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9月10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莫斯科赖帐的手法
新华社记者述评
美国参议院外委会主席弗兰克·丘奇八月三十日揭露苏联在离美国只有九十英里的古巴岛上驻有两千到三千人的战斗部队以后,苏联塔斯社沉默了好几天。到了九月三日,这家官方通讯社才跳出来进行抵赖,并且以攻为守,讽刺丘奇是害了“令人惊奇的远视眼”,故意散布“投机性的谣言”。
但是,美国国务卿万斯五日就苏联在古巴驻军事件举行记者招待会,发表了声明。塔斯社的廉价辟谣破产了。紧接着,美国总统卡特六日发表声明,指出苏联的一个战斗旅驻在古巴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这种状况是美国所不能接受的。与此同时,美国的一些参议员已经建议,在苏联驻军古巴的问题解决之前,推迟参院关于批准同苏联达成的限制核武器条约的辩论。
这件事在美国可以说是掀起了轩然大波,朝野人士,新闻传播工具,无不议论纷纷。可是克里姆林宫的领导人们,对此却噤若寒蝉,直到今天,他们一言未发。莫斯科的进退两难是可以想象到的;若继续采取“不承认”式的“鸵鸟政策”,未免太蠢;若老老实实接受了所揭发的事实,岂不等于承认自己过去在说谎!更使莫斯科担忧的是,这件事弄不好会影响勃列日涅夫苦心经营的第二阶段美苏限制战略武器条约获得美国参院的批准。
怎么办?看样子苏联领导人正在绞尽脑汁寻找掩人耳目的对策。对苏联在古巴驻军矢口否认或保持沉默,这是二而为一的赖帐手法。当这两者都混不下去的时候,苏联又通过驻美人士放风说,驻古的苏联作战部队“是顾问,不是作战部队”,这是转弯抹角的又一种抵赖手法。但是对于明明是配有四十辆坦克和火炮营的这支作战部队,这种掩耳盗铃的说法又骗得了谁呢?于是一计不成,再生一计。《消息报》九月七日在题为《危险的积极性》一文中指责美国在国外驻有大量军队,并且把军事基地“部署在通向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要道上”。这篇文章虽然没有直接联系苏联在古巴驻军问题,但明眼人一看即知,苏联在事实面前难以招架时,又玩起它倒打一耙的拿手好戏。同一天,塔斯社报道苏联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在伊热夫斯克市授勋大会上发表的讲话说,“把兄弟军队联合在一起的战斗友谊的纽带将一年比一年强。”《消息报》评论和塔斯社报道这两篇看起来不相干的东西却顺理成章地透露了一点苏联的真意。这无非是想说明:我苏联将战斗部队放在你美国的大门口——古巴岛上,是应该的,苏联军队与古巴军队在一起,这是“战斗友谊”,不必大惊小怪!
莫斯科的狡赖手法无论多么高明,赖过今天,难道还赖得过明天吗?


第6版()
专栏:

美国舆论对苏在古巴驻军反应强烈
主张政府采取强硬态度 要求苏联从古巴撤出作战部队
据新华社华盛顿九月五日电 苏联在古巴驻扎作战部队的消息引起美国舆论界的强烈反应。一些报刊指出,苏联这一行动“侵害了美国的利益”,是对美国的“又一次挑战”,要求苏联从古巴撤军。有的还提出对苏联“不能信任”,要求政府采取强硬态度。
苏联作战部队进驻古巴,究竟想干什么,这里的舆论界进行了种种分析,并对此表示不安。最近一期的《新闻周刊》指出,苏联这一行动是在加勒比海“苏联—古巴扩张势力活动的一部分”,是企图以苏联驻军“代替正在非洲打仗的古巴人”。华盛顿邮报八月八日的一篇社论指出,根据苏联和古巴达成的交易,莫斯科几年以前开始把古巴士兵部署在非洲,苏联同意派军队去古巴以“稳定卡斯特罗的国内地位”。有的报纸还指出,苏联向古巴派驻军队的活动可能威胁到中美洲国家的安全。《巴尔的摩太阳报》的一篇文章说,苏联这一行动“明显地侵害了美国在一个不稳定地区的利益”。
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丘奇在几次讲话中要求“苏联必须从古巴撤出作战部队。”他还主张对苏联进行经济制裁。参议员斯通指出,苏联在古巴驻军已经使古巴变成了一个军事基地。他说“如果我们不能把苏联作战部队赶出古巴,那我们还能在哪里把他们赶走呢?”
一些有影响的参议员主张在苏联从古巴撤出军队之前,参议院停止讨论美苏之间的限制战略核武器条约。有的则主张在苏联提供充分说明之前参议院中止对限制战略核武器条约的辩论。
美国情报机构认为,至少在七十年代中期苏联就已经将作战部队进驻古巴,这也引起人们对美国收集情报的能力表示担忧。参议员康纳利说,“如果苏联作战部队真的是在限制战略核武器条约提交参议院之前就已经在古巴,那么这件事反映了我们收集情报的能力太糟糕了。”美国前国防情报机构官员格雷厄姆八月三十日警告说,苏联可能在一夜之间部署几百枚远射程导弹,从而违反限制战略核武器条约中的条款。近几天来,这里的报纸还对古巴假不结盟进行了揭露。《华盛顿邮报》的一篇文章说:“在古巴驻有俄国军队对卡斯特罗的所谓不结盟地位提出了更加严重的威胁。”
有些报纸对美国政府所谓苏联军队“不构成对美国的威胁”的说法表示不满。有的报纸指出,苏联在古巴进驻作战部队是克里姆林宫对卡特的一个“直接挑战”,是对卡特的一次“严峻考验”。


第6版()
专栏:

卡特宣布美国将部署新型机动导弹系统
认为这是向苏联明白表示继续进行核竞赛不会捞到好处
新华社北京九月八日电 华盛顿消息:美国总统卡特七日宣布,美国政府已决定将在美国西部沙漠地区部署一种新型的跑道式MX机动导弹系统。
卡特说,这是一种“新的战略威慑系统”。这种“机动的洲际弹道导弹系统会大大减少被击中的可能性”。“我作这一决定在于使我国不论在目前和未来都保证拥有可靠的战略威胁力量。”
卡特说:“部署这个系统将向苏联明白地表示,继续进行核武器竞赛不会使他们捞到战略上的好处。”
卡特强调说,“这种系统将加强我们的战略威慑力量”,“它将会加强我们国家的安全。这种系统不是一种讨价还价的筹码。”
卡特说:“不幸的是,我们生活的世界还不允许我们把我们所有的人力物力用于和平工作。”“只要战争的威胁继续存在,我们就要做我们必须做的工作以阻止对我国安全的那种威胁。”
卡特预计,在今后十年,即八十年代用于研究、生产和部署这种系统的总费用为三百三十亿美元。
美国国防部长布朗宣布,MX导弹的第一次试飞将在一九八三年进行,该导弹系统到一九八六年就可以投入使用,到一九八九年就可以发挥全部能力。
卡特总统在六月就宣布决定试制这种导弹。现在经过几个月的研究,决定了采用跑道式部署方案。根据这种方案,MX导弹将安置在一掩蔽的、跑道式的机动系统内,总共专用面积不超过二十五平方英里。这种导弹系统要求修建一万英里长的道路。这些道路将成椭圆形,它们可通往四十组跑道,每组跑道由五条跑道组成。每一条跑道上将有二十三个钢筋混凝土掩体。这些机动导弹定期在地下隐蔽所之间来回移动。这样苏联就无法确定MX导弹在那个隐蔽所内。


第6版()
专栏:

福特要求苏军从古巴撤走
新华社北京九月九日电 亚特兰大消息:美国前总统福特在八日晚发表的讲话中,要求苏联作战部队立即从古巴撤走。福特还要求古巴的作战部队从非洲和中东撤走。他说:“因为这是当前问题的根本原因。”福特还指出,自卡特政府执政以来,古巴增派了二万五千作战部队到非洲去;苏联的米格二十三型战斗轰炸机进驻古巴;苏联驾驶员被派往古巴训练古巴驾驶员。
福特说:“美国的立场必须明确,我们简直不能容忍这一连串的事件。”他强调说:“如果卡特总统采取强硬的立场,他会得到国会两党的支持。”


