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10月28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关于教育工作的讨论

加快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步伐
安徽省教育厅 明克诚
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当前教育工作中的一件大事。它涉及的方面很多,需要很好探讨。我们希望就这个问题进一步展开讨论,交流经验。 ——编者
去年以来,安徽省对中等教育结构试行改革,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当前,需要认真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巩固改革成果,加快改革步伐,以逐步形成比例比较协调、结构基本合理的中等教育体制。
一项紧迫任务
1965年,安徽省高中阶段各类学校在校学生中,全日制、半工半读的中等专业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占54%,普通高中学生占46%。可惜,这种比较合理的结构,遭到了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摧残,几乎所有的中专学校、职业学校、农业中学都停办了,只剩下普通中学一条腿。
由于中等教育结构单一,高中阶段缺乏职业技术的教育和训练,使各类中等专业人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而高中毕业生没有专业技术,就业困难。目前,社会上存在这样两对矛盾:一是城镇知青很多人等待就业,但又有许多生产和服务事业无人从事;二是许多单位人员超编,但又十分缺乏专业人才。这不仅反映了劳动制度的弊病,也暴露了教育结构的不合理。因此,搞好中等教育结构改革,使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是教育部门和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一项紧迫任务。
改办和创办并重
根据安徽的情况,进行中等教育结构改革,要实行现有普通中学改办和厂矿企业等部门创办职业技术学校并重,并积极推动教育部门和有关部门联合办学。
从实际出发,有计划地将一部分普通中学改办为职业中学或农业中学是完全必要的。安徽省在试行改革中,提出各城市选择一至三所普通中学改办职业技术学校,各县选择一、二所普通中学改为农业中学。现在,实际改办的已超过这个数字。在改办中,城市绝大多数是由教育部门和有关业务部门签订合同,实行联合办学:在普通中学开设职业班,利用中学的校舍、师资等条件,为有关部门培养技术人才;业务部门给学校以经费支持,担负专业技术课教学,提供实验实习的便利条件。这种办法,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办学积极性,也有利于职业技术人才在培养和使用上的密切衔接。当然,改革中应当注意普通高中的合理布局,考虑一定居民区域初中毕业生要求升入普通高中的愿望,以及普通高中逐步改革学制(由二年恢复为三年)等因素,做到实事求是,区别对待,防止一刀切。
厂矿企业等部门创办各类职业技术学校,是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中等教育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安徽一些城市的有关业务部门正在开始创办职业学校;有的也实行联合办学,由厂矿主办,教育部门在文化课教师、教材等方面予以支持。但总的来看,这方面还未引起多数经济部门应有的重视。据大量的出国访问考察报告及国外资料,许多国家的企业部门都很注重办职业技术教育,把它看作是比物的投资更为重要的开发人力资源的投资。我们应当彻底改变过去那种一提搞教育、办学校就只是教育部门的事,而把厂矿企业办学看作是一种福利事业甚至额外负担的旧观点。企业部门办学是有条件的,有潜力的。在当前国民经济调整中,一些调整下来的厂矿企业,也可以用来办职业技术学校,培训本系统的职工,有条件的还可招收一部分社会青年就学。
多种形式办学
因地制宜地采取多种办学形式,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路子才能越来越宽,各种职业教育才能办得比较活跃。一年多来,安徽省许多地方从各自的经济水平、校舍情况、师资力量及地理、交通等条件出发,采用适宜的办学形式,形成各自的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1、有四十多所城镇普通中学改办为职业中学或与业务部门挂钩联办职业班。八十多所农村普通中学改办为农业中学。
2、有关部门创办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有的地方开始举办职业中学。近两年,省里新批准了17所中专,其中9所已招生。今年,省里还批准新创办8所技校。
3、在普通中学开设职业课程。省重点中学中有9所从今年起高中改为三年制,全部开设一定的职业课程。滁县、宿县等地区今年起在有条件的农村中学,普遍增设农业技术课,加强农业技术教育。
4、办半工半读学校。铜陵有色金属公司将一百多人的知青队,改为半工半读学校,青年们半天学习文化、技术课,半天按专业对口参加劳动。马鞍山十七冶金公司也在筹备把知青大队改为半工半读学校。
5、学校与有关部门、单位组织协作,联办文化补习班、职工业余教育、夜校等。学校利用课余时间,提供教室和一定的文化课教师,办学经费等其它条件由有关单位解决。安庆市已联办了10所这样的学校。
6、淮南市创办了电视中学。省广播局拨给了全套电视演播设备,学校由市教育局和市广播局共同领导管理,今年计划招生2,000名。
实行多种形式办学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突出的有两个。首先是办学经费和校舍、设备。目前,我们本着合理负担的原则,明确了经费来源渠道,即:各级业务部门举办的学校,所需经费列入该部门的教育事业费预算;专业公司和厂矿企业举办的学校,分别列入公司经费和企业营业外支出项目开支;必须安排的学校基建投资,列入各系统基本建设计划。公社举办的农业技术学校,实行以公社统筹为主、国家适当补助的办法。凡由教育部门办的普通中学改办的职业中学或农业中学,原有的教育经费指标继续保证安排。现在许多部门都反映,能够用来安排教育的事业费很少,要求各级财政增加安排教育系统的经费和各系统的教育事业费,以保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需要。
其次是师资方面的困难,无论普通文化课师资还是专业课师资,都存在着数量缺、质量低的问题。由于近几年师范院校增加较多,今后几年普通高中招生还将适当压缩,所以普通文化课师资今后比较好解决。专业课师资的问题则很突出,目前只好在生产部门抽用,但是厂矿企业中高、中级技术人员相当缺乏,能调作教学工作的不多。因此,今后在分配大、专学校毕业生时,要把职业技术学校教师作为一个重点来保证。同时,现在就要在高等院校和基础好的中等专业学校,安排培养职业技术教师,筹建职业师范学院。
加强领导,调整政策
中等教育结构改革,不仅是教育制度的改革,而且涉及到经济结构、劳动制度和知青政策等各个方面,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改革,必须有强有力的领导作为组织保证。安徽省已经建立了由计划、经济、劳动、财政、教育等部门组成的中等教育结构改革领导小组,各行署、市也建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在省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负责协调工作,制定规划。这就从上到下地积极推动了中等教育结构的改革,也能比较及时地解决改革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和有关政策问题。
现在,举办职业技术学校(班),广大群众是热情欢迎的。有些人仍然担心学生毕业之后不能真正做到择优录用,得到合理安排。我们应当尽早改革劳动制度中的种种弊病。城镇职业中学的学生毕业后,劳动部门和有关业务部门就要及时择优录用;未被录用的应由劳动服务公司或劳动部门介绍到对口的以及相近专业的单位考工,或者组织其它就业形式。农业中学的毕业生,可由公社择优录用一部分到集体的农、林、牧、渔场及社队企业作技术工人,回生产队参加劳动的,也要注意充分发挥他们所学的专长。


