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10月16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经济发达地区教育要搞快些
启东、诸暨、临安等县社队积极投资办学
编者按:启东、诸暨、临安三个县的情况说明,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教育完全可以搞得快些、好些,主要的办法就是充分调动地方和社队集体办学的积极性。现在有些地方经济发展了,小学却没有普及,还有大量文盲。这主要是领导的认识问题。希望这些地方的同志,借鉴启东等三个县的经验,把普及小学教育的工作抓好,不能再人为地制造文盲了。
本报讯 记者胡宗钰、通讯员朱骏驰报道:江苏省启东县除国家办学外,充分调动社队集体办学的积极性,全县已基本普及了小学和初中教育。
近年来,启东县的经济发展比较快。随之而来,广大群众迫切要求把教育办得快一些,好一些。许多社、队都积极筹集资金办学。全县民办中小学的学生占53.5%。
这个县民办中小学的教育经费,除国家补助部分(约占经费的三分之二)外,从1973年以来,全县每年向集体(社队企业利润、生产队公益金、民办学校校办工厂的净收益)统筹民办教育经费70万元左右,最高年份达100万元。另外,社队集体先后自筹资金五百七十多万元,修建了中小学校舍19万多平方米,约占全县中小学校舍总面积的41.3%。现在民办中小学都有基本符合标准的校舍、操场,学校的办公费和民办教师的工资待遇等,也得到了保证。
启东县对民办教师在政治上同公办教师一视同仁,待遇上努力照顾,做到“六个保证”:即工资保证,全部实行工资制,目前平均月工资为34元;医药费保证,每人每年13元;福利费保证,每人每年12元;代课代职金保证,民办教师病、产假期间请代课教师的报酬,不要民办教师本人负担;年老不能工作的生活费保证,暂按本人工资的80%发给;死后丧葬费保证,发200元至300元。同时,县教育部门还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民办教师的业务建设。全县五千多名民办教师已普遍轮训了一遍,经过高师或中师函授结业的达二千七百多人。
本报讯 记者周祖佑、丁雪萍报道:诸暨和临安是浙江省普及教育的先进县。两个县已经基本普及小学教育,诸暨还基本普及了初中教育。他们的一条共同经验,就是重视依靠基层党组织和人民群众集体办学。
诸暨和临安两县是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地区,加快普及教育的步伐,在经济上有条件,群众中也有要求。
临安县从1963年以来,先后修建中、小学校舍27万多平方米,占全县校舍总面积的97%以上,修建教职工宿舍三万三千九百多平方米,改善了教师的居住条件。诸暨县从1968年以来,修建校舍30万平方米。临安县建筑校舍共投资1千万元左右,其中集体自筹部分占了一半,师生勤工俭学收入约占15%,国家投资只占35%。诸暨县兴建的校舍,国家投资占30%,其余70%都是由社、队集体自筹的。现在,诸暨和临安两县的广大农村,到处可以看到一幢幢崭新的中、小学校舍,教室宽敞明亮,还有新辟的运动场,基本解决了校舍困难的问题。
这两个县对民办教师一般实行工资制,也有些地方实行工分制、工分加补贴制等多种多样的形式,不强求一律。有些公社社办企业发展快,积累多,公社党委还提取一部分积累,作为民办教师的工资补贴和奖励。在解决这个问题时,他们一般遵循了两条原则:一条是保证民办教师的报酬不低于或略高于同等劳动力的收入水平;一条是民办教师的报酬随着生产发展和社员收入的增加,“水涨船高”。
社队集体花钱办教育,群众是乐意的。临安县曾经作过调查,1978年,全县群众在办学经费上的负担(包括修建校舍、添置桌椅、支付民办教师报酬等),只占全县农业总收入的0.53%。这个县的溜口公社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有21所学校共修建校舍七千一百多平方米,把兴建这些校舍的全部材料和劳动力都折成现金,全社每人每年负担也只约一元多钱。许多干部群众说:办学校是为子孙后代造福,材料自己有,力气自己出,好处自己得,这样的好事我们乐意办。


