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10月13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我看到的巴黎人
马为民
巴黎是人类文化遗产的荟萃地之一。高耸云天的埃菲尔铁塔、古香古色的巴黎圣母院、艺术珍藏丰富的卢浮宫、气魄宏伟的凡尔赛宫和凯旋门……这些镌刻着人类进步脚印的历史遗迹,多少年来,吸引着无数旅人的游踪、诗人的讴歌、建筑学家的赞叹和艺术家的凝眸。巴黎的名胜古迹固然叫人留连,而生活在这座名城中的人民,同样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短暂的接触就使我感到,礼貌、热情和好学,是我所见到的巴黎人的普遍特点,它与这座举世闻名的城市是相称的,协调的。
巴黎人彬彬有礼,在日常生活的细微处也经常表现着。
在巴黎的日子里,耳际经常听到的几句话是“您好!”“谢谢!”“对不起!”陌生人首次见面固然从“您好”开始,就是老相识再会也要在握手的瞬间亲切问候:“您好!”这里有友谊、亲情,也体现着相互之间的尊重、关心。在顾客较多的店铺里,人们的身子难免有时相触。这时你会听到人们的致歉声:“对不起!”要是你与一位陌生人不约而同地走近门口,你就会看到对方先收住脚步,向你道声“对不起”,同时摊开右手,示意请你先通过。要是你谦让,他就会说声“谢谢”,先行一步,然后拉住门把手,等你通过后再放开……
巴黎人的文明礼貌也表现在观看演出的场合。承蒙主人的款待,我们有机会在巴黎歌剧院的包厢里欣赏美国著名女歌唱家玛莉琳·霍恩的独唱。霍恩女士的歌喉确实令人倾倒,但剧院观众的风格也使我难忘。演唱时,全场观众寂然无声,连一声轻轻的咳嗽也没有。但是,每当曲终乐止,剧场就爆发出一阵近乎狂热的掌声和欢呼声,简直要把大厅的穹顶给掀开。待到演员重啭歌喉,剧场立刻又恢复先前的寂静。这激烈的“动”,绝对的“静”,固然说明了霍恩女士巨大的艺术魅力,也反映了观众的欣赏水平和礼貌文明。
在巴黎,一位法国朋友问起我对巴黎的印象时,我称赞了巴黎人的礼貌。这位朋友笑着说:“在地铁,可不是这样啊!”他这句话的寓意似乎是:巴黎也有令人不快的地方呀!我深信这位“老巴黎”的看法。但提到地铁,却勾起我对巴黎人的另一番感受——热情。
到巴黎的第二天,我和一位同伴要乘地铁回饭店,但不知该奔哪个站口。正当我俩站在地铁线路图前仔细“研究”时,一位法国朋友主动过来问我们要去何处。我们说明了去向,恰好与他有一程同路,他高兴地表示要同我们一道乘车。当他看到售票窗口有十余人排队时,就不假思索地送给我俩每人一张地铁票,带着我们上了车,接着又带我们转了车。他下车前还不厌其烦地一再嘱咐我们到何处下车。虽说是萍水相逢,这种热情助人的精神确实使我们深受感动。又一次,还是在地铁,我们向一位法国朋友问路,她也不清楚,但却耐心地为我们查看地图,并请售票处专给我们开了一张乘车换车表,接着又详细解释一番才告辞。类似这样的事例,到巴黎的头几天我们就遇到多次。这使我记起了来法国前,一位曾在巴黎工作多年的同志对我称道过的巴黎人乐于助人的精神。
如果说,悠久历史造就的灿烂文明,在精神上哺育了巴黎人,那么,反过来也应该指出,巴黎人对文明孜孜不倦的探索和追求,又使巴黎和法国的面貌不断更新。这里我要谈的是巴黎人给我留下的又一个印象——热爱学习。
在地铁的车厢里,经常有许多人手捧书刊翻阅。乘飞机去里昂那天早晨,我们一进舱门,就看到几乎所有乘客都在阅读当天的报纸。参观蓬皮杜中心时,我对一大群青年迅步上楼的那股急切劲儿感到奇怪。经工作人员介绍,才知道该中心有70种外语的语言学习录音,供人们免费使用,但座位有限,每人每天只能使用一小时。这些迅步上楼的青年是去排队领预约号的。“巴黎青年是不是很爱学习呀?”我问。主人的回答是客观的:“来这里的青年是这样。”的确,对巴黎青年是不能一概而论的。在灯红酒绿的饭店里消磨时日者有之,在狂乱的舞厅里寻欢作乐者有之。但是,爱学习、求上进的青年终究是主流。
我们结识了一位年轻的出租汽车司机。在巴黎活动期间,我们多是由他接送的。他23岁,有点沉默寡言,可一旦话匣子打开,就会跟你天南海北聊一路。一次,我偶然看见他的司机座旁有本《飞行员手册》,我问他为什么读这本书?他给我谈了自己的打算:他中学毕业后,由于经济原因未能继续上学,但他立志要当飞行员。现在他边开车挣钱,边上业余飞行学校。他常利用工作间隙在车里看书。甚至我们在某地参观,预定停留的时间较长时,他也会用电话与培训业余飞行员的机场联系,只要有空闲的飞机,他立即驱车赶到机场,实地操作一会儿。这位巴黎青年力求上进的学习精神,对我这个中年人也是一种鞭策。
巴黎,这座素以“花都”著称的名城,不仅有许多令人向往的名胜古迹,在巴黎人的心灵上,也有许多美好的东西令人难忘……