第3版()
专栏:

人事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本报评论员
读了吉林省四平市、辽宁省凤城县和浙江省等地人事部门千方百计安排使用社会闲散科技人员的报道,着实令人高兴。他们的事例说明:越来越多的人事部门,正在解放思想,转变作风,为四化建设的宏伟大业广开才路。
据国家有关部门1978年底的统计,全国闲散在社会上的科技人员,至少有19.6万人,其中不少是确有真才实学和各种专长的人才。近两年来,经过各方面的努力,约有20%的闲散科技人员先后得到比较合理的安排,还有一大批具有真才实学的人尚待发掘出来,为四化建设服务。这项工作进展很不平衡,有的地方快,有的地方比较迟缓。迟缓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地方人事部门的同志,还存在着一些思想问题。
一是把这项工作看成“额外负担”。有些同志认为,把在编科技干部的工作做好就行了,何必多管闲事,去安排什么社会闲散人员。这种看法不全面。在职干部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合理使用他们当然重要,不在职的科技人员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合理使用他们也不应该忽视。在一定意义上说,后者的问题更迫切,因为他们长期被埋没。一定的组织路线是为一定的政治路线服务的,人事工作应当为党的政治路线的贯彻执行提供人事方面的保证。在革命战争年代,人事部门在党组织的领导下,为革命战争服务,向各个战场输送了大批干部;新中国成立以后,人事部门又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向各条战线调兵遣将。当时,我们的人事工作是做得卓有成效的。现在,实现四化是最大的政治。为四化挖掘、筹集人才,合理安排、使用人才,便成为人事部门的一项根本任务。要合理安排、使用人才,就应当解放思想,打破老框框,不论是在职的还是不在职的,在全民所有制单位还是集体单位工作的,只要确有真才实学,热心为四化服务,经过一定的考核、审查,都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加以合理安排,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相反,如果看着许多人才被埋没、浪费而置若罔闻,就是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
二是认为这些人或多或少有些“问题”,安排使用他们既怕社会影响不好,更怕担风险,犯错误。持这种观点的同志缺乏具体的历史的分析。首先要看到,长期以来,在左倾思想的影响下,尤其是林彪、“四人帮”横行时期,给知识分子制造了不少冤假错案,许多人被戴上一顶顶“帽子”,被迫离开工作岗位。所谓“问题”,恰恰是他们遭受迫害的见证。闲散不是他们个人的责任,人才的埋没却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其次,有些人的所谓“问题”,只不过是一部分人对知识分子的偏见、旧的习惯势力和陈腐的观念在作怪。端正了思想认识,“问题”也就不成其为“问题”了。不可否认,确实有一些人曾经犯过这样那样的错误,即有过“问题”。但是,经过党的长期教育和锻炼改造,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不少人已经改正错误,表现很好。对这样的同志,我们当然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欢迎他们的进步,并且尽可能给他们创造为四化贡献力量的机会。
吉林省四平市等地的人事部门,正是由于扫清了思想障碍,跳出了一些老套子和旧模式,提高了为四化建设发掘人才、征集人才的自觉性,所以才能够深入城乡,采取多种形式招贤纳才,力争不漏掉一个有用之才。他们真正尽到了人事部门的责任,值得学习。


