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1月4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阿富汗军队和游击队英勇抗击苏联侵略者
战斗扩展到十多个边境省区 政府军大规模倒戈使苏联感到沮丧
新华社北京一月三日电 据西方通讯社报道,阿富汗军队和穆斯林游击队继续在许多地区抵抗苏联侵略者。
据报道,反抗苏联入侵者的战斗,已扩展到阿富汗东北部的巴达赫尚省,东部的楠格哈尔省和帕克蒂亚省,东南部的坎大哈省,喀布尔省及其西面的巴米安省,西部的赫拉特省以及塔哈尔省等十多个主要是沿边境的省区。
目前,战斗最激烈的地区多为靠近阿富汗边境的战略要地。据报道,西部通伊朗的重镇赫拉特,苏军在去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接管喀布尔的当天,就空运部队占领了这座城市,近几天又从喀布尔派兵增援。一月二日,穆斯林游击队同倒戈的阿富汗陆军一起,从苏联占领军手中夺取了这座城市。在东部靠近开伯尔山口的战略通道的地区,穆斯林游击队经过三天战斗攻占了奇加塞赖,苏军和阿富汗军队在巴里科特也发生了战斗。据报道,昨天黎明前,苏联一个摩托化师的一万名军队在飞机和装甲车的支援下,开出喀布尔向巴克蒂亚省穆斯林武装的据点发动大规模的进攻。此外,在喀布尔西面的巴米安省,穆斯林武装猛烈抗击苏军的进攻。苏军在战斗中出动了最新式的米二十四型武装直升飞机。在激烈的战斗中,双方都有重大伤亡。在南部重镇坎大哈和塔哈尔省以及喀布尔东面的贾拉拉巴德等地都有阿富汗军队起来抵抗入侵者。
据报道,苏联军队还在继续开进阿富汗。英国《每日电讯报》今天报道说,据卫星侦察资料的估计,“俄国投入阿富汗及沿阿富汗北部边境部署的兵力,现在已超过十万人。”报道指出:“这是从阿富汗人手中全面接管阿富汗的行动。”据印度报业托拉斯二日报道,苏联已动用了“超过三个师的兵力,在约一千辆坦克、米格二十三型飞机和武装直升飞机的支援下,现在正分路进攻崎岖的农村地区的叛乱者据点”。此外还有“约一万六千名苏军和大量的坦克驻防喀布尔”。西方通讯社指出,在阿富汗的苏军已发动一场全力以赴的消灭抵抗力量的进攻。但是一部分阿富汗政府军大规模倒戈参加穆斯林游击队,已使克里姆林宫感到沮丧。
随着战斗在各地展开,在苏军重兵占领下的首都喀布尔的局势仍然很紧张。苏军坦克警卫着喀布尔机场、电台、邮电局及所有的重要设施,封锁了喀布尔市外的主要公路。目击者说,苏军在侵占喀布尔后,解除了阿富汗军队的武装,还出动坦克包围了所有兵营,并在大学和各政府部门进行了大逮捕。英国《金融时报》今天报道说,入侵阿富汗的苏军司令已下令对阿富汗陆军实行禁闭。据穆斯林武装组织说,数以万计的阿富汗军队已被解除武装和禁闭在营房,其中包括阿富汗的摩托化师和步兵师。(附图片)
倒戈的阿富汗政府军士兵在东部的库纳尔省使用苏制的大炮打击苏联侵略军。


