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10月27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水乡印象〔木刻〕 莫测


第8版()
专栏:

摆脱虚名的困扰
王涵
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副院长、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所长严东生最近对记者说,他有33个“头衔”,其他一些科学家也有类似的苦恼。为了改变这种兼职过多的情况,他提出了四条建议:(一)凡兼职过多的,可否根据各人的情况,免去一些,允许科学家拒绝或辞去若干兼职,以便集中精力完成本职工作;(二)要配备好秘书,特别是外文秘书,不然花在处理国际学术交往信件的时间实在太多;(三)不管是本职还是兼职,都可规定期限,不搞终身制;(四)减少社会活动,精简会议。即使兼任了职务,也不必逢会必到。
尊重科学家,安排以适当的职称,委之以重任,这种现象只有在科学受到重视的时代里才会出现,在中国则是打倒“四人帮”以后的事情,当然是件好事;从另外一面看,科学家把大部分时间“泡”在会议室里,而不是蹲在实验室内,那是一种最大的浪费。试想:严东生同志的33个“头衔”,假如平均每个月开一次会,每次会议的时间平均为半天,那么,他每月至少要有一半时间是在会议室里度过的。若能把这一半时间的三分之二节约下来,用于科学研究,那么,同样这点时间,不是能为社会作出更多、更实在的贡献吗?再说,这33个“头衔”,多数是挂名的。荣誉性质的称号、职务,不应该一概反对,但是,过多的“挂名”职务,无论是对一个单位或科学家本人来说,都不会带来实益。
这一点,许多享有盛名的外国科学家都认识到了。1906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金的卡哈尔,曾用如下一段文字,叙说了他的苦闷:“贺电,贺信,学生和教授们的致敬,纪念奖状,科学和文学团体的名誉席位,城市里甚至小村庄的街道用我的名字来命名,巧克力、加香料的甜酒,还有其卫生价值可疑的药水都用我的姓氏做商标,邀请参加有利可图的投机买卖或想入非非的企业组织,迫切请求题词,请求会见,什么事情我都有份,什么事情我都得唯命是从,同时既觉得很感激,又觉得很苦恼……”在这样的生活环境里,科学家的创造力如何,则可想而知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副教授哈里特·朱克曼研究了美国43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得奖后创造力的变化,发现其中只有13位有效地处理了伴随获奖而来的种种要求。她还考察了3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获奖后不久担任了重要的行政职位的情况,发现他们的科研创造力降低了66%。朱克曼感慨地写道:“成名之后,种种的需求和引诱相继而来。一旦他们对此屈服,这种明显的成功就可能毁坏他们的科学研究工作。”(《科学界的精英》,第341页)朱克曼是一位美国教授,她只看到科学家个人“屈服”的一面,大概不可能理解在我们这样的国家还有党和政府安排的一面,还有其它这样那样的因素。但她的这番感慨,却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的。
科学家作出一项重大的发明创造,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毅力,而摆脱种种虚名的困扰,同样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毅力。即此而论,严东生同志提出这四项建议的勇气,也是值得我们赞赏的。


