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7月5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联合国印度洋沿岸国和内陆国会议开幕
会议主席和我团长揭露超级大国争夺印度洋
新华社联合国七月三日电 中国代表团团长赖亚力今天在联合国印度洋沿岸国、内陆国会议上发言说,“两个超级大国,你争我夺,加紧在印度洋地区推行侵略与扩张政策,给有关国家的主权、独立、和平与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和损害”。
赖亚力团长说,长时期以来,超级大国为了各自的全球战略利益,在印度洋展开了日益激烈的争夺。尤其是那个后起的超级大国,其扩张势头更为猛烈。对于印度洋广大国家和人民要求建立和平区的正义主张,不遗余力地玩弄假支持、真破坏的卑劣手段。他说:“更加引人注目的是它已经公开使用越南的金兰湾、海防和岘港海空基地,使它太平洋舰队的活动范围向南推进了二千多海里,大大加紧了推行其‘南下政策’的步伐。”
他指出:“事实无可辩驳地说明,这个后起的超级大国的这一系列咄咄逼人的侵略扩张活动是印度洋地区日益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
他强调说,“因此,实现印度洋和平区这一崇高目标的关键,就在于采取有效措施制止超级大国的争夺和它们在这一地区的侵略扩张活动。”
在揭露两个超级大国自己宣称的所谓“限制”各自在印度洋的军事存在的双边谈判时,赖亚力说,两个超级大国是要借谈判之名,来达到长期赖在印度洋地区不走的目的。他说:“争取建立印度洋和平区的目标的实现,只能依靠印度洋地区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坚持不懈的斗争,而不能指望超级大国的所谓双边谈判的结果。”
赖亚力在阐述有关的主要问题时指出,一、两个超级大国对实现印度洋和平区必须承担首要的义务。首先应当要求消除超级大国在印度洋的一切形式的军事存在。二、关于实现印度洋非核化的问题,必须明确规定:所有核国家都应当无条件地承担义务,不对印度洋地区和该地区所有国家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三、必须要求所有国家,首先是两个超级大国严格尊重印度洋国家的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和平与安全,任何国家都不得以任何手段,包括军事手段,对印度洋国家进行威胁、干涉、颠覆和侵略。
赖亚力最后重申,中国一贯坚决支持印度洋地区国家为捍卫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与安全的正义斗争。他说:“实现印度洋和平区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新华社联合国七月二日电 联合国印度洋地区沿岸国和内陆国会议今天上午在联合国总部开幕。
这次会议是根据联合国大会第三十三届会议的有关决议召开的,是为实施大会在一九七一年通过的印度洋和平区宣言而召开印度洋会议的又一个步骤。
会议主席费尔南多(斯里兰卡驻联合国代表)在开幕词中指出,由于大国不断加强在印度洋地区的军事存在和争夺,那个地区的形势不断恶化。
他说:“这种新的不祥的事态发展不仅对全面限制武器和全面裁军的目标不利,特别是对印度洋地区的和平共处与安全不利。”他还说:“大国在那个地区日益加剧的军事争夺势必增加那个地区国家的不安全感”。
费尔南多强调指出,“只要那里的武器竞赛继续升级,只要由于大国争夺而在那里继续设置外国军事设施和出现各种各样的大国军事存在,那个地区就不会有真正的和平,也不会有持久的和平。”
他说,“我们的目的是要遏制外国在印度洋地区的活动,确保外国不要把我们那个地区变成它们争夺的战场。”
他敦促一切有关国家为实现印度洋和平区宣言的目标进行有效地合作。
今天下午大会开始一般性辩论。会议可能进行到七月十三日。


第6版()
专栏:

苏联争霸海洋的别动队
兰海
苏联为了争夺海上霸权,近几年来,建立了庞大的商船队、渔船队和考察船队。这些船队和它的海军舰队一样已成为苏联争霸海洋的别动队。
苏联的商船一九六○年只有三百四十三万吨,占当时世界商船总吨位的百分之二点七,居世界第十三位;一九七○年即增至一千四百八十三万吨,占世界商船总吨位的百分之六点五,一跃而居世界第六位;到了一九七八年底,总吨位更高达二千二百二十六万吨。尽管吨位仍居世界第六,但苏联商船队拥有二千四百五十多艘船只,数量已居世界第一。从六十年代初至今,世界商船总吨位只增加了两倍,而苏联却增加了五倍。目前尚有一百三十艘苏联商船正在波兰和东德的造船厂建造,预计在两年内交付使用。
从七十年代开始,苏联商船即通过压低运费和在国外开设航运公司等手段极力同西方国家大抢生意。据西方报刊报道,目前,苏联商船队装运了所有横渡大西洋的货物的百分之三十到四十。在西欧、北美、东非和远东航线上,苏联已承运了百分之二十到二十五的货物。北欧和地中海的航运被苏联抢走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多瑙河的国际航运几乎被苏联所独揽。再以美国为例:现在苏联商船的数量是美国的四倍半;由苏联船队承运的美国货物,只有不到百分之五是运往苏联的,百分之九十六是美国和其它国家贸易的货物。美国《曼彻斯特联合导报》说:每星期“至少有三百只苏联商船在全世界五十七条航线上航行,从而,苏联人不久将达到其目的:主宰和控制一度是公海的海洋。”
二十年前苏联渔业还是以沿海捕鱼为主,今天它已拥有一百吨以上的渔船四千五百余艘,是世界第一大渔船队。北约秘书长伦斯最近说:“全世界的渔船有一半是俄国的”。苏联不仅依仗自己的船队优势在国际水域滥肆捕捞,还经常闯入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领海、经济区,破坏渔场,掠夺渔业资源。至于苏联的各种考察船,目前有一百六十余艘。
苏联海军总司令戈尔什科夫曾经公开说过:“海上运输、渔业和海洋调查构成了苏联海军力量的一部分”。因此,苏联的商船、渔船等,在组织上完全归属于海军的领导之下,所有船员都要接受军事训练,参加军事演习,随时可以改穿海军制服。许多海军军官、军士还直接在这些船队服役。美国报纸报道,苏联商船本身也是作为海军的辅助舰只设计的,“舱口”很大很长,以便于装卸坦克、火炮和导弹。苏联一九六二年向古巴运送导弹,一九七七年向安哥拉运送坦克和其它重武器,用的就是这种船。不少商船还负有收集情报的使命。许多“船长”、“船员”其实就是带军阶的克格勃特务。最近在西德出版的一份杂志和一个逃往西方的苏联商船船长就揭露了苏联商船大搞间谍活动的情况。它们侦察西方国家的“防务体系”、“港口建设、水文地理”、“舰队型号和进出港口、换防、编组情况”;“侦听舰队的电子通讯和水下信号”;“船员登岸和当地间谍联系,传递情报”等等。一位美国官员透露:由苏联船队掩护、运送而进入美国的特务,其数目之多,活动之广已经到了联邦调查局难以监视的程度。
苏联的渔船队也是现代化的准军事组织。据报道,苏联渔船队有一半船只不捕鱼,而是执行军事任务:监视海空航线,在世界各大洋补给苏联海军,向出事地点运送武器、人员和物资。有些海军间谍船被直接地伪装成拖网渔船。一位美国官员曾尖锐指出:“俄国的渔船队只不过是俄国情报收集系统的附属部分,而且是他们情报机构的一个直接分支机构”。
苏联的海洋调查更是同军事活动密切相连。据透露,苏联的考察船中伪装成拖网渔船和不定期货船的有五十艘,船上装满了海底调查、侦察和收集雷达、电子通讯等设备。五千吨的“普利毛利埃”级船是精确度最高的间谍船。
此外,苏联还把这些船队作为对其他国家施加政治影响的工具。苏联在非洲推行侵略扩张政策,有不少就是从商船、渔船的活动开始的。它们打着捕鱼、通航、搞海洋考察等幌子,签订使用港口、基地和获得维修权的协定,然后派遣“专家”、“顾问”,帮助建立经济和军事设施,最终达到获得基地,进行渗透的目的。
苏联商船、渔船和考察船队的恶性膨胀,越来越引起西方国家的关注和不安。在日本发表的一篇美国评论指出,二十年来苏联这些船队的发展速度是史无前例的。苏联尽管资源丰富,但并非贸易大国。它发展综合性海运事业并不是着眼于贸易,而是出于战略上的需要。西德联邦海军监察官路德中将最近曾警告说:“根据苏联海军司令戈尔什科夫的作战计划,苏联海上大国是由商船队、渔船队和考察船队组成。这四部分构成苏联向世界扩张的战略统一体”。这些话显然不是没有道理的。


