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8月8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党的生活

干部考核势在必行
本报评论员
对干部实行考核,是改革现行干部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新时期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重大措施。各级党委,特别是组织部门,一定要重视这项工作,把它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认真进行研究,积极搞好试点,以取得经验,逐步推广。
建国以来,我们在干部工作上虽然积累了一些经验,建立了一些必要的制度,其中包括对干部的考察了解和定期鉴定的制度。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还没来得及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干部制度;而且随着情况的变化,原有的制度有的也已经不适用或不完全适用。林彪、“四人帮”竭力篡改党的“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破坏过去行之有效的干部制度。他们利用我们干部制度上的某些缺陷,拉帮结伙,制造混乱,搞得是非不清,好坏不分,功过不明,赏罚不公。这方面的流毒和影响,至今仍没有完全肃清。一个时期以来,广大干部和群众都在议论:我们有不少部门和单位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以及“能官不能民,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的状况。大家认为,这种捧“铁饭碗”、吃“大锅饭”的情况,严重地挫伤着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也给各方面的工作造成不少困难,已成为我们前进的障碍。现在,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加强干部队伍的建设,不但要进一步肃清林彪、“四人帮”的流毒和影响,而且必须改革现行的干部制度。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强国,要求各条战线、各行各业都必须有一批大公无私、精通业务、办事效率高、有组织才能的优秀干部;而要造就和选拔这样一批干部,又必须从干部制度上作出必要的组织保证。由于形势的发展,现行干部制度同四化建设不相适应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了,建立和完善新的干部制度已经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现在,向四个现代化进军的第一个战役已经开始,现行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正在有步骤地进行,这就要求干部制度的改革必须紧紧跟上,决不能落在形势发展的后头。搞好干部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建立和完善干部考核制度。只有把这件事办好了,对干部的任免、奖惩、升降才能有一个比较切实可靠的基础,也才能改变那种好坏不分、赏罚不明、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的状况。这一切说明,干部考核势在必行。
中央提出要对干部进行考核以来,一些企业事业单位已经根据本部门的具体情况,着手试行干部考核制度,并取得了初步的效果。实践证明,对干部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不仅是可行的,而且好处甚多:一、有利于各尽所能,尽职尽责;二、有利于鼓励先进,激励后进;三、有利于知人善任,发现人才;四、有利于提高干部素质,又红又专。一切热心四个现代化事业,关心干部队伍建设的同志,一定会积极拥护这个新的制度,实行这个新的制度。
当然,实行干部考核制度是干部管理工作中的一个新课题,涉及的方面很广,情况比较复杂,要求也各有不同。怎样解决好这些问题,我们还缺乏经验。加之十年来林彪、“四人帮”对干部队伍和干部制度的严重破坏,种种习惯势力的影响,以及某些部门和单位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派性干扰,不很好地按党性和党的原则办事,这就更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给实行干部考核制度带来一定的困难。但是,对于立志革新的共产党人来说,我们决不能知难而退,裹足不前。正确的态度是:既勇于改革,大胆试验,又慎重行事,过细工作。在试行过程中,要注意从实际出发,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根据不同类型、不同职务的干部的特点,从考勤、考能、考绩等方面提出考核标准,既要考虑统一的要求,又要从干部的现有水平出发,避免要求过高,操之过急。要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坚持领导、专家、群众三结合的群众路线。要针对干部和群众的思想情况,做好政治思想工作,帮助他们提高认识,打消顾虑,清除派性,统一思想。要善于总结经验,及时修订考核方案,使考核制度逐步臻于完善。可以先选择一些已建立岗位责任制、干部分工和职责比较明确、工作和生产秩序较好的单位进行试点,然后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订各级各类干部考核的试行办法,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实行。


