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专业饲养 各显其能
——甘肃省加快发展畜牧业的一条途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甘肃省各地陆续出现了一批饲养牛、羊、猪、鸡、兔、蜂等家畜家禽的专业户和专业人。这种专业户、专业人的出现,是群众在生产关系调整中的一种新的创造,标志着社员家庭副业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兰州市西固区陈坪公社东湾六队女社员高学兰,从1978年春天开始,利用院内20平方米的空地建起了鸡舍,买了80只来杭鸡。到去年底,鸡发展到300只,产蛋1,500斤,收入1,500元。今年1至7月已产鲜蛋1,000斤,为全大队交售议购鲜蛋任务550斤。本人预计到明年4月可收入2,000元,并可为生产队提供鸡粪15,000斤。这样一个养鸡专业户,对国家、集体都作出了贡献,本人收入也有较大的增长,引起了各有关方面的重视和关注。《甘肃日报》曾开辟专栏开展《高学兰养鸡对不对?》的讨论。省委领导同志为《甘肃日报》撰写了特约评论员文章——《农业现代化的一个新的探索》。文章指出:“这种专业户、专业组的形式,不仅适用于养鸡、养羊、养猪、养牛、养兔、养蜂,而且园艺、造林、采集、编织以及一切技术性比较强的生产门路,都可以推广这种形式”。这样,就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专业户的发展。截止8月中旬,西固区已发展起饲养畜禽的专业户、专业人80户,饲养量达3,600多只,临夏县城已有养奶牛专业户200余户,酒泉地区有养猪专业户160户。定西、天水、庆阳等地区,也都涌现了一批大量养猪、羊、鸡、蜂的专业户。
从现在的情况看,饲养专业户大体有三种类型:一种是集体领导下的个体经济。象高学兰那样从家庭副业搞起来的专业户,她跟集体的联系,主要是为生产队交售鸡蛋,向集体交肥记工,队上还划有饲料地;一种是集体生产的一种责任制。象酒泉、张掖等地,把集体的猪场包到户,由户专门饲养,实行几定一奖;一种是个体经济。象临夏县城那样,由城市居民发展起来的养奶牛专业户。
这些专业户虽然类型不同,但表现出来的好处都大体相同,主要是:
一、商品率高,改善了市场副食品的供应。高学兰去年全年出售鲜蛋1,500斤,如果兰州市有1,000个这样的养鸡专业户,就可以解决兰州市一百多万人的大部分鲜蛋供应,而且解决了分散收购、中转环节多、损失浪费大的问题。临夏县城是州、县机关所在地,有职工、居民8万多人。过去只有国营牛奶厂的三十多头奶牛产奶,好多婴儿、病人订不上牛奶,群众很有意见。现在奶牛专业户发展起来,每天有六、七千斤鲜奶上市,满足了市民需要,而且服务态度好,牛奶质量好,群众非常满意。
二、对安排剩余劳力和待业人员找到了一条新的门路。农村推行生产责任制后,有的地方出现劳力过剩现象。这个问题怎么解决?西固区的七个公社,人均土地已由解放初期的2亩3分减少到6分6厘,二万七千多劳力有三分之一的剩余。专业户、专业人发展起来,这些劳动力就有了活干。临夏县城的二百多奶牛专业户,有的是职工家属,有的是城市居民。这些人无事可干,国家还要救济。变成养奶牛专业户后,每天纯收入六、七元,可养活一个五、六口之家,对国家、个人都有好处。
