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9月16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国际随笔

加勒比海的一团疑云
司马达
隐藏在古巴国土上已达数年之久的一旅苏联军队,最近忽然被美国情报机构侦察出来,把秘密公诸于众了。
这一重要的发现,象一枚强力的炸弹,投进了本来就不平静的美国政界和美苏关系的漩涡之中,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卡特总统指出,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事件”,美国对“这种现状是不能接受的”。美国国务卿万斯也声明说:这是影响美苏关系的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华盛顿必须弄清楚苏军驻在古巴的“目的和意图”。
尽管美国当局认为,古巴的苏联驻军并非“战斗部队”,也“没有进攻美国的武器”,可是,在西半球的土地上,特别是在美国的大门口第一次出现一支为数两三千人的苏联军队,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都是非同小可的事情。这种事态,不能不引起美国朝野人士一连串的怀疑和问题:
美国情报机构多年来一直在对古巴进行侦察,为什么直到今天才发现这支部队?它的情报能力靠得住吗?
这件意外之事,对于美苏关系,特别是对于即将提交美国参议院审批的美苏限制战略武器条约,会产生什么影响?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美国对此会采取什么对策,那曾经轰动一时的一九六二年古巴导弹危机会不会重演呢?
关于苏联部队驻在古巴的意图,有着各种各样的猜测:有的认为,这支部队是用来“顶替”古巴军队的,好让后者腾出人来派到非洲、中近东去充当打手;
或者,这是为了通过与古巴军队的联合演习,来提高后者的素质;
也许,莫斯科准备要向动乱的中美洲地区作进一步的军事渗透;
更有甚者,克里姆林宫出此一招,是想摸一摸白宫的底:我把军队派到你的眉梢下来了,看你怎么办?
不管用意何在,情况怎样,反正有一点是肯定的:来者不善,善者不来。世人又一次清楚地看到,莫斯科对华盛顿的手法是:“明修栈道”搞缓和,“暗渡陈仓”来扩张。虽然未必意在进攻,却何妨以此当作一笔筹码,起个讨价还价的作用。难怪共和党参议员贝克要说:“我认为俄国人是在蔑视我们(美国)”,苏联驻军古巴是“考验卡特政府的一系列挑衅之一”。
华盛顿除了感到受骗和盛怒之外,会出以何策呢?据说,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在白宫举行了历时九十分钟的讨论之后,已“就在苏联驻军状况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采取什么行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还有消息说,美国国务院的负责人已经暗示,只要苏联取消那支部队的“作战性能”,或者至少对其驻军目的“作一些说明”,它们驻在古巴就“成为可以接受的事”了。打个比方来说,这好象是在家门口发现一个持刀的人,不是要他首先扔掉行凶的刀子,而是只要他承认这把刀子并非用来对付房主就行了。
要是把今天的事情拿来同一九六二年的加勒比危机相比,人们将会发现,对于苏联部队来说,这是一场来而复去,去而复来的把戏。
当年的美国总统肯尼迪,在发现苏联导弹部队运进古巴之后,就坚决要求赫鲁晓夫停止“轻率的和挑衅性的威胁”。他断然下令美国海军在加勒比海面采取“隔离”措施,登上苏联船只进行检查,迫使克里姆林宫知难而退,从古巴撤出了导弹部队。本来气壮如牛的赫鲁晓夫,在美国压力下变得胆小如鼠,最后慌张得来不及盖上苏联的官印,就急急忙忙派人把同意撤兵的亲笔信,送到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去向华盛顿求饶。用当时美国国务卿腊斯克的话来说,美苏两家在加勒比事件中的对抗,好比两个人“眼珠对着眼珠”看谁先眨眼,而结果是美国“对面那个家伙”先眨了眼,认输了。
现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布热津斯基博士,在一九七三年出版的一本题为《下阶段的美国对外政策》的外交论文集里,对于十多年前的加勒比危机,也曾作过一番深入的回顾与分析。他认为:“当时美国战略力量方面的优势并非决定性的因素,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是美国在加勒比海地区常规力量方面的优势,再加上美国同莫斯科办交涉时坚定态度和外交手腕的结合。”布热津斯基当时还预计到,将来“如果美国优柔寡断”的话,苏联就会“情不自禁地利用它的实力,先是在其毗邻地区伸手,然后向更远的地区伸手。”
现在如何呢?不幸而言中!
华盛顿的这个对手,不但把手伸到了非洲之角、红海、波斯湾、印度洋,而且相隔万里之遥,一直伸到离美国近在咫尺的地方来了。看来,苏联部队之所以敢于去而复来,也许是莫斯科已料到了今天的白宫不再象当年那么强硬了。这一回,既然华盛顿事先就打了无意迫使苏军撤出古巴的招呼,莫斯科也就用不着为那两三千人部队的去处担忧。他们有的是时间来草拟一份从容答复白宫的公函,既毋须害怕着急得连官印也来不及盖,更用不着象上回那样先眨眼了。这也许就是人们透过加勒比海这团疑云,看到的最意味深长的变化吧!