第8版()
专栏:晨光短笛

月下
 刘怀章
老栓头撅撅着山羊胡,装着满肚子牢骚,月色下跑遍了大队办公室也没有找到县委书记马杰。
马杰一大早就来到村里,说是要住几天,和社员们一起抗旱。队干部派饭派到老栓头家。可是老栓奶奶做熟了晌午饭不见吃饭人,做好了晚上饭还是不见人。天黑了以后,老栓头找了几趟干部,都说马书记没出村,叫老栓奶奶等着。那知道,老两口子快等到夜里十点了,还是不见马杰的面。抗战时,老栓头当过马杰的“堡垒户”,十年浩劫期间又“窝藏”过马杰三年,他知道马杰是一个干起工作不要命的人。
老栓头正在麻打着眼四下里望着,忽听到枣树林子边上传来停停响响的机器声。老人心里动了一下,拖拖地迈着步子,穿过枣树园,来到水渠边上抽水机跟前。月光下,他见几个人围着一台停了火的柴油机鼓捣着什么。才想张口喊叫,只见一个身材粗壮的中年人绾着裤腿,沾着两脚泥巴,双手吃劲地摇动着机器把柄。老栓头两只眼睛放出了光彩:“啊,老马呀,深更半夜了,你可叫俺好找哎!”
老人心里正在热滚滚的,就听哒哒哒……马杰摇着了柴油机。他那敦厚的眉眼、嘴角漾出了憨笑,随手抓起一团油丝线擦着两只大手上的油污,转过身对支部书记说:“万祥,走吧,我们也该喂脑袋去喽!”
马杰还没有迈步,一抬头,发现老栓头站在了他们面前。忙笑着说:“老栓叔,你来了?呵,为吃饭的事着急了吧?”
老栓头本来心里很有火,可他见到眼前这个情景,没好意思发作,说了声:“快走,饭都凉哩!”
老栓头在前,马杰和支部书记在后,三个人顺着流水淙淙的渠背往村里走着。
快到村边的时候,马杰突然站住脚,侧耳听听,他感到村北开来的一台拖拉机响声不对,便大步流星地奔了过去。这是老栓头的孙女金华和另外一个男青年刚从火车站拉柴油回来。
马杰向金华一摆手,拖拉机停下来了。他对金华说:“小华子,你这台机车出毛病了”。
“怎么?开着挺好的,有什么毛病啊?”
马杰在这个村里藏着时,曾和拖拉机手金华学过开拖拉机的技术,当时还是师徒相称哩!金华没有听出机车的毛病,心想:看我这个老徒弟,想来考验考验师傅啊!她顽皮地笑着说:“马叔叔,俺怎么听不出来呀,您是想跟师傅开个玩笑吧?”
“开玩笑?”马杰哈哈大笑起来,铜钟似的笑声,把天空的星辰震掉了不少。他说,“小华子,学习技术也是没有止境的呀,我看你这个师傅大大地落到徒弟后边喽!”
金华满不在乎地笑着,心中还在迟迟疑疑。老栓头和万祥愣愣地望着马杰。
马杰肯定地说:“我听着挂档有哧啦声,准是离合器离不清,打齿轮了。”他伏身钻进机车下面,打开了离合器侧盖。
金华凑上前拿电棒一照,不由心里一怔:果然,离合器拨叉间隙出了故障。她脸上的笑纹顿时消失了,月色下,那一对秀美的眼神敬佩地望着县委书记。


第8版()
专栏:文艺新书

朱光潜《谈美书简》
施昭
朱光潜先生是我国美学界的前辈,今年已是83岁的高龄,仍在美学园地中辛勤耕作。最近,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他的新著:《谈美书简》。
朱先生很擅长于书信体。他在1929年出版的第一本著作,便是《给青年的十二封信》。1932年出版的《谈美》,也是用的书信体形式,副标题是“给青年的第13封信”。这两本书在当时都曾受到了青年读者的欢迎。
《谈美书简》共有13封信,除了具体阐释美、美感、形象思维、创作方法、悲剧、喜剧等等美学范畴外,还着重强调了研究美学的态度和方法。作者力图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来解释、分析具体的美学现象,并提出了马列主义美学体系的问题。这些书信是作者“给来信未复的朋友们”的一次总的答复,同时,也是对自己美学道路的一次简单的回顾和小结。和当年的《给青年的12封信》、《谈美》相比,《谈美书简》显然是作者新的思想发展阶段的产物。
作者的写作态度,却依然是那样亲切真挚,坦率诚恳。他说的“都是长期盘踞在心里的话”,一点也不转弯抹角、虚情假饰。他象当年一样,把读者称之为“朋友”,而且确实象“朋友”那样推心置腹,至诚相待。特别可贵的是,不仅给你讲述一般的美学知识,还随时现身说法,介绍他的人生经验。朱先生希望读者能从中得到一点启示,以不走或少走弯路。这是他写作《给青年的12封信》、《谈美》时想做而由于实际生活阅历的限制所未能做到的。读着这些纸短情长的书简,你很可能会忘掉作者是一位国内外知名的美学专家,是一位年过八旬的长者,仿佛真的是和一位熟人在随便聊天似的。理论书籍的作者和读者,竟能显得这样融洽无间,实在是不多见的。
美学在我国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涉及到很多比较艰深的理论问题。朱先生却善于深入浅出,不可捉摸的理论,到了朱先生的笔下,往往就会显得生动活泼、具体形象,对于读者似乎有一种特别的吸引力。
艾思奇同志说过,他写作的《大众哲学》,虽是一本普及读物,“实在花费了我不少的精力。如果我用同样的精力来做专门的学术研究,我想至少也可以有两倍以上的成绩。”这实在是甘苦之言。《谈美书简》也是一本普及读物。朱先生在写作《谈美》时曾说过:“要先看几十部书,才敢下笔写一章。”这就怪不得全书虽不足8万字,却能给我们留下饱满、扎实的印象了。


