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11月8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剧评

看京剧《李慧娘》的杂感
蓝翎
危机 生机
粉碎“四人帮”以后,戏曲舞台上恢复了传统剧目,于是颇得了一阵“叫好”声。但为时不久,又听到了一阵感叹声,说传统戏面临着衰亡的危机。何以“行情”如此升降不稳,忽高忽低?大家议论纷纷,连人才济济的大剧院也拿不出挽救的“绝招”来。
危机的根在哪里?“四人帮”打倒了,极左路线被逐步深入地清算着,“双百”方针逐渐深入地贯彻着。在没有束缚的情况下却出现了传统戏的危机,原因究竟在哪里?
有的说,传统戏比起现代化的电影、话剧来,形式要落后,难以同它们争取观众。这有一点道理,但似乎又不大说得通,因为不大受人欢迎的电影、话剧也有的是,为什么没有出现危机?
传统戏,扩大点说,一切戏剧艺术,或者再扩大点说,一切文学艺术,如果真是出现了“危机”的话,恐怕是不能单从观众或读者那里找原因的。不是说文艺有征服人的思想感情的能力么?怎么征服?一不能靠枪炮,二不能靠包场,三不能靠吹捧,四不能靠特大广告。……要靠它自身的魅力,有了魅力,不来的会吸引过来,若没有,来了的也会走掉。
有杞人忧天的,就有埋头苦干的。苏州市京剧团是一个不大为人所知的集体所有制剧团,也没有知名的大演员,如果他们也消极地跟着感叹危机,岂不要喝西北风?可是,他们却于危机声中闯出了生机,一出《李慧娘》,先轰动了上海,接着又轰动了大江南北、山海关外、天津、北京。胡芝凤也一跃而为名角。观众被他们征服了,剧场里座无虚席,听到的是阵阵的热烈掌声。
胡芝凤对危机问题作出了自己的回答。她说,说有危机,有点过分;但对我们演员来说,如果没功夫,观众就不愿看。是的,观众进剧场是来看戏的,没有戏的“戏”谁爱看,没有功夫的戏谁爱看,没有艺术美的文艺谁爱看?美就是艺术的魅力,《李慧娘》就是靠舞台上的艺术美征服观众而红起来的。
事在人为,不为就有危机,为了就有生机。《李慧娘》的轰动,总可以算找到危机的一点根了吧。
“鬼戏” 人戏
《李慧娘》轰动了。可是它仍然被称为“鬼戏”。
何谓“鬼戏”?这个词儿准确么?科学么?单就《李慧娘》就说不清楚。前三场的李慧娘明明是一位活泼泼的青年妇女,并不是鬼,然而这演活人的三场戏却也“垫”进去了。
中国的古代小说,从晋朝干宝的《搜神记》,到清朝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专写鬼的就不少,为什么不称之为“鬼小说”?中国美术史上鬼的形象也不少,钟馗就是鼎鼎大名的专捉鬼的鬼,“扬州八怪”的罗两峰是画鬼的专家,为什么不称之为“鬼画”?为什么戏曲里边有了个把鬼就称之为“鬼戏”?
宗教迷信者相信“人鬼乃皆实有”;而从科学的观点看,鬼、神皆无,都是人的影子,只不过一在天堂一在地狱而已,就连天堂地狱,也是按照人间的秩序创造出来的。在文学艺术里,鬼神的形象是利用人们已有的这些幻想的躯壳,铸进了人类的是非善恶美丑,是变形的人。人、鬼、神,一幻通,是创造形象的不同手法,这早就成为普通的文学常识。然而,一旦违背了常识,什么怪事都会干出来,“鬼戏”一词儿的发明和运用,就是极可怕的怪事情,其始祭刀的就是昆曲《李慧娘》。“鬼戏”的符咒一出,祸从天降,挨着边的都入了“鬼”籍,使之“永世不得翻身”。
鬼,不仅是鬼,还有牛鬼蛇神,曾经被比喻为充满着大胆奇特的幻想的艺术手法。唐代杰出的青年诗人李贺,就被人美赞为“鬼才”。蒲松龄对其仰慕之至,“牛鬼蛇神,长爪郎吟而成癖”。然而到了当代,“牛鬼蛇神”却变成了无所不包的政治概念,只要是不喜欢的人,都可以打进去,与地富反坏为伍,成为青面獠牙十恶不赦的罪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也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进行屠杀。“鬼戏”是“牛鬼蛇神”的一个分支。江青不是高唱《击鼓骂曹》的“我手中缺少杀人的刀”吗?其实早就操刀在手开了杀戒,多少人死在他们的屠刀下!死的屈,死的冤!然而时代不同了,我们并不想去创造新的李慧娘式的复仇鬼魂以自慰,而是要把杀人者推上历史的审判台。
《李慧娘》不是“鬼戏”,更不是好“鬼戏”,它是体现了过去人们不可能实现的美好愿望的戏,“怨气冲天三千丈”,就是幻想着有一天能冲倒那些祸国殃民的权奸贾似道之流。
人才 劈柴
观众看戏评戏是有尺度,也很讲分寸的。一个戏,很多演员都会演,如果观众看了以后说,某个演员演的还不错,而不把他和整个戏名联系起来,这说明虽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但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东西。如果观众说是某演员的什么戏,那就表明这位演员成熟了,至少是在这一剧目上自成一家,成了拿手的“看家戏”了。
观众看了《李慧娘》,异口同声的称赞是胡芝凤的《李慧娘》,这就是说,胡芝凤的表演已经有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自成一家了。
从胡芝凤演的《李慧娘》中,可以看到秦腔《游西湖》、昆曲《李慧娘》和京剧《红梅阁》的某些影子,但它又不是这些戏的简单移植和拼凑,而是化出来的,是根据自己的特点化出来的。一共九场戏,除了《见判》、《追杀》有短时间的不出场外(那还是为了在后台换装),几乎每场都有很重的戏,特别是从《见判》到《追杀》,都是以她为主的戏,如果没有真功夫,能拿得下来吗?如果没有深而且博的艺术素养,能够调动起各种表演手段塑造出李慧娘的形象来吗?那含蓄细腻真切动人的表演,那象微风吹素绢一样的走圆场,那干净利落高难度的开打,那悲愤苍凉的一段“高拨子”唱腔,不都是根据广泛的吸收而化出来的吗?这正是几十年苦练的结果。胡芝凤学过唱歌,学过芭蕾,学过梅、程、荀、尚,连麒派也喜欢,因此,她成功地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李慧娘,就不是偶然的,而是艺术上的化众为一。因此,胡芝凤也不是突然出现的名角。随着京剧危机的呼吁,也听到过人才缺乏的呼吁。现在人才出现了,不断地出现了。但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地下钻出来的。戏曲人才,只能从舞台上的实践中站出来!
胡芝凤不是科班出身,可从小就是艺术的业余爱好者,她是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的学生而“下海”的。当时的清华大学批准了她的要求,让她向着自己更有兴趣的方向发展。这对于今天成为名演员的胡芝凤,是起了关键作用的,对于现在如何选拔人才也是很有启发的。
木匠进入一片生长着各种树木的大森林里,会发现各样的材料:金丝楠木可以盖大厅,紫檀可以作高级家具,松杉可以作栋梁,黄杨可以雕刻出艺术品,等等。如果碰上个旧式烧茶炉的,在他眼里,这些统统是烧火的劈柴。现在的确有不少这种人,遇到木材都劈成“老柈子”。他们也有理由,“服从组织需要”,至于个人兴趣,那等于“个人主义”。幸好,胡芝凤当年碰到的是有慧眼的木匠,否则,今天也就没有这个名角和她的《李慧娘》了。(附图片)
《李慧娘》剧照
张雅心摄


