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8月26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延丰湖之夏
——访朝纪事
周而复
醒来的时候,听到淅淅沥沥的雨声,在幽静的长寿园里,显得特别清晰。我连忙起来,拉开灰色的窗帷,打开客厅的旁门,走到阳台上一看:果然是细雨纷飞,烟雾迷蒙,平静的湖面有如处子,现在披着一层薄薄的轻纱,越发显得温柔秀丽了。四面山上的树木也给烟雨遮盖得混混沌沌,若有似无。我心里想:今天妙香山大概去不成了。
到了八点半钟,雨还没有停,朝鲜文化艺术部李昌善部长准时到了长寿园,和中国政府文化代表团去风景优美的妙香山参观。车子驶过千里马大街,那宽阔的马路象是用水洗过一样的清洁,雨停了,空气特别新鲜,越过大同江上的公路桥,灰蒙蒙的天空开始从云层里透露出阳光,等我们到了飞机场附近的公路上,一轮红日慢慢在云层里露出光芒万道的面容。
天晴了。公路也特别干净,早晨的车辆也不多。驰过了一座又一座整洁安静的村落,我们的车子开进一座新兴的城市。忽然停在路边,从马路上走过来一位身材高大的朝鲜同志,李昌善同志给我们介绍:
“这是安州行政委员会的委员长!”
他亲切地和我们握手,客气地说,“安州没有什么好看的,请你们到延丰湖休息一会儿再走。”
主人坐进他自己的汽车,顺着安州市区边缘的马路驶去,没有多远,是起伏的山峦,满山是青翠的树木,绕着山边之字形的山路慢慢开去,进入了茂盛的树林。道旁两边的树木的枝叶在空中连接起来,仿佛是进了莽莽的原始森林。蓝湛湛的天空也看不到了,只是从繁密的枝叶中偶尔透射下来一些阳光。出了树林,来到了山顶附近,停了下来。我们顺着山路走上去,山峰上有一座木结构的精致的水亭,四角飞檐,雕梁画栋;亭中有一支粗圆的红色木柱支撑,别有格局。主人在亭里摆了丰盛的点心和酒水。站在亭子上向正前方望去,是一个葫芦形的碧绿的湖面;在灿烂的阳光下如同一面镜子,闪闪发光。四周莽莽苍苍的群山象是翠绿的屏风一样,把清澈见底的湖面紧紧拥抱在怀里,显得安谧而又幽静。面对秀丽的景色,青山绿水,十分凉爽,使人感到现在不是夏天,精神为之一振,旅途的疲劳消逝得干干净净。
亭子背后的山坡前有一块由来碑;那上面刻的红色的朝鲜文字,我一个也不认识。我请翻译同志给我讲述碑文,那上面写的是:
十二三千里平原啊!
昔日鸟儿飞到这里,
因为没有水解渴而惨叫着
飞过去。因天旱不雨,土
地龟裂,农民们只好用木
棍钻穴插秧。他们见禾苗
枯黄,焦急地望着天上的
浮云,呼天怆地地叹气,
但这是无济于事的。……
原来十二三千里平原是一个干旱地区,连飞鸟也找不到水喝,那人们喝水的艰难就可想而知了。在龟裂的土地上种庄稼,禾苗怎么能够不枯黄死去呢?没有水,就没有粮食的收成,人们饥饿悲惨的过去的生活是不难想象的。
朝鲜解放不到一年,一九四六年的春天,金日成同志来到安州,登上山的高峰,一眼望到十二三千里平原,要改绘山河,在农村技术革命中,首先实行水利化,提出了兴修平南灌溉的宏伟蓝图。他亲自走遍了这一带崇山峻岭,斩荆披棘,选好了水库堤坝的地点。
当灌溉建筑快要完工,美国侵略的炮火漫延到十二三千里平原。敌人的飞机日日夜夜狂轰滥炸,灌溉建筑毁了,平南灌溉工程因为战争关系停止了。
战后,在劳动党和金日成同志的关怀下,在敌人破坏的原来平南灌溉工程的废墟上,重新修建。英雄的朝鲜人民只用了一年十个月的短短的时间,完成了宏大的平南灌溉工程,新建的水库有一亿五千立方米的容量,它在一九五六年五月底开始把大同江的水储蓄起来。水库里的水沿着大大小小的条条渠道流入了十二三千里平原的田地里。真个是如“大旱之望云霓”,饱尝干旱苦头的人们,听到那轰轰的水声,看到那洁白的浪花,心头也象水一样的激起喜悦的浪花,发出恣情的欢笑。有的人高兴得干脆跳到水里去,用有力的双臂去拥抱清清的激流,大同江和清川江流来的水仿佛也十分激动,热情地把跳进水里的人们抱在怀里,岸上、水中一片欢腾,直薄云霄!