第4版()
专栏:杂谈

量才用人
罗荣兴
前不久,一位科研人员谈起:他所在研究室的二十多名研究人员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人苦于不能胜任目前的工作,另有三分之一的人却又苦于自己的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其他室、所也程度不同地存在类似状况。这原是尽人皆知的问题,却长期解决不了。他以为这很能反映我们科研单位现行人事制度的弊病。
说起我们的人事制度,有人作比喻,说它在某些方面象封建时代的包办婚姻:学校毕业后,分到一个单位,安排一项工作,不问特长、兴趣、潜力,不管所担负的工作是否干得了,还是吃不饱,一律要求既来之,则安之,有时简直是一次分配定终身。
这使我想起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提到的“旧形而上学的普罗克拉斯提斯的床”——一个古希腊的神话典故:海神波赛东的儿子普罗克拉斯提斯专在大路上拦劫行人。他有一张铁床,强迫过路的客人躺在床上,身子矮小的被他拉得和床一样长,个子高大的被他锯掉伸出床外的腿和脚。不知有多少人在这张床上送了命!
人的才能也同人的形体一样,并不都是一般长短的。如果我们用人不问短长,简单从事,就无异于给人才设置了一张普罗克拉斯提斯的床,而干出戕害人才的蠢事来。
更何况,人在才能方面的差异比起形体方面的差异来,情形要复杂得多。
首先,这种差异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光凭分配表格上填写的几栏情况,或者光凭在学校里的学习成绩来判定一个人的科研能力,是不大靠得住的。因此,即使没有乱点鸳鸯谱一类的事发生,传统的“包办婚姻”式的做法也非改变不可,应当代之以“自由恋爱”式的结合:用人单位提要求,本人报志愿,教学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当介绍人,经过严格考核和一定的试用期,双方才能看出是否真的得其人与得其所了。
其次,人的才能由许多不同的因素组成,每个人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譬如某人在创造能力方面是平庸的,却很可能在组织能力方面是杰出的。他搞研究工作可能力不胜任,搞管理工作则可能出类拔萃。如果硬要留在研究工作的岗位上,用其所短,不是既误人又误事么?
再有,这种才能方面的差异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主观的努力,弱的可以变强,短的可以变长。“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现在我们有一大批中青年科研人员,其实早已成长起来,却依然让他们睡在三尺长的小床上。他们有的想独立开课题,有的想在传统学科的边缘地带开拓新领域,但在所里论起资排起辈来还挂不上号,想调到有用武之地的外单位去,又往往被卡住不放。这种人才的积压和浪费现象,在一些科研单位是相当严重的。
现在,我们的科研人才十分缺乏,再也经不起人才的浪费了,再也不能把我们宝贵的人才束缚在“旧形而上学的普罗克拉斯提斯的床”上了。我们要真正做到人才辈出,人尽其才,就应该改革现行的不合理、不科学的人事制度,先从量才用人做起。


第4版()
专栏:

打破一潭死水局面 让英雄有用武之地
东北工学院积极开展人才交流
本报讯 据《辽宁日报》报道:东北工学院积极开展人才交流,让科教人员在科研所、大学、工厂企业相互兼职,使他们有充分施展才能的机会。
东北工学院有教师一千五百多人,钢冶、材料、机械制造等技术力量雄厚,过去由于统得过死,人才不能交流,才能施展不开。今年春天,抚顺钢铁厂为了提高特种钢材质量,特邀东工教授作技术顾问。东工党委决定让自控系、机械系、钢冶系、材料系的郑怀远、杨廼恒、池桂馨等6名副教授和一名讲师,担任技术顾问。他们在完成学校教学、科研任务的同时,参加工厂的技术会议,帮助研究解决生产上的技术难题,提高产品质量,更新品种。
东北工学院为了扩大科技学术交流,聘请了中国科学院沈阳金属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师昌绪,副所长、研究员庄育智,副研究员姜晓霞、胡壮麒为教授、副教授,给教师和研究生讲课。他们还聘请了日本东北大学选矿冶炼研究所所长、冶金物化(钢铁)教授大谷正康、工学部金属材料教授辛岛诚一为名誉教授。
东北工学院教师力量强,人员多,但任务不足,有的教师感到英雄无用武之地。院党委决定打破一潭死水的局面,实行有进有出,让教师更好地发挥作用。现已有省一轻局、二轻局、本溪钢铁公司等二十多个单位来校请调教师。


第4版()
专栏:

安徽省科委招聘科研单位业务领导干部
本报讯 记者董瑛报道:安徽省科委招聘科研单位业务领导干部,录用了一批科研管理人才。
去年12月,安徽省科委在报纸上刊登招聘一些科研管理人员的广告。全省科技人员纷纷来信或登门询问、报名,3个月之内有二百五十多人应招。科委对应招的人进行了考核,并认真了解了他们的具体情况,认为可以从中选调的有38人,其中可担任所级领导的7人、室级领导的9人、技术骨干的22人。目前,已调到各研究所上班的4人,正在调动中的8人,其余的人因种种原因暂时不能调动。已调来上班的同志,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为四化大显身手,充分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如原合肥江淮无线电厂技术干部黄超鹏,调到光电技术研究所担任一个研究室的副主任后,很快就投入了研究试验工作,对研究室的建设,提出了许多积极的建议。
对于在招聘中发现的一些有真才实学,而本单位又不能使其才尽其用的专业人才,省科委就充当“红娘”,积极向其他急需的单位推荐。这些人由于既有理论,又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到新岗位后可以马上发挥作用,很受欢迎。科委向省直单位推荐了45人,已有12人被第一轻工业厅、机械工业厅等单位选中,同意调进。
这次招聘,对科委来说,只是选调了为数极少的几个科研所的业务领导干部。但是,它促进和推动了人才的使用和交流。省科委准备把进一步挖掘、调剂、交流人才作为重要工作来抓,把有用的人才,及时地推荐到最需要的岗位上去。


