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11月15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剧评

一出切中时弊的好戏
——喜看话剧《灰色王国的黎明》
一珩
今年以来,话剧舞台反映重大社会问题的剧作和演出显著减少。正是在这样的时候,一个切中时弊的剧目出现了。它就是由中杰英创作、中央实验话剧院演出、于村导演的三幕话剧《灰色王国的黎明》。戏进展到高潮的时候,大雨倾盆,雷电交加,在隧道里用铁锹操作的46名工人因塌方而生命处在危险之中。但是,“顾家大院”(工人们送给顾世权把持下的企业的别名)的“土地爷”们,却在饮酒作乐,庆贺荣升。一面是工人们痛苦的血泪(虚写的),一面是新贵族们寻欢的酒浆(实写的),强烈的对比,把现实矛盾的尖锐性推到了观众面前,令人触目惊心。这种用舞台艺术手段,狠狠揭露封建把头式的官僚主义者及其一伙的丑恶嘴脸,正是对现实生活中严重的官僚主义现象振聋发聩的一击,使人为之畅快而振奋。
这个戏尽管在艺术上还比较粗糙,但仍不失为是一出充满了战斗性和现实意义的好戏。作者从生活实际出发,认真地、深入地思考着四化建设中存在的严峻问题,勇敢地发掘和表现那奔突于时代激流中的重大矛盾冲突。剧作开宗明义,向社会主义企业领导中广泛存在的、十分严重的官僚专制主义、封建家长制、宗派势力、裙带关系……提出了严肃的挑战。这表明了作者的胆略和勇气。华国锋同志在五届人大三次大会上着重指出:“当前,在各级政府机关中广泛存在的官僚主义现象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官僚主义不但妨碍经济改革和四化建设的进行,而且妨碍我们的一切工作,早已引起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灰》剧正是用对活生生的现实的艺术描绘,鞭笞了只顾自己升官发财、贪图享受而置工人死活于不顾的官僚主义者的罪恶,揭示了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给社会敲起了警钟。
这个戏,比较成功地塑造了两个针锋相对的人物——顾世权和徐定远,给人留下了较深印象,也加强了作品的战斗作用和社会意义。
对于顾世权,无论是剧作或演出,都是用真实而辛辣的色调来描绘的。这是一个集官僚主义、家长制、宗派作风、裙带关系、无知而又瞎指挥……于一身的官僚专制主义的典型。在中国,官僚主义很少不染有封建主义特征的。顾世权这个人物就是这样。事事都是他说了算,把上下级关系变成依附和服从关系;把企业变成自己的“封建采邑”、“世袭领地”,技术员和工人群众都成了他的“臣民”,亲属亲戚、同伙者则都成了地头蛇;更有甚者,竟敢私设公堂,搞逼供信;……这种种恶劣的思想和行为,无不充满了腐朽的封建主义臭气。这就写出了“这一个”官僚主义者的社会历史根源和阶级思想根源。不仅如此,剧作和演出还努力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他独有的思想感情。当46名工人在隧道里处于生命危险之际,他不但不听徐定远的劝告,立即组织抢救;相反,他却气势汹汹地表示:即使他管辖的企业的2,900万资产全部烧光,再死上十个八个人,也动不了他一根毫毛,他照样可以到别处去当厂长。这就赤裸裸地暴露了这个人物当官做老爷的丑恶灵魂,同时也反映出了我们的干部制度存在的严重问题。制度上的问题造成人的灵魂上的问题,这就深刻地揭示了人物之所以官气十足而又敢于如此嚣张的社会依据和心理依据。这样的艺术描写,使这个封建把头式的官僚主义者的艺术形象,具有了较深刻的典型意义。
徐定远,是作者满腔热情地歌颂的一个社会主义新人,是一个反对官僚主义的英雄。这个人物的独特之处,在于他不是拿了上方宝剑、名正言顺地来整顿“顾家大院”的,而是因“五·七干校”停办,临时派他到此处蹲点的。而且,他还是一个带着错误路线给予的处分、“党票还悬着”、也没有正式报到的特殊人物。随着情节的展开,斗争的深入,这个人物展示了一种可贵的精神世界:他并不因为自己在历次政治运动中都遭受错误路线的迫害而丧失斗争的勇气,也并不因为看到了社会生活中存在着“顾家大院”这样的灰色王国里种种丑恶现象而失去社会主义事业必胜的信念。他以嫉恶如仇和无所畏惧的精神,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同顾世权等“土皇上”展开了勇猛的搏斗。他身上,体现了一种与封建家长制、官僚主义、宗派势力、裙带作风、欺上瞒下、瞎指挥等一切腐朽、丑恶的现象誓不两立的勇气,和为推进社会主义四化建设而作出的崇高的献身精神。我们的党,我们的事业,正因为有了这样经受过种种挫折和磨难而锤炼得更加坚强的人,而且是有才干和有信念的人,才使大大小小的“灰色王国”得以迎来灿烂的黎明。
纵观全剧,正气压倒邪气,光明战胜灰暗,这是这部作品总的倾向。但作者所掌握的生活素材,还未能运用自如地通过戏剧艺术形式充分地表达出来。情节所展示的生活画面不够宽广,影响了人物形象的丰满。这个缺陷更多地反映在正面人物形象身上。尤其是徐定远,缺乏更有力、更感人的行为,因而给予观众的是理性的东西超过形象的东西。次要人物的转变和主要矛盾的解决,也都比较简单,缺乏更充实的内容。这些,都无形中减弱了作品的思想深度和艺术感染力。


