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11月16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述评

从莫斯科看马德里
新华社记者 王崇杰
对欧安会马德里会晤,莫斯科感兴趣的是想借此机会来制造“缓和”与“裁军”的气氛,“作出能给召开欧洲军事缓和与裁军会议开辟道路的重要决定”,担忧的是会晤正在成为“对苏联进行谴责的审判庭”。
这种两重性,在苏联领导人的讲话、莫斯科新闻机构的宣传报道和出席马德里会晤的苏联代表团团长伊里切夫的发言中,都表露出来了。
这次马德里会晤的内容,按照有关国家代表两年多前在贝尔格莱德达成的协议,主要是审查赫尔辛基欧安会《最后文件》的执行情况。然而在赫尔辛基与贝尔格莱德会议之后发生了欧安会《最后文件》的一个签字国苏联悍然出兵侵占阿富汗的严重事件,这是对“赫尔辛基精神”极大的讽刺。这一事件在欧洲大陆和世界上都引起强烈震动,使局势骤然恶化。因此,欧安会的许多与会国理所当然地要求用充分的时间来讨论这个问题,尽管莫斯科表示“坚决反对”。
下面列举近一周来莫斯科具有代表性的一些言论:
——苏联中央广播电台9日的评论说:“美国当然想突出人权问题、阿富汗问题,想把会议变成对苏联进行谴责的审判庭。对这种态度当然不能期望取得建设性的成果。”
——苏联中央电视台10日的评论说:华盛顿及其盟国“想在马德里进行无成果的辩论,按照杜撰的、显然是挑衅性的问题吵架。”
——苏联外长葛罗米柯10日在为意大利外长举行的宴会上说:“从某些与会者的言论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他们到马德里去,完全是为了在那儿挑起一场口头上的斗牛赛。”
——苏联国家元首勃列日涅夫12日在为芬兰总统吉科宁举行的宴会上说:“有人不是想把这次会晤变成求实的会议,而是变成进行不光彩的宣传和发表煽动性言论的讲坛。我们将坚决反对这种做法。”
——塔斯社13日在一篇报道中,把许多国家的代表在马德里会议上对苏联违反欧安会《最后文件》悍然入侵阿富汗和在国内不尊重人权的谴责说成是“虚构”,是“反苏宣传”。
——伊利切夫14日在马德里会议上公然指责其他一些国家“企图使马德里会晤陷入讨论同其任务没有任何关系的问题,其中包括所谓阿富汗问题。”
略加分析和对比就可以看出,莫斯科是何等心虚,它的这种立场是何等的矛盾百出!
人们还记得,在赫尔辛基欧安会之后的一个时期,莫斯科曾大肆宣扬苏联将遵守《最后文件》的精神和每项条款;并且一再强调“要把(欧洲)缓和的过程扩大到世界的其他地区”。就是伊利切夫14日在马德里的发言中还重弹什么,“正是我们国家——苏联提出并坚持和平的不可分割性。我们自然赞成缓和的不可分割性,赞成把它扩大到世界所有地区。”那么,这样在苏联的宣传中就产生了一系列难以令人理解的问题:
为什么莫斯科要“坚决反对”根据《最后文件》的条款来充分审议苏联出兵阿富汗的问题呢?
莫斯科既然宣称苏联出兵阿富汗是“履行国际主义义务”,那么为什么又怕别人来讨论呢?
按照苏联的逻辑,难道它出兵阿富汗不正是苏式的“把缓和推广到世界所有地区”的样板吗,为什么别人就此发表议论却成了“反苏宣传”呢?
但是,不管莫斯科怎样“坚决反对”,在西班牙的国会大厦里许多国家的代表还是一个接着一个谴责苏联对阿富汗的入侵,并且赢得与会者的热烈掌声!
莫斯科要求会晤讨论“缓和军事紧张局势”,特别是要求就召开一次所谓的“欧洲军事缓和与裁军会议”作出决定。众所周知,赫尔辛基会议后,莫斯科曾不断鼓吹“要以军事缓和来充实政治缓和”。但是五年来人们看到的却完全是另外一种情景:军备竞赛空前加剧,欧洲成为更大的兵营和更危险的火药库,军事对抗和战争准备更为紧张,苏美两家签订的限制战略武器条约,只不过是在“限制”的外衣下,更加激烈争夺军事优势。
从赫尔辛基到贝尔格莱德,到马德里,这是欧洲形势变化的一个缩影,也是对苏联对外政策的检验。赫尔辛基会议以后的岁月,苏联是以缓和的缔造者和裁军的旗手而自居的。但曾几何时,今天苏联却由于自己的行动证明它完全违背赫尔辛基《最后文件》精神而在马德里会上不得不坐在被告席上,遭受谴责。这难道是偶然的吗?!
(新华社莫斯科11月15日电)


