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11月22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剧评

革命与反革命的一场大决战
——话剧《九一三事件》观后
林毅
惊心动魄的“九一三”事件,已经成为历史的陈迹,但是,这段历史留给人们的教训,却是非常深刻的。话剧《九一三事件》的作者丁一三同志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愿望出发,于1973年开始了这出戏的创作准备。他花了3年左右的时间,尽可能详尽地搜集了有关林彪反革命集团的大量材料。1977年以来,他又搜集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大量材料。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感受,创作了这出反映巨大历史事件的话剧。这出戏粗线条地给人们勾勒了“九一三”事件的一个历史的轮廓。
从反映生活的角度来说,这出戏比较成功地把那场重大历史事件再现在舞台上,让人们看到了在革命与反革命之间的大决战中,林彪、江青一伙在“高举”、“万岁”的红幕后面进行着怎样令人发指的罪恶活动。因为它是以真名真姓真实材料为基础的戏,所以使那些当年曾经真心实意地跟着“经风雨、见世面”的人们,从这红幕后面的一角,看清了造成十年动乱的根源所在。它的现实感和说服力是比较强烈的,使人们深深陷入惊异、愤怒和沉思中,戏剧效果是令人欣喜的。
有的同志说,作者很有胆识。确实如此。在我国历史上,出现过“诸吕之乱”、“王莽篡位”、“八王之乱”、“安史之乱”等等。在我们这一代,出现了“林江之乱”。这一乱,不仅在搞阴谋诡计的手法上,集历次作乱之大成,而且不同于以往的,是作乱的首领产生于党和国家的最高层。一部文艺作品要以这样高的社会层中的反动人物为主要对象,在我国现代的文艺作品中恐怕是没有先例的。这部作品所反映的是事件的整体过程,要把这个过程中的许多主要活动和主要有关人物,如革命领袖人物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彭德怀、贺龙、陈毅和反面人物林彪、江青、康生、张春桥、叶群、江腾蛟,以及小法西斯分子林立果等,都呈现在舞台上。这种从正面入手,总揽全局(相对于十年动乱来说,仍然是侧面),再现“九一三”事件真相的创作设计,不能不说是极其大胆的,也不能不说是一次大胆而富有成果的探索。
要驾驭这样的题材,是很难的。正因为所描写的对象属于社会的最高层,那么,戏的情节和格调,都要与人物的极高地位相称。特别是,这出戏的重点在于揭露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罪恶活动,在反映他们的对党和国家命运至关重大的阴谋活动的时候,就要显示出一个高级阴谋集团的特点。这是其一。其二,这出戏是以暴露的手段鞭挞身居高位的敌人的。因此,它需要做到嘲笑是尖刻的,讽刺是辛辣的,但又不能是讽刺喜剧,而必须是严肃的历史正剧。从演出效果看,这个分寸掌握得较好。再者,正因为这出戏所描写的是一伙篡党篡国的窃国大盗,就需要写得狡诈而不滑稽。如果写得不恰当,则很容易弄得滑稽可笑,成为一场活报剧。应该说这一点处理得也是较好的。
形式与内容的和谐是美学的要旨。对作品表现形式的创造,应该象对作品内容的创造一样的认真,否则将可能使作品象美女穿了不合身的服装那样,大为减色。在这一点上,《九一三事件》的作者并没有忽视。相反,在表现形式上也进行了大胆的探索。这出戏打破了现代话剧传统的几幕几场的结构格局,而采取了类似章回演义小说,电视系列片的形式,全剧共分23节,每节的故事并不是承前启后、一贯到底的,而是围绕着一个总的主题,各节独立成戏的。这样别具一格的结构形式能够给人以风云瞬变、气势逼人之感;同时,这种表现形式,能够将历史事实的丰富材料,用艺术手段融为一体,加强了人们的历史真实感。这样的表现形式,使历史的真实与艺术的创造两者比较自然地统一了起来。不应该忽视,与这种分节结构形式相联系的舞台美术方面也作了新的探索。最新颖的,是改变了话剧通常采用的一应俱全的实景设置风格,而吸取了戏曲舞台上的象征性设置风格。在一个场次里,或者只有一张桌子一只沙发,或者只有一堵贴大字报的墙;同时,在天幕上以幻灯画面点出每场戏的时代背景和事件发生地点。这样的场景给人以行云流水之感,对戏的内容起了相当巧妙、生动的烘托作用,增强了戏剧效果。
《九一三事件》是一出好戏,但是应该提到,这出戏还有若干值得斟酌之处。我感到,作品在揭露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阴谋活动的深度上,还嫌不足。而这主要是由于在揭露其罪恶行为的同时,深刻揭示其险恶的内心世界上,解剖刀下得还不够深。再比如,在揭露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之间又勾结又争夺的关系时,与反映他们互相争夺一面相比,在反映其互相勾结方面显得不足。有的同志还觉得对周总理的戏最好再加强一些;深夜看大字报一场戏的处理也不够理想。当然,尽管还有它的不足之处,但绝不失为一出打击敌人、教育人民的好戏。(附图片)
剧照:林彪与吴法宪策划篡党夺权阴谋。
唐禹民、武大鹏摄