第8版()
专栏:

多姿多彩的舞蹈晚会
王行
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著名舞蹈家陈爱莲,早在60年代初就在艺术上进入了成熟阶段,曾在国际舞蹈比赛中表演独舞、双人舞,及由她领舞的集体舞等,荣获4枚金牌。她从多年的艺术积累中选出10个节目单独举办晚会,这在她是第一次,在舞蹈界也是一种新的尝试。
晚会是从独舞《春江花月夜》开始的。陈爱莲那细碎的舞步、委婉的舞姿,把古代闺中少女的妩媚、纯真,对幸福的追求、向往,用形体美的表演象一幅流动的画卷展现在观众眼前。大幕再一次拉开,陈爱莲又以一位西班牙女郎的动人形象出现在舞台上,这时我也和周围观众一样,后背离开了椅背引颈观望,有些人不大相信是陈爱莲表演的芭蕾舞剧《唐·吉诃德》中的西班牙舞蹈。除了上面提到的两个舞蹈以外,她还在《梦归》,她的拿手的《蛇舞》以及《霓裳羽衣舞》、《流浪者之歌》等节目里,塑造了古今中外不同的人物形象,充分显示了她的精深的舞蹈艺术造诣、舞蹈技巧娴熟全面和很强的表现力。因此,她的演出受到了舞蹈界和观众的称赞。
观看陈爱莲的精彩表演,使我联想到我们国家象这样有成就的舞蹈家不只一两个,我们盼望能看到其他舞蹈家的这种演出。据了解,这些舞蹈演员都是四十来岁的人了,切莫让他们荒废了艺术的青春。也希望年轻一代舞蹈艺术家要象陈爱莲同志一样放射艺术的光彩。
(附图片)
陈爱莲表演《春江花月夜》
赵士英速写


第8版()
专栏:

题材新颖 情景鲜明
——中篇小说《蓝色的象鼻湖》读后
春云
你见过西双版纳郁郁葱葱的热带原始森林吗?见过那镶嵌在林海中的宛如蓝色宝石的湖泊吗?见过那在湖泊里戏水的野象吗?你知道猎人们是怎样地以自己的勇敢和智慧狩猎的吗?
张昆华同志的中篇小说《蓝色的象鼻湖》(《红岩》1980年第2期),可以使你的向往、愿望,得到相当程度的满足。小说以抒情的笔调,浓郁的色彩,生动的故事,将你带到那如诗如画的密林去,让你感到自然景物的美,人物心灵的美,使你丰富了知识,增长了见闻。
小说的题材是很新颖的。3名傣族男女少年,把“家”安在热带原始森林中的无花果树上,以象鼻湖为活动舞台,开始了紧张而有趣的狩猎生活。作者不仅写了猎人们艰苦而饶有趣味的生活,更重要的是注意写人,写人的性格,写人的心灵,使你感到一个个人物形象都是那么可亲、可爱。
这个中篇在艺术结构上也颇有特色。它通过一头小野象的得而复失、失而复得,把故事安排得跌宕起伏,绚丽多姿。尤为可贵的是,作品洋溢着别是一番风味的生活气息,对野象的习性,热带风光的美妙,直至森林中珍奇的飞禽走兽的描绘,都能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儿童文学创作,不仅要进一步扩大题材,更要注意在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中刻画人物,切忌用政治概念来代替生活的真实,或者强加一个“思想性很强”的主题。枯燥无味的作品,少年儿童是不会爱读的。只有生动感人,寓思想于形象之中,才会受到小读者们的欢迎。在这方面,《蓝色的象鼻湖》作了一些探索,受到了小读者们的好评。


第8版()
专栏:

《文艺研究》等单位召开电影美学讨论会
在北京的一些电影艺术家、美学家和电影理论研究工作者,最近举行为时一周的电影美学讨论会,就电影艺术的特性、电影同戏剧等艺术的关系、电影创作的现实主义、电影的民族化以及如何对待外国电影美学思潮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电影美学是电影艺术的基础理论。但是建国30年来,我们很少认真对它进行有系统的研究,影响了我国电影艺术水平的提高。与会同志认为,重视与加强电影基础理论的研究工作,尽快建立起中国的电影美学理论,对改变我国电影艺术落后面貌,提高电影质量和群众审美水平,发展与繁荣社会主义电影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这次电影美学讨论会是由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文艺研究》编辑部、电影艺术研究所和中国电影资料馆联合举办的。(新华社)