第4版()
专栏:

欧安会达成一项妥协性日程
据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 马德里消息:据西方通讯社报道,出席欧安会续会的各方代表终于在14日就会议的议程达成了一项妥协性协议。
这项日程规定将用四周时间来审议赫尔辛基最后文件的执行情况,第五周时间用来提新建议。日程还规定,五周之后在圣诞节期间休会一个月;在3月份会议结束之前确定下次续会开会的日期和地点。
在此之前的为期九周的欧安会预备会上,东西方一直就议程安排争吵不休。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坚持用六周或更长时间来审议最后文件执行情况,以便有足够的机会来谴责苏联入侵阿富汗和在国内侵犯人权的行径,而苏联则千方百计缩短审议时间,以逃避人们对它的谴责。


第4版()
专栏:

泰外长说东盟正为召开柬问题国际会议努力
据新华社曼谷11月14日电 泰国外长西提·沙卫西拉今晚在这里说,东盟国家正在采取各种措施,为举行关于解决柬埔寨问题的国际会议而努力。
西提是在为泰国记者和常驻曼谷的外国记者举行酒会以前讲这番话的。
他说,我们已经和正在同有关各方接触。炳·廷素拉暖总理访问了中国,了解了中国对解决柬埔寨问题的立场。之后,我们又派副外长阿伦·帕努蓬前往苏联和欧洲其它8国访问,了解苏联和其他国家的观点及其对东盟提出的解决柬埔寨问题的建议的立场和观点。他说:“我们认为,中国是一个大国,是一个对举行由东盟提出的关于解决柬埔寨问题的国际会议能起重要作用的国家。”“泰国和中国在谋求和平、解决柬埔寨问题这些大事上所采取的方针是相同的,只不过为达到这些目的所采取的方法上可能有点不同,但不能说有许多分歧。”
他说:“苏联的各种宣传和攻击,同越南方面是相吻合的。”
西提说:“里根的代表将在下周末来泰国访问,了解我们的要求。”“我上次去美国访问时,共和党方面向我表示,他们很重视我们这一地区,将向东盟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援助。他们认识到泰国的重要性。”
他指出,东盟个别成员国还将去越南访问。在了解各方情况以后,东盟各国外交部次长下个月将在马尼拉开会,接着东盟外长将再次举行会议,为今后的国际谈判作准备。
谈到民主柬埔寨的政策时,西提说,现在,民主柬埔寨正在调整政策。在民柬控制区的柬埔寨人都生活在一起,建立了村庄,人们情绪愉快。不久前,从泰国班方、考伊当难民营自愿回国的柬埔寨难民,现在生活得很好,盖的住房比在难民营时还合适,并且建立了学校,还有文娱演出队。他说,据报道,柬埔寨现有人口六百多万。这说明越南指责波尔布特政府曾杀害两、三百万柬埔寨人的说法是不真实的。


第4版()
专栏:

泰外交部揭露越军侵犯泰国的罪行
新华社曼谷11月15日电 泰国外交部新闻司11月14日发表一项新闻公报,揭露入侵柬埔寨的越南军队今年以来侵犯泰国领土并使泰国军民造成严重伤亡的罪行。
公报说,除6月23日大举入侵泰国暖马木村之外,今年一月以来,越南军队入侵泰国边境地区共42次,其中与泰国边防部队发生冲突27次;向泰国境内打炮和发射火箭85次;出动飞机侵犯泰国领空8次。越南军队的这些入侵行动,使29名泰国居民死亡,40人受伤;泰国士兵被打死26人,还有42人受伤。公报说,越南在侵犯泰国主权的同时,还不断诬蔑泰国派遣飞机入侵柬埔寨领空,向柬埔寨境内开枪打炮,这是毫无事实根据的,完全是欺骗性宣传。泰国没有同任何人打仗,也没有侵犯过柬埔寨的领土。公报指出,越南对泰国的指责,是为它再次出动军队入侵泰国制造借口。


第4版()
专栏:

葛罗米柯接见泰国副外长阿伦
新华社莫斯科11月15日电 据塔斯社报道,苏联外交部长葛罗米柯“应在这里逗留的泰国副外长阿伦的请求”,于14日接见了他。双方在“坦率的气氛中”,“就东南亚局势和苏泰关系状况交换了意见”。
塔斯社还报道说,苏联副外长尼古拉·费留宾和阿伦·帕努蓬11月13日和14日进行磋商,讨论了柬埔寨等问题。双方“表示相信,在印度支那国家和东盟国家之间,没有什么不能通过和平的方式即谈判的方式来解决的问题。”
据泰国《民族评论报》报道,阿伦此行目的“在于表明泰国想通过一切可能的渠道寻求柬埔寨问题的政治解决”。


第4版()
专栏:

二十艘苏联军舰在东南亚海域游弋
据新华社东京11月15日电 据《读卖新闻》14日发自曼谷的消息说,苏联海军正在加紧向东南亚海域扩张。
报道说,现在已有20艘苏联军舰整天在东南亚海域游弋。苏联的航空母舰“明斯克”号同另外三艘军舰组成的舰队,最近出现在连接泰国领海的暹罗湾。


第4版()
专栏:

第一条连接亚非大陆的河底纽带
埃及在苏伊士运河底下开凿的艾哈迈德·哈姆迪隧道,把尼罗河三角洲和西奈半岛连接起来。这条隧道本身长一点六四公里。隧道内公路宽七点五米,每小时可以通过二千辆汽车。
埃及总统萨达特及其他政府官员参观艾哈迈德·哈姆迪河底隧道。
艾哈迈德·哈姆迪河底隧道内景。
新华社发


第4版()
专栏:

杰克逊要求加强军事力量对付苏联挑战
里根的科技顾问建议加强军事、工业和空间技术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 华盛顿消息:美国参议员亨利·杰克逊11月13日要求全面加强美国的军事力量,以对付苏联日益增长的挑战。
这位华盛顿州的民主党参议员在国会的一次讨论会上说:“我们的任务是在常规力量和战略力量两方面重建我们的实力。要实现这个任务必须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他说,美国现在正同苏联人进行“一场长期的、敌对的冲突”。“如果我们能在牢固的两党支持的基础上重建我们的力量……他们就无法对我们实行讹诈了。”
杰克逊一直是防务问题上的强硬派。里根当选美国总统后,他被任命为临时外交政策顾问小组成员。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 据美国《纽约时报》最近报道,美国当选总统里根的科学顾问敦促里根加强军事、工业和空间技术方面的计划,作为重新确立美国的战略和经济优势的一种手段。
报道说,里根最近任命了一个由15名科学家和工程师组成的顾问小组,以便在技术问题上为他的过渡班子充当顾问。该小组成员多数是从事军事航空和宇宙航行、核和电子工业的有名人物。小组的两主席分别由西蒙·拉莫(汤普森—拉莫—伍尔德里奇公司的一名创始人)和阿瑟·比奇(通用电气公司负责公司技术的高级副总经理)担任。
据报道,小组成员一致把科学看成是加强美国军事力量和经济竞争能力的工具,并一致认为美国在许多重要的技术领域都落后于其他国家。小组成员之一爱德华·戴维说,“70年代是我们在技术上退却的年代,公众对此很担心。政府老是不断地变换政策。科学技术产品未能符合期望,这使得企业不能增加生产。”他们认为,需要特别注意的领域包括电子计算机科学、机器人和其它生产技术、原料工程、核能研究、气象、海洋学及改进科学和工程教育。


