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8月16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苏联一面侈谈限制战略武器一面加紧扩军备战
建造核动力重巡洋舰 在中欧部署进攻性直升飞机部队
新华社北京八月十四日电 伦敦消息:据新出版的英国《战舰一览》年刊报道,苏联正在建造新型的核动力重巡洋舰,而美国自从取消了“攻击型巡洋舰”计划以后,就没有同苏联建造中的这种舰只相类似的战舰了。
苏联建造中的重巡洋舰长度二百五十米,排水量三万二千吨,是苏联海军中第一批核动力舰只,舰上装备有垂直起飞飞机、直升飞机和一系列对空和对海导弹和各种大炮。
苏联建造中的这类重巡洋舰预计有十二艘,其中第一艘将在明年试航,另两艘正在列宁格勒建造中。
《战舰一览》主编约翰·穆尔说,虽然有着严重的官僚主义,但是苏联海军“已经完成了非常均衡的造舰计划”。约翰·穆尔还对“西方国家由于官僚主义程序而引起的耽搁和费用飞涨”在建造军舰方面的影响表示忧虑。
新华社北京八月十四日电 据西德《世界报》最近报道,苏联建立了一支作战直升飞机力量,这支由八百五十架直升飞机组成的力量适于完成进攻性的任务。
报道说:“正当西方世界近几年来谈论限制战略武器谈判和所谓灰色原子武器时,莫斯科悄悄地避开了公众的注意,建立起一支作战直升飞机的力量,这支力量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一九七四年在华沙条约组织中有一百架作战直升飞机。现在有八百五十架,而且还在不断增加。”
报道说,“苏联作战直升飞机的指导理论是进攻性的。它的装备也符合这种进攻性目的。”报道说:“在中欧的范围内,已经部署了六到七个重型直升飞机大队,单单在苏联第十六前线航空兵集团军(驻防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就有四个。”报道说:“北约组织的专家们认为发展趋势将是这样的:这些作战直升飞机大队将接替苏联歼击轰炸机大队在前沿地区的任务。这样就把这些歼击轰炸机腾出来派别的用场。”


第6版()
专栏:

苏联进行新的地下核试验
新华社北京八月十四日电 斯德哥尔摩消息:据瑞典哈格福尔斯国防观察所宣布,八月十二日格林威治时间下午六点零八分,苏联在中西伯利亚进行了一次新的地下核试验,其爆炸强度相当于里氏震级表上的五点四级。
这是今年以来苏联所进行的第八次地下核试验。


第6版()
专栏:国际短评

争夺波斯湾的又一步
据报道,最近,一艘苏联导弹核潜艇在一艘供应舰的伴航下,开进南也门的亚丁港。这是苏联核潜艇第一次进入中东,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它表明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在中东的争霸活动正在更加激烈地进行。
近年来,苏联以咄咄逼人的攻势,在波斯湾地区竭力建立对美国的军事、政治优势。它在红海、波斯湾建立军事基地,派遣以“明斯克号”航空母舰为首的舰队到这个地区耀武扬威。一九七六年和一九七八年,它举行了两次以“高加索—1”和“高加索—2”为代号、矛头针对波斯湾的军事演习,出动大批坦克和机械化部队,模拟占领波斯湾地区的油田和城市。同时,苏联在波斯湾沿岸国家中加紧进行颠覆和渗透活动。苏联的这种扩张活动,引起了中东国家以及美国、西欧、日本等的极大不安。
在苏联的全球战略中,控制波斯湾地区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目标。波斯湾地区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产地,而且是连接欧、亚、非三大陆和沟通印度洋、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重要国际通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西方曾有这样的说法:“谁控制了波斯湾地区,谁就能控制西欧、日本,也就控制了整个世界。”今天,在西方石油短缺日益严重、苏联石油储量不断减少的情况下,争夺波斯湾地区在苏美争霸中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一个环节。
面对苏联在波斯湾地区的扩张,最近一个时期,美国国内不仅一直在谈论加强美国在波斯湾的军事实力问题,而且为此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其中包括向这个地区增派军舰,增加特混舰队的巡航次数,以及筹建一支十一万人的主要用于波斯湾以及中东地区的“迅速反应部队”。对于苏联导弹核潜艇驶进亚丁港,美国当即作出了反应。美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的发言人表示,美国“正关切地注视着这一情况”。
不久前,苏美两国首脑维也纳会谈中,苏联明确表示它决不停止在同美国利益攸关的地区的争霸活动。苏联核潜艇进入亚丁港也再次说明,苏美两家尽管可以签署什么“条约”、“协定”,甚至在一些枝节问题上达成某些妥协,但它决不能制止苏联咄咄逼人的攻势和扩张活动。


