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7月17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
专栏:

宜昌市联系十多年来批判“利润挂帅”给纺织工业带来的马鞍形,开展真理标准讨论,解放了思想,冲破了禁区
自觉按农轻重方针发展经济
据新华社武汉七月十二日电 新华社通讯员徐春浩、新华社记者叶子健报道:湖北省宜昌市从去年十月开始层层举办干部、党员学习班,联系全市多年来工业生产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深入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解放了思想,冲破了禁区,促进了各项政策的落实,提高了按农轻重方针发展国民经济的自觉性,全市工业生产出现了新的面貌。今年一月到五月与去年同期相比,全市工业总产值累计上升百分之八,其中市属轻工业的产值上升百分之十五。
在大好形势下,中共宜昌市委因势利导,及时就加速全市工业的发展问题,提出了意见,组织全市干部进行讨论。但是,在加速轻工业发展、为国家提供更多的资金的问题上,有的干部却心有余悸,怕重犯“利润挂帅”的错误。市委认为,这种状况是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流毒没有肃清所造成的,只有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才能分清是非,拨乱反正。于是,从去年十月起,宜昌市委在党校先后举办了九期学习班,组织基层单位党支部书记、厂长、经理等共六百多人,联系实际,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市纺织局的干部联系这个市轻纺工业系统二十多年间生产三起三落的经验教训,认识到发展国民经济必须执行农轻重方针的重要性。市纺织局的干部回忆了本系统的历史说:一九五六年,国家和地方对轻纺工业的投资只有重工业投资的一半,毛主席提出农轻重的方针后,一九五七年以后,这个市对轻纺工业的投资逐年增加,在国民经济总投资中的比例逐年上升。一九五九年轻纺工业的投资比重工业投资多百分之七十,这一年仅纺织系统的产值就达到了一千二百多万元,比一九五六年增加了两倍多,这是纺织工业发展中出现的第一个高峰。从一九六○年到一九六二年,由于全国经济建设的比例失调,处在困难时期,国家和地方对轻纺工业的投资每年都有减少,纺织系统的产值也下降了,一九六二年只有六百四十一万元,比一九五九年减少了百分之四十五。一九六三年到一九六五年,宜昌市委坚决贯彻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轻纺工业的投资逐年增加,纺织工业的生产基本上得到了恢复,一九六五年这个系统的工业产值比一九六二年增加百分之五十,这是宜昌市纺织工业出现的第一个马鞍形。一九六六年以后,林彪、“四人帮”把发展轻工业、为国家积累资金,当成“利润挂帅”来批判。于是,轻纺工业的投资在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逐年减少,一九六八年纺织工业的产值比一九六六年减少了百分之二十四,后两年又逐步上升,宜昌市纺织工业生产出现了第二个马鞍形。在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这个市对轻工业的投资有增有减,一九七五年,轻工业的投资达到七百六十万元,比一九七四年增加了八倍多,是三十年来投资最多的一年,纺织工业的产值上升到五千五百多万元,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全市轻工业的产值达到二亿零七百多万元,超过了重工业的产值。一九七六年,林彪、“四人帮”再次批判“利润挂帅”,轻纺工业的投资和纺织工业的产值都下降了。粉碎“四人帮”后,才又得到了发展。这是宜昌市纺织工业出现的第三个马鞍形。
联系到三次批判所谓“利润挂帅”给纺织工业带来的三个马鞍形的事实,深入开展真理标准的讨论,广大干部受到了深刻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的教育。现在,宜昌市委以大力抓轻工生产,扎扎实实地抓整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利用现有企业,大搞革新、改造、挖潜。二、适应葛洲坝水利工程的建设,新建几个轻纺工厂。三、组织机械工业支援轻工业。


第1版()
专栏:

华总理电贺非统组织第十六届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会议
新华社北京七月十六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华国锋七月十四日打电报给非洲统一组织第十六届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会议,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向会议表示热烈的祝贺。电报全文如下:蒙罗维亚非洲统一组织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会议:
值此非洲统一组织第十六届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会议胜利召开之际,我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向会议表示热烈的祝贺。
一年来,伟大的非洲国家和人民在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霸权主义以及以色列侵略、扩张的斗争中不断前进,胜利地捍卫了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并且在发展民族经济、建设国家的事业中取得了新的成就。津巴布韦、纳米比亚和阿扎尼亚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深入发展,给予南部非洲的种族主义统治日益沉重的打击。广大非洲国家坚持团结,反对一切外来干涉,主张非洲事务由非洲人自己解决的正义立场,赢得了国际上日益广泛的同情和支持。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为伟大的非洲兄弟们所取得的胜利和成就感到由衷的高兴,并且将一如既往地继续支持伟大的非洲人民的正义斗争。
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祝中国人民和非洲人民的友谊、中国和非洲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日益巩固和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华国锋
一九七九年七月十四日于北京


