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8月20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李先念副主席会见塞拉利昂全国人民大会党代表团
新华社北京八月十九日电 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今天上午会见由塞拉利昂全国人民大会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助理总书记埃·塔·卡马拉率领的塞拉利昂全国人民大会党代表团。
会见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进行。李先念副主席向塞拉利昂朋友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在自己几十年的斗争中所取得的经验和教训。卡马拉助理总书记说,我们清楚地看到中国人民有一个统一的意志,一心一意地建设社会主义事业,这是很重要的。
李先念副主席同卡马拉助理总书记还就当前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交换了意见。
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联部部长姬鹏飞,中联部副部长吴学谦,中国驻塞拉利昂大使田平参加了会见。塞拉利昂驻中国大使馆临时代办约翰逊和夫人也参加了会见。
塞拉利昂朋友将于日内离开北京去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访问。
(附图片)
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会见由塞拉利昂全国人民大会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助理总书记埃·塔·卡马拉率领的塞拉利昂全国人民大会党代表团。
新华社记者摄


第4版()
专栏:

邓颖超同志看望黄文欢同志
新华社北京八月十九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邓颖超,今天前往看望黄文欢同志。
黄文欢同志在自己的住地亲切接待了邓颖超同志,并在谈话中表达了自己对周恩来总理的怀念心情。邓颖超同志对黄文欢同志来到中国表示热烈欢迎,并祝愿黄文欢同志早日恢复健康。
(附图片)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邓颖超同志前往看望黄文欢同志。
新华社记者摄


第4版()
专栏:

《邓拓诗选》序
聂荣臻
邓拓同志饮恨离开人间,已经十三年了。他的音容笑貌,仍时常在我的脑际萦回。每当我想起这位并肩战斗过的亲密战友,一种悲愤之情便不可遏抑。今日沉冤已雪,欣慰之余,仍不免心有余痛。
我和邓拓同志早在一九三七年秋冬,晋察冀抗日民主根据地开创之初就相识了。那时,他同十几位知识青年跋山涉水,远道从太原赶来五台。一见面就给我留下这样的印象:他是一位朝气蓬勃、满腔热血的革命青年。一经交谈,甚是投机,我很喜欢他那种爽朗的性格。他首先告诉我,他已经学会了识别和采集很多种野菜,为的是日后困难时能借此充饥。可见他已经作了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他的革命决心是多么坚强,革命的乐观精神又是多么充沛!
邓拓同志对待工作和学习,非常严肃认真,且毅力很强。那时敌寇“扫荡”频繁,无所谓前方后方,大家都在戎马生活之中。他带领报社,越风雪山林,渡深谷寒水,一面与敌人周旋,一面坚持出报。他经常骑在马背上构思,一到驻地,立即布置侦察警戒,然后动手编写文章。尽管敌人采取“铁壁合围”,反复清剿,在整个战争时期,《晋察冀日报》从未停刊过,这和他的勤奋也是分不开的。而且他很注意新闻宣传的时效。重要的社论起草后,那怕深更半夜,他也单身匹马赶到我的驻地让我过目,共同研究定稿。他还有一套传递日报的组织和办法,保证日报及时传到群众手中。我记得他有一首《勖报社诸同志》的诗:“笔阵开边塞,长年钩剪风。启明星在望,抗敌气如虹。发奋挥毛剑,奔腾起万雄。文旗随战鼓,浩荡入关东。”于此,也可看到他为革命战争服务的战斗豪情。
邓拓同志长时期住在阜平城南庄附近的马兰村,这是报社的据点。他在那里和群众建立了深厚的阶级感情,群众很喜欢他,待他亲如家人。他后来取“马南邨”的笔名,也是对老根据地群众的怀念。一个知识分子同劳动群众有这样血肉般的联系,是很可贵的。
邓拓同志为人,一向谦虚诚恳。他知识丰富,对历史典故知道得很多。同志们都喜欢和他接近,愿意和他畅谈。我和他的工作关系、个人关系都很好。在烽火连天的日子里,有空时,我们在一起畅叙心怀,谈古论今,也是一大乐事。他很喜欢作诗填词,在艰苦的战争年月,他的雅兴还不小,居然组织起“燕赵诗社”,团结了不少朋友,并把我也拉进这文雅的组织里来了。
邓拓同志从一九三七年到晋察冀边区,一直到一九四九年进城后,他都是搞报纸,搞宣传。他毕生从事党的宣传工作,努力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的方针、政策。一九四四年五月,在中共晋察冀中央局的领导下,他主持编辑出版了《毛泽东选集》,这是中国革命出版史上第一部毛泽东同志的选集。他为这部选集写了《编者的话》,满腔热情地阐述了毛泽东思想对指导中国革命的伟大作用。多年来,邓拓同志还为党培养了大批的宣传干部,也是他的一大贡献。他还积极参加领导了华北革命战争史的编写工作。他是有名的报人、历史学家和诗人。他博学多闻,才华出众。他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他耿直不阿,正大光明,坚持真理,嫉恶如仇。可惜这样一位好同志,年仅五十四岁,正是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为党作出更大贡献的壮年时期,竟被林彪、“四人帮”一伙奸人迫害致死。每当忆起邓拓同志,总令人惋惜和难过。现在继《燕山夜话》重版,又将他的诗集问世,这对热爱他的读者和同志们,该是一个很好的安慰吧!写上这些话,也表示我对邓拓同志的怀念。
一九七九年五月卅日