第3版()
专栏:党的生活

齐齐哈尔第一机床厂
在科级干部中试行考核制度
本报讯 在向四个现代化进军的新长征中,怎样搞好干部的考核工作?齐齐哈尔第一机床厂通过调查研究,拟订了一个厂级和科级干部的考核条例,并在去年第四季度和今年四、五月份对二百七十多名科级干部进行了两次考核,初步摸索了一些经验。
这个厂是按“三项四等”进行考核和评定的。“三项”是把考核内容分为尽职尽责、工作效果和思想作风三大项。除目前的考核标准外,还制订了近期和远期应达到的标准。“四等”是把考核结果分成甲、乙、丙、丁四等。甲等为优秀干部,乙等为称职干部,丙等为需要重点帮助提高的干部,丁等是不称职的干部。
在三项考核内容中,工作效果是考核的重点。对技术干部,重点考核他们在技术工作中有那些重要成绩、所在部门完成技术任务如何、自己在完成重点技术项目中起了那些作用。对生产管理干部,重点考核他们在组织生产中起了那些作用,八项经济技术指标完成得如何,生产均衡性和文明生产如何。对党群干部,重点考核他们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开展群众工作的情况和效果,以及思想工作作风怎样。
考核的方法,主要是考试答辩,听取群众和有关科室与车间对这些干部的反映,通过看报告、报表了解干部的工作效果,通过调查研究核实干部的工作效果和主要优缺点等。每半年考核一次,一年总评一次。经过两年四次考核后,进行一次全面评定。在全面评定的基础上,赏功罚过。
这个厂根据第一次考核和一九七八年末的评定,在今年第一季度的压缩非生产人员和精简下放工作中,对十四名丁等干部免去了现职,保留级别,下放做一般工作。另外十二名丁等干部留任现职,给一段时间继续考察。已下放的干部,仍按科级干部管理,待遇不变,表现好,进步快,可在适当时机再提上来任职。有四名突出的甲等干部,分别提拔担任了领导工作。
在对干部的考核中,这个厂还注意做到五个结合。一是经常了解和定期考核相结合。二是组织部门考核和基层党支部考核相结合。三是考核同使用相结合。通过考核,注意发现和掌握干部的专长及特点,在尽量保持干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做必要的调整。四是考核与教育相结合。通过考核发现干部的问题后,及时进行教育。每次考核后,党委主要领导同志都主动找干部谈话,进行具体帮助。五是考核同培训相结合。他们针对现有科级干部文化业务技术水平较低、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缺乏的情况,厂和车间两级都办了培训班,培训了不少干部。
通过一年来的实践,这个厂体会到,对干部进行经常的定期的考核,有以下几个好处:一是可以做到知人善任。经过两次考核,对每个科级干部的长处、短处、特点,是否有真才实学,比过去了解得清楚了,这样用其所长,适当调整,使一些单位的面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二是可以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每次考核,对干部都是一次促进,绝大多数干部都有所进步,出现了先进更先进,后进赶先进的新气象。尤其实行了赏功罚过,有升有降,对干部特别是对后进干部触动较大。三是可以促进干部向更高的目标奋斗。通过考核,使干部感到,不努力学习就要掉队,从而增强了刻苦学习、钻研业务的自觉性。


第3版()
专栏:党的生活

建议定期考核干部
在我们干部队伍中,有一大批干部是既懂政治又懂业务,兢兢业业、埋头苦干的。但是,也有不少人是不肯学习,不懂业务,敷衍塞责,得过且过的。去年十一月,我和一些同志到一家木农具厂了解情况。我们问该厂厂长,这个厂共有多少人,其中工人多少,干部多少?他说:“我不清楚,要问劳资干部。”我们又问他,全厂固定资产有多少,流动资金有多少,成本、费用、利润等情况如何?他的回答仍是“我不清楚”。这位厂长来这个厂已五、六年了,对自己工厂的情况却是一问三不知,怎么能领导好生产呢?
还有一次,在福州市召开的一次领导干部会议上,有一个方面的负责同志反映“三材”紧张。当负责分配“三材”的同志问他,今年分配你们系统的钢材、木材、水泥是多少,到目前为止已提走多少?他说,这个我不清楚。接着又问他,你们系统今年共需钢材、木材、水泥是多少,当前哪些项目急需这些材料,需要多少?他说,这个情况还需要摸摸底……
看到这种情况,我建议,今后各级组织部门要定期对干部进行各方面的考核,督促干部努力工作,认真钻研业务,以适应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如果再听任象上边说的这样干部占据领导岗位,就会成为发展生产的障碍,对实现四化是十分不利的。福州市 高树藩


第3版()
专栏:

严格要求自己的人
——记海安县县委书记袁广文(一)
今年六月一日下午,在江苏省海安县汽车站,一辆开往农村的公共汽车快要出发了,乘客们正排队上车。排在末尾的是一位六十岁出头的老人。他个子高大,脚穿草鞋,头戴草帽,肩背挎包。他一上车,有位乘客立刻站了起来,给他让坐。他摆了摆手,随便找了个位子坐下来,跟旁边的乘客谈笑开了。
他是谁?他就是县委书记袁广文。
袁广文到海安县当县委书记快两年了,大部分时间在农村东奔西跑。全县四十个公社,方圆三百多里,他都走遍了。他下乡,一般是步行、骑自行车,或是坐公共汽车。他说:“坐公共汽车,虽说是挤一点,累一点,可是跟群众更近一点,亲一点”,“步行、骑自行车,更是便当,看看庄稼,跟干部、社员拉拉家常,走走停停,一路上,就把工作做了。”有一天,他的血压升高了,爱人把自行车的钥匙藏起来,劝他坐小汽车下乡。他却说:“十里、八里路,还要派专车,这不成了官老爷了!”
袁广文深入农村,总要到猪场、牛棚看看,去田间、场头转转。他跟社员坐一样的板凳,睡一样的硬床,吃一样的饭菜,不肯接受特殊招待。他说:“解放快三十年了,有些人生活还很苦,我惭愧还惭愧不过来,让他们给我吃好的,怎么咽得下去?”去年夏天,他到北凌公社,正和干部谈话,随同他去的秘书忽然听见厨房里传来扑楞楞、扑楞楞的声音。进去一看,炊事员正准备宰杀一只母鸡哩。秘书立刻把炊事员劝阻住了。袁广文知道了,表扬说:“你做得对,往后碰到这样的事,还要替我把好关。”
人们清楚地记得,在“四人帮”横行的时候,县委领导下乡,“车子未动,电话先摇;人马未到,酒菜办好”。在袁广文带动下,县委领导下乡,事先不打招呼,到了那里,不让添菜,大家吃什么,他们吃什么。群众看见领导来了,赶忙凑过来拉话。袁广文说:“群众愿意亲近领导了,能听到群众的心里话,这比吃什么山珍海味都强!”(二)
袁广文经常说:“我们的权力是人民给的,不能用人民给的权力来为自己谋半点私利。”
有一次,有人给他送来了一条大鱼,他的爱人按价付了钱。袁广文知道了,狠狠批评了她。她爱人说:“这又不是收礼、白吃!”袁广文反问:“要是我不当县委书记,你能买到这样大的鱼吗?”他爱人明白了,马上把鱼退了回去。
去年的一天清早,袁广文从外面跑步回来,女儿正挎着篮子走出门。当他洗漱完毕,女儿提着一挂猪肉回来了。他问女儿:“我跑步时,看见肉店门口排着队,你怎么这样快把肉买到手?”女儿说:“是请熟人买的。”袁广文严厉地批评女儿:“你不能在群众中搞特殊啊!”女儿面红耳赤,答应不再这样做。
如皋离海安只有几十里,家乡来找袁广文的人较多。亲戚朋友都说:“袁广文公事公办,铁面无私。我们和他沾亲带故几十年,都沾不上一丁点儿光!”(三)
袁广文能够理直气壮地带领全县人民大刹歪风邪气。
他在王垛公社检查生产的时候,发现有些队连续几年花生都完不成国家的种植计划。原来他们生产的花生,国家难收到,社员难吃到,影响了社员种花生的积极性。每逢花生登场的时候,队里便大袋、小袋地装着送到某些单位,给少数人享受。群众看在眼里,气在心里。
袁广文把这一情况向县委作了汇报,组织专人调查,对情节恶劣的人给了必要的组织处分。例如:供电局下属的一个单位,有人骑自行车到队里驮花生。队里没有完全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回来就卡电。县委对他们批评教育,让他们向群众作检查,并退回了已到手的花生。群众高兴了,种花生的积极性提高了。
有一天,袁广文到一个公社去。路上,有位社员递给他一封信。信上反映公社一位负责人利用职权替自己的亲戚买木头。他一到公社,就找那位负责人谈话。那位负责人很快承认了错误,主动在公社三级干部会上作了自我批评,并退还了木头。
去年,一个大队党支部副书记利用儿子从大学回来过暑假的机会,大搞请客吃喝,影响了紧张的抗旱治虫工作,群众很有意见。袁广文认为应该严肃处理。经县委研究后,把此事通报全县。一年多来,对利用特权,大吃大喝的事,全县通报批评过四、五次。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海安县逐步得到恢复和发扬。本报通讯员 吴其刚 本报记者 刘衡


第3版()
专栏:

党委成员作风正说话就灵
基建工程兵某部很快掀起增产节约热潮
今年五月初,基建工程兵某部党委召开干部动员大会,号召部队大张旗鼓地开展增产节约运动。可是,动员后,下面行动不起来,一些干部还议论纷纷。党委说话为啥不灵呢?经过了解,发现主要是由于个别党委成员党风不正,搞特殊化,引起基层干部战士的不满,心里有气,所以增产节约劲头不足。
原来,这个部队由外地调至北京,部队随军家属也陆续迁京,根据当时条件,规定住房一律由部队统一安排,不准擅自扩大住房面积和增加设施。党委个别领导成员却嫌住房简陋拥挤,便于四月下旬,在部队施工任务紧张的时候,利用职权擅自抽调部队劳力和警卫人员,动用国家建筑材料为自己盖房,室内喷浆,安装自来水管,地面铺砖……。上行下效,一部分干部在这位党委领导成员的影响下,也利用职权运砖弄灰,准备修整住房,增加住房面积。这件事发生后,党委没有足够重视,认为这位同志入伍早、资格老,搞这点事不算啥。结果,大家很不满意,认为党委要求下面做到的党委成员首先没有做到,降低了党委在群众中的威信,给部队建设和施工带来了不好的影响。
这件事使党委认识到,要使增产节约运动深入扎实地开展起来,必须搞好党风,打铁先得本身硬,正人先要正自己,决定先从领导干部抓起。五月中旬,党委召开了常委扩大会,开门整风,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并严肃地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对违反规定动用国家材料私自盖房,搞特殊化的同志进行了批评和帮助。犯错误的同志也主动作了深刻的检查,决心以实际行动改正错误,挽回影响。常委会决定,为了教育干部和群众,大刹任意侵占国家财产的浪费之风,采取果断措施,凡违章建筑的房屋,立即归还建筑材料。次日,党委又召开连以上干部大会,宣布了处理决定。党委又以此为戒,制定了搞好党风,反对特权,与群众同甘共苦,不利用职权谋私利,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等“约法八章”,号召干部战士监督党委成员,纠正不正之风。
党委的决定和行动,在部队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干部战士纷纷赞扬党委领导为部队做出了好样子:“党委的好作风、好传统又回来了。”由于党委“一班人”做出了表率,群众心情舒畅,很快掀起了增产节约的热潮。五、六月份超额完成施工任务,节省各种资金六万多元。党委从这件事中体会到:领导干部只有以身作则、为人表率,说话才灵,教育别人才有说服力。
新斌 玖轩


第3版()
专栏:党员来信

要纠正政治思想上的不正之风
编辑同志:
前些日子,我参加了一个党委领导班子的整顿,并听取了十一个党委班子整顿情况的汇报,对整顿党风的重要性有了较深的认识。
文化大革命以来的十多年中,由于林彪、“四人帮”对党的优良传统的破坏,有些领导干部在政治上开始蜕化,特殊化的现象相当严重,主要表现是:
没有批评和自我批评精神,不接受群众的监督,不以平等态度待人。有的领导干部,对待群众的意见和批评,不是“闻过则喜”,而是“闻过则怒”;不是“从谏如流”,而是“拒谏饰非”;有的甚至对提批评意见的党员和群众进行打击报复。有一个单位的党委,群众在一次总结工作的会议上,对他们提了一条作风方面的意见,党委书记、副书记不顾群众意见的基本事实是对的,却抓住个别不当之词,反把群众的批评说成是“不正之风”,来了一个反批评,大会压,小会批,从此以后,三年不让群众进行批评。有一个单位在整党时,群众给党委书记提了一些很中肯的批评,党委书记也痛哭流涕地做了检查,表示要改。可是,整党一结束,他马上进行打击报复。一位年纪轻、身体好、工作能力较强的干部,就因此而被免职。
没有集体领导的观念,不受组织的约束。有的领导干部,在党委内部,“霸王作风”、“家长作风”比较严重。特别是一些“班长”、“副班长”,凌驾于党委之上,喜欢搞“一言堂”;不是集体领导,而是个人拍板定案,自己说了算。甚至有时一个人推翻党委集体作出的决议,还美其名曰“有魄力”。别人稍有不同意见,就拍桌子,打板凳,严重地影响了一班人的团结,影响了大家的积极性。
不搞五湖四海,不讲党性,资产阶级派性严重。有的单位主要领导之间闹派性,不团结,常委之间长期搞不到一起,书记、副书记各拉一派,闹得人散、心散、工作散,各说各的,各干各的。群众不满地说:“上边分派,群众倒霉,工作受害。”“党委一班人不是形成拳头,象个鸡爪子分了八瓣,怎么能带领群众前进?”
违背党纪国法,胆大妄为。在有些领导同志的头脑中,林彪、“四人帮”的“不说假话办不成大事”、“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毒害较深,甚至说“后门不走白不走,油水不捞白不捞”。他们认为党纪国法是管普通老百姓的,管不了领导干部。因此,在一些单位,利用职权拉关系,走后门,请客送礼,贪污受贿,说假话,欺上瞒下,弄虚作假等违法乱纪的歪风盛行。有一个单位的党委,原常委八个人中,没有一个人不搞不正之风,在群众中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以上情况的出现,其毒根主要在林彪、“四人帮”一伙身上。十多年来,遵纪守法者不香,违法乱纪者不臭,坚持原则挨整,投机取巧升得快。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同志忘记了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教导:“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党的观念淡薄了,群众观念淡薄了,政策纪律观念淡薄了,而私欲、派性、官僚主义、自由主义、特权思想等等非无产阶级的东西却滋长和蔓延开来。这些东西严重地侵蚀了党的肌体,腐蚀了一些干部,损坏了党在群众中的威信,极大地挫伤了广大党员和群众为“四化”而奋斗的积极性。因此,我们迫切希望在整顿党风的过程中,首先解决领导班子里少数领导人在政治上搞特殊化的问题,从而带领党员、群众朝气蓬勃地向“四化”进军。
刘义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