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11月3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
专栏:

随县今冬明春水利建设明确重点
抓好水库全面建设和综合利用
本报讯 水利设施规 模较大的湖北省随县,注意水利建设续建配套,重点抓好水库全面建设与综合利用,充分发挥现有各种水利设施的效益。
随县在近二十多年中,从无到有,建成了大型水库6处,中型水库16处,小型水库622处,还兴建机电排灌泵站673处,形成了以水库工程为主体,蓄、引、提相结合的农田灌溉网。目前,全县水库有效灌溉面积达132万亩,占总耕地的86.4%;全县兴建小水电站54处,装机超过1万千瓦,其中水库发电装机占70%;利用水库养鱼,年产成鱼近百万斤。水利条件的改善,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产。1979年与解放初期相比,粮食总产增长2.5倍,达到11.44亿斤,棉花总产增长6.6倍,达到20.5万担。在制订今冬明春水利建设规划时,随县决定立足现有工程,抓好除险配套,巩固建设成果,提高工程实效,为今后发展作好准备。对少数险情较大的中小型水库,作出了整险加固、除险保安的安排;对近期兴建而尚未完成配套的水库,优先安排了水源足、效益大、投资少、见效快的4处大型、7处中型和一批小型工程,扩大效益;对已基本完成配套的6处大型、10处中型和部分小型水库,将进行枢纽坝区的全面建设,充分利用其水土资源,发展水、农、工、商、旅游等综合经营。此外,今冬明春将建库区茶园、果园等多种经营基地多处,扩建鱼池,兴建库汊,进一步提高鱼产量。并新建和扩建一批水电站,增加装机容量2,500千瓦。这些工程建设完成后,可以使现有水库以水、水产、水电为主,发展多种经营,更好地为农业服务,为社会提供商品,为国家积累资金,为发展旅游创造条件,同时改善水库职工生活。


第1版()
专栏:

实行合同制度明确经济责任
巴中县水利投资效果好于往年
本报讯 四川省巴中县认真总结了多年来水利建设的经验教训,从去年冬天起改变“吃大锅饭”的做法,对国家与社队联合兴办的水利工程,全部实行合同制,把建设任务包给受益社队。因为加强了经济责任,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得到发挥,尽管水利投资只有上一年度的38%,上工总劳力削减近半,去冬今春完成的工程项目比上年同期却增加了50.6%。现在,全县151项工程已大部完成计划,新增水量和灌溉面积都超过原计划,经济效果大大好于往年。
巴中县在与受益社队签订合同以前,事先组织县、区技术力量,对全县390处在建工程的现状、尚需工程量、所需材料、资金、工程效益和社队自筹能力等情况,逐个地进行了摸底排队,然后经过综合平衡,根据自愿原则,择优安排。这样便使工程项目缩减239项,国家补助资金减少184万元。这个县在合同中规定了工程项目、任务,用材指标,补助资金,工程质量,完工时间,工程效益和奖惩制度,并反复强调执行合同的严肃性,使承包单位明确合同就是建设法规,从而纠正了把修水利当做“摇钱树”,年年搞“钓鱼”工程的错误认识和作法。过去水利投资采取切块下达,撒胡椒面,大家争项目、争资金,但钱一到手,干多少算多少,延缓了工程进度,使该保的工程保不了,该下的下不来。实行合同制,资金集中,任务落实,责任明确,施工进度大大加快。而且普遍注意经济核算,用工用料精打细算,土方单价和水泥、炸药等消耗都有所降低。


第1版()
专栏:

古老的都江堰不仅以滔滔的江水灌溉着川西平原800万亩良田,还为灌区的农业生产提供了能源。仅温江灌区已建成小水电站656座,年发电量为1.3亿度。这是灌县的青城电站。
新华社记者
孔繁根摄


第1版()
专栏:

各级干部从犯错误中汲取教训认真改变作风
旬邑县为群众办了六件好事
生产和生活条件得到改善,调动了社员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
据新华社西安11月2日电 1978年党中央批转了陕西省委《关于旬邑县少数干部强迫命令、违法乱纪问题的调查报告》,并批示要认真解决干部作风问题。两年中这个县的各级干部从犯错误中汲取了沉痛的教训,认真转变作风,关心群众疾苦,踏踏实实为群众谋利益,受到群众称赞。
两年中,他们为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办了六件事:
一是抓紧解决缺水地区的人畜饮水困难。旬邑县有20万人口、26,000多头大家畜。多少年来一直有129,000多人和21,000多头大家畜饮水有困难。近两年各级领导部门在原有的基础上,又新建和维修配套一批人畜饮水工程。目前,这个县共有可供饮用的井、站196处,从而使8万多人、16,000多头大家畜基本上摆脱了吃水难的困境。
二是帮助社员建设住宅。两年来,县有关部门陆续批准了2,288户社员要求给建房基地的申请。民政部门还拨救济款,帮助生活困难的社员整修危险住宅。许多社队及时规划并帮助群众施工修建房屋。
三是加快山区道路建设。这个县的马栏、石门、第界等山区公社一些大队,过去长期不通公路,交通运输极不方便,群众交售公购粮和农副产品只得靠人挑驴驮。近两年县交通部门积极同社队配合,先后共新铺柏油路面20公里,修筑社队简易公路49公里。另外,全县还改造了三十多公里的县社公路,新开了6个公社的班车。
四是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用电问题。近两年中,这个县又给4个公社、45个大队架线通电,目前全县除两个边远公社未通电外,其余15个公社、158个大队都通了电。
五是帮助改善农村小学教学条件。过去,许多社队小学缺少桌凳,学生挤在临时搭的木板上学习,有的则用泥台代替桌凳,影响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近两年他们采取国家补助,集体和社员筹资、投工相结合的办法,增添了教学设施。去年,全县制作学生桌凳三千二百多套,今年预计还将制作六千套。
六是积极开展地方病防治工作。去年3月,县卫生部门进行普查,全县克山病、大骨节病等地方性疾病发病的大队有245个,发病人数占总人口的8.8%。县卫生部门一面帮助社队化验水质,找好水源,修建人畜饮水工程,一面又采取了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措施,使发病率大大下降。由于全县各级领导干部改变工作作风,调动了社员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


第1版()
专栏:

使石油更多地用作轻纺化工原料
国务院发布关于压缩各种锅炉和工业窑炉烧油的指令
据新华社北京11月2日电 国务院于10月27日发布关于压缩各种锅炉和工业窑炉烧油的指令。
指令说,石油是重要的战略物资。自从70年代初发生石油危机以来,合理使用和节约石油,已经成为全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目前,我国每年烧掉的重油和原油数量很大,其中相当一部分使用不合理。为了节约能源,必须大力压缩烧油,使石油更多地用作轻纺化工原料,并生产更多的成品油,以满足四化建设的需要。
指令要求现在烧油的工业锅炉、民用锅炉和原设计烧煤、后改为烧油的电站锅炉,要先易后难,分期分批,迅速改为烧煤,最迟要在1985年底以前改过来。原设计烧油的电站,能够改为烧煤的,要改为烧煤。在烧油锅炉改烧煤的过程中,要讲求综合经济效果,改进烧煤锅炉的性能,提高热效率;根据技术经济条件,统筹安排,尽可能同发展集中供热结合起来,做到热电结合;并注意“三废”治理和环境保护。
指令对于压缩工业窑炉烧油、压缩油田和炼油厂的自用油,以及压缩烧油所需的资金来源和物资供应,都作了具体规定。
指令要求各地严格执行烧油计划和审批制度。
指令说,今后,未经国家计划委员会审查批准,任何地区、部门和单位,都不得擅自设计、制造、建设或引进烧油设备,都不得擅自扩大烧油范围和增加烧油数量。


第1版()
专栏:

中小钢铁企业经过调整扭亏增盈
本报讯 通讯员孟宪明报道:各地贯彻执行八字方针,对中小钢铁企业进行了有效的调整。对资源条件差、产品质量低、消耗高、亏损大的287座地县小高炉(总容积为3,538立方米)先后采取了关、停、并、转措施;对经过择优选定的企业,进行挖潜、革新、改造,生产适销对路产品,满足市场及用户需要,节能增收取得很大成绩。到10月底止,这批企业所生产的钢和钢材主要产品提前完成了今年的国家生产计划。市场急需的小型材、线材、焊管、薄板等短线产品大幅度增产。能源等各种消耗显著下降。企业利润不断上升。今年1至9月,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2.1亿元。
各地在扭亏增盈工作中主要抓了以下几点:择优供应,保产增收;千方百计降低各种消耗;搞好市场调查,增产适销对路产品;扩大企业自主权,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第1版()
专栏:

全国社队企业产品
展销会在成都闭幕
据新华社成都11月1日电 新华社记者彭自襄报道:全国首次社队企业产品展销会10月31日在成都闭幕。会上琳琅满目的上万件展品和活跃的成交,显示了全国社队企业千帆竞发的欣欣向荣景象。
据不完全统计,在展销的一个月内,社队企业之间和社队企业同其它工商企业之间共签订了五亿多元的成交合同,其中社队企业之间经销、代销等合同的成交额占70%以上。这次展销会成交的产品中,穿、用、吃等生活资料占了较大比重,生产资料也占一定比例。