第6版()
专栏:

从美、以龃龉看美国中东政策的动向
新华社华盛顿八月十四日电 新华社记者吴晋报道:最近,在中东问题上,美国和以色列又发生龃龉。尽管美国政府重申美国对以色列的政策不变,但是一系列情况表明,美国在调整其中东政策的过程中,遇到了来自以色列的新的阻力。
这方面的事例包括:
在监督实施西奈半岛和平条款方面,以色列抱怨美国没有同以色列充分磋商就提出了一个由联合国派观察员取代联合国部队的方案,并且表示以色列决不接受这一方案。
美国对以色列用美国提供的飞机大炮袭击黎巴嫩南部的巴勒斯坦难民营一再公开批评;
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自治问题上,美国表示支持埃及关于让巴勒斯坦人享有立法、司法和行政的自治权的主张,而以色列则坚持只能给予行政方面的有限自治权;……
八月十三日一期的《新闻周刊》指出:使以色列“最为担忧的是,有迹象表明,美国正在寻求一条同以色列的死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开始直接对话的途径”。
美国过去一直拒绝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发生关系,最近却通过中间人同这个组织进行了间接的接触。双方还都公开表示对某些阿拉伯国家正在从事的一项努力感兴趣,这些国家正在酝酿向联合国安理会提出一项关于中东问题的新的决议草案,在一九六七年二四二号决议基础上增加关于巴勒斯坦人享有合法权利的段落,或者甚至更明确地写明巴勒斯坦人享有自决乃至建立自己国家的权利。这里许多人士认为,过去因不承认以色列作为一个国家的合法存在而一直拒绝接受二四二号决议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如果支持上述新的决议草案,那就意味着它对待以色列态度有所松劲,从而为美国承认这个组织清除了障碍。
《新闻周刊》认为,华盛顿现在“已经断定:作出新的努力以打开中东僵局的时机已经到来”。十三日一期的《时代》杂志也写道,美国朝这方面努力的“第一个目的是使巴勒斯坦人、甚至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某些官员参加到埃及和以色列就西岸和加沙地带的前途问题举行的谈判中来,这将大大有助于华盛顿向持怀疑态度的阿拉伯各国政府证明,埃以协议是能够导致中东和平问题的全面解决的”。
卡特政府为了使中东问题按照美国的蓝图逐步得到解决,已经作了不少努力。如今美国又在巴勒斯坦自治问题上开始采取一些新的主动行动,这表明在目前形势下美国日益感到解决中东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这首先是因为中东局势的持续不稳和进一步动荡会使苏联乘机扩大它在这一地区的势力,而这将造成一种美国在战略上难以容忍的局势。
其次,阿拉伯产油国对美国的压力增加了,它们要求美国迫使以色列改变其顽固立场。尽管美国政府断然否认它在中东问题上的一些做法同石油问题有任何关联,美国报刊却指出:“政府担心,如果现在不抓住这一机会使巴勒斯坦人参加到和平进程中来,美国就可能在今秋面临阿拉伯石油供应严重削减的问题。”由于明年是美国的总统选举年,石油问题对卡特来说就不仅是一个严重的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十分现实的政治问题。
第三,美国、埃及和以色列就巴勒斯坦自治问题举行的谈判已经进行了两个多月,由于以色列顽固坚持其敌视巴勒斯坦人民的立场,进展十分缓慢。这一局面如不改变,美国的整套中东和平计划就有搁浅的危险。而以色列方面不仅一直在顶住美国的压力,甚至公然以退出谈判相要挟,明白表示反对美国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接触。
以色列的态度所以如此嚣张,是因为在美国的政界和经济界有一股相当大的亲以色列势力,经常对政府进行牵制。最近,美国政府一再声明美国支持以色列的政策不变,并且表示,如果阿拉伯国家准备提出的安理会决议草案中载有支持巴勒斯坦人建立国家的条款,美国将予以否决。美国报纸认为,这是因为在总统竞选运动临近时卡特可能不大愿意得罪国会里那些支持以色列的有势力人物。
目前,美国正在继续围绕中东问题采取若干外交行动,其中包括卡特总统约见以色列驻美大使,总统特别代表斯特劳斯即将提前去中东会晤埃、以两国领导人,国务卿万斯邀请埃、以两国外长访美等。这些外交行动能否奏效,正受到人们的密切注意。