第6版()
专栏:

西班牙劳动者党举行成立大会
新华社马德里七月二日电 由西班牙劳动者革命组织和西班牙劳动党合并组成的西班牙劳动者党七月一日在马德里举行成立大会。
来自全国各地的两千名代表参加了大会。原西班牙劳动者革命组织总书记何塞·桑罗马和原西班牙劳动党总书记埃拉迪奥·加西亚在大会上讲了话,高度评价两党的合并。
大会选举了九十名中央委员和十名候补委员。随后,中央委员会选举了由二十八人组成的执行委员会和由何塞·桑罗马、埃拉迪奥·加西亚、阿曼西奥·卡夫雷罗及纳萨里奥·阿瓜多组成的执行委员会常设书记处。
大会通过的新党章规定:“西班牙劳动者党的思想基础是毛泽东以具有普遍意义的贡献丰富了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西班牙劳动者党是阶级的政党,她引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从一切剥削和压迫下解放出来,通过无产阶级专政建立社会主义直至消灭阶级和建立共产主义。”
党章在国际政策部分中表示“遵循三个世界的理论,把西班牙工人阶级和人民的斗争同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国家及人民在国际范围内开展的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以及反对霸权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斗争联系起来”。
应邀出席大会的有二十多个外国代表团。


第6版()
专栏:

尼加拉瓜游击队攻克南部重镇里瓦斯
新华社圣约瑟七月三日电 据尼加拉瓜桑地诺民族解放阵线的电台七月三日宣布,桑解阵的部队已经攻克了南部重要城市里瓦斯。
桑解阵部队是从六月十五日起从南部沿着泛美公路向这座城市挺进的。索摩查当局派出大量装备良好的部队,力图阻止游击队前进。桑解阵的电台说,游击队经过十分激烈的战斗后夺取了这座城市,并击溃了龟缩在里瓦斯兵营里的国民警卫队。据悉,里瓦斯将成为新成立的临时政府的所在地。
据报道,这一战略性胜利使桑解阵游击队能够包围在里瓦斯以南十公里处的拉维尔亨地区阻挡游击队前进的国民警卫队。
另据报道,桑解阵游击队在离首都马那瓜东北五十五英里的马塔加尔帕市取得了重大胜利,攻克了该市的国民警卫队兵营,缴获了大批武器。另外,游击队还占领了北部的阿丘亚帕市和设在那里的兵营。
据西方通讯社报道,到目前为止,桑解阵的部队已经控制了二十一个市镇,解放了尼加拉瓜一半国土。在他们所控制的莱昂、马萨亚、奇奇加尔帕等地已成立了市政府。桑解阵人员已开始在一些城市清除垃圾,并向居民配给汽油。部队的士兵还参加了农田劳动。
从各方面迹象看来,桑解阵部队面临的战斗仍将是激烈和艰巨的。在桑解阵部队撤出原先占领的首都部分地区后,索摩查当局纠集力量,出动飞机和大炮,妄图重新夺取游击队控制的莱昂、埃斯特利、马塔加尔帕、马萨亚等重要城市。
但是,此间许多人认为,时间对桑解阵部队有利。索摩查当局的血腥镇压和对无辜居民的狂轰滥炸已经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游击队的队伍日益壮大。桑解阵执行的团结一切阶层,包括大约二十个政党和组织的政策,进一步加强了反对索摩查当局的力量。另一方面,在索摩查统治下的尼加拉瓜,经济实际上已经破产,许多城镇陷入断粮、断水、断药的境地。在国际上,特别是在拉丁美洲,索摩查当局日益孤立。
据报道,在美国要索摩查辞职和在尼加拉瓜建立一个温和政府的计划遭到拒绝后,这几天来美国官方人士仍在频繁活动。美国副国务卿克里斯托弗三日在华盛顿同美国驻巴拿马、哥斯达黎加和尼加拉瓜的大使就尼加拉瓜“政治危机”的解决进行紧急磋商。有消息说,美国担心尼加拉瓜人民的斗争会被纳入古巴的轨道,从而在中美洲出现“另一个古巴”。