第1版()
专栏:

充分发挥水利建设的经济效益
本报评论员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水利部门提出了新的要求。农业稳定增产,需要水利设施抗御旱涝灾害;城市和工业的发展,需要充足和纯洁的水源;林业、畜牧业、渔业、卫生、航运和旅游等方面,都要求水利部门提供有效的服务。水利不仅是农业的命脉,也是发展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条件。因此,认真总结经验,积极进行改革,提高管理水平,实现以最小的投资,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是当前水利建设的重要课题。
建国31年来,我国治水的成果,超过以往几千年的总和。目前水利设施已能够初步控制旱涝灾害,基本上保障了工农业生产发展和城乡防御洪水。历史上三年两决口的黄河,已争取到31年安澜的局面;长江中下游,今年战胜了25年来最大的洪水;北方大旱,但依靠现有水利工程使灾害有所减轻。全国各地水利设施在保证防洪、灌溉、发电、航运、水产、城乡生活及工业用水方面都起了重要作用。我们已经建成一大批水利工程,又有一支宏大的水利队伍,这是发挥水利经济效益的有利条件。
回顾31年治水的实践,我们有不少成功的经验。如北京市密云水库和官厅水库,由于注重调查研究,比较尊重科学技术人员的意见,基础工作扎实,工程配套完整,施工质量较好,运用20年来,多次削减洪峰,保障了首都防汛安全,向京、津、冀供水、发电,每年灌溉农田250多万亩。只密云水库累计减免耕地水淹灾害4,000万亩,所获收益相当于该库投资的二倍。当然,我们也有深刻的教训。“大跃进”时期,由于急于求成,兴办许多水利工程,发生不少问题。十年动乱期间,水利建设受到严重干扰,盲目乱干、瞎指挥、搞形式主义尤其突出,因此虽然也取得一定成绩,但有些工程没有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造成巨大浪费,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昔阳“西水东调”是最突出的例子。由于违背客观规律,还形成水利基建战线长,尾工、险工多,效益低,甚至搞了不少无效劳动。这些缺点和问题,主要是极左路线和左倾思想造成的,同我们经营管理不善和科学水平不高也有关系。
水利事业上涉天文,下及地理,是跨部门、跨地区、跨学科的基础事业,必须全面规划,统筹兼顾,力求发挥多种效益,实现水尽其用,一水多用。无论是国家办的大型水利,还是民办公助的小型水利,都要为改造自然,促进生产服务,讲究经济效益。水可兴利也可为害,水的这种两重性对水利工程提出了特殊要求。要正确处理好需要与可能,长远与近期,国家、集体、个人和各种效益的关系,搞好调查研究、分析计算,做到合理开发,才能保证效益最大,费用最小。
各行各业都需要用水,都应该关心水利建设的效益。要把用水和治水结合起来,在全面规划,统一管理下,发挥综合效益,改变“喝大锅水”的现象。制订经济管理办法,保证水利建设的效益不被损害,水质不被污染。水是流动性的可以重复利用的宝贵资源,一家使用不当和污染,将影响一条线、一大片,危及一切生物,决不能只从一个单位算小帐,要算全社会获得最优经济效益的大帐。治水与用水是统一的,是互相促进的,只有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共同努力,才能将治水工程措施、生物措施、物理措施等真正结合起来。
狠抓效益要从当前做起。冬季水利建设即将陆续开始。各地要通过总结抗旱、防洪、排涝经验,合理安排近期工作,进行适当调整,加强经营管理,狠抓工程实效。该停建、缓建的项目,应早下决心停、缓,以免继续造成浪费。近期水利投资要集中使用,优先用于那些水源足、效益大、投资少、见效快的续建配套工程,充分发挥投资效果,不要“撒胡椒面”。社队自办小型水利,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群众自愿,合理积累,公平负担,力求实效。要保证质量,居安思危,防止千里金堤溃于一穴。
水利建设任重道远,兴利除害非一日之功。各地气候条件差异很大,降水在地区和时间上分布极不均匀,旱涝交替,灾害频繁,这种自然条件决定了水利任务的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水利建设一定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坚持不懈地努力。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水利,打破地区、部门和行业的局限性,充分发挥水利建设效益,提供了根本保证。只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努力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力求达到最大经济效果,水利一定能为祖国四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第1版()
专栏:

争取三、五年内解决干部夫妻分居问题
国家人事局局长就这方面的一些具体问题答记者问
据新华社北京11月2日电 目前正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夫妻分居干部调整会议即将结束,国家人事局局长焦善民回答了新华社记者提出的有关夫妻分居干部调整方面的一些具体问题。
问:这次全国夫妻分居干部调整会议,解决哪一些干部的夫妻分居问题?
答:这次会议主要是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地、迅速地解决一批夫妻跨省分居时间长、困难大的干部的分居问题。其中有专业技术干部,也有行政干部和其他干部。工人、现役军人家属、在校的研究生等不属于这次调整范围。这些人的夫妻分居问题按有关规定解决。
问:解决干部夫妻分居问题的原则和政策是什么?
答:解决这个问题要从有利于四化建设和调动干部积极性出发,根据需要和可能,适当控制城市人口,区别不同情况和先后缓急,采取多种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分期分批加以解决。在贯彻这些原则时,不要一刀切,不要卡得死死的,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妥善处理。对专业技术骨干和其他有特殊困难的干部,要优先照顾。
问:通过什么手续和办法解决干部夫妻分居问题?
答:干部夫妻分居问题尤其是双职工干部分居问题,主要通过组织调动的办法解决。一般是由个人向所在单位提出申请,由组织、人事部门联系调动。今年以来,华东、华北、东北都分片召开了夫妻分居干部调整会议,许多省也召开过省内调整会议,这次又召开了全国夫妻分居干部调整会议。这些会议都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好办法。各省、市、自治区参加这次会议的同志带来一大批干部登记表参加调整。他们认真贯彻中央领导同志提出的意见,从大局出发,互相协商,发扬风格,会议上初步商定调整了二万多名干部。回去之后具体组织落实。鉴于干部夫妻分居人数较多,情况复杂,各地区、各部门还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创造更多更好的办法,以加快这一工作的进程。
问:所谓干部夫妻长期分居,多长时间算是长期?有没有时间的限制?
答:在夫妻分居干部中,分居的时间不一。一般的说,5年以上就应算长期分居。但具体到某个地区、某个部门、某个单位来说,情况就有所不同。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不要死卡“长期”二字。对于分居时间短的,只要有可能,也要加以解决。能在今年解决的就不要拖到明年,能在明年解决的就不要拖到后年。因为我们的目标是要争取在三、五年内解决干部夫妻分居问题。
有些夫妻分居时间长、困难大的干部,由于年龄大,无专业特长,各地不大愿意接收;而一些专业技术骨干,各地又不愿意放。遇到这种情况,还是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树立全局观点,妥善处理。不能因为当前干部多,年龄较大或没有专业技术不好安排就不接收,也不能因为自己需要科技干部就不放他们。解决干部夫妻分居是为了使夫妇双方能够团聚,因此团聚要成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如果什么都强调你那里工作需要,把什么问题都控制得死死的,团聚问题就不能得到解决。只有从全局出发把渠道搞畅通,使干部有进有出,才能解决干部的实际困难,才能促进工作的发展,也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四化建设的需要。
问:夫妻分居干部一方在大城市的,都要求调到大城市,怎么办?
答:现在确实有这种情况,要求到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团聚的干部比较多。很明显,夫妻分居干部都到大城市团聚是不可能的。人事部门要积极配合各级组织和领导做好这些同志的思想工作,教育他们遵守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服从组织安排。一般地说,要动员那些生活基础在外地的干部调出大城市,到外地与亲人团聚。就是生活基础在大城市的,工作能离得开的,外地一方工作更需要的,也要鼓励和动员大城市一方到外地团聚。
问:目前解决干部夫妻分居问题还有哪些困难和阻力?
答:从实际情况说,由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城乡差别较大,加之分居人数较多。目前除30万双职工干部分居的以外,夫妻一方是农村社员的还有40万人。解决这些干部的问题就更复杂,困难更多些。从工作方面看,有的领导干部和人事工作部门的同志对解决夫妻分居问题重视不够,对干部这一生活疾苦不够关心;一些人事部门的同志有畏难情绪,态度不够积极,工作不够认真,措施不够有力,使一些本应当解决而又能够解决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还有一部分夫妻分居的干部不按政策规定办事,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过高的要求,如有的要求到条件好的第三地、或大城市团聚,也给组织上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这个问题增加了困难。但是,只要各级领导干部和人事部门的同志都积极主动地工作,千方百计地关心这些长期夫妻分居干部,这些困难是可以克服的,争取在三、五年内使这些夫妻分居干部得到团聚也是完全可能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