我们从水库向右边的山坡下去,不远的地方,在参天的松树荫下,有一个拱形的洞口,里面有一盏盏电灯。从洞口望进去,象是一串闪闪发光的珍珠悬在上空。洞顶墙壁潮湿,布满着晶莹的小水珠,有时滴下一滴两滴,发出音乐般的回音,萦绕不绝。我们走到湖的尽头,是一座机器房,在雪亮的电灯的照耀下,是十二台机器。主人掀起一块铁板盖,机器房里顿时发出轰轰雷鸣的巨响。我向地面的洞口一看:黑乌乌的,深不见底;只听见哗哗的奔流的巨响。
我看过河南三门峡水库,安徽的淮河水库,也看过宁夏的青铜峡水库……这些水库的控制闸门都在露天下面;可是朝鲜同志把控制闸放在山洞里,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这个水库蓄水量可以灌溉百万亩以上的田地。安州过去遇上最好的年景,每町步(一町步等于十五市亩)最多也只能收获五百公斤粮食。水库建成以后,每町步每年平均收获是七千公斤到八千公斤,猛增了十五倍!纵然遭到严重寒流的袭击,或者是罕见的干旱年头,十二三千里平原照样年年夺得丰收。干旱缺粮的十二三千里平原,现在成了朝鲜西海岸的粮仓了!
一九五六年五月三十日,平南灌溉工程竣工前夕,金日成同志来到了水库,和十二三千里平原的人们共享发自内心的喜悦。他在山峰上眺望碧波万顷的湖水,凝思良久,仿佛看到十二三千里平原的庄稼在茁壮成长,黄金般的稻穗在海风中起伏,如同西海的波涛。雪白的大米从碾米机流出,好似清川江的哗哗流水,永流不息!他给水库取了一个含义年年丰收的富有诗意的名字:延丰湖。
我们坐在山上亭子里,一边吃着别有风味的朝鲜鱼干,一边观赏延丰湖秀丽的景色,想起到达安州以前沿途看到十二三千里平原的长势喜人的庄稼,分享了朝鲜人民的喜悦。要不是黄镇团长向主人告别,我几乎忘记去妙香山的日程了。(附图片)
朝鲜妙香山一景


第6版()
专栏:

中国茶香飘万里
雍良
茶叶、咖啡和可可,被称为世界上的三大饮料。而饮茶的人数最多、地区也最广,所以茶叶是受到人们普遍喜爱的一种日常饮料。这个被称为“绿色金子”的茶叶,它的故乡就是中国。茶的饮用、栽种、制作及药用都始于我国。
我国利用茶叶的历史,已有四千多年了,这同埃及金字塔的年龄不相上下。植茶的历史也有二千多年了,人工栽培茶树最先在我国的云南、四川。以后扩展到其他地区,主要是秦岭和淮河以南丘陵地带。茶的品种也在不断增加,到宋朝,仅福建的贡茶就有四十一种之多。在历史上,我国茶叶最高的年产量达四百五十万担,为当时世界总产量的一半。现在,我国有十六个省份六百多个县产茶,总产量仅次于印度。
八世纪时,唐朝学者陆羽撰写了我国第一部,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陆羽系统地阐述了唐以前我国劳动人民种茶、制茶、煮茶及饮茶的历史。后来,被称为日本陆羽的荣西禅师,在从中国回日后也曾撰写了一部《吃茶养生记》。书中谈到种茶和饮茶的方法,主要根据我国浙江产茶区的情况著述的,说明我国种茶技术早已传到国外。
茶叶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传统出口商品。五世纪南北朝以后,我国茶叶就已输出到几个邻国,以后又输出到亚洲的其他一些国家。到十六、七世纪明朝时,我国茶叶也输出到欧洲一些国家。至今世界上各国的“茶”的名称,都源出汉语,有的是广东话的读音“Cha”或是闽南方言的读音“Te”。甚至连茶具的叫法也相同,如马来亚语的茶壶是“teh—kowah”,就是闽南方言“茶壶”。
当我国茶叶运输到欧洲市场时,人们都把它看成是“贡熙”,认为是给皇帝进贡的佳品。虽然售价很高,但是能买到中国的茶叶,“其价几何,在所不惜”。在某些外国文学作品中,也有提及中国茶的片断。如意大利作家麦达斯达觉一七三五年在维也纳写的一部名叫《中国女子》一剧中,就有人们一边品着中国茶,一边观看欧洲戏剧的情节。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喝茶的记载,马克思还给他的一个外孙埃德加尔(马克思大女儿燕妮·龙格之子)取了一个“茶”先生的绰号。这些都说明,茶叶是受人们喜爱的饮料,就连以咖啡为主要饮料的欧洲人,对茶叶也很感兴趣。