第6版()
专栏:国际简讯

国际简讯
西德新总统卡斯滕斯就职
新当选的西德总统卡尔·卡斯滕斯七月一日在波恩宣誓就职。他是西德的第五任联邦总统。
卡斯滕斯在就职仪式上发表讲话,强调西德没有放弃统一德国的目标。他还说,西德的“军事安全现在和过去一样,是以把欧洲国家和美国与加拿大联合起来的大西洋联盟为基础的”。
马里总统特拉奥雷宣誓就职
马里第二共和国总统穆萨·特拉奥雷六月三十日在巴马科人民宫举行宣誓就职仪式。特拉奥雷总统在就职仪式上表示将忠于总统职守,完全忠实地保卫共和制,捍卫祖国独立和国家领土完整。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内阁改组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总统扎耶德·本·苏丹·阿勒纳哈扬在七月一日签署的一项法令中宣布,以副总统拉希德·本·赛义德·马克图姆为首的新内阁已经组成。
本届内阁包括二十四名成员。
拉希德副总统是在上届内阁辞职后,从四月三十日起受命组织新内阁的。
美国向印度提供两笔援款
美国和印度六月三十日在新德里签订两项协定,规定由美国向印度提供总额为六千八百万美元的援助贷款。
在援款中,一笔为数达五千八百万美元,将用于印度农村一百五十项电力工程;另一笔为一千万美元,用于进口防治疟疾的药剂。
西班牙南部一地暴雨成灾
西班牙南部雷亚尔城省的曼切戈德巴尔德佩纳斯七月一日暴雨成灾,造成了该地区一八七○年以来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
据报道,一日,该地连续下暴雨七个小时,造成洪水泛滥,毁坏和淹没了大批民房、工厂、商店和一万五千公顷的农田,有的地方的水位竟高达二米半。据估计,已有数十人死亡,物质损失达二十亿比赛塔。西班牙有关当局已派出人员进行救灾工作。
巴基斯坦经济持续增长
据巴基斯坦财政部发表的年度经济调查概要,巴基斯坦的国民生产总值在一九七八——一九七九财政年度增长了百分之六点三三。
调查概要说,农业增长百分之四点二。这主要是因为小麦和大米的产量增加。工业增长四点八。商品生产增加百分之四点四,服务业增加百分之七点三。
(新华社)


第6版()
专栏:

铁托主席与法共总书记马歇会谈
新华社贝尔格莱德七月三日电 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主席铁托和法国共产党总书记马歇一致认为,要求尊重所有国家的民族独立、主权、平等和领土完整,要求尊重各国人民不受任何外来干涉、自由地决定自己未来这一不可剥夺的权利的呼声正在日益强烈,这是当代世界的积极特征。
据南通社报道,法共总书记乔治·马歇是应南共联盟主席铁托的邀请,前来南斯拉夫的。七月三日发表的联合公报说:“铁托主席和马歇总书记指出,当前各国人民和进步的社会力量要求民族独立、要求迅速发展社会经济和全面解放的愿望,正在同帝国主义、新殖民主义以及霸权主义势力和倾向的抵制发生冲突。”
公报说:“南共联盟和法共认为,国际政治和经济关系的民主化将有助于加强各国人民的独立与安全、解放、合作、友谊和声援。”公报强调说,“必须尽最大的努力,以便战胜支配主义和划分集团的倾向,避免冲突的危险和保证所有国家的民族利益,南共联盟和法共坚定地忠实于这一目标。”
公报说:“铁托主席和马歇总书记强调指出不结盟政策和不结盟运动的积极的、独立自主的和有影响的作用。并指出不结盟运动对解决当代世界的一些紧迫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6版()
专栏:美国通讯

