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8月7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要认真解决农业经济中比例失调的问题
——农村采访札记
农业经济中,农、林、牧、副、渔各业之间,粮食作物和其他作物之间,都是互为因果、互相依存,有其内在的规律的。过分强调一头,偏废其余,势必违反规律,破坏平衡,比例失调。
协调比例必须因地制宜
怎样才能解决农业经济中比例失调的问题,做到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呢?
最关键的一条,在于各级领导要认识协调农业经济内部比例的重要意义。协调农、林、牧、副、渔各业的比例,促进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不只是生产方针的一个变化,而且是着眼于经济效益和生产速度的一场深刻变革。只有从这样一种认识出发,并认真总结前些年的经验教训,肃清农业经营方针上极左的影响,对本地的实际作深入的调查,详尽的分析,才能科学地确定农、林、牧、副、渔各业的比例,粮食作物和其他经济作物的比例,并逐步稳妥地加以调整。
认识提高了,还要有切实有力的措施:
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地制订发展规划。这一点搞得好坏,对生产的发展关系极大。位于长江西陵峡两岸的湖北省宜昌县,具备全面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一九七六年以前,农、林、牧、副、渔各业的布局不合理,未能使有利的条件充分发挥出来,粮食生产和其他各业的发展都很缓慢。粉碎“四人帮”以后,宜昌县委认真总结历史教训,在实地勘测调查的基础上,对各业的发展重新作了合理的布局,其中特别加强了林业和各类经济作物的比重。根据地理方位,他们确定了“东桑、西茶、南柑、北药”的布局,根据地形特点,采用了“高山核桃漆,半山桐木栗,棕片石缝挤”的做法。由于注意了因地制宜,布局合理,近两年粮食和各类经济作物都发展较快。去年,这个县粮食总产比一九七七年增长百分之二十,棉花增长了百分之十点五,油料翻了一番。其他各类经济作物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林、牧、副、渔和各类经济作物的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百分之二十五,比两年前上升了百分之五,全县社员的人均收入增加了十四元。
抓住重点,发展当地最适宜的骨干品种,再逐步铺开。江西省遂川县这方面的正反经验,很有说服力。一九七六年以前,这个县也抓了一下各业全面发展,由于平均使用力量,致使各类经济作物的生产都没有搞好。近两年,县委总结了过去的教训,认识到只有抓好骨干品种,才可能突破一点,带动全局,站稳脚跟,逐步发展。基于这种认识,他们选定有多年传统的金桔和油茶等经济林木作为骨干品种。采取垦复和重新栽培相结合的办法,经过二年多努力,新栽培的金桔树就有七十多万株。井冈山的东南麓已经形成了一条长达一百多里的金桔林带。去年,这个县的油茶籽产量已经恢复到二百四十五万斤,金桔产量达到了一百二十多万斤。