第6版()
专栏:

带雷声的水——记维多利亚大瀑布
刘厚明
七月,一个晴朗的早晨。我们中国青年代表团一行五人,从赞比亚首都卢萨卡飞往南部边界的“旅游之都”利文斯敦,去观赏维多利亚大瀑布。
个把小时后,当飞机倾斜着穿过薄薄的云层,渐渐降落的时候,从舷窗望下去,只见赞比西河如一条银带,蜿蜒在辽阔的碧野之上;在那河流的尽头,升腾起一股蔚蓝色的云烟。陪同我们的主人说:“那就是大瀑布的水雾了。”
好客的主人很了解我们的心情,出了机场便和我们同乘一部旅游车,直趋大瀑布。车子在平坦的柏油路上疾驰,不多一会儿,就听到一种沉雷般的声响,好象发自地层深处;而且愈近愈响,初而淹没了枝头鸟儿的鸣唱,继而淹没了汽车的马达声……大瀑布的“雷鸣”终于充满了天地之间,震撼着整个景色幽美的“旅游之都”。
下了车子,我们沿着一条湿漉漉的石砌曲径,穿过一座雾气缭绕的树林,大家都不由自主地收住脚步——大瀑布近在咫尺,蓦地出现在我们面前!它宽达一千七百米,高达一百六十米,从石床上直泻而下,宛如洪波决口,大海倒悬!它闪动着银光,泻进深不见底的沟壑,于是沟壑里万雷齐鸣,雪浪翻滚,水雾腾涌;更有那嶙峋怪石激扬起水花,宛如一束束晶莹的珍珠抛上天空,又洒落下来,使旅游者周身淋湿,也使那崖上树木洗得一尘不染,青葱葱生机勃勃……
维多利亚大瀑布的美,是令人惊心动魄的奇美,是激人精神奋发的壮美!
赞比西河发源于赞比亚西北部,全长两千五百六十公里,是非洲第四条大河;在赞境的长度为一千五百二十公里,流经四分之三国土。它在微缓起伏的原野上悠然流淌,流到南部遇到许多大大小小的岛屿,河面逐渐展宽;到了利文斯敦附近,突然碰到一个大断层,宽阔的河面猛地跌下壁立的石崖,形成了这瀑布奇观。
维多利亚大瀑布是十九世纪中叶由英国传教士利文斯敦以其女王的名字重新命名的。但人们更喜欢它原来的当地洛兹语名称“莫希澳图尼亚”,即“带雷声的水”。我觉得,这个名字不仅符合原名本意,也更自然、更贴切。
我们沿着那条石径继续前行,太阳升高了,有人惊喜地喊了一声:“彩虹!”大家立刻跳下石径,钻出树行,举目望去。但见一道彩虹从水雾蒙蒙的深壑中拔出,在天际画个圆弧,又落入深壑;它七色分明,灿然夺目,仿佛一座巨大的彩色拱门,矗立在你的面前,似乎只要往前走上十几步,就可穿“门”而入。
虹是阳光透过水雾的折射而形成的,“雨后复斜阳”常见彩练当空。但是,所谓“东虹轰隆西虹雨”的民谚,在这里不适用了。这里有阳光照射,便有彩虹,和下不下雨无关,因为一年四季、每日每时,大瀑布都制造着弥天水雾,永不消散。