第4版()
专栏:为四化贡献聪明和才智的人

甘蔗专家周可涌
“甘蔗育苗移栽”新技术,今年已在全国一些蔗区推广。这种新技术,在福建省仙游县试验结果,比同等条件下直接套种的甘蔗,增产一至二成。这是我国著名甘蔗专家、福建农学院副院长周可涌教授和他的助手,经过二十多年的试验和探索总结出来的。
今年69岁的周可涌教授,从事甘蔗栽培研究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从1955年起,他奔赴仙游县蔗区建立甘蔗基点,开展甘蔗研究工作。
他已先后试验和总结出甘蔗的下种、保苗、选种、治虫和宿根甘蔗栽培原理等二十多项生产经验,并写出大量的学术论文,编写了《甘蔗栽培学》、《中国甘蔗栽培》等书,为我国甘蔗生产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为了研究生物防治蔗螟,周可涌曾风雨无阻地昼夜蹲在蔗园,仔细观察蔗螟的活动规律。当地一位农民画家,见此非常感动,挥笔作了一幅“餐风宿露测报忙”的画,以示对专家的钦佩。为了培育甘蔗新品种,周可涌教授和他的助手,经过多年的精心培育,已从数万株实生苗中,评选出好几个甘蔗新品种。其中仙游74/91和仙游73/35两个新品种,具有耐旱、抗风、产量高的特点,在试验区与当地品种对比,分别增产40%和25%。
周可涌教授在甘蔗研究中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善于深入蔗区调查研究,认真总结蔗农丰富的生产经验。他不辞劳苦,跋山涉水,足迹遍及福建省内外许多蔗区。每当听到一项栽培甘蔗的好经验,他都要前去求教。著名的“甘蔗三角密植法”,就是周教授和蔗农一起研究出来的。一次,他来到仙游蔗区,发现一片甘蔗长得特别好。他进入蔗园观察,原来这里是采用直线播种。这比穴播株距密,但是这个办法使蔗苗挤在一起,蔗茎长得粗细不匀,有效茎数不多,土地利用率还不高。怎样使它更加完善呢?他在田间和蔗农一道反复研究,提出改为三角密植,终于创造了亩产甘蔗二万四千多斤的高产纪录。今年5月,他还不顾年迈体弱,翻山越岭,再次来到闽北山区松溪县考察世界罕见的“百年蔗”,探索我国蔗种的种性、遗传、生理、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特征特性。
周可涌教授每试验成功一项新技术,总结一项生产经验,都在仙游县首先推广。这使仙游县甘蔗生产连年获得高产。周可涌成了仙游县和福建省甘蔗生产的好“顾问”。目前,周可涌教授正集中精力,指导福建省在仙游县建立的大面积高产稳产综合试验研究基地。
本报记者 蔡清河


第4版()
专栏:

《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一书已完稿
本报讯 由我国专家编写的第一部中国科学技术史专著《中国科学技术史稿》已经完稿,即将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杜石然、范楚玉、陈美东、金秋鹏、周世德、曹婉如在所内外同志的支持下共同编著的。
全书四十余万字,插图100余幅,并附有主要科学技术著作和科学家人名索引,是一部系统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综合性学术著作。全书深入浅出,言简意赅,可供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科技工作领导干部)、自然科学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史学哲学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阅读,也可作为科学技术史教材之用。
《史稿》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过程,较全面而又重点突出地论述了各历史阶段科学技术所取得的成就,并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些重大问题,诸如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历代统治者采取的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和知识分子政策等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体系、自然观,还有对西方传教士的评价、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产生等都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并提出了初步的看法。


第4版()
专栏:

乐为四化育人才
——民主党派积极参加办学
由民革浙江省委筹办的杭州长征业余学校的教师在一起讨论教学问题。他们中,有退休的教授、讲师和会计师,有早年留美、留日的高级知识分子。在民革浙江省委的组织下,应聘为四化建设培养人才。 新华社记者 卢鸣摄
民革成员、74岁的老会计师尹锡昌正在给杭州长征业余学校的学生讲授工业会计课。 新华社记者 卢鸣摄
九三学社北京市分社副主任委员叶恭绍(左二)、秘书长钟启承(左一),同中共北京市朝阳区委书记李瑜铭(右一),就如何办好朝阳区职工大学业余大学部问题,交换意见。
新华社记者 顾德华摄


