有关部门负责人和经办人参加的会议,指出,这些方面过去虽无明确规定,但这些变通的措施和中央现有政策没有矛盾;实行这些措施,有利于调动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有关部门的人员在反复讨论,提高认识后,制订了贯彻执行的细则,联合签发了补充文件。
试行一年多,取得了初步成效。许多改了行的农业科技人员主动要求归队。一些过去认为搞农业是“玻璃缸里的金鱼——前途光明,出路不大”的同志,现在认为搞农业不但政治上有了奔头,生活上也有盼头。皖北砀山县高寨公社农技站长王德法说:“过去干农业技术,我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时时都想换个摊子。现在党和政府这样体贴我们,我决心好好干一辈子农业科技工作。”


第3版()
专栏:短评

  少许愿多办事
安徽省委关心农业科技人员生活疾苦的报道,使人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安徽的一些农业科技人员能够扭转“搞农业是玻璃缸里的金鱼——前途光明,出路不大”的不正确看法,决心干一辈子农业科技工作呢?为什么有些地区的农科所竟有半数以上的中年骨干要求调离,甚至不惜抛弃自己热爱的专业而改行呢?问题的关键在于有关部门和领导是否认真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尽其所能,为改善农业科技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切切实实地办几件事。
长期以来,尤其是十年浩劫中,农业科技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农业科技人员的工作条件差,生活福利待遇低,积极性发挥不出来。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状况下,要在短时间内从根本上改变这些条件是困难的。对这一点,广大农业科技人员是谅解的。正因为如此,更要求我们的领导采取积极的态度,多做扎扎实实的工作。对待农业科技人员的实际困难和合理要求,或者听而不闻,视而不见,无动于衷;或者能推则推,可拖则拖,不作答复,石沉大海;或者光说一些原则话,不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多下功夫,这些都是不关心群众疾苦的官僚主义作风的表现,是必须注意纠正的。
安徽省委工作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们注意纠正官僚主义作风,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首先,他们深入调查研究,摸清农业科技人员有哪些实际困难,待遇有哪些不合理之处。第二,他们不是消极地等待上级规定,而是积极想办法,在可能的条件下提出改善的措施。第三,他们不仅作出决定,更抓紧这些决定的落实,帮助下级单位提高思想认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切实的办法,使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安徽省调动农业科技人员积极性的奥秘就在这里。
当前,我们的农业离现代化的要求相差尚远。我们的农业远未过关,征服自然灾害的能力也较薄弱。要真正达到农业现代化,不落实好农业科技人员的政策,没有他们的积极性是不行的。在落实政策上,需要的是少许愿,多办事。


第3版()
专栏:

  全国系统工程学会成立
本报讯 全国系统工程学会最近在北京成立。在成立大会的闭幕会上,一批包括省委书记、市长、部长和部队司令员在内的领导干部被聘请为学会的顾问。在这个学会的筹建过程中,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一些领导同志也积极支持、热情赞助。
系统工程学是一门组织管理科学。它要求考虑问题必须从全局出发,强调以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合算和收效时间快为基本原则。它可综合利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为国民经济建设的重大决策提供最优的选择方案。在管理工作中,系统工程学强调科学地定量地分析问题。如人口理论工作者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通过比较精确的计算,说明一些人口政策会带来什么后果。这就有可能避免在人口管理工作中的盲目性。系统工程在企业管理应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全面质量管理,它强调工厂的一切人、一切生产部门、每一个部件、每一个环节都要为质量负责,最终保证产品的质量。
系统工程学的这些特点,和我国现代化建设各个领域的组织管理工作的需要是一致的。努力掌握运用这门科学,对于改变当前管理混乱的局面很有帮助。这正是越来越多的领导同志重视这门科学的原因。


第3版()
专栏:来信

  坝上农科所中年科技人员为何要求调走?编辑同志:
河北省张家口地区坝上农科所大部分中年以上的科技人员都要求调动工作。从1970年以来,已经调走了“文化大革命”前毕业的大学生8人、50年代毕业的中专生2人。这个所现在有中年科技人员26人,据了解,要求调走或想调走的尚有17人。
他们要求调走有以下几个原因:一、后顾之忧无人管。子女初、高中毕业后的就学就业问题,地区和县推来推去,一直不能解决。二、没有劳保福利待遇。坝上虽属高寒区,却没有高寒补助,没有任何劳动保护用品,没有保健津贴。三、对他们的政治生活也不够关心。在20年的时间里,全所只在科技人员中发展了一名党员。有的科技人员申请入党二十多年,党组织却没有人给谈过一次话。以上问题,农科所领导虽然多次向上级写过请示报告,但有的如石沉大海,有的推来推去无人管。有些按上级文件规定能办的事,也被一些部门卡着或拖着办不成。因此造成了一部分科研人员不安心在当地工作,他们认为长此下去不如调走。这个问题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并作适当解决。
张科声


第3版()
专栏:

  科学学、人才学、未来学联合学术会议提议:
  努力实现决策科学化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本报讯 参加全国科学学、人才学、未来学联合学术讨论会的五百多位学者、专家以及有志于这方面研究的同志,联系当前实际,就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改革,发表了一些意见,并建议党和国家要努力实现决策科学化。
与会同志指出,凡属正确的决策都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的;而违反科学的决策,则给人民和国家造成严重的后果。为了避免重大决策的失误,防止决策的盲目性,保证决策的正确性,迫切需要实现决策的科学化。与会同志建议,着手筹建国家和省级专门为决策提供咨询服务的研究机构,对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进行独立的、自由的研究,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提供意见和方案。
参加讨论会的同志还对其他问题提出了如下一些看法和意见:
把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作为一个统一的系统,统筹规划,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潮流。建议国家邀请科学技术、经济、管理等各方面的专家,组成远景规划委员会,进行切实的、全面的调查研究,提出若干个方案或模式供抉择。
长期以来,我国对智力投资的比例太小。在国民经济调整中,需要加强对投资政策的综合研究,提高对教育和科研的投资比重。
我国现行的科技管理体制,问题甚多,急需进行改革,突破“部门所有”、“地区所有”、“单位所有”的束缚,积极推动研究所之间,研究所与生产企业或高等院校、使用单位之间,在互利互助基础上的联合或协作。建议由国家科委组织各方面的专家,经过调查研究和专题讨论,向国务院提出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试行方案。
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允许人才的合理流动。要给基层单位以用人的自主权,允许择优招聘、兼职等。要为人才交流制订政策和制度。
我国要实现现代化,必须有一支现代化的管理队伍,不断提高经营管理的水平和效率。要在调整、整顿现有管理队伍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工作,加速造就新型的管理人才。
当代许多重大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比如能源、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等等,只有依靠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研究,才能解决。因此要提倡自然科学研究和社会科学研究的结合。希望有关方面积极支持科学学、人才学、未来学这些新兴的、综合性的边缘学科。
这次联合学术讨论会是全国科学学研究联络组、人才学研究会筹备组和中国未来学研究会联合举办的,于11月30日至12月7日在安徽合肥市举行。这次会议得到了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协的赞助,也得到安徽省党政领导部门的支持。


第3版()
专栏:

  一批研究生参加全国性学术讨论会
本报讯 19名1978、1979届自然辩证法研究生参加了11月下旬召开的全国自然科学方法论第一次学术讨论会。其中7人的8篇论文被选中在会上作了交流。
参加这样全国性的学术活动,是研究生难得的学习机会。南开大学研究生刘仲林,在会上提出一篇关于补美法的论文,从美学角度探索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引起一些自然辩证法研究者的兴趣,认为是一条路子,并对论文提出了一些质疑。这使刘仲林坚定了自己的研究信心。研究生们希望,其他的全国性学术讨论会,也能让一部分研究生参加。
主办这次学术活动的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筹委会,对研究生参加这样的活动很重视。他们认为,从会议筹备期间研究生提供的论文看,这些研究生思想活跃,能从科学研究的实际出发,对科学方法论问题进行探讨,有一定的科学价值。所以,邀请了这些研究生作为会议正式代表。


第3版()
专栏:

  大连外语学院广开学路
本报讯 大连外语学院挖掘潜力,打破只办本科的“单打一”局面,广开办学门路。
1978年,他们办起一所业余外语大学,招收1,600多名学生。近两年来,他们又先后办起了赴日本预备生培训部,还为财政部办了税务英语培训班,为国家旅游总局开设日语旅游导游专业,为六机部七院办了日语培训班。
姜吉凤


第3版()
专栏:

湖北省新洲县切实帮助小学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全县20个公社普遍办起了进修班,有500多名小学教师在进修班学习。
新华社记者 刘心宁摄


第3版()
专栏:出版消息

  一套《职工教育课本》将出版
本报讯 工人出版社将在1981年出版一套《职工教育课本》,包括《代数》、《平面几何》、《立体几何》、《解析几何》、《三角》、《物理》和《化学》。这是第一机械工业部教育局在教育部支持下,为满足机械行业广大职工的需要编写的。
这套书概括了初高中数理化教学的全部内容,并配有大量绘图,适合成年职工学习,并可作为职工轮训和业余教育的课本,或作为相应的技工学校教材。


第3版()
专栏:出版消息

  《中学历史复习题解》即将出版
本报讯 天津人民出版社将出版陈玉昆、韩忠厚编写的《中学历史复习题解》一书。作者根据《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历史学科教学内容要点》和全国统编中学历史教材编写,分《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历史》四部分。本书适于自学,能帮助发展学生智力。


第3版()
专栏:出版消息

  湖南编辑出版《走向世界》丛书
据新华社长沙电 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批走出去,睁开眼看西方的中国人,他们在外国看到了什么?湖南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的《走向世界》丛书,提供了研究这个问题的第一手资料。
这批书籍的作者中,有第一个在美国大学毕业的中国留学生;有清政府派出的第一个出使西方的中国使臣;有清政府指派出国游历的第一个代表团成员;有清政府第一次派往美国参加博览会的成员;有最早出国考察工业技术的科技人员;有清代第一个出国旅行并写作旅行记的中国妇女;康有为、梁启超则是人们熟知的维新派领袖。他们带着不尽相同的政治观点,从不同角度记下了各种印象和看法。