第6版()
专栏:短评

不能纵容侵略者
苏联对阿富汗的大举武装入侵震惊了世界。国际舆论都认为这是苏联侵占捷克斯洛伐克以后最严重的侵略行动。
苏联入侵阿富汗的事态之所以严重,是因为它明目张胆践踏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悍然用武力在一个主权国家建立殖民统治。如果苏联的这种赤裸裸的侵略不被制止,那么还有什么国际正义和国际安全可言?
正如西方舆论指出的,“如果苏联可以对阿富汗进行这样的干涉的话,谁知道他们的界限在哪里?”“能够在喀布尔做到的事情也能够在其他任何地方做到”。显然,如果这一次听任苏联侵略者轻易地得手,无疑将是对克里姆林宫的一种鼓励,使他们扩张的胃口变得更大。他们势将进而向波斯湾和南亚地区伸手,不知下一步会有多少国家遭到与阿富汗同样的命运了。
因此,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有效的措施,迫使苏联侵略军立即全部撤出阿富汗,已成为世界各国的迫切任务。西方六国在紧急会商后发表的联合公报表示,必须确保阿富汗目前的事件不会在其他地方重演。的确应当如此。
一九三九年希特勒在对波兰发动突然袭击时说过这样的无耻的话:“发动战争和进行战争时,是非问题是无关紧要的……心要狠!手要辣!……谁强就是谁对。”今天在阿富汗胡作非为的苏联,同当年的希特勒是如出一辙的。不过,时代毕竟不同了。如果国际社会能够以实际行动制止苏联对阿富汗的侵略,不允许“谁强就是谁对”的强权逻辑得逞,将是对人类正义和世界和平事业作出意义重大的贡献。


第6版()
专栏:

各国报纸纷纷揭露苏联侵阿的战略目的
克里姆林宫按照沙皇遗志南下暖洋
综合新华社消息 连日各国报纸纷纷揭露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战略目的,认为克里姆林宫正在按照彼得大帝当年企图南下攫取暖洋、主宰世界的遗志行事。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十二月三十一日刊登的一篇评论文章指出,如果苏联这次对阿富汗的军事推进长期得逞的话,“俄国人得到的好处就将超过彼得大帝当年的期望”。
文章说,正是沙皇彼得大帝“在两个半世纪以前首先感觉到了把俄罗斯帝国的边界向南推进到博斯普鲁斯海峡和波斯湾的暖洋在战略上的吸引力”。彼得大帝曾经说过,“不论谁继位,都应往南向君士坦丁堡和印度扩展”。文章说,在二十世纪最后四分之一的时间里,克里姆林宫一直在按照沙皇的这个遗志行事。
文章指出,如果苏联军队部署到阿富汗南部边界,那么他们距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坦布尔就只有一百二十英里了,距霍尔木兹海峡就只有三百英里,而霍尔木兹海峡“正是源源不断的油船从波斯湾向工业化世界运输它们所必不可少的石油血液的通道”。
文章警告说,在阿富汗之后,现在“最直接受到威胁的是巴基斯坦和伊朗”,军事侵略和颠覆两种可能都存在。
英国《每日电讯报》刊登的一篇报道说,俄国大规模入侵阿富汗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对波斯湾油田的威胁,从而获得对西欧国家和日本施加压力的能力,占领能够得到印度洋的一个温水港口的位置,用政治盟国和军事基地继续包围中国。
西德《法兰克福评论报》十二月三十一日发表评论说,“阿富汗所处的地理位置在战略上的重要性是明显可见的。驻在阿富汗机场上的空降部队可以到达波斯湾和巴基斯坦、印度北部、阿曼以及阿拉伯海。人们必须作这样的猜测,即克里姆林宫认为重要的就是这一点,而不是阿富汗人民的命运。”
瑞典《萌芽报》二日发表社论,指出“苏联侵略阿富汗又一次证明,苏联的目标是谋求世界霸权”,“企图占领波斯湾国家的油田,控制从那里到西方和日本的石油通道”。
西班牙《阿贝赛》报的社论指出,苏联武装干涉的目的之一是:“在战略上,对一个传统上并非莫斯科‘领地’的国家推行‘有限主权论’。控制阿富汗使苏联可以进入印度洋的‘温暖’水域,并在伊朗和巴基斯坦之间插入一个楔子。”
土耳其《光明报》发表评论指出:“在许多人看来,苏联南下控制暖海、占领欧洲称霸世界的计划,并不是一个遥远的幻想,而是一个近在眼前的现实。”
菲律宾《每日快报》发表社论指出,苏联最近的军事冒险是苏联霸权主义的又一例证,也是它想把自己的卫星国从东欧向南扩张到红海,向东扩张到印度支那的巨大的图谋的又一证明。


第6版()
专栏:

一些国家群众集会示威振臂高呼:
苏联从阿富汗滚出去!
据新华社北京一月三日电 波恩消息:在西德的阿富汗留学生二日占领了设在波恩的阿富汗驻西德大使馆,抗议苏联对阿富汗的军事干涉。
另外有数十名阿富汗学生举着旗帜,在大使馆前示威,抗议苏联的军事干涉。
另据报道,阿富汗驻新德里的大使馆二日也出于同样原因一度被阿富汗在印度的留学生所占领。
据新华社北京一月三日电 雅加达消息:大约一百名印度尼西亚穆斯林学生一月三日在苏联驻雅加达大使馆前举行示威,抗议苏联军事干涉阿富汗。三日上午,属于印尼穆斯林学生协会的学生集聚在苏联大使馆前的街道上,五名学生代表进入大使馆,递交了请愿书,要求苏联停止对阿富汗的干涉,把它的军队立即从阿富汗撤走。
据新华社达卡一月二日电 孟加拉国一千多名高等院校教师和学生二日在这里举行示威。示威者高呼着“打倒苏联社会帝国主义!”“苏联军队立即撤出阿富汗!”等口号。队伍通过达卡的街道,并到苏联贸易中心前示威。
宗教学校教师协会中央委员会和孟加拉国穆斯林联盟国会党团一日分别集会,抗议苏联干涉阿富汗。
据新华社北京一月三日电 据瑞士报纸今天报道,约七十名瑞士群众二日夜间在伯尔尼的苏联驻瑞士大使馆附近举行示威,抗议苏联军队入侵阿富汗。
另据挪威《阶级斗争》二日报道,去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大约一百名挪威群众聚集在苏联大使馆门前示威,抗议苏联对阿富汗的军事入侵。
示威群众举着横幅和标语牌,上面写着谴责苏联入侵阿富汗的口号。他们不断高呼:“苏联从阿富汗滚出去!”


第6版()
专栏:

一些拉美国家和报纸指出
苏军侵阿是帝国主义行为
新华社北京一月三日电 圣约瑟消息:哥斯达黎加外交部一月二日发表一项公报宣布,哥斯达黎加政府认为,苏联军队对阿富汗的干涉是一种“帝国主义的表现”。
公报指出,哥斯达黎加政府认为,苏联在阿富汗的攻势“直接影响各国人民自决的原则”,威胁着世界和平。公报说,哥斯达黎加政府对阿富汗目前的形势“深为忧虑”,要求切实遵守不干涉原则。
新华社加拉加斯一月三日电 据《加拉加斯日报》今天报道,委内瑞拉外交部副部长阿斯德鲁瓦尔·阿吉亚尔宣布,委内瑞拉政府反对苏联对阿富汗的入侵。
阿吉亚尔在对该报记者谈到苏联军队出现在阿富汗时指出:“一切可能损害一个国家主权的行为都应受到委内瑞拉政府的反对。”他说,“委内瑞拉把多种意识形态作为它对外政策的一个宗旨,但是,我们也维护不干涉的原则。”
综合新华社消息 一些拉美国家的报纸这几天连续发表社论或文章,谴责苏联对阿富汗的侵略。
阿根廷《民族报》二日发表社论指出,苏联的这一干涉行动是推行“其帝国主义霸权政策的必要阶段之一”。社论说,“苏联用一些没有事实为凭的空话来掩饰他们的侵略势头”,“他们关于缓和的宣传,在他们的头脑里,过去和现在都是一些策略上的诡计。”
牙买加《新闻集锦日报》二日的社论指出,苏联“对阿富汗主权的这种侵犯是对第三世界的侵犯,它清楚地表明俄国蔑视试图维护本国独立的其他国家”。社论要求俄国军队从阿富汗撤出去。
墨西哥《至上报》在一篇署名文章中指出,“从历史上来看,再没有比苏联更残暴更凶恶的帝国主义了”。俄国帝国主义“越来越权欲熏心”,阿富汗发生的事件就是“一个无可辩驳的证明”。
巴西《圣保罗州报》最近刊登的一篇文章说,苏联公然发动对阿富汗的“进攻表明,莫斯科认为,与它南部边界接壤的地区——包括中国西部和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等穆斯林国家,是世界冲突的敏感地区。”“苏联知道,它的扩张主义政策能否继续下去,取决于它在世界这一地区的霸权地位。”它最终地撕去了一切伪装,“向一个第三世界的主权国家发动公开的、直接的、残暴的侵略”。