第3版()
专栏:

破除“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极情绪
四平市人事部门主动安排闲散科技人员
本报讯 吉林省四平市人事部门破除“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极情绪,今年4月份以来,主动为社会闲散科技人员投身四化建设“穿针引线”,使一批有用之才得到适当安排。
由于历次政治运动错整了一批人,再加上用人制度上的某些缺陷,四平市有一批专业人才没有得到合理使用,长期散落在社会上。他们中许多人很想为四化建设贡献一技之长,但却被一些人看成是社会“包袱”。作为人事部门究竟应该怎样看待这个问题?起初,四平市人事部门有些同志认为,这些人或多或少都有些“问题”,怕安排使用他们犯错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今年4月,该市人事局开展了“如何想四化之所想,急四化之所急”的学习讨论,使大家认识到,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安排使用社会闲散科技人员不单是解决一些人的就业问题,而且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于是,他们深入城乡,招贤纳才,并通过发“安民告示”、依靠各级组织推荐、登门拜访等途径,对社会闲散科技人员进行调查摸底。并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对录用对象、条件、考核、体检、录用手续、工资待遇、技术职称评定、户口和粮食供应等方面的问题,都作了明确规定。
录用社会闲散科技人员在四平市形成舆论后,很多群众纷纷来信来访,提供线索举贤荐能,不少人上门自荐。由于得到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四平市人事部门很快就掌握了全市所有闲散科技人员的基本情况和有关部门的需求情况。在录用过程中,他们坚持做到有真才实学的不漏下,无才少能的不进来,工作安排要适当,工资待遇要合理。经过考试、考核,最后确定了可录用对象61名。


第3版()
专栏:

浙江不拘一格招录外贸外语人员
本报讯 浙江省人事部门最近在杭州市张榜招考、择优录用了330名外贸外语人员。
这次录用外语人员,浙江省人事部门破除了多种清规戒律。不论是谁,都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主要依据。被录取的人员中,既有干部,也有燃料店拉煤工、菜场营业员、招待所服务员,还有待业青年。80%以上是不到30岁的年轻人,绝大部分都是通过自学成才的。如名列第一的张新明,原是个白铁工,他不论是在插队劳动还是做工期间,除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外,都如饥似渴地学习外语。
录取政审,主要看本人表现。市公共交通公司收发员张亚丽,英语有专长,过去因“海外关系”得不到合理使用。这次她被录取到省外贸局工作,放下了“包袱”,主动收回了要求出国的申请。


第3版()
专栏:

凤城向集体企业推荐闲散科技人员
本报讯 辽宁省凤城县在集体企业中安排了一批社会闲散科技人员。
凤城县有社会闲散科技人员500多人,近年来根据工作需要择优录用了84人。但由于劳动指标有限,大多数闲散科技人员没被录用。而一些集体单位和社队企业,又急需技术人才。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县有关部门改变一经录用就转为国家干部的传统观念,采取招聘、订合同和临时雇用等形式,向集体企事业单位及社队企业、医疗站、中小学等单位推荐安排了351人。


第3版()
专栏:

同济大学骨干教师纷纷开课执教
中国科技大学扭转“教授不教”状况
本报讯 据《文汇报》报道:同济大学本学期任课教师的名单中,新添了10名正、副教授和148名讲师。这是该校为改变“教授不教、讲师少讲”的状况,动员骨干教师上教学第一线之后出现的可喜变化。
同济大学共有教师一千五百多人,可是以前只有三百五十余人参加教学。该校共有教授、副教授81名,而上课的只有八、九人,中年讲师上课的也不多。本学期开学前,该校教学领导部门决心打破“重科研、轻教学”和“教授不教、讲师少讲”的状况。
校长李国豪会同教务处和各系严格审核开课教师的名单,安排水平较高的骨干教师开课。路桥系一名副教授长期搞科研,但他在结构力学课教学方面水平也较高,李国豪就要求他兼任桥梁专业的结构力学课。结构研究所副所长朱伯龙等,也在处理行政工作和从事科研的同时,腾出部分时间从事教学工作。
该校还要求专职科研人员兼任教学工作,并形成制度。现在新增加的教学人员中,勇挑科研和教学两副重担的就有12位教师。
有些专家、教授已担任一定的行政职务,上教学第一线有困难,学校就免去他们所承担的部分职务,让他们有时间开课。副校长翁智远教授,过去兼任该校结构研究所所长、科研处处长等职,无暇顾及教学业务。现在免去了部分行政职务,他准备编写《板壳力学》教材,并腾出时间担负教学任务。
现在,同济大学的教学力量已大大加强。在529名担任各科讲授和辅导的教师中,骨干教师占74%。
本报讯 记者徐光春报道:9月,新学期开始以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有41名教授、副教授纷纷登台讲课。天体物理学家方励之等著名教授担任了一、二年级的基础课程。多年来“教授不教”的现象初步得到扭转。
为了鼓励教师到教学第一线,中国科技大学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凡选送出国进修、考察的教师,既要考核科研成绩,又要考核教学情况,把真正教学上有经验、科研上有成果的教师选送出国去深造。今年以来,学校根据这一精神,先后选送50多名教师出国。
学校还规定提职、提薪时,要从教学经验、实验室工作和科研成果等几个方面全面考核、评议,把教学成绩出色、科研成果突出的教师,列为优先提职、提薪的对象。


