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11月26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山东省军区党委坚决杜绝吃喝风
今年以来,全军区所属单位没有为请客招待花一分钱
据新华社济南电 新华社记者蒋永武报道:山东省军区党委坚决杜绝吃吃喝喝的不正之风,今年以来没有为请客招待花国家一分钱。最近,全区进行了一次财经纪律大检查,省军区和所属十三个军分区、警备区的经费开支表报上,“请客用餐开支”一项都是零。
按照以往的惯例,每逢年节,省军区总要宴请一次离休、退休的老红军战士。今年春节,省军区党委决定不搞宴请。他们说,尊敬老红军不在请吃喝,而在如何继承红军的光荣传统。于是,春节前夕,他们把四十多位离休、退休的老红军战士请来,开了个茶话会。今年2月,济南部队召开党委扩大会议,各大单位的负责同志都来到济南。有的同志认为,这么多兄弟部队的领导同志都来了,不招待招待,情意过不去。省军区党委坚持不搞宴请,而是把大家请到省军区机关,开了个座谈会,感谢他们对全省民兵工作的支持,征求他们对改进民兵工作的意见。然后,请大家和干部战士一起看了一场电影。今年以来,省军区机关有好几位领导干部调进调出,他们都是一杯热茶,开个茶话会,就算表示了欢迎欢送。许多同志说:“这里老八路的作风没有变。”
山东省军区党委对上级领导和从外地来的老战友也从不用公款招待。济南部队一位副政委带领工作组到省军区考核干部六天,他们没摆一桌招待饭。福建省军区副司令员毛世昌因公路过济南,山东省军区司令员赵峰、原副司令员阮帮和同他是红军时期的老战友,也没让招待所办一次酒饭招待。
山东省军区党委不请吃,也不吃请。不久前的一天,司令员赵峰到昌潍军分区检查工作,招待所食堂要为他做几个菜,他坚决不让,硬是和住所人员一样吃普通的饭菜。今年夏天,他到海阳县杜村公社检查民兵工作,公社弄了对虾、海参、鲍鱼等各种海味招待他,他一口不吃。


第3版()
专栏:来信

批评官僚主义何罪之有?编辑同志:
我是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松岭区广播站的编采人员。今年11月4日在没有本地来稿的情况下,我从《人民日报》、《北京日报》、《解放军报》分别剪裁下我认为对本区有一定指导性、针对性的3篇文章:一是《为什么要废止干部终身制》;二是《动辄训人整人是官僚主义的恶劣表现》;三是一月国际时事综述。不料,中午在全区联播节目播出后,却招致了一场大祸。
下午一上班,广播事业管理科副科长便将这3篇剪报搜去,接着便宣布停止我的工作,不用我编播。理由是“报纸上那么多文章为什么不发别的,偏要选反官僚主义与废止干部终身制的稿子”,“是有针对性的,抱有一定的个人目的”。(注:这位副科长是今年8月新提拔的)我将这一情况反映给区委主管领导,这位领导同志不但肯定了这位副科长的决定,而且狠狠地批评我的“错误”,说我叫他们领导没法工作。于是,我成了一个被剥夺了工作权利的“罪人”,原来比较接近的同志在公开场合见面都不敢说话了。看样子事情远没有罢休,还要整下去。在这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向谁讲理去呢?在诉告无门的情况下,我向你们写信呼救:为我这样的新闻战线的无名小卒伸张正义。
批评官僚主义何罪之有?
基层新闻工作者的工作应不应该有点保障?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松岭区广播站编播组
李景龙


第3版()
专栏:来信

依法审讯江青一伙大快人心编辑同志:
等待已久的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审讯开始了。想当初,这伙反革命阴谋家利用他们窃取的部分权力,骑在中国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祸国殃民,犯下了篡党窃国的滔天罪行。看今天,他们已被押上历史的审判台,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依法对他们进行审判,真是党心大快,民心大快!
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主犯的审判,表明我们党不愧是一个实事求是的党;反映了粉碎“四人帮”以来、尤其是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变得更加团结、强大、有力;反映了我们的国家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和实现四化的决心。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主犯的审判使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我们党大有希望,我们国家大有希望。
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有任何特权。我们希望特别法庭对罪大恶极的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主犯依法判处。
西安 南绪善 刘胜利 刘成