第6版()
专栏:

各国政府同声痛斥侵略者
苏联侵阿危及世界和平
综合新华社消息 各国政府继续痛斥苏联武装侵占阿富汗,要求苏军立即从阿富汗撤走。
马来西亚外交部三日发表声明要求外国立即停止对阿富汗的武装干涉,并且把军队撤出阿富汗。
声明说:“马来西亚政府以严重关注和忧虑的心情注视着外国武装干涉阿富汗的事态发展。”声明说,这种武装干涉“不仅违反了尊重阿富汗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原则,并且对国际和平构成了威胁”。
泰国总理江萨·差玛南二日说,苏联对阿富汗的军事干涉违犯了联合国宪章,对亚洲地区以及世界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他说,苏联通过用武力推翻阿富汗政府,“是对亚洲和世界安全、和平和稳定的威胁。”
他说:“我们要求苏联撤出它的军队,停止侵犯阿富汗的主权,以便让阿富汗人民能够自己决定他们的命运。”
印度尼西亚外交部二日发表声明说,印度尼西亚政府“深切关注一个外国对阿富汗的军事干涉”,这是对这一地区和平的威胁。
印度尼西亚最高评议院副主席、建设团结党领导人亚伊拉尼·约翰·纳罗就苏联干涉阿富汗发表讲话说,苏联继续入侵阿富汗的行动危及了世界和平,它的行为不能认为是正当的,而是不能容忍的。
西德副总理兼外交部长根舍在主持了内阁会议之后发表声明说,苏联干涉阿富汗是一个“特别严重的事件”,它损害了各国人民和平共处的基本原则。“苏联的军事行动是无法进行辩解的”。
根舍说:“联邦政府和它的盟国一致认为,整个国际社会不能对在阿富汗发生的事情袖手旁观。我们认为,联合国必须处理苏联进行军事干涉这件事情。”
挪威首相奥·努尔利一日晚指出,“我已经向苏联当局强调指出,挪威反对对其它国家的内部事务进行任何形式的干涉。我再次紧急呼吁苏联当局改变主意。”


第6版()
专栏:

北约秘书长伦斯说
苏联侵阿证明西欧加强核武器的正确
新华社波恩一月二日电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秘书长伦斯今天在西德《图片报》上发表谈话,强烈谴责苏联在阿富汗的侵略行为。
伦斯说:“苏联第一次在它的势力范围之外的一个国家使用赤裸裸的军事暴力。这是苏联行为的一次危险的升级。现在,亚洲次大陆的一部分将处于苏联控制之下。”他认为“侵略”这个词“现在正好用来描写苏联在阿富汗的行径”。
伦斯认为,苏联在阿富汗的行动,更加强了西方维持军事均势的决心,证实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去年十二月十二日关于加强欧洲中程核武器的决定是正确的。


第6版()
专栏:

卡特和美国家安全委员会开会
讨论对苏侵阿应采取的步骤
据新华社华盛顿一月二日电 卡特总统和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今天开了一整天的会议,讨论对苏联入侵阿富汗应采取的步骤。
作为国家完全委员会成员的副总统蒙代尔,也从他的老家明尼阿波利斯回到华盛顿,出席会议。
奉卡特总统之命前往欧洲就苏联入侵阿富汗同欧洲盟国进行协商、刚刚返回华盛顿的美国副国务卿克里斯托弗,也出席了会议。
白宫宣布,卡特总统二日决定召回美国驻苏联大使托马斯·沃森,就苏联武装干涉阿富汗一事进行磋商。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霍丁·卡特二日就苏联大规模武装入侵阿富汗发表谈话,指责苏联是一个“侵略性的帝国主义国家”。
霍丁·卡特说,更多的苏联军队已到达喀布尔地区和阿富汗其他重要城市。他说:“我们手头的许多报告说明,苏联军队和阿富汗军队之间正在进行战斗。”
在谈到苏联指责美国情报机构对阿富汗反政府部队进行过训练时,霍丁·卡特说,这种指责是“可笑的”。他说,阿富汗穆斯林的反抗是一次人民起义,这些人“不愿意让任何外国统治强加在自己头上,他们一贯反对这一点。”


