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1月30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巴尼萨德尔当选伊朗总统
指出当前最紧迫的威胁来自苏联
新华社德黑兰一月二十八日电 伊朗内政部总统选举总部今天正式宣布,伊朗经济和财政部长、革命委员会成员巴尼萨德尔已当选伊朗总统。
巴尼萨德尔在二十五日举行的总统选举中获得了一千多万张选票,约占总数一千四百万张选票的百分之七十六。
伊朗人民和所有著名的宗教人士包括沙里亚—马达里在内都参加了投票。
新华社北京一月二十九日电 德黑兰消息:据外国通讯社报道,在伊朗选举总统中获胜的伊朗经济和财政部长巴尼萨德尔二十七日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伊朗将继续进行反对苏联和美国的斗争,但当前最紧迫的威胁是来自苏联。
巴尼萨德尔说:“俄国人就在我们的门口,如果他们到达暖洋——波斯湾,他们控制的就不仅是伊朗,而是控制整个中东和印度次大陆。”他表示要尽快地向反击苏联侵略者的阿富汗人民提供多种形式援助。
他在谈到伊美关系时说,只有美国放弃其扩张主义政策和尊重其它国家的主权并允许伊朗追捕在国外的罪犯,伊美关系的危机才能得到解决。
他在二十七日还向记者谈到他的一项政治独立、经济重建和民族统一的施政纲领。他说,伊朗将同美国和苏联保持等距离。


第6版()
专栏:

冰岛机场拒绝为苏机提供服务
巴基斯坦穆斯林学联呼吁各国制止苏联侵阿
新华社斯德哥尔摩一月二十八日电 雷克雅未克消息:冰岛凯夫拉维克国际机场工人二十六日宣布,为抗议苏联武装干涉阿富汗,该机场从二十六日起无限期地拒绝为过境的苏联飞机提供服务。
一位工会负责人说,“我们的要求是,苏联把军队从阿富汗撤出去,在此之前,我们不会解除这一禁令。”
据悉,预计下月初,苏联巨型运输机在前往古巴途中将在冰岛加油。
据新华社伊斯兰堡一月二十八日电 据巴基斯坦联合通讯社报道,巴基斯坦穆斯林学生联合会呼吁在伊斯兰堡举行的伊斯兰国家外交部长特别会议的各与会国采取具体有效措施制止苏联干涉阿富汗。


第6版()
专栏:

美国准备同伊朗解决当前危机
新华社华盛顿一月二十八日电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霍丁·卡特今天说,美国仍然准备同伊朗领导人一道致力于解决当前的危机。
这是美国政府在伊朗现任经济和财政部长巴尼萨德尔在伊朗总统选举中取得压倒多数的胜利后头一次作出的正式反应。
当谈到伊朗的选举结果对释放美国人质的影响时,霍丁·卡特说,美国当然希望伊朗将作出结束危机的决定,以便它们能着手解决伊朗所面临的严重威胁和问题。
他指出,巴尼萨德尔致力于结束伊朗对外部势力的依赖,“美国支持伊朗以及那个地区包括阿富汗在内的所有国家的独立。”
霍丁·卡特表示相信,“一个民主制度稳定和经济进步的伊朗是对付苏联扩张的最好防务。”他还说,“伊朗人民在政治进程中正在继续作出抉择。我们完全尊重他们这样做的权利,也尊重他们决定自己的未来的权利”。


第6版()
专栏:

埃及决定驱逐全部苏联非军事专家
萨达特宣布将向美提供全面军事设施保卫海湾国家
新华社开罗一月二十八日电 埃及总统萨达特今天宣布,由于苏联入侵阿富汗,他已决定下令驱逐所有仍然留在埃及的苏联非军事专家。他还宣布,为了保卫可能遭到侵略的海湾国家,埃及将向美国提供全面的军事设施。
萨达特总统二十八日在埃及人民议会纪念伊斯兰教祖穆罕默德诞辰的仪式上发表了长篇讲话。他是在这次讲话中宣布上述决定的。
一九七二年,萨达特总统下令驱逐了在埃及的近两万名苏联军事顾问和军事专家,苏联的非军事专家继续留在埃及。他们目前正在亚历山大等地的钢铁联合企业和海军船坞工作。这些非军事专家被逐,意味着苏联的全部专家将被赶离埃及。
萨达特在这次讲话中还透露,埃及驻苏联大使已奉命留在埃及。
萨达特还谈到埃以和约的执行情况。他说,现在,西奈半岛百分之八十的土地已经归还埃及,埃及已着手同以色列实现关系正常化。他说:“西岸和加沙自治委员会会议,正在根据戴维营协议的精神继续举行。”
萨达特指出,埃及并不代表巴勒斯坦人讲话。他说:“根据戴维营协议,埃及没有而且也不会代表别人讲话。埃及代表团正在做的是,为巴勒斯坦人向自决过渡铺平道路。”
萨达特说,“埃及不会替巴勒斯坦人决定命运,只有巴勒斯坦人自己才能决定他们自己的命运。”
关于耶路撒冷问题,萨达特说,八亿穆斯林拒绝以色列对这个圣城行使主权。


第6版()
专栏:

苏联著名物理学家萨哈罗夫
再次抨击苏联对外政策
新华社北京一月二十九日电 莫斯科消息:因反对苏联入侵阿富汗而被苏联当局流放到高尔基城的苏联著名物理学家安·萨哈罗夫,昨天从他的流放地发表声明,再次抨击苏联的对外政策。
萨哈罗夫指出,当前国际局势的恶化是“苏联的行动造成的”。他指责苏联在别的国家扶植在它影响下的政权,在古巴驻扎战斗部队,并试图“破坏在中东和南部非洲实现和平的可能性”。他说,“这种危险的政策的高峰就是入侵阿富汗”。
他说,苏联当局把他流放到外地显然就是因为他公开斥责了对阿富汗的入侵。他认为,他的被捕和流放是一个信号,表明苏联当局要在国内放手展开一个镇压运动,同时“要在国际上搞进一步的冒险活动”。
萨哈罗夫的声明是由他的妻子从高尔基城带到莫斯科发表的。
据西方通讯社报道,萨哈罗夫在高尔基城的生活“处在警方的监视之下”,警方规定他“不准离开高尔基城”,而且“必须每隔十天向高尔基城当局作一次汇报”。


第6版()
专栏:

西哈努克亲王到几内亚访问
新华社科纳克里一月二十七日电 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和夫人应几内亚总统塞古·杜尔的邀请,昨天晚上到达这里,对几内亚人民革命共和国进行友好访问。
在机场上,西哈努克亲王和夫人受到杜尔总统和兰萨纳·贝阿沃吉总理等高级官员的热烈欢迎。
中国驻几内亚大使彭华以及一些国家的使节也到机场迎接。


第6版()
专栏:

美国增加国防预算对付日益增长的国际动乱
万斯和布朗重申美国支持波斯湾国家独立
据新华社华盛顿一月二十八日电 美国政府决定增加国防预算,加强长期防务计划,以“扭转与苏联集团在军事平衡方面的不利趋势”。
今天公布的美国一九八一财政年度的国防预算预计,一九八一财政年度美国的防务开支为一千四百二十七亿美元,比本财政年度增加了一百五十三亿美元。增加的拨款将主要用于加强常规部队,包括增加储备和提高空运、海运能力,以改善常规战争的战备工作。
这项国防预算还计划在一九八二到一九八五财政年度期间每年把美国的国防预算增加百分之五,一九八五财政年度的国防开支将达两千二百四十八亿美元。预算说,“为了扭转长期以来与苏联集团在军事平衡方面的不利趋势和对付日益增长的国际动乱,这一(增加国防费用的)持续努力是必要的”。
美国国防部长布朗在对新闻界阐述国防预算时说,由于苏联在过去二十年来不断增加它的军事力量并且表明它愿意在世界范围内使用它,这使美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布朗指出,六十年代初期,美国的防务开支比苏联多百分之三十,现在比苏联少百分之三十。“这一不利趋势的势头引起我们的关注,因为存在着苏联利用这一势头的前景”。
布朗说,“苏联对阿富汗的入侵是第一次直接在它的集团之外使用它的军事力量,加上过去十年来苏联海军力量的增长,这肯定意味着苏联越发愿意在世界范围使用它的力量。”
新华社北京一月二十九日电 华盛顿消息:美国国务卿万斯昨天在表示愿意同伊朗新当选的总统合作以解决人质问题时,再次重申美国支持伊朗和西南亚所有国家的独立。
万斯在接见美联社记者时说,伊朗所面临的威胁不仅仅是国内的,“而且来自他们的边界之外,这是苏联采取入侵阿富汗的行动造成的结果”。
他说,现在在阿富汗的苏联军队有八万多人,他们驻扎在巴基斯坦和伊朗的边界上,“无论是从可能煽动颠覆的角度看,还是从开进这两个邻国的角度看,都构成一种威胁”。
万斯还透露,关于美国使用波斯湾一些国家的军事基地的安排已接近完成。他表示,美国目前对苏联奉行的强硬方针将无限期地保持下去。
美国国防部长布朗昨天告诫人们不要低估美国可以迅速把地面部队运到波斯湾地区的能力。他说,假如那个地区的某个国家受到威胁,美国在几天之内就能够把地面部队派到那里去保卫这个国家。


