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8月7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加强成员国之间的合作 加快开发本国能源资源
东盟各国采取措施克服能源困难
新华社北京电 东盟各国通过成员国之间的合作、节约用油、使能源多样化以及加快开发本国能源资源等措施,努力克服由于石油涨价及供应短缺在经济上造成的困难。
东盟五国中,泰国、菲律宾、新加坡是缺油国,印尼、马来西亚是产油国。泰国几乎全部靠进口石油,进口量逐年增加。菲律宾所需石油的百分之八十五到九十靠进口。新加坡是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石油是新对外贸易最重要的商品之一,但原油却全部依赖进口。印尼和马来西亚虽都是石油输出国,但炼油业却未得到相应的发展,石油产品不适合国内需要,国内消费的石油产品相当大部分仍要靠进口。因而东盟五国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世界市场上石油短缺和油价上涨的影响。
早在一九七六年三月,东盟各国就注意在能源方面进行合作。东盟第二次经济部长会议曾原则上决定,在粮食和能源供应方面,特别是在大米、石油供应出现过剩或短缺时,五个成员国之间优先相互提供或购买,并给予优惠的贸易安排。去年四月下旬召开的东盟石油理事会会议上,就能源合作问题达成了协议。今年三月底,东盟石油理事会会议批准了一项紧急分享石油计划。会上,泰、新、菲三国还达成协议,将本国的常年能源消费量削减百分之十。
东盟各国还在相互供应电力、交换有关节约和发展能源的资料和经验等方面进行合作。据透露,东盟还在研究建立区域石油气液化企业,从事开发马来西亚和印尼的资源。
目前,紧急分享石油计划正在付诸实施。三月八日,泰国和印尼签署了印尼向泰国供应四万吨原油的协定。马来西亚同意向泰国增加原油供应,达每天一万桶。四月下旬,新加坡同意向泰国供应四万吨柴油。
与此同时,泰、菲、新三国正努力节约能源。泰国政府四月初成立了特别委员会,研究当前的石油状况和节油措施。全国石油政策委员会拟定了节约用油计划。菲律宾和新加坡分别从三月和四月起在全国开展了“能源救急运动”和“节电运动”。据报道,新加坡在开展“节电运动”的头十个星期,电耗量降低了百分之四点三。
东盟国家正在努力使能源多样化,积极提倡地热、太阳能、沼气、天然气、水力发电、风力等的利用。菲律宾在利用火山地区的地热作为能源发电方面作出了成绩。今年一月和五月,两座地热发电厂已先后部分建成,各有一台五万五千千瓦的发电机开始发电。第三座地热发电厂也将于明年投产。印尼也正在加速推行能源多样化计划。它正在扩大煤炭生产,发展和利用水力发电、地热发电和原子能发电。马来西亚已成立了一个内阁能源委员会,旨在寻找代替石油的其它能源。
此外,东盟各国还加速了本国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和开采。马来西亚正在加紧开发沙巴州第二个近海油田南菲烈油田,预计明年四月可生产出原油。沙捞越州的新油田贝帝油田已经投产。东海岸吉兰丹州和丁加奴州沿海等地的石油勘探和开发也在加紧进行。泰国正在加快开发在暹罗湾发现的巨大的天然气田。马、泰在今年二月签订了为期五十年的“谅解备忘录”,同意两国联合勘探及开采暹罗湾大陆架两国连接地区的石油资源。菲律宾正在打拉、新怡诗夏、伊洛科斯、中吕宋等地加紧石油勘探。印尼政府也正在加速本国石油资源的勘探。