三、调动了各种人的积极性,真正做到了“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社会上人多能人多,各有所好,各有专长。过去把群众都拴在几亩地上,埋没了好多人才。现在发展专业户、专业人每个人都能施展本领,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临夏、兰州等地的回民,过去就有养奶牛、奶羊的习惯和专长,现在他们按个人的爱好和专长养牛、养羊,从心底拥护党的好政策。兰州市花寨子公社回族社员马如仓、马如良两兄弟过去就有养奶牛的经验,今年2月他们看到党的政策落实,决心发挥一技之长,便自筹资金,购买奶牛3头,到5月中旬发展到6头。他们看到报纸上省市领导支持发展高学兰等专业户的报道,心里更踏实了,又从银行贷款买回奶牛5头,共有奶牛11头,每天出售鲜奶一百七十多斤,纯收入三十多元,家里生活一天比一天过得好。
四、解决了一些集体猪场多年来亏本的问题。前些年许多社队办的集体猪场,十有八九亏本。高台县巷道公社高吉八队的猪场,有猪70头,前几年每年只能收入二百多元,去年包给了社员武峰青,老两口变成了队上的养猪专业户,定额收入700元,记工548个,一包一专,面貌大变,猪的出栏率提高了3倍,积肥增加1倍,医药费减少了300元,去年收入1,670元,比前年多收入1,400元。
五、投资少,收益大,能够使群众尽快富裕起来。天水县中滩公社社员刘来福,全家3口人,前几年吃粮靠回销,花钱靠救济,生活十分艰难,前年开始大量养鸡,去年发展到200多只,卖鸡卖蛋收入500多元,交肥记工收入22元,家庭贫困面貌一下改观,不但有吃有穿,还添置了自行车、手表、座钟、收音机、家具。镇原县曙光公社社员马彦创去年养蜂50箱,收入5,000元,成了“冒尖户”。
专业户的出现,促进了农业经济结构的改革,也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需要在思想认识和实际工作中加以明确和解决。
一、要明确专业户的性质。所谓专业户,就是一户人家的主要劳动力从事专业生产,其主要经济收入依靠专业生产。所谓专业人,就是一户人家的主要劳力参加队里集体劳动,个别劳力在家专门经营畜禽。甘肃省的专业户,有的是家庭副业的专业化,有的是专业化的集体生产的责任制,有的是个体经济的专业化经营,这几种都是合法的,都是符合现行政策的。因此,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应该采取政治上鼓励,经济上扶持的态度。只要他们不雇工剥削、不投机倒把,不破坏国家资源,就应该支持其发展,并采用经济手段,通过产、供、销等工作,逐步引导专业户向联合经营的方向发展,使其和集体经济保持联系。
二、要落实扶持专业户发展的具体措施。在这个问题上,西固区的几条做法是可行的。一是银行给专业户贷款,帮助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二是暂定饲养鸡鸭50只、奶牛2头、羊15只以上的为专业户,由粮食部门组织供应饲料;或者由群众自办集体性的饲料生产供应合作社,自愿互利,自负盈亏,方便专业户;三是区、社抽调几名兽医,经常深入到户,帮助搞好防疫治病;四是物资部门要为新发展的专业户提供木料、水泥,建造棚舍;五是有关部门要积极组织种源生产,提供优良原种,推广科学饲养知识。
三、领导思想要进一步解放,要多给以具体领导。发展专业户,关键在领导。首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肃清极左流毒。目前,极左流毒仍然是我们工作中的最大障碍,有些人怕搞了专业户,农业生产没人搞,这个担心是不必要的。各地的实践已经证明,只要社员的积极性真正调动起来,农业生产照样上得去。
领导工作要具体一点,除了召开经验交流会、表彰先进外,更重要的是要象兰州市委、西固区委的领导同志那样,深入到群众中和专业户家中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为群众治穷致富解决一些具体问题。作经济工作就是要具体一点,才能越搞越活,才能探索出新的路子。
中共甘肃省委政策研究室 彭效忠