第6版()
专栏:

北约举行秋季军事演习
新华社布鲁塞尔九月七日电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各国部队联合举行的“七九年秋季熔炉”军事演习九月七日在西德温斯托夫空军基地开始。
演习开始时举行了仪式。英国九十人的机动强行登陆应急部队和四架美国A—10闪电式飞机到达以后,西德国防部国务秘书约阿希姆·希勒博士和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罗杰斯上将检阅了来自比利时、加拿大、西德、荷兰、英国和美国的部队。
希勒博士在仪式上说,“北约现在开始的演习是表明我们起来防御的共同决心以及我们进行这种防御的综合能力的明显标志。这次要举行的一系列演习体现了政治团结。”
罗杰斯上将在讲话中回顾了苏联和华沙条约集团在过去的十五年里“面对西方的克制”毫无减弱的军事部署。他强调应吸取历史教训,并且说,软弱、无备和回避的作法只能招来挑衅,而力量平衡、有备和决心才是保护性的。


第6版()
专栏:

位于南太平洋的汤加王国的一个登陆队九月七日宣布发现一个新岛——拉泰基。这个新岛屿是因海底火山爆发而形成的。今年六月往返于汤加王国和斐济之间的飞行员首次看到。这是登陆队在新岛上升起汤加国旗。
新华社发(传真照片)


第6版()
专栏:时事综述

印度政局继续动荡
李秉钧
印度政局继续动荡。继执政不到两年零四个月,即不满任期一半的总理德赛于七月十五日辞职之后,查兰·辛格只当了二十四天的新总理,也被迫于八月二十日辞职。两届政府接连下台,使印度陷于独立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政府危机。雷迪总统为了解决这一危机,已宣布解散议会人民院,并下令在十一月举行中期选举。
德赛下台是人民党内部派系斗争加剧的结果。一九七七年三月前后,六个政治背景和宗旨不一的党派,为了在竞选中战胜英·甘地,联合而组成人民党。人民党竞选获胜后,党内各派始终围绕着总理职位、控制地方政权、经济政策等问题展开激烈的斗争。据印度报纸报道,查兰·辛格为了争夺总理职位,与在野的英·甘地的国大党(英迪拉派)等联合,选择议会开会的时机,里应外合,迫使德赛辞职。据印度报刊和西方的报道,在迫使德赛辞职中,苏联也插了一手。
查兰·辛格的新政府是印度历史上任期最短的政府。辛格从人民党分裂出来后另组新党,即人民党(非教派),与恰范的正统国大党结成伙伴,在英·甘地的国大党(英迪拉派)支持下,于七月二十八日组成政府。新政府在议会人民院五百三十八个议席中,只得到不过半数的议员的支持。当时规定,议会要在八月第三周对辛格政府举行信任投票。就在信任投票之前,英·甘地突然宣布国大党(英迪拉派)不再支持辛格,使辛格政府在议会投票中失去了取得多数的可能。辛格为避免对他的政府举行信任投票,遂于八月二十日向总统雷迪提出辞职。
辛格政府下台绝非偶然,他组阁时的基础很不稳固。英·甘地对辛格的支持不是无条件的。据报道,英·甘地和辛格有一个“秘密协定”,其中最主要的两点是撤销有关她在紧急状态法时期的案件和不让反对过她的前部长入阁。但在副总理恰范的压力下,辛格没有理会原先的“协定”,不仅印度特别法庭传讯英·甘地,一些“痛恨”英·甘地的人也被任命为新政府部长。因此,英·甘地在关键时刻收回了对辛格的支持。
辛格政府的下台,反对党人民党的斗争也起了作用。人民党是印度第一个大党,它在议会下院拥有的席位比其他各党都多。辛格刚就任总理,人民党的一些领导人就表示,他们将不遗余力地推翻现政府。
对总统宣布解散人民院、举行中期选举的决定,人民党激烈反对。因为这一决定阻挠了贱民出身的拉姆出任印度总理的机会。辛格宣布辞职后,人民党领袖拉姆要求雷迪总统授权他组织政府,但雷迪认为目前不可能组成一个在人民院中拥有稳定多数的政府,因而决定举行中期选举,同时让辛格继续留任看守政府的总理,直到选举后新政府组成。人民党对此大为不满。
目前,印度各主要党派正在集结力量,准备参加将于十一月举行的竞选。据报道,竞选中将有三个主要的集团:一是以拉姆为首的人民党;二是以英·甘地为首的国大党(英迪拉派);三是以查兰·辛格为首的人民党(非教派),同以恰范为首的正统国大党和财政部长巴胡古纳周围的人以及社会党人费尔南德斯可能组成的联盟。据印度和西方报刊估计,在这次选举中,英·甘地可能东山再起。也有人认为,从过去的经历看,执掌政府的党派在竞选运动中总是处于大为有利的地位。但也有人认为拉姆的人民党在操印地语地区的八个邦中统治着七个邦,这一点也不能小看。