第7版()
专栏:

祖国
〔罗马尼亚〕尼·德拉戈什“为什么您总是不断地谈到祖国?”——一天,孩子这样问我。他的目光象天空一样宁静,他的心灵象清泉一样晶莹。用什么话语才能回答他,整个祖国是这样清澈、光明。怎样给他看过去年代的英雄,把他们的形象和胸怀说清。我抓起一把泥土,凝视着它,缄默、激动……我说:这里有我们先人的秘密,他们就是那些无名的英雄。仿佛每个草丛里都响起了呼喊声:要保卫祖国的河流、群山
和每个农民的家庭!仿佛每朵鲜花上都有泪珠在滚动,那是将军和普通战士们的激情。那么多贪婪的目光窥视着我们祖国,他们想啃噬我们的财富,把我们的祖国吞并。他们怎么来的,就叫他们怎么滚开!或是永远葬身在荒野草丛。要让远近的侵略者都知道,祖国的山河被分割,我们决不答应!我们祖国的片片黑土——是迎着曙光牺牲的战士们使之肥沃——构成祖国的完整。祖国是一个整体,不管是流水、大山、海洋,还是群星。
〔李宁来译〕


第7版()
专栏:

埃利翁和《五月的游行者》
由巴黎蓬皮杜文化中心组织的法国当代画家让·埃利翁的画展最近在北京展出,引起我国首都观众的浓厚兴趣。
埃利翁是20年代登上画坛的。30年代,他已成为法国抽象派的名家。从1939年开始,他逐渐抛弃抽象的风格,向写实的风格过渡。人们认为,这是由于艺术的实践表明,舍弃具体物象的描绘,试图用抽象的点线面与色彩来观察世界和反映世界的抽象派,在现实生活面前愈来愈显得苍白无力了,而澎湃发展的社会生活和矛盾重重的现实,给许多善良、正直的艺术家们以刺激,使他们不愿长期沉缅于脱离内容的纯形式探索,而开始关心现实和希望用自己的创作干预现实。埃利翁风格转变的主要原因也在于此。
埃利翁1909年出生于奥尔纳省的农民家庭。他是个勤奋的劳动者,完全靠自学成名。他又是个正直的爱国者。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立即从侨居的美国赶回祖国,参加抵抗法西斯的人民运动。他曾被俘,但坚贞不屈,机智地越狱后继续战斗。他从事绘画近60年,赤诚地希望用自己的艺术使人们的精神生活更丰富多采。尤其是后40年,他的艺术创作很有生气。他把写实和象征、抽象等手法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把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的某些手法加以改造和变化,用以表现生活。在《花车与卖肉》、《过马路的人群》、《纽约的见闻》等风俗画中,可以看到作者对普通劳动者深挚、细腻的感情和敏锐的观察力。在大型装饰画《五月见闻》和写生《五月的游行者》、《献给柯恩本》等画幅中,作者表现了1968年5月巴黎学生游行示威,争取民主自由的场面。正如作者所指出,这些构图的素材“都是来自当时现场的记录”。他以形象的语言,赋予作品以进步的主题和无可争辩的现实主义精神。
埃利翁对我国人民怀有友好感情。他爱我国的传统文化,也高度赞扬我国当代美术家所取得的成果。他不顾年迈体弱和医生的劝阻,亲自来我国随展访问,为我国人民带来了法国人民的友谊。
·邵大箴·(附图片)
五月的游行者(局部) 〔法国〕让·埃利翁