第3版()
专栏:

中国人民大学恢复函授学院
本报讯 中国人民大学决定恢复停办达14年之久的函授学院,最近将在北京市区招收1,000名函授生。
中国人民大学是我国举办函授教育最早的大学之一。从1951年起,他们先后在北京等9个省、市、自治区,建立过37个函授教学点。设置的专业,大部分是经济管理方面的,还开办过法律专业和政治理论班。培养对象是在职干部和教师。到1966年为止,共有函授本科、专科和专业选修毕业生19,131人。
这次在北京招生的专业,有工业经济管理、贸易经济和中国文学,均为专科,学制3年,开课10门左右。


第3版()
专栏:来信

是学以致用,不是用非所学
9月25日你报第三版刊登蚌埠轧钢厂沈茂盛的来信,说他是学钢板轧制的,现在搞线材轧制,是用非所学,要求调到宝钢工作。对此,我有不同意见。
我也是北京钢铁学院金属压力加工专业毕业的。这个专业以轧钢为主要内容,无论轧管、轧板、轧线材,都是同样重要的课程,不是只学轧钢板。因此,沈茂盛的工作分配是对口的,不存在用非所学问题。如果说他对轧板更感兴趣一些,那是另外一回事。
北京钢铁学院教务处
何方


第3版()
专栏:来信

是新技术,不是新品种
你报9月8日第五版《曹文华育成葡萄新品种一年结果四次》第一段说,曹文华“培育成功一年结4次果的葡萄”,似乎是培育成功了葡萄新品种。但是,从第三段的“曹文华在给葡萄剪枝时,采取了科学摘蕊,打杈、强迫冬芽萌发等技术措施,使葡萄一年四熟获得初步成功”来看,则又是搞的新技术措施。我们知道,葡萄的品种很多,有的品种具有附梢结果的习性,也可以采取强迫冬芽萌发结果。以后发表类似报道时,请题文一致。 大兴县黄村公社 徐云清


第3版()
专栏:来信

北京的中学日语教学应调整
这几年,北京市开设日语的中学和班级不断减少,日语教员也不断减少。现在,普通中学开设日语课条件尚不具备。首先,日语教学既无统编教材,现行教材又不适合教学。其次,日语教员大都没有学过教育科学或接受过教学法的训练。他们不仅进修机会很少,甚至连工具书都找不到。我们认为,普通中学的日语可以下马,而同日语有关的职业学校可增开日语课,日语教师也可以随之调动。这样有利于中学教育改革。
北京月坛中学 张国强 邱鸿康


第3版()
专栏:

福建从农民技术员中选拔农业科技人才
本报讯 去年以来,福建省通过考试、考核,择优录用了一千多名农民技术员和“社来社去”的大中专农业院校毕业生,充实农业科技队伍。
多年来,福建省各地普遍感到农业科技干部力量不足,有些公社应该开展的农业科技活动无人组织,而各地都有一批水平较高的农民技术员没能充分发挥作用。为了加强农业科技队伍的建设,福建省有关部门去年专门拨出录用指标,经过统一考试、考核,从以下两种人中录用农业科技人员:一是被农业部门聘请、连续从事农业科技工作5年以上,具有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农民技术员;二是农业大专二年、中专三年毕业的“社来社去”学生。两年共录用一千多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有比较丰富的农业科学技术经验,有些人还有比较突出的科研成果。如龙海县莲花公社黎明大队王朝祥,1963年高中毕业后回乡参加农业生产,掌握了比较全面的水稻高产技术。他种的水稻,一年三熟亩产3,700斤。


第3版()
专栏:

安徽省军区红军老战士黄锦思,给合肥市南门小学学生讲战斗故事。 鲁迅承摄(新华社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