第2版()
专栏:农村人物志

甄自江立志办沼气
太行山深处的河北省邢台县大鱼大队,第一次用上电了。它不是火电,也不是水电,而是沼气发电。大家情不自禁地夸赞本队青年社员甄自江。甄自江,今年30出头,十里八乡的人都知道他。他有一个绰号,叫“沼电迷”。1973年,报纸上登了一条四川省中江县办沼气照明做饭的消息,甄自江立即给中江县写了一封信。几个月以后,一份四川省科技局编写的关于沼气技术的资料寄来了。甄自江喜出望外,拿着资料跑到大队党支部书记那里,要求支持。同时,邀集王海林等几个好友,一边学习研究资料,一边利用工余时间开石料。就这样,开始了第一个沼气池的筹建工作。
县里发下举办沼气技术训练班的通知,甄自江报了名。不凑巧,秋雨连绵,长途汽车停发。他把行李卷用塑料布一包,步行两天到了邢台。学习结束时,他带回的资料和笔记,装了满满一挎兜。
村里一些上了年岁的人听说甄自江要搞沼气,抱着怀疑的态度,有的人指着他砌的沼气池说:“闹腾了半年,弄了个大粪坑”。对于这些,他都满不在乎。因为他知道,群众不是不愿意搞沼气,而是一时还不认识。建池子需要石灰,他到外村去买、去借;输气管没有,他自费两次下阳泉。他还自制了灯具、炉具。甄自江决心让事实给群众说话。当第一个沼气池生产出的沼气通往大队办公室和夜校的时候,那些原来板着面孔的人都露出了笑容。
去年,在山西当工人的父亲要退休了,让甄自江去顶班,他给县科委写信说:“只要让我一直搞沼气,那里也不去。”县里觉得甄自江走了舍不得,不去又失掉了一个机会,想让他先去顶替,然后再调回来搞沼气。甄自江还是那三个字“咱不去”。
甄自江另有一番心思,还要用沼气来发电。国庆30周年的时候,他的夙愿实现了。3个大池子产出的沼气通向轰鸣的柴油机,柴油机又带动了电动机,全村一百四十多户人家的电灯亮了,路灯也亮了。不久,石碾石磨换上了电磨。连公社也来借“光”。
现在,甄自江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订了一个计划,到今年年底,全村要建成80个沼气池,用来解决社员的生活问题。同时,把附近的3个大队带起来。
贾兴山


第2版()
专栏:

包产到劳 联产计酬
云霄县火田公社冬种生产抓得好
据新华社福州电 福建省云霄县火田公社在冬种前及时总结经验,推行“包产到劳、联产计酬”的生产责任制,冬种生产抓得早抓得好。
近年来,火田公社有些生产队在某些农活上,实行分户承包的责任制,使一些干部、工人家属以及缺少劳动力的农户,在生产上发生了困难,也影响地力的充分发挥;而一些劳力多的农户又感到生产任务不足。冬种前,公社总结经验,加以改进,实行包产到劳、联产计酬的生产责任制,即在生产队统一计划、统一核算和分配的前提下,由生产队根据每个劳力的能力大小,确定生产任务,签订合同。
实行包产到劳、联产计酬以后,今年的冬种计划、增产措施等,更加切合实际。眼下,全公社冬种生产所需要的肥料、种子、农药,都已备足。


第2版()
专栏:

广东省南海县西樵公社大岸大队精心栽培秋季冬瓜,亩产将近两万斤。现已开始收获,供应香港和广州市场。 新华社记者 潘家珉摄


第2版()
专栏:

调拨财力物力 落实政策措施
安徽省积极进行冬季造林准备工作
据新华社合肥11月8日电 冬季造林季节将到来,安徽省正为此加紧准备。
安徽省计划在今冬明春成片造林150万亩,目前各地已经落实的面积达到一百八十八万九千多亩,另外还落实了农桐间作、次生林抚育改造、封山育林等面积一百二十多万亩。今年,他们从地方财政中拿出129万元购买树种、树条,又调拨二千多吨化肥专用于苗圃追肥,同时鼓励私人育苗。各地还认真抓林业政策的落实,明确林权,建立健全林业生产责任制。省有关部门详细规定了造林应该达到的各项标准。凡经过验收符合质量标准的,适当给予钱、粮补助。
目前,安徽省一些秋收秋种基本结束的地方,已有60%的劳力上山整地、采种。


第2版()
专栏:

全国农机产品订货会在合肥举行
据新华社合肥11月8日电 全国农机产品订货会正在合肥举行。会场设在安徽省博物馆。馆内馆外到处陈列着五光十色的农机产品样机、模型、图表,这些产品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九百多个工厂,共五万多台、件。这次订货产品的范围包括各种农业机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牧业机械、运输车辆,以及各种农业机械配件。会上,还专门展销农机系统生产的日用工业产品,如电风扇、洗衣机、绞肉机等。同时接受各种国产和进口汽车、拖拉机、内燃机、联合收割机等机械的配件和修理业务。


第2版()
专栏:

罗晓峰制成兽用复方柴胡注射液
据新华社贵阳电 贵州省遵义县团溪公社兽医站农民兽医罗晓峰研制成功兽用复方柴胡注射液。
这种兽用复方柴胡注射液,对猪、牛等家畜常见、多发病感冒和流感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据对五千六百多例家畜的试验,治愈率达84%以上,尚未发现有任何副作用和毒性反应。罗晓峰从1953年起,一直从事兽医工作。多年的实践经验,使他决心要对家畜危害较大的常见、多发病感冒和流感,探索出一种使用简便、安全、高效、低毒和价廉的治疗方法。
经过无数次对比试验,才使兽用复方柴胡注射液试制成功。


第2版()
专栏:

千里迢迢救“病牛”
今年3月份,我们江苏省句容县下蜀公社窑业大队的干部、社员,从《人民日报》和纪录影片《祖国新貌》上,看到湖北生产的机耕船水田作业的效果很好。吕东、吕后和龚庄3个生产队立即凑了三千四百多元,购买了一台。大家都很高兴,说是“添了这台活‘铁牛’,水田耕作不犯愁”。可是,时间不长,由于操作不慎,使用不当,这台机耕船被摔坏了。请公社机电站修理,人家没见过这种机器,修不起来;找供货单位调换吧,人家售出的时候质量没问题,讲不出口;求生产的厂子帮忙呢,不属“三包”范围,加上路途遥远,人家会来吗?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他们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向原生产单位——湖北红安县机耕船厂发出求援信。
出乎意料,红安县机耕船厂接到信后,立即派娄师傅和吕师傅随身携带一百多斤重的零件、工具赶来抢修。6月27日,两位师傅来到窑业大队,不顾两天乘车和下车后又跑了十多里山路的疲劳,马上动手检查机耕船。一检查,发现变速箱体、离合器壳都摔坏了。这台机耕船是老产品,厂里现在已不生产,带来的新零件用不上。两位师傅急得浑身冒汗,干部和社员心里也凉了半截。“病牛”还能救活吗?娄师傅和吕师傅认为,生产队买一台机器不容易,就马上挂长途电话向厂领导汇报。厂领导十分重视说:我们的责任是对用户负责,尽管不是产品质量有问题,我们也要包修。
很快,这个厂又派秦师傅携带零配件赶到窑业大队。三位师傅一边拆洗装修,一边向当地的驾驶员传授使用维修的技术。机耕船“救活”以后,又下水田试机,直到没有问题了才算罢休。最后算帐,只收生产队60多元零件、配件钱。三位师傅的差旅费,说什么也不肯让生产队报销。临别的时候,还转达了厂里的意见:今后如需要零配件,只要去函,一定及时托运来。这真是:工人农民一家亲,隔山隔水不隔心,千里迢迢救“病牛”,新风催人添干劲。
江苏省句容县委宣传部 严幼斋 孙广平


第2版()
专栏:

修发电机的风波
今年8月初,我们生产队的发电机坏了,队里派两位社员将发电机送到县无线电厂,负责修理的一位师傅,伸出4个指头,意思是要修理,需等4个月。还没等我们开口,就边说边走开了,“你们等着吧!我去修理厂里的电路要紧”。两位社员正在为难,站在旁边的一位徒工开了腔:“修理发电机,历来有‘三要规’,一是要到饭店炒盘子,二是要送500斤干柴火,三是碳刷不开发票,2元钱一只”。出于无奈,第二天,队长出马,买了500斤干柴火,登门“拜访”去了。
赤日炎炎,社员们在田里汗流浃背。电风扇下,餐厅里传来阵阵猜拳声。吃完饭,那位师傅拍拍队长的肩膀说:“多谢了,‘羊毛出在羊身上’,你们请客能占大便宜,修理费多少是由我写的,我在纸上少画个0,几百元不就变成了几十元吗?一言为定,过一个星期来拿发电机。”
过了一个星期,两个社员去取。一进厂门,那位师傅就忙打招呼:“对不起,还要过三个星期才能修好,修理费嘛,30元就可以了。”
一个月过去了,两位社员又来到无线电厂,只见那位师傅正在拨弄着那台发电机。拨弄完了,拍拍脑袋说:“来拿啦?你们带了多少钱?”“40元。”一位社员回答,“我们怕不够,多带了10元。”那位师傅立即拿出笔和发票写起来。“修理费27元3角5,拿发票到保管员那里去交钱,还有4只碳刷8元钱,快给我。”边说着边把钱塞进了口袋。发电机取来了,电闸开了,可是社员的电灯却没有亮。
江西省金溪县左坊公社
璜溪生产队 周解生