中国茶叶品种多、质量好,如浙江的龙井、珠茶;江苏的碧螺春;黄山的毛峰;河南的毛尖;福建的武夷花;安徽的祁红;云南的普洱及台湾的乌龙茶等,这些绿茶、红茶都负有盛名,誉满中外。它们在形、色、香、味方面都各具特色,无一不佳。目前我国茶叶,行销世界五大洲的上百个国家和地区。
我国不但出口茶叶,而且也传出了茶籽和植茶的经验。世界上产茶国家的茶籽、茶树和植茶技术,最初都是直接或间接由我国传入的。九世纪初日本最澄禅师到中国留学后,将中国茶籽带回日本,首先种植在近江台麓山地区,以后传到其他地方。当前世界上产茶居首位的印度,也是在一七八○年从广州运去茶籽后才开始种植。现在世界上有四十多个国家引种了我国的茶籽和茶树。
我国为了支援第三世界国家发展经济,应邀先后向马里、几内亚、阿富汗等国家派出植茶的技术人员,帮助他们种植茶树。这里仅以马里为例:一九六二年初,我国向马里派出植茶技术人员。茶叶性喜温暖湿润的环境,而马里素有“非洲火炉”之称,这种地理条件对种茶是不利的。但是,中马两国的技术人员和工人密切合作,克服了种种困难,中国的茶籽终于在两万里外的地方生根落户了。次年六月,茶树都萌发嫩芽,马里也终于生产茶叶了。马里第一次采制的茶叶,被定名为“49—60”号茶(即两国成立和独立的年份),标志着中马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马里第一批茶叶,被送到巴黎的农业博览会上,还获得了一等奖。马里开始时只有两亩试验茶园,现在发展到一百公顷的大茶叶农场,还附有加工厂,并获得了茶叶大面积的高产。
中国茶香飘万里。虽然种茶、制茶及饮茶是由我国传出的,但是世界上其他植茶国家的劳动人民在这些方面也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后这些又传到中国,为我国所借鉴和吸收。如我国茶树更新复壮用的“台刈”术语,就是来自日本。现在日本茶园的耕作、施肥及采茶都实现了机械化,而制茶又实现了电气化和自动化,这些先进的技术都值得我们很好学习。所以,茶叶不单是出口的商品,它也成为增进和发展我国与各国人民之间友好往来的“友谊纽带”了。


第6版()
专栏:今古人物

号角声仍在耳边回响
——纪念杜波依斯博士逝世十六周年
孙乃
你可以把我埋葬在东方,
你可以把我埋葬在西方,
但我要在那天早晨听到号角鸣响。
上面这三行诗句,是著名黑人学者威廉·杜波依斯博士一九○三年在他的第一部文学著作《黑人的灵魂》里引录的一首黑人流亡者歌曲的序曲。作者在这本书的中译本序言中写道:“在我写这本书的时候,我并不是一个社会主义者,对共产主义更所知无多。但我了解人类和人类的苦难。我曾竭力想说出他们的和我自己的悲哀。”
杜波依斯博士为了了解这苦难,说出这悲哀,曾以毕生精力从事深入的研究,写出了大量的著作,并为消除这人间的苦难和悲哀进行了不懈的斗争。他的光辉的一生,就象是这首小诗中所期待的黎明的号角。
杜波依斯一八六八年二月二十三日出生在美国马萨诸塞州一个贫苦的黑人家庭里。由于他出众的才能和坚韧的毅力,曾就学于三个大学,获得哈佛大学法学博士和哲学博士等学位;并先后在许多著名的美国黑人学府任教。他对美国和非洲的历史和社会科学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为了深入了解黑人的生活,曾和家人一起住到黑人贫民窟里。他写了许多学术著作,以大量的材料和精辟的论述,证明富有智慧和才能的黑人对美国历史的贡献,黑色大陆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愤怒控诉种族歧视和压迫。杜波依斯在文学方面也有高深的造诣,他是美国黑人文学的奠基人。他孜孜不倦地从事创作,写过许多反映黑人的生活和斗争的优秀文学作品。从散文集《黑人的灵魂》到长篇小说《黑色的火焰》三部曲,五十多年从未中断。他还写了许多富有战斗性的政论文章,发表在黑人报刊和进步报刊上。
杜波依斯不仅是著名的学者和作家,更是杰出的和平战士和黑人解放运动的领袖。从十九世纪九十年代起,他就投身于美国和非洲黑人的解放运动。他是泛非运动的创始人,也是美国有色人种协进会的创始人之一。在黑人解放运动中,他一贯坚持积极斗争的政策,反对妥协投降。美国黑人运动在他的引导下取得了辉煌的进展。已故美共领袖威廉·福斯特曾高度评价杜波依斯,说他是“黑人的一个最伟大的代言人”,是“黑人的新的杰出领袖”。黑人中间许多最优秀的战士和思想家都团结在他的周围。