第6版()
专栏:

老挝当局向卡尔迈勒欢呼
新华社北京一月二日电 万象消息:老挝人民革命党总书记、政府总理凯山·丰威汉,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主席苏发努冯于一九七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联名打电报给卡尔迈勒,对他当选为阿富汗人民民主党总书记、最高革命委员会主席、政府总理表示“祝贺”。电报“热烈欢呼”“在苏联支持下”所取得的“胜利”,并表示,“老挝将继续全力支持阿富汗”。
同一天,老挝副总理兼外长奔·西巴色向阿富汗外长沙阿·穆罕默德·多斯特发了贺电。


第6版()
专栏:札记

语无伦次
雪元
勃列日涅夫迢迢万里,通过“热线”,复函美国总统卡特,声称苏联出兵阿富汗是阿明邀请的。这就是说,莫斯科的大人先生们是在盛情难却的情况下,才把坦克、装甲车和武装到牙齿的士兵开进阿富汗的。
这是血腥丑剧中的奇谈怪论,只有莫斯科的蹩脚谋士,才能想得出如此拙劣的遁词。
按勃列日涅夫复函的说法,阿明应该是莫斯科的好朋友了。
当去年九月中旬阿明搞掉塔拉基上台之时,苏联电视台也曾吹捧过阿明是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的,说他是苏联的一个忠实的朋友,特别主张“保持”与苏联的“友好关系。”
但是,时隔仅仅三个多月,经过精心策划,莫斯科一刀捅进了阿明的心窝,导演了一场军事政变,于是,对阿明的评价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塔斯社大骂阿明是个“帝国主义嗜血成性的间谍、压迫者和独裁者”,是个“刽子手和杀人犯、历史骗子”,说阿明“由于恶贯满盈而垮台了”,从此结束了阿明“统治的黑暗时代”。
这样,塔斯社就打了勃列日涅夫一个响亮的嘴巴。按照塔斯社的说法,勃列日涅夫岂不是应“间谍”、“刽子手”和“杀人犯”的邀请而派兵去阿富汗的吗?!逻辑的混乱是克里姆林宫吞并阿富汗的步子跨得太猛而陷于自相矛盾的一种表现。


第6版()
专栏:

穆巴拉克副总统启程来我国
新华社开罗一月三日电 埃及副总统胡斯尼·穆巴拉克今天上午离开这里前往阿曼、中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美国等国家进行访问。
穆巴拉克副总统在访问期间将同这些国家领导人就国际形势和双边关系问题会谈。
埃及副总理费克里·马克拉姆·埃贝德和国防和军工生产部长卡迈勒·哈桑·阿里等埃及政府高级官员前往机场送行。
中国驻埃及大使馆临时代办严廷昌以及上述国家驻埃及的外交使节也到机场送行。
据当地报纸报道,埃及总统安瓦尔·萨达特昨天同穆巴拉克副总统就他这次出国访问的任务进行了商谈。


第6版()
专栏:

日本人民希望同中国友好
新华社东京一月三日电 《朝日新闻》今天发表的《国民意识调查》结果表明,日本人民希望日本和中国友好。
这一调查提出的问题是“你认为今后日本最应当同美、中、苏三国中的哪一个国家友好相处?”回答同“美国”的占百分之四十五。回答同“中国”的为百分之三十四。回答同“苏联”的只有百分之三。


第6版()
专栏:

布隆迪总统接见我党工作者代表团团长
据新华社北京一月三日电 布琼布拉消息: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吴学谦率领的中国共产党党的工作者代表团结束了对布隆迪的友好访问,一月二日离开布琼布拉前往扎伊尔进行访问。
代表团在布隆迪访问期间,出席了布隆迪民族统一进步党第一次代表大会,还和布隆迪民族统一进步党常设书记处代表团就进一步发展两党的友好合作关系问题举行了会谈。
去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布隆迪共和国总统让—巴蒂斯特·巴加扎接见了中国共产党党的工作者代表团团长吴学谦,并同他进行了诚挚友好的谈话。
十二月三十日,布隆迪民族统一进步党常任书记埃米尔·姆沃罗阿举行宴会,招待中国共产党党的工作者代表团。宴会上,吴学谦向姆沃罗阿转交了华国锋主席祝贺巴加扎总统当选为布隆迪民族统一进步党中央委员会主席的贺信。
中国共产党党的工作者代表团是应布隆迪民族统一进步党的邀请前往出席该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十二月二十五日到达布琼布拉的。
在此之前,代表团曾对赞比亚进行五天访问。
赞比亚联合民族独立党总书记迈因扎·乔纳十二月二十三日接见了代表团,并同代表团成员进行了热情友好的谈话。


第6版()
专栏:资料

阿富汗的“旗帜派”与卡尔迈勒
“旗帜派”原是阿富汗执政的人民民主党的一派,该派主要领导人是这次军事政变上台的巴布拉克·卡尔迈勒。
人民民主党(即阿富汗共产党)成立于一九六五年一月一日,其前身叫“人民党”。该党领导人塔拉基同卡尔迈勒于一九六六年四月创办了《人民报》。一九六七年,人民民主党因内部争权夺利,分裂为两派,卡尔迈勒从中拉出队伍,另立旗帜,组成“旗帜派”,并成为这一派的领袖;而塔拉基的一派则被称为“人民派”。
一九七七年一月,达乌德执政时,取缔了其他政党,约于年中,人民民主党两派为了对付前总统达乌德在政府和军队内清洗亲苏分子的措施,在苏联的撮合下,又联合起来由塔拉基担任领导。
据报道,卡尔迈勒(还有塔拉基和阿明)是一九七八年四月推翻达乌德总统的政变的设计师之一,政变后,他被选为阿富汗革命委员会副主席和副总理。达乌德既被干掉,两派的老分歧就又迅速冒头。政变后担任总统兼总理的塔拉基逐步把“旗帜派”排挤出政府。卡尔迈勒被任命为驻捷克斯洛伐克大使,他那一派的另外五名重要成员,被打发到英国、伊朗、巴基斯坦、美国和南斯拉夫当大使。一般认为这两派的对峙主要是个人权力之争,而不是政见不同,外交界人士则认为“旗帜派”比“人民派”更亲苏。一九七七年九月,喀布尔突然电召卡尔迈勒等大使一起回国“紧急述职”,这六名大使感到形势不妙,拒绝回国。他们留在东欧一些国家,大部分在布拉格进行避难,使两派矛盾更加激化。到一九七八年十一月底,卡尔迈勒和努尔·艾哈迈德·努尔等人,被开除出阿富汗人民民主党中央委员会和阿富汗人民共和国革命委员会。(秉钧)


第6版()
专栏:简明新闻

简明新闻
英法西德联合研制反坦克导弹
英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法国的三家航空和宇宙航行空间工业公司联合建立了“欧洲导弹动力公司”,以研制一种新型的反坦克导弹。
卡特决定给埃及一笔军事贷款
美国总统卡特决定给埃及三亿五千万美元的军事贷款。这项决定将在今后几周内送交美国国会批准。这笔贷款,是美国打算在今后五年内给予埃及三十亿美元军事贷款的一部分。
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加紧扩张
以色列为了进一步在它占领下的阿拉伯领土上推行建立犹太人定居点的政策,一月二日在约旦河西岸又建立了一个犹太人“地区委员会”。
英国钢铁工人大罢工
英国国营钢铁公司的大约十五万名工人和职员于一月二日开始举行全国性大罢工,要求提高工资以对付通货膨胀。这是英国自一九二六年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钢铁工人罢工。
(据新华社)


第6版()
专栏:

莫斯科的新年“礼” 朱根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