第6版()
专栏:

日本政府宣布解散国会准备大选
新华社东京九月七日电 日本政府今天宣布解散国会众议院。据官方透露,将于九月十七日举行大选,十月七日投票。
今天晚上,众议院议长滩尾弘吉在该院举行的全体会议上宣布了日本政府的这一决定。
由于“解散”已在政界人士意料之中,一些选区在外地的众议员在决定宣布后立即离开国会,奔赴选区,展开竞选活动。
日本宪法规定,众议院解散时,参议院同时闭会。因此,解散国会众议院也称解散国会。宪法还规定,自众议院被解散之日起四十日之内举行大选。
战后,日本已十二次解散国会,这次是第十三次。上一次解散国会是在一九七二年十一月。


第6版()
专栏:小资料

日本的众议院选举
根据《日本国宪法》,国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唯一的立法机关。国会由众议院和参议院构成。两院都由选举产生的国会议员组成。参议员二百五十二名,任期六年,每三年改选半数。参议员的选举分两种选区,一是全国选区,一是地方选区,参议员分别由这两种选区选举产生。众议员五百一十一名,任期四年。众议员由全国一百三十个选区产生,每个选区选出三、四名。
众议院的权力大于参议院:众议院已经通过而参议院做出不同决议的法案,经过众议院出席议员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再度通过时,即成为法律;对于总理大臣的提名、条约的批准和预算案的通过,在众参两院决议不一致时,或者在规定的期限内,参议院仍未作出决定时,以众议院的决议作为整个国会的决议;众议院有权对内阁投不信任案或否决信任案,而参议院则无此权力。总理大臣一般都是众议院议员。
日本宪法规定,日本的内阁总理大臣经国会决议在国会议员中提名产生。国务大臣由内阁总理大臣任命,但其中半数以上的人员必须在国会议员中选任。众议院有权迫使内阁总辞职,但内阁也可以在众议院通过不信任案或信任案遭到否决时,在十日内解散众议院;或者在内阁的建议与承认下,由天皇作为一种“国事的行为”解散众议院。
众议院从被解散后,必须在四十天之内举行众议院议员总选举。战后这种选举已举行过十二次。从众议院被解散时起,众议员就失去议员资格,必须通过重新选举,方可再次成为议员。按照战后的惯例,从众议院被解散到发布选举公告一般在一周左右,选举期间二十天。随着众议院的解散,各政党团体及候选人展开紧张的竞选活动。执政党将努力打破在众议院内执政党和在野党平分秋色的局面,取得“稳定多数”,其它政党也将力求在众议院内扩大力量。各党派在众议院内势力的消长将取决于大选的结果。
(冬明)


第6版()
专栏:

让人们生活在蔚蓝的天空下
——日本人民消除公害的斗争见闻
缪俊杰 韩国华
不久以前,日本一家报纸曾经以欣慰的笔调描写日本:“蔚蓝色的天空又出现了。”
我们曾经听说,日本由于工业的迅速发展,大气、水源、土地都出现了严重的污染。近年来,经过日本人民和日本政府的努力,污染的公害已经得到很大克服,日本国民的生活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情况究竟如何呢?最近我们有机会访问日本,对日本人民和日本政府同公害作斗争的情况进行了一些了解。
飞机在成田机场降落以后,我们办完入境手续,便驱车经千叶县前往东京。我们到日本正是仲夏,梅雨季节还未过去,没有见到“蔚蓝的天空”,但空气还是比较清新的。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只见公路两旁长满翠竹、松、杉以及各种各样的灌木、花草,目不暇接。进入东京市区,只见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上,数不清的小汽车、货车和卡车穿行而过,却没有听到鸣一声喇叭。我们还看到,在东京市区,那怕是一点点空地,都被利用来精心布置小小的花圃,在繁华街道的店铺门前,点缀着各种鲜艳的花草,使人感到清新、舒畅。……这一切,给我们的印象是很新鲜的。
一个曾经被称为“公害列岛”的国家,为什么能够做到这样的程度?日本朋友告诉我们说:他们在对付公害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是来之不易的。
战后,特别是六十年代,日本政府和各大厂商只顾发展工业,简直不把空气的污染放在眼里,也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止和消除公害。由于工业的发展,空气、水源的污染和噪音,严重损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使许多人造成终身的残废。甚至有人因难以忍受的精神和肉体的痛苦而导致自杀。……因此,公害问题逐渐成为政治问题而引起注意,各种形式的环境污染成为日本国内激烈政治斗争的焦点。在日本人民的斗争和强烈的社会舆论压力下,日本政府不得不把消除公害提到议事日程,一九六七年制订了《公害对策基本法》,一九六八年颁行了《清洁空气法律》,一九七七年又拟定了《环境保护长期计划》,开始用强制手段和经济处罚等措施来解决公害问题。
当前,消除公害、静化环境已经成为日本各界舆论的中心。不久前,日本报纸报道一则消息说,参加环境会议的学者、律师团体曾宣告:“环境是最高的公共财产”。为了保护这“最高的公共财产”,政府对工厂建设产生的污染的指数作了具体规定,厂商要在某地建厂,必须与地方政府签订防止公害合同方能建厂。我们在访问东京、大阪、神户等一些城市,参观一些工矿、企业单位时,都能看到它们消除和防止污染、处理废水废气等方面的努力和成效。
京滨制铁所是包括有炼铁、炼钢以及开坯、压板等作业的钢铁联合企业。走进这座工厂,既看不到一般炼钢厂的高炉黑烟,也看不到煤粉飞扬,只见厂区路旁繁花似锦,树木茂盛。据这个厂的负责人介绍说:一九七○年这个厂与川崎市和神奈川市签订了防止公害协议,一九七六年又签订了脱硝协议。为了保护环境卫生和生产现代化,这个厂的防公害投资占总投资的百分之二十。厂方把在建厂的同时就考虑如何做到无公害、省能源、省人力、物尽其用、环境美化。我们看到原料场地的煤堆上方装有洒水喷头,不断地向煤堆洒水。日本朋友向我们解释说,这是为了使煤堆保持一定的湿度,即使刮风天也不致煤粉飞扬,污染空气。长长的煤炭和矿砂输送带上都罩有盖子,远远望上去好象是一条长龙。在处理废气、废热方面,这个厂设置了能源中心和发电厂,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瓦斯等资源和能源有效地利用在生产活动上。出铁时产生大量的热能,也被利用起来,所以我们参观时看不到“铁水奔流”的场面。他们说,将来准备做到不用石油,全部利用废气、废热解决本厂的用电问题。为了处理废水,把排水分为三个系统集中管理,做到循环用水百分之九十六。我们看到炼钢车间排出的废水,经过处理以后,犹如泉水一般清澈,几尾鲤鱼潇洒地在池中游弋。雨水有专用排水口,末端装有过滤器,雨水通过过滤器再排入海。
我们还看到有的工厂把产生噪音的车间建在地下。例如,设在大阪的《读卖新闻》本社印刷厂就是如此。因为印刷轮转机的噪音和震动比较大,为了不影响附近居民生活的安静,他们采取了特殊的地下建筑。《读卖新闻》大阪本社共十二层,地上六层、地下六层,印刷厂设在地下。由于采取了各种措施,比较有效地防止了噪音。