第3版()
专栏:来信

人民支持正义审判编辑同志:
20日晚,听说中央电视台要转播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10名主犯的实况。河南省信阳市人民欢呼雀跃,奔走相告。我家附近有电视机的单位几乎都挤满了观众,盛况空前。平时一些不大爱看电影的老人和郊区的农民也都兴致勃勃地赶来观看。
食品厂的同志把电视机搬到球场上,观众仍挤得满满的。不少刚下班的职工,顾不得回家吃饭就跑来等候。他们说:“我们要亲眼看看他们的下场!”转播开始了,嘈杂鼎沸的球场顿时变得鸦雀无声。人们瞪大眼睛注视着不可一世的野心家们一个个被押着出场。当被告江青被最后押出来时,人群中唏嘘声、议论声、讥笑声、吼叫声交织在一起,淹没了电视解说的声响。这时,有个调皮的孩子掏出玩具手枪,对着电视上的江青大吼一声:“不许动!老子枪毙你这个白骨精。”“啪”的一声,全场愕然。当人们明白过来时,谁都没有责怪他。好些人异口同声地叫着:“打得好!”此刻,不知是谁又燃起了爆竹。那噼噼啪啪的响声同场上震耳欲聋的掌声、欢呼声融汇在一起,响彻了豫南的夜空。
信阳市三统管理办公室
季光炬


第3版()
专栏:

铁路餐车也应取消“客饭”编辑同志:
多年来,铁路餐车除供应旅客的公开饭菜和乘务员的便餐以外,也有一种“客饭”。吃“客饭”的人,大都是本局、本段的顶头上司或列车的“关系户”。一餐有鱼有肉的饭菜,只算几角钱。当然,吃者在众目睽睽之下,有时也不好意思;看者则往往在气愤之余,说些闲言碎语。特别是营业不济,利润低微的餐车,常常要把这笔亏空,转嫁到一般就餐旅客身上。
从现在看,要取消餐车“客饭”,还得费点劲。吃惯的人一上车,既想吃点喝点,又想少花点;招待的人呢,总想讨上司高兴。铁道部去年九月已发了通知,要求铁路所有干部在餐车上吃饭应同旅客一样同质同价,不许多吃多占。但实际上“客饭”之风并没刹住。最近,报纸上在开展关于纠正不正之风的讨论,看看我们这里的实际情况,大家摇头说:“取消餐车的客饭难呀”!
看来,要真正取消餐车的“客饭”,一靠餐车乘务员们“顶”;二靠吃客们的“觉醒”;三靠检查机关的“严”。我想,火车餐桌上可否放一块“本车不供应客饭”的牌子,或者象天津市“狗不理”包子铺那样,搞一个客饭登记簿之类,吃者登记,照价付款。诚如斯,铁路上的几百辆餐车,就会使旅客放心了。
刚 健


第3版()
专栏:

为追捕持枪杀人凶犯而英勇牺牲
公安部追授柴玉玲一级英模光荣称号
新华社太原11月25日电 公安部最近追授山西省闻喜县公安局教导员柴玉玲同志公安战线一级英模光荣称号。柴玉玲是今年10月30日在追捕持枪杀人凶犯刘玉、孙志国的战斗中壮烈牺牲的。
罪犯刘玉、孙志国是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公安局的在押罪犯。10月20日,刘、孙二犯越狱潜逃,22日在兰州市七里河区武装部盗窃枪支弹药后,经宝鸡、渭南等地窜到山西,沿途作案多起,打死打伤民警和群众6人(死1人,伤5人)。30日上午9时许,罪犯来到闻喜县城关附近,县公安局教导员柴玉玲立即带领4名侦察人员驱车追击。刘、孙二犯发现后,突然离开公路向乔庄方向逃窜。柴玉玲当机立断,决定分散包围。当他绕到乔庄路口拦截时,罪犯狗急跳墙,开枪打倒给柴玉玲带路的乔庄社员吉元有。柴玉玲临危不惧,开枪还击,勇敢地同二犯进行战斗,并打伤一名罪犯,但终因孤身应敌,身负重伤,壮烈牺牲。当其他同志赶到现场时,凶犯又狼狈逃走。最后,公安人员和广大群众终于将二犯击毙在闻喜县裴庄公社西张村南的麦田里。
柴玉玲同志是山西闻喜县人,今年57岁,1945年参加革命,194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不顾个人安危,多次深入敌区,为我军侦察敌情。解放后,他在清剿残匪的战斗中,舍死忘生,深入虎穴与顽敌周旋,和同志们一道生擒匪徒11人。在镇反、肃反运动中,他又和同志们一道破获玉皇道、珍珠玉道、一贯道以及伪国民党自愿军等几十起重大政治案件。粉碎“四人帮”以后,他精神焕发,忠于职守,为实现新时期的总任务和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新贡献。


第3版()
专栏:

全国一些大中城市相继成立婚姻介绍所
本报讯 今年八月以来,上海、北京、天津、锦州、广州、南宁、兰州、福州、温州、无锡、牡丹江等大中城市的共青团、妇联组织,关心青年的婚姻恋爱,先后成立了婚姻介绍所,受到青年和社会的欢迎。
婚姻介绍所不仅帮助青年选择、介绍对象,而且热情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进行移风易俗的教育。婚姻介绍所的这些工作,有利于破除目前残存的封建的包办买卖婚姻,维护了青年婚姻自主的权利。
一段时间以来,各地试办的婚姻介绍所已经取得了一些经验。


第3版()
专栏:

对刹住歪风的几点建议编辑同志:
最近报刊上开展对不正之风的批评,大得人心,读后使人看到祖国光明,大有希望。
但是在实际上对那些搞不正之风的人的处理还没有一个统一标准,而是因人而异,而且处理的偏轻,越是上级越轻;有些只说严肃处理,却听不到下文,引不起多大震动,教育作用不够大。
说一概轻,也不对。有的是上轻下重;有的是此轻彼重;有的只削枝掐叶(省力),不挖根折干(费劲),甚至是挖不动折不了。
一个列车员,私带一名旅客乘车,要开除公职。一位副局长,私带三个儿子乘车,照样当官。更使人惊奇的是:严惩这个列车员的,恰恰是这位副局长,这就令人啼笑皆非了!
记得解放初期,同样错误,处理党员比群众严;处理干部比一般党员严。那才令人信服。
因此我建议:
一、中央、人大常委会制定一个纠正不正之风的奖惩条例。各地区各部门,可定出细节补充办法。
二、奖惩要侧重经济办法,少用行政命令。什么严重警告、记过,不如扣罚十天半月工资有效(正当的退赔,不是惩罚)。
三、明文规定,凡揭发者,按该事件对国家收益的百分比奖给个人。没有明显经济收益的,也按其性质程度给予物质奖。
四、建立专门机构处理这类案件。
凡相当于县一级的单位,都由纪律检查委员会与群众团体配合成立专职机构,订出具体的规章制度、奖惩办法公布于众。规章办法中要明文规定给群众揭发以方便和保护。
读者 月 如


第3版()
专栏:

一尘不染的子弟兵
广州部队某部驻深圳沙头角镇的桥头班战士,担任过境进出口群众的证件检查工作。几年来,他们模范执行边防政策,多次立功受奖,被誉为“一尘不染的桥头班”,去年荣立集体三等功。这是桥头班的战士把过境群众超量和违法的物品,扣下后如数上交给海关人员。
新华社记者 刘玉生摄


第3版()
专栏:

吮吸侨胞血汗的罪人
——贪污诈骗侨汇犯林添福落入法网
福建省仙游县原侨联会副主席林添福,自1963年7月至1979年2月共贪污、侵吞侨汇和侨储款19万多元。
他是怎么吞噬这样的巨款的呢?
伪装积极 骗取信任
在仙游县侨联办公室,经常可以看见一位穿着朴素、彬彬有礼地给侨胞端茶递烟的老年人。他就是侨联副主席林添福。尽管他年近六旬,仍常常架着老花眼镜为归侨、侨眷给海外亲人写信。即使在侨联大楼被“文攻武卫司令部”侵占的年月,他依然坚持侨务工作。因为“工作积极”,他又兼任了办理侨汇的“义联侨批局”经理,并长期代理会计和出纳工作,既掌侨联、侨批局大印,又管会计、出纳公章。在仙游,林添福就是侨联;在海外,侨联就是林添福。
在侨属的心目中,积极经理侨汇的林添福,不仅忠于职守,手脚干净,甚至连海外送给他个人的万元巨款,也慷慨地献给侨联。1978年初的一天,林添福拿着一万余元现金交给侨联的一位负责人,说:“这是海外朋友给我的一笔款,我原想给侨联买几间房子,现在侨联会的办公大楼已经归还了,就留给侨联会做经费吧。”
多么关心侨联会啊!侨胞、归侨和侨眷,相信林添福,就象相信侨联会一样。有话想对他说,有事想找他办。托林添福代为收转或存行的侨汇户、侨储户也更加放心了。
买通“财路” 巧取豪夺
林添福懂得,要侵吞大量侨汇,不买通“财路”不行。谁是守财人?当然是经办侨储的县银行侨储股股长吴长正了。林添福了解到,吴长正的妻、女长期治病,生活困难,就给他送药品、人参以及数量可观的侨汇粮食供应证和化肥供应证,以示关怀。又看到吴长正盖房子需要资金,就悄悄“赠”款。吴长正对林添福的“雪中送炭”,连连感谢。从1971年到1978年,林添福向吴长正行贿26次,共2,870元。
吴长正吞进了鱼饵上的钓钩,林添福便紧紧地拉着钓绳不放。
1971年11月2日,林添福拿着盖有侨联、侨批局公章的“公函”,到银行找吴长正,要求把海外一笔1万多元的侨储款,拨交给他领取。吴长正明知手续不符,不能办理,因为“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只好违反领取侨储款的规定,为他出谋献策,让林添福伪造一份海外承汇局准予领取的信件,变非法手段为合法手续。林添福领出这笔巨款后,一转手又以自己的名字存入银行。
1972年9月,海外给吴长正寄来一函三封信。一信说:“1957年投资17万多元的那笔款,因投资人病故,遗款转给其子、媳、孙等4人继承。”一信吩咐:“请按7户确定的百分比,分配给每个人股本转帐存行,今后对该款的领取,需经各人签字或以印鉴为据。”另一信交代:“此款托与林添福代为办理。”吴长正按照林添福的主意,在办理转帐存行时,把“今后对该款的领取,需经各人签字或以印鉴为据”一信抽掉,只留存“此款托与林添福代为办理”一信,为林添福侵吞这笔巨款开了方便之门。
林添福不为侵吞巨款而满足,吴长正也不因受贿而胆小。1975年12月一天,林添福问吴长正说:“我盖房子钱不够,听说海外有两笔存款,你把帐号告诉我,我要写信向他借一点。”吴长正违反侨汇储蓄的保密制度,毫无顾忌地把帐号告诉他。事隔不久,1976年1月6日,仙游县银行就收到“海外来信”,说:“本人两笔存款本利全部交给林添福领取。”吴长正虽然辨认出这是林添福伪造的假信。因又一次接受了他的贿赂,还是把这一万六千多元的两笔存款,让他拿走了。