第6版()
专栏:

毛里塔尼亚决定无条件撤出西撒哈拉
阿尔及利亚望和平解决西撒哈拉问题
新华社努瓦克肖特八月十三日电 据毛里塔尼亚电台广播,毛里塔尼亚救国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八月十三日上午举行特别会议,讨论西撒哈拉蒂里兹—加尔比亚地区的最近事态发展,决定从八月十五日起无条件地撤出这个地区。
毛里塔尼亚总理海德拉在这次会后向全国发表的声明说:“毛里塔尼亚认为,摩洛哥军队武力占领(蒂里兹—加尔比亚首府)达赫拉是对毛里塔尼亚的临时行政管理机构的侵犯,特向国际机构对此提出最强烈的抗议。在这种形势下,政府认为已不再可能履行它在蒂里兹—加尔比亚问题上所许诺的义务。”
他说:为了创造必要的条件以恢复真正的和平,毛里塔尼亚决定从八月十五日起撤出蒂里兹—加尔比亚,并要求国际机构特别是联合国和非洲统一组织承担起它们的责任。
他在声明中要求摩洛哥立即撤出它在毛里塔尼亚的军队,并呼吁国际社会和友好国家帮助毛里塔尼亚捍卫它的独立和国际公认边界内的领土完整。
当天下午,毛里塔尼亚派遣两个代表团分别前往拉巴特和阿尔及尔,向摩洛哥政府和西撒哈拉人民解放阵线负责人解释毛里塔尼亚的立场。
据法新社报道,摩洛哥军方人士八月十一日晚在达赫拉宣布,摩洛哥军队已经完全占领了蒂里兹—加尔比亚地区。
八月九日,摩洛哥外交和合作国务大臣布塞塔曾就毛里塔尼亚和西撒人阵五日在阿尔及尔签订的和平协定发表谈话,认为这个协定“无效”。他说:“我们认为,蒂里兹—加尔比亚不再是毛里塔尼亚的了,因为毛里塔尼亚签署阿尔及尔协定违背了我们(摩洛哥和毛里塔尼亚)之间的条约和协定。”“如国际法院所证实,从法律上和历史上说,蒂里兹—加尔比亚是属于我们的。”“我们将竭尽全力来捍卫我们的权利。”
据新华社努瓦克肖特八月十五日电 阿尔及利亚总统部长级顾问艾哈迈德·塔列布·易卜拉希米八月十五日在毛里塔尼亚向记者发表谈话说,阿尔及利亚希望西撒哈拉问题的有关各方公正、和平地解决这一问题。
易卜拉希米是十四日到达努瓦克肖特进行访问的,今天离开这里回国。他是在动身前讲这番话的。
他指出,他的访问的目的是他的国家希望为西撒问题达到一个和平、最终和持久的解决办法作出努力。


第6版()
专栏:

刚果总统萨苏—恩格索宣誓就职
据新华社布拉柴维尔八月十五日电 刚果人民共和国新任国家元首和总统萨苏—恩格索的宣誓就职仪式,八月十四日在布拉柴维尔市政厅举行。
萨苏—恩格索总统在仪式上发表了讲话。他说:“我决心忠于刚果人民,忠于革命和刚果劳动党”,并决心为刚果人民“贡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
就职仪式后,萨苏总统发表了告全国同胞书,阐述了刚果的对内对外政策。


第6版()
专栏:

美国同埃及达成供应武器协议
据新华社开罗八月十五日电 埃及和美国两国军事代表团十三日在开罗就美国向埃及提供武器的类型和数量达成协议。
美国军事代表团来到开罗是为了就十五亿美元军事援款的使用问题进行谈判的。这笔援款是在埃—以和约缔结后,美国政府答应在今后三年提供给埃及的。
埃及国防和军工生产部官员在昨天举行的最后一次会议结束之后说,双方对美国武器运到埃及的优先次序达成协议。


第6版()
专栏:

拉美国家反对美国只承认三海里领海的立场
新华社北京八月十五日电 最近几天,一些拉美国家政府和舆论继续谴责美国最近宣布的只承认各国领海为三海里的立场。
哥斯达黎加总统府的声明指出,美国政府的这一态度是“在海洋权问题上的一次倒行逆施,把已为实践、理论和国际公理所解决了的问题又重新提了出来”。声明强调说,在领海问题上,哥斯达黎加只遵循本国宪法的规定,而“无论如何也不会接受其他一个或几个国家干预其内部决定,损害其主权和经济利益”。
墨西哥外交部八月十四日发表声明说,墨西哥的领海为十二海里,此外还享有一百八十八海里的专属经济区,“其他国家对墨西哥在自己领海内行使其权利的任何干扰都是违反国际法的”。
参加联合国海洋法会议的厄瓜多尔代表团团长路易斯·巴伦西亚·罗德里格斯八月十四日在纽约发表声明,谴责美国的决定是对各国主权的“一种变相的威胁”。他说:厄瓜多尔政府决心要使人们尊重该国的二百海里领海。
阿根廷外长卡洛斯·帕斯托十三日接见美国大使时指出,阿根廷政府维护二百海里海洋权的立场是“非常明确的”。
一些智利报纸近日来相继发表社论,抨击美国政府的上述立场。《时代评判者报》十四日的社论指出,这是“无视主张领海为二百海里的国家的主权”,是对它们的“公开挑衅”。“这种立场本身就是用暴力来进行威胁”。社论强调指出,智利、秘鲁和厄瓜多尔等国政府“断然拒绝美国的这一立场”,决心维护自己的主权和开发其海洋资源的权利。
《信使报》十二日的社论谴责美国政府的决定将会导致国际紧张局势。《最后消息报晚刊》十三日的社论指出,美国政府的上述决定“是不必要的和不可理解的”。
新华社北京八月十三日电 秘鲁、智利和哥伦比亚三国外长十二日在各自的首都分别发表谈话,对美国无视二百海里海洋权的立场表示强烈不满。
据报道,美国国防部官员十日说,白宫已经指示美国的海军和空军坚持只承认各国领海为三海里的立场。
秘鲁外长卡洛斯·加西亚·贝多亚强调指出,美国这种无视已被世界数十个国家所宣布的二百海里海洋权的立场,是“行不通的和不合时宜的”。当联合国海洋法会议目前正在纽约召开的时候,尤为如此。加西亚还重申秘鲁坚决反对任何从二百海里海洋权的主张后退的政策。
智利外长埃尔南·库维略斯表示,智利将同秘鲁、厄瓜多尔和哥伦比亚一起继续捍卫二百海里海洋权。他说,多年来智利一直保卫自己的领海,现在仍决不放弃。
哥伦比亚外长迭戈·乌里维宣布,包括哥伦比亚在内的南太平洋集团国家将在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上对美国的立场提出强烈抗议。
新华社北京八月十四日电 巴西利亚消息:巴西外交部八月十三日重申,巴西政府坚持二百海里海洋权的立场。
巴西外交部发言人贝尔纳多·佩里卡斯在就最近美国政府宣布只承认各国领海为三海里一事发表谈话时指出,巴西不反对外国船只无害通过它的领海,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放弃在二百海里水域内的主权”。


第6版()
专栏:

面对工业化国家的保护主义
拉美经济体系准备集体维护自身经济利益
新华社布宜诺斯艾利斯八月十日电 拉丁美洲准备用集体行动来对付工业化国家所采取的保护主义措施。
拉丁美洲经济体系主席、阿根廷经济计划和协调国务秘书吉列尔莫·瓦尔特·克莱因最近在接受一家广播电台采访时说了这番话。
克莱因在讲话中谴责工业化国家的保护主义是歧视拉美的行为。他指出,拉丁美洲经济体系最近在委内瑞拉举行的理事会上,决定对欧洲经济共同体和其他工业化国家的保护主义采取报复措施,是“为了增强整个地区的谈判能力”和“对付那些歧视我们的国家”。他强调说,在这方面,“拉美要从单纯的表态变为实际行动”。
此间《信念报》十日发表社论赞扬拉美经济体系采取上述行动。社论指出,拉美国家是工业化国家采取保护主义的受害者。这种保护主义是工业化国家“加紧推行它们阻挡那些力图发展的国家前进的惯用政策”。
社论呼吁拉美各国为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加强团结,以便能同那些坚持在经济上左右拉美的国家进行平等的对话。


