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10月3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学校的大门向好学的人敞开着
——记罗马尼亚的专业中学和业余教育
穆扬 李宁来
专业中学
在罗马尼亚黑海边的一家旅游饭店,我们问问讯处的一位年轻的女同志上过什么学校?她爽快地说:“我是旅游中学毕业的。”在首都统一商店,问服装部的一位售货员上过什么学校?她说:“当然是商业中学。”在罗马尼亚许多大工厂、企业里,我们常常听人家说:“工人中的专业中学的毕业生,对于完成国家和企业的生产计划起着重要作用。”
这类专业中学的情况怎么样呢?在皮特什蒂的汽车工业中学的明亮、整洁的大车间里,一位工人师傅热情地回答了我们提出的问题。他说,专业中学和普通中学的区别是:专业中学从高中起就分科,专门学一种技术和理论知识。学生毕业后如果想升学,可以自由地去报考有关大学。如果他们想参加生产劳动,那他也已经是一名熟练的工人,就业比较容易。专业中学实际上是为中学毕业生的升学或就业,开辟了更广阔的道路。
在《火花报》编辑部,一位副总编辑回答我们提出的问题时说,专业中学的学生,一般要用34%的时间参加生产实践;其余的时间用来学习基础理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加生产,不仅学习和训练了技能,还可以为学校增加收入,为国家减轻负担。
专业中学的另一个特点是:结合国家计划和地方计划,因人、因地制宜地培养专业人才。如在塞维内什蒂有一个大化学纤维厂,政府就在那里设立了化学纤维中学,为化学纤维业培养技术人员。
在巴亚—马雷有一个有色金属矿,就设立了有色金属中学。在首都和黑海边旅游胜地,还成立了旅游学校。这些学校的规模、学生人数等,都按有关生产方面的实际需要而定。这样按计划培养出来的人,全部都能就业。
由于专业中学具有以上这些优越性,所以目前在罗马尼亚,专业中学已普遍推广;普通中学只占全部中等学校的10%。
工矿企业的“学校群”
在罗马尼亚的工矿企业访问,主人总是兴致勃勃地介绍他们的“学校群”。皮特什蒂小汽车厂的总工程师说,他们的“学校群”包括一个短期学校,培养对象主要是刚从农村来的或者从来没有工作过的新工人;一个工业中学,8年级(即我国的初中)毕业生,再在这里学习4年,出来就是熟练工人;一个工长学校,培养对象是经工矿企业选拔出来的,参加生产劳动满3年的优秀熟练工人,毕业后,回本企业当工长;还有一个技术学校,是培养技术员的。另外,罗马尼亚的大部分企业都有业余学校,是用来提高工人技术水平的。对以上每种学校的毕业生,学校都发给国家统一规定的毕业证书,在分配工作,定职位,定工资时,学历是重要的依据。这些“学校群”主要是为自己工厂企业培养人才,同时也往全国同行业工厂企业输送人才。罗马尼亚的一切学校的大门,都向每一个青年人大敞着。只要你向上好学,就去学习吧。
把一系列学校安排在工厂、企业里,有什么好处呢?我们在布拉索夫拖拉机厂的厂院里,问一位总工程师时,他笑着说,首先,你上哪里去找条件这么好的教室和实验室呢?每个工厂的车间都是学生的教室和实验室。另外,你上哪里去找这么多称职的师资呢?工厂的工程师、技师和老工人,既有实际工作经验,又有理论知识,而且他们都愿意把教育、培养下一代做为自己的副业啊!所以,工厂办学校是最合算的。当然,在哪个工厂设立什么学校,都是根据全国计划定的。
业余大学
在罗马尼亚,我们遇到过不少五十来岁的领导同志。他们在解放以前大都没上过几年学,可是现在都成了某一行的专家,有的还成了博士。这些同志,平时工作很忙,他们靠晚上上业余中学、业余大学成了专家。例如,布加勒斯特有名的蒂坦面包厂的总工程师,解放前是私营工厂的一个小学徒。他就是在解放后通过上业余学校成为现代化面包厂的专家的。巴亚—马雷县的县委书记,是一名经济专家。但他告诉我们说,三、四十年以前,他是农村里的一个无知的农民。现在他正忙着利用业余时间写论文,准备考博士。
在青年一代当中,这样的例子就更多了。有一次,在布加勒斯特的街道上,我们问一位十八、九岁的青年女清洁工,为什么这样年轻就不上学了?她说,考大学没被录取,她现在正在夜大学学习。
罗马尼亚党和政府规定:全国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每5年必须到同自己的专业对口的学习班里去进修一至二次,以适应不断发展的业务需要。毕业时要考试,再次安排工作时也要参照进修的成绩。
人尽其才 物尽其用
我们参观访问过的图尔恰数理中学,只有一座临街的古老楼房,教室、实验室、图书室、礼堂和办公室全在楼里。此外,还有一个不大的校办工厂和操场。就是这样一所学校,罗马尼亚同志也都充分地进行了利用。中学白天上课,晚上则是技术夜校和业余大学的学生来上课,有时到了深夜,教室里还是灯火通明。礼堂,也经常用于业余演出。技术夜校和业余大学的教师,有的是各有关工矿、企业的专家,有的就是数理中学的教师。而在技术夜校和业余大学的学生当中,有不少人就是原来数理中学的毕业生。数理中学的教师在这类学校里适当地兼代一部分课程,好处很多。它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才能,可以使教师从中了解学校教学同社会需要之间所存在的差距,有利于改进学校的教学。同时,教师还可增加部分收入。普通学校如此,工矿企业办的各类学校也是如此。我们在布拉索夫拖拉机厂做客时,主人介绍说,布拉索夫大学利用拖拉机厂的某些优越条件在厂里办了几个专业,而工厂办的技术学校也利用了布拉索夫大学来厂办学的部分人力和设备。我们了解到这些情况后,一个突出的印象是:罗马尼亚同志在发展教育事业方面,可以说是充分挖掘潜力,努力作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第7版()
专栏:美国通讯