第8版()
专栏:

电视剧的丰收与发展
成志伟
1980年是我国电视剧的一个丰收年。只中央电视台举办的《1980年国庆全国电视台节目大联播》中,各地电视台提供的电视剧就达四、五十个。这些节目,大大丰富了我国的电视屏幕,也使电视剧这种新兴的艺术形式越来越多地引起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和关切。
这次集中播出的电视剧,内容丰富多采,题材广泛多样,反映了工、农、兵、学、知识分子各方面人物的现实生活,还有描写少年儿童的、革命历史题材的、科学幻想形式的、根据古典作品改编的。不少作品,触及了现实生活中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诸如揭露林彪、“四人帮”祸国殃民的严重罪行,怎样看待和进行四化建设,如何正确对待爱情、婚姻、道德、法律,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反对官僚主义、特殊化、不正之风,肃清封建思想的遗毒……。由于这些问题与广大群众息息相关,大家在观看这些电视剧时,感到亲切动人,颇有兴味。
这些电视剧,在艺术上也有一定的水平。它们能发挥电视的长处,学习电影、戏剧的优点。有些较好的作品,已经开始形成了自己的某些风格、特色,给人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有的剧刻画人物比较成功,有的剧情节比较引人,有的剧抒情性比较浓郁,呈现出不同的风姿,互相辉映争妍。
在这次联播中,涌现了一些比较好的剧目。例如《乔厂长上任记》、《女友》、《结婚现场会》、《洞房》、《瓜儿甜蜜蜜》、《盼》等,受到了广大电视观众的赞扬,反映了电视剧创作的新成就。
当然,由于电视剧创作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经验不足,人力物力财力缺乏,不可避免地还存在着比较明显的缺点。例如,有些电视剧的主题开掘还不够深刻,风格还不够多样,艺术手法也比较单调;有个别作品显得简单粗糙,缺乏感染力。另外,大多数电视剧不紧凑,拖沓冗长,节奏太慢,不能有力地抓住观众。极个别作品,思想内容不够好(如不久前播放过的《最后一幅肖像》)。对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该善意地指出,多出主意,帮助电视剧工作者不断改正缺点,获得提高。
当前,电视剧创作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着重提高艺术质量。其中,搞好剧本创作是关键。没有好的剧本,提高其他方面的质量就无从谈起。现在,电视剧剧本的创作队伍还没有形成,已经播映的电视剧,根据其他文艺作品改编的多,直接创作的还较少。因此,有计划地发现、组织、培养一支高水平的剧本创作队伍,是当务之急。借用电影、戏剧演员总是难免的,但电视剧本身的导、演、技术队伍则必须尽快地扩大,并更快地提高水平,以适应电视剧创作发展的迫切需要。
为了提高电视剧的质量,要认真研究电视剧的特点。电视剧与电影、戏剧比较接近,但又不完全相同,要善于取电影、戏剧之长,来补电视剧之短,使电视剧本身的优势充分表现出来,让观众一看,就认为是真正的电视剧,而不是电影或戏剧的模拟与翻版。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才能独树一帜,才能保持自己的青春。