第6版()
专栏:国际简讯

国际简讯
黎巴嫩局势又趋紧张
八月十三日和十四日,黎巴嫩武装部队同基督教民兵在首都贝鲁特的东区和港口区发生冲突,致使港口被关闭。
据报道,在黎巴嫩南部,十三日和十四日,以色列炮轰了滨海城市蒂尔。以色列在十四日还炮击了艾希亚和贾尔马克。
印度试射第一枚卫星运载火箭
印度八月十日在孟加拉湾的斯里哈里科塔岛上试射了它的第一枚人造卫星运载火箭。这枚火箭的最后一级及其净负荷,在发射后五分十五秒,坠入离斯里哈里科塔岛约五百公里的印度洋中。
据印度报业托拉斯报道,这枚四级火箭重十七吨,使用固体燃料,是由印度空间研究组织设计的。
尼政府释放一批前国民警卫队员
尼加拉瓜民族复兴政府八月十二日在马那瓜释放了二百六十八名被俘的前国民警卫队队员。监督释放工作的内政部长博尔赫要求他们参加尼加拉瓜的重建工作。获释的前国民警卫队员表示决不再为索摩查作战。
美联社将在古巴恢复发布新闻
根据美国美联社和古巴国家通讯社拉美社八月十日在哈瓦那签订的一项协定,美联社在经过十年的中断后,将通过拉美社在古巴恢复发布新闻。协定规定,美联社也将发布拉美社的新闻。
东德建成一条橡胶混凝土公路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利茨施县不久前建成了一条新型的橡胶混凝土公路。这种混凝土是把废轮胎粉碎,与水泥、砂子搅拌而成的。用橡胶混凝土修建公路可节约许多沥青。
这种新型公路是一九七四年开始逐段出现的。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现路面损坏现象,质量完全达到实验取得的结果。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每年大约有七万吨不能再翻修的废轮胎。今后这些轮胎将全部用于修筑公路。
日本公害仍然严重
据日本总理府最近调查,日本最多的公害是:噪音、恶臭、大气污染和水质污染等。
总理府对各种类型的五千人进行了调查,有百分之八十二的人作了回答。其中实际受害的人达百分之三十一,比一九七五年进行同样调查时减少了百分之四。但平均三个人中仍有一个人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公害的影响。
在受害者中,有百分之二十四的人向造成公害的企业等采取了抗议、控告等具体行动。
(据新华社)