第6版()
专栏:时事综述

波斯湾地区的角逐
步清
最近一个时期来,华盛顿不断谈到加强美国在波斯湾地区军事力量的问题。今年六月下旬,白宫的高级对外政策机构连续举行秘密会议进行讨论,并提出具体建议,要求在印度洋和波斯湾加强美国军事实力。据美国报纸透露,这些建议包括:为美国在波斯湾三艘舰只的海军力量增添一、两艘驱逐舰;美国派遣特混舰队定期去印度洋巡航的次数从每年三次增加到四次;美国空军的作战飞机增加对阿拉伯国家的例行访问等等。美国报纸说,这“可能会使美国在来年逐步地但有意义地扩大在该地区的海空力量”。又据报道,美国国防部还在加紧筹建一支主要用于中东和波斯湾地区的十一万人的“迅速反应部队”,以便“应付美国在世界各地的盟国发生万一情况”,对付“波斯湾地区油田受到威胁”的紧急情况。
美国筹建“迅速反应部队”,加强海外军事力量的计划由来已久。早在一九七七年卡特上台执政以后,美国政府内部曾就美苏关系和美国的战略进行长期的研究。随后,美国总统在一项“关于战略的秘密指示”中,要求建立一支轻便、灵活、机动的部队,以便在中东、波斯湾等地区发生危机时作出反应。一九七八年初,由于苏联插手非洲之角的冲突,在红海之滨造成了动乱,华盛顿担心可能因此引起“更广泛的战略牵连的对抗”,美国国防部长向各军种发出指示,要求建立起打一场“一个半战争”所需要的常规军队。所谓“一个半战争”,据美国报纸的介绍,就是在欧洲打一场大战,同时准备在欧洲以外的地区打一场较小规模的“半个战争”。《华盛顿邮报》报道说,“为了打‘半个战争’,布朗命令组织一支新的部队”。卡特总统也要求国防部建立一支特别的,高度机动的,由精锐部队组成的攻击部队。虽然五角大楼对这项计划的实施保密,但据说,这支部队准备由两个加强的陆军师和一个配备有空军联队的海军陆战师组成,总共大约十万至十一万人。
现在事隔一年,美国又专门召开秘密会议来研究这一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在这段时间里,波斯湾地区形势发生了新的动荡,直接影响到美国石油来源和石油航道的畅通。
众所周知,与苏联相比,美国对国外石油和其他战略资源的依赖程度是惊人的。美国许多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百分之五十以上依赖进口,有的几乎完全依赖进口。美国国防部长布朗坦率地说,现在美国的资源“比过去更加依靠外部世界”,美苏在中东、波斯湾以及非洲等地的争夺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取得自然资源的问题”。特别是石油,美国每天进口八百几十万桶,占其消耗量的百分之四十几,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波斯湾地区。曾经担任过美国驻伊朗大使的赫尔姆斯在谈到波斯湾时说,石油能够自由通过霍尔木兹海峡运出,对美国尤其重要,波斯湾“实际上已成为我们的生命线”。霍尔木兹海峡是一条狭窄而重要的石油通道,它的北岸是伊朗,南边是阿曼,是波斯湾进入印度洋的出口,波斯湾地区产油国家的石油都经过这条通道运往美国和欧洲。据西方报刊报道,每天约有一百艘油船、二千万桶石油通过这条海峡送往西方工业化国家,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今年以来,波斯湾地区风云变幻。伊朗政局变化导致石油产量下降,影响到美国石油的供应,同时也使美国在波斯湾地区的影响大大削弱。而莫斯科虎视眈眈,竭力煽风点火。美国政府对伊朗出现的事态一再表示忧虑和关切,要苏联不要干预伊朗的内政。在此以前,苏联在埃塞俄比亚、南也门、阿富汗连连得手,在土耳其和巴基斯坦,苏联也利用当地局势,企图扩大自己的影响。苏联还在印度洋和波斯湾周围地区加强军事力量,海湾上空经常有苏联侦察机活动,霍尔木兹海峡也常有苏联潜艇出没。英国《苏联问题分析家》刊物指出,“最近的经验表明,苏联正在海湾地区小心翼翼地冒风险,比较可能的是在利用当地的争端和运动,来削弱西方的地位。”法国《法兰西晚报》指出,苏联在波斯湾扩大势力范围,力图“通过获得控制石油通道”,握有对西方“可以进行各种讹诈的特殊武器”。
苏联的步步进逼使美国感到不安,美国力图进行反击。美国公开声称:波斯湾地区的稳定和安全是一个“事关美国切身利益的问题”。美国总统的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指出,印度洋沿岸实际上构成了一个“不稳定的弧形地区”,那里的“社会和政治上的脆弱性可能同苏联的力量互相作用”,造成
“尖锐的问题”。
今年三月,南北也门发生武装冲突,苏联立即用武器和古巴雇佣军支持南也门,美国也迅速赶运大批武器进入北也门。之后,美国“中途岛”航空母舰和苏联“明斯克号”航空母舰又在阿拉伯海对峙。现在,美国急于要在印度洋和波斯湾地区加强军事力量以及建立“快速反应部队”,显然是对苏联挑战的一个回答。
目前迹象表明:随着印度洋和波斯湾地区形势的发展,以及石油危机的加重,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在这一地区的争夺和较量还将进一步加剧。苏美的争夺,在波斯湾地区国家中引起了不安。一些国家明确向苏联表示“拒绝苏联在阿拉伯世界的扩张主义”,要苏联“不要干涉我们内部关系”。同时,一些国家的舆论也指出美国加强海湾地区军事力量是对各有关国家的“威胁”和“政治讹诈”。越来越多海湾国家要求加强彼此之间的协作,以对付超级大国的挑战。