望着奇美诱人的双虹,人们往往神思遨游。陪同我们游览的主人,说起了一个民间传说:“过去,因为人们没有科学知识,又不能透过浓雾,观察瀑布的水跌进深谷后流向何方,便传说谷底有一条巨蟒,日夜吞饮,把所有的水都饮入腹中;谷中水雾是巨蟒呼出来的,隆隆雷鸣是它的鼻息之声……”他笑了笑,又满怀自豪地说:“其实,谷底洪流顺着这沟壑奔腾而下,重又汇入赞比西河,向东北而后又折向东南,经莫桑比克流入印度洋。我们利用赞比西河丰富的水利资源,修建了包括瀑布附近的维多利亚水电站在内的数座水电站,连同其它电站所发出的电,不仅能满足国内需要,每年还可以出口二十多亿度!”他指着大瀑布,风趣地说:“它不是什么巨蟒的饮料,它是母亲的乳汁,养育着共和国的成长,不断供给共和国前进的动力……”
大家边谈边走,那条石径渐渐与对面的大瀑布岔开,把我们引到一条纵谷面前。纵谷之上,有一座小铁桥飞架在对峙的悬崖上,两米来宽,三十多米长,两旁有栏杆。这,就是有名的“刀刃桥”。
“走过去吗?”主人善意地征询我们的意见。
我们知道,他的询问不仅是指刀刃桥的险势令人望而生畏,而且是指通过这座桥,就接近赞比亚的边界线,那边就是尚在白人种族主义统治下的罗得西亚——黑非洲的“白色敌占区”了!
我们向他会心一笑,说道:“走过去!”
于是,在主人的带领下,我们踏上了那座小铁桥。走到小铁桥中间,我怀着一种难得再见的好奇心理,抹了把脸,向桥下瞥了一眼,心头不禁一阵寒颤——桥下雪浪滔滔,喷云吐雾,奔腾咆哮似要吞没周围的一切,我仿佛感到两边壁立的石崖也为之抖颤了……
过了刀刃桥,大家都松了一口气,掏出手绢擦着满头满脸的水和汗。趁这功夫,主人又向我们讲了一个民间传说——
据当地的老人们说,过去在这谷底,有一群美丽善良的女孩子终日敲击着非洲鼓,于是就有了那昼夜不息的雷声;她们身穿七色彩衣,被大瀑布的银光映上蓝天,于是就有了一道道绚丽的彩虹;她们一边击鼓一边跳舞,欢乐的舞步溅起水花,于是就有了珍珠雨、蒙蒙雾……那么,后来她们到哪里去了呢?如果你这样问,老人们就回答说:后来,白人来了,把那群美丽善良的姑娘赶跑了,至今不知她们身在何方……
这优美传说的悲剧结尾,引人深思。大家都沉默了,沉默着走到了两国分界线前。
至此,我们只观赏了大瀑布的一半,另一半在罗得西亚境内,要看全貌是不可能了。我们停足眺望,那片白人种族主义者控制下的土地和树木、屋舍,历历在目;大瀑布却隐没在浓雾之中,唯有那沉雄的雷声还在耳畔震响。我想:当南部非洲人民在战鼓声中,取得解放斗争的彻底胜利之日,那群美丽善良的姑娘,就会飘然而归,来参加欢乐的庆典吧……


第6版()
专栏:

泰姬陵
——世界七大建筑之一
王镛
在印度阿格拉城郊的叶木那河南岸,有一座洁白如雪的泰姬陵。她那倒映在澄碧池水里的皎洁身影,好象一朵雪白的荷花,凌波亭亭玉立。
那花木掩映下的无数个喷泉,正倾诉着莫卧儿王朝时代的传说……
慕玛泰姬·玛哈尔,是印度莫卧儿王朝第五代帝王沙杰罕宠爱的王后。一六三一年,玛哈尔陪同沙杰罕出巡时,死于布尔汉普尔,享年三十八岁。据说她临终前曾请求沙杰罕为她修建一座世界上空前壮丽的陵墓。沙杰罕遵照她的遗愿,为她修建陵墓。这座陵墓便因慕玛泰姬·玛哈尔的封号而得名,亦简称泰姬。
泰姬陵,这座埋葬着帝王和后妃之间爱情的陵墓,实际上是莫卧儿王朝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泰姬陵筹建期间,来自全印度、波斯、中亚细亚等地的建筑师,拟定了许多设计方案,而确定最后设计方案的名誉,归于土耳其建筑师乌斯塔德·伊萨等人。施工期间,每天雇用二万多名工人,也是来自全印度、波斯、中亚细亚等地的土木建筑工、圆顶装修工、石匠、镶嵌匠和书法家。泰姬陵的主体建筑从一六三二年动工,至一六四八年完工。如果算上附属建筑,费时共约二十二年。泰姬陵的建设者千辛万苦,把深山璞玉雕琢成这件艺术珍品。而今,泰姬陵被誉为印度的象征和骄傲,与埃及金字塔、中国万里长城、巴比伦空中花园、罗马大斗兽场、亚历山大墓和圣索菲亚教堂,并称为世界七大建筑奇迹。
泰姬陵以她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艺术魅力,赢得了世界声誉。泰姬陵是伊斯兰教建筑艺术中卓然特立的姣姣者。从德里苏丹国时代开始,伊斯兰教的建筑艺术便传入印度。莫卧儿王朝时代,波斯的影响盛极一时。泰姬陵显然深受波斯设拉子建筑风格的影响,而又有所变化和创新。
整个泰姬陵建筑群,对称工稳,结构严谨。这组建筑群外观宏伟,占有一块长方形面积,东西长约五百八十米,南北宽约三百零五米,围以红砂石围墙。陵园中央是一座白色大理石的正方形台基,每边长约九十五米,高约七米。台基之上是一座白色大理石的圆顶寝宫,寝宫底面积亦呈正方形,每边长约五十七米,四角墙壁略凹。寝宫连同台基高约七十四米。寝宫四壁各有一座三角拱腹的拱门,拱门旁侧,另有二十四座小拱门,每角六座,分双层排列。寝宫正上方有一面鼓状石座,承托着一个优雅匀称的圆顶。圆顶直径约十七米,顶端是一座金属小尖塔。寝宫屋脊周围有四座小圆顶凉亭,分布四角,环绕着中央的圆顶。台基四角耸立着四座白色大理石的三层尖塔。每座尖塔都高约四十二米,在塔顶可以俯瞰阿格拉全城。这种尖塔俗称叫拜楼,原是阿訇呼叫伊斯兰教信徒们向麦加圣地方向朝拜的塔楼,是伊斯兰教建筑特有的标志。上述主体建筑——台基、圆顶寝宫和四座尖塔,都前后左右一一对称;陵园东西两侧的附属建筑——两座红砂石的清真寺翼殿,也是彼此对称相应的。陵园前面的正方形花园,被中间一条缎带般的水池和两旁数条石径,切割成整整齐齐的花圃。花园正南方还有一座巍峨的红砂石墓门。所有这些对称形式,节奏明快,旋律优美,组成了一支音调庄严和谐而又充满了幽情的乐曲。