三百五十岁的波士顿
本报记者 张彦
美国只有204年的历史,可是它的东部名城波士顿建立到现在却已经350年了。
17世纪初英国殖民者横渡大西洋来到美洲,首先就是在今日美国的东海岸登陆。今天麻萨诸塞州的首府波士顿,就是1630年最早建立的几个城市之一。今年9月,这里隆重纪念它的诞辰,同时还举行了世界大城市会议。来自各洲大约四十个城市的代表共聚一堂,交流城市建设经验,其中有我国美丽的杭州市的代表。
踏进波士顿,就有一种异样的感觉。它不象纽约那样高楼林立,也不象洛杉矶那样辽阔分散。这个只有64万人口的秀丽城市,小巧玲珑,十分紧凑。名胜古迹,近在咫尺。海滩距离市区不过一两英里路,登上游艇绕海湾一周,眺望波士顿市好似一座美国化的欧洲城市,奇型的玻璃大楼与维多利亚式教堂建筑并立,现代化建设中保持着古色古香。
波士顿好象是一个美国革命的博物馆。一个当地的朋友把我引到市政大楼前的广场上,自豪地对我说:“200年前,我们的祖先推翻英国统治取得独立的革命斗争,可以说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他带我沿着著名的“自由的足迹”,重温了这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在这条地上涂有红漆、弯弯曲曲约有两英里长的路线上,几乎不几步就有一个革命古迹,有最早宣读过独立宣言的老州议会楼,有英军镇压起义人民的见证——波士顿血案的旧址,有被誉为“自由的摇篮”的人民组织抗英活动的中心范乐会堂。还有那对革命立有功勋的北城礼拜堂,当年在它钟楼上悬起一盏灯笼,向革命志士通风报信,让准备应战的农民携着毛瑟枪向前来镇压的英军“放出了响彻全世界的一枪!”(美国诗人爱默森语)。当然,更著名的是波士顿人英勇抗茶税的事件。1773年,五十多名革命志士乔装印地安人深夜登上运茶船只,打开了343箱茶叶,全部倒入海里。这次激烈的反抗举动,无异是对英王统治的直接挑战,至今,还有一艘复制的运茶帆船停泊在海上,供人们瞻仰。
由于历史的原因,由东北部6州组成的新英格兰地区在美国的发展史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波士顿实际上一直是这个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这里曾经是美国最大的港口,也是美国工业化的起点,最早的纺织厂就建在波士顿以西9英里的地方。随着工业的发展,资本积累雄厚了,这里又成了银行金融的中心。虽然美国西部和南部的经济力量如今已经日益强盛,以波士顿为中心的东部新英格兰财团仍然不失为影响政局的一个重要因素。
波士顿素有“美国的雅典”之称,因为它也象古希腊城邦的首府雅典一样。过去曾经是、今天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是美国文化艺术的中心。美国最早的大学哈佛大学1636年在此诞生,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也设在这里。如今,波士顿已成为拥有五十多所大学的“大学城”,师生员工加在一起超过20万人,学生不仅来自全美国,而且来自全世界。在一些尖端科学研究方面,特别是电子工业方面,波士顿始终居于领先地位。这里的美术博物馆收藏极为珍贵丰富,特别是东方的艺术作品;这里的芭蕾舞团驰名遐迩,今年曾到我国演出;全国第一流的波士顿交响乐团更是我国人民所熟悉的。
波士顿市实际上只是拥有300万人的大波士顿的心脏,和它紧密不可分割的是十多个大小城镇。和许多美国大城市的发展规律一样,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家庭多半迁往周围城镇的幽静地区,市内的某些地区则日益走向衰败,出现一片一片破旧的贫民区,居民多数都是穷困的黑人。
在这里,常听见人说:“我是爱尔兰人”、“我是意大利人”,却很少听见人自称“我是美国人”。这也许在某种意义上说明,尽管经过长期的种族融化,这里的人依然在潜意识中比较强烈地保持着自己的种族意识。至于白人与黑人之间的鸿沟,虽然近二、三十年来表面上的种族歧视已大为消除,至今仍是一个严重问题。(附图片)
波士顿市的建筑