第6版()
专栏:

英联邦首脑会议通过声明
要在津巴布韦建立真正黑人多数统治
津巴布韦游击队频繁出击 罗得西亚当局加紧战争动员
新华社北京八月六日电 卢萨卡消息:英联邦国家政府首脑会议八月五日深夜一致通过了一项关于津巴布韦罗得西亚问题的九点声明,表明与会各国有责任使津巴布韦人民得到真正的黑人多数统治。声明同意英国提出的监督罗得西亚选举的计划。
声明说,目前在津巴布韦执行的“内部解决的宪法在某些重要方面是有缺点的”;“寻求永久解决的办法必须让所有各方共同协商,解决争端”;“当务之急是完成这样的永久解决,使津巴布韦及其邻国获得和平”。
声明同意,“以多数统治为基础的独立需要通过一项民主宪法,其中包括适当保护少数的条款”,“根据这样一部独立宪法而建立的政府,必须通过自由和公正的选举产生,这项选举应由英国政府当局加以适当监督,并有英联邦观察员在场”。
声明表明欢迎英国政府建议召开的邀请各方参加的制宪会议。
这个声明是由英国、澳大利亚、尼日利亚、牙买加、坦桑尼亚和赞比亚六国组成的一个工作小组起草的,声明只是一个总的文件,具体执行细节将由英国政府以后提出。
由于对在四月间在罗得西亚(津巴布韦)举行的选举有不同看法,打算承认罗得西亚选举后成立的政府的英国同反对承认的赞比亚、坦桑尼亚、尼日利亚等非洲国家之间,在解决罗得西亚问题上一直存在着尖锐分歧。合众国际社消息在评论这一协议时说,这项“突破”表明英国向非洲国家作了“重大的让步”。这条消息还说,这一协议是英国和非洲国家“第一次在一项罗得西亚的和平文件上取得完全合作和完全协议”。
新华社马普托七月二十六日电 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防务书记处二十五日在这里发表战报说,津巴布韦游击队上周末在津巴布韦东部和东北部战区的四次作战行动中,共击毙三十三名罗得西亚士兵。
战报说,津巴布韦游击队在索尔兹伯里以东的姆托科和姆雷瓦地区进行了三次伏击,共毙敌二十六名,击毁四辆军车,缴获大批武器弹药。
战报又说,游击队还在鲁索帕地区的入口处袭击了敌军的一个据点,毙敌七名,击毁敌军用吉普车一辆。
据新华社哈博罗内八月三日电 罗得西亚政权一面采取“和平攻势”,一面加紧战争,来对付津巴布韦爱国武装力量。
据罗得西亚《纪事报》最近透露,为了诱骗津巴布韦游击队投降,罗得西亚政权正在开展所谓“大赦运动”,同时广泛散发题为《人民要和平》的小册子。小册子说:“和平在我们新土地上意味着每个男人、女人和儿童过较好的生活”。然后,它要求津巴布韦游击队“尽一切力量停止战争”,“回到他们的家园去”。
在“和平攻势”的掩护下,罗得西亚当局正在加紧扩充军备和进行战争动员。据报道,罗得西亚当局一九七九——一九八○年的预算中,“防务和安全”费用达四亿零二百万罗元(一美元约合零点七罗元),占整个预算的百分之三十七,比五年前的“防务和安全”费用增加了四倍。
罗得西亚财政部长七月二十六日在提出这一新预算时公开表示,这一预算是“地地道道的战争预算”。他说:“我们的迫切目标是保证治安部队的军事优势。必须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这一目的。”
同时,新上台的黑人总理穆佐雷瓦七月二十七日在一次讲话中强调所有居民必须分担国家的防务责任。他宣布,从一九八○年一月一日起,所有在中学完成三年以上学习而离开学校的各种族学生,必须服第一阶段国民兵役。