泰姬陵的主体建筑具有几何图形的美。那台基的正方形,穹窿的圆形,墙壁的立视平面,门洞的三角拱形,和尖塔笔直的圆柱形,配合得十分巧妙。泰姬陵圆形的穹窿打破了正方形台基的单调,拱形的门洞又突破了平面墙壁的板滞,而台基四角四座直立的尖塔,则分散了圆形穹窿突兀凌空的压重感,增加了整个画面的丰满、均衡和协调。这些几何图形,把直线之美和曲线之美,单纯之美和错综之美,匀齐之美和参差之美,巧妙地揉合在一起了。
泰姬陵与一般的伊斯兰教砖石建筑相比,风格独具。沙杰罕朝代广泛采用大理石建筑宫殿和陵墓。泰姬陵的主要建筑材料——白色大理石,是从印度拉贾斯坦的马克拉纳采集运来的。这种纯白的大理石,色泽明丽,质地坚固,富有明净流丽、典雅圣洁的美感,在阳光照射下,泰姬陵就象雪山冰峰一样银辉耀眼。陵墓两侧那两座清真寺翼殿,基本是用阿格拉当地的红砂石筑成的,仅以大理石碎块点缀装潢。这两座红砂石的附属建筑,烘托着白色大理石的主体建筑,色彩对比鲜明,相映成趣。可惜,由于年长日久,受到工业和城市废气废烟的污染,如今的泰姬陵已经丧失了原有的洁白外表了。
泰姬陵与传统的印度教神庙建筑相比,风格迥异。如果说印度教神庙是古朴浑厚、雕饰繁丽的石刻,泰姬陵则是鲜润晶莹、镂刻精美的玉雕。不过,泰姬陵也吸收了印度教建筑艺术的某些优点,尤其在装饰的豪华富丽方面,体现了伊斯兰教建筑艺术与印度教建筑艺术的完美融合。
泰姬陵的装饰非常华丽细致,但不流于绮靡。在圆顶寝宫的拱门上,铭刻着《古兰经》的经文,镶嵌着贵重宝石的装饰性花边。走进拱门,犹如打开了金饰玉镶的宝奁,琳琅满目,光彩照人。寝宫内部呈八角形,共分五间宫室。中央一间大的宫室,由辐射状通路联接着其余四间宫室。宫室的门扉窗棂,都是白色大理石透雕的,筛进了外面的天然光线,室内明亮有如一座灯烛荧荧的圣殿。门扉窗棂上透雕的藤蔓花卉图案,以黄金作梗,翡翠为叶,红绿宝石、水晶、玛瑙等镶花。花纹制工精细,连小叶子的叶脉都清晰可辨。中间一扇门扉窗棂,雕刻得最为精美。据印度导游者介绍,这是出自中国能工巧匠的精湛技艺。透过这扇灿若锦绣的门扉窗棂,可以窥见中印艺术交流之一斑。
中央宫室里最珍贵的一件工艺品,是一扇八角形的白色大理石透雕屏风。屏风上镶嵌着繁星般闪烁着奇光异彩的宝石。这扇屏风是在泰姬陵主体建筑完工之后雕制的,据说花费了十年时间。这扇屏风安放在一个墓穴下的慕玛泰姬·玛哈尔和沙杰罕的石棺旁。石棺上也布满了彩色宝石和浮雕。
一六五八年,沙杰罕的三子奥朗则布篡夺王位,把沙杰罕囚禁在阿格拉红堡里达八年之久。晚境凄凉的沙杰罕,日夜含泪凝望镶嵌在红堡走廊柱子上的一块反映出泰姬陵整个形影的水晶,郁郁而死。死后他便被附葬在泰姬陵内。今天的游客,登临阿格拉城堡,眺望泰姬陵,已没有沙杰罕的感伤情调,而只有对莫卧儿王朝劳动人民创造的不朽艺术杰作的欣赏和赞叹。(附图片)
印度泰姬陵