第4版()
专栏:

里根任命第一批白宫官员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 华盛顿消息:美国当选总统罗纳德·里根昨天任命埃德温·米斯为他的顾问,詹姆士·贝克为白宫办公厅主任。
这是里根的第一批任命。据报道,原里根竞选班子的负责人米斯担任总统顾问后,将负责掌管内阁的行政事务、白宫国内政策和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人事活动。贝克是布什竞选班子的负责人,在1976年总统竞选时,曾是福特竞选班子的总管。他将负责白宫同国会以及与新闻界的联系,并主管白宫的人事等事务。米斯和贝克两人都将是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成员。


第4版()
专栏:

卡尼亚会见瓦文萨
据新华社华沙11月14日电 据波通社报道,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斯·卡尼亚,14日会见了波兰独立自治“团结”工会全国协商委员会主席莱·瓦文萨。报道说,会谈涉及到波兰社会经济形势和独立自治“团结”工会参与国家发展活动的有关问题。
另据波通社报道,波兰政府总理平科夫斯基最近在罗兹省党的积极分子会议上说,“政府希望为发展同包括行业工会和‘团结’工会在内的整个工会运动的合作创造有利的条件”。
在谈到波兰统一工人党面临的任务时,平科夫斯基说,要坚决革新党的活动,扩大党内民主,“保证遵循党的生活的列宁主义准则,消除产生歪曲、破坏党同工人阶级和整个劳动人民联系的一切消极现象”。
平科夫斯基在讲话中还提出了3条摆脱经济困难的基本方针:第一、保证农业和食品生产的发展,以便尽快改善市场上食品和副食品的供应。第二、发展国家经济的出口能力,以便获取足够的必需品进口和支付贷款的资金。第三、改善经济的职能,使之更合理、更灵活、更有效率。


第4版()
专栏:

几内亚比绍发生军事政变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 比绍消息:西非的几内亚比绍共和国,今天凌晨当地时间2时由几内亚比绍武装部队发动政变成功。
据首都比绍电台广播说,这次政变是由部长会议主席若奥·贝尔纳多·维埃拉领导的。现在,已由武装部队组成了几内亚比绍革命委员会。
广播说,革命委员会发表告全国人民书,从11月15日起已由革命委员会接管了政权。告全国人民书号召几内亚比绍人民保持镇静,公司、企业单位停止营业,听候命令。
告全国人民书呼吁外国、特别是邻国不要进行干涉。


第4版()
专栏:简明新闻

简明新闻
印度提高食糖大米价格
印度政府决定从十二月一日起提高食糖、大米和纸张的价格。食糖的消费价格从每公斤二点八五卢比(约八卢比合一美元)提高到三点五卢比。好大米每公斤提高到一点七七卢比,特级大米每公斤为一点九二卢比。这些商品价格的提高将减少印度政府八亿零五百万卢比的财政补贴。
波英加强经济合作
波兰和英国经济、工业、科技混合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十四日在华沙结束。双方签订了联合议定书,确定了进一步发展合作的各个方面。
芬兰三千多编辑人员罢工
芬兰三千五百名报刊、杂志、通讯社、图片社等编辑部人员十三日宣布罢工,要求增加工资,改善生活条件。由于罢工,芬通社已在十三日下午停止播发消息;芬兰所有的日报、晚报以及大部分期刊从十四日开始停止出版。
阿根廷小麦减产
据阿根廷官方最近估计,由于气候不佳,阿根廷本年度小麦将比上一年度减产百分之九点三,产量为七百三十四万五千吨。但是,谷物(包括细粮和粗粮)的总产量仍达到二千九百四十万至三千零九十万吨,而上年度只有二千五百三十万吨。(据新华社)