第8版()
专栏:

《中国震撼世界》翻译出版
美国作家杰克·贝尔登写的《中国震撼世界》一书,最近由北京出版社翻译出版。贝尔登早在三十年代初就以普通海员身份来到我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写了许多内容真实的报道,后来又写出反映二次大战盟军作战情况的《跟随史迪威将军撤退》及《马革裹尸仍其时》两书,成为优秀的战地记者。一九四六年底,他重返中国,进入我华北解放区,在刘伯承、薄一波等同志支持下,对我国革命作了一次广泛深入的调查,《中国震撼世界》一书就是他此行所写的纪实。全书四十五万字,从解放战争爆发一直写到蒋家王朝覆灭,书中描述了他亲身接触到的各色各样的人物、亲耳听到的许多惊心动魄的故事。原书写成于一九四九年,但同韩丁的《翻身》(也将由北京出版社出版)一样,由于当时美国麦卡锡主义横行,而长期被埋没。一九七○年原书再版,成为畅销书,著名美国学者欧文·拉铁摩尔写序,推崇此书同《翻身》、《西行漫记》是记述中国革命的三部经典著作。这部曾被长期埋没的杰作,在它诞生三十年后,终于跨过重重历史障碍,译成中文而与它所记述的主人翁——中国人民见面,这是值得庆贺的。
(马志行)


第8版()
专栏:

培育文学新苗的园地——《青春》
古平
具有青年特色的文学月刊《青春》,创办一年以来,发行量增长20多倍,已成为全国培育文学新苗的园地。
编辑人员一开始就提出了青年写、青年看、重视青年题材的编辑方针,着眼于发现和培养文学新人。一年中在《青春》上出现的作者有二百多个,其中初次发表作品的作者占50%以上。
《青春》还开辟了“作家谈创作”、“阅读与欣赏”、“新作评介”等栏目。邀请一些名作家畅谈创作经验,发表一些研究中外文学名著艺术特色的文章。
《青春》编辑部还组织各种讲习班、座谈会、报告会,开阔青年作者的视野,组织青年作者之间的交流,努力把刊物办成一所青年进修文学艺术的学校。经过一年的努力和探索,《青春》的质量不断提高,青年的特色愈益鲜明,受到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的欢迎。一批青年在来信中赞扬《青春》是“在浩劫后的荒野中开拓出来的一片沃土”,是“新一代作家诞生的摇篮”。
(据新华社)


第8版()
专栏:文艺动态

影片《天云山传奇》摄制完成
根据同名中篇小说改编的彩色宽银幕故事片《天云山传奇》,最近已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完成。
影片通过为被错划成右派的男主人公平反的故事,展示了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在天云山区战斗、生活过的一代人的命运和遭遇。改编后的影片,保持了原著的风格和特色。它运用电影特有的表现手段,通过三个不同女性的眼光,着重刻画了男主人公。这部影片的导演、摄影以及表演等都在艺术上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颇为生动感人。
影片由鲁彦周编剧,谢晋导演,许琦摄影。
(铭棠)


第8版()
专栏:

国际芭蕾比赛最年轻的获奖者
钱世锦
今年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国际芭蕾舞(双人舞)比赛中,年轻的中国选手,17岁的汪齐凤和22岁的林建伟,为祖国赢得了国际芭蕾舞比赛奖牌。他们也是本届比赛最年轻的获奖者。
小汪和小林都是上海市舞蹈学校的毕业生。在校期间,他们就显露出了舞蹈方面的才华。小汪身材瘦小,但十分匀称。低年级时,曾主演过《风雪小红花》、《草原儿女》选场等节目。毕业前夕,她又主演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堂·吉诃德》双人舞。几年来,她练功刻苦,肯动脑子,练就了脚尖功夫稳健自如,做高难度技巧时动作轻盈洒脱等本领,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称赞。小林不仅身材匀称,弹跳力好,而且很爱钻研。他的特点是舞姿准确优美,动作干净利落,还掌握了不少难度较高的跳跃和旋转技巧,曾先后扮演过芭蕾舞剧《白毛女》中的大春,《天鹅湖》中的王子和《玫瑰》中的男主角。
在这次比赛中,小汪和小林的抒情的旋律,富有民族特色的舞姿获得了评委们的赞赏。一位站在侧幕旁观看他们的表演的外国选手曾对小林说:“我非常喜欢看你们的面部表情,这非常可爱,而且我也完全看得懂你们的舞蹈讲些什么!”小汪和小林终于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中国选手们第一次参加国际芭蕾舞比赛,各方面都缺乏经验,但外国专家和同行们却给予了热情的肯定。不少评委认为中国选手条件很好,潜力很大,就是缺少比赛经验,学生味重。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研究。这次中国芭蕾选手获奖,是我国芭蕾舞事业迈向世界舞台的新起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