几十年间,杜波依斯始终站在反对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的斗争的前列。他积极倡导泛非运动,号召非洲殖民地人民起来进行反对帝国主义、争取解放的斗争。在一九一九年由他发起召开的第一次泛非大会上,提出了取缔奴隶制、强迫劳动和体罚等要求,成为历史上第一次以非洲黑人名义发表的斗争纲领。其后的几次大会都是他直接领导的。杜波依斯在他为一九四五年召开的第五次泛非大会起草的告殖民地帝国书中进一步提出,“假如西方世界继续用暴力来统治,非洲人在必要时将使用暴力来为自由而斗争”。
杜波依斯博士是保卫世界和平的英勇战士。一九四九年他发起召开了美洲拥护世界和平大会,并参加了在巴黎召开的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他曾领导美国“和平宣传站”,为斯德哥尔摩和平宣言征集了二百五十万人的签名。他曾多次受到美国政府的无理迫害。但是,诬陷和禁锢都不能使他屈服,在他的顽强斗争和世界人民的支援下,美国政府不得不宣告他无罪释放,后来并恢复了他被剥夺七年之久的美国公民旅行的权利。
杜波依斯博士是中国人民的真挚朋友,他热忱同情和支持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一九三六年他曾到过旧中国的上海,对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深表同情。在抗日战争期间,他曾在美国亲自给中国福利会筹募基金。新中国成立后,他在写给宋庆龄副主席的信中说:“虽然我一直没有机会接触并了解伟大的中国人民,但从童年时代起,我就感觉同他们很亲近。他们和我是真正的兄弟。今天,我看到他们在世界上升到应有的地位,我满心欢喜。”一九五九年二月,他来到了解放后的中国。他为中国的巨大变化和蓬勃发展而惊奇、兴奋。他九十一岁的生日是在北京度过的。一九六二年九月他再次访问中国,因急于前往加纳主持《非洲大百科全书》的编纂工作而不能多作停留。在同中国朋友共进最后一次晚餐时,他情意深长地说:“我走了,但是我的一片心永远留在中国。”
杜波依斯博士晚年取得加纳国籍,于一九六三年八月二十七日在阿克拉病逝。
杜波依斯博士长寿的一生,是寻求真理走上彻底革命道路的一生。他目击将近一个世纪的世界风云变幻,并积极投入时代的激流,为真理而奋笔疾书,为正义而奔走呼号,赢得了全体进步人类的尊敬。他死后的送葬行列长达两英里。
杜波依斯博士离开我们整整十六年了。时光在流逝,人类在前进。但是,苦难和悲哀还没有从人间完全消失。在我们的星球上,动乱地区的阵阵硝烟,黑暗角落的条条鞭影,都令人更加怀念杜波依斯博士,仿佛他的号角声仍在我们耳边鸣响,召唤人们去进行新的战斗。


第6版()
专栏:

三色旗
——罗马尼亚诗草
严辰
从远洋轮云集的黑海港口,
到喀尔巴阡的高山牧场,
罗马尼亚,罗马尼亚,
你的三色旗在骄傲地飘扬。
那湛蓝的颜色,
代表着晴朗的天空,
没有战烟的污染,
自由的风带来牧笛的歌唱。
那金黄的颜色,
代表着丰饶的大地,
大地上一望无边的玉米田,
和垂着重甸甸的穗子的麦浪。
从多瑙河三角洲,
到别具风格的穆列什,
罗马尼亚,罗马尼亚,
你的三色旗在骄傲地飘扬。
和平的天空,耕耘的大地,
应是人们最起码的要求,
在漫长的岁月里,
它却成了被割裂的奢望。
进行过英勇的斗争,
人们懂得了一个真理:
必须用热血和生命保卫祖国,
——旗帜上的红色才如此鲜艳明亮。
从井架林立的大油田,
到果实累累的葡萄园,
罗马尼亚,罗马尼亚,
你的三色旗在骄傲地飘扬。
我了解你们为什么异常尊崇
每一个历史的脚印,
你们引以自豪,
展示着每一件文化艺术的宝藏。
让美好的理想自由驰骋,
一切创造的源泉热情奔放,
而那鲜红的颜色,
也将成为遍地的玫瑰、悠远的芳香。
从布加勒斯特的新建筑群,
到家家绿荫的偏远的农舍,
罗马尼亚,罗马尼亚,
你的三色旗在骄傲地、骄傲地飘扬!


