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10月8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朝鲜通讯

提高工人阶级科学技术文化水平
本报记者 缪宜琴
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我们访问了许多工厂企业和学校,深深感到那里职工边工作边学习的教育事业十分发达。通过这种教育,许多原来只有高中程度的工人、技术员和工厂管理干部,达到了大学或高等专科学校的水平,有些人还达到了研究生的水平;许多文化水平较低的老工人,具有了中等文化科学技术水平,并掌握了一种以上的专业技能。这种教育体系,不仅多快好省地培养了人才,而且是提高工人阶级科学文化水平的有效途径。
解放前,朝鲜北半部没有一所大学,中学也只有43所,文盲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许多大型企业里,没有一个自己民族的技术人员。解放以后,劳动党提出了“教育工作走在一切工作前面”的方针,经过艰苦努力,到50年代末,一共建立了33所全日制大学,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不久,又逐步建立了边工作、边学习的教育体系,把它纳入整个国家教育计划,并由国家负担经费。今天,在朝鲜,这种边工边学的教育体系和全日制教育体系相配合,构成了共和国北半部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在工厂企业里,边工作、边学习的教育体系主要包括:4至5年制的工厂大学,3年制的工厂高等专科学校,3年制的劳动者高级中学,全日制大、专学校附设的函授学校。工厂大学和工厂高等专科学校主要招收具有中等文化科学技术知识的工人、技术员和工厂党、政管理干部,工人、技术员以学习专业知识和基础理论为主,干部除学习一般专业知识外,还学习企业管理知识。目前,共和国北半部许多大、中型企业都设有这种学校,总计约有70多所。劳动者高级中学主要招收年龄50岁以上、文化科学技术水平较低的老工人。有些老工人比较多的大工厂,如咸兴二八维尼纶厂,每个车间都办有劳动者高级中学,虽说是自愿参加,但许多老工人从不缺席。在函授教育中,有些重点大学,如金策工业大学,还设有函授研究生班,对象是工厂工程师。现在,在这个函授研究生班学习的各厂工程师有七、八十人。我们访问金策工业大学的那天,有8位研究生正进行论文答辩,其中两位是工程师。论文答辩合格者,即提为学士(相当于外国的硕士或副博士)。
工厂大学、工厂高等专科学校、劳动者高级中学的校长一般多由厂长、副厂长、车间主任兼任,教师大多是科学家、工程师和专家。在课程设置方面,专业课、基础理论课和全日制大、专学校基本一样,现场实习、劳动、体育等课程,一般都不设置;都不放寒、暑假;这就保证了学员有足够的课时,学完全日制大、专学校的全部专业课和基础理论课。学员毕业时,和全日制大、专学校学生一样,经国家考试委员会统一考试,合格者领取国家发给的大、专学校毕业文凭。毕业后,绝大部分返回原岗位,一小部分根据国家需要统一分配,其学衔、技术职称和工资待遇,和全日制大、专学校毕业生完全一样。
降仙钢铁联合企业、龙城机械厂和二八维尼纶厂的厂长、党委书记、总工程师,热情地向我们介绍了这种边工边学教育体系的优越性:
一、实践完全和理论结合。学员就是在现场从事生产、工作的工人、干部,他们有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比较容易学懂书本理论,同时,也能较快地把书本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并通过实践检验,不断充实书本理论。龙城机械厂的干部,包括工厂厂长、副厂长、党委副书记、车间主任以及作业班长等等,绝大部分都是工厂大学和工厂高等专科学校毕业的。
二、学员不脱离劳动和工作,熟悉生产过程,有利推动技术革新。十多年来,咸兴二八维尼纶厂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提出来的合理化建议有5,000多件,其中三分之二是工厂大学和工厂高等专科学校毕业生提出来的。
三、有利于把工人阶级培养成知识分子。目前,朝鲜北半部100万知识分子中,工厂大学或工厂高等专科学校毕业的占一半多。
四、由于边工作、边学习,学校的校舍、设备、实验室等等不必“另起炉灶”。校舍一般都是利用工厂企业闲置的厂房;工人从事生产的现场——车间,也就是最好的实验课堂,这就大大节省了国家教育经费的支出。据估算,办一所工厂大学,比办一所相当的全日制大学,教育经费至少节省一半左右。
在朝鲜工厂企业里,边工作、边学习的教育体系已经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英雄的朝鲜人民并不以此为满足,前几年,他们豪迈地提出全社会知识分子化的方针。现在,他们正在广大农村、渔场积极建立这一教育体系。可以预料,他们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