第6版()
专栏:

窗下的脚步声 方成画


第6版()
专栏:

海的女儿
李宜华
哥本哈根是世界旅游佳地之一,具有独特的北欧风光。游客到此,一般都要看四个地方:“海的女儿”的铜像所在地、蒂伏里娱乐场、女王玛格丽特二世的寓所和只限行人入内的繁华商店区。而“海的女儿”又是这四个“必看”中的必看之地。
从哥本哈根的海滨公园观赏大海是一种美的享受。远处,海天一色,一片湛蓝;近处,三两海鸥轻巧地掠过海面又飞向天空。和风吹拂着安谧平静的大海。在公园旁的近岸海滩上,有一个少女高高坐在一块大石头上,她的神情和海一样宁静。再走近几步,仔细端详,只见她脸上略带几分羞怯,眉宇之间稍有几分忧郁。她披着一头美丽的长发,有着一双深情的眸子。无论晴天、雨天,她总是凝视着大海,沉思遐想;又仿佛是在等待着她的王子远航归来。她就是安徒生笔下的“海的女儿”,人们也叫她“美人鱼”。她的故事打动了许许多多人的心。因此,人们不见到她是不愿离开哥本哈根的。丹麦艺术家爱德华德·艾里克森根据安徒生的童话“海的女儿”雕铸了这座铜像。“海的女儿”有一段罗曼蒂克的故事:小人鱼为了追求进入高级生命的境界,不惜忍受巨大痛苦,脱去鱼形,换来人形。她爱上了一个王子,希望赢得王子的爱情来获得人类的灵魂。王子虽然也爱小人鱼,但最后却和人间的女子结了婚,小人鱼的希望破灭了。巫婆告诉她,只要杀死王子,当王子的血流到她的腿上,就可以恢复鱼形,回到海底,重新过着无忧无虑的海的女儿的生活。但她没有这样做,相反,自己投入海里,化为泡沫。
丹麦人民敬佩小人鱼的牺牲精神和高尚情操。为了使她永垂不朽,他们精心制作了一座“海的女儿”的铜像,把它竖立在首都哥本哈根的入口处。它是丹麦的一件著名艺术品。美人鱼的形象就象巴黎的铁塔、罗马的教堂、伦敦的铁桥一样,被看作是丹麦国家的标志。来到这里的游客,为了保持对美人鱼的美好回忆,除了和她留影外,总要买点带有她的形象的纪念品回去。据说,曾有一个美国人愿出高价买下铜像,但是这种贪婪的表示立即遭到了拒绝。丹麦人民怎能舍得“海的女儿”远离故乡?
然而,一九六四年四月的一个漆黑夜晚,祸从天降。一个凶残的“刽子手”竟然用钢锯把她的头部锯下盗走,至今下落不明。幸好当时作者还健在,又及时按原型重铸了一个头像。
哥本哈根,这个十一世纪的小渔村,如今已成为欧洲的重港和海陆空交通枢纽之一。每年,往来于波罗的海和北海的千百艘油船、货船、客轮在“海的女儿”的视线下往来穿行。丹麦,“海的女儿”的故乡已经由一个农业国发展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附图片)


第6版()
专栏:

珍贵的南美骆马
在红白两色相间的秘鲁国旗中央,镶嵌着一个端庄绚丽的图案。图案的一角,伫立着一头淡褐色的南美骆马。在蓝天的衬映下,它显得格外优雅娇健。骆马被视为“秘鲁民族的象征之一”,不是没有缘由的。
多山之国秘鲁是骆马的故乡之一。骆马是骆驼科美洲驼属的野生动物,性喜高寒,似鹿而小,生活在四、五千米的高原地带,以青草、树叶为食。巍峨绵亘的秘鲁安第斯山区是它们的栖息地。据史籍记载,骆马同印第安人民早已发生了密切联系,古印第安人以骆马毛作为最好的纳贡品。到十六世纪上半叶,秘鲁共有一百五十万头骆马。
秘鲁是当前拥有骆马最多的国家。由于对这种野生动物没有积极保护,加之新老殖民主义者和偷猎者的滥肆捕杀,骆马的数量逐渐减少。现在整个南美大陆仅剩下五万头骆马,分布于秘鲁、厄瓜多尔和玻利维亚三国,其中百分之八十在秘鲁。因此,骆马成为秘鲁特有的珍贵动物。
对于秘鲁国家和人民来说,骆马还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骆马身高虽只有七十到九十厘米,体重不超过三十五公斤,但纷披一身柔滑细软的绒毛,毛长四至八厘米,一头骆马每年可剪毛零点二到零点五公斤。这种毛色泽鲜丽、纤维坚韧,被推崇为兽毛中的姣姣者。秘鲁历来是这种被称为“拉拉毛”的垄断者,每年可从出口骆马毛中赢得大笔外汇收入。
然而,长期以来骆马的处境越来越坏。在山区大量饲养牛、羊、美洲驼和羊驼等家畜以后,寻觅不到充足牧草而又温顺机警的骆马便相继逃遁到秘鲁南部的潘帕斯地区。由于不适应新的环境,骆马群中疫病蔓延,死亡严重,面临着绝种的危险。
骆马的危险处境引起了秘鲁政府和人民的重视。“保护骆马”已成为秘鲁报刊经常谈论的一个问题。有关学者还连续举办了“保护骆马”的专题讨论会。最近,秘鲁政府作出了重新安置骆马的决定,拟定了让流落在南方的骆马重返安第斯山故园的计划。今年七月间,在山区广大农民的协同行动下,首批还乡的一千四百三十三头骆马已由潘帕斯地区返归地处安第斯山区的万卡维利卡省和胡宁省。
(虎生)


第6版()
专栏:

泰国的哑剧和舞蹈
泰王国是历史悠久的佛教国家。在这个“白象之邦”的美丽国土上,你无论走到哪里,金碧辉煌、尖角高耸的庙宇、佛塔,满眼可见。那古寺殿堂、那佛尊、石雕和绘画,无不是泰国文化艺术的宝贵结晶。此次泰国文化团的艺术家们来我国表演的舞蹈和哑剧,正是这古老国家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精湛的艺术,既是绵绵不断的昭披耶文化的硕果,同时也具有鲜明的、东方的、佛教古国的文化特色。
哑剧,是泰国一种历史久远的艺术形式。它由多种艺术形式综合而成。最初,表演者脸上画有花纹;在内容与情节上,分为以舞刀枪相互格斗、有情节和近似皮影的两类。后来将二者结合起来,并把皮影、武术和宫内舞蹈熔为一炉。这种艺术形式中,一般在一个剧内,有四种角色:主要男演员、主要女演员、魔鬼和猴。他们分别完成不同的表演,彼此间有严格、细致的分工与要求。由于演员戴着假面不能说话,故内容除用有规律的手势、手形和动作表示外,多以站在乐队前伴唱的演员吟唱叙说。乐队由打击乐器弦乐器组合而成。
泰国既有古典宫廷舞蹈,也有流传于各族的民间舞蹈。古典舞又有“宫内”与“宫外”之别。宫内舞强调舞姿的优美典雅与细腻韵味,具有严格的规范与程式;后者与前者的表演方法与造型标准也不相同。在内容上,宫内舞无滑稽场面,宫外舞就比较自由风趣,其特点在于取乐。前者演出对象是国王及宫廷,后者则以老百姓为主要观众。泰国古典舞演员,一般要经过八、九年以至十余年的严格训练,才可毕业,在训练中,由低到高逐步成熟。在这一点上与我国培养京剧演员,颇有近似处。
泰国的民间舞,也异常丰富。各少数民族的舞蹈更独具特色。每逢佳节喜庆的日子,男男女女,便走出家门,敲起象角鼓,跳起“特腾”舞;男女放歌、翩翩舞“南旺”。在河滨的渔民,也身背渔篓,跳起欢快的“捕鱼”舞……
(郭保卫)(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