对城市污水处理,是防止污染的一大问题,目前日本一般城市都设有“下水道净化中心”,负责将各地通过地下管道流来的工厂污水和生活污水、粪便等进行二次处理后,经过化验,合乎标准再排入河川。
在日本参观访问过程中,我们还了解了他们在消除汽车所造成的公害方面所作的努力,因为这是日本政府和人民同公害作斗争的又一个重要方面。
由于城市人口的高度集中,车辆的使用也猛烈增加,以东京为例,据统计,这个面积二千一百多平方公里的城市,居住着一千一百多万人口,每天乘车人数达二千二百五十多万人次,他们的交通,除使用电车(铁路)、公共汽车以外,还有二、三百万辆小轿车。在六十年代,这样庞大的车辆数字,它们所排出的废气和发出的噪音成为危害东京的一个严重公害。其他城市也有类似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目前,许多城市都设立了“环境保护中心”,对城市污染,包括对汽车公害进行监视,并从事防止公害的科学研究工作。
消除汽车公害的措施之一,就是对交通进行科学的管理。各地普遍使用了电脑交通控制体系,协助警方疏导交通和缓和车辆拥挤。过去,由于交通拥挤,汽车引擎所排出的一氧化碳,数量大增。现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取了许多措施。比如,汽车制造厂正投下巨额资金,研究改革工艺,以改善汽车对废气控制的性能。警察也经常到现场检查汽车废气,凡是不遵守条规的司机,就要遭到罚款。城市当局还禁止卡车在早晚上下班汽车拥挤期间进入市中心,也禁止在街旁随便停放车辆。在采取了这些措施之后,城市交通拥挤的现象有所改善,废气排泄量也有所减少。据官方公布的材料,到一九七八年,小型汽车排出的一氧化碳,只能达到○·八四克,大型汽车一·二克。这些措施虽然不能杜绝汽车排气所造成的公害,但对改善城市空气的成分,减少有害的废气污染还是有益的。
防止汽车公害的另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减少噪音。由于共同认识到噪音的危害,汽车司机养成了起码的公德,克服了乱鸣喇叭的现象。紧急行驶的车辆,如救护车等,则使用比较有节奏的、音节和谐的信号。我们在访问东京、大阪、京都、奈良、神户、仙台等大城市时,只偶而听到过一、两次汽车鸣喇叭,据说是因为司机见到前面的车辆违章行驶,作为对他的警告。
日本消除公害的另一个重大措施是大量造林种树,通过治山治水来改善气候条件、调节空气和防止水旱灾情的发生。经过多年的努力,日本的绿化造林工作是很有成效的。我们从东京乘坐新干线高速铁路到关西地区,一路上真是满目青山。据说日本的森林覆盖面积,已经占全国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以上,这个比例是比较高的。日本政府和地方政府还制订了森林保护法和保护条例,这些法律和条例,正在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多年来,日本没有发生较大的水旱灾害,与全面发展造林绿化事业是有很大关系的。
为了调节城市的空气,城市的绿化工作也受到了重视。目前,许多工厂、宿舍区域,造林绿化工作都在有计划地进行。例如,我们前面提到的东京湾扇岛围海建造起来的钢铁联合企业京滨制铁所,他们在建造工厂、企业的同时,就考虑到了绿化工作,边建厂边绿化。制铁所的负责人告诉我们,他们要建设一个浮在海上的绿色京滨制铁所。在奈良、京都、神户、仙台等处,我们也看到,街道两旁和空地都种满了树木和花草,比较有效地防止了风沙和尘土,调节了城市的空气。
当然,日本在环境保护方面,同六十年代比,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就,但噪音、振动、生活污水的处理以及大气污染,尤其是对“光化学烟雾”的处理方面都还远未完全解决。据日本报纸说,日本有可能发生“第二次反对公害市民运动”。另据日本政府环境厅一九七九年六月九日发表的一篇《保护自然环境基础调查》报告中指出,由于自然环境的破坏,一些野生动物和昆虫等,已面临绝灭的危机。
人类对于自然的认识是有限的。象日本这样的资本主义国家,虽然着手在消除公害,并尽了一些努力,但是,工业的高度发展本身,又在不断产生新的公害。这就有待于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有待于人民进一步觉醒,有待于消除公害的进一步努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