第7版()
专栏:巴基斯坦通讯

为赶走侵略者而战斗
——阿富汗抵抗组织访问记
本报记者 钟逢准
在白沙瓦的几个阿富汗穆斯林抵抗组织负责人和一些来自阿富汗的难民,向记者讲述了阿富汗人民同苏联侵略者战斗的情况。
据这些阿富汗穆斯林抵抗组织负责人说:在阿富汗,找不到一处没有战斗的地方。俄国人到哪里,那里就有战斗。甚至在坎大哈,除了省长官邸和兵营,也到处都是游击队的天地。游击队活动范围,已扩展到离喀布尔市只有5公里的地方。在喀布尔以东150公里的重要城市贾拉拉巴德市,白天由傀儡政权的军队把持,晚上由穆斯林游击队控制。在巴达赫尚省的省会法扎巴德,敌人同外界的地面联系已被切断,只能用直升飞机联系。
这些负责人说,从地图上看,游击队对喀布尔的北部、东部和南部各省的广大农村地区,形成了一个半圆形包围圈。这些省份的重要城镇和交通要道,经常受到游击队的袭击。苏联侵略军为了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几个月来不断向这些省份的游击队基地发动大规模的进犯。帕尔旺省有个潘杰谢尔山谷,长达180公里,控制着从喀布尔通往东北边境的战略交通线,山顶上是游击队出没的地方,对苏联侵略者威胁甚大。苏联侵略军出动了15,000人,进到距离山谷30公里的地带,被游击队从山腰爆破下来的大石头挡住了去路,战斗就在这个地方展开,前后进行了大约1个月。游击队打死苏军1,500人,击毁坦克35辆。苏军的进犯以失败告终。
各地的游击队都是一些独立的小部队。它们分散地各自为战。具体行动计划都由各个游击队自行决定。一个抵抗组织的负责人说,在目前条件下,发挥各个游击队的主动性,是取得战斗胜利的原因之一。
在战斗中,各个游击队还主动互相配合,协同作战,沉重地打击共同敌人。最近在贾拉拉巴德附近,几支游击队互相支援,经过几天的激烈战斗,打退了苏联侵略军和傀儡军1万人的进犯。
游击队熟悉家乡的山山水水,他们充分利用有利地形,勇敢机智地打击敌人。一位难民讲述了发生在巴达赫尚省法扎巴德的一次战斗。据他说,苏联侵略军从城里出动六、七百人,坦克60辆,武装直升飞机10架,米格飞机6架,进犯游击队基地。游击队根据情报作了战斗部署。战士们在敌人前进方向埋设了地雷,然后迂回到敌人后方,实行堵截伏击。经过6小时战斗,打退了敌人的进犯,取得了打死敌人六、七十人,打毁坦克6辆的胜利。
一个抵抗组织的负责人说:“我们几乎是在赤手空拳地同一个超级大国作战。我们什么都缺乏,小到缝衣针,大到高射炮。我们手上的一些武器主要是从敌人那里缴获的,苏联是我们武器的主要供应者。”他说:我们有步枪杀伤敌人,也有炸坦克用的地雷。可惜我们没有防空武器,对付俄国人的武装直升飞机。据一些难民叙述,苏联的武装直升飞机常常飞得很低,肆无忌惮地把一座座村庄夷为平地,炸死无辜的群众。
这些抵抗组织的负责人说,9个月来阿富汗人民打死了许多俄国侵略者。由于苏军死亡人数与日俱增,棺材供不应求,最近已在喀布尔建立了一所有25名工人的棺材厂,日产棺材300具。为了掩人耳目,苏联当局已不再把死者棺材运回苏联,而在阿富汗就地埋葬。
为了挽救败局,苏联侵略军不断改变手法。前些时候,一个苏联高级军事代表团到喀布尔研究了局势,策划了把阿富汗分成几个区,采取分片消灭游击队的新办法。但是,抵抗组织的人士说:他们的战略战术已经改变了多次。在我们全民族的抵抗面前,手法的不断变换只能说明他们失败的惨重。一个抵抗组织的负责人说:我们有为自由和独立而斗争的光荣历史,现在又有了同苏联侵略者战斗9个月的成就和经验,我们对前途充满着信心。