第6版()
专栏:简明新闻

简明新闻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将在希设办事处
据希腊外交部一月二十八日晚宣布,希腊政府同意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雅典设立办事处。
苏任命马尔丘克为部长会议副主席
苏联科学院院士、数学家古·马尔丘克二十八日被任命为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兼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席,以接替六天前“应自己的要求”被解除职务的基里林。
马尔丘克今年五十四岁。苏共二十五大起为苏共中央候补委员。他一九四九年列宁格勒大学毕业。这以后一直在科学研究单位从事科研工作。一九六九年,他担任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副院长,一九七五年起任苏联科学院副院长、西伯利亚分院院长至今。
莱索托发行本国货币
最近莱索托正式发行本国货币。币名马卢蒂(莱索托境内的山名),币值和南非的兰特相等(目前一兰特相当于一点二美元)。
据宣布,莱索托将不退出南非货币联盟,兰特仍将是莱索托的合法货币。
巴拿马十二万工人罢工
巴拿马十二万工人二十八日举行四十八小时全国性罢工,要求取消歧视工人的九十五号法令并抗议提高生活必需品价格。
这次罢工已使全国百分之八十五的工业企业陷于瘫痪。首都巴拿马城和第二大城市科隆之间的铁路联系已经中断。科隆市所有的商店都停止营业。
英国一月份失业人数猛增
英国一月份失业人数比去年十二月份增加了十一万五千多人,总数已达一百四十七万多人,占劳动力的百分之六点一。
就业部的报告说,北爱尔兰、英格兰北部和苏格兰的失业情况最为严重。
(据新华社)


第6版()
专栏:短评

团结起来坚持战斗
一月二十七日,阿富汗六个反抗苏联侵略的穆斯林组织的领导人,在国外联合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成立“解放阿富汗伊斯兰联盟”,并决定在三月一日召开最高委员会会议,选举领导机构。这是阿富汗局势中的一个重大事态发展。
六个穆斯林组织领导人指出,“解放阿富汗伊斯兰联盟”的首要任务就是把苏联入侵者赶出去,使阿富汗成为真正的伊斯兰国家。这显然是全体阿富汗人民的共同意愿和当务之急。在这阿富汗国家和民族危亡之际,“解放阿富汗伊斯兰联盟”的成立对推动阿富汗人民反抗苏联侵略的斗争,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阿富汗同苏联相比是小国和弱国,但是英勇的阿富汗人民却是不可征服的。克里姆林宫原以为只要苏联大兵一到,小小的阿富汗便会屈膝投降,一切将按莫斯科所设计的蓝图行事。因此,当苏联入侵喀布尔的枪声一响,莫斯科就得意地说,从此“揭开了阿富汗历史的新篇章”。可是,他们没有料到,不是别人,恰恰是侵略者自己的言行,正在唤醒、教育和动员阿富汗人民起来同侵略者作殊死的斗争。不是别的,恰恰是入侵喀布尔的枪声,点燃了近六十五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反奴役、反占领的熊熊烈火。从此,阿富汗人民开始了他们历史上又一次反抗外来侵略、捍卫民族独立的战斗。从这个意义上讲,苏联的入侵的确“揭开了阿富汗历史的新篇章”。
阿富汗人民通过一个多月的斗争实践,逐渐认识到,只有团结起来才有力量;只有团结起来,形成一个拳头,共同对付入侵者,才能给敌人以致命的打击;也只有团结起来,拧成一股绳,才能挫败苏联分化瓦解、各个击破,最后消灭抵抗组织的罪恶图谋。这次“解放阿富汗伊斯兰联盟”的成立,就表明他们对于团结战斗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认识。如果他们能以此为开端,同更多的反侵略的抵抗组织团结一致,为祖国的独立、自由而并肩战斗,他们的前途就将是不可限量的。
阿富汗人民是不屈的人民,从一八三八年到一九一九年他们曾三次打败英国入侵者。今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苏联社会帝国主义想试一试阿富汗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意志,那就让他们领教领教团结战斗的阿富汗人民的铁拳滋味吧!