第4版()
专栏:

“新长征路上的好后勤”
北京复康中药店坚持为职工取方送药
提高了服务质量,改善了经营管理,为各单位节省大批劳力
新华社北京电 新华社记者陈宪鑫报道:北京南郊八十个工厂、机关的十多万职工和家属,不再为排队抓中药而苦恼了。负责这些单位中药供应的北京复康中药店,每天从这些单位取走药方,然后将药包好或煎好后送到工厂,抓药的人不出厂就可以拿到药。今年上半年,这个药店为职工取方一万三千多张,送药五万三千多付,为有关单位节省了六千五百多个工作日。复康中药店这样取方送药已经坚持实行五年多,被群众誉为“新长征路上的好后勤”,被评为全国和北京市财贸战线的先进单位。
复康中药店开设在北京前门外,担负着附近和北京南郊工厂、机关、学校、居民的中药供应。过去,他们坐店等客,顾客多,排队时间长,群众意见大。为了解决排队问题,这个药店从一九七二年开始,陆续与各单位签订了送方取药的合同,每个单位每天派一个人来送本单位群众的药方,取走抓好的药。这样,虽然大大减少了因买药而请假来店的人数,但人力的浪费仍然很大。于是,他们从一九七四年夏天开始把工厂送方取药改为由药店到工厂取方送药,进一步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改善了经营管理。这样,药店仅用一个人和一辆三轮摩托车,就代替了八十个人的工作,又为各单位节省了一大批劳动力。去年,这个药店共取方二万八千多个,为各单位节约了十一万多个工时。
北京复康中药店处处为人民群众的疾苦和工厂生产着想,工作越做越细。有的工厂是二十四小时生产,工人三班倒,他们就按班次把药送到工厂,保证工人按时服药。有的职工为家属买药而苦恼,他们就为职工家属取方送药。他们还对附近四十三个居民委员会范围内的烈军属、五保户、盲残病人送药上门。
复康中药店实行取方送药后,大大缓和了门市工作的紧张状况。同时,扩大了销路,增加了销售额,药店由亏损企业成为盈利企业,上缴利润逐步增加,企业经营效果越来越好。一九七八年与坐店等客的一九七一年比较,销售额增加两倍,全员劳动效率提高一倍多,流动资金周转由八十四天缩短到五十七天。一九七一年企业亏损一万多元,一九七八年盈利六万多元,为四化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第4版()
专栏:

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吴晗、邓拓遗著出版
新华社北京八月十九日电 被林彪、“四人帮”迫害致死的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吴晗、邓拓的遗著,已由人民出版社、三联书店陆续出版。已经发行的有翦伯赞主编的《中国史纲要》第一至第四册,其中第一册是初版新书;吴晗的《朱元璋传》、《灯下集》。正在排印的有吴晗的《读史札记》、邓拓的《论中国历史的几个问题》和《翦伯赞史论集》,预计在今年内出版。


第4版()
专栏:

全国世界现代史学术讨论会在兰州举行
新华社兰州八月十九日电 第一次全国世界现代史学术讨论会最近在兰州举行。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有关研究单位和高等院校的一百三十多名教授、专家和教学人员参加了会议。
这次学术讨论会共交流学术论文八十二篇。到会代表广泛讨论了世界现代史的体系和分期等问题,活跃了学术思想,开阔了眼界。
在这次会上宣布成立中国世界现代史研究会,并且通过了《世界现代史研究会章程》。