美国对太阳能的研究和利用
新华社记者 钱文荣
科学研究表明,地球一天中所接受的太阳能,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所消耗的总能量的二百倍。如何利用这个取之不竭的巨大能源,已成为各国政府和科学家们正在研究的重要课题。
在能源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美国政府已准备设立一个资金为四亿五千万美元的太阳能发展银行,以资助私人企业,加快发展太阳能的研究和利用。最近记者随同一个参观小组到加利福尼亚、亚利桑那等州参观,看到了美国在太阳能研究和利用方面所进行的一些尝试。
太阳能住房
六月中旬,我们来到戴维斯城参观太阳能住房。这是一个只有四万人口的小城市,位于加利福尼亚州中央盆地北部。这里夏季最高温度摄氏三十五点二度,冬季最低温度摄氏二度左右,全年平均雨量四十五点七厘米,整个夏季几乎不下雨。这是利用太阳能的有利条件。
进入这个城市,我们看到居民住房都是朝南建造的,许多房子的屋顶上装着太阳能电池板。这种装置主要用于冬季取暖,夏季降温以及供应洗澡用的热水。
陪同参观的主人介绍说,采取这项措施后,每幢房子可节省能源百分之五十。现在全市已有五百幢这样的住房。
据介绍,美国全国百分之二十的能源消耗在居民住房和商业大楼的冷暖装置上。如果全部房屋都装上太阳能装置,就可以大量减少石油、天然气和电力的消耗。现在,一些科研部门和有关公司正在研究成本低、效能高的太阳能收集器。
第一个太阳能村
在亚利桑那州,我们来到印第安人巴巴戈部落聚居的保留地,参观了据主人说是世界上第一个用太阳能发电的村庄。这个村庄叫秋楚里村,是一个边远贫困的村庄。有十五户住家,共九十多人。多少年来,他们同周围五十一个印第安人村庄一样,一直是用煤油灯或蜡烛照明。四周是一片沙漠,没有河流。由于缺乏动力,地下水抽不上来,人和牲畜饮水都成问题。去年十二月,美国能源部选择这个村作为商业太阳能发电装置的场所,因而成了巴巴戈部落三百万英亩保留地上的第一个有电灯的村庄。
这里天气炎热,我们到达那天的温度是摄氏四十三点三度,一年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白天是阳光高照的好天气,很少下雨,这是能源部选它作试验场所的主要原因。当汽车快进村时,设置在村口的三排长长的铁灰色太阳能电池板首先映入我们的眼帘。这是太阳能发电的主要装置,采用光生伏打电池把太阳能直接转为电能。共有二十四块一点二二米宽、二点四四米长的电池板。每块由八个太阳能电池盒串连在一起,产生一百二十伏电压。总共一百九十二个电池盒,发电能力达三千五百瓦。为了有效地聚集太阳能,电池板对着太阳的角度一年变换四次。在三排电池板附近有一个配电间,负责给村子供电。另有一个很小的程序控制装置,可自动控制各户用电量,如果用电超过了规定范围就自动停电。现在全村装有照明用的四十个二十瓦烛光的日光灯和一台二马力的抽水机,每天能抽水五千加仑。
这种用光生伏打电池发电的成本,目前还很昂贵,象秋楚里村这样一个小小的电站投资达十万零八千美元,这是太阳能电站得不到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按目前的技术水平,太阳能发电站的发电量也有限。现在美国只有两座较大的示范性太阳能电站,发电能力分别为五千千瓦和一万千瓦。但是,能源部已计划在八十年代末建造一批发电能力为十万到五十万千瓦的太阳能电站,使成本降低到商业标准。为了解决太阳能电池成本太高的问题,还正在加利福尼亚州的沙漠地区建造一座太阳能发电塔,即在七百英尺高的塔顶上装一个锅炉,四周装有曲面镜,利用这种曲面镜聚集太阳能,把锅炉里的水加热产生蒸气,然后去推动涡轮机发电。这座实验性太阳能电站计划在一九八一年投产。但是这种电站的成本仍然要比现有用煤发电的成本高三倍,同时还要受日照条件的限制,只能建设在阳光十分充足的地区。
太阳能电站卫星
在地球上用光生伏打电池发电,除了易受气候、昼夜变化影响的缺点外,还有占地太多的问题。据估计,建造一座发电能力为一百万千瓦的太阳能热电站,可能要占地一万二千九百五十公顷。美国一位科学家在一九六八年提出了太阳能电站卫星的设想。就是把一颗大型卫星发射到三万五千八百六十公里高空的轨道上,卫星上的太阳能电池翼长十点四公里,宽五点三公里,把聚集的太阳能用微波传送到地面上。这种微波由直径为十公里的天线接收后再转换成电能,送到各个供电站,供给用户使用。这样一颗卫星的发电能力可达五百万千瓦,等于纽约市需要电力的百分之六十。
用人造卫星发电,有两个优点:一,因卫星设在同步轨道上,在太阳和卫星之间没有气候条件的干扰,也没有昼夜之分,因而装在卫星上的太阳能电池可以不断地向地球上供电;二,不需要储存太阳能的装置,因为太阳能可以通过微波昼夜不停地传送到地球上,地面接收站收到后立即把微波转换成电能输送出去。
多年来美国宇航局一直在研究这方面的工作,一九七六年以来美国能源部也参与了这项计划。每年研究费已由初期的四百万美元增加到现在的三千万美元。据估计,大约还需要十五年到二十年才能建成这种卫星系统。美国计划在试验成功后,每年制造两个太阳能电站卫星,用航天飞机带到高空中发射,每颗卫星的工作寿命为三十年。如果发射六十颗这样的卫星,就可解决美国全国用电问题。