第7版()
专栏:

日本的职业教育
徐宁
日本是世界上教育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小学、初中早已普及了义务教育,高中也基本上实现了普及,1980年度初中生的升学率达到94.2%;高中生升入大学和短期大学(学制2年或3年)的升学率1979年度为37.4%。
在日本的教育事业中,除了普通教育外,职业教育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50年代初,日本财界就指出,“现代教育就是10年以后的工业”,认为战后日本的教育“过多地强调了对社会成员的普通教育,而明显地忽视了与此相并行的职业教育乃至产业教育”,因而大力提倡学校分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
日本财界的上述主张得到了重视。到1960年,日本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的比例几乎已各占一半。
日本的初中重点在进行普通的基础教育,只开设少量的专业课。专业课有必修和选修的职业技术课两种,男同学以学习生产技术为中心,女同学以学习家庭生活、基础生活技术为主,为毕业后就业打下职业技术初步知识和技能的基础。高中为加强职业教育,分为单科制和综合制两种类型。单科制只设普通科的称为普通高中,只设职业科的称为职业高中。
职业高中学科很多,分的也很细,有工业、农业、商业、水产、家庭、福利、护士等。1966年职业高中学科有218种,随着工农业技术的现代化,1973年增加到277种,新设电子工程、化学工程等。职业高中不仅教给学生基础知识,而且使学生能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毕业时可以拿到技术证明,易于找到工作。在到1975年为止的二十多年间,日本约有2,500万初中、高中毕业生就业,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在这种职业高中或职业科毕业的,成为日本熟练技工和劳动力的主要供应源泉,对加速日本的现代化起了重要作用。
由于受到1973年“石油危机”的冲击,日本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到了“稳定增长”,加之企业机械化、自动化、电气化的程度不断提高,出现了一种非常矛盾的现象:一方面因为经济不景气,企业开工不足,大批高中、大学毕业生失业,甚至读完3年研究院博士课程的年轻研究人员,也找不到固定职业;另一方面,在国内外剧烈的经济竞争中,日本产业结构开始向“知识集约型”转变,又需要大批熟练技工和中等、高等技术人才,学历短的人越来越难于找到工作。目前初中毕业后直接就业者几乎没有了,高中毕业后就业的希望也越来越少。于是一种受到人们欢迎的介于高中和大学、短期大学之间的第三种高等教育机关——专科学校应运而生。
1976年4月,日本文部省从一些教授花道、穿和服、电子计算机、和平利用原子能等的民办学校里选出近900所教学质量高的改为专科学校。专科学校招收对象主要是高中毕业生,学习的专业种类繁多,有土木建筑、电子工程、烹调、财会、医务保健、理发美容等。学生经过两年多的学习,可以学到某种技能,通过考核,获得设计师、理发师、护士等证书。由于专业性强,培养目标明确,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毕业以后80%的人能找到自己所希望的职业。公司和企业也因为这些人一来就能用,无须再花一段时间进行专门训练和培养,愿意录用,对他们表示欢迎。因此专科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很高,平均达85%,内定就业率为100%的专科学校占这类学校的31.2%。而大学和短期大学的平均就业率却只有42%。专科学校的学生学习时费用比普通大学要少得多,而在参加工作初期工资待遇与短期大学毕业生基本相等。所以专科学校问世以来发展很快,从1976年的近900所、学生13万多人增加到目前的2,500多所、学生43万多人。有的人甚至在同时考取几个大学以后,宁可舍弃不去而进入专科学校。
日本这个人口仅占世界3%、陆地总面积只占世界0.3%、自然资源贫乏的岛国,在短短二、三十年时间里一跃成为西方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这是与它努力开发人的智能资源,采取多种办学形式,使其拥有雄厚的受过良好教育训练的产业后备大军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7版()
专栏:

开凿新巴拿马运河的计划
凡文
在巴拿马开凿一条海平面运河,取代目前的巴拿马运河,以满足国际贸易日益发展的需要,是国际间的一个老话题。
位于中美、南北美交界处的巴拿马地峡最低处海拔达312英尺。100年以前,法国公司在修建苏伊士运河的工程师菲迪南德·莱塞帕斯主持下在这里开凿运河时,曾采用海平面运河的方案。以后由于技术条件限制,再加上工区发生霍乱和黄热病,1889年工程半途而废。后来,美国在这儿动工修建了现在的水闸式运河。
巴拿马运河有一个水闸系统,它先把船从太平洋或大西洋升到一个人工内湖,然后再把船下降驶往另一个洋。水闸最长为300米,最宽为33米,所以只能通过排水量为6万吨以内和宽度不超过32米的船只,通过运河全程需要16个小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通过巴拿马运河的军舰的数量增加,所以,改进巴拿马运河的要求日益迫切。战后随着国际航运的发展和超级油轮、大型航空母舰的使用,巴拿马运河更加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开凿一条新的海平面运河成了当务之急。
美国对新巴拿马运河的开凿很有兴趣,这不仅是由于新运河可以使美国的大型油轮直达东海岸,而且还有助于美国实行所谓“调拨战略”,统一指挥使用美国在太平洋的第七舰队和在大西洋的第六舰队。70年代初期,美国为探明兴建新巴拿马运河可能性,花费两千多万美元进行了陆地部分技术性调查。
进入70年代,国际贸易和国际航运出现了一些新的因素。日本与拉丁美洲的经济关系有了引人注目的发展。到1978年,日本对拉丁美洲的积累投资总额已达37.57亿美元,占日本在全世界总投资的16.9%,仅次于亚洲和北美,居第三位。此外,日本与拉丁美洲国家在经济和技术方面的合作也逐年增加。日本现在是利用巴拿马运河最多的国家。1979年,通过巴拿马运河的货运量为15,400万吨,其中,日本货运量为4,100万吨,占27%。为了加速把它的产品运往美国东海岸和拉丁美洲一些国家,并且扩大船只的体积,日本对开凿巴拿马运河非常感兴趣。
1979年8月底,日本商工会议所会长永野重雄访美时,同美国参议员格拉韦尔举行了会谈,双方一致同意日、美两国协助巴拿马政府推进修建新运河的基本方针。今年3月,巴拿马总统罗约就开凿新巴拿马运河问题专程访问了日本。日本方面表示在其他友好国家参加的情况下,将给予“适当的合作”。所谓“其他友好国家”指的是美国。这次美国总统卡特接见巴拿马新任驻美大使时则强调美国准备与“巴拿马及其他有关国家”商讨有关开凿新巴拿马运河问题,所谓“其他有关国家”指的是日本。据报道,巴、美、日准备最近就这个问题召开国际会议。还有人估计新巴拿马运河可能于1984年破土动工。(附图片)
现在的巴拿马水闸式运河已显得狭小了。