第2版()
专栏:编后

编后
这两封来信都是讲的给农民修理机器。一个是千里迢迢热情相助,一个是不负责任敲诈勒索。前者令人油然而生敬意,后者不禁使人气愤。
后一件事发生在某个师傅身上,但反映了这家工厂管理极端混乱,给不正之风以可乘之机。修理电机的“三要规”为何能通行无阻?修理费怎能信口要价?卖碳刷钱怎能塞进私人腰包?希望这个厂切实整顿一下。否则,怎能让人放心?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农业机械和家用电器的修理量会越来越多。各地在发展国营修理业的同时,还应该发展一些集体和个体的修理服务业,打破“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状况,使农民有选择的余地,有利于有关厂、店改进经营作风。


第2版()
专栏:来信

我国发展养鸡业重点在哪里?
近20年来,世界各地畜牧业发展很快。养鸡业是畜牧业中发展最快的一个专业。本世纪40年代,机械化养鸡就有一定的发展,50年代达到了相当大的规模和相当高的水平。
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劳力紧张和存在劳资矛盾,在养鸡业上,尽可能地利用机械代替人工。我国有丰富的人力资源,是否把现代化养鸡的重点放在机械化操作上,这就值得商榷了。据我国已投产的机械化养鸡场统计,投资费用很高。如果筹建一个20万只鸡的机械化鸡场,约需投资八、九百万元。更重要的是我国饲料工业目前还赶不上需要,配合饲料还难于达到“全价”,不仅鸡的产蛋率不高,甚至还容易遭受疾病侵袭,引起死亡。
1976年我去陕西高陵县协助当地有关部门推广良种(来杭)鸡。经过3年的努力,这县已养鸡23万只,人均1.38只,其中良种鸡占83%,基本实现了养鸡良种化。3年里,向兄弟县市提供种鸡49万只,种蛋220万个。这个县鲜蛋收购量也在逐年增加,1979年是1975年的2.4倍。并出现了一年向国家交售鲜蛋2万斤的大队、2,000斤的生产队、300斤的农户。高陵县发展养鸡业只投资13万元(供各公社办孵化育雏场购置孵化设备用),平均每只鸡投资0.48元。在饲料上,社员户养产蛋母鸡每天补充饲料不足半两。如果机械化养鸡20万只,则每天需粮4万斤,一年消耗的粮食是一个相当大的数字。
高陵县的经验说明,广大农村就是规模巨大的养鸡场。我国当前发展养鸡业,应着重抓农村养鸡良种化,办好各级种鸡场。由国家或大集体经办种鸡场;公社一级办孵化育雏场;由广大农村社、队和养鸡户饲养产蛋母鸡和肉用仔鸡;这样,才能事半功倍,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符合多快好省的原则。
陕西省农林科学院 胡柏年


第2版()
专栏:农村简讯

农村简讯
利用地下通道种银耳蘑菇
山东省兖州县人防部门利用地下通道试种银耳、蘑菇。通道里温度稳定,湿度较大,适于菌类植物生长繁殖。他们把蘑菇菌种撒在棉籽皮上,每平方米能收获蘑菇30斤左右。用梧桐、杨、榆等作种木,每百斤木材可收获干银耳一斤以上。
兴隆组织社队开采黄金
河北省兴隆县组织农村社队开采黄金,今年1至9月份,全县生产黄金2,944两、白银一万多两,比去年同期增长68.5%。目前这个县有一千五百多人从事采金生产,采金矿点发展到一百二十多处。
南药在闽南落户
原产东南亚等地及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的好多种南药,已经在闽南“安家落户”。福建最南部的诏安县金星南药试验站,几年来向有关单位提供了已经试种成功的南药种苗278万株,种子三百多斤。
(据新华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