第7版()
专栏:约旦通讯

约旦河谷区之行
新华社记者 张敬雷
约旦河谷区位于约旦的西北部,是一块北起太巴列湖南至死海南端的狭长的裂谷地带。约旦河自北至南流贯其间。整个地区比海面低二百多米。
“要了解约旦近几年的发展,最好到约旦河谷区去看看。”听了约旦新闻部官员的推荐后,我们很快就专程前往参观。从首都安曼出发后,汽车沿着起伏的山路向西北方向疾驰。起先,一路上所见到的多半是荒山秃岭。车子开出山地后,眼前出现了另一个世界,一个个果园里,橄榄、柑桔、香蕉、桃、李、杏等果树,有的百花吐艳,有的果实累累:一畦畦菜园里,各种蔬菜瓜豆生机勃勃,长势喜人;果园和菜园之间镶嵌着一块块金黄色的麦地。约旦河谷区五彩缤纷,犹如一块巨大的“美丽花毯”。
带领我们参观的约旦河谷局公共关系处处长贾迈勒·哈提卜指着车窗外美丽的田野兴致勃勃地说:“这里是我们王国的果园和菜园。河谷区只占全国面积的0.6%,人口的3.8%,但这里出产的水果占全国的89%,蔬菜占全国的85%,农业产值占全国的32%。”他说:“我们并不满足于现状。我们的目标是,不仅要把河谷区建成约旦的农业基地,而且要建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地。”
在扎尔卡河上游,有一个以已故前国王塔拉勒的名字命名的大水库。它的蓄水量为5,600万立方米。管理水库的技术员说,河谷区有句俗话:“水就是生机、兴旺和繁荣。”河谷区地势低洼,终年气候温暖,只要灌溉得好,庄稼可以一年3熟乃至4熟。
为了解决农业灌溉和饮水问题,约旦政府和人民作了巨大的努力。自1973年以来,在河谷区建成了4个大水库和两个分洪渠,开凿了东古尔运河,沿运河修了4个扬水站,为24,000公顷土地修起了灌溉网,还打了许多民用井,全河谷区六千五百多户牧民家都装上了自来水。
我们在一个香蕉园参观时,那里的主人法乌德介绍说,他的香蕉园有30公顷地,共植香蕉树32,000株,一年收获一次,正常年景每公顷产量可达50吨。收割后用汽车拉到安曼作坊加工处理,在温度达摄氏50度的房间存放一天一夜后即可出售。
香蕉园里,处处可以看到树上挂着一串串又长又大的香蕉。香蕉生长需要大量的水,而这里又较缺水,那么为什么香蕉能长得这么好呢?后来,发现他们使用的是从西德进口的一套滴灌设备,从井里抽出的水,经过净水器除碱后,掺入各种化肥,通过一条条细塑料管子送到地里,直接灌到香蕉树的根部。
在“水贵如油”的这一地区,果农和菜农都喜欢采用这种“滴灌法”,认为这种办法既能节约用水,又能达到最好的灌溉效果。