适当集中,抓好某些品种的商品基地建设。这个办法能够较快地协调各业之间的比例,收到显著的经济成效。湖北省宜昌地区近两年根据不同的自然特点,把部分社队划为某种作物的集中产区,适当给予物资和资金的帮助,加强技术辅导,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建立商品生产基地。在长江沿岸,主要搞柑桔生产基地;在丘陵缓坡,主要搞油茶、茶叶、油桐的生产基地;高山地带,抓了漆和棕的基地建设。到现在为止,这个地区已基本建成百亩以上的各类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九百零四个,其中千亩的五十二个,万亩的一个。
用经济手段促进各业发展
协调农业经济内部的比例,促进农、林、牧、副、渔各业的综合发展,是一个很复杂的经济问题,单靠行政命令是决不能解决的。因此,各级领导不应有单纯任务观点,不看效果地抓数字、抓面积。而应当老老实实地按经济规律办事,用经济手段来协调各业的比例,以此来保证农业生产的全面发展。
第一,落实经济政策,建立生产责任制,调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许多地方的事实证明,各项经济政策,特别是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政策,对农、林、牧、副、渔各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四川省新都县近两年在养蜂中,采取“五定一奖”的办法,有力地调动了社员养蜂的积极性,使全县的养蜂业有了很大发展。到去年年底,蜂群总数已由一九七二年的六千零十八群增长到一万三千三百五十二群,年产蜂蜜七十九万斤,总产值达八十三万八千元。
第二,加强经济核算,降低生产成本。注意不注意经济核算,对生产的发展影响极大。江西省井冈山地区在发展漆树等经济林木的过程中,对这一点体会较深。一九七五年,这个地区也抓过漆树种植,千里迢迢地从贵州调进二十万株树苗,成活率不到百分之三十。漆树未发展起来,还挫伤了群众积极性。近两年,这个地区再次发展漆树等经济林木时,认真搞了经济核算,重视降低成本,采取自繁、自育、自种的办法。结果,没花多少钱,就自育了六十万株漆树苗,去年移苗栽种后,成活率达到了百分之七十以上。
第三,尊重价值法则,合理调整价格,保证生产计划的落实。湖北宜昌地区和江西泰和县的同志都反映,这些年营林计划完不成,用材林发展不起来,与山价低有关。目前一立方米木材山价仅四至七元,砍下交售给国家也仅得二十八元,而国家的木材出售价却高达八十多元,相差太悬殊。群众把木材交售给国家,还不如把木材劈成烧柴出售的收入多。这种营林造林还不如让山上长杂木林合算的情况,怎能不影响群众去完成营林计划呢。这种违反价值法则的现象,并非仅仅局限于林业。因此,十分有必要引起有关领导重视,对部分价格作合理调整,运用价值法则来保证有关生产计划的落实。
第四,讲求经济实效,注意以短养长,确保农民利益。这是农业经济中的各业,特别是不能马上见效的项目,能否发展起来的关键。江西省万安县武术公社菊西大队,一九七五年以前没有注意这一点,先抓了油桐等长期才能见效的经济林木的发展,没有收到预期效果。近几年,他们认识到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重要性,在抓经济林木的同时,还抓了西瓜、芝麻、花生、烟叶等当年可以收效的经济作物的种植,既保证了农民的当年收益,又为经济林木的发展提供了资金,管理工作也跟上去了。全大队很快改变了单一经营粮食的状况,迈开了全面发展的新步伐。目前,这个大队已培育成油桐林一千二百亩、五万多株,乌桕三万多株,葵树几千株。此外,还有十几个多种经营小项目。油桐已经开始结籽,今年就可以见到收益。
总之,只要重视并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农业经济中比例失调的状况是不难改变的。本报记者 胡国华 刘霄