第6版()
专栏:时事综述

日本出现重新评价煤的动向
新华社记者 吴学文
在石油日益短缺,原子能发电进展迟缓的情况下,为了寻找稳定的能源,日本出现了重新评价煤的动向。
目前,在日本的能源中,煤的比重很小。据官方统计,一九七七年度日本使用的各种能源的比重是:石油占百分之七十四点六,原子能占百分之二,煤占百分之十四点八,水力百分之四点八,天然气占百分之二点九。按现行计划,到一九八五年各种能源的比重将作一些调整,但变化不大。
日本不如西德和英国那样重视煤的作用。在火力发电中,日本用煤作燃料的比重就更小,只占百分之四。正是由于日本在能源中过分重视石油和轻视煤,所以当一九七三年的“石油危机”来临时,日本受到的打击就比西欧国家严重得多。
今天,在日本,当人们预感到“第二次石油危机”难以避免时,更是“谈虎变色”。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开始出现对煤重新评价的动向。
五十年代,日本的能源有一半靠煤。随着经济的发展,日本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从一九五七年度到一九六一年度增加了百分之四十八点一。一九六一年度,日本的煤产量达到五千九百九十二万吨,创历史最高纪录。但从六十年代初开始,日本为了大量利用廉价进口的石油,大大改变了能源的结构。
经过这种改变,煤在能源的比重中从百分之三十九点九下降到百分之十四点八,而石油从百分之三十九点九上升到百分之七十四点六。在这一过程中,日本的煤矿业也遭到惨重的破坏。煤矿从一九六一年的六百六十二个减少到一九七八年的二十六个。而且,很多煤矿在封闭时,根本没有作日后可能重新开采的处置;因而都成了彻底的废矿。这些情况使很多日本人士今天谈起来不能不为之叹息。
现在,“第二次石油危机”的警钟敲响了,日本不得不采取措施应付局面。通产省在六月十五日作出了加紧开发煤炭火力发电的决定,要把煤炭火力发电站从目前的三十七个、装机容量四百四十一万千瓦,增加到一九八五年的四十四个、九百九十五万千瓦。同时成立官民合作的促进开发煤炭火力发电的组织来推进这些措施。过去对煤炭冷眼相待的电力公司,最近也态度为之一变。几乎没有烧过煤的东京电力公司,决定新建煤炭火力发电站。其它电力公司也有类似的计划。《日本经济新闻》说,日本的火力发电“已经不得不把重点转向用煤”。当然,一般认为,日本在能源中增大煤的比重后,仍然要靠进口煤。另外,大量地使用煤,必然会给日本的能源结构带来改组。要修建必要的道路、港口,增设新的生产设备以及防止由于用煤而产生的公害。所以,真正要付诸实施还会有不少阻力和困难。但是,从世界范围看,煤的资源丰富,日本进口煤的来源也多,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中国都是日本用煤的供应国。多使用煤可以逐步改变现在这种偏重使用中东石油的状况,对长期、稳定、安全地确保能源大有好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