第6版()
专栏:芬兰通讯

访闪速熔炼法的诞生地
新华社记者
黄思贤
芬兰的造纸和木材加工机械以其先进的技术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然而,芬兰人经常引以自豪的,却是他们在有色冶金工业中创造的“闪速熔炼法”。
随着工业的发展,铜和镍的用途越来越广。许多电线电缆需要用铜;各种不锈钢,耐高温、高压的合金钢,都离不开镍等有色金属。这些金属不仅在民用工业中起作用,而且在国防建设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可是,全世界每年生产的数百万吨铜和数十万吨镍,大部分还是把矿石放在炉里,花大量的煤或油进行焙烧、熔炼的。这种老式的反射炉冶炼方法不仅耗费燃料,而且散发出大量废气给工厂周围造成严重污染;而闪速熔炼不仅节约燃料,且能防止环境污染。
不久前,我们在芬兰西海岸的哈杰瓦尔达市参观了闪速熔炼法的诞生地——哈杰瓦尔达工厂。它是奥托孔普公司所属的芬兰唯一的炼铜、炼镍厂。全厂十个车间,八百四十名职工,每年生产粗铜七万多吨、镍一万二千吨。这是个四十年代中期建成的老厂,外表显得有些陈旧,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闪速熔炼法就是在这里诞生的。
好客的主人带领我们首先参观了这个厂的心脏——反应塔,即熔炼炉。它外表象一个密封的金属大罐,顶端连接着输送矿石、氧气的各种传送装置和管道。我们乘电梯登上反应塔顶端,透过小孔可以清楚地看到炉内情况。经过精选、烘干的矿石粉和含氧达百分之四十的空气被大鼓风机从炉顶送进炉内后,立即燃烧。矿石在熔化过程中,象节日的焰火一样发出耀眼的闪光。闪速熔炼因而又名“闪烁”熔炼。这种闪速熔炼既省油又省电,充分利用矿石本身含硫所产生的热能,使矿物在高温下从炉顶降落的悬浮状态中一瞬间完成冶炼过程。主人介绍说,采用闪速熔炼法使粗铜产量提高了一倍(过去每天生产一百吨,现在增加到二百吨),燃料消耗减少了五分之四,并且使铜的纯度从百分之三十左右提高到百分之六十八。
我们走近反应塔,看到它的四周被水浇着,如同淋浴一样。炉内的温度高达摄氏一千三百五十度,但我们站在跟前并不感到热不可耐,这是因为在炉的上半部采用淋浴式降温,下半部采用炉壁内水管循环冷却的缘故。这种双重降温措施可以大大延长炉壁的寿命。由于高温和硫的腐蚀,炉壁损坏很快,过去在很短期间就得大修一次。现在,四、五年才需修理一次。
在整个反应塔车间,我们只看见三个值班人员。他们只是在出铜或出渣时检查一下各运输环节有无毛病,实际上整个熔炼过程是自动控制的。我们在主控室看到墙上密密麻麻的各种仪表不断地反映着各个车间的生产数据,管理人员通过这些仪表和电子计算机控制着各个车间的生产。生产自动化是这个工厂近十年来取得的主要成果之一。
闪速熔炼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燃料,而且也为废气的综合利用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从反应塔排出的废气,是温度达摄氏一千多度的二氧化硫气体,它污染环境。现在由于进行了综合利用,它成了有用的热能和制酸的原料。这些高温的废气首先被送到蒸气锅炉降温和净化,在降温过程中,废气的余热一部分供工厂和职工宿舍取暖,另一部分用于制氧和发电。去年,这个工厂利用废气余热作为动力生产了八万多吨氧,节约燃料相当于二万吨原油。经过降温和净化的废气最后进入制酸车间,每年可制成三十万吨硫酸,相当于十万吨硫。陪同人员对我们说,三十年前,他们用老方法炼铜时,有百分之四十的二氧化硫不能回收而排到空中,给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当时工厂周围数公里的树木都枯死了,庄稼也受到破坏。现在废气中的二氧化硫百分之九十七得到回收,工厂四周绿树成荫,田野里的庄稼茁壮成长。
哈杰瓦尔达工厂最初设在芬兰东部靠近芬苏边界的伊马特拉市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九四四年),由于安全上的考虑由那里迁到芬兰西海岸的哈杰瓦尔达市。当时主要靠电力炼铜,但是战争期间和战后恢复时期,芬兰电力十分缺乏,国内又不出产煤和石油,因此除非改变老的生产方式,否则无法继续生产。人们从理论上知道,含铜和镍的矿石——硫化铜和硫化镍——本身可以燃烧,如果在实践中能够利用这些硫化物所包含的热能,在熔炼的过程中就可以大大节约电力和其他燃料。闪速熔炼法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产生的。
芬兰缺乏能源,这虽然是一个不利的因素,但正如闪速熔炼法的发明者之一、已经退休的总工程师吕塞林所说的:“能源短缺帮了我们的忙,使我们创造了先进的冶炼法。”从一九四七年开始,这个工厂的技术人员经过一年半的反复实践,终于在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日建成世界上第一个闪速熔炼炉。与此同时,加拿大、苏联、瑞典等国也在进行类似的研究。美国早在二十年代就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但是,从试验室走上工业生产道路的只有芬兰一家,这是芬兰人的骄傲。目前,世界上有二十多个国家利用芬兰的闪速熔炼专利和设备生产铜和镍。在过去的十年中,世界上新建的炼铜、炼镍厂中,百分之八十采用闪速熔炼法。
日本在五十年代中期从芬兰引进闪速熔炼法以后,技术不断改进,已开始输出自己的生产专利,成为芬兰强有力的竞争者。
哈杰瓦尔达工厂的厂长沙里宁和厂里一些技术人员去年访问过中国,对中国丰富的铜、镍矿资源和职工们的劳动热情有深刻的印象。在我们访问这家工厂时,芬兰朋友们表示,在铜、镍生产方面,中芬两国有进行技术交流和合作的广泛可能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