第2版()
专栏:

编者按 大抓余热利用,是有效地利用和节约能源的重大措施,在当前深入开展增产节约运动中,这是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据有关部门推算,全国每年可利用的工业余热,相当于五千万吨标准煤的发热量,但目前仅仅利用了百分之八。辽宁省这项工作抓得好,已将余热利用了三分之一,相当于一百多万吨标准煤的发热量,对生产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北京一百多家工厂采取积极措施利用余热,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各地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订出切实可行的措施、规划,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把余热充分利用起来。
充分利用余热 减少环境污染
北京上百家工厂采取利用余热措施
本报讯 记者潘善棠报道:北京市部分工矿企业利用余热取得初步成绩,目前已有上百家工厂,把本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利用起来,一年利用的余热,据计算相当于二十八万三千多吨标准煤的发热量。
工业生产中的余热,来源很多。据北京市清仓节约办公室初步调查统计,北京市工矿企业可利用的余热,每年约有三百多万百万大卡,相当于四十二万八千多吨标准煤的发热量。过去,由于对利用余热缺乏认识,大量的余热不是白白地跑掉,就是人为地把它“消灭”掉,既浪费了热能,又造成了环境污染。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工业生产中的余热逐步引起人们的注意。一九七三年,北京市清仓节约办公室首次对北京市工矿企业生产中的余热资源进行了调查,制订了余热利用规划,有计划地开展余热利用工作。北京热电厂原来每年夏季有二百多吨剩余蒸汽,损失于循环冷却水中。为了把这些剩余热能利用起来,一九七四年,北京市清仓节约办公室会同有关单位,敷设热力管道,把这个厂的剩余蒸汽,输送给北京印染厂、北京第一、第二、第三棉纺织厂和北京第一纺织配件厂使用,使这五个厂每年有八个月时间不用自己烧锅炉,就能得到足够的蒸汽来进行生产,每年可节约重油一万二千多吨,煤二万八千多吨,电三十多万度。据北京市清仓节约办公室的初步统计,目前,北京市已有一百二十多个余热利用项目竣工投产,还有几十个项目正在施工中。
北京市不少工厂企业从实践中体会到,利用余热,不仅可以节约能源,而且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北京染料厂的硫酸车间,生产的一系列化学反应过程中,排放出大量热能。必须把这些热量散发掉,化学反应才能继续下去。过去,这个车间采用大型风机进行强制冷却,每到高温季节,由于空气温度高,冷却效果差,一部分超过工艺要求的高温硫化气体,不能继续反应下去,只有排放到空中,严重地污染了工厂附近的环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九七四年以来,这个车间先后制造和安装了两台余热锅炉,把硫酸生产过程中放出的余热吸收利用起来,使硫化气体的温度全部降低到合乎工艺要求的程度,不再向外排放。同时,每年还可生产九万三千二百多吨蒸汽,节约标准煤二万七千五百多吨。
利用余热,投资少,见效快。北京市日用化工二厂利用现有的锅炉蒸汽压差,装了一台汽轮发电机组,投资十七万元,不到一年就发了电,年发电量二百多万度,如果折算电费,一年内除可收回成本外,还有盈利。北京铜厂花了十万元制造了一台余热锅炉。苦战一个月,建成了利用阴极反射炉烟气生产蒸汽的工程,使全厂除了取暖季节外,每年有八个月不用烧锅炉就能得到足够的蒸汽,每年节约的燃料价值三万九千多元,只以节约燃料费用一项计算,不用三年就能把投资收回。


第2版()
专栏:

辽宁省大搞工业余热回收利用
去年一年回收利用的工业余热相当于一百多万吨标准煤,占可利用的工业余热资源的三分之一左右
本报讯 记者王殿学报道:辽宁省注意调动各有关方面的积极性,大搞工业余热回收利用。去年一年回收利用的工业余热,相当于一百多万吨标准煤,占可利用的工业余热资源的三分之一左右,节约了大量燃料,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辽宁省的工业基础大,特别是重工业多,消耗的燃料也多,因此可回收利用的余热潜力很大。据调查,全省可回收利用的工业余热资源,相当于三百五十八万吨标准煤。中共辽宁省委、省革命委员会对工业余热回收利用工作十分重视,一再强调要把搞好工业余热回收利用,作为解决燃料动力供应紧张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省计委、经委等经济领导机关,都设有专门部门负责抓这一工作,每年制订工业余热回收利用计划。利用工业余热发电,是一项牵涉面广、困难较多的项目,省里会同有关部门组成余热发电办公室,统一解决所需的投资、设备和材料问题。去年一年就安排了利用余热发电、供热项目八处,装机容量达二万三千四百五十千瓦。
各工业城市和各有关部门对此项工作也十分重视。旅大市组织有关部门和企业,对全市工业余热资源进行了深入调查,制订了全市工业余热回收利用规划,全市已经实现回收利用高温烟气、高温热、化学热、冷却水等方面的余热利用项目一百零八项,回收利用余热的热量每年可折合十六万六千多吨标准煤。全市七个陶瓷厂都利用余热干燥半成品,实现了干燥半成品不用烧煤,每年节煤二万五千多吨。沈阳市为了利用好煤气二厂的大量余热,把有关的三十五个企业发动起来,打开厂界,分工协作,很快就利用这个工厂的余热供七十栋、十四万平方米、四千多户职工住宅冬季采暖。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已实现象这样集中供热、联片采暖等综合利用余热的地方共二百五十多处,砍掉了锅炉二千八百多台,每年采暖期节煤十三万吨,还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
许多企业不断地向余热利用的深度和广度进军。锦州葫芦岛锌厂,为了合理地利用本厂的余热,建立了“三结合”攻关试验小组,深入现场,调查研究,探索余热利用新技术。先后在沸腾焙烧炉、煤气发生炉、旋涡炉等五种炉型的三十五台炉、窖上应用了气化冷却装置和余热锅炉,回收低压和中压蒸汽供生产和生活使用,每年节煤三万六千七百多吨,占全厂余热资源的百分之六十二,还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每年节约维修钢材二百吨、冷却用水三百五十万吨。抚顺石油二厂在催化裂化装置上,大搞再生烟气热能回收利用技术攻关,先后研制成八种新设备,建成了我国第一套再生烟气热能回收装置,用回收的再生烟气推动透平机,代替电动机带动设备运转,每年可节电二千多万度;并且改造了主风机,提高了供风能力,使催化装置加工量一年增加五万吨。