第7版()
专栏:今古人物

法兰西民族英雄——贞德
严维明
巴黎巴尔维圣母广场上,巍然耸立着一座英姿飒爽的少女雕像。她手执宝剑,跨着战马,正勇猛地朝敌人冲杀。这就是法国历史上气贯长虹的巾帼英雄贞德。
贞德1412年生于法国东北部的杜列米村。她生活在战火纷飞、动荡不安的年代。旷日持久的英法“百年战争”,使法兰西濒临亡国危境。法军节节败退,巴黎和大部分国土已经沦丧;要塞奥尔良也已告急……
贞德本是普通的农家姑娘,从小放牛放羊,纺纱织布。但是,国家的兴亡,引起这位少女的忧愤。她毫不犹豫地把解救祖国作为自己的神圣责任。敌人的暴行,激起了她的满腔怒火,使她更坚定了收复法国大好河山的决心。17岁那年,她参加军队,跨着一匹白色的战马,率领一支队伍来到奥尔良前线。
贞德冲破敌军的包围圈,把粮食、武器送进了受困的奥尔良。接着,她致书英军:“弓箭手们,士兵们……你们返回自己的国家吧。神圣的法兰西领土不容你们侵占……要不,你们到哪里,我们就打到哪里!”
英国将军看了这位少女的书信后哈哈大笑,根本不把她放在眼里。义愤填膺的贞德策马出阵,向控制着大桥和桥头堡的敌人发起进攻。她战斗在最前线,在争夺桥头堡的战斗中不幸中箭了,但她咬牙忍痛,拔出箭头,继续冲杀。她放声高喊:“同胞们,前进,前进!”敌人终于被打退了,奥尔良解围了。此后,人们称贞德为“奥尔良少女”。
奥尔良大捷使法军军威大振,敌人闻风丧胆。不多久,法军连克数城,收复大量失地。
贞德的威望,引起法国贵族的妒忌和惊慌。他们担心人民的胜利不利贵族的专权,于是阴谋陷害贞德。在贡比涅战役中,他们竟关闭城门,拉起吊桥,使贞德后路被断,身陷重围,以至被布根第叛军俘虏。
把贞德视为心头大患的英军立即以重金换取贞德。在敌人的监狱里、法庭上,贞德大义凛然,坚强不屈,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1431年5月30日,年仅19岁的贞德被押到鲁昂市曹,绑在火刑柱上活活烧死,骨灰被抛进恨水滔滔的塞纳河。
贞德虽然牺牲了,但她点燃的反英怒火,已成燎原之势。英军终于被逐出巴黎。1453年,百年战争结束,法兰西重新实现了统一。
法国人民一直怀念他们民族的优秀女儿。巴黎、鲁昂、杜列米村等许多地方,高高地耸立着贞德的雕像。她的故乡杜列米被命名为“少女村”,诞生地成了博物馆,人们以崇敬的心情尊称她为“圣女贞德”。1920年,法国规定贞德英勇就义的5月30日为全国性假日。每当法兰西民族面临危急关头,贞德的名字,总是给予法国人民以无穷的鼓舞力量。


第7版()
专栏:

美国“被扔掉的”孩子们
在美国,由于离婚日渐普遍和通货膨胀造成的经济压力,越来越多的父母竟将“讨厌的”孩子踢出家门,以求解脱自身的困境。在美国每年200万少年潜逃者中,“被逐者”所占比例不断增加。据美国健康与人类服务部青年成长局估计,在目前的潜逃者总数中,有多至28%的少年可能是被父母逐出家门的。
这些踯躅街头的少年男女,衣食无着,举目无亲。绝望促使他们吸毒、酗酒,而贫穷和饥饿则驱迫他们一步步走上偷盗、抢劫、卖淫等犯罪道路。其中尤为悲惨者当数女孩,她们是身单力薄的最弱者,当她们筋疲力尽时,只能在他人门廊下睡觉;当她们一文不名而又走投无路时,她们不得不转向自己的唯一所有——肉体。
据美国“全国犯罪情报中心”统计,截至最近为止,该机构所列22,485名失踪者名单中,少年占17,727人,其中一部分即是这些被父母所逐者。
对上述情况的发生,一些官员归咎于潜逃青少年的父母,认为首先考虑自身的需要而撇下孩子不管,业已成为父母们的流行病。因此,真正“逃跑”的,正是这些不负责任的父母们。
但是,另外一些官员则强调经济方面的原因,认为由于经济的压力,不堪重负的父母才把孩子逐出家门,或者孩子们自己逃离家庭。因此,这种现象是失业、通货膨胀以及迫使双亲都得出外工作的那种经济条件带来的必然结果。
然而,在许多社会工作者看来,全国大幅度上升的离婚率应对此负重大责任。据官方人士称,去年美国离婚人数达111.7万人之多,几乎是10年前63.9万人的两倍。每千对夫妇的离婚率从10年前的13.4%增加到去年的22.8%。父母离婚,无辜子女受到首当其冲的打击。有关机构援引了新近发生的几个例子:
——萨米的母亲自杀后,他继父又结婚了。15岁的萨米当即被踢出房子,而他17岁的哥哥则被弄去当了兵。
——一对夫妇,两人都嗜酒成性。当他们决定分离时,任何一方都不愿收留14岁的女儿巴布,致使巴布不得不住在明尼阿波利斯的破汽车和空楼中。
……这些困惑不安的少年男女,这些被家庭和社会遗弃的“畸零儿”,他们一面在痛苦的渊薮中沉沦、挣扎,一面发出撕心裂腑的悲鸣。来自波士顿的一份研究报告记录了孩子们的这种心声:
“我孤苦零丁,多么希望有个家呵!”
“我在夜里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我生活在充满毒品和暴行的大街上。但在街上挨陌生人的打,总比在家挨自己所关心的人的打要强。”
……面对这种引起社会动乱的局面,美国政府采取过一些措施,诸如由联邦出资制定一系列应对计划,为无家可归的青少年提供临时栖身之所;成立“劝告中心”,对流浪者进行精神训导;组织流浪青少年并为他们安排职业,等等。但是,面对一种有增无已的社会趋向,这些措施能起多大作用,连美国报刊也觉得大可怀疑。
美国的科学文明虽然早已把宇航员送上月球,将“广寒宫”前的岩石带回人间,但它何时才能将流落街头的弃儿送回各自的家庭呢?
·龙长祥·


第7版()
专栏:

黑非洲文物宝库的灾难
近年来,由于西方国家经济不景气,美元不断贬值,黄金和古董的价格步步上涨,黑非洲古艺术珍品也被卷进这股浪潮,成为阔人们竞相追逐的对象。这种追逐正在愈演愈烈。
去年6月,国际上有名的伦敦苏斯贝艺术品公司拍卖黑非洲古艺术品,虽然价格昂贵,买主却十分踊跃。19世纪在安哥拉发现的宋哥人的两个王座分别卖得40,000和55,000英镑,而出于扎伊尔卢巴艺匠之手的一件头顶手托圆凳的木雕(见图),售价竟高达24万英镑,破了纪录。去年12月份,欧洲著名的古董收藏家勒内·拉斯穆申生前收藏的黑非洲古艺术品在巴黎拍卖,由于买主的竞争,面具和小雕像在不到半分钟的时间里便涨价50%。一个比利时收藏家为了买一尊安哥拉卓奎人酋长雕像,付了220万法郎……现在人们已经看到,上述高价只是进一步提价的起点,势头有增无减。
经销黑非洲古艺术品的市场不但伦敦和巴黎有,图卢兹(法国)、哥本哈根以及一些东南亚大城市也有。它们都生意兴隆,而以巴黎为最。
黑非洲古艺术品的高价大大刺激了投机买卖,偷盗和走私之风日炽。正如一些非洲报刊所指出的,黑非洲文物宝库正在遭到“洗劫”。
在黑非洲往往发现诡秘的“旅游者”,其中不少是欧美的古董商和投机商。他们到处活动,直接和当地商人恰谈“生意”,或收买、怂恿一些本地人进行偷盗。有一个美国古董收藏家到刚果“游历”一番之后,刚果国立博物馆惊愕地发现,它所珍藏的古代奥塞巴人面具由4个变成了3个;离布拉柴维尔约80公里的恩康卡塔的博物馆中,25件古艺术珍品不翼而飞。有些古董商趁着黑非洲某些国家暂时的战乱和骚动,怂恿一些人偷盗和走私文物。另有一些商人则利用黑非洲国家准予出口现代艺术品的政策,挟带禁止出口的古艺术品、种族特征品或举行仪式用的礼器,偷运出境,到欧洲等地高价出卖。
为了制止古艺术品的非法外流,黑非洲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由于种种原因,并非都能奏效。黑非洲文物宝库目前遭受的这场灾难还在继续下去。因此,黑非洲国家要求订立保护文物的国际法的呼声越来越高。
·龚达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