第6版()
专栏:

苏导弹核潜艇首次开进亚丁港
新华社北京八月六日电 据西方通讯社报道,海军情报部门人士八月五日说,俄国一艘载有导弹的核潜艇在一艘供应舰陪同下首次进入南也门的亚丁港。
美国驻太平洋舰队总司令莫里斯·韦斯纳海军上将的发言人证实了这一消息。
这些人士说,目前还不能立即知道这两艘军舰究竟是临时有任务前往亚丁,还是替要在阿拉伯半岛地位重要的西南端建立一个新的海军基地的其他苏联舰只开路。发言人证实这艘潜艇是“载有巡航导弹的EⅡ级潜艇”,其大小和杀伤力相当于美国海军最大和最快的核潜艇之一“伊桑艾伦”型潜艇。
一位在珍珠港执行任务的潜水艇上人员说,美国潜艇很少携带供应舰,除非它们打算“象我们在苏格兰和关岛所做的那样驻扎下来和建立一个基地。”
太平洋舰队总司令的发言人说,这一发现是“又一证据证明苏联力图不仅在印度洋和西太平洋,而且在非洲之角改善它的战略地位。我们正关切地注视着这一情况”。珍珠港海军人士说,苏联载有巡航导弹的“EⅡ级”潜艇有九十二名艇上人员,艇长约三百九十英尺,这些人士说,“EⅡ级”潜艇的数目在苏联太平洋舰队和北方舰队中大致相等;人们发现苏联的地中海舰队也有几艘此类潜艇。据信供应舰是六千七百五十吨的“顿河”级舰只,能够载直升飞机,舰上人员有三百名。


第6版()
专栏:

日本防卫厅加强津轻海峡地区的防空体制
据新华社东京八月四日电 日本防卫厅为了加强位于本州与北海道之间的津轻海峡地区的防空体制,决定在青森县车力村配备航空自卫队的奈基式导弹部队。据报道,日本航空自卫队的奈基式导弹基地在日本全国共有十九处。即将在青森县车力村配备的奈基式导弹部队对保卫津轻海峡和包括三泽基地在内的青森、函馆地区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第6版()
专栏:小资料