第6版()
专栏:国际科技漫谈

“礼炮六号”在空间
谢础
苏联两名宇航员在宇宙空间飞行了一百七十五个昼夜以后,已于八月十九日返回地面,创造了人类在宇宙空间停留时间最长的纪录。
这两名宇航员,一个是“礼炮六号”轨道站飞行指令长利亚霍夫,另一个是飞行工程师柳明。他们在今年二月二十五日,乘坐“联盟三十二号”飞船,从苏联丘拉坦空间发射场被送到绕地球运行的轨道站“礼炮六号”上去。
从那时起,他们一直生活在轨道站里。他们停留在空间的时间,超过了三名美国宇航员一九七四年在“天空实验室”上创造的八十四天纪录,也超过了另外两名苏联宇航员去年创造的空间连续飞行一百四十天的世界纪录。
“礼炮六号”在一九七七年九月发射时没有载人。它是迄今苏联最大的空间飞行器。它的外形,由三段直径不等的圆柱体相接而成,四周有三块太阳电池帆板。轨道站前后两端都有对接口,可供两艘飞船同时与它对接,构成所谓“空间列车”
(见左图)。对接后,这个轨道复合体长三十米,重三十二吨,环绕地球运行一周历时九十二分三十秒。
这两名宇航员为什么能在太空生活这么长时间?
首先是轨道站提供了适宜生活的环境和条件。“礼炮六号”上有一个长九米、直径四点二米和二点九米的工作舱,容积九十立方米,是宇航员生活和工作的地方。舱里密封,有空气调节系统。轨道站的表面温度,向阳面为摄氏一百三十度,背阴面为零下一百五十度,舱内却经常保持摄氏十五至二十五度。舱外近乎真空,舱内却保持一个大气压。太空饮食也是丰富的,菜单上包括七十种食品,每天保证宇航员得到三千一百大卡的热量。休息的时候,他们可以看电影,听音乐,收电视,同地球上的亲人通无线电话,还可以透过石英玻璃的舷窗,观赏地球大陆和海洋的绮丽风光。
其次是轨道站有两个对接口,这就为货运飞船定期前来补充给养提供了条件。货运飞船是无人驾驶的,卸完货,就装上轨道站上积累的垃圾,返回大气层焚毁。
第三是轨道站有自己的动力系统,同时货运飞船也能开动发动机,帮助轨道站变换轨道,从而延长轨道站的寿命。上个月,北美防空司令部的专家,根据“礼炮六号”轨道下降的趋势,曾预测它将在本月内坠入大气层。后来,“礼炮六号”利用其货运飞船“进步七号”的发动机,把轨道从三百多公里升高到四百公里以上。
第四是宇航员在长期失重下坚持体育锻炼,严格执行医学防护措施。例如他们每天要在脚踏练习器上运动两个半小时,每天穿一次能使下肢处于负压力下的“负荷服”,迫使血液向下流动,加重心血管系统的工作,免得心脏收缩机能的衰减。地面医生通过遥测手段,可随时掌握宇航员的健康情况和精神状态。
苏联进行这样长时间的载人空间飞行,其目的是什么?
苏联生物医学研究所所长加金院士说:“我们正在集中力量寻找这样的答案,即一个宇航员究竟最长能在空间生活多长时间,尔后又能安全无恙地返回地面。”
法国《航空与宇宙》杂志报道说,“礼炮六号”的宇航员使用了低温冷却红外望远镜和毫米波望远镜,以及其他观测仪器,目测到照相机不能提供的情报。人的眼睛不象照相机那样呆板,它能随机应变,紧紧盯住重要目标。该刊认为,苏联载人空间飞行弥补了它的照相侦察卫星不够灵活的缺点。
美国国家航空和宇航局局长罗伯特·弗罗斯奇最近告诉美国国会说,一个长久运行的苏联空间轨道站,“也许会突然从试验阶段转到某种应用阶段,在这个意义上,它对美国的影响可能是严重的。”他说:“很显然,苏联空间站所追求的目标中,包含着强烈的军事意图。”(附图片)
左图为苏联“礼炮六号”空间轨道站的图景。前后两端是与它对接、可以脱落的飞船。舱外三块长方形帆板是太阳能电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