林添福为了吞噬更多侨汇,竟以侨联会副主席的名义给海外侨胞写信,诬告一部分归侨和侨眷,说他们在家里“游手好闲,挥金如土”,要求把钱直汇给他,由他代为安排生活,便可大大节省。海外侨胞信以为真,纷纷把钱汇给林添福,请他代为安排生活。林添福趁着禁汇国不便在信上说明汇款和收款数目之机,以有汇说无汇、多汇说少汇、连续汇多次说汇一次等手段,从1968年至1971年,共冒领、诈骗侨汇14户16笔2.5万余元。1971年5月,一位海外侨胞给父亲2万余元汇款。林添福冒领出来后,为掩人耳目,又以这位侨胞的名义存入银行,然后蚕食本利,从未告诉侨胞的父亲有这一笔钱。又一次,海外汇来2千多元。林添福得知“查无此人”,立即以侨联会副主席身分对侨汇派送员说:“这笔侨汇由我来处理。”他以瞒天过海之术,盖上私刻的收汇人之印,领为私有。
林添福如此频繁地侵吞巨额侨汇,也曾遇到过败露之危,只因他买通了“财路”,每每化险为夷。1978年6月2日,林添福突然获悉,他认定不会回国探亲而几乎被他吃光了的一笔存款的户主,要回乡取款,他吓了一跳。但他脑子一转,又若无其事地到银行,从其他三户的存款中,取出一万七千多元填补上了这个窟窿,使户主回来检查帐目时看到利本皆在,继续对他信任。
“解囊相济” 手毒心狠
“解囊相济”是林添福一把杀人不见血的软“刀子”,许多人被他捅了“刀子”,还要感谢他。一位侨属因父亲在海外病故断了侨汇,生活困难。1963年12月,他问林添福:“我父亲的遗产是否有人代为变卖汇款回来?”“南洋那几个没良心的人(指同乡),怎么能给你汇钱呢?”装腔作势的林添福,由“愤慨”转为“怜悯”:“你父亲是我的好友,你现在有困难,我勒紧腰带也要接济你一点。”他拿出50元给了这位侨属,而且每年都给一点,直到1978年,共“接济”530元。这位侨属对林添福感恩不尽,逢年过节给他送鸡送鸭。
林添福真的这样慷慨吗?不!1963年,这位侨属父亲的遗产,由他的同乡变卖之后,已如数汇回托林添福转交给他儿子。狡猾的林添福收而不转,竟以自己的名字存入银行。十几年来,这位遗属所得区区“赠款”,还不及遗款的利息,林添福却在“接济”的幌子下,一口吞进了本金。
1975年,海外一位侨胞函托林添福,从他的存款中领出5,000元给他母亲使用。林添福巧妙地把这笔钱占为己有,从来不露声色。每当这位老太太向林添福要钱时,他总是横眉竖眼地训斥她一顿:“你儿子那有钱放在我这里,你要要钱,我给你几元好了。”使这位老人寒无衣,饥无食,病无医,悲惨地离开了人世。
案情败露 罪有应得
不管林添福的行踪如何诡秘,手法如何“高明”,终究逃脱不了广大侨属和侨胞的雪亮眼睛。1979年5月,一位回乡探亲的侨胞,返回侨居国后,细细地查对了一下林添福给他的全部信件,便产生了一个疑问:那笔定期投资款,过期三年的一万余元利息,银行全部付给了林添福。林添福为什么骗他说,过期三年,银行不付利息呢?这位侨胞立即写信,向中共仙游县委告发林添福。
于是,林添福侵吞侨储款利息的事,就一下传开了。人们又在嘀咕1978年林添福献款的事:“一家十几口人,靠他50多元的工资,仅生活就难以维持,怎么还能盖起一栋造价七、八万元的楼房?尚未完工的房子,还需要二、三万元续缮费,为什么还把拿到手的钱捐献给侨联呢?”经司法机关一查,原来,这是被林添福冒领的一笔由海外函托仙游县银行定期储蓄的款项。他刚吃掉四千余元利息,还未来得及侵吞本金,就耳闻有人议论他冒领侨汇的风声,赶紧以捐献的名义交给侨联,既能掩人耳目,又可骗取信任。但林添福万没有想到,过分地做作,却暴露了自己。他十几年来,贪污、诈骗、冒领侨汇和侨储款,一笔笔全查了出来,被依法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判处受贿犯吴长正有期徒刑6年。我国的法律坚决维护华侨、归侨和侨眷的正当利益,吮吸侨胞血汗的罪犯,绝对逃脱不出人民的法网!
本报记者 蔡珪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