第4版()
专栏:

《公社财务》出版
新华社北京八月十九日电 为不断改善人民公社财务管理,交流社队财务会计工作经验,供农村经营管理干部和财会人员阅读的业务性刊物《公社财务》已经出版,由全国各地邮局发行。
这个刊物除运用文章、通讯、新闻等介绍先进社队的财务会计工作经验外,还开辟了“问题讨论”专栏,探讨农业财会工作的有关理论与实践中的问题。


第4版()
专栏:

著名国画家傅抱石遗作展览在京开幕
据新华社电 著名国画家傅抱石遗作展览十五日在首都中国美术馆开幕。傅抱石先生曾经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美协江苏分会主席、江苏省国画院院长等职,一九六五年逝世。他同著名国画家关山月合作创作的陈设在人民大会堂的巨幅国画《江山如此多娇》,驰名中外。这次展出的有一百九十九幅遗作。


第4版()
专栏:

惊险故事片《保密局的枪声》将在全国陆续上映
新华社北京八月十九日 电先期在北京上映的惊险故事片《保密局的枪声》,将从八月二十日起在全国分批陆续上映。
根据吕铮的小说《战斗在敌人心脏里》改编摄制的故事片《保密局的枪声》,比较成功地再现了我党地下工作者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舍生忘死、前仆后继同敌人进行殊死斗争的英雄业绩。这部影片六月中旬在北京市首映以后,受到广大观众热烈欢迎。全市三十家影院集中上映,场场客满。映出头二周,放映二千六百多场,观众达二百三十一万人次。这是十几年来少见的。
北京市的观众反映,《保密局的枪声》摆脱了“四人帮”的桎梏,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它突破了脸谱化、雷同化和某些反特影片的框框,具有情节曲折、感情真实等特点。影片虽然还有一些不足之处,但不失为一部好影片。
为使全国各地群众早日看到《保密局的枪声》,摄制这部影片的长春电影制片厂,目前正在加紧洗印拷贝,陆续发往各地。


第4版()
专栏:

孙蔚如先生追悼会在西安举行
叶剑英、邓小平、乌兰夫、徐向前、刘澜涛等送了花圈
新华社西安八月十七日电 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政协陕西省委员会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委员孙蔚如,因病医治无效,于一九七九年七月二十七日在西安逝世,终年八十五岁。
孙蔚如先生的追悼会于八月九日在西安举行。
叶剑英、邓小平、乌兰夫、徐向前、刘澜涛等送了花圈。送花圈的还有:政协全国委员会、中共中央统战部、民革中央委员会、中共陕西省委员会、陕西省革命委员会、政协陕西省委员会以及孙蔚如先生的生前友好。
马文瑞、于明涛、陈元方、吕剑人、胡炳云、常黎夫、李瘦枝、马青年、孙作宾、谈维煦等陕西省和西安市的负责人,以及孙蔚如先生生前友好和群众六百多人参加了追悼会。
追悼会由中共陕西省委书记、陕西省革委会主任于明涛主持,中共陕西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常黎夫致悼词。
悼词说,孙蔚如先生是陕西省西安市人。解放后,孙蔚如先生历任国防委员会委员,民革中央常务委员,陕西省第一、二、三届人民代表,陕西省副省长,第一、四届政协陕西省委员会副主席,民革陕西省委员会主任委员,民革陕西省委员会临时领导小组组长等职务。
悼词说,孙蔚如先生早年拥护孙中山先生,参加了辛亥革命活动。以后追随杨虎城将军参加了靖国军。西安事变期间,孙蔚如先生赞成中国共产党关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并为实现这一方针作出了贡献。
悼词说,解放以来,孙蔚如先生在工作岗位上和政治运动中,一贯拥护和执行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毛主席、周总理、朱委员长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热爱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他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注意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团结和联系各方爱国力量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服务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粉碎“四人帮”,使国家和民族转危为安,孙蔚如先生表示由衷的高兴。他拥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策,拥护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以及五届政协二次会议的各项决议。
悼词说,孙蔚如先生一贯关心台湾归回祖国的神圣大业。多年来,他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并取得了成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