第8版()
专栏:群言录

要睁眼摸象
蕲海河
同是调查,由于认识和方法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同。例如,关于社员自留地由集体“代种”改由社员自种,有的人受极左思想的影响,看不到农民经营自留地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必要补充,看不到大多数农民愿种自留地的事实,只听到个别干部、职工及家属的意见,因而就下结论,说是农民不愿要,自留地下放是“倒退”。本来农村实行联系产量计算报酬的生产责任制,既发挥了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可是他们却看见少数人皱眉头,发牢骚,就说这是单干的“预兆”,“是资本主义复辟”。这种调查,就象瞎子摸象一样,看不见事物的全体,没有弄清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就在那里乱发议论,还自以为正确的、是从实际调查中来的。这就难免不颠倒是非了。
结论,产生于调查研究;正确的结论,产生于周密的、全面的调查研究。我们奉劝那些思想上带有主观片面性的同志,要好好地深入一下实际,深入一下群众,认认真真地作调查研究,倾听各种意见,尽可能地掌握全面情况,作些全面分析,睁着双眼,少做些瞎子摸象的蠢事。


第8版()
专栏:

30年《散文特写选》开始出版
黎望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当代文学研究室编选,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散文特写选(1949—1979)》,选收176位作家的散文特写作品239篇。全书计150万字,分3大册印行,第一分册已出版,二、三分册不久也将与读者见面。
这部选集是建国30年来各类文学体裁选本中的一种,是迄今为止当代文学散文特写选本中规模最大,包罗较广的一部优秀作品的总集,相当于当代文学大系的散文特写专辑。它较全面地展示了我国30年来散文特写的发展面貌,汇总了散文特写创作的优秀成果,检阅了散文作家的队伍。本书比较重视作品本身的思想艺术质量,力求避免那种单纯从政治因素考虑的“以人存文,以事存文”的倾向。
选本给予在当代散文创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作家,如巴金、杨朔、秦牧、刘白羽等以显著的地位;对其他有成就的散文作家,尽可能选入他们最著名的、风格卓异的代表性作品;同时,本书也选收了兄弟民族作家、革命干部及工农兵业余作者的有广泛影响和较高文学价值的篇章。


第8版()
专栏:

周篮嫂
(外一首)
韦丘
——周篮嫂原名三妹。陈毅
同志在赣南坚持斗争时,见她常
常挎竹篮为红军送来盐药等物
品,为她改名为周篮。
周篮嫂,你的竹篮用什么编成?
帽子峰说:不是用青竹篾,
是用她那一颗火红火红的心。
周篮嫂,你的竹篮到底有多大?
大梅关说:无法用升斗去衡量,
凡是革命需要的,它都能装。
周篮嫂,你的竹篮有没有缝?
囚禁她的牢房说:就象她的嘴,
杠子也压不漏红军去向的半丝风。
周篮嫂,你的竹篮有多韧?
白军的军官说:就象她的筋,
闹共产,刀削斧砍啃不动半毫分。
周篮嫂,你的竹篮如今在哪里?
陈老总说:挂在人民英雄纪念碑,
盛满了油山的杜鹃,庾岭的红梅。
水杨梅和山楂果
——一别二十四年,重访当
年的粤北游击区。老战友采来了
水杨梅和山楂果,吃着、吃着,
就想起了当年的生活:
夏天,水杨梅是红色的小水壶。
——甜里带酸,酸里有甜。
秋天,山楂果是最神奇的晚餐,
——越吃越饿,越饿越馋。
夏夜,杨梅树下仰望星星,
宝石般的果实眨着红红绿绿的眼。
秋夜,山楂林里裹床薄毡,
米粉般的霜花给毡子镶绣花边。
抖去一身露水,踏上没有路的路,
水杨梅用湿润的嘴唇吻我们的脸。
披着两肩霜花,攀援深山里的山,
山楂果祝福我们今天有一顿干饭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