“石油宝库”——波斯湾
波斯湾位于亚洲西南部,介于伊朗和阿拉伯半岛之间,从西北向东南伸展,通过霍尔木兹海峡与阿曼湾相衔接,出阿曼湾南口通过阿拉伯海进入印度洋,全长一千零四十公里,最深处为一百零二米,面积为二十五万九千平方公里。这是一个受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卡塔尔、巴林、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阿曼包围的浅海。波斯湾地区鱼类丰富,海洋动物名目繁多,出产珍珠颇有声誉。然而,波斯湾更以盛产石油闻名世界,享有“石油宝库”之称。
波斯湾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最集中的地区,一九七七年探明的石油储量达四百九十八亿一千五百万吨,占世界总储量的百分之五十八点一八。按照现在的开采速度至少可以开采五十年。一九七八年波斯湾石油的产量达十亿一千九百万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波斯湾也是世界上石油输出量最多的地区,一九七七年共出口九亿九千万吨,占世界石油总出口量的百分之六十。美国、西欧、日本一直是波斯湾石油的主顾。据统计,美国进口石油的百分之三十以上,西欧进口石油的百分之七十,日本进口石油的百分之九十,都来源于这一地区。因此,波斯湾的石油对美国、西欧和日本来说是生命攸关的,在他们的工业机体中,几乎每个细胞都渗透着波斯湾的石油分子结构。他们对波斯湾石油的依赖程度将越来越大。现在,每天约从波斯湾输出四百万吨石油,每天有大批油船往返于波斯湾,每八分钟就有一只油轮从波斯湾的大门霍尔木兹海峡驶过。
波斯湾丰富的石油资源,使得它的政治、经济地位不断提高,战略地位也更为重要,成为苏美两霸的必争之地。西方报刊认为,从某种意义来说,“谁控制了波斯湾,谁就能控制西欧、日本,也就控制了整个世界”。近年来,苏联出于霸权主义野心,使出浑身解数,加强南下攻势,妄想挤进波斯湾,控制石油通道,卡断石油消费国的供应线。加之苏联石油储量的下降和扩军备战的需要,它极力想争夺波斯湾的石油来充实自己的石油库。目前,苏联在海湾地区不断制造动乱,又利用一些国家的内部动乱混水摸鱼,加紧渗透。苏联加强了对曼德海峡和霍尔木兹海峡及其周围海域的军事活动。据报道,苏联的海军舰只在沿阿拉伯海向阿曼湾和霍尔木兹海峡移动,形成对波斯湾的钳形包围,对美国和西方等国造成巨大威胁。法国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在电视讲话中说:“如果石油消费国的石油供应被切断,它们将处于一种几乎影响到它们基本生存的局面。”为此美国政府准备成立十一万人的特遣队,以确保石油供应地的安全。人们现在正担心“第二次石油危机”,苏美更加激烈地争夺,有可能在波斯湾地区引起爆炸性事态。
顾玉清


第6版()
专栏:

毛里塔尼亚同西撒人阵签订和平协定
新华社阿尔及尔八月五日电 毛里塔尼亚和西撒哈拉人民解放阵线(波利萨里奥阵线)今天在阿尔及尔签订了一项和平协定。
毛里塔尼亚在协定中宣布:“它对西撒哈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领土要求和其他要求。”它“决定按照同西撒哈拉人民的代表波利萨里奥阵线签订的协定的规定,最终退出在西撒哈拉的非正义战争”。
波利萨里奥阵线在协定中宣布:“它对毛里塔尼亚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领土要求。”
这项协定是由毛里塔尼亚救国军事委员会第二副主席艾哈迈德·萨勒姆·乌尔德·西迪和波利萨里奥阵线副总书记巴希尔·穆斯塔法·赛义德经过三天谈判后签字的。
西撒哈拉原为西班牙殖民地,一九七六年二月,西班牙根据它在一九七五年十一月同摩洛哥和毛里塔尼亚签订的马德里协议,撤出了西撒,由摩洛哥和毛里塔尼亚分别进驻西撒北区(占西撒面积的三分之二)和南区(占三分之一)。阿尔及利亚支持的西撒波利萨里奥阵线也宣布成立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并开展游击战争,要求独立。一九七八年七月,毛里塔尼亚新总统表示希望和平解决西撒问题,西撒人阵也宣布对毛里塔尼亚实行停火。双方就谋求这个问题的解决多次进行接触。
今年七月,在蒙罗维亚举行的非洲国家首脑会议,通过了非洲统一组织关于西撒哈拉问题特别委员会的报告,这项报告建议西撒哈拉人民通过公民投票实现自决权。对这个建议,毛里塔尼亚表示赞同,摩洛哥表示反对。