第3版()
专栏:出版消息

  《内科临床经验选编(上册)》出版
本报讯 由铁道部北京二七机车车辆工厂医院、徐州医学院、湖南医学院、徐州市医学科学研究所、北京市结核病研究所、解放军二六三医院等单位合编的《内科临床经验选编(上册)》,最近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本书收集了各地一九七○—一九七八年出版的医学杂志中的资料和其他资料五百多种,经整理、编辑,分上下册出版。上册包括发热和传染病,结核病,寄生虫病,职业病及其他理化、生物因素引起的疾病,维生素缺乏症及代谢疾病,结缔组织、骨、关节、肌肉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九部分。


第3版()
专栏:出版消息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初稿编写完成
本报讯 我国第一部《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初稿,最近已编写完成。这本书阐述了我国农业科学技术发生、发展的历史,总结了我国古代在农业科学技术上取得的光辉成就,论述了我国农业生产的优良传统和正反两方面的经验。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约75万字,主编单位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技术史研究室,参与编写的有华南农学院、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学院、浙江农业大学等16个单位的教授和专家。


第3版()
专栏:

  职工教育正在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访上海市业余工业大学
提起职工教育,有些同志总认为“不正规”,会“影响生产”。其实不然。上海市业余工业大学的事实说明,职工教育可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是发展生产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上海市业余工大创建于1960年,至今已为上海各工矿企业培养了一万多名各种专业和专科班的毕业生。闵淑芬校长告诉我们:最近学校对“文化大革命”前的三届毕业生进行了一次调查,共1,480多人,其中有1,200多人现已担任工程师、技师、技术员或技术管理干部,成为工矿企业的一支技术骨干力量。这些年来,他们带头或参加完成的科研和技术革新项目共有5,000多项,其中包括用电子计算机控制的大型数控绘图机、数控铣镗床、快速镀镍新方法,以及安装在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的电子琴,我国向太平洋首次发射运载火箭用的小型密封继电器等,有16项获得国家颁发的科技奖,30项获得上海市科技奖。
棉纺厂的落纱、插管工序一向是用手工操作的,生产效率不高。能不能用机械操作来代替?上海第六棉纺厂钳工汤泗泾早已动过脑筋,并搞出了一台蟹钳式拔纱机,能够模仿人的手落纱。可是,这台机器太笨重,又容易折断纱支,需要改革,但他不懂机械原理,只好搁下作罢。过后不久,汤泗泾进入上海市业余工大机械专业,先后学习了高等数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金属材料热处理等课程。他运用学到的知识,对蟹钳式拔纱机的结构作了简化,改为圆盘式拔纱机。后来,他又与其他同志一起,将拔纱盘和插纱管连接在一起,既能轻快地把一只只纱锭从纺纱机上取下,不会断纱,又能自动插上空纱管。如今,这种自动落纱插管联合机,已在我国许多棉纺厂推广。这道工序的生产效率成倍地提高,成千上万的纺织女工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了出来。这项技术革新成果曾受到国家科委表扬,发给了创造发明证书。
职工教育的培养对象是在职职工,他们来自生产第一线,学习又不脱离生产岗位。许多人带着实际问题进学校,要求在理论的指导下解决生产技术中的难题,同学中也相互交流和探讨各自的擅长和心得,理论联系实际,为生产解决了许多问题。国产电子手表的诞生,就是这样一个饶有兴趣的例子。负责研制我国第一代电子手表的上海手表六厂技术员宋锦发,是上海业余工大电子专业的毕业生,他具有这方面的聪明才智和研制能力。可是,上海手表六厂是家生产机械手表配件的弄堂小厂,设备简陋,缺乏电子测试仪器等设备。宋锦发在研制过程中,与他分布在各行各业技术岗位上的同学琢磨、研究,争取他们的支持和帮助,不仅解决了必要的设备问题,而且在技术上展开了部门之间的广泛协作,使这项精密的电子新产品迅速研制成功,投入试验生产,为第二代、第三代电子手表的生产打下了基础。
下面,是宋锦发和他的同学进行技术合作的部分项目:
——通过上海照相制版厂黄宝芳和上海广播器材厂张士馨,解决了印刷电路问题;
——通过上海无线电一厂倪俊贤,解决了超小型电阻、反馈问题;
——通过上海无线电二十五厂陈春芳,解决了超小型钽电容问题;
——通过浦江电表厂邬振华,解决了超小型线圈问题;
——通过磁性材料厂陈同和,解决了电池稀土材料问题;
——通过上海仪器仪表研究所吴根妹和上海电子管厂孙兵等人,解决了电路分析测试问题;……
瞧,多么有意思啊!这些普通工人经过业余工大学习,掌握了一定的技术理论知识,不仅能充分发挥作用,而且毕业后继续探讨,共同提高,还以各自在生产、科研等方面的有利条件建立了协作关系,容易更快更好地取得经济效果。这些,都显示了职工教育对加速四化建设的作用。
本报记者 陆左华 刘 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