第8版()
专栏:

漫谈杂技艺术的创新
沈阳部队杂技团 乔然
杂技是古老的民间表演艺术,在党的领导下,解放后获得很大的进步。但是,与其他艺术门类相比,它的发展是缓慢的,目前全国的杂技团普遍存在着节目雷同、陈旧的现象,杂技艺术的创新已经成为十分紧迫的问题。
杂技艺术发展缓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在教学方面,口传心授的方法一直承袭至今。这种旧式教学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由于没有系统的科学总结和文字记载,常常造成人亡艺绝的现象。被传授下来的技艺,大多数也只是在原基础上代代因袭,很少见到创新。
其次,杂技中许多特技动作的基本原理需要依靠现代的数、理、化知识才能得到明澈的解释。但是由于我国杂技演员一般文化水平较低,使创新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而且往往失败了也找不到原因所在。长期以来,我们对杂技艺术的理论研究缺乏重视。有关杂技艺术的系统专著几乎是空白。杂技艺术的发展和提高,仅仅只是依赖于在演出实践中的摸索和尝试。
除此之外,历来我国的杂技只注重于技巧的提高发展,对表演艺术的全面提高却重视不够。在研究杂技艺术的发展时,不能不考虑技巧和舞台艺术中的其他因素,譬如音乐舞蹈甚至戏剧情节等等的结合问题。音乐在杂技表演中就起着加强艺术效果的重要作用。科学地解决音乐与表演在时间上产生的矛盾,是杂技音乐区别于其他音乐创作上的一个突出特点。在舞台美术方面,服装设计既要与节目的风格统一,又要便利于演员的特技表演。道具的制作,更涉及到铁、木雕塑、手工艺等多种专业,尤其魔术道具的制做需要别有匠心。所以根据杂技艺术的特殊规律,研究出科学的杂技创作方法及其艺术理论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
针对当前我国杂技艺术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我认为,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广大杂技工作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和艺术修养,加强杂技艺术理论的研究,改革基础教学和训练的方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创办研究所、专业刊物、杂技学校等。只有这样,我国杂技艺术才能够获得新的比较显著的进步。


第8版()
专栏:文化生活

新颖、独特的鼓曲专场
王存立
最近,北京曲艺剧团举办鼓曲专场,连续演出三天,引起首都曲艺界和曲艺爱好者的称赞。
这次演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既有反映现实生活的新作,又有热情讴歌老一辈革命家的曲目,还有经过整理提高的传统段子。演出的曲种除单弦、京韵、北京琴书、西河大鼓以外,还有在首都舞台消失多年的奉调大鼓、双唱梅花、乐亭大鼓、联珠快书、北京时调。
推陈出新、大胆改革是这次演出的特点。中年演员马玉萍和她的学生杨晶同台合作演出的河南坠子《蓝桥会》,不仅在内容上经过加工整理,而且在塑造人物、音乐、唱腔等方面也有新的突破。特别是增加了风雨雷电的音乐效果,烘托了悲剧气氛,有助于表现主题。京韵大鼓《梅岭颂》、联珠快书《壮别三线》等也都从内容出发,在唱腔改革方面做了新的尝试和探索。
这次演出,老中青演员荟集一堂,各显身手。久别曲坛的著名老演员曹宝禄年已古稀,他与他的学生王玉兰合唱的梅花大鼓《湘子上寿》,不断博得掌声。老演员关学增演唱的北京琴书《终生难忘》也很精彩。更加令人可喜的是一批后起之秀,初露才华。京韵大鼓在解放以后很少有男演员登台演唱,21岁的种王杰却以他浑厚有力、音色甜美的唱腔,赢得了观众的好评和曲艺界的瞩目。年轻的单弦演员崔伟丽行腔委婉细腻,表演风趣幽默。姚士红演唱的联珠快书,一百多句一气呵成,节奏明快,颇见功底。钟喜荣演唱的西河大鼓热情朴实,声音宏亮,乡土气息浓厚,给人以亲切之感。


第8版()
专栏:舞台与银幕

我国首次演出《马克白斯》
赵玮
莎士比亚的4大悲剧之一的《马克白斯》最近由中央戏剧学院的导演师资班、进修班在京演出。
这个作品通过对一个原可以成为英雄人物的马克白斯人性毁灭,弑君篡位,犯罪沉沦,最终受到正义讨伐的悲剧性描绘,有力地揭示了“权欲和野心是罪恶的渊薮”这样的主题,进而抒发了人文主义理想。今天,在我国人民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滔天罪行的时候,《马克白斯》这面时代的镜子将有力地显示出帮助人们了解生活、认识生活的作用。而且此剧的演出,必将对进一步探索莎士比亚戏剧的创作和演出风格,大胆尝试话剧艺术新的表现形式,无疑是个很好的借鉴和推动。