第2版()
专栏:

回收浪费的资源能源 消除污染改善环境
大气污染与防治学术交流会在沈阳举行
本报讯 最近,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全国环境保护科技情报网在沈阳召开了我国第一次大气污染与防治学术交流会。会议总结检查了几年来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科研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对研究成果的学术水平进行了评价;讨论了沈阳大气污染防治的规划设想;研究了今后大气污染防治的科研方向和重点课题。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陈西平同志在会上讲话说:我们正在调整国民经济,环境保护是一个重要内容。为了把环境保护工作搞上去,环境科学技术必须走在防治工作的前面,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治理途径。就目前来说,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资源、能源的大量浪费。因此,当前首要的问题是如何把浪费的资源、能源回收,既改善环境,又节约资源。
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所副所长刘静宜同志就消烟防尘,解决城市大气污染的问题讲了话。


第2版()
专栏:

我国目前最大的含油污水处理船“黄岛”号
开始对上海港含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
据新华社上海八月四日电 一座水上污水处理工厂——我国目前最大的含油污水处理船“黄岛”号,最近开始对进入上海港的油轮和其它船舶排放的含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
这艘停泊在上海吴淞口外排水量为四万五千吨的污水处理船,装有我国自己制造的处理含油污水和加工淡水、再生润滑机油的装置。
凡进入上海港的油轮或客、货船只,都需要排放压仓、炉仓、洗仓等含油污水。“黄岛”号可以把这些含油污水加工净化为符合国家规定排放标准的淡水,同时将分离出的废油经过处理变为燃料油或润滑油。