第6版()
专栏:

墨西哥报纸揭露美国血贩子剥削墨西哥人
新华社墨西哥城八月三日电 据此间报纸报道,美国的血贩子在美国和墨西哥的边境地区建立了许多“血银行”和“血浆库”来剥削墨西哥劳动者。
报道说,在长达三千二百公里的两国边境地区,这些机构在当地发行的墨西哥报纸上刊登大型广告,用金钱诱使贫穷的墨西哥农业劳动者和无证件的人到美国去卖血。到目前为止,已有十万多名十五岁至四十五岁的墨西哥人,为了维持生计和获得出境的钱而到这些机构里卖血。
据墨西哥《一加一报》报道,每小时平均有一个无证件的墨西哥人卖血,美国的血贩子从每一个卖血的人身上榨取高于百分之一千的利润,卖血已使许多人死亡。


第6版()
专栏:国际简讯

国际简讯
欧洲最高活火山爆发
欧洲最高和最活跃的埃特纳火山(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岛),八月四日猛烈喷发。埃特纳火山高达三千三百二十米,于三日深夜开始喷发。熔岩流宽达一公里,长达十三公里。这次爆发产生了三个新的火山口,喷射出的岩石碎块和火山灰,二十年来第一次落到了离火山二十五公里处的卡塔尼亚城。
专门观察火山的科学家们说,这次爆发使他们看到了一个以前从未见过的现象,即喷火口发射出了连续的闪闪电光,伴随着响亮的隆隆爆炸声。
欧洲共同体等国家签订处理污水协定
欧洲经济共同体各国和奥地利、芬兰、挪威、瑞典和瑞士的代表,在上周末签订了关于处理和利用污水沉淀物的协定。
这个协定是共同体各国和五个国家的科技合作的第一个协定。
日本在校中小学学生达二千一百多万
日本政府文部省七月二十八日公布的调查报告说,今年日本在校的小学和中学生达二千一百六十六万人。其中,小学生人数为一千一百六十二万九千人,比去年增加四十八万,是六十年代以来最多的一年。初中学生为四百九十六万人,比去年减少八万余人。高中学生为四百四十八万五千人,比去年增加七万人。
(据新华社)