第1版()
专栏:

北京崇文区建新锦缎制品厂改革不合理的规定
集体企业职工多劳多得越干越有劲
据新华社北京七月十六日电 新华社记者徐人仲报道:在北京市崇文区体育馆路一条小胡同里,有一座二百多人的街道集体所有制企业——建新锦缎制品厂。这个厂的厂房、设备比全民所有制工厂差得多,但工人的劳动积极性却很高,生产的锦缎包、夹,种类繁多,品质精良,成为出口的畅销货。这个厂为国家创造的财富也超过了一些类似的全民所有制企业。
建新锦缎制品厂办得好的一条重要“秘诀”是:坚持“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打破了集体所有制工厂职工工资收入低于全民所有制工厂的框框。
一九七一年这个工厂建立后,一直实行六级固定工资制,工人最低月工资二十六元,最高才三十六元,比国营企业低得多,影响了职工积极性的发挥。去年七月起,这个厂实行了超额奖,但这是套着国营企业综合奖的办法搞的,工人就是出力再多,贡献再大,平均每人奖金也限制在五元之内,仍然不能很好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今年四月,经有关部门批准,这个厂打破了这个框框,取消超产奖不得超过五元的限制,实行二八分成,即:超产收入的百分之八十归集体,百分之二十按贡献大小分配给职工。这样,使许多职工的工资收入等于和超过了同类型的国营企业职工,给全厂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
首先,把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利益紧紧结合起来,有效地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今年第二季度,设备、人力、产品和第一季度基本相同,但全厂产量有了显著增加,质量有了明显提高,生产总值增长三分之一,比去年同期增长一倍。
其次,为国家和集体的贡献多了。今年第二季度全厂创造利润四万三千余元,比第一季度增长百分之三十八,比去年同期增长一倍以上。全厂上缴国家税金两万余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同时壮大了集体经济。现在,这个厂已拥有缝纫机、裁剪机一百多台,银行存款六万余元。最近,又新建二百平方米车间,准备发展国家急需的新品种。
第三,职工增加了收入,更安心在集体工厂工作。现在建新锦缎制品厂的职工平均工资收入,已由原来的三十一元增加到目前的四十多元,有三分之一的工人,包括青年工人,达到了五十元左右,高于国营缝纫工厂同工龄职工的工资。这样,老工人越干越有劲,青年们也安心了。
第四,促进了企业管理,加强了定额工作和经济核算。大家更加注意精打细算,勤俭节约,讲究经济效果。全厂干群关系融洽,工人自觉遵守劳动纪律,班组安定团结,增产节约运动蓬勃开展。


第1版()
专栏:

宜春地区推广榜样经验批判极左路线
调整农业内部比例 发展多种经营
据新华社南昌七月十三日电 中共江西省宜春地委最近召集县委和公社党委书记到五业兴旺的高安县灰埠公社开会,联系实际批判林彪、“四人帮”的极左路线,为调整农业内部比例关系扫除思想障碍,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今年,宜春地区油菜籽比去年增产五成以上,蚕豆、豌豆、大小麦增产二成,棉花、大豆、芝麻、花生等经济作物,也都比往年种得好,管得细,长势喜人。但是,林牧副渔和各种经济作物的生产水平还很低,许多项目还没有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在一九七八年的总收入中,农业占百分之七十一,而林业只占百分之四,牧业只占百分之十二点一,渔业只占百分之零点四。宜春地委感到,这种比例失调状况不加以调整,就很难实现农业的高速度。而要做好这项工作,最根本的还是帮助一些干部打碎套在身上的极左路线的精神枷锁。
榜样是最有说服力的。一九七五年,灰埠公社顶住“四人帮”极左路线的干扰,扭转只抓粮食的“单打一”倾向,利用本地资源发展工副业。几年来,共扩建和新建了陶瓷厂、石灰厂、水泥厂等十多个企业,年产值达到三百多万元。用八十八万多元直接投入农业生产,使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荒山和农田得到了改造,粮食生产逐年上升,各种经济作物迅速发展,集体收入从一九七四年的十八万元,上升到去年的七十九万元。农业机械化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这个公社先后添置了大中型拖拉机三十二台,手扶拖拉机九十台,其他农用机具一千二百多台(件)。排灌、植保、农副产品加工等,初步实现了机械化和半机械化。大家看到灰埠公社的榜样,感触很深,都说多种经营好,“单打一”再不能搞了。
在这次会上,宜春地委还推广了一些地方根据党的政策,发展农林牧副渔生产的一些具体做法。


第1版()
专栏:

李副总理在全国农田基建会议上要求各地领导同志
以对子孙后代负责态度把林业搞上去
新华社北京七月十六日电 李先念副总理在全国农田基本建设会议上的讲话中,要求各地领导同志一定要以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下决心把林业搞上去,并且强调一定要把畜牧业搞上去。
李先念说,林业没有一个大的发展,畜牧业没有一个大的发展,我国农业是过不了关的。我们要坚决贯彻农林牧三结合的原则。他指出,要使林业有一个大发展,必须做到:
——每个省、地区、县和社队都制定植树造林规划,开展群众性植树造林活动,每年春季秋季造两次,坚持不懈地年年搞;
——林区抓好育林,农区有计划地营造田间防护林、水源保护林、经济林、用材林、薪炭林,铁路、公路、河渠两旁和村前村后、房前屋后,也都种起树来;
——可以还林的地区,有计划地还林;
——努力提高幼树的成活率;
——坚决制止破坏森林、破坏草原等情况的发展;
——坚决贯彻森林法,切实加强对现有森林和农村树木的保护和管理,认真做好森林的防火、灭火工作,对盗伐、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犯罪分子,要坚决打击,依法惩办;
——坚决改变目前有些林区采伐量大于生长量的不正常状况,逐步做到生长量与采伐量相适应,进而做到生长量大于采伐量;
——提高木材利用率,克服浪费。
李先念在谈到发展林业的政策时强调,山林和树木的所有权必须稳定,决不要任意变动。对于口粮过低的林区,有关省、区在确定这些地方的征购任务和安排社员口粮时,要予以适当照顾。
李先念要求牧区积极兴修水利,加强草原建设,以加快畜牧业的发展。他说,农区要在发展养猪的同时,充分利用宜牧的山区、山坡、草场,大养其牛,大养其羊,大养其兔。可以还牧的地区,要有计划地还牧。


第1版()
专栏:

经济工作要坚持实事求是
本报特约评论员
华国锋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全国规模的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有力地促进了广大干部和广大群众解放思想,打碎了林彪、‘四人帮’强加给他们的精神枷锁,使毛泽东同志长期倡导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得到恢复和发扬。”我们做任何工作,都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做经济工作,搞现代化建设,更需要如此。我们搞现代化,只能不断地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吸取国外一切对我们有用的经验,走出一条自己的现代化道路。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就要坚持实事求是,从我国情况这个实际出发,解决好一系列方针政策问题。
(一)
我国是个大国,穷国,人口多,底子薄。经过将近三十年的建设,虽已具有相当规模的工业基础,但毕竟还是个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农业生产在整个社会生产中占很大比重。这就是我们建设四个现代化的出发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以苏联为鉴戒,总结我国经验,提出了适合我国情况的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首先在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上,毛泽东同志强调指出,重工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但是决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片面地注重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市场上货物就不够,货币就不稳定。抓了农业,发展了农业,就能保证发展工业所需要的粮食和原料。现在的问题,就是要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实行按照农轻重次序安排国民经济的方针。
但是,二十多年来,以农轻重为次序的正确方针,在我们的经济工作中,一直贯彻执行得不够好。目前,我国国民经济中存在一些比例失调,从根本上讲,是林彪、“四人帮”十年大破坏的恶果。这十多年,我国国民经济实际上处于半计划、无计划状态。“四人帮”横行时,那里谈得上计划,他们嘴上说的就是计划。明明国民经济处于崩贵边缘,还得说形势大好。从我们主观方面看,在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方法上也不是没有缺点错误的。往往嘴上喊的是“农轻重”,而实际行动却是“重轻农”。我们经济工作中的一个大毛病,就在于没有真正花力气认真解决农民问题、农业问题,按农轻重次序安排计划。没有认真贯彻执行以农轻重为次序的方针,对我们来说教训是十分深刻的,现在是该觉悟的时候了。
过去打仗,搞武装斗争,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现代化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问题,始终是革命和建设中的首要问题。“农轻重”问题,实际上就是人民生活的问题。农民生活没有多大提高,购买力较低,买不起化肥、拖拉机,国内市场不活跃,还谈得上什么经济建设呢?职工生活水平不高,城市住宅面积增加不多,这怎么能行呢?斯大林说过,资本主义工业化是从轻工业开始的,而苏联的工业化是从重工业开始的。这话是有苏联当时的历史条件的,并不是普遍的经济规律。我国有我国的具体情况。有人提出,中国应该先发展使用劳动力多、技术比较简单、花费投资少的工业部门,从这里开始积累资金,然后逐步向技术要求高、用人少、投资大的部门发展。这个意见不是没有道理的。当然,我们不是说不要发展重工业,不要搞钢铁。而是说,必须有适当的比例,要按农轻重的次序来安排。
切实贯彻执行以农轻重为次序的方针,认真处理好农轻重关系,有一系列的政策问题需要解决,其中包括投资比例必须安排好。但是,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是必要的前提。现在公开反对以农轻重为次序安排方针的,可以说是没有了。然而,以各种借口、种种形式违背甚至抵制这个方针的,却还有人在。他们似乎并不反对农业轻工业上,但对重工业却不愿意适当地下。这种思想认识,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在一定时期内,国家的财力物力总是有限的。各行各业齐头并进,万马奔腾,看起来似乎快,实际上反而慢,欲速则不达。齐头并进,万马奔腾,等于没有比例,而没有比例就没有高速度。这是已被多年来的历史事实和经验教训证明了的。要高速度地发展国民经济,加快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从我国实际出发,认真贯彻执行以农轻重为次序安排计划的方针。
(二)
高指标,是我们经济工作不从实际出发,不实事求是的一个突出表现。也是我们长期吃亏而至今没有得到解决的一个大问题。毛泽东同志说过,做计划要“长袖善舞”,要留有充分的余地。但是,多年以来,我们总是没有很好地做到这一点。计划指标往往高于实际可能。明明是有缺口的计划,还说是“积极的平衡”,“经过努力完全可以实现的”。在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下,“左”的思想倾向在我们经济工作中十分严重。我们经济工作中的又一个大毛病,就是夸大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把人的潜力说成是无限的。只看需要,不看可能,只凭主观意志,不看客观条件。因此,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高速度地发展国民经济,加快现代化建设,必须认真解决高指标这个问题。
高指标的问题,归根到底是承认不承认经济发展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问题。从我们的主观愿望来说,谁都希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得越快越好,这真可说是人同此心。但是,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究竟能以多快的速度向前发展,这决不是单凭人们的主观意愿所能决定的。对经济发展的客观可能性,我们应该有科学的研究,冷静的估计,从而使经济计划指标,订得比较切合实际,不仅没有缺口,而且留有充分的余地。
马克思说过,按比例分配劳动,这是任何社会都必须遵循的经济规律,而且是首要的经济规律。违反这个客观规律,必然会受到应有的惩罚。实践经验证明,一搞高指标,就谈不上综合平衡,就谈不上按比例。所以在经济发展速度上,我们要求的应当是稳定的、持续的、均衡的增长,而不能期望甚至追求短期内出现什么奇迹。就整个国民经济或者一个大的经济部门来说,两三年“翻一番”之类的口号,实践证明是很危险的,实际上也是做不到的。即使勉强做到了,也是虚假的成分多,实际的效果少。有的战线前几年搞“翻番”,有些单位有成绩,但不少单位勉强搞,却带来了许多后遗症。从长期的观点看,这样做,速度并非快了而是慢了。
社会主义经济在实际发展进程中,是有起伏的,有些波浪的。但是,我们应该力求平稳地上升,不要出现大起大落的大波浪。一出问题,就要及时进行调整。这也就是说,在我们主观方面,在指导思想上,不能要求过急,急于求成。当然,这不等于说指标越低越好。客观上能办到的事情不去办,那也是错误的。如有这种倾向出现,也要及时纠正。
(三)
基本建设战线越拉越长,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问题长时期没有解决好,这是我们经济工作中不实事求是,不从客观实际出发的又一个突出表现。这个问题过去年年讲,开会就讲,讲得很多、很凶,但做得很少、很差。这个带有灾难性的问题,如果再不切实解决,势必延缓国民经济的发展,拖四个现代化的后腿。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造成基本建设战线过长而又长期缩短不了的种种原因看来,有两点必须注意。首先,必须有一个稳定的切合实际的长期计划。由于林彪、“四人帮”干扰破坏,十多年来长期计划订不起来,年度计划定得较晚,而且多变,给基本建设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基本建设周期一般都比较长,单有年度计划是不行的。显而易见,设备制造前一年已经安排了,年度计划一变,造出的设备使用不上;一个项目,去年开工,今年停下;如此等等,基本建设战线怎么不越拉越长呢?其次,缩短基本建设战线是当务之急,各级领导要下决心,组织力量,打好这一恶仗。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在摸清一个个在建项目真实情况的基础上,按照党的方针政策,该上则上,该下则下,加以妥善处理。不能一说项目多了,要压缩,就把很多项目捆在一起,蒙混欺骗;一说要压投资,就不分主次来一个剃平头,只减投资,不减项目,不减工程内容,甚至把设备、材料缺口留在重点工程上。各地区、各部门都要组成得力的班子,将各方面的力量组织在一起,形成拳头,对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统一调度,统一安排。不然,基本建设战线还是缩短不了。
整个经济工作,由于清算了林彪、
“四人帮”的极左路线,落实了党和政府各项行之有效的政策,制定了一些符合实际情况的新政策,经济形势正在迅速好转。各地应把工作重点迅速转移过来,集中力量抓好国民经济,同心同德,振作精神,坚决做好华国锋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着重抓好的十项工作,打好四个现代化的第一个战役,为实现四个现代化作出贡献。


返回顶部