第8版()
专栏:

《文艺报》举行座谈会研究改革文艺体制问题
最近,《文艺报》编辑部邀请在京的30多位文艺工作者举行座谈会,讨论文艺体制的改革等问题。
到会同志充分肯定了近4年来文艺战线的成就,同时指出,文艺工作还不能适应当前四化建设的形势和广大群众的需要,体制上存在的某些弊病,已经成为影响文艺事业发展的尖锐问题。建国以后31年的历史说明,对文艺创作粗暴干涉的现象,不只是某些文艺领导部门的思想作风、工作水平造成的,也与我们现行的文艺体制有关。
座谈会上,大家列举事实,对文艺单位普遍存在的机构庞大臃肿、官僚主义和衙门化作风等提出了批评。一些同志指出有的领导干部不懂文艺又甘居外行,于是许多该管该做的事情不管不做,不该管不该做的事情却去干预,使许多文艺事业、作品得不到扶持和支持,文艺生产力受到束缚。
会上,同志们还提出了许多改革文艺体制的具体建议和设想。
(新华社)


第8版()
专栏:

密林深处 张信让


第8版()
专栏:文艺动态

影片《元帅之死》即将上映
北京电影制片厂新近拍摄的彩色故事片《元帅之死》,描写党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贺龙同志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惨遭迫害和他对林彪、江青一伙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斗争。影片除再现了贺龙同志的风度和对党的无限忠心外,还描写了新一代女性吴桐花在十年磨难中的成长。影片由贺兴桐、于力编剧;石一夫、阙文导演;徐骁先、涂家宽摄影;著名演员李仁堂扮演贺龙,青年演员赵娜扮演吴桐花。值此即将开庭审判林彪、江青一伙反革命集团案的时候,影片《元帅之死》将先期在北京上映,再度唤起人民对贺龙元帅的崇敬和对林彪、江青等丑类的愤恨。
(子 芳)


第8版()
专栏:文艺动态

《建国以来新故事选》出版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许多地方开展讲故事活动,深受群众欢迎。上海文艺出版社最近出版的《建国以来新故事选》就是取材于一九四九到一九七九年三十年来在群众中流传的新故事编辑而成的。全书共收集故事作品八十余则,内容大致可分为颂扬英雄模范,传播好人事迹;反对封建迷信,鞭笞坏人坏事以及移风易俗等几个方面。
(刘 斌)


第8版()
专栏:文艺动态

影集《文坛繁星谱》出版
中国摄影家协会编辑的大型摄影画册《文坛繁星谱》,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画册精选了三百三十幅照片,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全国第四次文代会的盛况。其中有党和国家领导人与代表们在一起的珍贵镜头,有艺术家们热烈讨论如何繁荣我国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感人场面,有艺术家们神采飞扬、互相勉励的生动形象,集中展现了我国文坛群星灿烂的宏伟图景。摄入镜头的著名作家、戏剧家、电影家、音乐家、舞蹈家、美术家、摄影家有五百余人,画册后面均附有简明扼要的小传。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徐肖冰写跋,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夏衍作序。 (晓)


第8版()
专栏:文艺动态

《周文选集》出版
作家周文的遗作《周文选集》,已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周文是四川荥经县人,一九三三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三十年代开始从事文艺创作,参加“左联”活动,一九五二年逝世。周文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这次出版的《选集》,上卷包括长篇小说《烟苗季》,下卷包括中篇小说《救亡者》和短篇小说、散文、讽刺小品、文艺论文等。
(里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