第4版()
专栏:解放思想 广开学路

石家庄等市办起一批职业中学
据新华社石家庄电 为进行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试点工作,河北省石家庄、唐山、张家口、秦皇岛等7个城市,目前已办起18所不同类型的职业中学,招收新生一千八百多名。学校设有棉纺、电子、工业会计、美工、缝纫、旅游、机械、建筑等34个专业,除讲授专业技术课外,也讲授高中文化基础课。
河北省改革城市教育结构的试点工作,得到各市党、政领导部门的重视和支持。秦皇岛市从地方财政中拨出8,000元,作为试点开班经费。各市教育部门与业务部门密切合作,有13所职业中学是教育部门与有关专业局签订合同,联合举办的。他们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开设专业课程。各专业局还从有关单位选派专业课教师,并提供实验场地。


第4版()
专栏:解放思想 广开学路

民革筹办的杭州长征业余学校开学
据新华社杭州电 一所由民革浙江省委员会筹办的杭州长征业余学校,已于9月中旬开学授课。
这所学校设在杭州瑞金中学,利用晚上开课。现有学员一千四百多名,除在职人员外,也适当吸收一些待业青年,主要培养工厂企业急需的会计和外语人才。
民革参加办学的人,许多是年逾古稀的老人。他们为了给四化培养人才,深入工厂企业了解办学要求,多方设法聘请教师。早年留学日本的科学家周进三,自告奋勇担任日语教师。杭州大学经济系副教授李耕瑶也前来授课。
由于教师阵容较强,投考这所学校的学员相当踊跃。


第4版()
专栏:解放思想 广开学路

内江市政协为社会青年办学
据新华社成都电 四川省内江市政协发挥政协成员为四化建设培养人才的积极性,为社会青年开办业余文化补习学校,收到显著成效。
内江市政协1978年起开办了业余文化补习学校,专门为没有考上大学、中专的学生和待业青年补习功课。设有文科、理科、英语等专业,一年结业。
内江市政协专门成立了“业余文化补习学校管理委员会”,一些主要负责人分别担任了学校的教学和行政领导。许多政协委员主动到校任课,努力做好教学工作。
他们的办学经验,已在四川许多县、市政协推广。


第4版()
专栏:解放思想 广开学路

济南东风缝纫学校越办越红火
本报讯 记者魏文华报道:济南市东风缝纫学校办学28年来,共培养了五万四千多名缝纫技术人才。
东风缝纫学校1952年创办时,教职员只有7个社会待业人员,借用了4间旧房,租赁了4台缝纫机,每年招生三期,总共不超过100名学员。由于办学方向对头,学校规模逐步扩大,陆续购置教学用缝纫机108台。现在,校舍已扩展到1,200平方米,除了满足教学用房外,学生宿舍也得到解决,还办起了食堂和医务室。目前,在校学员540名,分别来自本省31个县(市)和全国6个省。该校的办学经费,包括办公费、教职员工的工资、基建、设备等所有开支,95%以上来自学员交纳学费(现每期2个月,学费14元2角)。28年来国家只拨过2.3万元,约占4.6%。
这所学校办学目的明确,面向农村,兼顾城市。教学内容包括男、女成衣和童装的各种裁剪、缝纫及补旧翻新技术。学员毕业后自找就业门路,学校不分配。历届毕业生分布在全国二十多个省、自治区。


第4版()
专栏:解放思想 广开学路

安徽创办一所联合大学
本报讯 安徽合肥联合大学已于10月11日开学。这所大学,招收自费走读生,实行校长负责制,并成立董事会。著名化学教授、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杨承宗兼联大校长,中共合肥市委书记郑锐兼联大董事长。学制4年,实行学分制。


第4版()
专栏:解放思想 广开学路

岳阳县允许私人办学
据新华社长沙电 湖南省岳阳县长期赋闲在家的方新仁老私塾先生,最近在松树大队办了一个读书班,收学生十六人,每人每学期学费十二元。
这种类似过去“私塾”的读书班,在岳阳县已有六个,都在山区。教学内容除识字外,也兼及珠算、应用文、毛笔字等。学生上学要缴学费,有的地方给现金,有的地方由学生拨工分给老师。
一些离职、退休的中小学教师,也办起了十多所读书班或夜校。县教育局负责人说,恢复私人办学,是对普及教育的一种必要的补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