第8版()
专栏:艺术杂谈

留些“艺术空白”
吴士余
近代画家黄宾虹有句画诀,曰:“知白守黑”。也就是说,“作画打点,应运用实中有虚法,才能显示出灵空不刻板”。这立言警策的画诀道出了中国山水画的传统技法。当代著名山川画家陆俨少就很擅长这种技法。他善于在黑中留白的强烈对比和相互衬托中,蕴蓄着无尽的画意,以独特的“留白”技法开创了一代新画风。每读他的画,就会滋生一种身临其境的审美感受和对画面意境的翩翩联想。
以无胜有,以虚寓实,这是艺术辩证法。陆俨少的山川画之所以具有震荡心灵的艺术魅力,就在于他的“留白”绝技唤起了观赏者的丰富联想,在虚拟的“艺术空白”中想象出神奇的云彩、烟雾、川泉,来补充画面的意境和气势。这种在审美想象中获得美的愉悦,更能增强作品的美学价值。在文学作品里,“空白”常常是寄寓深邃意境的点睛处。《太平广记》中《平曾》条,曾记载唐人平曾所献的《白马》诗。其中有两句妙句:“雪中放出空寻迹,月下牵来只见鞍”。诗人写白马却不写白马本身,只写雪与月。在马蹄印与马鞍之间留出“空白”,让读者去嚼味、思索,用想象来补充白马的形象美,使读者“感觉”到白马活在雪地之中。可见,读者在“艺术空白”的感觉中体验的美要比直观中的美更含蓄、更凝集、更强烈。一幅意境浓重的国画,一部颇令人耐味的文学作品,不仅需要文学艺术家千方百计发挥他的想象力,去发掘隐藏在生活中不易发见、不易道破的本质特点,曲折地揭示事物内在的美感;而且也要求文学艺术家能运用独创的技巧来扣发读者的想象力,调动他们对生活的感受来补充作品的艺术意境。当两种想象力融洽一起时,便会产生出强烈的思想、情绪的共鸣。这也就是所谓的艺术魅力。
如果说,生活是蕴蓄作家的想象力的土壤,那末,他设置的“艺术空白”,也应该是激发读者想象的一块“弹跳板”。没有这块跳板,读者的想象力就不能从作品中“跳”得很高,他们的审美感受也不会得到升华。故事影片《早春二月》的结尾处理,编导就是设置了“空白”,给观众以展现想象活动的契机,以此来深化影片的主题。影片以陶岚追赶萧涧秋,奔向拱桥结尾:陶岚沿着一排篱笆急速地跑着去追赶萧涧秋。陶跑上拱桥,一步步拾级而上,火红的身影越来越小,银幕上留下一片晴朗的蓝天……这个尾声寓意着觉醒的一代青年将投身于时代的洪流中去。故事结束了,但这个“艺术空白”却激起了观众的新的审美活动,去寻味萧、陶的人生命运和结局。影片中的艺术形象,也就有了反复玩索的艺术魅力。
黄宾虹先生说得好:“看画,不但要看画之实处,并且要看画之空白处。”文艺作品精心设置“艺术空白”,这不仅体现了艺术家想象的本领,而且也是引起读者审美想象的重要关键。这对改观目前文艺创作存在直、浅、露的弊病也是攸关重要的。


第8版()
专栏:

陈荒煤的《解放集》出版
陈荒煤同志的文艺论文集——《解放集》最近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解放集》里的文章以写作或发表的时间先后为序,选印了作者三十八篇文章,写于建国初十七年中的三十篇论文中,近百分之八十都是关于电影事业的。这类文章,就论述的问题来说,不论是阐明电影文学剧本创作的特征,还是探讨人物塑造和性格冲突,读来不乏切中时弊之感,好象大都是近作。这些论文不仅对当前和今后的故事影片的创作,而且对小说、戏剧等文艺形式的发展,都将有借鉴和推动的作用,为总结文艺工作的经验教训,发展文艺事业提供了丰富而生动的材料和论据。
写于粉碎“四人帮”以后的八篇近作,涉及的内容较广泛,既有关于培养和发展文学新生力量的呼唤,也有关于三十年代上海文坛两个口号论争的回顾和再认识,既有对当前文艺创作问题的概括而中肯的剖析,也有对两年间优秀短篇小说的集中而热情的评介。其中有些论断是作者种种切身体会而悟出的“经验谈”。
(严维)


第8版()
专栏:文艺出版简讯

《文学遗产》复刊
《文学遗产》是全国性的集中发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成果的刊物。复刊后出的两期,刊载了四十多篇文章,都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反映了古典文学界老中青研究工作者的近期成就。第一期上,有首次发表的闻一多的楚辞研究遗稿,以及王季思、傅继馥、徐朔方、葛晓音、邓绍基、姚雪垠等人的研究文章。第二期的文章中,有些注意到已往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如对汉赋的研究。此外还发表了朱东润、董每戡等人的文章。《文学遗产》还注意国内外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动态,介绍了三年来《红楼梦》研究概况和日本小南一郎对中国文学史研究方向的意见。 (闻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