第6版()
专栏:新闻分析

从寻求缓和到面对挑战
——从卡特国情咨文看美国对苏政策的变化
方敏
美国总统卡特一月二十一日和二十三日相继向国会提出了一年一度的国情咨文,发表了国情讲话。同过去历届国情咨文不同的是,这次的咨文和讲话着重谈了对外政策问题,调子比起卡特政府历来的言论,也有不少引人注目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是:
——卡特在国情咨文和讲话中说,“八十年代是在动乱与变革中降临的,这是对我们利益和价值观念挑战的时代”,美国面临着“历史上最严重的挑战”;而三年前,他上台时却说,当今世界“同苏联发生冲突的威胁已不那么尖锐”,可以“建立一个真正人道的正义和和平的世界”。
——这次国情讲话的突出特点是只字未提“缓和”,而过去卡特曾说,“同苏联搞缓和是有益的”,美苏“有许多重要的共同利益”,可以建立起“越来越稳定的关系”。
——在这次国情咨文和国情讲话中,卡特决定增加军费,强调不惜“使用一切必要的手段,包括军事力量在内来打退进攻”,以保护美国的切身利益;过去他却希望“把武器竞赛的危险和费用减至最小限度”,并“利用我们在经济、技术和外交上的巨大优势来捍卫我们的利益,宣扬我们的价值观念”。
——这次卡特突出强调对于苏联的扩张侵略,“仅仅在口头上谴责是不够的”,必须使“侵略者付出沉重的代价”;而过去则主张“在减少紧张地区方面谋求苏联和其他国家的合作”,希望苏联在这方面“显示出克制精神”。
这一次的国情咨文和讲话,正象一些美国报刊指出的,反映了美国在对苏关系方面“采取的新的强硬立场”。卡特这种从寻求缓和到对苏联强硬的变化不是偶然的。
回顾一九七七年卡特政府上台之际,正值欧安会首脑会议刚开过不久,美苏两家正就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核武器条约进行新的交易,“缓和”的迷雾弥漫一时。苏联也乘机鼓吹要使“缓和物质化”,把缓和扩大到军事方面。在美国国内,由于各种经济和社会原因以及对苏联的战略意图捉摸不定,主张同苏搞“缓和”、“裁军”、“合作”的空气颇浓。索南费尔特主义的阴魂未散,总统第十号备忘录继而出笼。无非是想通过退让和承认苏联对东欧的控制来遏制苏联的扩张势头。当时甚至还流行一种看法,认为当今世界上“南北矛盾”大于“东西矛盾”,主张通过经济和政治手段,同苏“扩大合作面”、“缩小竞争面”,以此约束苏联。为换取苏联“克制态度”,卡特还主动放弃B—1战略轰炸机计划,推迟了MX机动洲际导弹研制。
但是,美国的自我克制,并没有赢得苏联的克制。苏联按照它谋求全球霸权的既定方针,在军事力量上持续增长,甚至赶上和超过美国。欧安会之后,缓和并没有“物质化”,倒是苏联加快了侵略、扩张的步伐。从安哥拉开始,前后在非洲之角、红海地区、波斯湾、印度支那、南亚、直至古巴,连续发动攻势,制造了一系列干涉和侵略的严重事件,甚至威胁到美国的家门口。对这种情况,卡特政府逐渐觉察到,除了在西欧军事对峙外,苏联在中东、波斯湾以至在美国近邻的所作所为,直接影响到西方的海上通道和石油生命线以及美国的安全。