第7版()
专栏:东南西北

眼泪的作用
不久前意大利《快报》周刊上刊登一篇题为《为健康而哭!》的文章指出,一个健康的机体一年约可产生0.5公升泪水。眼泪是清洁并湿润眼睛的不可代替的物质。
功能如同“刷雨器”的眼泪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它通过鼻泪管不显地排出去。有一种说法是,男人比女人哭得少,因此他们得胃溃疡的危险要比女人多。明尼苏达州圣保罗—拉姆西医学中心生物化学家、美国专家威·弗雷认为,除了其他功能外,眼泪能把机体应激反应时产生的危险毒素排出去。因此,忍住哭,意味着自身的慢性中毒。


第7版()
专栏:东南西北

四万人死于酗酒
近年来,法国酗酒之风日盛,每年有4万人死于酗酒。自杀者的25%、精神病患者的40%、交通事故的三分之一系由酗酒引起。据统计,在法国嗜酒成性的酒鬼达300万人,饮酒上瘾者有200万人。二者加起来,占法国人口5,300万人的近十分之一。


第7版()
专栏:东南西北

拉丁美洲人口增长快
拉丁美洲人口增长迅速。据报道,到2000年它的人口将增长一倍,达到63,700万人。巴西人口几乎将与美国一样稠密。
一份研究报告指出,除非有一些彻底的解决办法,否则,到2000年时,绝大多数青年——新的一代拉丁美洲人将失业,吃不饱。


第7版()
专栏:东南西北

未来的墨西哥城
据预测,2000年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将是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到那时,该城将拥有3,160万人,相当于目前人口的大约3倍。


第7版()
专栏:东南西北

紧张、烦恼与心脏病
美国一些心脏病学家最近通过科学研究得出结论:造成心情紧张、压抑和烦恼的生活方式,和胆固醇高、吸烟、高血压一样,是引起人们心脏病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这种看法,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人,包括流行病学家和其他一些心脏病学家的赞同。
他们认为,这种生活方式会增加血液里胆固醇的浓度,促进血凝块的形成,血压也会升高,还会引起心律不齐,同时,还会导致人体分泌胰岛素太多和生长激素减少等不正常现象。
美国心脏病学家认为,人们如果改变这种生活方式,就可以减少心脏突发症的危险。


第7版()
专栏:东南西北

非洲黑猩猩塞多嘴里衔着钉子,手里拿着榔头在帮美国密西西比州的主人布里斯特修铁丝篱笆。布里斯特说黑猩猩塞多是晒干草、喂牲畜、修草坪和补篱笆的能手。 传真照片(新华社发)


第7版()
专栏:东南西北

利用造纸残渣造纸
日本岐阜县造纸工业试验厂最近研究成功一种能利用造纸残渣造纸的新技术。
造纸工厂在造纸过程中,产生大量残渣。这对造纸工厂来说,是个最大的麻烦。
日本科技人员经过研究,成功地找到了一种处理残渣的新方法:在残渣中混入30—40%的旧报纸,再加入一种特殊的浆,使之凝固后就能造纸。这种方法不但能100%的将残渣作为原料加以利用,而且成本较低。制造出来的纸是较厚的纸板,还可以制屋面纸、包装纸和石膏板用纸等。
这种残渣造纸的设备也比较简单,只要把普通造纸机改造一下就行。


第7版()
专栏:东南西北

“新式”集中营
美国研究苏联监狱、集中营和精神病监狱的研究中心主任今年二月揭露说,到一九八○年初,已知道在爱沙尼亚、基辅州等地的四十一个死亡集中营的地址。在这些集中营里,犯人不穿防护服从事开采铀矿和清理核潜艇喷嘴。集中营管理当局不告诉犯人,他们正在遭到致命的放射,也不宣布开采和精选的是什么矿石。犯人得病后,就被克格勃送到残废人员特别集中营,让他们在那里死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