第4版()
专栏:

廖承志会见“日中青年之翼”访华团
据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 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日友协会长廖承志今天上午会见了由日本青年团协议会副会长矢口秀章率领的日本青年团协议会“日中青年之翼”访华团,同他们进行了友好的谈话。


第4版()
专栏:

姬鹏飞会见意大利作家代表团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 国务院副总理姬鹏飞今天下午会见了由意大利全国作家工会总书记阿尔多·德·雅科率领的意大利作家代表团。


第4版()
专栏:

黄华会见加拿大新任驻华大使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 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黄华今天上午会见了加拿大新任驻中国大使米歇尔·高文。


第4版()
专栏:

谷牧会见日本北陆中国展览会协力会代表团
据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 国务院副总理谷牧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以石川县知事中西阳一为团长的日本北陆中国展览会协力会代表团。
今年8月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展览会在日本石川县金泽市举行。展出期间,日方协力会和北陆三县有关政、经界人士给予了大力支持。


第4版()
专栏:

方毅会见法国工程师学院院长代表团
据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 国务院副总理方毅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由法国工程师学院联系会议主席、巴黎高等矿业学院院长拉菲特率领的法国工程师学院院长代表团。


第4版()
专栏:

耿飚会见英国航空公司首航访华团
据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 国务院副总理耿飚今天上午会见由英国航空公司董事长罗斯·斯坦顿和英国贸易部驻议会次官诺尔曼·坦比特率领的英国航空公司首航访华团。耿飚热烈祝贺中英通航。中国民航首航班机今晚从北京启程飞往伦敦。


第4版()
专栏:

两伊战争又趋加剧
伊拉克紧缩对阿巴丹包围圈 伊朗军队不断进行反包围突击
新华社北京11月14日电 伊朗战场上的战斗今天进入了第54天。从交战双方传来的消息表明,战事并未因雨季的到临而稍有缓和。
在人们关注的伊朗盛产石油的胡齐斯坦省,双方对战事的势态各有各的说法。
据伊拉克《革命报》战地记者说,伊拉克部队正加紧收缩对阿巴丹的包围圈,伊朗炮兵企图轰击围城的伊拉克部队,但遭到伊拉克直升飞机的猛烈轰炸。这个伊拉克报纸的记者援引前线指挥官的话说,伊拉克部队截获了阿巴丹伊朗守军呼救的无线电信号,阿巴丹已危在旦夕。
据巴格达电台报道,以坦克为前导的伊拉克部队巩固了对所有通向阿巴丹的铁路、公路和海上供应线的控制,伊拉克的炮火和直升飞机正在摧毁守军的防御。
但是,波斯通讯社的消息则说,阿巴丹守军把伊拉克的包围圈“戳了一些大窟窿”,通过不断的反包围突击,把伊拉克军从阿巴丹市的东北郊打退了6公里。波斯通讯社说,伊朗部队在阿巴丹市东侧自北向南流的巴赫曼希尔河上渡河反击,在河的东岸建立了一些永久性阵地。这是阿巴丹市被包围、伊拉克军两星期前企图通过浮桥东渡未遂以来伊朗守军第一次西渡。
波斯通讯社还说,伊朗军队在过去3天中进行了扫荡战,巴赫曼希尔河对岸的棕榈树林中的伊拉克军已被扫荡干净,伊拉克军“死伤惨重,无法确切统计”。
波斯通讯社在另一条消息中说,在胡齐斯坦省省会阿瓦士西北的苏桑吉尔德发生了“激烈的战斗”,伊拉克军在飞机的掩护下从几个方向朝这个城市推进。阿瓦士已在伊拉克炮火轰击之下。消息说,在伊朗直升飞机的进攻中,伊拉克军60人被打死,坦克15辆被摧毁。
据伊拉克武装部队总司令部今天晚上发布的战报说,昨天晚上和今天,伊拉克直升飞机配合地面部队袭击了南部、北部和中部各战场上的伊朗部队的阵地。伊拉克部队打死伊朗士兵115人,击落伊朗直升飞机3架,摧毁伊朗坦克10辆、军车19辆、装甲运兵车11辆和各种炮13门。
战报说,伊朗飞机今天空袭了伊拉克埃尔比勒省、苏莱曼尼亚省和迈桑省的一些地方和摩苏尔地区,伊拉克地面部队击落伊朗F—5飞机5架,鬼怪式飞机3架。
据伊朗电台广播,伊朗最高国防委员会今天在战争转剧声中举行了长时间的会议。会议在巴尼萨德尔总统的主持下从下午开到晚上8点。电台说,会议“讨论战争的全盘局势”。
伊朗领袖霍梅尼上周曾经命令伊朗武装部队和革命卫队要不惜一切代价打破伊拉克对阿巴丹的包围。
他说,如果伊拉克军“打进了阿巴丹,你们就没法把他们赶回去了。”