与此同时,美国国内越来越多的人对卡特政府的对苏政策提出疑问,他们成立了“当前危险委员会”等组织,大声疾呼要人们注意苏联的军事扩张,掀起了一场有关对苏战略的大辩论。
应该说,美国政府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曾经作出过一些强硬姿态,提出过一些有力的措施。一九七八年,美国政府曾经对美国的防务战略进行过一次重新估计,同年卡特在韦克福雷斯特讲话中,声称美国“决不放弃防务责任”,要“同任何一个具有威胁性的大国竞争”。美国也同北约其他国家一起商定了长期防务计划,提出逐年实际增加军费百分之三,并在去年十二月决定在西欧实现战区核武器现代化;同时美国还决定筹建一支“快速部署部队”以应付中东、波斯湾地区可能发生的突发危机。但是人们也看到,美国政府在这段时间里往往是说得多做得少,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又常常受到各方面的牵制,经常犹豫不定。另一方面,人们还看到,美国对苏联威胁的估计仍然不足,对于苏联的对外扩张和干涉,反应较弱,无甚作为。在不少地方仍把希望寄托在同苏联谈判之上。正如外报所说,虽说美苏关系是既合作又竞争,但在过去两年多来,“其重点是在合作方面”,“在维也纳最高级会议上签订第二阶段核条约着重表明了这一点”。
然而,事态的发展又一次冲击美国的对苏政策。在七十年代末的最后几个月,苏联驻军古巴的“危机”、美伊危机、苏联入侵阿富汗的严重挑战,接踵而来。这不仅危及美国的重大切身利益,而且在美国国内也产生了剧烈的反响。美国公众舆论要求对外采取坚定政策,抗衡苏联扩张。
阿富汗事件使某些人对“缓和”的幻想破灭了。这对美国当权人物也是一服清醒剂。连卡特本人也承认,“苏联的入侵行动使我对苏联最终目标的看法产生了非常急剧的变化”;这三年,他“完全受了苏联欺骗”。卡特在国情咨文和讲话中调子的变化,说明了美国过去搞的对苏姑息、迁就,企图换取苏联让步、克制的想法,完全是一厢情愿。在苏联步步进逼面前,美国要维护它的切身利益,在世界上发挥作用,再也不能无所作为了。《纽约邮报》指出,卡特咨文的“基本语调明确无误地反映了本国的普遍情绪”,这同总统以前的“缓和姿态是截然不同的”,总统“已学懂了为实现和解而过分忍让的危险”。卡特的国情咨文和讲话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作出的。
当然,人们也注意到,卡特这一次的国情咨文和国情讲话虽然有不少变化,但也仍然有沿袭过去的一面。他在谈到第二阶段战略核武器条约时,还是采用一贯的说法。他说,遵守条约规定的限制“将是符合我们(美苏)两国的最大利益”。虽然他已推迟了国会就此条约的辩论,但他又说,美国“不会放弃”控制核武器的“努力”。
今后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美国政策会如何演变,还有待观察。但是,从这次国情咨文和国情讲话来说,经过阿富汗事件之后,美国感到需要“亡羊补牢”,这是比较明显的。