第6版()
专栏:外论摘要

《苏联计划夺取印度洋》
英国《每日电讯报》七月九日刊登罗伯特·莫斯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苏联计划夺取印度洋;俄国和阿富汗》,摘要如下:
在美国人逐步取消在波斯湾进行军事干预的应急计划的同时,五角大楼的分析家们就苏联在印度洋的野心起草了一项报告。
这项报告的主要结论是:
一、苏联继承沙皇的衣钵,决心建立一条经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到达印度洋上一个或一个以上重要港口的陆上通道。
二、尽管苏联领导想利用当地的纠纷来达到这个战略目标,但是它将不得不向阿富汗派出大批俄国军队
(阿富汗的穆斯林反叛力量已迫使阿富汗的马克思主义领导人把他们的家属送往莫斯科),俄国还“可能”也向巴基斯坦派出军队。
五角大楼的报告表明,苏联“很可能”在一九七九年底以前向上述两个国家派出军队。
三、一旦俄国人确保能使用印度洋沿岸的各个港口,据料他们就会建立一支新印度洋舰队,这个舰队不仅将被用来保障苏联同它的非洲盟友的交通线,而且将作为帝国主义扩张新阶段的工具,威胁西方(尤其是美国和日本)赖以运输从中东进口的石油的重要的海上通道。
这些海运线已经处于危险之中,因为(既然伊朗海军已停止了巡逻)每天载着二千万桶石油的各种油船经过的霍尔木兹海峡的安全没有可靠的保障。
五角大楼的报告至少含蓄地使北约国家认识到填补在波斯湾和印度洋出现的战略真空的急迫性。
近几个月一直有消息说,有人提出建立一支“欧美”海军特混舰队和扩大迪戈加西亚基地设施的建议。
众所周知,莫斯科在印度洋上寻求不冻港的努力可以追溯到布尔什维克革命以前,这很容易用地理原因来解释。苏联要进入印度洋,得走海上路线,而这一海上路线在战争期间可能被美国和英国的海军所控制。
但是,假定苏联能进入印度洋沿岸的各个港口,印度洋就是莫斯科可能现实地希望占领的一个地区——通过在印度洋地区那些还没有受到苏联一定程度影响的国家制造动乱的办法来夺取印度洋。
原因之一是印度洋离美国太远,原因之二是西方使用印度洋地区的基地设施的可能性不断被削弱了。
五角大楼的估计是,鉴于政治上受到一些限制,美国可能得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能把海军的力量扩大到可以支配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地步——尽管俄国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内陆(或冰封)国家,俄国人显然决心建立起世界上最强大的远洋海军之一。
然而,苏联在印度洋的野心仍然远远未获成果。虽然在喀布尔发生的使努尔·穆罕默德·塔拉基总统上台的政变是由克格勃发动的,但是塔拉基集团没有能够巩固它对这个国家的控制,大多数省份现在都发生了武装反叛。
而且巴基斯坦领导在意识形态方面同莫斯科是对立的。
俄国人如何才能克服这些障碍呢?五角大楼分析家们认为,苏联现在向阿富汗派出它的正规部队是有明显的可能性的——尽管这些分析家指出,阿富汗各个部落之间的某种不稳定是适合俄国人的需要的,因为这种不稳定确保塔拉基政权继续依赖于莫斯科。
巴基斯坦是苏联战略中碰到的一个非常不同的问题。俄国人千方百计地在巴基斯坦,特别是在俾路支省和信德省煽起内乱,这两个省恰巧是莫斯科进入印度洋的方便途径。
关于阿富汗问题,五角大楼分析家们的结论是:苏联目前给阿富汗的军事支援(主要是军事顾问和飞机驾驶员)不足以支撑塔拉基政权,莫斯科可能要部署所谓的“牵制旅”,即苏联的特种秘密部队。
这些部队是训练来执行隐秘任务的。已经有报纸报道说,俄国人驾驶的直升飞机曾运送特别部队去镇压阿富汗军队中的一次哗变。
假如安全形势继续恶化,俄国人就有可能把他们的空降部队以及空降机动部队派进阿富汗。
关于巴基斯坦问题,五角大楼报告的结论是:俄国人将通过加剧阿富汗和印度同巴基斯坦的摩擦来增加对齐亚将军的压力。
这将使苏联领导有机会以“调停者”的身份介入这个地区的争端,并且以保证巴基斯坦同邻国的安宁来要求使用巴基斯坦港口设施的权利。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五角大楼的报告没有排除苏联发起的对巴基斯坦俾路支省和信德省的入侵的可能性,这种入侵也许会在巴基斯坦和印度再次发生对抗的情况下发生。
据这项报告说,入侵的路线将经过赫拉特、坎大哈,穿过科贾克山口到查曼和奎达。
这条路线的大部分地段是非常好的坦克通路,这将有利于装甲部队的迅速运动。不祥的是,苏联工程技术人员在阿富汗修建的战略公路中将要完工的第一条公路是从库什卡经赫拉特到坎大哈。
值得注意的是,苏联一个时期以来在同土耳其交界的苏联一方也在实施筑路计划,不同的只是苏联不仅建筑公路,而且还建造大型隧道。
如果俄国人能通过新的战略公路从陆地上实现他们长期以来想在印度洋取得不冻港的野心,这在非洲和中东产生的心理作用可能是巨大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