第7版()
专栏:资料

中缅边界问题的和平解决
今年10月1日,是中缅边界条约签订20周年纪念日。在我国周围的邻国中,缅甸是第一个同我国圆满地解决了边界问题的国家。山水相连的中缅两国人民,在两千多年的友好交往中,结成了为两国人民所称颂的亲戚般的“胞波”友谊。两国相继取得民族独立后,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又在新的基础上得到了发展。中缅两国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在此原则基础上,顺利地签订了边界条约,解决了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复杂的边界问题。
中缅边界问题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帝国主义长期推行侵略政策所造成的极为复杂的问题。缅甸取得独立和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巩固和发展两国的友好关系,两国政府开始着手解决边界问题。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首次访缅。两国政府确定,保持亲密接触,本着友好精神,着手解决边界问题。1954年12月,缅甸总理首次访华。两国总理同意“在适当时机内,通过正常的外交途径”,解决中缅边界问题。从1956年初起,中缅两国政府就中缅边界问题开始频繁的接触。11月,我国政府向缅甸政府提出了解决边界问题的原则性建议。12月,周总理再次访缅,经过商谈,进一步澄清了彼此的观点。同年年底之前,中缅两方分别完成了撤军工作,为中缅边界问题的解决创造了条件。1960年1月,缅甸总理访华。经过中缅双方领导人的共同努力,于1月28日在北京签订了《中缅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和《关于两国边界问题的协定》,为边界问题的顺利解决铺平了道路。9月,缅甸总理率领300余人的代表团再次访华。缅甸派遣规模如此庞大的友好使团访问中国,是中缅关系史上的空前壮举,它为中缅边界条约的顺利签订,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气氛。
中缅两国政府本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从珍视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和维护亚洲和平的根本利益出发,既考虑到历史背景,又照顾到当前的实际情况,采取互谅互让和友好协商的态度,不断克服困难,终于取得了双方满意的解决。1960年10月1日,即我国11周年国庆日,中缅两国政府在北京顺利地签订了《中缅边界条约》。边界条约的签订,标志着100多年来的边界问题得到了双方满意的和平解决。从此,中缅两国有了一条2,100多公里的永久和平友好的边界。
中缅边界问题的和平解决,为亚洲和世界各国树立了国与国之间通过友好协商解决边界争端的光辉范例。继中缅边界问题和平解决之后,中国又与尼泊尔、蒙古、巴基斯坦、阿富汗先后解决了边界问题。
中缅边界条约签订20年来,在中缅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两千多公里长的中缅边界,始终是和平友好的边界。我们祝愿在未来的岁月里,它仍将永远是维系中缅“胞波”友谊的金色纽带。(王介南)


第7版()
专栏:

尼泊尔三座古城被列为亚洲重点保护城
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及其姊妹城帕坦和巴德冈,已被列入亚洲重点保护的18座古城之中。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近决定的。加德满都、帕坦和巴德冈都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第7版()
专栏:

繁复的西德选举制度
杨三木
今年10月5日,西德将举行第九届全国大选。西德选举法较为复杂,其投票方式和其他西方国家有很大的区别,简介如下。
自从1965年以来,西德联邦议院正式议员固定为496名。这些议员根据多数代表制和比例代表制两种方式混合选举产生。按照1953年修改后的选举法,每个选民需投两次票。
在议员中,半数(即248名)按照多数代表制选举原则,通过划分选区,直接选举产生的。西德全国划分为248个选区,规定每个选区选出一名议员。选民的第一票按选区投给某个候选人。取得半数以上选票的候选人即能当选为议员。
选民第二票是按州投给某一政党的。参加竞选的政党在各州提出候选人名单。根据第二次投票的结果,按比例代表制的原则,确定各政党在联邦议院中占有的议员席位。这种比例代表制遵照一种极为繁复的计算方法,算出代表席位的比例,同时各政党在减去通过第一票直接选举产生的议员席位后,才得以按州竞选名单自行分配剩下的议员席位。
第二票对各政党能取得多少联邦议院席位具有决定性意义。一个政党能否获胜,关键在于在第二次投票中能否取得绝对多数。如没有一个政党取得绝对多数,则需几个政党联合,其议席总数超过半数以上才能执政。在西德战后历史中,只有在1957年,基督教民主联盟、基督教社会联盟取得了50.2%选票,得以单独组成政府。
自从西德第一届全国大选以来,其选举法就规定有5%的限制条款。即,按各州统计,凡在第二次投票中得票不超过5%的政党不得进入联邦议院。经1953年修改后,这项条款规定,参加竞选的政党在第二次投票中获得的选票,不再按州,而是按全联邦统计,需超过有效选票总数的5%,或者在第一次投票中有本党的三个议员候选人当选,才可以根据第二次投票所取得的百分比,获得联邦议院的席位。由于这一条款的限制,许多小党均不能进入联邦议院。
按西德选举法规定,一个无党派人士,凡是能取得两百名有选举权公民的支持,即可在一个选区参加竞选。而事实上,这位无党派人士即使在第一次投票直接选举中获胜,由于受到这5%条款的限制,也不能进入联邦议院。因此,在西德若要竞选,并且希望获胜,必须参加一个政党。
至于西柏林,由于地位特殊,目前主要是规定联邦议院给予西柏林22个议席。西柏林议员不是由西柏林选民选举产生,而是根据西柏林各党组成情况确定,代表在联邦议院中享有列席议员的待遇,一般无表决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