第4版()
专栏:

一个反伊拉克组织在叙利亚首都成立
据新华社大马士革11月13日电 据叙利亚通讯社报道,一个以推翻伊拉克现政权为宗旨的“伊拉克民族民主全国阵线”昨天在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宣布成立。
这个阵线昨天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发表声明说,它将在伊拉克国内发动武装反叛,建立一个实现伊拉克民主和库尔德斯坦完全自治的全国民主联合政权。它表示要“加强它同伊朗革命的联系”,主张加强伊拉克同苏联的联系。
这个反对伊拉克现政权的阵线总部设在大马士革,它是由伊拉克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持不同政见的党员、伊拉克共产党和库尔德民族联盟等8个组织联合组成的。叙利亚全国进步阵线中央领导机构成员穆罕默德·贾比尔·巴吉布吉出席了阵线的成立大会并在会上发表了讲话。


第4版()
专栏:

邓小平副主席15日会见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总编辑厄尔·费尔。


第4版()
专栏:

李先念副主席15日会见日本电视广播网公司社长小林与三次。 新华社记者 摄


第4版()
专栏:

西共代表团到达上海访问
新华社上海11月15日电 西班牙共产党总书记圣地亚哥·卡里略率领西班牙共产党代表团,由中联部副部长冯铉陪同,今天乘专机从北京到达上海。
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陈国栋、市委书记夏征农到机场欢迎。
晚上,中共上海市委举行宴会欢迎代表团。
陈国栋在宴会上祝酒时说,西共代表团这次对我国的访问和中西两党关系的正常化是一件喜事。两党关系正常化的实现必将增进我们之间的友谊和合作,有助于维护世界和平,符合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利益。
卡里略在祝酒时说,我们这次对中国的访问,恢复了西中两党传统的友谊。在30年代,你们就唱过一首歌《保卫马德里》,与此同时,我们对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和你们的长征是非常熟悉的。你们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极大地鼓舞了我们去反对法西斯。他说,今天我们要象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维护和发展这种友谊。
代表团几天来在北京除了同我党领导人举行会谈外,还参观了内燃机总厂,访问了北京大学,游览了故宫、长城等名胜古迹。


第4版()
专栏:

比驻华大使举行招待会庆祝比利时王朝日
据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 比利时王国驻中国大使罗杰·德诺睦今天举行招待会庆祝比利时王朝日。应邀出席招待会的有邮电部部长王子纲,外交部副部长韩克华以及有关方面负责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