第2版()
专栏:问题和建议

藁城县怎样改变“高产穷县”状况
藁城县地处冀中平原,平均每人一亩五分耕地。一九七○年以来,这个县人民艰苦奋斗,治沙改土,兴修水利,大搞园田化,成为我国北方地区粮食高产县之一,八年向国家交售粮食七亿五千多万斤。但是,在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的同时,农业总收入、集体积累、社员生活水平却增长很慢,有些年份反而下降了。一九七八年全县粮食产量比一九七一年增加百分之四十,而社队向国家贷款却增长了七倍,平均每个农户负担五十多元。
必须端正思想 全面发展农业
为什么藁城粮食高产而集体空、社员穷?重要原因是在贯彻执行农业方针上想得太窄,搞单打一,没有因地制宜地安排生产。
藁城县也是有名的棉花高产县。一九七○年全县亩产皮棉达到百斤,棉花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百分之三十六。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要增加集体积累和社员的收入,就应当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重视发展棉花生产。可是,这个县从一九七○年以后,片面地追求粮食高产,从面积、肥料、管理等方面压棉花。去年全县已有三分之一的棉花面积被挤到远地、次地和开荒地里,加上气候等方面的原因,亩产皮棉已由原来的一百斤跌到二十四斤。一九七七年同一九六五年相比,藁城县油料种植面积减少百分之八十四,生姜、葱、蒜、辣椒、白菜等蔬菜面积减少将近一半,造成集体收入大减,造成农民吃油、吃菜困难。
藁城县要彻底改变高产穷县单一经营粮食的状况,首先,各级领导必须改变过去那种“粮食上去插红旗,丢了棉花没人提”的指导思想,而应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以农业纯收入的多少,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农林牧副渔全面经济效果如何为主要标准。其次,上级领导机关在执行粮食征购政策时,也要注意解决高产县交售和产量比例问题。藁城县一九七六年比一九七五年粮食减产一千万斤,征购反而增加一千万斤。这样,广大干部群众为了上保国家征购,下保社员口粮,经营思想就一步一步地被逼上“粮山”。
必须放开眼界 发展多种经营
林彪、“四人帮”在农村推行极左路线,对农村经济限制很死,干涉很多,是造成高产穷县的另一个根源。
据调查,近几年随着农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和生产条件的改变,全县二十六万名整半劳力,大约有三分之一解放出来。这就要合理安排节余劳力,广开生产门路,开展多种经营。
然而,有的同志过去却认为,藁城不靠山,不临海,开展多种经营生产潜力不大。据县委有关部门调查,全县有河流故道十几万亩,坑塘三千亩,渠边、河岸、路旁及零散土地四万多亩。如果把经营眼界放宽一些,看远一些,就会发现象藁城这样的平原地区,发展林、牧、副、渔各业生产也大有文章可做。目前,全县二百三十四个大队,已经在沙滩故道开辟果园二百多处,果园面积达到四万八千多亩,和毗邻“雪梨之乡”赵县相差不多。不用说果树栽植面积继续扩大,就是在现有基础上加强管理,把产量提高到赵县去年九千一百一十万斤的水平,全县每个农业人口就可增加收入十五元。同时,利用一部分沙滩和渠边道旁,实行乔灌结合,大量栽植紫穗槐,把编织业搞起来,又可以把全县每年用于外购果筐的一百多万元资金节省下来。
必须加强管理 降低生产成本
造成高产穷县的另一个原因是,农业开支大,成本高。藁城县统计部门提供了这样一些比例数字:一九七一年到一九七七年农业费用占总收入的比例,由百分之三十五增长到百分之四十六点七;农业纯收入占总收入比例,由百分之六十四点八,下降为百分之五十三点二。其中,一九七六年与一九七三年相比,农业总收入增加一千二百五十五万元,而总投资却增加了一千三百九十八万元,投资比收入还多一百四十三万元。这说明,农业投资的增长超过了农业收入增长的速度。
根据这个县对二百零一个核算单位的调查和分析,造成农业开支大,成本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支农产品质次价高等,但主要还是经营管理的问题,一些队存有“只要灯拨亮,不怕熬油多”的思想,生产资料的购修费,农机耗油费增长相当快。如城关公社常家庄大队一九七六年同一九七○年相比,购修费增加二点六倍,农机耗油费增加一百倍。
近几年中,藁城县生产成本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种田不讲科学。目前,藁城县农业科技人员十分缺乏。农业调查研究工作(如土壤普查,病虫害防治等)没有认真做。而且各级领导干部有不少人指挥生产有很大的盲目性。比如,一九七八年麦收前,县委不顾全县水肥、土质条件和棉花长势,普遍在棉花管理上搞“四普”(普遍追肥、浇水、除虫、深翻),结果使部分棉花发生疯长,减了产,浪费了大量农药、化肥和人力。最近县委针对这种情况,提出对全县干部、老农和一部分有文化知识的社员进行科学技术教育训练,建立专门机构开展土壤、虫害、种子和植物栽培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实行个人发明创造奖励制度。
本报通讯员 王贵海
本报记者 侯志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