第6版()
专栏:

阿富汗游击队活跃在农村和山区
据新华社北京一月二十九日电 据外国通讯社和报刊报道,阿富汗游击队在各地部族人民的支持和帮助下,活跃在广大农村和山区,不断袭击苏联侵略者。
据报道,目前,苏联侵略军虽然占领了阿富汗的重要城镇,并加强对战略公路的控制,但并不能阻止阿富汗游击队和部族人民结合在一起,不断切断公路运输线,狙击苏联侵略军。在东北部的巴达赫尚、昆都士和塔哈尔等地,游击队和部族人民一起抗击苏联占领军。最近,他们在北部的谢里夫城镇附近,对正在举行“公共活动”的苏联士兵进行突然袭击,打死、打伤和俘虏了几十名侵略军。在东部和东南部的帕克蒂亚、贾拉拉巴德和库纳尔等地,游击队经常进行小规模出击,“打了就跑”、特别是在夜间扰袭苏军,并在公路沿线上袭击苏军车辆。在南部的坎大哈和西部的赫拉特地区,游击队也很活跃。他们在公路上挖沟,阻击苏军坦克,还采取奇袭的办法打击苏军。据报道,阿富汗游击队在各地部族的支持下已发展到数万人,其中仅仅是阿富汗北部的一个哈扎拉族就有上万名子弟参加了游击队。
据日本《读卖新闻》记者山口勉发自阿富汗西北部游击队基地的报道,阿富汗游击队员“在严寒的高原上啃着硬面包,喝着红茶,凭着少量的武器,一直在向大举入侵的苏军发起攻击”。山口勉同这支游击队一起生活了三天。他报道说,游击队武器很差,有砍刀、手枪,最好的不过是自动步枪,而且缺少粮食,但是,游击队员们一直坚持斗争,控制着远离公路的山区,并多次袭击顺公路南下的苏军,有一次还把这条公路封锁了两天。报道还说,游击队得到了村民的支持,他们把山里捉到的野山羊送给游击队。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记者乔纳森·奎特尼报道,苏军显然已放弃了试图控制农村的努力,至少目前是如此。他们小心谨慎,不敢离开公路。报道说,“记者走进离开公路不远的小村庄,就受到反政府同情者的护送,并受到热情接待。”奎特尼一月二十五日的另一篇报道说,他曾在阿富汗周游了两周,在他所到的乡村里,“青年人都盼望当游击队员。有一位毛拉(伊斯兰教的神职人员)说要同入侵者战斗到流尽最后一滴血。”报道说,在阿富汗乡村几乎人人有枪,而且由于阿富汗士兵不断开小差,又有大批武器落到游击队手中。


第6版()
专栏:

阿富汗游击队英勇作战,缴获一辆苏联侵略军的坦克。


第6版()
专栏:新闻人物

伊朗新总统巴尼萨德尔
一月二十五日当选为伊朗总统的阿布·哈桑·巴尼萨德尔,现年四十七岁,一九三三年三月二十三日生于伊朗西部哈马丹市的一个伊斯兰教徒的家庭里。
巴尼萨德尔早年学社会学与经济学。在法国获得了博士学位。他是激进的学生,两次被关进监狱。后来,他逃往巴黎,在那里继续进行他的经济学研究。他在流亡生活中曾主编过一份名为《自由伊朗》的波斯文报纸。
巴尼萨德尔是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的追随者。他是伊朗革命委员会的成员,并被任命为新伊斯兰政权的经济顾问,对伊朗的经济现状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一九七九年十一月四日伊美危机发生后不久,巴尼萨德尔被任命为代理外交部长。他由于不完全赞成霍梅尼和伊朗其他领导人拒绝同美国谈判的政策,而于去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辞去了外长职务,担任经济和财政部长。
这次大选后,巴尼萨德尔在接见路透社记者时曾表示,“他的优先考虑之一将是结束伊美关系的危机”,要“设法以一种能维护伊朗的要求和独立的方式来结束美国人和我们之间的这个问题。”他强烈谴责苏联对阿富汗的武装入侵,并表示伊朗“将千方百计地援助阿富汗人民,其中包括军事援助”。  (顾玉清)


第6版()
专栏:

苏联情报舰两月来一直在霍尔木兹海峡活动
据新华社北京一月二十九日电 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苏联一艘名为“塔曼号”的军舰,去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以来,一直停泊在霍尔木兹海峡东端的主航道中间,“监视波斯湾南来北往的情况”。
报道说,“当阿曼空军的一架直升飞机载着记者,在安全和最低限度的礼貌许可下,围绕着这艘军舰低飞时,可以看到穿着夏季服装的苏联海军水兵,站在各种操作面上,有些还手持冲锋枪,板着脸目不转睛地盯着我们的飞机。”
报道援引对“塔曼号”每天进行两次例行检查的阿曼炮舰“圣战者号”舰长布鲁克斯中尉的话说:“那艘船上全是监听人员”,“‘塔曼号’监视通过海峡的所有船只,监听船只和各国之间的无线电联系。”
“从这艘苏联舰只上高耸的装置判断,这些军官中有人认为,舰上这些装备是用来追踪潜艇,并可能为潜艇提供导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